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XX同志在新一批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范文)
XX同志在新一批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范文) 同志们: 今天,新一批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正式开班了,这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确保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全部轮训一遍”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提升驻村第一书记能力素质的关键举措。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新一批驻村第一书记担负的责任更大、任务更重。按照省委组织部的安排,广大新选派的第一书记积极投身“战疫”“战贫”一线,工作很投入、很努力、很辛苦,充分发挥了生力军、突击队、尖刀班的作用。借此机会,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下面,根据培训班的安排,我以“珍惜机遇,不辱使命,努力做一名优秀的驻村第一书记”为题,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珍惜机遇,切实增强驻村帮扶的责任感紧迫感 选派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是中央着眼于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推动精准扶贫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对于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培养锻炼执政骨干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在座的XX名省派第一书记,都是省直各单位按照选优派强标准推出来的,有不少都是单位的后备干部,这一方面是组织对大家的信任和考验, 同时对大家来说,这也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遇。如果能把这两年多的时间用足用好、把驻村工作干实干好,将会给自己的人生履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受益终身的宝贵财富。具体来说,我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机遇: 一是参与中心、施展才华抱负的大好机遇。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的重大战役,到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是党中央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对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都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都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五级书记一起抓,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我们作为第一书记能够全身心参与到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确实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农村是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主战场,为大家发挥聪明才智、施展个人抱负提供了时代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 二是锤炼党性、践行初心使命的大好机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打脱贫攻坚战,目的就是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多次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坚决如期打赢 脱贫攻坚战。可以说,脱贫攻坚最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最能检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大家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在最基层的农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时刻与广大群众心相印、同呼吸、共命运,用自己的辛苦指数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这本身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直接的、最生动的实践。 三是转变作风、砥砺意志品质的大好机遇。每个干部的成长进步,既要有远大的志向,又要有优良的作风、顽强的意志。我们都知道,习近平总书记有过七年艰苦的知青岁月,当过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之所以能够带领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很大程度上来自他扎实的实践基础和深厚的经验积累;总书记之所以具有深厚的为民情怀、顽强的意志品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作为省派驻村第一书记,从环境优越的省直机关一下子沉到乡下农村,而且一干就是两年多,条件艰苦、大事小情、千头万绪,如果没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没有坚韧不拔、果敢刚毅的意志,是难以完成好本职工作的,而这些恰恰是长期在省直机关所无法经历到的。正如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是认识农村、了解基本国情的大好机遇。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讲,不了解中国农村, 就不了解中国国情;读不懂农民,就读不懂中国。回顾历史,中国革命的成功,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多年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迈出第一步的是中国的农民。时至今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越是在形势复杂的情况下,越要稳住‘三农’,守住这个战略后院,发挥好农业农村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但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干部不懂农民,不了解农村,尤其是一些“三门”干部,接天线多、接地气少,对农村基层情况缺少全面深入的了解认识,导致想问题、做决策往往容易“闭门造车”“空中楼阁”。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两年多,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踏遍一方的山山水水,可以补上这人生重要一课,既有利于干部的成长进步,也有利于党的事业发展。 五是增长才干、提升能力素质的大好机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党“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既要增长理论知识,也要增强实践能力。农村是个“大舞台”“大课堂”,通过在农村任职锻炼,大家至少可以提升4个方面的能力: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大家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很多人都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知识不和实践相结合,永远不能转化为能力。大家要抓住机遇,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用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第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农村 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有很多具体问题必须去面对、去解决,只要大家直面挑战、勇于担当,肯定会在破解难题、化解矛盾中不断增强工作本领。第三,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是否重视做群众工作,是否善于做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领导能力强不强的一个基本标准。”做群众工作是一种本领,既要对人民群众有深厚的感情,又要能够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说在一起、干在一起。有的干部在群众中如鱼得水、一呼百应,有的干部和群众没有共同语言,群众对他敬而远之。第一书记要想做好工作,首先就要过好群众这一关,得到群众的认可、理解和支持。这就要求我们要和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求,不断积累群众工作的方法艺术。第四,狠抓工作落实的能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党中央关于“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最终要在村一级落实。作为第一书记,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本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能否落得实、落得好,对每位同志都是一种考验。相信大家只要肯下功夫,一定会在抓落实中取得成效、增长本领。 二、明确任务,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尽锐出战、铆足干劲,聚焦精准、狠抓落实,全省共实现XX万建档立卡贫困人 口脱贫、减幅达到XX%,实现XX个贫困村退出、减幅达到XX%,实现XX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胜利。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收官之年。年初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脱贫攻坚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在3月6日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上,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要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可以看到,党中央对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是矢志不渝、坚定不移的。 对我省来讲,尽管脱贫任务已大头落地,但距离如期全面完成全省总体脱贫目标任务,当前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剩余减贫任务依然繁重。全省还有XX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居全国第X位。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占XX%,60岁以上的老人占XX%;还有XX个贫困村没有退出,其中深度贫困村XX个。虽然剩余的总量不算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二是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艰巨。据监测统计,目前我省有XX万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有XX万边缘人口存在致贫风险,如果稍有松懈,这部分人就有可能滑入贫困。同时,因其他各种因素还有可能导致新的贫困发生。三是疫情冲击影响不可低估。收官之年我们本来就有很多硬仗要打,突如 其来的新冠肺炎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打乱了年初既定的工作安排,特别是对贫困群众外出务工、扶贫产业发展、扶贫产品销售、开展精准帮扶造成较大影响,我们还必须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这道“加试题”,把耽误的时间赶回来,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战决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取得决定性胜利到夺取全面胜利,还须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作为第一书记,大家决不能认为本村已经退出贫困序列了、剩余贫困人口很少了、脱贫攻坚任务不重了,决不能有半点松懈情绪和麻痹思想,必须进一步扛牢攻坚责任,强化攻坚态势,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一起打,拿出过硬措施,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里,我重点强调X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在提升“两不愁三保障”质量上下功夫。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总的看,我省“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今年重点是提高质量。这就需要大家进一步把工作做实做细,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逐户逐人逐项查漏补缺、补齐短板,确保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工程收尾工作,确保到年底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方面,要持续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失学辍学;持续排查解决资助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及时的问题,确保“应助尽助”。基本医疗方面,要认真落实“三重医保”“三重救助”等各项医疗保障政策,提高家庭医 生签约服务质量,保证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村医。住房安全方面,要排查村里还有多少存量危房没有改造,改造过的危房质量达标不达标,D级危房重建后有没有拆除旧房,该改造的及时上报改造,该整改的及时进行整改,该拆除的旧房一律拆除,确保6月底前实现4类重点对象C、D级危房动态清零。饮水安全方面,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排查解决好水量没保证、水质不达标、工程难持续等问题。 (二)要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上下功夫。2019年,全省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XX%,排在第X位。今年脱贫攻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民务工收入造成的影响。根据有关部门监测数据,目前全省今年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返流人数达到X%左右。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还会持续,很可能还有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返流,势必会减少贫困户的工资性收入。按照国家确定的脱贫收入标准,今年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人均纯收入都要达到4000元以上,而且人均纯收入4000—6000元的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也存在收入滑下来的风险。年底能否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关键看农民的增收情况,因此要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加强贫困人口就业帮扶。对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有外出务工意愿、尚未外出就业的,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走出去;对外出务工返流的,依托本地带贫企业、扶贫车间等,力争一个不漏地在本地解决务工就业;对仍解决不了就业问题的,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公益 性岗位安置就业。另一方面,发展短平快产业扶贫项目。结合本村实际,谋划实施一些蔬菜、食用菌、水产、畜禽养殖、加工类等能当年见效的短平快项目,确保贫困群众当年有收益。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发展短平快项目和搞短期行为混为一谈,搞一锤子买卖,要注重可持续性。 (三)要在培育发展扶贫产业上下功夫。产业扶贫既是彻底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农村发展的长远之计,能够为乡村振兴奠定产业振兴的基础。一要选准主导产业。今年省里提出开展产业扶贫“X大行动”,大家要坚持因村制宜,立足产业基础,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选准适合当地发展的主导产业。二要优化带贫模式。产业扶贫要突出贫困群众的参与度、带贫效果的持续性,注重建立带贫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要结合本村实际,应用好“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扶贫基地+贫困户”模式,以及“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金融”等带贫模式,把贫困群众与各类带贫主体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让贫困群众融入产业链条,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三要加大资金投入。按照省里统一安排,今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向产业扶贫的比例要达到XX%以上;省里每年为第一书记安排的XX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也要重点用于发展扶贫产业。要统筹结对帮扶资金、定点帮扶资金、社会组织捐赠资金等,更多地用于扶贫产业发展。特别是要用好金融扶贫,发挥好金融资金对产业扶贫的支撑保障作用。主要特点 是通过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信用评价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产业支撑体系“四个体系”,解决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落地难问题,实现服务有平台、信用可评估、风险可把控,使金融机构敢放款、有收益,也使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从目前情况看,全省扶贫小额信贷的平均户贷率只有XX%,有的县不到XX%,发展空间还很大。今年省里制定了过渡期政策,明确对新发放的扶贫小额信贷,继续执行“5万元以下,期限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财政贴息的信用贷款”政策,设定3年政策过渡期;对贷款期限超过2020年12月31日的扶贫小额信贷,财政贴息等各项政策保持不变。大家要用足这一政策,努力实现扶贫小额信贷对贫困户应贷尽贷。四要大力开展消费扶贫。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消费扶贫是解决扶贫产品卖难问题、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促进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抓手。大家要认真落实今年以来国家和省里关于消费扶贫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结合本村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依托各自的派出单位,积极组织协调工会、食堂、干部职工优先购买扶贫产品。要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持续深化电商扶贫行动,利用“直播带货”等有效方式,打通扶贫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要用好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成果展销中心、中国社会扶贫网特色扶贫馆、财政预算单位购买扶贫产品“832”平台等载体,推荐和销售贫困村的扶贫产品,真正实现贫困群众“丰产”又“丰收”。 (四)要在巩固脱贫成果上下功夫。贫困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动态性等固有特征,扶贫是一场持续的战斗。稳住已脱贫人口、已脱 贫村的脱贫成果,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能不能全面打赢、能不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今年要在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同时,把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一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重大要求,对退出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攻坚期内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做到投入不减、项目不少、政策不变、帮扶不撤。二要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目前,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已经提前完成集中安置点建设和贫困人口入住任务,搬得出总体实现。下一步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后续扶持上来,扎实做好配套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社区规范化管理等“后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三要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户和支出骤增的农户,要加强日常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一旦出现返贫和新致贫,要及时纳入建档立卡范围,享受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对有劳动能力的边缘人口,要给予扶贫小额信贷贴息、技能培训、扶贫公益岗位、参与扶贫项目等扶贫政策支持。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返贫人口和边缘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并落实好低保“渐退期”政策,保障贫困户不返贫。积极实施保险扶贫,针对因病残、因意外、因灾害等返贫致贫风险,帮助符合条件的群众购买相关险种,降低返贫致贫风险。 (五)要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上下功夫。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无论是当前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还是 未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都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首创精神,依靠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一要完善帮扶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五保、低保等落实兜底保障政策的可以发放现金外,其他帮扶措施要与贫困群众参与挂钩,不能简单发钱发物。要精准设置公益性岗位,防止和纠正虚设岗位、空岗挂岗、变相发钱的问题。要更多地组织贫困群众参与帮扶项目实施,坚决纠正“一发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的问题。要推广借鉴XX县“爱心超市”、XX县“孝善基金”等有效做法,防止“干部干、群众看”“政策养懒汉”。二要坚持智志双扶。从扶智来讲,就是要加强教育培训,加强技术指导,授人以渔,让贫困户掌握一项技能,解决好“贫在素质”的问题。从扶志来讲,就是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强化思想教育和情感交流,做好正面宣传引导,注重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让贫困户树立信心,解决好“困在精神”的问题。三要倡树先进典型。采取总结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助人为乐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措施,引导贫困群众向身边人、身边事学习,营造脱贫光荣、勤劳致富的浓厚氛围。四要用好村规民约。通过村民自治方式,丰富村规民约内容,引导贫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改变陈规陋习,培育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对少数群众存在的等、靠、要和好逸恶劳、不赡养老人等不良现象,动员群众进行监督教育。在这方面,XX县采取在贫困户家门口悬挂红黑黄三面旗帜的方法,每月对贫困户的表现进行评定,让大家相互监督,就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六)要在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脱贫攻坚工作不能做“夹生饭”,脱贫攻坚成效必须经得起人民评判,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起上级考核,经得起媒体监督,归根到底要提高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一要狠抓问题整改。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导向,对国家和我省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的问题,以及国家对我省脱贫攻坚督查后反馈的问题,举一反三,找准症结,扎扎实实整改到位,一项一项对账销号,以整改落实促进工作质量提升,以工作质量提升增强群众满意度。二要深入开展“XX”专项行动。省里对这项工作已经作了安排部署,大家要利用这一重要窗口期,认真查找和解决本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努力实现工作精准度、群众满意度、社会认可度、成果真实度全面提升。三要讲好脱贫攻坚故事。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要注重宣传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总结宣传所在村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成功经验、脱贫成效,宣传讲述基层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以此来鼓舞干劲、凝聚人心、赢得支持。四要妥善处理涉贫信访。随着脱贫攻坚收官的到来,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也会不断增多。作为置身基层一线的第一书记,要高度重视涉贫信访问题。要对群众广开言路,走村串户深入排查,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积极主动地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对群众反映的涉贫信访问题,要弄清楚来龙去脉、孰是孰非,及时妥善地处理到位,真正成为全村群众的主心骨。特别是对一些长期积压的矛盾,要 勇于破题、善于破题,把矛盾化解在村里,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事件。 三、不辱使命,争做一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大家使命在身、重任在肩。希望大家在驻村期间,不辱使命、履职尽责,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第一书记。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做到“三爱”。一是爱岗位。只有热爱第一书记岗位,才能有强烈的责任感,才会在工作中投入最大的精力、释放最大的潜能。在前两批第一书记中,很多同志都把驻村工作当做事业来干,甚至融入到自己的生命当中。比如,XX村第一书记XX,立下“土桥不脱贫绝不回京”的誓言,成为“土桥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广大村民的贴心人”;XX村第一书记XX,两次选择留任,把所在村打造成“示范村”和“美丽乡村”;XX村第一书记XX,把村里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办,成为乡亲们心中的“贴心书记”。大家要学习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心无旁骛地投身到驻村工作中。二是爱农民。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农民群众很淳朴、很善良,农民群众也很有智慧、很有力量。农民为我们国家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是农民出身,有的上数三代也都是农民。作为第一书记,一定要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从骨子里尊重农民、热爱农民,自觉融入到他们中间去。三是爱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 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通过这些年的脱贫攻坚,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三农”的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将进一步彰显,农村在国家大战略中的作用将愈加重要。在不远的将来,农村将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将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民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作为第一书记,要打心底里热爱农村,在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创造优异成绩,实现人生价值。 二要做到“三懂”。一是懂农业。第一书记从事的是“三农”工作,打交道的是农民群众,一定要熟悉农业生产,不能当门外汉、说外行话。要积极研究农业,虚心向农民请教、向农业专家学习,做到知农时、懂农事,对农业生产的基本常识心中有数。二是懂村情。到村里以后,要扑下身子,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尽快对本村的情况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弄清楚村里的优势是什么、短板有哪些,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发展瓶颈是什么、路子往哪走,以便于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三是懂民意。通过经常性地座谈、挨家挨户走访,倾听群众的真心话,摸清群众的真心思,真正了解群众期盼什么、急需什么、喜欢什么、反对什么,这样帮扶工作才能帮到点上、扶到实处。 三要抓好“三件事”。一是抓党建。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乡村走向富裕道路的最重要保证”。第一书记要想把工作干出彩,首先要加强村支部建设, 把支部带强、把支书带优、把党员带好,把村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要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定制度、立规矩、树正气、聚合力。要支持支部书记工作,做到引导而不独断、支持而不代替、包容而不纵容。要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积极推行“一编三定”工作法,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加强教育,发挥作用,凝聚力量,树立形象。二是谋发展。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无论是现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还是未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都离不开发展。大家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村情,着眼长远,集思广益,理出本村未来发展的思路,绘就可持续发展的蓝图,让大家有目标、有方向、有信心。要把每一年度的发展规划制定出来,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列出时间表、路线图,一个一个地落到实处,确保通过两年的驻村工作,让所驻村有较快发展。三是办实事。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老百姓最讲求实惠,做一件实事胜过千句豪言壮语。对于第一书记而言,在群众中有没有威信、能不能获得群众支持,就看给群众能办哪些实事、为群众办了哪些实事。要从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事情入手,一件一件地谋划好、落实好,把好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四要防止“三种倾向”。一是防止身入心不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着想的,谁是“浮在上面的官老爷”,群众心里一清二楚。做驻村帮扶工作,人在村里,心还在外边,当“草 上飞”“甩手掌柜”,这是最忌讳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第一书记既要驻村更要驻心,要沉下心来,以村为家,和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二是防止眼高手低。“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不少干部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什么都想干,但什么也干不成,谈起设想口若悬河、眉飞色舞,但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作为第一书记,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既要想干事,还要会干事、干成事,不要好高骛远、纸上谈兵,要一件事一件事地办,干成一件是一件,在干成事中树立威信、赢得信任。三是防止自以为是。毛泽东同志讲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李瑞环同志讲过,“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怜,群众最可畏”。这些箴言至今仍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深刻的启示:要尊重群众,对群众有一颗赤诚之心,做到以心交心,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干事业,防止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做派。要相信群众,“先做人民的学生,再做人民的先生”,虚心向群众学习请教,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样就不会犯头脑僵化、拍脑袋定政策的错误,也不会遇到问题束手无策、面对困难一筹莫展。要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汲取力量,把群众自我发展的潜力挖掘出来,把群众脱贫致富的创造性激发起来,带领群众在全面小康道路上前进。 五要发扬“三股劲”。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了冲刺倒计时阶段,正是最需要担责、担难、担险的时候,必须大力弘扬践行焦裕禄同志 的“三股劲”。对群众的亲劲。“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要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同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带着对群众的真挚感情做帮扶工作。心中对群众有了亲劲儿,就会情愿以己之苦换群众之甜,以己之难换发展之好,让贫困群众经常看到变化,感受到党的好政策带来的温暖。干事业的拼劲。“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要想在两年的驻村中干成一番事业,必须干字当头,一鼓作气拼上去,不畏任务艰巨,不怕问题复杂,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只争朝夕,顽强奋斗,攻坚克难,确保冲得上、顶得住、拿得下、赢得了。抓工作的韧劲。大家要成就一番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决不能遇到挫折就气馁、遇到困难就丧气,一定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滴水穿石的精神,咬定目标、步步为营,越挫越勇、善作善成。 六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农村变面貌。通过两年多的驻村工作,村里的面貌要有新变化、新进步。不仅要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让贫困群众都甩掉贫困帽子,还要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努力实现所在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二是农民得实惠。通过两年多的驻村帮扶,要让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更好地享受到各种支持政策,农民的上学、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生活得更加美好。三是个人有提升。通过两年的驻村锻炼,不仅对扶贫工作、“三农”工作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党性得到提高、 作风得到锤炼,思想境界、工作能力有新的提升。做到这三点,大家驻村的两年多就没有白辛苦,也就达到了派驻第一书记的目的。 同志们,驻村第一书记是一个特殊职务,权力不大但是作用不小。党组织对我们寄予厚望,人民群众对我们充满期待。希望大家珍惜这段人生经历,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用勤劳和智慧书写自己的精彩篇章。但愿大家在离开这个岗位的时候,都能够做到无怨无悔,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村民,能够成为人生的美好回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