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衡阳市一中上学期高一六科联赛地理试题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世界上最“贵重"的詹姆斯·韦柏望远镜将在2018年发射。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 2題 1.按天体的运动特征,该塑远镜类似于 A.恒星 B.卫星 C.行星 D.星云 2.有关望远憶运行位買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空呈现蓝色 B.太阳辐射强度比地球大气上界小 C.常发生极光现象 D.磁暴现象常威胁航天器安全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读图,有关描述太阳活动与昼夜电离层电子浓度的高度分布特征,正确的是() A.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高于夜间 B.电离层电子浓度,太阳活动强年要大于太阳活动弱年 C.白天,1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在1011cm-3以上 D.100 2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大 4.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9月7日13时40分,包括美国在内的地球朝向太阳的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信几乎全部中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 B.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増强 C.太阳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D.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 一架飞机从北半球15°E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5千米/小时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始终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670千米/小时)。据此回答5 7题。 5. 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6. 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是( ) A.赤道附近 B.北纬30° C.北纬60° D.极点附近 7. 以此速度均匀飞行8小时后,北京时间约为 ( ) A.3时前后 B.8时前后 C.18时前后 D.12时前后 长沙(28°N)某中学学生在地理兴趣课上,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根据下表以及右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回答8 9题。 8.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和长沙昼夜长短情况为 A.①→②→③昼渐短 B.②→③→④夜渐短 C.②→③→④昼渐短 D.①→②→③夜新短 9.三次測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春分日 B.夏至日 C.各至日 D.秋分日 左图为湖南某中学10月23日某时刻教室一隅的照片(该教室窗户朝南),右图为24节气示意图。读图回答10 11题 10.照片的拍提时间是 A.18:00 B.10:00 C.14:00 D.6:00 11.下列时段中,每天同一时刻板上的受光面积逐新增大的是 A.惊蛰到立夏 B.小寒到大寒 C.立冬到小寒 D.小雪到大雪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面积1060平方千米,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 书”.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被称为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12 13题. 12. 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 于( ) A. ①圈层 B. ②圈层 C. ③圈层 D. ④圈层 13.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 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地质剖面图能示意局部地区岩层形成的时间顺序及地质构造。读图回答14 15题。 14.图中地下洞穴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火山喷发 B. 风力侵蚀 C.流水溶蚀 D地层沉陷 15.图示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岩浆岩1一石灰岩一砂岩一岩浆岩2 B.石灰岩一岩浆岩1—岩浆岩2一砂岩 C.岩浆岩1一石灰岩一岩浆岩2—砂岩 D.石灰岩一岩浆岩1一砂岩—岩浆岩2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慢软流层.后随岩桨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图2所示古火山的岩桨岩及 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题。 16.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河床像蛇一样弯弯曲曲,是一种以河水作用为主造就的地貌景观,被称为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自由蛇曲也被称作迂回蛇曲;主要形成于宽广、开阔的地区(如图甲所示)。有些蛇曲沿崇山峻岭穿行流淌,这种类型的蛇曲叫做嵌 入式蛇曲(如图乙所示)。通常情况下,乙是由甲演变面成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关于图中甲蛇曲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侧蚀作用较弱 B.河流下蚀作用较弱 C.水流迂回是受河谷的限制 D.地壳以上升运动为主 18.由甲蛇曲向乙蛇曲演化的地质过程是( ) A.地壳缓慢抬升,水流加快,侧蚀加剧 B.地壳缓慢抬升,伴随河流持续下蚀 C.地壳缓慢下沉,落差增大,下蚀增强 D.地壳缓慢下沉,河流沿岸不断接受堆积 解答: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地质地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 意两种地貌。读图完成19 20题。 19.有关地貌③的形成与地质构造 ①②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貌③的形成与地质构造①②没有关系 B.地貌③的形成与地质构造②没有关系;褶皱①形成后,背斜顶部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地貌③ C.褶皱①形成后,在断裂作用下产生地质构造②,并形成了断层陡坡,在陡坡坡下河流 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了地貌③ D.岩①形成后,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地貌③重压之下产生了地质构造② 20.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地貌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其原因不可能是() A.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 B.中游水利枢组的建设 C.中上游地区暴雨增多 D.河流入海水量减少 21、大气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前后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削弱→大气辐射→地面吸收 B.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削弱 C.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地面吸牧 22、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 用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3题。 23.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B.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C.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D.①气候变暖②温定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24.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环作用加强 D.大气的温室效应加强 25.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 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 能是 A.引起海平面下降 B.腐蚀建筑物 C.皮肤癌患者增多 D.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二、综合题(共50分) 26.下图为局部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黒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左图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P点的纬度是_____,这一天地球上极夜范围是 _____________(6分) (2)左图中如果A点的时间为19时20分,B点的地方时是______。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4分) (3)右图为北半球__________(节气)日的太阳光照图,此时C地正处于_____(日出、日落),C点的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C点所处的热量带是_________。此时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6分) (4)如果日照图由左图变成右图,在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方向移动,北半 球白昼将怎样变化?(4分) 27.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甲和乙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是_______,图中共有______条断层,B处地形的形 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______边界,该地带往往形成___________。(2分) (3)图中E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D,C,B,A中的_____处,若在D、B两处要选择一处 打隧道,应该选择在______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在冬季晴朗的白天,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如图所示) (1)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6分) (2)分折暖棚内气温比室外高的原因。(6分) (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图中循环气流的形成过程。(6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C A B D A D C B D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B D D B B C C C C C B 题号 25 答案 D 26. 【答案】 (1)(20° N,45°W) 70°N 70° S及其以南地区 (2)4时40分 由20° N向南北两侧递减 (3)冬至 日落 0° 南温带 BAC (4)第一种情况:南 北半球白昼将变短; 第二种情况:先向北后向南 北半球白昼先变长后变短。 27. 【答案】(1)乙 2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易形成山地 (2)消亡 海沟 (3)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4)D D 该处岩层岩石松散,易开凿;不易积水、渗水;岩层向上拱起,支撑作用强。 28. 【答案】: (1)香格里拉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但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 (2)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致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而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 (3)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