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浅谈数学课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浅谈数学课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数学论文之浅谈数学课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 ‎  黄庭祥 ‎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就是说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落实到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一、 注重实践性 ‎  数学的原型是具体的,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教学中要把数学内容与儿童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要用到数学。例如,我在教学对称图形时,就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对称。学生不但发现了数学中的数字、几何图形的对称性,还惊喜地发现人体结构、汉字和生活空间中形形色色的物体都存在对称性,感受到生活对称美无处不在,学生学习积极型被调动起来,大家动手剪出和画出各种对称图形。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形思维。例如我在教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后设计了这样的拓展练习:学校为了让同学们有一个跟好的学习环境,准备把教学楼后面的长方形空地改建成一个小花园。根据课件显示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  28米 ‎  宽16米 ‎  有学生提出:空地的周长是多少?‎ ‎  另一学生提出:新建的花园面积是多少?‎ ‎  我就请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学生解决后引导学生比较周长和面积在计算方法上的不同。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 ‎  二、 激发趣味性 ‎  学生的学习要有持久性,切不可只是一时的冲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可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要时刻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时刻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就要有趣味性,学生才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中积极主动的去探索。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将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使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如果是教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可以采用拟人、游戏等手段使某些计算带上童话色彩。例如为了巩固百以内的加减法,我用硬纸片做成鱼若干条,每条鱼身上有一道算式,将“鱼”放入“塘”‎ 中。让学生带上事先准备好的猫面具,面具上写有得数,小猫去钓与自己身上得数相同的算式。低年级同学在玩中学到了知识。随着年级的升高,则应减少外加的趣味性,用内容本身的新颖、美妙去打动吸引学生。例如在教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计算后,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复习,让学生找教室的各种图形,在计算它们的面积。这种形式的出现,既新颖又紧扣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三、 富有探索性 ‎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中获取知识,学会思考。例如我在教“三角形面积计算”时,首先是质疑,提出“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学生用已学知识无法解决,于是用数格子的办法得到三角形面积,通过观察建立起“三角形面积=底×高÷2”的猜想。这是发现和论证基本理论的科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探索中,学生用拼和、割补等不同方法验证了猜想。知识是在学生主动探索中建立起来的,也就掌握的比较牢固,理解的比较透。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与前人发现这些知识相似得智力活动。达到了既学知识,又训练思维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