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计划总结之五年级品社上册计划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计划总结之五年级品社上册计划

语文计划总结之五年级品社上册计划 ‎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本年级学生共41人,这是个团结上进、活泼诚实的集体,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 二、教材分析及特点:‎ 本册教材一共有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是第一单元成长中的苦与乐、第二单元家庭和睦我有责、第三单元我们携手向前、第四单元养我生我的土地。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学会负责的精神。‎ ‎1、教育性。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理念 ‎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 ‎3、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4、体现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的,倡导自主、探究学习。‎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能力:能够初步识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 ‎3、知识: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一些基本的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五、教学策略 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教学中可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 ‎1、对话教学策略。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进新的意义。要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起引领作用。‎ ‎2、活动化教学策略。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 ‎3、体验性教学策略。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由此导致教学步入硬性灌输和“齐步走”、“一锅煮”的误区。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具有开放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去体验成长中的苦与乐、明白怎样与家人和睦相处、怎样真诚的去对待他人从而更加热爱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 ‎4、开放性教学策略。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教师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就要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的角色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和创造者。教师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 五、教学进度:‎ ‎ ‎ ‎ ‎ ‎ ‎ ‎ ‎ ‎  ‎ ‎ 周 次 ‎ ‎ ‎ ‎ ‎  ‎ ‎ 单  元 ‎ ‎ ‎ ‎ ‎  ‎ ‎ 周 次 ‎ ‎ ‎ ‎ ‎  ‎ ‎ 单  元 ‎ ‎ ‎ ‎ ‎ ‎ ‎ ‎ ‎  ‎ ‎ 1‎ ‎ ‎ ‎ ‎ ‎  ‎ ‎ 1 ——5页 ‎ ‎ ‎ ‎ ‎  ‎ ‎ 12‎ ‎ ‎ ‎ ‎ ‎  ‎ ‎    32——35‎ ‎ ‎ ‎ ‎ ‎ ‎ ‎ ‎ ‎  ‎ ‎ 2‎ ‎ ‎ ‎ ‎ ‎  ‎ ‎ 6——9‎ ‎ ‎ ‎ ‎ ‎  ‎ ‎ 13‎ ‎ ‎ ‎ ‎ ‎  ‎ ‎ 36——40‎ ‎ ‎ ‎ ‎ ‎ ‎ ‎ ‎ ‎  ‎ ‎ 3‎ ‎ ‎ ‎ ‎ ‎  ‎ ‎ 10——14‎ ‎ ‎ ‎ ‎ ‎  ‎ ‎ 14‎ ‎ ‎ ‎ ‎ ‎  ‎ ‎ 单元活动 ‎ ‎ ‎ ‎ ‎ ‎ ‎ ‎ ‎  ‎ ‎ 4‎ ‎ ‎ ‎ ‎ ‎  ‎ ‎ 单元活动 ‎ ‎ ‎ ‎ ‎  ‎ ‎ 15‎ ‎ ‎ ‎ ‎ ‎  ‎ ‎ 41——46‎ ‎ ‎ ‎ ‎ ‎ ‎ ‎ ‎ ‎  ‎ ‎ 5‎ ‎ ‎ ‎ ‎ ‎  ‎ ‎ 15——19‎ ‎ ‎ ‎ ‎ ‎  ‎ ‎ 16‎ ‎ ‎ ‎ ‎ ‎  ‎ ‎ 47——52‎ ‎ ‎ ‎ ‎ ‎ ‎ ‎ ‎ ‎  ‎ ‎ 6‎ ‎ ‎ ‎ ‎ ‎  ‎ ‎ 节假日 ‎ ‎ ‎ ‎ ‎  ‎ ‎ 17‎ ‎ ‎ ‎ ‎ ‎  ‎ ‎ 53——58‎ ‎ ‎ ‎ ‎ ‎ ‎ ‎ ‎ ‎  ‎ ‎ 7‎ ‎ ‎ ‎ ‎ ‎  ‎ ‎ 20——23‎ ‎ ‎ ‎ ‎ ‎  ‎ ‎ 18‎ ‎ ‎ ‎ ‎ ‎  ‎ ‎ 59——62‎ ‎ ‎ ‎ ‎ ‎ ‎ ‎ ‎ ‎  ‎ ‎ 8‎ ‎ ‎ ‎ ‎ ‎  ‎ ‎ 24——27‎ ‎ ‎ ‎ ‎ ‎  ‎ ‎ 19‎ ‎ ‎ ‎ ‎ ‎  ‎ ‎ 63——67‎ ‎ ‎ ‎ ‎ ‎ ‎ ‎ ‎ ‎  ‎ ‎ 9‎ ‎ ‎ ‎ ‎ ‎  ‎ ‎ 单元活动 ‎ ‎ ‎ ‎ ‎  ‎ ‎ 20‎ ‎ ‎ ‎ ‎ ‎  ‎ ‎ 综合活动 ‎ ‎ ‎ ‎ ‎ ‎ ‎ ‎ ‎  ‎ ‎ 10‎ ‎ ‎ ‎ ‎ ‎  ‎ ‎ 28——31‎ ‎ ‎ ‎ ‎ ‎  ‎ ‎ 21‎ ‎ ‎ ‎ ‎ ‎  ‎ ‎ 期末复习 ‎ ‎ ‎ ‎ ‎ ‎ ‎ ‎ ‎  ‎ ‎ 11‎ ‎ ‎ ‎ ‎ ‎  ‎ ‎ 期中质量检测 ‎ ‎ ‎ ‎ ‎  ‎ ‎ 22‎ ‎ ‎ ‎ ‎ ‎  ‎ ‎ 期末质量检测 ‎ ‎ ‎ ‎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