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专题十三 意义、影响类非选择题 ‎【题型特征:】    1.影响类 (1)限定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有何积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对世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 (2)宽泛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或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 【答题模板:】 第一种: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1)政治影响,主要是从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回答。 (2)经济影响,主要从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否开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促进了经济理论经济的变革、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使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是否促进了国内外经济的交流、是否增强了国力、是否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回答。 (3)思想文化影响,主要从是否冲击了传统思想或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否宣传了进步思想、是否促进了思想解放、是否提出了新的理论等方面回答。‎ ‎(4)国际关系影响:主要从是否影响到两国关系(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是否影响地区或世界的和平、是否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第二种: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 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产生的直接作用,表现为目的或动机实现的影响,等同于直接影响;‎ 深远影响是指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趋势等)。 第三种: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 (1)主观影响,可从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等方面思考。 (2)客观影响,可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现状、政治现状、(生产力)科技等方面思考。 注:①当试题没作特别规定时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其主要依据是是否促进社会发展、历史进步。②要分清主次影响,即以积极影响为主,还是以消极影响为主。‎ ‎2.意义类 (1)限定性的设问:说明历史事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意义是什么。 (2)宽泛性的设问:有何意义,其历史作用如何等。 【答题模板】: (1)“意义类”题目的答案常这样写:“有利于……”“推动了….”“促进了……”‎ ‎“增强了……”“只有……才能…..”等。 (2)“意义类“题目答案组织的特点、规律有以下两点:‎ 首先,从纵向结构看,其答案要点一般是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由“国内”到“国际”(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其次,从横向结构看,答案要点一般包括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教材知识。‎ ‎(3)注意考虑主体,即对本国、对他国的意义。 ‎ 专题十四 背景、原因、条件类非选择题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 ‎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 ‎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 ‎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 ‎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 ‎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 ‎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 ‎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 ‎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 ‎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 ‎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 ‎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 ‎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 ‎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 ‎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 专题十五 开放探究类非选择题 ‎【开放题的分类】‎ ‎1、提取信息说明类 2、观点论证类 3、自拟论题类 类型一:提取信息说明类 ‎【基本思路:】‎ A.提取材料中的观点(/信息)‎ B.说明为什么(论证)‎ ‎【答题模式:】‎ ‎ 信息——说明 (提取一项信息)‎ ‎ 信息1——说明1;信息2——说明2  (摄取两项信息)‎ ‎【例】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I•41(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问题: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示例答案1:‎ 信息:汉代的州(或地方行政区划,或地方行政管理)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或面积大小一致,或面积大致平均,或比较均匀)。(3分)‎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或从汉到唐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或南方经济迅速发展,或南方经济得到开发)。(3分)‎ 示例答案2:‎ 信息:汉代州名(或地方行政区划)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或行政管理机构不同,或名称不同。(3分)‎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或更注重地理环境或地形。(3分)‎ 类型二:观点论证类 ‎ 2011年、2012年、2015年Ⅰ卷三套试题均要求考生“解释他人对史实的解释”,即阐释题目中呈现出的观点,而不要求考生自行建构新的观点。这些题目总是或隐或显地呈现了固定的“观点”。‎ ‎ 如2012年全国卷第41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考生的作答基本上围绕着“赞成”、“反对”、“赞成兼反对”这三种“观点”进行评价,这是一种约定俗成或变相预定好的“观点”。‎ ‎【解题思路:】‎ ‎“观点判断+分论+总论”‎ 第一步:要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及态度。不能写“我同意材料中的观点或我同意作者的观点”,一定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不要对观点进行辩证分析。观点表述要准确且简洁。‎ 第二步:用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并至少选用两个史实,要注意层次、角度的多样性。‎ 第三步:总结重申自己的观点。‎ ‎【答题模式:】 观点——表态——论证——结论 ‎【例】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I•41(12分)‎ ‎2016年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关于历史学科考试内容与题型示例——论证和探讨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观点: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此观点正确。‎ 论证:农业社会时科技落后,生产力发展有限。工业社会时科技革命推动了劳动工具和生产管理方式的变化,极大地推动生产力发展。如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使用推动自由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发明应用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的发明使用,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入信息时代。‎ 由此可知:科技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有乘法效应,大推动生产力发展。‎ 专题十六 内容、措施类非选择题 这里所说的内容型试题,其实就是史实型试题。它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归纳、辨别以及材料与课本相联系的能力。‎ 内容型试题的三大类别 ‎1.人物活动型(主要是考查选修四)‎ ‎ 历史人物的活动一般具有三个特性:时代性;阶级性;类别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活动主要应从这三个特性(或三个方面)归纳。‎ ‎ 2.政策措施型(最重要的类别,主要考查必修部分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和选修一的内容等)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措施是针对具体问题应采取的具体办法,可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归纳。‎ ‎ 3.思想观点型(主要考查必修三和选修二的内容)思想观点是历史人物或团体、组织、派别的主张。思想观点既要强调历史行为的手段和目的,但更主要的是要指明肯定(赞成、主张)或否定(批判、反对)什么。‎ 内容型和措施型试题的题型特征(主要的设问形式)‎ ‎ 1.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内容有哪些,等等。‎ ‎ 2.措施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那些应对措施,等等。‎ 内容型试题解题的主要方法 ‎1.首先要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其次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且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 ‎ ‎2.从考查内容看.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课本所没有的古代文献资料、近代社会政治事件的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数据、当今社会热点的背景资料等。考查的层面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层面:对近代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赋予新的情境,在新情境下重新认识、评价;对当代社会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多角度地提供信息.如提供当事人的回忆录、实物照片等。有针对性地考查对历史信息的提取、对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的认识。‎ ‎3、从解题思路看,文字类提取信息,要注意审明题目中的要求,在解读文字材料时,寻找有效信息,找关健词;注意由表及里的提取信息,从表面信息中推导出隐性信息,探究实质、规律;作答时要用高度概括的语言逐条列出 ‎.最好不要用材料中的原话。图表类提取信息,要注意图表的名称,作答时往往要用;表格类的要注意表格中的时间范围、类别、横向纵向比较内容的变化;图片类的要注意由近及远的寻找图片中的内容;要特别注意图表后给的注释。‎ 专题十七 启示、认识类非选择题 ‎1、什么是启示类历史试题?‎ 启示类试题通常是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说明了什么”、“认识”、“对策”、“建议”、“态 度”、“感想”等求答语来提出。其中,“启示”是指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可供后人借鉴的认识,要求学生对某一特定历史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放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用来检测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识水平及历史感悟能力。‎ ‎“认识”在哲学意义上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前者即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后者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事物全体的、本质的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历史试题的“认识”往往是以“谈谈你的认识”形式表现的,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评价”、“看法”,至少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才行。与“启示”有所不同的是,“认识、看法”需要考生表明对该问题的态度,然后再得出规律性、本质性的结论,或者从经验教训中提炼出历史认识和看法,强调的是依托问题谈自己的感悟。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对问题进行总体把握,实际就是对所给材料进行高度概括;对问题做出简要的分析评价;由某一具体问题上升到谈对某一类问题的看法;通过历史问题对相关的现实问题作出预测,提升到理性高度。‎ ‎2、启示型历史试题的答题指导 解答“启示类”试题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 ‎ 第一是“读”‎ 一是读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历史现象或问题;二是读懂设问的指向和规定,明确设问要求回答的是哪方面的启示,这是解答好试题的前提。‎ ‎ 第二是“找”‎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找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二是找出教材中对此类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基本知识,并分析产生这些历史现象和问题的原因,这是解题的关键。只有找出原因,我们才能明确今后应该借鉴哪些经验,避免哪些失误。只有回归教材,找出相应的观点和表述,我们才能将原因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提炼出精练的答案。‎ ‎ 第三是“提”‎ 根据前面所找出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应该怎样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避免什么,这是答题的落脚点。当然,答好此类问题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以套用,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考生在备考中要加强对这种题型的练习,并注意不断通过对比、归类、归纳去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专题十八 特点类非选择题 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之处,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历史特点是指某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既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显现出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其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等。‎ 特点、特征类试题的答题模板(答题思路)‎ 模板一:从历史事物的要素角度分析 ‎“对事物的特点进行归纳,可以从分析事物各方面的表现入手,在把握其各方面状况的基础上进行”。‎ 一般来说,根据要素概括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作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比如,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与以往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相比,其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相比,具有爆发时间早、经历时间长的特点。‎ ‎(3)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同属旧民主主义革命,但从目的来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从经济上说,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从政治上说,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挽救民族危亡)。‎ ‎ ‎ ‎(4)过程——“历史事物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往往能够明显地体现出其自身出现的新特点,抓住其新变化的特征,也是认识特点的有效方法”。比如,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与英国、美国相比,就具有艰难曲折的特点。‎ ‎(5)内容(措施)——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包括的方面、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比如,《资政新篇》的内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 ‎(6)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局限性等。比如,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 ‎(7)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比如,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以往的危机相比,就具有范围广(波及地域广、涉及的经济部门多)的特点。‎ ‎(8)本质——“对事物本质属性进行分析,是把握事物特点的基本方法”。例如,德国君主立宪制:‎ 君主专制是实,民主立宪是虚,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相比,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的特点。 ‎ ‎(9)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往往会表现在事物的作用上,甚至是决定了事物的功能。因此,归纳历史事物的特点,还可以从其历史作用上进行分析,以加深认识”。比如商鞅变法的特点:是春秋战国时期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政治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 ‎ 归纳:特点=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主导者、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范围、地域或领域、规模速度等)+新发展、新变化(比较)+时间(时间早晚、经历时间长短)+目的+过程+程度(彻底、局限性)+因素+性质+地位(最早、首创、领先)+作用+影响(广泛、深远、持久)。‎ 模板二:专项分析(多角度分析)‎ ‎(1)政治角度:可从政治制度和政策、政权的变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考虑。‎ ‎(2)经济角度:可从经济政策、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繁荣状况(交通状况、城市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 ‎(3)思想文化角度:思想方面的特点可从对人民的思想解放作用或对新生事物的阻碍作用方面思考;文化方面的特点要结合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进行思考,如:批判了君主专制,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赞扬了人们的反抗精神,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模板三:从历史特点的角度看主要答题思路和内容 ‎(1)某一时期的特征。如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一般从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归纳。‎ ‎(2)某一历史现象发展的阶段特点,可从技术发展、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济形态等方面进行概括。‎ ‎(3)某一历史事件自身具有的特点,可从原因、性质、过程、特殊性、结果、历史 地位与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这类设问一般适用于重大革命、改革、思想运动等。‎ ‎(4)针对某一历史现象可利用材料信息,归纳其发展过程反应的特点。如综合材料信息说明该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突出特点、总结材料信息说明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等。‎ 专题十九 比较类非选择题 比较类:首先要明确比较对象(是相同、是不同、还是异同),‎ ‎1.历史事件类 一般可以分为背景、过程、结果三大块。涉及背景的比较项有时代、原因、条件、目的等;涉及过程的比较项有阶级、人物、组织、纲领、措施、方式等;涉及结果的比较项有结局、性质、功绩、局限性、影响等。‎ 2. 历史现象类 可以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积极作用、历史局限性等方面思考 3. 历史人物类 可以从人物所处的时代、所属阶级或阶层、主要功绩、历史地位、影响、对其评价等方面思考 4. 政治、经济制度类 可以从时代背景、目的、性质、内容、结果、影响及地位等角度思考 ‎【注意】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然后行文上为”都-----“;‎ ‎ 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首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A.---B---C---”‎ 专题二十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破常规。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 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分类 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 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A 、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 B 、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外国: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 中国: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外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 ‎(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外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2.改革的实质: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 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 变化, 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 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 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 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 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 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的过程 不否定过去则改革无从开始,彻底否定过去则社会进入巨大的不确定状态,其结果必定是每人追求短期利益,社会动荡, 生产下降,所以改革的根本性难题是如何在否定过去和保持连续性之间维持平衡。‎ ‎5.改革的结束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②失败:改革导致 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 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 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6.改革成败的原因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 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 政治、 经济、 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注意: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与保留。‎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3)失败的改革: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7. 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习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 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⑤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8.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 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 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据此, 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注意】 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 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 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专题二十二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历史人物的评价关键是要把握线索:一是以“事迹分类”为线索;二是以“时间分期”为线索。(如下图所示)‎ 分述如下:‎ ‎1.事迹分类法 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分类。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 一般可分为: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②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③民族关系、④对外关系、⑤文化等方面。‎ ‎【例1】“评价汉武帝”。线索提要:‎ ‎①政治上:a、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 ‎②‎ 经济上: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经济发展,国家富裕。‎ ‎③民族关系上:a、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b、派张骞出使西域;c、派人在西南设郡县。‎ ‎④文化上:在中央设太学,郡国设学校。‎ ‎【例2】“评价李鸿章”。线索提要:‎ ‎①参加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设立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创建北洋水师。‎ ‎②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组建淮军,伙同戈登洋枪队进攻太平天国控制的苏州、常州。‎ ‎③投降卖国:a、中法战争中奉行“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政策,致使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损失惨重,战后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了西南门户;b、甲午中日战争中,奉行“避战自保”方针,推行“保舰”政策,致使威海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战后又订《马关条约》;c、1896年同沙俄订立《中俄密约》出卖东北主权。‎ ‎2.时间分期法 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 ‎【例3】“评价孙中山”。线索提要:‎ ‎①辛亥革命前:a、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制定革命纲领“三 民主义”d、领导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冲击封建统治。‎ ‎②‎ 辛亥革命中:a、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b、发布《告各友邦书》承认不平等条约,不敢反帝;c、颁布《临时约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③辛亥革命后:坚持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a、1913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b、1914年建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发动护国运动;c、1917年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张勋复辟;d、1917年秋发动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e、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孙中山没有广泛发动群众,而只依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屡次革命大多以失败告终。‎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a、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决定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b、1924年1月召开国民 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c、1924年5月建立黄埔军校。‎ 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观点 ‎1.决定历史发展的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例4】恩格斯指出的:“如果没有这种自耕农和城市贫民,单单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也决不会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试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具体史实分析这一观点。‎ 思路提示:分析人民群众在英国革命中作用的表现,如支持新议会代表、保护议会、保卫首都、新模范军等。‎ ‎【例5】陈寿《三国志》中桥玄曾这样评述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试结合东汉末年有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 思路提示:①分析东汉末年社会状况说明乱世需出英才;②曹操的主观努力使他得以统一北方,说明他确是“命世之才”;③以曹操力图统一而南征失败说明他的作用有限;④陈寿观点错在夸大了个人的作用。‎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人物作用的辩证关系的观点 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就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别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 ‎【例6】恩格斯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试结合18世纪法国的具体史实分析恩格斯这一观点。‎ 思路提示:①热月政变后法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强有力政权保障利益;②拿破仑个人才能,发动政变夺权;③因此拿破仑上台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需要。‎ 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在强调“时势造英雄”时,也必须让学生明白,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雄人物的决策和行动可以改变历史的航程,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一点也不否认卓越历史人物的作用,或者说,一点也不否认人民创造历史,……正是人民创造历史,但是只有当他们正确地认识他们所碰到现成条件时,只有当他们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时,他们才能创造历史。”‎ ‎【例7】试结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有关史实,评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关键时刻的作用。‎ 思路提示:①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②‎ 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③长征途中提出改变去湘西,转向贵州进发的主张,遵义会议上努力纠正“左”倾错误,挽救了革命;④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⑤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 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人的活动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不仅个人而且人民群众也只能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如果违背规律则必将被历史遗弃。‎ ‎【例8】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狂妄野心,善良的欧洲人就不可能卷入那场可怕的令人胆颤心惊的战争。可见,人类历史的道路是由人们的动机、欲望和实现这种欲望和动机的努力决定的。”试结合有关史实评析这一观点。‎ 思路提示:①观点错误;②分析“二战”起因说明爆发的必然性;③观点错在过分夸大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在强调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要明白个人主观意志对历史发展的能动作用,有时甚至起扭转历史航向的作用,片面夸大规律的决定作用而否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将会犯历史唯心主义“归诸于天命”的错误。‎ ‎【例9】清朝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是宋之为国,始终以和议而存,不和议而亡,盖其兵力本弱,而所值辽、金、元三朝皆当勃兴之运,天下所兴,非人力可争,以和保邦,犹不失图全之善策。”结合你对宋与辽、金、夏议和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思路提示:①观点错误;②议和原因在于两宋政治腐败,无心抵抗;③宋朝兵力并不弱,曾多次击败辽、金、夏的进攻;④错误在于没有看到议和的本质原因,所谓“天下所兴,固非人力可争”是一种唯心史观,看不到本质,只能归于天命)‎ ‎4.历史人物的阶级局限性观点 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活动必然受到时代制约。在阶级社会中,他们还要受到其所在阶级的局限,他们的主观愿望、实际行动都是他们阶级属性的集中反映,因此,不可避免地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在反对旧制度即封建制甚或奴隶制时表现出一定的革命性,但他们的资产阶级属性决定他们只会为资产阶级利益着想,而绝不会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如克伦威尔领导反封建斗争,但又实行独裁统治;华盛顿领导反殖民统治斗争,但又保留种族歧视弊端;罗伯斯庇尔完成反封建任务但没有满足农民无偿分配土地要求,且又限定工人最高工资等等,都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两面性,而这正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 ‎5.具体历史情况具体分析的观点 历史人物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总会涂上一层鲜明的时代色彩,他们的主张和行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大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倾向,而且随着历史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动纲领、行为方式。因此,历史唯物主义要求我们要把他们的行动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评价。‎ ‎【例10】陈赓曾在广东国民政府第二次东征时救过蒋介石,但在1942年延安整风时,康生不满地对他说:“当年如果你不救蒋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这么多仗吗?”陈赓回答:“当年如果蒋介石死了,不就成了烈士了吗?”试史论结合地评论他们的观点。‎ 思路提示:①陈的观点正确,康的观点错误;②1926年前的蒋介石是一副革命者的面目: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制造中山舰事件才开始暴露了反革命野心;③康生的错误在于没有具体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 千秋功罪,后人评说。要对每个历史人物作准确全面的评价,实在是一大难事。但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定能在历史人物学习上取得良好成绩。‎ 试真题 ‎[例1](2016·全国)材料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以及理解分析问题。第(1)问,郑板桥绘画艺术的特点要根据材料前三句以及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进行概括。第(2)问,首先根据所给材料确定历史背景的时间,然后结合康雍乾时期中国的政治状况、经济状况、“经世致用”的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个性鲜明;借物抒情,以形表意;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 ‎(2)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社会的世俗化;“经世”思想的发展。‎ 巩固练习 ‎1.请按“事迹分类法”评价拿破仑。‎ 线索提要:‎ ‎①资产阶级政治野心家 ②大资产阶级的代表 ③资产阶级军事家 ‎2.请按“时间分期法”“评价毛泽东”。‎ 线索提要:‎ ‎①中共创立时期 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 ‎③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④抗日战争时期 ‎⑤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总之:‎ ‎1、审请设问 ‎(1)明确答题方向、(2)带着问题读材料 ‎2、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联系相关知识 ‎(1)明确材料的主题(或中心)‎ ‎(2)看材料:注意开头、结尾、出处、注释、省略号或分号前后的句子 ‎(3)对材料意思进行分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 ‎3、组织答案 ‎(1)做到段落化、要点化。‎ ‎(2)按问作答,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 ‎(3)从分运用历史术语,将材料中表达的意思运用到答案中 ² 注意:注意材料的符号 n 句号:每个句号,代表一层意思 n 括号:解释作用 n 省略号:看前后内容 n 分号:内容前后并列,同等地位 n 破折号:往往强调后者内容,前后内容地位不等 看设问——看材料,注意五号——回归教材——看分、看要求答题,有条理有层次,简明扼要,答关键信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