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得)之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克服课堂教学的低效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心得)之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克服课堂教学的低效性

生物论文之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克服课堂教学的低效性 ‎ ‎  当阳一中  沈满弟 ‎  由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联合举办的全国中学生物教学研讨会在去年9月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见克服无效、低效的课堂教学,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此我就如何克服无效、低效的课堂教学,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跟大家交流,权当抛砖引玉,期盼大家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学习和研究,提高我省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哪一项教学改革不是为了使教学更有效,或者说不是为了使学生发展的更好,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作为教学工作者的永恒主题,我想就像追求幸福就是我们每个人生的永恒主题一样,所以怎么强调有效性,我想都不过分,新课程也不例外,本次课程改革首要目标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做个回顾,就是课程改革几年来,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总体上应该说是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和实质性的进展,我想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形式化和低效化的问题,令人担心,可以说就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和所受到的最强烈的批评就是无效和低效的问题,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进而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甚至是新课程的命脉。‎ ‎  课堂教学形式化和低效化在我们新课程教学当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下,预设与生成的冲突。‎ ‎  第一 ‎ ‎ 三维目标的割裂。三维目标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是新课程的发展观,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三者和谐的整合、统一,才能促进学生发展。教学当中出现的三维目标的割裂有内在的割裂和外在的割裂,内在的割裂就是一节课,我们先讲知识技能,再讲过程方法,然后讲情感态度价值观。外在的割裂包括三方面:(1)“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的过程、方法。新课程强调三维,知识技能是基本的载体,如果离开生物学科知识,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这个过程或方法就没有价值了。(2) “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不是从教材内在当中去提炼,去升华出来的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或者说不是从师生互动教学当中去捕捉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游离于教材之外,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这个肯定是没有教育意义的,我们都知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是一种弥漫式的、渗透式的,它不是我在教学的某个阶段某个环节来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3)只是关注知识的接受、技能的训练。当然这有很多理由很多原因的,一方面是对三维整合的理念领会还不是很到位,另一方面是对三者整合这种教学还缺乏有效的经验,缺乏实施的能力,实施起来就会感到顾此失彼,不像以前的教学,它的目标是很单一的,知识技能是非常清晰的很明确的,所以每一节课教完以后,老师都心中有数,哪些知识点掌握了,哪些技能点训练到位了,现在要求三维目标的整合,那就会顾此失彼,从而出现了无效和低效。‎ ‎  第二 ‎ ‎ 教学内容的泛化。这不是传统教学的问题,传统的教学内容是很集中的,现在新课程有一个很突出的亮点,就是强调课程资源,老师要有课程意识。新课程在老师身上的重要的一个变化,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就是教师在教学当中非常注重向课外生活拓展延伸,甚至跟其它学科的一种相互的渗透和关联,这是很大的一个进步,但是同时又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内容不集中、重点不突出,一节课上完以后,学生不知道这节课到底讲了什么。突出表现在:(1)学科味不浓,语文课说不定变成了历史课,变成了思品课等等等等,学科味不浓。(2)教材受冷落,急于向课外拓展延伸,学生对教材都没有搞透、搞清楚,就急于找课外资料进行补充,把教材置于不顾。(3)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出来。生物学科就是通过挖掘本学科内在的特点、价值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三维目标的整合,也是要体现学科特色的,不能笼统,还要结合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年龄阶段的特征,来处理三维目标、处理教材,否则就泛化,过多的联系生活实际,牵强附会的理论联系实际,还有过多的情景的创设,搞得课堂里花架子很多,实质性的内容很少。‎ ‎  第三  教学活动的外化。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 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表面看很热闹,典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主变成自流。没有目的性的自主,自己爱读哪一段读哪一段;缺乏教师引导性的自主,这是一个肤浅的自主,甚至是一个虚假的自主。我们都知道教学由两部分构成,一个学生自主建构,另一方面还要强调教师的价值引导,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发挥学生独立性的自主,这个自主不是独立思考,不是自己动脑筋的自主,而是外在的形式化的,看起来学生在自己读书,自己阅读,实际上没有深度的思考,这都是外在的。(2)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合作的核心灵魂,是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这个问题你怎么思考的,我是怎么思考的,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我有什么想法,大家彼此交流,这叫分享彼此的经验、彼此的思考和彼此的智慧,这才是合作学习的灵魂,如果有这样基于分享、互助、欣赏的合作,这个合作肯定是有内在吸引力的合作,否则合作就是走过场,四、五个人坐在一起唧唧喳喳说几句话就结束了。(3)探究有形无实。形式上好像是提出问题、阅读,几个人交往交流讨论,然后总结出什么结论出来,从表面上看有探究的程序、形式,但是却没有真正的问题意识,没有学生对问题真正的质疑,缺乏深度的思考,这就是探究有形无实,这个我们称为什么,教学活动的外化,就表面上看跟新课程很相似,但是细细去推敲,就发现有形无实,所以有人批评我们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也是这个道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让人感觉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说到底就是没深度,就是形式化、外在化。是我们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无效、低效的表现。‎ ‎  第四 ‎ ‎ 教学层次的低下。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实事求是地来分析,我们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也存在这个问题,就是教学层次的低下。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把学生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水平,针对最近发展区域的教学是高层次的教学,针对现有发展区的教学是低层次的教学,这个教学是教学生自己会的东西,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独立思考,能够学到的知识,能够解答的问题,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这种教学就是低层次的教学,在新课程看来就是低效的教学,我们知道现在高中新课程实施以后,教学内容的容量课程容量变得更大了,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老套套以讲解为中心,课时怎么加也不够用,学生能够自己独立阅读获得的知识,能够通过自己思考获得解答的问题,都应该由学生自己来解决,教师应该做教师该做的事情,这才能提高教学的层次。‎ ‎  第五  预设与生成的冲突。传统教学的预设太死板,课堂非常的沉闷,这不是我们要提倡的有效教学,现在新课程教学以后又非常强调生成,生成太多,无边无际,没有中心没有关键,这个效果也不能保证,所以这两个方面要有统一,也要和谐,不能让这两者走向对立。‎ ‎  以上五个方面,就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无效、低效的现象和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思考,我们该怎么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这些无效和低效的现象?我这里提出几个对策,解决上面存在的问题,我相信我们的老师在实践当中都会有更多更好的策略,来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第一 ‎ ‎ 针对刚才讲的三维目标的割裂,我们在这里强调,课堂的目标要清晰,保证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就我教生物这门学科或者我明天要上的某个章节,我首先一定要弄明白全书内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什么,也许知识技能是容易看得出来的,但是这个知识技能所内含的思维价值是什么,它里面暗含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于这本教材你不能像以前单单只是把技能、知识、概念、原理等讲清楚就行,现在不够了,你还得挖掘背后的其它两个维度的内涵,然后你得考虑教学过程当中,还要生成或通过师生互动它又有可能生成新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或者你得琢磨学生要掌握这样的知识技能,学生要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或者应用什么样的方法,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还会生成一些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出来,该怎么捕捉,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思考,老师脑子里边应该对一节课的目标有比较清晰的定位,保证课堂教学的方向,这是提高有效性的前提,因为我们新课程一再反复强调三个维度整合统一,单单教知识技能那当然快了,可是这不是新课程的理念,不是新课程提倡的。‎ ‎  第二、要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它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要强调深度不是外在的,我们刚才讲的,形式非常活泼,但是缺乏内在的东西,归根结底就是缺乏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 ‎  第三,提高教学的层次,我们做事情都要有针对性,教学的针对性,就是针对学生不懂的来教学,就是针对最近发展区,这种教学就是高水平的,这种教学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它是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它能够引领学生发展,带动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发展,这种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 ‎  以上是我对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些肤浅认识,不当之处,请多指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