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心得)之小学美术课堂评价中的公平与公正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美术(心得)之小学美术课堂评价中的公平与公正

美术论文之小学美术课堂评价中的公平与公正 ‎ ‎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教学评价观要由竞争本位为核心的评价观转向倡导自由、平等、公正的评价观。课堂教学的评价要提倡激励作用,不搞“甄别选拔”。小学美术教育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形成美术学习的兴趣,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评价多元化,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个性化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 ‎ ‎  [关键词] 自由 平等 公正评价 多元化 能力差异 纵向评价 评价用语 ‎ ‎ ‎  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学生掌握发展自己的能力,教学结果是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进行表现的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能力的综合体。在学校过程中,教师的职能是调动和启发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是帮助小学生感知事物、提高艺术表达能力和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够及时启发和帮助学生,还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学习状况有一个了解,明确学习的方向。在各种评价方式中,教师语言评价是最及时、最生动的,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 ‎ ‎ ‎  如何使教师评价用语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呢?通过教育实践,我认为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 ‎ ‎  一、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能力差异 ‎ ‎ ‎  由于学生在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环境和遗传因素等方面存在不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总会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也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弱点。面对这些有差异的教育对象,教师应该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个性、心理、情感等各方面差异。这样的“不同”的标准实际是对孩子的能力最公正的评价。‎ ‎ ‎ ‎  对于好胜和进取心强、容易骄傲自满的学生,教师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和自信心;而对想象力丰富、但有点内向或自卑的学生,教师当及时鼓励和表扬其一点一滴的进步,促进其能力的发展。‎ ‎ ‎ ‎  在学习《我设计的车》这一课时,有一名学生绘画能力比较强,画了好多的设计草图,画好后跑到我面前,自豪的问:“老师,你看我画的这些哪个比较好?”我仔细看了看,拍拍他的肩膀说:“你画的真不错,每一个草图里都有不同的特殊功能。”他自满地笑了起来。我也微笑着接着说:“可惜你这些设计图纸里,每辆车都只有一个或两个特殊功能,如果你能把这些功能组合一下放到一辆车的设计上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这名学生立刻大声答道:“好!我来给它们组合一下。”‎ ‎ ‎ ‎  在课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美术学科知识和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习惯爱好、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不能简单地以外形画得象与不象、色彩对与不对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学生在某个方面如果有突出之处,哪怕是一闪而逝的,教师都应该敏锐地捕捉,并予以肯定和表扬。课堂评价要体现多方位和多层次,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心理和能力。‎ ‎ ‎ ‎  二、尽量在学生的自身比较上寻找闪光点 ‎ ‎ ‎  美术课堂教学应尽量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测量学生的发展水平。课堂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课堂评价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同学之间的横向比较,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免打击部分同学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 ‎ ‎  正确的评价对学生可以起到激发、稳定、促进、改变学习态度的作用。有一名学生在完成《装饰色彩》这一课作业时,画的是两只丹顶鹤,我猛然想起他在前一课《装饰画》的作业也是这两只丹顶鹤,我把他的两幅画比较了一下,发现几乎没有差别。学生紧张地看着我,认为我要批评他“为什么要把同样的稿子画两边”。我却笑着对他说:“你看,你后一幅画中的丹顶鹤的眼神比前一幅更加生动,体现了丹顶鹤的优雅与闲适,有所进步。如果能把丹顶鹤的姿势改变一下,我想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你可以试一试。”学生松了口气,又拿出一张作业纸认真地画起来。‎ ‎ ‎ ‎  纵向的课堂评价,是对每个学生一个平等的肯定。可以从每个学生自身上有所发掘,使他们充分体验成功和创造的快乐,充满了自信。在尊重学生个性和努力的前提下,要巧妙地指出学生作业中的欠缺之处,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可发展的方向,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与改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持续探索的愿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不断被调动,个性及能力将得到充分发展。‎ ‎ ‎ ‎  三、课堂教学中使用丰富教师的评价用语 ‎ ‎ ‎  班级中总会有一部分绘画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如果长期得不到鼓励和有针对性的指导,那么他们将逐渐丧失学习美术的激情。对这些学生,教师更应该注重课堂评价中的人文关怀。不必拘泥于作业最后效果的评价,而应该对学生的绘画或制作过程给予关注,体现出对学生成功的赞赏和对过失的宽容。‎ ‎ ‎ ‎  班里的另外一个随班就读学生,像这样的学生,比较胆小,在画《鞋的联想》这一课时,画好后也不敢和我交流,我就在她面前问她:“你画的功能真多,都是做什么用的呀?”她声音很小的说出了她的想法,我觉得对于她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便说道:“大家来看看某某同学的作业,在她的作业里我看到了许多特殊的功能,运用了暖色系,一看就是女孩子穿的鞋,你可以介绍一下吗?”大家惊讶的看着她,他们肯定在想:一个随班就读的同学能画个什么,我解释道:“她一直在认真地设计鞋,我仔细看过了,上面很多功能的确很实用,她总结了自己鞋上面那些不合理的设计并把它们进行改进、从新设计,一遍不满意,就用橡皮擦干净再画,她坚持画了很多遍,一次比一次好。她的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老师相信她一定能设计出最美好的设计图!”‎ 在过程性的评价当中,让她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他的设计图纸,全班同学同时为她的作品鼓掌,她的作品得到了全班同学和老师的的肯定,自信心也增强了。教师用诚恳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在情感和精神上支持他们,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对他们的参与意识、探究能力以及交流表达能力,教师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坚定美术学习信心。‎ ‎ ‎ ‎  教师课堂评价语言还要丰富,不能只是用“聪明、能干、不错、好”等固定的客套语言,机械地进行课堂评价。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自身能力差异,从根本上评价学生的优点、长处,肯定学生的努力。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大胆地实践,在美术课中找到自信、体验成功、感受快乐!‎ ‎ ‎ ‎  面对当前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使教育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到最大的成功,真正实现平等、公正、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是每位教师每天所期待的成功。美国哈福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不是一种而是一组。在智力中,个人优点不同,人没有智力高低与好坏之分,只有智力的特点不同。”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处在相应的同一智力平线上,不同的只是他们的智力特点。‎ ‎ ‎ ‎  所以教师要还要因人而异,尊重个体差异,体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 ‎ ‎  1、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 ‎ ‎  小学生常常将老师的话视为“圣旨”。渴望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是他们共同的心理。他们常常将老师的鼓励性的正面评价视为最权威的、最受鼓励的精神褒奖。因此,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点点进步,要及时表扬。一句真诚的表扬可以打开他思考的闸门,启迪他的智慧。教师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对孩子确切的评价。‎ ‎ ‎ ‎  2、 教师要克服各种心理偏见 ‎ ‎ ‎  评价一旦产生心理偏见,就失去了科学性,失去了评价意义。首先,教师要清楚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最为深刻,它容易使人形成一种不易改变的“固有观念”‎ ‎。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抛开第一印象的影响,从学生实际表现出发,调整自己对学生的评价,而不能困于最初的印象。其次,教师要消除光环效应的消极影响。所谓光环效应又称晕轮心理,是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印象影响到对该对象具体特征的认识,或因评价对象某些突出特点,而掩盖对其他方面认识的一种心理。如果某个学生被积极的光环效应所笼罩,教师评价他时他就难以查其不足,过分肯定其优点,滋长其盲目自满;相反,某个学生被消极的光环效应所笼罩,教师评价他是就难以举其所长,使他觉得自己一无所长,产生自卑心理。再次,教师还要克服定势思维的影响。不要把学生在某一阶段的表现作为固定的不变的评价依据,要重视学生的一贯表现,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 ‎ ‎ ‎  曾经无意中听到一个学生对另一个学生说不喜欢上美术课,因为美术课作业得优的总是那几个人,怎么也轮不到自己。是啊,教师虽然一直力图做到公正、公平,但确实每次表扬的总是那几个同学,因为一个班在美术方面有天分,特别爱好的,也只有那么几个人,这几个人又总是作业完成得最好,有的老师自以为“公平”的每次都给这几个人判优,而对造型等方面相对较弱的学生也“严格”地给他们判成绩,结果只能是造成多数学生渐渐对美术课失去信心,认为自己不是学美术的“那块料”。学生的这种自卑心理正是教师不正确的的评价和引导造成的。‎ ‎ ‎ ‎  对于学生作业的评价,不应全都统一成一个标准,而应因人而异。细腻、完整、成熟、华丽是美;粗犷、残缺、朴实不也是一种美吗?带着这种观点去评价学生的作业,用学生的眼光去解读学生的作业,更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在艺术创作中得到自然发展。在进行评价时,对优生提高标准,优中求新;中差生降低要求,发现其闪光点,帮助他们根据他们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不同个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 ‎ ‎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不仅在于检查教学成果,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美是美术的核心,没有美就没有美术。美术作为艺术创造具有鲜明个性,并没有统一答案。学生的绘画创作更无“对”、“错”可言。‎ ‎ ‎ ‎  教师评价学生的作业,如果还是用“分数”来做严格的评价,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现在的作业评价改用等级,激励学生,在低年级用图形表示等级,画的好就给他一个娃娃大笑的脸,比较好的画一个微笑的脸,表示鼓励。如果有出色的表现,就多画几个笑脸给他们。对高年级的学生,就运用优良等级,加上一些符号,以示鼓励,并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等级的标准也并非一成不变,将学生掌握运用美术知识技能的实际水平,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划为“硬指标”作为评价学生作业的主要依据;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等方面化为“软指标”‎ 作为教师加分的依据。加分的条件是:尽力完成作业;本次作业比前次作业有进步的;能将作业不足主动弥补好的。而且“软指标”要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只要用心完成作业,至少会得一个良或一个微笑。不同的印章和描述性评语,体现了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和个性,既能看出学生的差距,又不把学生分等级。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用这种方法评价学生的作业,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 ‎ ‎  在课堂上构建民主的课堂气氛,评价学习过程的多元化,把评价权交给学生。以前的教学中,由教师给学生作业评分,学生开始争着互相比得分高低,然后很快就忘了。这种方法,多是教师的主观评价,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造成评价后的效果也像老师在唱独角戏。而新课改后,是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和小组互评。这种评价方式更能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明确自己需要克服的弱点与不足。‎ ‎ ‎ ‎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思维角度,思维方式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始终是成年人,思维方式与孩子不尽相同。别人的意见,常常正是自己疏忽的。孩子们互相提出的建议,往往会使教师耳目一新,茅塞顿开。这样,学生既为他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也加深了对别人作业的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教师而言,也有很大的收获。师生共评,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建构、审美能力的提高,实现教学评价的民主、公平。‎ ‎ ‎ ‎  总之,重视对学生的评价,用多种方式评价,有利于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也有利于师生交流互动,更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信息反馈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喜欢美术课,融入美术课堂。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不但要有健全的心里结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和能力。因此,重视美术评价使学生学会审美、发展视觉感性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教学评价不仅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检查,保障学生有效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工作精神。‎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