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2021 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6) 一、论述题(任选 2 题,每题 30 分,共 60 分。不可多选,若多选,只选前 2 题评分) 1.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你对阅读教学方法的认识和实践。 答:激发学生主体的阅读兴趣。要向学生展示宽阔的读书视野。向学生展示文本和书籍的思想和艺术 精华。 揭示作品的艺术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题为不确定答案题。只要:一、言之成理。二、强 调教学实际 和理论阐述并重就给分。两者各占 15 分。 2. 童话的文体特征包括哪几个方而?请举例回答为什么说童话是富于幻想的神奇故事。 答:童话的文体特征:浓郁的幻想色彩(5 分);情节完整,离奇,结构方法模式化(5 分);多采用 夸 张、象征、拟人、假定的表现手法(5 分)。 为读者喜爱的优秀童话,大多特别善于借助神奇的幻想来描述奇特的事物。这些事物虽然来自于日常 生活, 但却被作者涂抹上一层浪漫离奇的虚幻色彩,使之获得崭新的诠释和表现。因为这样才能适合儿童 的接受心理 (10 分)。 举例分析(5 分)。 3. 以一篇具体作品为例,来说明寓言的鉴赏方法。 答:寓言的鉴赏方法:凭借喻体,深入理解本体(5 分);咀嚼故事,领悟喻义(5 分);联系生活, 思 考哲理(5 分)。举例分析和论述(15 分)。 二、阅读题(任选一题.40 分) 4. 阅读陈启佑的微型小说《永远的蝴蝶》,并回答问题。永远的蝴蝶 陈启佑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 绿色 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的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南部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而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 来 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声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而上,好像一只夜晚的 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经是秋深了。 她只是过马路帮我去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 眼里 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而的,就是 我的蝴蝶。 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就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 给在 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 一世中最 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 婚。" 问题: (1) 小说中使用了哪些意象,它们分别象征什么?(15 分) 答:雨象征车祸(5 分),眼镜玻璃象征心灵(5 分),蝴蝶象征恋人樱子(5 分)。 (2) 举例说明小说中使用了哪些照应手法?(15 分) 答:行文与标题照应(5 分);结尾和开头照应(5 分);行文间互相照应(5 分)。举例视具体程度酌 情 给分。 (3) 小说的结尾为什么要揭示信的内容,目的是什么?(10 分) 答:是为了加强小说的悲剧色彩(10 分)。 5. 根据诗歌的基本特征和鉴赏方法,解读《诗经•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 无 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爱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 岁贯女, 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问题: (1) 《硕鼠》是哪种类型的古诗?诗中“硕鼠"的象征意义是什么?(10 分) 答:属于〈诗经》中的“风",是一种比体诗。诗中“硕鼠”用来象征剥削人民、贪得无厌的奴隶主(10 分) o (2) 结合该诗,谈谈《诗经》中的民歌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中的作用(10 分) 答:《诗经〉是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源头。它形象无情地揭露了剥削者贪婪、残忍、寄生的 本 质,表达了人民的反抗意识,以及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社会的思想传统,这对以后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产生 了巨大影响。视其阐述的深广度酌情给分(10 分)。 (3) 诗中为什么要反复咏唱“乐土…'乐国…'乐郊”? (10 分) 答:是为了表达一种向往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人间大同的社会理想(10 分)。 (4) 《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种。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以引 起 所咏之物。具体说说这首诗主要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10 分) 答:这首诗主要使用了 “比”的艺术手法。强调举例分析和理论阐述并重。两者各占一半分数(1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