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班级量化管理之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班级量化管理之弊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班级量化管理之弊 ‎ ‎  目前,一些中小学对学生的管理采用“学生行为量化考核”,即把学生在校一天的生活(如两操、活动课、出勤、课间纪律、上课纪律、卫生、打饭、就寝等)通过分数表现出来。学校对班级进行量化,班级对学生进行考核。‎ ‎  班级考核的结果与班主任评奖、评模和评优挂钩;学生考核的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奖和品德评定的重要依据。这种管理方法对促进学校规范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新形势下它的负面效应也显现出来了。‎ ‎  育人行为异化 ‎  获得好的评价是每个班主任的共同愿望,而要想得到好的评价,就必须赢得分数。久而久之,赢得分数就会成为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正当理由,班主任的教育由原来对事业的追求、对学生的责任心等内在兴趣所推动,逐渐为赢得分数所取代。为了免于学校扣分,有的班主任充当“两面人”,与违纪生一起寻找借口,欺骗学校,蒙蔽过关。学生骗老师,老师骗学校;为了在班级评比中获得好名次,有的学生向其他班的值日区故意扔废纸,通过给其他班扣分办法,提高自己班的名次,班主任知而不问;有的班主任把“扣分”与“罚款”进行挂钩,进行明码标价,学校扣我班的分,我扣违纪生的钱。这些行为影响了学生健康成长。‎ ‎  育人过程简单化 ‎  量化管理方法单一,只注重学生外在评估,忽视了学生内在的道德体验;管理手段冰冷,注重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在一次次评价中,一些学生积累的是一次次的失败——“我又做错了”,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进步,享受不到成功或体验矫正的快乐。在这种管理中,管理者“见了就查,犯了就罚”,把“复杂的管理工程简化为数字管理”,管理过程程序化,抹杀了管理者的教育智慧。‎ ‎  评价结果不公 ‎  学校检查扣分往往关注“鸡毛蒜皮”的小事,如学生迟到、骂人等;如果学生在社会做了“大事”往往不被发现,如盗窃、行骗、赌博等。只要不被抓住,就不能扣分,班级评比就能获得好名次。学校在检查扣分过程中受人情因素影响越来越严重:一是对同一性质的问题,扣分弹性太大;二是检查者很难给“大社员”的班级扣分,有时,学校考核结果与班级实际不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