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心得体会5篇
2020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心得体会5篇 【篇一】 这是一次政治盛会。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建工作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领航作用更急凸显。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志愿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旗红。坚定政治信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成为了每个共产党员的座右铭。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也是全国人大成立66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1周年。这么多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地参政议政,在中国的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今年的“两会”,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实现了“开门红”后的又一次政治盛会,必将更加紧扣时代脉搏,谱写出更加恢弘的时代乐章。 这是一次腾飞盛会。“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是一只展翅的大鹏,向着“九万里”的伟大中国梦“扶摇直上”。建设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夙愿,如今,我们正在一步步靠近。当下的中国,发展的大格局已经形成,无论是全国看“两会”还是世界看“两会”,看到的都是中华民族腾飞的浩然气势。今年的“两会”,更是一次腾飞的盛会,必将为祖国这只“大鹏”增添无尽的腾飞力量,向着更高更远的高空奋力飞翔。 五月花争艳,奋斗正当时。全国人民正以奋斗的姿态期待着代表、委员们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心声提交“两会”,促进党心民意的高度契合,为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政治生态的气正风清营造厚积的沃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全国“两会”东风劲吹,祖国大地花团锦簇,自然的春天与发展的春天在这里交融汇聚。让我们携起手来,迈开大步走进这绚烂的多姿的崭新时代,乘着“两会”的东风,在这充满着希望的春天里腾飞! 【篇二】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之所需,政之所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出的万字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简约而不简单,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向全民派发民生福利,进一步彰显出人民至上的政府服务理念。其中,作为一名吉林人,我比较关注“着力抓好农业生产”民生福利,其关乎吉林农业大省的未来发展前景,更关乎14亿中国人民的饭碗。 民以食为天。清朝末年,东北地区曾是皇家封禁地区,由于当时山东、河北等地连年发生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甚至部分地区出现绝收的现象。加之满清政府沉重的苛捐杂税,使本就清贫的家庭更雪上加霜。而后,大批的山东人、河北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抛家舍业,历尽千辛万苦才逃难到东北,面对当时荒无人烟的东北地区,逃难到此的百姓先后修建房屋、发展农业、开荒种田、饲养牲畜、繁衍生息,才有今朝繁华盛景,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迁移之一的“闯关东”。 党的十九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20年,我们已经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所以,抓好农业生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坚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应当深刻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根据降水量、霜降期以及土壤肥沃程度等综合因素考虑,分类种植农产品。坚决防止“跟风种植”,如有地区玉米价格低,农户就改种水稻,根本未考虑到土壤和光照等因素,最终初次种植,导致低产亏本。还有农户的田间管理技术处于传统阶段,要更新思想观念,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曾经在中央电视台观看过某些地区实行稻田养鸭、稻田养蟹的案例,既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的功效,又可以靠养殖鸭子、螃蟹来增收。 实行最严格奖优罚劣措施。对于产粮大县、产量大乡(镇)、产量大村、产量大户要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一方面,引导其继续提高生产力水平,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另一方面,帮助贫困户和边缘户,带动他们生产致富。对违法违规侵占耕地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如修建别墅、小产权房、大棚房等等,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坚决推倒铲平,对于涉事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触犯法律者移送司法机关。 稳定农贸副食市场物价。不同城市、不同地区,同样的农产品物价会不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各地农副产品市场的菜价和肉价涨幅很大,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严格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从蔬菜大省进行调拨蔬菜,从中央储备库调拨粮食和生猪,稳定一线城市的物价水平。特别是,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答记者问,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向全国民众发出了坚定的声音,“中国绝对不会出现粮食危机”。我所在的吉林敦化市,对比疫情发生前后,蒜价格由原来的6元/斤恢复至2.5元/斤,猪排骨价格也稳定在20元/斤左右。所以,看到朋友圈有人囤积粮食、蔬菜、水果等日常所需,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每一个中国人,作为新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应当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研发和更新农业科学技术,带领更多的农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篇三】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把“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也进一步要求各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自古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等典故,印证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程的一股强大力量。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从诞生之时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就一直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执政理念。正是因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我们党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 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始终与民心同频共振。老子《道德经》有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人民立场是我们的根本立场,民心所系、民心所指,才是政之所为、政之所兴。“ 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人对初心与使命的践行,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而脱离群众就如断根之树、无源之水。当下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只“唯上”不“唯下”,只求领导满意,不求群众认可,喜欢“拍脑袋”决策,喜欢“自以为是”干工作,与人民立场相对立,与群众路线相背驰,最终做出一些群众不认可的“蠢事”。站稳群众立场,就要坚持一切工作从人民群众出发,多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多坐上几回群众的热炕,多迈入几次群众的厨房,多走进几次群众的田间地头,学会把自己当群众,沉心了解群众所忧所需所急,把群众想的念的盼的都转化为党员干部实实在在干的,时刻做到与人民共情,让人民满意。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与民心同频共振,最终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当前正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在眼前,虽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压力,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一切资源、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领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在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这足以证明,不管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我们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决心都不会有丝毫动摇。党员干部要把为民之事、安民之事、利民之事、富民之事办好办实,才能不断增进同群众的鱼水深情,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群众之事,要多想一步、多扶一把、多送一程。为民服务中,要放下“架子”,摒弃“漂浮”作风,多用情多用心多用力,努力创新思路,凡事多想一步、行动再快一步,把每件事都做到群众心坎上,切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干部“多用心”换取群众“少跑路”。要多总结经验教训,在风险防控、基层治理中念好“预”字决,培养前瞻性、预见性思维,超前谋划部署,切实防范于未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对贫困群众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不能仅仅以脱贫为目标,而要在致富上谋长远,要在扶志、扶智上多下功夫,着力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打好产业发展基础,谋求长期利益,让“好日子”离群众越来越近。 【篇四】 2020年两会正在进行中,“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提到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新基建”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新思维、新服务、新体系。广大党员干部当握好新“基”遇,发力新基建,迸发新动能。 “新基建”新思维,党员干部要接得住,赋能于心。疫情期间,大数据摸排、云办公助力复工复产、云服务便利社会生活,线上消费和数字经济展现出的强劲动力,这些都离不开“新基建”的支撑。在“新基建”的发展浪潮下,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新基建战略的重要性与延续性,把思想意识统一到新基建这项重点工作上来,注重了解新基建的新内涵、新主体、新建设,切实将加快推进新基建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要以敢闯敢做的魄力主动适应,把工作放进去,把职责摆进去,认真思考如何为“我”所用,如何造福人民,让“新基建”理念在干部心中扎根,成为干部干事创业身体流淌的一股热血。 “新基建”新服务,党员干部要抓落实,赋能于行。“新基建”撬动的新规划、新项目、新势能正“多地开花”,从线上会议到智能生产,从空中课堂到远程问诊,“无接触”“全自动” 背后是5G网络、专业人才等新型基础配置的坚实支撑。在“新基建”的“风口”下,党员干部要为“新基建”发展做好“硬性”保驾护航,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融合基础设施发展,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导利用互联技术改造传统基建产业,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倍增作用。要为“新基建”发展做好“软性”有力支撑,加快落细落实人才培养战略,注重调整人才结构,积极培育本土人才,吸引海外科研人员,汇聚全球优秀人才,为中国“新基建”按下快进键。 “新基建”新体系,党员干部要强创新,赋能于效。“新基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技术创新性更强、发展变化快,同时面临很大的市场不确定性,需要在自我不断创新中顺应发展潮流。在“新基建”的市场趋势下,党员干部要创新发展体制机制,不断探索和创新监管方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更加有利于“新基建”发展的制度环境,立足市场需求和发展实际进行周密规划和科学论证,提升数字化硬件与软件的布局能力。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依托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扭转传统工作模式中部门分割、信息闭塞局面,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业务的协同,做到资源共享、流程优化,提高工作效率。 【篇五】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在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在“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背景中,我们不难看到,党始终把“人民至上”落实在举全国之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落实在“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中,落实在“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中。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书写了波澜壮阔、苦难辉煌的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在新时代书写出战胜惊涛骇浪、跨越关山险阻的前进篇章。 “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这次疫情,“突如其来”“前所未有”“世所罕见”,危难关头,党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舍生忘死的拼搏,“战疫”取得了重大的“战果”。我从不同的新闻作品中捕捉到这组数据:“湖北已有3600多位80岁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被治愈,其中包括7位百岁以上老人”,“年龄最大患者108岁”,“一位87岁的老人,身边10来个医护人员精心呵护几十天”。数据背后是鲜活的生命,越是年龄大、病情重,越能印证“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与艰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渡尽劫波,山河无恙;历尽艰险,国泰民安。经此一疫,每个人都应该能切身感受到“人民至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担当。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集中力量啃下脱贫硬骨头”。“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饱含深情的话语,透着人民领袖浓浓的人民情怀。受疫情影响,脱贫攻坚战在收官之年任务更重,但党向人民作出的承诺,不因疫情而改变。“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诺不轻许,一诺千金!尽管到目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尽管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为了克服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深入调研。在陕西柞水县,他夸赞群众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在山西大同,他勉励乡亲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他始终强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果不是坚持“人民至上” ,就不会夙兴夜寐、念兹在兹,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定力攻坚克难,兑现承诺。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受疫情影响,“就业”是个沉重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优先做好贫困地区农民工返岗就业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一再强调:“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今年对低收入人员实行社保费自愿缓缴政策,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人民至上”不是空洞的口号和抽象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自觉。千方百计“稳就业”,就是给人民一个安身立命、创造幸福的平台;有工作可做,有梦想追求,天大的困难都能被奋斗与拼搏的双手克服掉。让种子扎根,离不开土膏微润、阳光雨露。植根于大地上的根芽,假以时日,就能长成无畏风雨的参天大树;沐浴着阳光雨露的人民,团结一心,就能迸发出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推动“中国号”巨轮胜利前进、行稳致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