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31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如何加强科学教学过程管理
小学科学论文之如何加强科学教学过程管理 [摘要] 管理学中的“水桶原理”由于其道理简单,说理形象,生动而深刻,被管理者们津津乐道。本文试图把这一原理运用到科学教学过程中去,并结合科学教学过程实际把这一理论作了引申和发展,从五个方面讨论科学教学过程的问题。 [关键词] 水桶和木板 结合 底板 保养 环境 科学教学过程 一只水桶,它的容积是由水桶底面积和水桶高决定的,如果它由长短不同的木板箍制,那么桶高则是由最短木板的长度决定的,这就是管理学中的“水桶原理”。其实这个已被大家公认的“水桶原理”,在科学教学过程中也是可以通用的,而且它的内涵远不止这样一条。笔者对这个问题研究后,深有体会,希望对从事科学教学过程的同仁有所启迪。 一、“木板原理”——拉长短木板 一只水桶在其底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要想让其多盛一些水怎么办呢?是把长板加得更长,还是把短板由短变长?显然,让长的更长,无助于其容积的增加,把短板更换成长板则不合时宜,让短板变长才是办法。 就科学教学而言,往往由各方面素质参差不齐,成绩良莠不齐的学生组成,科学教学的力量在于它的整体效应。成绩出众,工作能力强,科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对于科学教学过程固然重要,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乐清现实的招生制度,像我校这样的公办学校,生源可想而知,但是我们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客观存在的后进生,必将会拖科学教学的后脚。 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于科学教学而言,小毛病,小事故常会引发大的问题,而这些小毛病又常出现在科学教学里极少数学习成绩差,心理素质薄弱的学生身上。如果班里出现一个学生不好学,不好好听讲,影响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后进,往往会在科学教学里造成不良的影响。用“害群之马”、“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来形容科学教学里的某些后进生,这肯定不是一个恰当的比方,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不正视某些后进生潜在的破坏力。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老师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哪些优秀生身上,优秀生固然可爱,但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成绩和思想表现较差的学生的人格尊严更应得到维护,他们长期形成的自卑心理,却很容易使内心的自尊之花凋谢,而自尊心恰恰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作为科学老师更加应从内心接纳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感受到被关注,被理解的温暖,因此我们更应重视学习成绩和思想表现较差的学生的培养和教育。 当然,“木板理论” 还不仅仅限用于学生个人的培养,在整个科学教学工作的把握上也是适用的。每个科学教学都有它薄弱的环节,明确薄弱环节后加强对科学教学工作薄弱方面的指导,对于科学教学集体过程和整体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结合理论”——增进木板结合的紧密度 一只水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和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看似每一块木板都有一定的长度,如果木板之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就盛不了水,只是一个空架子,就会显得花而不实,空洞无物。一个科学教学如果每位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比较优秀,但都自以为是,各自为政,不懂得团结协作,不喜欢帮助同学,同样无法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样的学生组成的科学教学,不仅无法在集体竞争中脱颖而出,就算他们有朝一日走上工作岗位,也会因为缺乏团队精神,不懂得协作的科学精神而无法取得成功。只有把个人融入集体才能体现完整的自我价值。发挥团队互助的力量意义重大,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理念,阐明团队精神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以及对今后人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在平时的科学教学活动中,要用一定的鼓励措施激励他们互相帮助,加强合作,让团队精神融入到他们的意识和行为中。我们班级设立仪器员,让他们每天上课前预习课文,选择仪器,并且简单的演示实验就有他们来完成,效果很好,还设立互助小组,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新世纪具有信息化,科技化,全球化的特点,社会发展对人际交流与合作的要求将大大提高,个人不可能孤立地工作,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单打独斗很难跻身于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没有有效的团队精神,不可能获得长久的成功。所以科学老师在科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只有把集体过程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增进科学教学的凝聚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箍一个“不漏水的桶”,才能切实提高科学教学管理的实效。 三、“底板理论”——科学老师应做个牢靠的底板 如果整个科学教学是一个水桶,我认为科学老师就像这个水桶的桶底。如果木桶木板之间紧密无间,有一块木板短了一点,虽然盛水少点,毕竟能盛水,但如果底板腐烂了或缺了一块,那麻烦就大了,水桶里有多少水都会漏掉,滴水不剩,所以科学老师要在科学教学管理中做一个牢靠的底板。 作为桶底板,除了牢靠以外,还应和木桶的每块木板紧密结合,所以作为科学老师在开展工作时必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对学生一视同仁和每一位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反之如果对学生了解不够全面或者厚此薄彼,有些学生就会对科学教学过程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有些学生会故意唱“对台戏”,给科学教学过程带来很大的难度。 四“保养理论”——经常使用 木桶保养有一个重要的决窍就是要经常使用,否则若长时间不使用,它就很容易干裂,甚至散架。同样,对于一个科学教学而言,要增强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最好方式就是经常参加和组织开展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的形成可以多种多样,如学校的科技节、学校的劳动基地劳动、科学知识竞赛,参观科技馆等,通过活动加强科学教学凝聚力和战斗力,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展现学生个性,增进学生之间理解和友谊,有利于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培养,个性特长的展现和意志品质的锻炼。 科学老师应该在每个学期初,根据学校政教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订班集体的活动计划,组织学生参加活动时,科学老师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组织开展活动还要注意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教育性、时代性,切忌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生才能乐于参加,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科学教学会因此具有长盛不衰的凝聚力,战斗力和蓬勃的生机。 五“环境理论”——使木桶经常处于良好的保存环境之中 木桶除了经常使用外,当然还是有存放不用的时候,我们应该使其放置在干净清洁,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中,这样既可以防止它短时间内开裂甚至散架,也不致于发霉、腐烂,使木桶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 因此科学教学除了经常性参加和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外,还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育人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包括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巨大的作用。科学教学过程必须十分重视环境育人的方方面面。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况在《劝学》中说:“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有着直接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也会说话。”,这句话突出了环境对人教育的作用。如果一所学校,一个科学教学处处科学的环境之中,在班级中设立科学教,摆放学生的科学作品,以及实验的器材,并终将构成为一种文化素质,灌之于人的身躯,支配人的行动,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结束语 科学教学过程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感情的,有个性的人和由这些人组成的科学教学,不只是一个水桶,科学教学过程应该能公开或潜在地给学生以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对于增强科学教学集体的凝聚力,培养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班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里借用水桶这一形象来讨论科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实际上它比打造一个结实的能盛水的桶要复杂得多。“世界也许很小很小,而心的领域却很大,老师是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的以神圣的态度,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无愧于我们的学生,无愧于我们的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魏书生这段精彩的言论既说出了广大科学老师的心声,也是教育工作者们所追求的境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