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从10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 B. 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C. 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材料“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反映出商王朝政权中充满着神权色彩,这体现出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之一,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AC项排除;D项是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 2.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 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 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 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 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山东存在齐鲁等诸侯国时,诸侯有对地方的世袭统治权,而右图中只有郡的设置时,郡的长官由中央任免,听命中央的垂直管理,这一变化说明古代山东地区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了,A项正确;图片中左图的地理范围比右图的要小,行政区的范围并没有变小 ,B项错误;只有山东地区的地方管理区划制度变化,不是采用直辖等做法,C项错误;行政机构设置都只有一层,D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3.分封制分封的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周王室保留了关中地区较大的王畿之地。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开发边疆地区 B. 实现中央对地方的集权统治 C. 巩固周王统治 D. 保障贵族集团对政权的垄断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周王室保留了关中地区较大的直辖的王畿之地”可知这样的分封方式巩固了周王的统治,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开发边疆地区的内容,故A项排除;周代还没有实现中央对地方的集权统治,故B项排除;保障贵族集团对政权垄断的是宗法制,故排除D项。 4.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说明 A.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B. 家国同构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 C. 周代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 D.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士、庶民“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D项正确,B项排除;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周代血缘政治强化了贵族的特权地位,故C项排除。 5.《吕氏春秋》中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为解决以上问题,当时规定的制度是 A. 嫡长子继承制 B. 按年龄继承制 C. 按军功继承制 D. 按遗嘱继承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内容“嫡庶无别,则宗族乱”分析,为解决这一问题,规定的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A。BCD项错误,中国历史上王位继承有一定的制度,并非依据个人的意愿和年龄或者军功来决定。 6.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 A. 中央集权 B. 官僚政治 C. 天下为公 D. 家国一体 【答案】D 【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度,通过封建诸侯,西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宝塔式”森严的等级制度;而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是宗法制,奴隶主贵族根据与周天子血缘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统治集团形成“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的特点,故选D;西周时期尚未实现中央集权,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西周属于贵族政治,选项B排除;选项C不符合材料主旨,而且西周已经是“家天下”,排除。 7.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与之渊源对应的是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同祖同宗”、“认祖归宗”等的纽带是血缘关系,上升到制度上就是宗法制,因此“同祖同宗”、“认祖归宗”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与之渊源对应的是宗法制,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位世袭制是王位的继承制度,与材料中“‘同族同宗’、‘认祖归宗’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无关,故A选项错误;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周王室统治地方的制度,是一种行政体制,材料内容强调的是血缘关系,因此与材料内容无关,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建立发展的选官制度,与强调血缘关系的材料内容无关,故D选项错误。 8.“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 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 C. 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 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周王是天下的“共主”,但诸侯在封地内拥有较大的独立性,如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容易造成分裂割据。且“共主”指各诸侯国承认周天子的权威,但周天子对诸侯国不拥有完整的统治权,所以不能实现高度集权,故A项错误。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地方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负责管理财政、司法、诉讼和兵役,他们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对皇帝负责,皇帝成为天下的独主,故B项正确。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权力地位世袭,拥有很强的独立性;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只有行政管理权,故C项错误。分封制是贵族政治,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上,诸侯在领地内权力很大,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容易造成诸侯割据;郡县制是官僚政治,长官由皇帝任免,不能世袭,直接对皇帝负责,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9.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实际上 A. 主张中央集权制 B. 主张郡县制 C. 反对分封制 D. 反对郡县制 【答案】D 【解析】材料大意为:“我听说商周之所以称王千余年,是因为他们将土地分封给王室子弟和功臣,来拱卫王室。现在陛下拥有天下,但是王室子弟却只是平民,就算有田常、六卿这些臣子,但没有人可以帮助陛下统治天下,等到危急的时刻谁能来救您呢?我从来没听说过有哪件事不遵守古训而能够长久的。”由此可见该大臣主张遵循古法实行分封制以卫王室,反对郡县制,排除BC,选D。A材料中未提及,排除。 10.著名学者柏杨提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此“组织精神” A.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B. 保证了民主决策 C. 改变不了皇帝专制状况 D. 杜绝了官员腐败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秦政府”“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但最后集权于皇帝,本质上是皇帝的专制独裁,因此材料中的“组织精神”改变不了皇帝专制的状况,故答案为C项。材料论述的是“秦政府的组织精神”,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根据材料“秦政府”“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皇帝拥有决定所有军国大事的决策权,不能保证民主决策,排除B项;监察制度的性质,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在“人治”社会中,监察权的独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官员的腐败,但不能说杜绝了官员的腐败,因此该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D选项。 1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期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理解是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 从人治到法治化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为民主政治奠基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此时主要实行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贵族政治,至秦帝国时代实行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这是一种官僚的政治体系,故“现代化”的内涵应该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选C项;A项是C项的表现之一,不全面,故排除A;秦朝实行的是君主专制,是人治社会,不是民主,BD项错误,排除。 12.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 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然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所以本题选D。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13.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皆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由汉廷定封号。把大的王国分为若干个小侯国,封国越分越小,王侯虽还存在,但只得衣食租税,封土而不治民,封国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汉郡无异。这一做法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使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 C. 引起了诸侯叛乱 D. 彻底消除中央地方矛盾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规定“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皆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的做法,即推恩令,通过建立众多的侯国,削弱了王国的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西汉之后,中国仍然存在着分封王侯的做法,B项错误;这些诸侯力量削弱以后,再无力与强大的中央对抗,没能引起诸侯叛乱,C项不符合史实;这样做并没有“彻底消除”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项错误。 14.西汉时期,薛泽、庄青翟、赵周三位丞相在位之时,正值武帝朝多事之秋。他们本应有所作为,但《汉书》只记录了他们的谨小慎微,认为不过是凑数的丞相。这表明 A. 中朝决断国事 B. 外朝负责执行 C. 君主集权加强 D. 宰相能力平庸 【答案】C 【解析】材料“正值武帝朝多事之秋。他们本应有所作为,但《汉书》只记录了他们的谨小慎微”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君主集权加强,丞相权力被削弱,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外朝制度,故AB错误;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宰相能力平庸,故D错误。 15.西汉时,察举贤良的对策由天子亲自主持,“策试”内容侧重于当世要务和治国治民的现实问题,即所谓“录政化得失,显而问之”。据此可知,当时的察举制 A. 重视被察举官吏的实际才能 B.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C. 将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结合 D. 不再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答案】A 【解析】根据“‘策试’内容侧重于当世要务和治国治民的现实问题”可知,当时的察举制重视被选拔人员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排除B;将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结合的是科举制,排除C;材料信息也没有涉及“孝”“廉”,排除D。 16.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鎛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 A. 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B. 唐朝门下省具有审议的职能 C. 唐朝门下省的权力高于中书省 D. 唐朝制度具备近代民主风貌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门下省官员将中书省官员含有不妥主张的诏书封还,其做法得到皇帝采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代的门下省官员崔祐在履行其职责并得到了程序内相关方面的支持,B项正确;在中国古代皇权是至高无上的,A项错误;“封驳”是门下省职责,并非其权力高,C项错误;唐朝制度中的相互牵制,根本上是为了保证皇权稳固,D项错误。 17.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 “立嫡以长不以贤” B.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D. “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 【答案】B 【解析】“立嫡以长不以贤”指的是宗法制,与科举制无关,故排除A项;“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描述的是科举制的相关内容,符合题意,故选B项;“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指的是察举制,“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指的是九品中正制,故排除C、D项。 18.宋真宗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包拯两次带头组织台谏官集体谏诤,阻止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仁宗说:包拯的唾沫星子都溅到我的脸上了啦,不得不取消了原来的任命。这说明宋朝 A. 台谏制度已经相当成熟 B. 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 C. 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 D. 文官政治制约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李沆和包拯都对宋朝皇帝形成了有效的制约,而这两者都是宋朝的文官,故选D。李沆是宰相,不属于谏官系统,故A项并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排除;包拯不是宰相,故B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排除;“只得收回成命”“不得不取消”说明皇帝的行为是被迫的,故不能体现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排除C。 19.据记载,元代中书省多次要求各地行省“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凡事都请示中书省)”。这反映了元代( ) A. 内部纷争使行政效率低下 B. 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 C. 缺乏地方管理上的自决权 D. 保证了一定的地方自治权 【答案】D 【解析】题干中“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反映了重大事情行省需要向中书省禀明请示;题干中“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反映了公事要“合与决”“从公依例与决”即公事要公共、公正裁决,说明行省制度本身存在着权力制衡机制。故答案为D项。A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效率的高低,排除;B项,该项表述与“合与决”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行省制度的优点之一就是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排除。 20.在元人叶子奇《草木子》一书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有一个说法:管行政的中书省是我的左手,管军事的枢密院是我的右手,管监察的御史官是我用来医治这两手的。这说明监察制度的实质是 A. 君主专制强化的工具 B. 监察百官 C. 中央集权加强的产物 D. 代天子巡守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提到元世祖用御史来监督中书省和枢密院,从而保证自己权力的运用,因此监察制度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工具,故A正确;监察百官是监察制度的内容而不是本质,故B错误;材料中强调元世祖用御史来监督中书省和枢密院,从而保证皇帝对国家的控制,属于君主专制范围,不是中央集权,故C错误;代天子巡守是监察制度的运作方式,不是实质,故D错误。 2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古代官职中,较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 西周卿大夫 B. 秦朝御史大夫 C. 明朝锦衣卫 D. 宋代参知政事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官职中,较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秦朝的御史大夫,秦朝御史大夫可以监察百官,因此秦朝设置的御史大夫体现了其监督作用,故B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卿大夫是诸侯下一等级的阶级,没有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作用,故A选项错误;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的机构,没有体现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作用,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参知政事是为削弱宰相行政权力的机构,不对其他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故D选项错误。 22.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方制度:“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该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答案】D 【解析】元朝的行省制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来抑制地方割据;从设置目的来看,元朝行省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地方行政制度不能表现出材料中的特点,排除ABC项。 点睛: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做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地方行省长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 23.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下列何者 A. 汉代的内外朝制 B. 唐代的三省制 C. 明代的内阁制 D. 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答案】C 【解析】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明成祖朱棣为减轻皇帝沉重的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即“虽无相名,实有相职”;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没有决策权即“既有相职,却无相权”;内阁首辅是皇帝直接任命并且担任皇帝的最高幕僚即“既无相权,却有相责”,故C项正确;“中朝”具有决策权,故A项排除;B项的长官是宰相,故排除;D项是掌管军国大事,故排除。 24.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说道,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以司礼监太监对其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这种现象表明 A.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B. 君权至上出现问题 C. 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D. 内阁权力至上 【答案】B 【解析】内阁是辅助皇帝的侍从机构,服从于皇权,从皇帝30年不上朝,更能说明皇权的强化,万历皇帝的近30年不上朝则表明君权至上带来了问题,故B项正确;内阁不能制约君权,材料现象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是指中央控制地方,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内阁虽有票拟权,但受司礼监节制,决策权在皇帝手中,故D项错误。 25.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B.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 C. 宋太祖制钱谷,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D. 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A、B、C三项体现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中央集权的趋势。清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D。 26.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在此,徐中约着重强调 A. 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 B. 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 C. 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 D. 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清朝设立军机处,其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君主的的个人智慧与能力对于国家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强调的是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晚清君主统治的情况;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康乾盛世的功绩;C选项错误,材料旨在说明高度集权下可能带来的危机,并未涉及皇帝勤政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7.清代,凡诏令密旨,由军机处拟就,经皇帝裁定后直接密封发出,不再经过内阁,称为“廷寄”;而内外各官重要章奏绕过内阁,由军机处审定直送皇帝,称为“奏折”。由此可知,军机处的设立 A. 削弱了六部权限 B. 有利于君主专制强化 C. 完善了行政体制 D. 使内阁议政功能丧失 【答案】B 【解析】根据“凡诏令密旨,由军机处拟就,经皇帝裁定后直接密封发出”“内外各官重要章奏……由军机处审定直送皇帝”可知,军机处只是跪受笔录,“廷寄”和“奏折”制度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故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六部,排除A;军机处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材料无法体现军机处完善了行政体制,排除C;D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28.下表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的人数统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朝代 丞相(宰相、副相)人数 朝代 丞相(宰相、副相)人数 秦 6位 两宋 121位 西汉 47位 明 4位 唐 182位 清 0 A. 中国古代宰相权力持续削弱 B. 宰相人数变化反映君主专制加强 C. 唐宋时期宰相增多威胁皇权 D. 明代宰相人数减少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根据图表看出,唐代、宋代丞相人数明显多于其他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削弱了相权,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以分散相权,明朝废除宰相,相权从秦朝的位高权重到日益削弱直至废除,反映君主专制日益加强,B项正确,C项错误;元朝宰相权力有所反弹,A项错误;宰相人数减少与行政效率的高低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 29.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 B.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C.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等信息可以分析的出材料主要探讨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故选C;A项明显与史实不符;D项错误,材料只是说了古代的政治体制与现行制度某些特点相似,并非指的制度相似;D项材料信息并未讨论。故选C。 30.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 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B. 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C.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D. 历史解释和历史结论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属于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属于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解释,故C项正确;签订《南京条约》,不是历史观点,故AB项都错误;签订《南京条约》,也不是历史解释,故D项错误。故选C。 31.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 英国的船坚炮利 B.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 中国的闭关锁国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积极寻求对外商品倾销市场,从而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故C项正确。A项,英国的船坚炮利属于军事因素,与“大势”不符合,排除。B项,西方列强扩张的根源在于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排除。D项,闭关锁国与开放的世界市场相悖,排除。 32.1839年9月,距离鸦片战争爆发还有9个月,英国战舰从英国本土开往中国。此时林则徐向道光帝上了一道奏折,称“知彼(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反映出 A. 林则徐对当时的英国完全缺乏了解 B. 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清朝政府官员认知 C. 地方官员仍执行传统抚夷外交政策 D. 清政府已经做好应对侵略的充分准备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英国战舰从英国本土开往中国……林则徐……知彼(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林则徐仍具有天朝上国华夷观念,故B正确;当时林则徐对英国有一定的了解,故A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清朝地方官员仍执行传统抚夷外交政策,故C错误;材料说明清政府没有做好应对侵略的充分准备,故D错误。故选B。 33.近代某条约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对,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对此,晚清谈判大臣耆英曾得意洋洋地认为此条款的订立,“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耆英所言“条款”指 A. 协定关税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领事裁判权 D. 居住以及租地权 【答案】C 【解析】从材料“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对,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得知英国人与中国人打官司,英国人按照英国的法律来执行,是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这是外国在华侨民脱离中国司法管辖的一种特权,是在《善后章程》中规定,答案为C。协定关税权在《南京条约》中规定,片面最惠国待遇在《虎门条约》中规定、居住以及租地权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规定,ABD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34.1860年,清王朝设立“扶夷局”。次年年初,清政府将“扶夷局”改设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国事务由“夷务”改称“洋务”。这反映了 A. 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B.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C. 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D. 清政府逐渐接受近代外交规则 【答案】D 【解析】将“扶夷局”改设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用“洋务”取代“夷务”,体现了清政府在外交观念上的转变,逐渐接受了近代外交规则,选项D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排除B;选项C错在“共识”,洋务运动只是部分地主阶级的运动,而非社会共识,排除C。 35.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C. 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答案】C 【解析】《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并不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了,而是列强这时把清政府当做了侵略的工具,,即改变了侵略政策,正确答案为C,同时排除A。“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与史实不符,B错误。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 36.陈旭麓先生曾说过,“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对此理解错误的是:(注:这里的“中世纪”喻指“中国的封建社会”) A. “中世纪”喻指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 B. 中国“被轰出中世纪”的事件是鸦片战争 C. 中国走不出中世纪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 D. “被轰出中世纪”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这里的“中世纪”是指封建时期。中国是被轰出中世纪的,中国虽然是由列强的“船坚炮利”而进入近代,但其在客观上使中国逐步由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37.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及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 《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 《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D. 《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可以看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故选C。AB项还只是商品输出阶段;D项在《马关条约》后。 38.某檄文写道:“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全输之倭奴。”该檄文与列强发动的哪次侵华战争有关?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全输之倭奴。”应是指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与甲午中日战争及签订的《马关条约》有关,因此选B。 39.观察下图漫画,它 A. 揭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序幕 B. 反映了英法争夺中国的尖锐矛盾 C. 刺激晚清朝廷掀起了洋务运动 D. 促进了以救亡为主题的民族觉醒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给出一幅漫画,这幅漫画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被称为“时局图”,这幅漫画体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形势,也促进了近代化的发展,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揭开序幕的是鸦片战争;B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C选项时间错误,洋务运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的。 40.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A. 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 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 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D. 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反映了义和团运动对西洋外来事物持排斥态度,盲目地排外体现了他们对近代历史发展趋势的非理性认识,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义和团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并没有起到促进历史转折作用,排除B项。材料不是从义和团运动性质角度阐述,故D项错误。 41.长期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说,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保全了帝国的领土完整,它们使外国列强慑于群众起义,特别是在经历了某一事件的恐怖以后,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希望。材料所评论的事件是 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让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国人民力量,“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希望”,从而“保全了帝国的领土完整”的是义和团运动,C项符合题意;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之后,英国等西方列强还是强占了香港等地,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清政府,B项错误;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失败后,台湾被迫和祖国分离了半个世纪之久,D项不符合题意。 42.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开始于 A. 九一八事变 B. “双十二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答案】A 【解析】九一八事变后,沈阳失守,东北三省不到半年全部沦陷,日本开始侵华,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A正确;“双十二事变”即西安事变,在中共和各方面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蒋介石获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国共两党十年内战的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不符合题意,排除;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的全民族的抗战由此开始,与东北沦陷无关,排除;八一三事变是日军大举进攻上海,进而侵犯国民党的政府所在地--南京,与东北沦陷无关,排除。故排除BCD。 43.“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应是 A. 当年受害者的控拆材料 B.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C.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 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答案】B 【解析】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是一手史料,比如历史遗迹、遗物和当事人留下的照片等,故B项正确;A、C和D均属于第二手史料,使用时候要和第一手史料相互印证。 44.1937年南京失守后的第三天,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A. 对抗战策略的再认识 B. 准备停止正面战场作战 C. 为南京失守推卸责任 D. 深受敌后游击战术影响 【答案】A 【解析】从蒋介石发表的《告全国国民书》内容中强调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要全国农村和人民参与等主张可知,蒋介石政府对其片面抗战和速胜论调有所调整,A项符合题意;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强调持久作战,正视民众作用,不是要停止抗战,也不是推卸责任,更不是强调游击作战,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45.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B.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C. 日本“东方会议”确立侵华方针 D. 国民政府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是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因,A项正确;中国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是在国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后的洛川会议上,B项错误;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时,国共正在进行内战,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C项错误;国民政府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是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不是原因,D项错误。 46.根据下列信息推断,荣誉军人王强伤于 A. 太原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百团大战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的时间信息“民国27年7月1日”可知,王强受伤于1938年7月1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6月至10月,故C项正确;太原会战发生于1937年10月至11月,故A项错误;徐州会战发生于1938年1月至5月,故B项错误;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故D项错误。 47. 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 太原会战 B. 平型关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武汉战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史实。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分散于广阔地区”、“多数小部队”等可知是八路军参加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我军参加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果最丰富的一次战役。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 48.1942年11月下旬至1943年6月底,宋美龄以第一夫人的身份访问美国。她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说,以其个人对美国的深入理解为中国进行争取美援的宣传,赢得了美国朝野的广泛好评。宋美龄受到这种待遇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B. 中国在二战中的客观地位 C. 国共两个战场的配合 D. 美国政府对日政策的转变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42年11月下旬至1943年6月底,宋美龄访美进行争取美援的演说,赢得了美国朝野的广泛好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当时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做出较大贡献,因此宋美龄访美受到美国人的礼遇,B选项符合题意。当时的国际形势是世界人民同法西斯国家艰苦战斗,A选项排除。国共两个战场的配合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美国政府对日政策改变是在1941年12月7月珍珠港事件之后,D选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 4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同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主要官员的产生方式并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四及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三四分别反映了哪种选官制度?并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核心标准的演变。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影响。 【答案】(1)方式:世袭。 原因:宗法世族的削弱,士阶层的崛起;私学的产生;战国时期新人才观的提出;郡县制和俸禄制的推行。 (2)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演变:德才;门第;考试成绩 (3)影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促成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和重学风气;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1)方式:根据材料一“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主要官员产生方式主要是世袭。原因:根据材料一“宗法世族的削弱”,“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 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等信息,归纳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政策、阶级、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原因。 (2)制度:根据材料二“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三“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材料四“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三、四分别反映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选官制度。演变:根据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可概括得出我国古代选官核心标准经历了从德才、门第到考试成绩的演变历程。 (3)影响:综合上述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用唯物辩证方法,从政治、文化、社会和中央集权等方面概括科举制产生的广泛影响。 50.十八大强调廉政建设,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廉政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史丞、御史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史。御史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史、监察史,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材料二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宋史》 材料三 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阉割、枭首、凌迟等三十多种。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概括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并分析历代封建王朝重视监察制度建设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答案】(1)特点: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独立的垂直的监察体系;完全直接受皇帝控制。 (2)特点:宋初:实行高薪养廉;明初:实行重刑惩处贪官,促进廉政建设。 原因:直接原因是预防和减少贪腐发生;根本原因是维护统治。 (3)评价:积极:有利于规范官员执政行为,防止贪腐;加强中央集权;局限: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古代监察制度效能有限,监察官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监察官和监察机构贪腐司空见惯。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有体系化和服务君主专制等特点。 (2)特点:根据材料二“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和材料三“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等,可概括宋初“高薪养廉”和明初“重刑惩处贪官”等特点。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重视监察制度建设的主要是为了预防和减少贪腐发生;根本原因是维护统治。 (3)评价: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用辩证方法,从积极作用和阶级、时代局限性等方面,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利弊得失。 5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前,日本以“文野战争”号召国民同心协力、支持战争。战前,天皇每年从皇室费用中拿出30万元补充军费。实业界领袖组织“报国会”募捐,为战争效劳,不计个人得失。21个运输社,自愿在战争期间无偿为政府运送军事物资。日本贫民有的将一天劳动所得的一半捐献出来,许多人志愿做后勤供应的军夫。清政府每年从海军军费中挪用30万两建造颐和园,为西太后庆祝60大寿而耗费的大约1400—2000万两白银,可购买10艘“定远”型铁甲舰、20艘“致远”型战舰。海军军官都在基地附近兴建私宅,军官生活普遍奢侈,嫖赌乃常事。中国下层民众大多不关心战事,战争期间,各地仍发生多起乱事。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大事记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1935年12月9日 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7年8月13日 八一三事变后淞沪会战开始 1937年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43年11月 开罗会议召开 1944年春 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5年7月 中、美、英三国发表《波斯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1945年8月8日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人民最终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答案】(1)原因:日本战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举国上下,整体动员对中国作战. 中国封建制度腐败落后;政府未做好充分准备,缺乏危机感;民族意识淡薄. (2)原因: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抗战具有正义性 (3)意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洗雪民族耻辱,捍卫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坚实基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甲午战争前,日本以‘文野战争’号召国民同心协力、支持战争”,“皇室费用中拿出30万元补充军费,实业界领袖组织‘报国会’募捐”等信息可知日本在战前准备和动员的充分;由“清政府每年从海军军费中挪用30万两建造颐和园”,“海军军官都在基地附近兴建私宅,军官生活普遍奢侈,嫖赌乃常事。中国下层民众大多不关心战事,战争期间,各地仍发生多起乱事”等信息可概括得出面对战争威胁,中国政府无能、民众民族意识淡薄和社会制度腐朽等问题。 (2)原因:根据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高潮”、“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美、英三国发表《波斯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等信息,从各族人民参与,统一战线领导,世界盟国支援和战争正义性等方面分析中国人民最终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 (3)意义:根据材料二“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美、英三国发表《波斯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历史、世界影响等方面,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