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视体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视体验

数学论文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视体验 ‎ ‎  河南省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银杏小学  王晓艳 ‎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是师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心的体验与交往,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笔者认为:‎ ‎  一、重视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经验 ‎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条件。‎ ‎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去“听数学”,也不是老师去“说数学 ”。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数学,在动手中思维,在体验中发现,在体验中创造,在体验中发展。‎ ‎  如学习《认识图形》时,我先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实物,课堂上再次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学生很快就会把形状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并体验总结出各种图形的特点,此时,教师再及时引出这些物体的名称。学生的学习就会比老师直接告诉的要深刻的多,教学效果也因学生的直接参与而事半功倍。‎ ‎  二、倡导“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  “探究”是新课改的一个主题词,对学生个体而言,它既是一种活动过程,同时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策略,也是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两种意识:‎ ‎  1、“探究”是每个学生的能为之事。即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使知识的教学成为学生多种灵性争相展现的、自主建构的探究性教学。换而言之,就是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创造潜力,为学生提供和创设丰富的问题情景,从而使其乐探、善探和能探。‎ ‎  如在学习了加法、减法的意义后,给学生提供一幅丰富的图画,让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小组比赛,比比哪组提的问题最多?此时的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孩子们很愿意投入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来,并能争先恐后的汇报自己的想法,能根据河里的小鱼、树上的小鸟、河边的小动物提出各种各样的加、减法问题,这样自然而然地理解并掌握了加、减法的意义,接着再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就容易的多了,同时也让学生懂得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2、“探究”是学生内心潜在的一种要求。布鲁纳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学生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和欲望,这种欲望和需要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源泉。‎ ‎  在《认识人民币》一课中,学生学完“1元=10角”,“1角=10分”后,我引导他们思考还有没有不同想法。一句话激起了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说:“我知道,1元还可以等于2个5角”。“1角等于5个2分”……有一位同学甚至站起来说:“王老师,我发现了,1元还等于10个10分,就是100分。”这位同学能从“1元=10角,1角=10分”中推导出新的关系式,可见其思维的流畅性。据此,相信学生的探究本能与能力,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乃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 ‎  我认为,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生活经历和实际操作的体验,倡导学生探究和自主发现认识规律,实现个体的丰富多彩的智慧的提高,乃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