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计划总结之《鸟的天堂》课后反思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计划总结之《鸟的天堂》课后反思

语文计划总结之《鸟的天堂》课后反思 ‎ ‎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课文描写了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美丽景象:榕枝繁叶茂,百鸟欢腾。作者以朴实优美的语言、鲜明的动静对比手法,赞颂了这自然景观,生动地描绘了这株大榕树是“鸟的天堂”,从而赞叹了我国南方水乡自然环境之美。为了更好的达到当堂达标的预期目标,我做了精心的设计:‎ ‎  一、揭题导入:‎ ‎  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如仙境一般)‎ ‎  2、“鸟的天堂”指什么?‎ ‎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马村天河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设亩左右的河面,独树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由此而美名传扬。‎ ‎  3、介绍作者巴金。‎ ‎  活动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  1、快速阅读课文,作者前后___次经过“鸟的天堂”?‎ ‎  填一填:‎ ‎  作者曾(    )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     ),所以只看到了(     ),没有看到(     );第二次是在(    ),看到了(     ),所以他赞叹说(       )。‎ ‎  活动二:走进“鸟的天堂”——感受枝繁叶茂 ‎  1、自读自悟,思考:榕树的特点有那些?用“——”画出来。‎ ‎  2、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在小组内交流。‎ ‎  第一组同学汇报:“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大的榕树,也没有看到过树干上长出这么多的根来的大树,这让我实在太惊奇了!”小组长主动地朗读了第7自然段,抓住重点段来读也很不错。第三组同学说:“大榕树是绿色的”。小组代表朗读了第8自然段的重点句:“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缝隙”。他接着说:“这儿的‘堆’和‘簇’,表现了榕树的茂盛,更表现出了榕树的绿。”第二小组汇报说:“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这棵大榕树充满了生机”。小组同学很有感情地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两句话:“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是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树”‎ ‎。听到他们的朗读,似乎眼前就是那绿得逼人眼睛的绿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让人觉得绿叶绿得鲜亮,绿得让人兴奋!通过小组汇报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作者是怎样来表现榕树的特点的。‎ ‎  活动三:融入鸟的世界——感受百鸟欢腾 ‎  1、第二次看榕树,请同学们静静的看,仔细的听,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  2、为什么这株大榕树会成为“鸟的天堂”呢?‎ ‎  美丽的大榕树,自由栖息的鸟儿,它们彼此相伴相融,构成了一道绚丽的风景。“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极言场面之广大。从听觉写“声”,从视觉写“影”,写影比写鸟本身更能体现当时的热闹纷繁。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充分写出形态的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是将大榕树的静态美和群鸟纷飞的动态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指导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内化为自己的习作素养。‎ ‎  突破课文重点和难点的过程中,根据课后练习,提出问题: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先让同学们讨论“鸟的天堂”和鸟的天堂的区别,再引出“鸟的天堂”(大榕树)之所以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感受人鸟共生,感受当地农民爱鸟、护鸟的和谐共生。同时要求学生去保护益鸟,保护自然生态。‎ ‎  小练笔:如果你就是鸟儿,如何在“鸟的天堂”里快乐、自由的生活?如果你是游客,去“鸟的天堂’旅行,你会怎么做?‎ ‎  这节课能够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真正学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不过,对于文章作为游记的写作顺序也未能清晰的交待。上完本课还是有收获的,用魏先生的话来讲:一个老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某种教法去否定另一种教法,而是要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