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英语(心得)之小学生课堂评价探索
英语论文之小学生课堂评价探索 忻州市开发区学校 李丽 《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着眼发展”的课程评价新理念,具体而明确地阐述了评价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给了我们评价的指导方向。“价值多元、尊重差异”是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在日常的课堂评价中,我们应体现评价的功能,突出评价方式的灵活性,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和评价功能的激励性。学生课堂评价主要分为学习过程评价与课堂习惯评价两个基本方面。 一、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 有句名言这样说到:蹲下来看孩子,蹲下来你就能看到孩子眼中多彩的世界。在孩子每堂课的学习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才能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让学生乐学、愿学。 (一)改变课堂用语 《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正面加以指导。在教学中应注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保护学生求知的热情,和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 1.当学生发言正确时,应使用“即时评价”肯定他的成绩 “即时评价” 能及时地将学生正确的信息、探索的成果反馈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让其他同学用掌声夸奖他;或是告诉他:你真行、你真棒、你真会动脑筋、你的进步很大;或是对他点头赞许——用激励性的语言、行动充分肯定他的成绩。 2.当学生发言不够准确、语言缺乏逻辑时,应灵活地运用“延时评价”,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延时评价”可以缓解师生之间的矛盾,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有时间,有余地重新组织语言,扩展思路,实现再思考、再创造。 这时,我们应带着肯定的眼神看着学生,耐心地引导他把话说完:请你接着往下说好吗?请你再想想,把事情说得更清楚一些好吗?——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相互启发,激发学生美好的创新灵感。 3.当学生的回答错误时,应妥善运用“包容性评价”,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包容性评价” 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保持探索的兴趣。我们可以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安慰他,肯定他爱动脑筋,鼓励他再思考,甚至可以鼓动全班小朋友学习他那种敢想敢为的精神。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随时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平等、尊重,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增强,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听取学生的想法、意见,与学生平等对话,及时肯定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每一处闪光点,在这种平等、尊重的理念下,学生思维的触角才会多角度地伸展,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二)突出奖励机制 由于学前教育存在差异,学生入学后的发展存在着差异,一部分学生已体现出一定的学科知识素养。如何使这些学习上走在前列的孩子保持学习的兴趣,又能激励学习后进的学生向他们看齐,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呢?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1.口头奖励 当学生发言很精彩时,除了老师充分肯定以外,如:很好、很棒、不错、会动脑筋、真精彩等;还可以鼓动学生向他祝贺,如:掌声送给他,让全班同学向他鼓掌祝贺;或全班同学对他竖起大拇指说:棒、棒、棒、你真棒!英语课上,孩子们还用英语祝贺:good、good、very good!;或是自己夸赞自己:棒、棒、棒,我最棒! 2.感官刺激 许多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了评比的办法,如:在黑板上画红旗、画笑脸娃娃、在黑板上画上花篮,再贴上五颜六色的花,或画上孩子们喜爱的水果、动物图案等。再比如一些美术老师,在每次上课之初,都要把上节课选出的作品进行展览,来促进孩子们互相学习。 3.实物奖励 如语文课上广泛采用的给孩子们送老师亲手剪的红花、苹果、枫叶、卡通图案,甚至生字卡片等,让孩子们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再比如说在语文、数学、英语等科采用的在作业本、教科书上盖五星、盖红花的方式,奖励孩子们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增强孩子们的成就感。 4.充分运用体态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调动无意识的有效手段,充分运用体态语言进行暗示。如对表现好的孩子竖起大拇指无声的示意;孩子回答完问题后,与之握握手、摸摸他的头、对他进行肯定或安慰。 在学习的过程中,灵活地利用多种方式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有效地促进学生朝向既定的学习目标前进,有利于充分发挥评价的即时性优势和激励作用。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中,我们不仅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师评价,更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来评价。因为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能,有利于增强评价的亲和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 1.导行式个体评价 即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行为导行。让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意识发展下的“能学”,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如作业做完以后,请你给自己评一评,你觉得自己做得很认真的,请你给自己的作业本上画五星;你觉得哪个字写得最漂亮,请你在那个字下面加一面小红旗。再如一些数学老师使用的上课情况评价表:对学生在课前准备、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合作学习、认真书写等行为,每节课进行自我评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努力的方向。 2.小组协作式评价 小组协作是以“小组合作” 为切入点,实现不同层面的变革和优化。根据学生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小组,采用小组讨论、辩论、交流等形式学习知识、形成能力。他以小组学习为突破口,引发各个教学层面的变革。如对教材的创造性处理;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与合作探索;强化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从而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使学生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环境,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如语文课上采用的:小组评一评,谁读得最有感情?谁把这幅图说得最完整?谁的声音最宏亮?或是:你帮助小组内的哪个小朋友解决了问题?你告诉了小组哪些想法?这些生字小组的成员都学会了吗?------让小组的成员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面对面地促进性的互动,不断交流、合作,提高学习的成效。 3.群体参与式典型活动评价 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交流、表达等探索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体参与能调动集体的智慧,使知识体系更完整、更深入,学生对文本中反映的材料有了新的看法,可以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方式的灵活性、评价内容的多元性,既能避免过多泛化的表扬、无原则的激励,又注重了学生的经验,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评价中的诊断功能真正发挥,多主体之间实现了协商与对话。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的形成。 二、课堂习惯的评价 良好课堂习惯的养成,是完成学习过程的前提。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改掉陋习,还有助于发展班风,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树立榜样,增强学生形象性情绪体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句话虽是老生常谈,却不无道理。在教学中,应坚持正面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为达到既定的目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让学生向发展全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学习,激发学生模仿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以“情”为线索,使学生“行”动,学生的良好行为就会水到渠成。 (二)尊重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差生 不可否认,由于家庭教育存在差异,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对自己的要求程度存在差异,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是有差异的。作为教师,我深深感到:要给那些上进心强、学习习惯好的孩子找优点,激励他们继续向好的方面发展,是不难的。难的是为那些学习习惯较差、对学习有畏难情绪的孩子找优点。因为他们总是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而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又往往被老师忽略,老师对他们当然批评、指责多于表扬、赞许;而这种批评和指责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孩子的行为常常起到负强化的作用,有时候是越指责错误越多。怎样改变孩子的不良倾向,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呢?我作了许多尝试。 刚开学时,我班有一部分学生课堂习惯较差,有的喜欢说小话,有的爱搞小动作,有的则常常出神发呆。怎样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发掘他们的学习动机呢?我试过多种方法。 学生品行方面的行为,既影响学习,又影响周围同学的关系,有时还违背社会道德的规范。而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差生,将为我们的教育带来全新的收获。“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让赞美多于打击、让包容多于责罚,让我们为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良好的改进环境。 综上所述,课堂评价只有内化为学生所接受,老师所选用的评价标准只有为学生所认同,评价才有意义。而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认识和指导自己的行为、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注重评价效应和评价效果,才能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引导学生身心和谐地发展,使学生成为既有助于社会发展,又属于自己的真正的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