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3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小石潭记》课件
孤独、执著的钓翁形 象其实就是柳宗元孤傲 人格的写照!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字子厚,山 西人,世称柳河东, 唐代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代表作有《永州八 记》、《捕蛇者说》 等。《小石潭记》是 《永州八记》之一。 柳宗元(773—819) 作者简介 文体介绍: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 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如《桃花源记》《岳 阳楼记》《满井游记》 《醉翁亭记》 写作背景: 二、自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chuàng) (huáng) (liè) (chí) (yǔ) (xī) (kān) (liáo) (suì) (cī) 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 •借助书下注释,翻译 课文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 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 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 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 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 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 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 ,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往西 竹林 格外 清凉一整块 成为 遮掩缠绕摇动连缀 遮掩缠绕,摇动下垂 参差 不齐 随风飘拂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 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 ,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往西 竹林 感到快乐 格外 清凉 一整块 成为 遮掩缠绕摇动连缀 参差 不齐 随风飘拂 遮掩缠绕,摇动下垂 发出 声响 砍伐 向下 靠近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 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 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大约 表不确切 依托 透射 愣住的样子 忽然 轻快敏捷 像北斗星那样 像蛇那样 若隐若现 像狗牙一样 都 在空中 向下 映 互相 逗乐 那 能 代溪水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 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 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 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围绕 使……凄 感到心情凄凉, 寒气透骨 忧伤的 样子 幽静深远 凄清 停留 离开 跟从 因为 于是,就 代这景致 表顺承 名叫 随从 寂静幽深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3、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中的鱼儿的? 4、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石潭的源头的? 5、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的景物的?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 第一段 发 现 小 石 潭 隔 闻 伐 取 见 水 石 树 清 怪 青 幽 移步换景 定点特写 景中含情 闻声 见形 潭中景物 第三段 潭水 游鱼 衬 清澄 侧面描写 动静结合 融 心情 乐 由景生情 潭西南 望 , ,明灭可见。 岸势 互,不可知 。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 蛇爬行那样弯曲,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写小潭源流 溪身: 岸势: 曲折蜿蜒 参差不齐 而 斗 蛇 连词,表修饰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 名词作状语, 折 行 像蛇一样 曲折 奇 其 代词,那 犬牙 名词作状语, 像犬牙那样 差 动词,交错 爬行 其源 它的源头 形象比喻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怎样来写的? 发现小石潭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 交代同游者 移步换景: 指随着立足点的移 动,观察的对象或者同 一对象观察的角度、距 离也不断变化。 合作探究 1、理解人物的“乐” (1)、小石潭的景色美不胜收,你读了 文章后头脑中浮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你能选 择一个景点和大家说说吗 (2)、小石潭的景色如此美,让人为之 陶醉,如果你身处其中,会产生什么感受呢? (乐)小石潭到底有哪些乐趣呢?(分析课文 第二段) 体会人物的“忧” (1)、小石潭的美让人乐在其中,但我们从 文章中也分明读出了人物的另一种感受—忧郁,哪 一句显示出了作者的忧郁之情?(凄神寒骨,悄怆 幽邃) (2)、作者的“忧”从何而来呢?(重点分析 第四段)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 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1、作者写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 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幽深冷寂) 2、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孤凄悲凉) 主题的理解: 问: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和“似与游者相乐”, 后面又写“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乐一 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 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 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 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 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 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小石潭记 作业布置 • 要求: 借鉴本文的写法,描写一处熟 悉的景物,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 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1、乃记之而去 2、佁然不动: 3、崔氏二小生: 4、不可久居: 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 (今)前往,到某处 佁然:(古)呆呆的样子 (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小生:(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居: (古)停留 (今)居住 1、从小丘西行闻水声 2、如鸣珮环 3、心乐之 4、下见小潭 5、皆若空游无所依 词类活用 6、日光下澈 7、斗折蛇行 8、其岸势犬牙差互 9、凄神寒骨 向西。名作状 使……鸣叫 以……为乐 在下面 在空中 向下 像北斗星那样 像蛇那样 像狗牙那样 使……凄凉 使……寒冷 1、以:①全石以为底 ②卷石底以出 ③以其境过清 2、为:①全石以为底 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虚 词 (介词,把) (承接,“而”不译) (介词,表原因) (动词,当“作为”讲) (动词,“成为”) 实词积累检测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心乐之 潭中鱼可百许头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其岸势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乃记之而去 •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斗折蛇行 • 3)明灭可见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 5)以其境过清 • 6)为屿 名词作状语:向西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像长蛇爬行那样 或现或隐 像狗的牙齿那样 因为 成为 三、翻译下列句子: 卷石底以出: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影布石上: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覆盖缠绕,摇动连缀,参差不齐,随 风飘荡 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 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 幽深极了。 一词多义: 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明灭可见 作为 副词,大约 成为、形成 可以 西南而望 记之而去 水尤清冽 其境过清 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表修饰 表承接 (承接,不译) (由于、因为) 清澈 冷清 (介词,用) 助动词,能够 ①乃记之而去 ②佁然 ③小生 古,离开;今,前往 古,静止不动的样子; 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古今异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