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论文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教师。教师只有让学生在情感﹑思维 ﹑动作等方面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真正体现。因此,学生能否参加到教学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题。要解决着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呵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作为一个拥有八年数学教学经历的   来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理论话。数学知识有些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直观性,体育具有身体参与性。特别是各种该了概念的描述既枯燥有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创设情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教“角的认识”这一节,角的概念是“角是从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 ‎,这个概念的描述孩子不易理解。在教学时我创设了如下情境:夏天,天气十分炎热,大人们在树下乘凉,孩子们也在树下玩耍。瞧,田老师来了。我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生体成一个角。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这时我立刻掉转话题说:“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同学们啊,你们给老师说说,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数学概念?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的说:“角。”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是点燃了吗?‎ ‎  2﹑诱导学生,激发兴趣。‎ ‎  有时学生所学的知识混淆不去清。在数学的很多概念中,“0”这个概念学生掌握起来比较难,但生硬的灌输会让学生记不牢。为了让学生掌握“0不能做除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我采取诱导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等式。在设计等式之前,我说:“我知道3能等于0。”学生大声说:“这是错误的。”接着,我出示了一个等式:3=0。所有的学生都认为:3是不可以等于0的。可是上面的等式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3=0吗?学生的学习兴趣猛增,思维豁然开朗,通过回忆,判断和推理,最后得出了正确结论。‎ ‎  3、质疑探求,激发兴趣。‎ ‎  有矛盾才会有进步,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验。学生必然会寻找集结所在,这时就有了对知识的运用。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质疑,就会不断的探求,以此激发学习兴趣。‎ ‎  如:在讲“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时,我出示这样的一道题目:某水果店运来600个西瓜,300个大的,300个小的,小组长对售货员小张说:大的一元卖2个,小的一元卖3个,结果可以卖250元。第二次又运来同样数量的大小西瓜,价钱也没变,小张想:何必分开卖,不如不许挑,平均每元钱可以买两个半个,每个4角钱。卖完西瓜后一算,只卖了240元,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卖10元呢?‎ ‎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通过质疑探求讨论分析,不难知道:两个西瓜价钱的平均数和每元钱卖的西瓜并不是一回事。‎ ‎  4、用求知欲,激发兴趣。‎ ‎  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契点,学生的学习有对知识的渴求,也就是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油然而生。‎ ‎  如讲授“圆的周长计算”时,我带着系着线的乒乓球进入教室。向学生提问:系住乒乓球的线可以量出来,要使系住乒乓球的线球一米远,此线需要多长?进而又问:假设我们用绳子饶地球一圈,现在把这条绳子都距地球一米远,绳子增加多少?‎ ‎  学生纷纷估计,有的说是一百米,有的说是一千米,有的说是一万米,答案形形色色。这时,我说:“大家说的都不对,增加的长度比10米还短呢!”在学生一双双惊异的眼光中,我指出要是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后,就可以很算出结果。这样可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