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征文范文四篇与家风故事征文四则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家风家训征文范文四篇与家风故事征文四则

家风家训征文范文四篇与家风故事征文四则 家风家训征文范文四篇 ‎【篇一】‎ 什么是家风?“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明代著名学者笙重光:“拙因知事少,老悔读书迟”,清代教育家朱柏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每年过新年家里总要贴春联,有副春联尤其使我记忆深刻:“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回忆过去,良好的家风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让我成长为一个温暖而坚强的人。‎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的家风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百善孝为先”。我的父母长辈身体力行的给我上好了这最重要的一课。我有一个大家庭,大家都和和睦睦相亲相爱。爷爷已经九十多了,有时候会说糊涂话,但是大家还是很爱他。好吃的好用的总会想着往爷爷家送,爷爷生病的时候,大家都从天南地北赶回来一起商量一起凑钱。我们也会隔三差五去给他收拾屋子,聊聊天。父母的言传身教使我更加温暖、向上。‎ 孝顺是什么?我想,孝顺不仅是平日里的嘘寒问暖,孝顺也是外出工作求学时经常打给家里的电话;孝顺是笑着吃下爸妈特意为我们准备的可口的饭菜;孝顺是出门在外看见别人拥有什么东西会想着也为自己父母添上一件。孝顺不是口头说说,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爱。‎ 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我的小家一直奉行这个理念。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就教育我要节约粮食。慢慢的随着祖国的强大,父母的打拼,家庭条件慢慢变好,但是勤俭节约一直根植在我的脑海。不会浪费粮食,节约用水用电,还没有坏的东西一定要用到寿终正寝。也许有人会说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提倡勤俭节约似乎不太合乎时宜,事实上我国经济正饱受资源短缺的约束之痛。资源不足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地球的资源有限,人类需求无限,而节约,就是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平衡点。‎ 勤俭是什么?我想,勤俭节约不仅是不浪费粮食,勤俭节约也是努力学习,好好工作;勤俭节约更是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若每一个人都能维护好自己的家风,借鉴别人他姓的家风,必将发掘好传统文化的精髓。‎ ‎【篇二】‎ 古代六朝人矜言门第,士族大姓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往往具有世袭的特殊地位,而且在文化上也有相当的势力,能以文学世家者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的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和彭城刘氏。‎ 琅琊(今山东临沂北)王氏的家族史最为显赫,隆贵于东晋而又鼎盛于南朝。先辈中如东晋名相王导和军事统帅王敦,都是东晋最重要的开国元勋,另外还有很多家族成员在东晋朝廷中供职。由东晋至梁,王氏家族不仅保持了政治上的世袭地位,而且在文坛上同样很有影响,出了不少文人。根据六朝史书和钟嵘《诗品》等提到的,琅琊王氏中善于诗赋文辞者不下三四十人。这中间比较著名的如王羲之、王俭、王融、王筠等。‎ 王羲之是王导和王敦的侄子。其父王旷曾任淮南太守,并最早建议司马睿于江左称制。王羲之在书法上名垂千古,在文学上同样成就不凡。他是陶渊明之前东晋的重要作家。与人书笺识见高迈,议论宏卓,当时少见。著名的《兰亭集序》则写放情山水的感怀,苍凉悲慨之中自有无穷逸趣。他的儿子玄之、凝之、徽之、献之也都有文名,并有诗文传世。‎ 进入南朝,琅琊王氏中政治地位最高,并对齐梁文学的发展变化产生较大影响的,是以“江左风流宰相”自居的王俭。王俭宋时袭封侯爵,尚公主,入齐又有佐命之功,官位更显赫。他是个学问大家,曾依《七略》撰《七志》四十卷等。文学成就并不突出,但影响却很大。这一是由于他喜欢奖掖文学后进,齐梁时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如王融、任昉、肃琛、萧子恪、钟嵘等曾得到他的奖掖,梁武帝萧衍早年作文也曾得到他的称赏,甚至可以说当时稍有名气的文人或多或少都与他有些关系。二是由于他大力提倡隶事。史称王俭,“尝集才学之士,总校虚实,类物隶之,谓之隶事。”自从刘宋时颜延之开“矜言数典”之先,到齐梁时诗赋文章中讲究典隶事之风盛极一时,这中间王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王俭的长辈中,祖父王昙首赋诗曾得宋高祖赏识,伯父王微、王僧达曾被钟嵘列入《诗品中》。王俭从小因父亲王僧绰遇害,由叔父王僧虔收养。王僧虔以善隶书而名重当时,也有文章传世。王俭的孙子王规,史称“文辩纵横,才学优瞻”,曾作《新殿赋》,注《续汉书》200卷,见称于时。王规的儿子王褒,原是梁宫体诗代表人物,江陵被陷后入北朝,成为北朝文坛的顶尖人物。‎ 王俭的侄子王融是个早慧早死的世家子弟。他不到弱冠之年就被举为秀才,胸怀大志,企盼自己能绍兴家业。齐武帝病死,他卷入一场政治变动,原想拥萧子良为帝,结果萧昭业登位,王融被赐死,年仅27岁。他的创作不仅讲究用典,还讲究声律,首创“知音论”,对诗由古体至律体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名作《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写得舒缓相间,浓厚相宜,词语富瞻,行文酣畅,致使颂写对象的奕奕之势、辉辉之业跃然纸上,成为齐梁文学的典范作品。王氏子弟中专以文章世其家的有王筠。《南史》本传说他“年十六,为《芍药赋》,其辞甚美。”他不同于王融,对做官不甚在意,所关心在学业文章,并且非常以积学自负,以文才自负。本传引其《与诸儿论家门集》云:“史传称安平崔氏及汝南应氏并累叶有文才……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了门者也。”这又很以文学家世家自豪。可叹的是,王筠作品传下甚少,七叶之集更早已化为乌有。可见世家之文虽以积学为富,却未必能传之久远。‎ 陈郡(今河南太康附近)也是当时有名的豪门大家族,并出了不少著名文人,如谢灵运、谢惠连、谢庄、谢朓。‎ 谢氏先辈中有东晋名相谢安。谢安早年与王羲之及东晋玄言诗人孙绰、许询、支遁相游,也善于属文。谢安的侄子谢玄,即谢灵运的祖父,因淝水大战而功高王室,名垂史册。侄女谢道韫,东晋女诗人,甚得谢安赏爱,曾有“咏絮才”的美名。孙子谢混,也是东晋著名诗人,其诗开始变革玄言诗风,并开谢灵运山水诗之先。谢混曾与族子谢灵运、谢瞻、谢晦、谢曜、谢弘微以文义赏会,居在乌衣巷,人称“乌衣之游”。‎ 谢灵运仕于晋宋易代之际,晋末袭封康乐公。谢灵运是六朝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其诗多描绘山水名胜,借以抒发士族文人的生活意趣,开文学史上山水诗一大派。灵运的孙子谢超宗也有文才,人称“灵运复出”,被钟嵘列入《诗品下》。超宗之子谢几卿,号神童,博学有文才,曾得王俭赏识。谢灵运的族兄谢瞻,见《诗品中》。瞻曾作《喜霁诗》,由灵运书写,谢混吟咏,人称“三绝”。族弟谢惠连,官位甚低,已近纯粹的士族文人,有名的作品如《雪赋》,以高丽见奇。他与灵运诗文往来,相从甚欢,时称“大小谢”。传说灵运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便是因梦见了惠连而得之。‎ 谢氏文学再下一代有谢庄。谢庄的身世已似一般词臣,曾以文章得宠,又以文章获罪。最为传诵的有《月赋》,清词丽句,浅愁薄恨,反映了当时世家文学的特色。谢庄的儿子谢胐,十岁即能属文,最得谢庄器重。孙子谢览、谢举也是早慧有文才,深得昭明太子肃统及著名文人沈约、江淹等赏识。‎ 谢氏家族中有名的还有谢朓,早年即有美名,文章清丽,得王俭赏识。但他生当齐世,已经没有门阀大族的地位,先只是在爱好文学的随王萧子隆幕下任功曹参军,后因不肯俯从始安王萧遥光而被诬陷下狱死。谢朓尤其擅长五言诗,风格清俊,时出警句,沈约称之为“二百年来无此诗也”,并对唐诗产生了一定影响。‎ 梁朝时期,与王筠同时的还有彭城(今江苏徐州)刘孝绰兄弟。‎ 刘孝绰的父亲刘绘齐时职掌诏诰,与沈约、任昉等相善,机悟多能,作文立就。孝绰七岁即能属文,得舅舅王融赏识,号神童,又为昭明太子萧统所重,撰《昭明太子集序》,构作精心,是典型的才人文章。《梁书》本传说:“孝绰辞藻为后进所宗,世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风诵传写,流闻绝域。”原有文集数十万言,但传于今者甚少。其弟刘孝仪、刘孝威也都以文名世。三个妹妹,尤其是刘令娴,也善诗文,风格清拔。孝绰之子刘谅也有文才,尤其通晓晋代故事,人称“皮里晋书”。《梁书》本传又说:“孝绰兄弟及群从诸子侄,当时有七十人,并能属文,近古未之有也。”‎ 古代文学家族不仅有很多相似处,而且多有通婚联姻。比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娶谢安侄女谢道韫,王融的母亲是谢惠连的侄女,王融又是刘孝绰的舅舅等。这使得几个文学家族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不仅如此,六朝除出现了一些文学家族,还出现了史学家族和学术家族。史学家族如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裴松之注《三国志》,子裴骃注《史记》,骃子裴昭明少传儒史之业,为太学博士,昭明子裴子野撰《宋略》20卷等,并令曾撰《宋书》的沈约自叹不如。学术家族如汝南安成(今河南平舆南)人周顒长于佛理,著《三宗论》,又通音韵,首著《四声切韵》行于世;舍侄子周弘正,十岁通《老子》、《周易》,深得裴子野赏识并以女妻之;弘正弟周弘让,弘让子周确,也都是博学多通,学问有成。‎ ‎【篇三】‎ 近年来,党中央查处了大量违法违纪案件,家风不正是主要原因。许多贪腐案件背后都有“贪内助”活跃的身影,很多腐败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家风,是由家庭成员特别是主要成员的态度、行为和氛围营造的。领导干部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在塑造家风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干部对家属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家风正,“廉防线”就铸得牢固。反之,领导干部对家属管理失之于松、失之于软,家风不正,必然导致“廉防线”失守。‎ 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家属都会成为“特权者”。一些领导干部的家属觉得自己亲人是领导干部、有权有势,就认为自己也可以凌驾于法律制度之上,内心十分膨胀。这些家属平时得到权力的庇护,久而久之就习惯了被照顾,一旦遇到事情,就会把领导干部“晒”出来,希望得到特殊照顾、特别对待,搞特殊化。近来发生的渝北保时捷女车主交通违法纠纷事件、河南平顶山一副检察长家属打人事件,这些家属就以“特权者”的身份出现,晒出了权力的傲慢、权力的霸道,罔顾社会规则和他人合法权益,使气任性、嚣张妄为,做出的行为让公众震惊不已。‎ 领导干部家风不正,难免陷入“家庭式腐败”。近年来,有许多“夫妻档”“父子兵”“全家腐”的贪腐案例曝光。有的落马官员贪腐的初衷,是为了让家人和亲属生活得更好,于是为他们托关系、找项目、搞经商牟利。有的落马官员贪腐,是由于禁不住家属的“软磨硬泡”,家属成为其贪腐的“导火索”,被枕边人“拖下水”。有的不仅自己贪腐,还纵容家属“打牌子”,与家属一起同贪共腐。这些领导干部陷入“家庭式腐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家风败坏。‎ 好家风传承优良品德,点亮道德明灯;坏家风会让道德滑坡,成为败家帮凶。细数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接受调查的大小官员,“大”到江苏省原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峰,广东省原常委、珠海市委原书记李嘉,“小”到“火遍全网”的“严书记”以及“保时捷女司机”的丈夫“童所长”,无不是在说明,家风败坏,祸害的不仅是领导干部自己,而且包括领导干部家人;影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人。‎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广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清家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亲情观、名利观,在加强自我约束、管住自己的同时,还要管教好配偶、子女,保持清正廉洁的为官本色和清廉的家风,通过树立良好家风带动党风政风向上向善。‎ ‎【篇四】‎ 家风似玉,连城之璧;家风著字,翰墨留香。法国著名作家罗兰曾经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 小的时候,在家里最醒目的墙面上,挂着一幅字《和善做人》,是外婆绣的。还记得外婆唤着母亲的乳名,“香儿,帮我写几个字,和善做人。要毛笔写的,写好看些”。母亲愣了,外婆不识字,大道理也讲不出什么,不知她是何意?但母亲还是默默拿起纸笔,不一会儿就写好了,还给外婆念了一遍。母亲是高级知识分子,字写得相当有功底,外婆捧在手上,如获至宝。问母亲要来笔、墨,她照着一笔一划,足足花了三天的时间才临摹到一块布上,然后又一针一针绣好,让舅舅亲自装裱挂在墙上。这时我们才明白了外婆的心境,明白了外婆的想法,更明白了外婆对我们的爱和希冀。‎ 几十年过去了,家也搬了几次,遗憾的是那幅饱含外婆心血的字幅没有保存下来,但外婆伏在桌子上,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用不熟练的甚至有些别扭的握笔姿势写字的身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外婆,您放心,您的教诲永远留在我记忆的最深处。‎ 是外婆把我从襁褓中的婴儿拉扯大,我的生活起居都是外婆一手操持。有好吃的,外婆总是说不喜欢吃,长大以后才明白,那分明就是外婆舍不得吃,为了留给我吃,故意那么说的。外婆的爱就像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的心田。‎ 外婆永远会包容我的一切,和小伙伴闹不愉快受了委屈嘟着嘴给外婆诉说,外婆总是笑盈盈地捧着我的脸,轻轻刮刮我的鼻子,慢声细语地说心要宽,吃亏是福。偶尔我犯了小错误,外婆依然是笑盈盈地捧着我的脸,给我讲错在哪里,还说如果再犯这样的错,连家里的小狗小猫都会不喜欢我,这“招”在我这里总是很有效的,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外婆是一个勤劳善良而又乐观坚强的人,一生宽厚仁爱、细心热情,对家人、对亲朋好友、对邻居,总能笑意盈盈,奉献不求回报。很少有看到她愁眉不展的时候,总是那么安详、那么亲切。也从来没见过她和别人吵架,不管怎样她总是和和气气。因此她人气很好,威信很高。小时候和外婆一起上街,很多人都热情地和她打招呼。亲戚之间甚至是邻居间闹了矛盾吵得不可开交,都来找外婆,外婆不辞辛苦,苦口婆心,经过外婆耐心地调解,无论大小矛盾,都迎刃而解,生活又恢复到往日的平静。‎ 外婆烧的一手好菜,简单的食材,经外婆的手都能变成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外婆总也忘不了端给左邻右舍,凡是品尝过外婆厨艺的人都说回味无穷,醉于其中。每道菜品普普通通,简易朴实,却蕴藏着外婆浓浓的乡情,外婆也乐于享受虀盐布帛中的天伦之乐。逢年过节,外婆会把亲朋好友们请到家里一聚,拿出家里最好的食材招待客人。外婆说,做饭就像做人,必须真材实料,精心烹饪,才会有美味。‎ 外婆缝制的衣服因为做工精良、样式新颖,名扬街坊四邻。时常有人来找外婆做衣服,外婆也是乐此不疲,一丝不苟,剪刀、划线粉饼、三元尺、裁剪好的布料,飞针走线一直到成衣,从不收一分钱的加工费。外婆的刺绣技艺非常精湛,绣什么像什么,令人叹为观止,所以受到邻居和亲朋们的追捧,纷纷讨要。要知道,绣花可不是件简单的事,绘图、配色配线……每完成一件作品,至少要花去外婆一两个月的时间,但她从没怨言,有求必应,尽心尽力去满足,几乎每个街坊四邻和亲戚朋友家里都有外婆的作品。她说,做人就像绣花,要做好的,要做漂亮。外婆胸无点墨,却在绣花过程中悟出了生活的本质。‎ 生活拍摄了一部深冗的纪录片,这些只是这部纪录片里的的小片段。就是在这用心用意的烹饪、细细密密的缝制、亮丽精致的刺绣人生里,外婆用实际行动告知我怎样做一个受欢迎的人,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和善做人”的真正含义。‎ 家风故事征文四则 ‎(篇一)‎ 家教故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兴则政风兴,政风兴才能国家强。现实告诉我们,家风的优劣已经影响到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区域,直接关系着社会的进步与否,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树立什么样的家风,与财富无关,与地位无关,但与个人的素养、品质和梦想有关。‎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诸葛亮在《戒子书》中对八岁的儿子的谆谆教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对儿子治学的劝勉告诫。无论是诗文中教子的古训,还是“孟母三迁”、“岳母刻字”的身体力行,无不向后人昭示着好的家风是一盏明灯,照耀着游子前行的道路;家风是一把火炬,传承着家族的火种;家风是一艘大船,于无形中载着家族抵达平安的彼岸; 家风更是千百年来不变的一种传承,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向来注重家教家风,自西汉时期就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之一,时至今日仍需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儿时,父亲经常教育我,做事要宁缺毋滥,学会去粗取精。但对于一个尚未入学的孩子来说,要消化吸收这种“高大上”的理论,显然力不能及。直到有一天,他把我带进一片庄稼地。‎ 那是一片辣椒地,由于受到干旱天气影响,辣椒苗稀稀疏疏,在杂草间隐藏得很深,不仔细观察,还以为是块草地。父亲说,这些草如果不除,不仅会抢去辣椒苗的营养,使秧苗生长缓慢,还会影响年终收成,来年由于大量的草籽被深层土埋,杂草仍会疯狂生长,到时又得大费周章。父亲边说边教我拔草,告诫我务必要连根拔起,否则夏天雨水一到,杂草又会长出来。后来,我经过一片“独具特色”的玉米地时,忍不住在土埂边驻足观望,眼前的景象顿时让我诧异,邻地玉米都长得粗壮清秀,唯独这块地的玉米,光杂草就有一尺来高,稀疏的玉米苗都开始枯黄了,就如同饱经风霜的长者,已近灯枯油尽之日。可是,他们还没有成长,就要灭亡,难免让人暗自扼腕,很想出手拯救,但又觉得无能无力。我为此甚是纳闷,同是土质优良的地块,庄稼的长势为何大相径庭,回来一问父亲,才知是因这块地的主人好吃懒做,不为它除草、松土和施肥,故而长势欠佳,也就不足为奇。从那时起,我似乎对去粗取精的含义有所理解。‎ 作为平凡而普通的我们,会努力将父辈的优良家风传承下来,让它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 良好家风伴我从懵懂无知走向成熟,也必将继续激励着我和我的家人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也让我懂得,良好的家风,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熏陶。你无法拒绝至爱亲朋对你的影响,你不能阻碍父母亲人对你的熏染。家风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深刻到无法替代!只有我们每一个社会的细胞充满活力,我们的社会才更加充满希望。只有我们每一个家庭的家业兴旺、家风良好,我们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篇二)‎ 家风是成长的风向标 家风是尊老爱幼,是修身养德,是尊师重教,是诚实守信。霸州市城乡规划局工作人员王文婵始终认为,家是花园,人是花儿,良好的家风则是滋润花朵成长的甘露和雨滴。家风伴随她从懵懂无知走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阶梯上烙上深刻的印记。‎ 小时候,母亲不止一次告诉王文婵,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吃饭时,爷爷总是坐在最中间,他先动筷子,孩子们才能吃饭。‎ 母亲一直教育她,作为一个女孩子,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现在多严格要求,对未来很多习惯的养成都有帮助。‎ 母亲告诉王文婵,老师是园丁,教人学知识,认识世界,对待老师要多一点尊敬。同学和朋友是战友,要互相帮助。王文婵说,从小到大,她一直很感谢老师,让她在理想的道路上拼搏进取;感谢同学和朋友,让她在年轻的日子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从小,父母就教育王文婵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答应了他人的事情,无论多么艰难,都要努力去完成,不可背弃承诺,失信于人。‎ 每当王文婵对生活疑惑或者犯错误时,母亲都会让她安静地坐在一边,慢慢告诉她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 所以,良好的家风是可以传承的,伴随一代代人,启迪一代代人。现在,王文婵有了孩子,她对孩子的教育沿袭了母亲的家风,希望她的孩子也能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尊师重教、助人为乐、自尊自爱……‎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种潜在的、恒久的、无形的力量。家风在耳濡目染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着孩子的人格,陶冶着孩子的性情。良好淳朴、健康向上的家风,也能使人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为美好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篇三)‎ 她们永远在我心中 家风如雨,润物无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好家风,才能撑起全社会和谐、友爱、正直、进步的好风气。‎ 谈起我家的家风,我想起了几个故事,其中有些是我记得真切的,有些是听父亲母亲后来说的,这些事看似平常,但对我影响至深,浸润我一言一行。曾国藩十六字箴言家风有:家俭则兴,人勤则健 ;‎ ‎ 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我们祖上虽并没有传下如此这般的正式格言家训,但在长辈的生活、行动、言语等诸多细节中,或许能反映出我们家家风的踪影。‎ 小的时候,我们姐弟四个,父母都上班,所以家庭生活还算可以。可过了不久的时间,爸爸告诉说,为了我们四个孩子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我的家要搬迁到**大雁去。环境换了,一切都是陌生的。为了照顾好我们姐妹四个,妈妈没有去上班,在家精心地料理家务。大雁的冬天气候特别寒冷,交通也很不方便。妈妈担心我们受不了,千针万线地给我做厚的棉衣,我穿得鞋,是妈妈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儿。妈妈俭朴,吃饭碗里不剩半颗米粒,有时蒸馒头发黄了,她将馒头皮儿剥下来自己吃,让我们吃馒头芯儿,她总谎称馒头皮儿有味道。妈妈爱唠叨,但唠叨中无不透露着对我们的疼爱。‎ 母亲的勤劳、俭朴、爱家顾家,潜移默化而又深刻持久地影响着我们姐妹四个。记得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和为贵,谐为美”。母亲说别看和邻居无亲无故,但低头不见抬头见,远亲不如近邻,如果能做到相互关心,相互谅解,那就给自己和他人都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后来母亲患了重病,时隔几年,便去世了,我因没有考上学而返回了赤峰老家,从此便和一个人生活的奶奶相依为命。在奶奶身上,我清楚地看到百善孝为先。不知奶奶给我讲了多少遍《三字经》里黄香温席的故事。奶奶告诉我说,我的太奶奶六十几岁就中风瘫痪了,那时候家里负担重,又缺少劳动力,大家都要下地干活挣工分。奶奶当然也不例外。白天她跟着大家一起下地干活,休息的时候就跑回家照顾太奶奶,给她喂饭,晚上还要去太奶奶房里看她好几遍,渴了给她喂水,不舒服时给她挠一挠、按一按。后来,太奶奶大小便失禁,奶奶无怨无悔地擦屎接尿,每天都要给她擦洗身子,更换衣物。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奶奶尽心伺候太奶奶好几年,一直到她去世,奶奶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奶奶虽读书不多,但身上体现出来的却是善良、贤惠的高尚大德。奶奶经常教育我说:“做人一定要懂得什么叫善良和孝顺。等你成家后,一定要弯下身子多干活,你的婆婆就是你的妈,你的公公就是你的爸,你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他们。”这句话奶奶不知嘱咐了我多少次,我至今还牢牢记在心里。‎ 我的婆婆是一个勤俭持家的人,从我结婚后,就对我说:“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节约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婆婆的教导下,我学会了离开房间,随手关灯,用完水,随手关闭好水龙头,用水淘完米洗完菜再浇花浇树。婆婆认为:“自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永世不堕。”如今,看似婆婆唠叨的琐碎小事竟然促成了我好的生活习惯,让我提升了如何做人修身的意识,懂得了我们所做的一点一滴都是对好家风的传承。如今,我已经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我要努力学习妈妈、奶奶和婆婆的好思想、好作风,借鉴她们留下的人生智慧,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将好传统、好家风传承给下一代。‎ ‎(篇四)‎ ‎“不可以利用父辈的关系”‎ ‎   “现在回忆起父亲,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立下的铁规——‘不可以利用父辈的关系’。父亲这般要求后,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遵照他的嘱咐,靠自己的本事生活。”5月6日,叶飞将军诞辰102周年前夕,叶飞长女叶小楠深情地告诉记者,“正因为这份坚守,我们活得很轻松、很自在。”‎ ‎   循着叶小楠的讲述,记者驱车来到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走进叶飞故居以及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怀着崇敬的心情,去了解叶飞将军艰苦朴素的革命生涯和良好的家风传承。‎ ‎   叶飞(1914年-1999年)祖籍福建南安,生于菲律宾吕宋岛奎松省,5岁时随父回到祖国。14岁时加入共青团后,便开始了革命生涯。1932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到闽东参与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叶飞同志被授予上将军衔,历任福建省省长、省委第一书记、国家交通部部长,以及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建立不朽功勋。‎ ‎   随行的博物馆馆长陈德勤说,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创业的岁月,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日子里,叶飞同志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待人诚恳、公道正派,严于律己、艰苦朴素。‎ ‎   陈德勤讲起叶飞“拒腐蚀将军”这一雅号的由来。1992年秋,一位港商老乡想捐赠一辆奔驰车给叶飞,叶飞知道此事后谢绝说:“国家给我什么车就坐什么车。”那位乡贤获悉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说:“还是老样子!”1994年初,一位记者请叶飞去深圳参加某公司奠基典礼,说用于剪彩的金剪刀价值5万元,剪彩后即送给首长。叶飞说“50万元我也不去”,并抄录毛泽东赞扬好八连诗中的“拒腐蚀,永不沾”,送给前来叶家的说客。‎ ‎   叶小宇是叶飞同志的长子,他回忆起父亲请吃一顿饭的故事:在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期间,叶飞同志有一次赴南京调研,利用工作间隙,召集他担任新四军师长时的老部下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军区一位领导听说后,当即表示“饭到军区招待所吃,由军区包了”。叶飞得知后,不容商量地说:“我请老战友,怎么能让军区包?”他坚持自己掏钱请老战友们吃了一顿便饭。‎ ‎   在叶小宇的记忆中,当时发放布票、粮票时,父母亲始终坚持跟大家一样,“别人是多少,我们就是多少。父母从来没想过用他们的权力多拿一些。”不仅自身作风清廉,叶飞还严格要求子女家人“不搞特殊化”。‎ ‎   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国留学潮”、“下海经商风”、“与海外拉关系热”也变得时髦起来。考虑到自己分管侨务工作和在侨界的影响,叶飞和孩子们“约法三章”:第一,立足国内成才,不一定都要到海外求学;第二,不得利用父母的关系下海经商谋利;第三,不准因为私利与华侨、外籍华人拉关系。“当时,海外求学是社会潮流,我也曾萌生去海外留学的念头。但一想到父亲的‘约法三章’,便打消了念头。”后来,叶小宇成了一名记者。‎ ‎   叶飞三女儿叶葳葳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边远的青海省海西自治州德令哈,她满怀委屈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我分配了,到青海。”不久,叶飞让人把一本马恩选集转交给她,书里还夹着一封父亲写的信:“你现在要毕业了,要走上工作岗位了,青海虽远,没有新疆远,地势高,没有西藏高,那个地方既然有人工作生活,那么你也行。”听了父亲的话,叶葳葳坦然地收拾好行李,去了青海。‎ ‎   “父亲总说,国家给我的待遇,那是工作需要和我对革命的贡献,你们不要享受。”叶葳葳记得,小时候和兄弟姐妹们不能坐父亲的车。在家里,从姐姐到弟弟,都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参加工作。‎ ‎   叶小楠回想当年,自己准备申请调到厦门工作时,除了“约法三章”外,父亲还另外提了个要求:“不能去与我有关的任何单位。”在入党、提干等环节,叶小楠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来,直至退休,从未打将军和国家领导人后代的旗号。‎ ‎   几十年来,“叶式家风”得到传承延续。叶小楠的女儿初中从北京转学到当时的厦门八中(即现在的厦门双十中学)时,因不适应学习环境而中考失利,没能考上本校高中。叶小楠没有动用个人关系,宁愿让女儿读一般高中。她说:“‘走后门’在我们家族是最没出息的事。孩子们的路要靠他们自己的本事来走,而不是靠父辈的关系来走。”‎ ‎   “叶飞教导他的子女们‘不可以利用父辈的关系’,这既是严格要求,更是殷切关爱。”泉州市委党校副教授林常颖认为,正因为叶飞的言传身教,才使得叶飞后人们的家风“清风徐来”,美德永续,也正因为有叶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优良作风的传承,中国共产党才能正本清源,永葆本色。‎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