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生命之花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绽放——科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一点浅见
小学科学论文之生命之花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绽放——科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一点浅见 虎门镇镇口小学 苏秀云【摘要】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小学科学教学,旨在倡导在科学教学的同时,引导和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形成健康的生命观。本文通过实践探讨与思考在科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最终实现生命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科学教学 渗透 生命教育 【正文】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生命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学生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是一种终生教育。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常把应试教育、成才教育放在首位,往往忽视了生命教育。据专家调查,自杀已成为我国学生死亡的“第一原因” 。尤其令专家震惊和关注的是,近两年,学生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经常出现的青少年自杀事例不断暴露出学生对生命的漠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跟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缺乏生命教育有关,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已迫在眉睫。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教学理应自觉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职责。科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有这样一段论述: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也指出: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所以,在科学课中利用教材,有机地将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渗透在课内外的教学中,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科学教学中,紧紧围绕教材,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小学生从小认识生命的重要性,正确认识生命,正确对待生命,珍惜生命,健康成长。这是我们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因此我们应该让生命之花在科学教学中绚丽绽放,让人的生命价值在科学教学中得以彰显。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将植根于教材中的生命意识挖掘出来在《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生命世界”是其内容标准之一。在《科学》教材中,关于生命教育的素材较多,如:《新的生命》、《动物的生命周期》、《微小世界》等。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做到挖掘教材,揭示“知识点” 与生命教育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步进行。教学中,我们若能充分发挥科学课程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给予适当的教学,就能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生命教育,从而去认识生命,学会尊重生命和珍爱生命。例如,讲《蚕的生命周期》一课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形象地演示了蚕宝宝的一生。在讲《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和《我们的生命周期》这两课时,我向学生说明动物的生长发育是有自己的规律的,自然事物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从中培养了学生研究生命奥秘的兴趣,领悟到生命的可贵,懂得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科学、积极向上的生命观。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解读,不仅帮助学生树立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生命意识,而且帮助学生建构起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以此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渗透生命教育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在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意识的同时,还需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新颖、多样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录像机、摄像机、收音机、实物投影、幻灯、多媒体、网络等。电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不仅让教师的教学更方便,更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充满愉悦感、自由感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同时更容易使他们感悟到生命的可贵,从而学会珍爱生命。在教学《常见的动物》和《常见的植物》时,为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动植物种类,感受动植物的多姿多彩,我在开始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系列常见动植物的图片。各种动植物的图片,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激发了学生认识动植物世界的兴趣,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又如,在教学《生物的繁殖》时,我设计了一个小课件。首先,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生物是怎样进行繁殖的吗?” 接着,我向学生播放了小鸟生殖的视频。通过视频,学生初步了解了动物生殖的其中一种方式。为让学生明白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不同,我还播放了向日葵、马铃薯、柳树等植物的繁殖方法,让学生明白到生命的神圣,从而学会呵护生命。可见,合理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有利于优化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容易让学生感知教学内容,让学生的生命意识得到开发同化。 三、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小学生渴望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教师应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可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同时,引导和帮助他们领悟生命的可爱与可贵,懂得珍惜生命。开展实 验教学的渠道很多,我们可以尝试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每次开展实验,我都指导学生坚持按时观察、及时记录、定期汇总,做好每一个步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按步骤动手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的过程、结果。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合作探究的快乐,更感受到生命的可贵。生命教育也在有意识地得到合理的渗透。在教学《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时,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各种植物的一小部分,不仅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且让学生认识了细胞,感受到生命的运动,体会到生命的不可思议。在教学三年级第三单元《种子的一生》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在家里种一些植物的种子,让他们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由种子到一株幼苗,再到一棵成苗,最后到开花,结果,收获种子,我都让学生详细地记录下来。最后,我让学生将自己的实验成果拿到课堂上进行评比。这不仅让学生完成了实验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体会了生命的神奇,懂得了植物生长的一生。 四、丰富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渗透生命教育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手段。这就要求我们把生命教育融入科学教学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情感得以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讨论式、研讨式、实践活动式、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活动形式进行教学,引领学生进行多层次的探究,诱导他们认识生命,学会珍爱生命。在教学每一课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开展生命教育。在科学教学中,有很多结论如果只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很大作用的,这时候我们就要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例如,在教学《食物中的营养》时,我采用调查访问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采访,采访的内容包括:“你平时喜欢喝什么?你平时喜欢吃什么?你觉得什么食物有营养?你觉得什么食物没有营养?”学生通过采访,不仅感受到各种营养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更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又如,在教学《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时,我开展了“它的成长,我来说”活动。课前,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身边的某一种生物,并对其活动进行详细记录。课堂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学生从身边生物的成长中了解到生命成长的不易,从而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珍惜与敬畏之情,有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生命观,帮助学生实现生命的价值。 五、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有效途径。走出教室,以大自然、大社会为课堂,结合教材,开展考察、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认知的巩固和深化,而且有利于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美丽和来之不易,明白生命需要呵护,需要珍惜。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比如,在《植物》这一单元中,教材提出让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在校园内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搜集树叶的活动。其中在教学《各种各样的树叶》内容时,我在课前与学生一起到校园里捡落叶,把落叶装进塑料袋并带到课堂上。在观察枝条上的树叶时,我带领学生到校园内实地观察一些低矮的树木的叶子,其用意是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教育,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为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自然界的动植物。每学期初,我就动员学生在教室中开辟“小小生物园”,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小小生物园”种植一些植物,有条件的话则养殖一些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定期观察他们的生长,并认真填写“科学记录本”。在亲身实践中,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由此更热爱生命。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体验到了生命的价值,心中自然涌动起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进而学会如何关爱身边的生命。 六、总结生命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活动。在小学科学学科中,正是有了生命教育,才能让小学生从小认识生命的重要性,正确认识生命,正确对待生命。让我们的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的真谛,懂得热爱、珍惜、保护生命。只有把“教生命”与“有生命力地教”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生命化的科学教育体式,才能实现生命教育与科学教学的融合,实现师生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突破教材的框架,发挥生命教育的多元化能量,才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实现生命内涵的消化和迁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加强个人修养,不断反思过去、现实与未来,才能以自己的生命感悟去激扬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让生命的价值在学生的心灵中绽放得更加灿烂。当然,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还有很多,但在教学中应始终牢记要符合科学课的特点,不要把科学课上成其他形式的学科教学。浇灌科学教学中的生命之花并非易事,还有待我们大家一起去挖掘和探讨。 【参考文献】郑晓江:《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中国德育》(京)2007年3期。《中小学生命教育现状及其思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4期。俞剑华:《小学科学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江西教育》2004年第22期。《科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因科融入,提高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改革中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天山中学。那英文:《小学科学学科生命教育之我见》,《成才之路》2010年23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