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案 (1)
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的特点;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具有“共产主义”的特点。 (2)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5)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陷于停滞。(6)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开始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未取得预期效果,后转向政治领域改革,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一、从“理想”到“现实”的“实验”——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背景 (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5.评价 (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消极:不是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正确道路。它严重超越苏俄的生产力水平,引发农民和士兵的不满。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1.背景 (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2.开始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3.内容 农业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商业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废除实物分配制 4.特点 新经济政策的“新”是相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旧政策而言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1)管理方法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实质 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影响: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7.终结 1924年列宁去世后,布哈林成为了新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支持者。但1928年该政策被斯大林废除,全面开始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农业集体化全面代替了新经济政策。 探究主题——评价新经济政策 [史料一] 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全球通史》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各种矛盾,导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我们错了”说明列宁认识到了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尝试是行不通的。 [思考] 导致史料一中“我们错了”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 [提示] 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变化: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渐过渡。 [史料二] 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 [教你读史] 史料二“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向国家缴纳……实物税”“准许……出售他们的农产品”“使国家控制了……制高点”说明苏俄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缓解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稳定政治形势。 [思考] 根据史料二,指出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什么?并指出“后退一步”和“前进两步”的含义。 [提示] 前提: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后退一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前进两步: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1)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新经济政策充分说明利用商品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 (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苏俄政府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3)新经济政策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4)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俄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保证了苏俄稳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 (5)苏俄政府采取的新经济政策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1.(2016·海口调研)苏俄共产党员科尔恰什金曾说道:“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投奔并将投靠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从而延长国内战争。”这反映出( ) A.新生苏维埃政权隐藏着危机 B.政府的继续参战造成了粮荒 C.德国军队大举入侵苏俄领土 D.农业集体化政策出现了失误 解析:选A 材料“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反映出苏俄内战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农民利益,农民有可能投靠叛乱势力,新生苏维埃政权隐藏着危机,故A项正确。 2.(2017·黄冈模拟)尤·布尔金在《三个列宁》中认为,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后来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列宁的“改良”是( ) 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取消实物配给制实行自由贸易 解析:选B 固定粮食税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不能体现改良的特点,故A项错误;在一定程度恢复资本主义,是列宁采用的退一步进两步的策略,采用向社会主义缓进而非激进的措施,故B项正确;无论在内战时期还是内战后,苏俄(联)都有不同程度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改良无关,故C项错误;取消实物配给制能够推动商品贸易的繁荣,而非资本主义社会独有,故D项错误。 3.(2016·湖南十三校联考)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A.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B.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C.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 D.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解析:选D 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22年”可以得出此时苏共(布)在农业方面实行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农民剩余的粮食可以自由支配,以此为标志,推行新经济政策,故D项正确。加入集体农庄是在斯大林时期,实行实物配给制是在1918~1921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削减农业税是1956年上台的赫鲁晓夫实行的政策,故A、B、C三项错误。 4.1920~1921 年,苏俄许多工人流往农村,还有一些则自谋生路成了小手工业者。据此推知当时苏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所突破 B.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C.国营农庄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D.政府重视日用品生产 解析:选A 据材料“1920~1921 年,苏俄许多工人流往农村,还有一些则自谋生路成了小手工业者”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所突破,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自1921年3月开始实施,国营农庄是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的产物,苏俄当时处于内忧外患中,没有重视日用品生产,与史实不符,故B、C、D三项错误。 5.1925年,苏联工业中非社会主义成分占26.7%,批发商业中占12.1%,零售商业中占44.1%。据估计,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连同他们的家属在1926年大约有230万人,仅占全国居民的1.6%。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苏联( ) A.全面恢复资本主义私有制 B.取消了新经济政策 C.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存在多种经济成分 解析:选D 材料中“苏联工业中非社会主义成分占26.7%,批发商业中占12.1%,零售商业中占44.1%”,表明苏联存在多种经济成分,故D项正确。 二、从“曾经的样板”到“绕不开的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改革 一、“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表现 (1)工业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2)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农业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 3.特点 (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4.评价 (1)成就 ①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③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5.启示 (1)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要注意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3)注意调动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改革僵化的模式,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二、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增大)。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1.内容: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 2.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在社会主义之外。 3.成就: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劳动力,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 4.缺点:为追求集体化速度,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违背了自愿的原则。把农民的住宅、牲畜、家禽等收归公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农牧业产量一度明显下降。对富农实行过左的消灭政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对农民剥削过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在当前俄国的教科书中,把20世纪20~30年代之交苏联的农业集体化称为“第二个农奴法”。) 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措施 结果 赫鲁晓夫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1)农业: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勃列日涅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造成苏联社会混乱 (1)工业:①恢复部门的集中管理体制,同时兼顾地方,把部分企业下放地方管理。②坚持集中的经济计划,同时扩大企业的某些自主权。③实行利润提成,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农业:①鼓励发展家庭副业。②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③推行集约化经营,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投资 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戈尔巴乔夫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1)用经济办法代替行政命令的管理办法 (2)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自筹资金、自主经 (3)在商业和服务行业中允许集体和个体经营 (4)在农村实行租赁制和家庭承包制 经济改革并未取得成功,之后改革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探究主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苏联的经济改革 [史料一] 关于“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两幅漫画: [思考] 结合史料一中的图片和所学知识,概述斯大林经济模式存在的问题。 [提示] 依靠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发展,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史料二]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的经济状况 时间 工业总产值 平均增长率 农业总产值 平均增长率 1971~1975年 7.4% 0.8% 1976~1980年 4.4% 1.9% 1982年 2.8% 1% [思考] 结合史料二说明苏联当时的工业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导致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趋势:工业增长率不断下降,趋于停滞。 原因:勃列日涅夫的工业改革并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也就是说并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使改革的步伐逐渐趋缓,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史料三]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 [教你读史] “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剥光为止”形象地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思考] 如何认识史料三中的观点? [提示] 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未取得成效后又转向政治改革。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苏联经济改革的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改革 劳动者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 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1.戈尔巴乔夫曾指出:“在斯大林时期,工业化是靠利用集中营的囚犯,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对农业来说,集体化实际上成了新的农奴制。”在戈尔巴乔夫看来,斯大林模式( ) A.未能推动苏联农业的发展 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之上 C.使苏联短期内实现工业化 D.造成苏联经济的严重失衡 解析:选B 材料“在斯大林时期,工业化是靠利用集中营的囚犯,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表明工业的发展是靠牺牲农业,故B项正确。 2.(2016·太原模拟)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 B.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C.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 D.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 解析:选C 通过粮食交售价格与面粉销售价格的差价,获取资金发展工业,故C项正确。 3.(2017·商丘模拟)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虽然苏联经济的落后和低效、斯大林集体化和大规模镇压的残暴与无情也引人注目,但这些都不及苏联经济不受萧条影响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一时间模仿苏联五年计划之举纷纷出现,‘计划’和‘规划’成为政坛术语。” 据此可知,该学者( ) A.肯定计划经济体制的完美无瑕 B.否认苏联经济存在的诸多问题 C.认识到斯大林体制的可取之处 D.坚信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 解析:选C 材料信息“斯大林集体化和大规模镇压的残暴与无情也引人注目” ,说明计划经济体制有很多的弊端,“但这些都不及苏联经济不受萧条影响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说明苏联计划经济取得很大成就,故C项正确。 4.赫鲁晓夫逐步改革农民义务交售农产品的制度,并于1958年最终取消了这一制度,新方法规定由国家用统一的办法向集体农庄收购农副产品。这一做法( )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考虑了苏联经济发展实际 C.为工业提供更多资金 D.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解析:选B 赫鲁晓夫根据苏联的实际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尤其是对农业的政策做了变动,由国家用统一的办法向集体农庄收购农副产品即其措施之一,故B项正确。 5.从赫鲁晓夫改革到勃列日涅夫改革相继失败,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来的旧体制 B.当时美国实力过于强大 C.一开始就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D.改革的侧重点摇摆不定 解析:选A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相继失败的根本原因即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故A项正确。 6.1965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决定实施“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 A.是二十年代新经济政策的再现 B.反映出苏联效仿西方实行市场经济 C.说明苏联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D.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说明二战后苏联尝试进行改革,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故D项正确。 本讲命题点研究 2010~2016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卷别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全国卷Ⅰ 2014·新经济政策;2013·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3·斯大林模式 — 全国卷Ⅱ — 2016·斯大林模式和工业化成就;2015·斯大林模式;2013·斯大林模式 — 全国卷Ⅲ — — — 全国卷 2010·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考情分析] 从考情统计来看,新课标全国卷的命题主要集中在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两大知识点上,尤其是斯大林模式这一考点,全国卷每年都变化角度,反复命题。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属于长效热点,价值观的引领以及热点的渗透两种考查方式在备考时更应加以重视。 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 洞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解题最快捷 (一)主干知识迁移考 1.(2010·全国卷)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解析:选B 本题迁移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材料中关键语意是城市的工人、水兵等到农村征粮,体现余粮征集制,故选B项。 2.(2013·全国卷Ⅱ)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解析:选B 本题迁移考查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条件。提炼材料关键信息,斯大林认为苏联应该在10年内完成工业化,并结合1931年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予以判断:这一思想急于求成,超越了苏联的国情,但推动了1936年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故B项符合题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是本讲主干知识,高考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其发生的背景、原因、主要特点及影响的认识。 (二)能力方法灵活考 3.(2014·全国卷Ⅰ)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新经济政策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与材料中“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相符,所以选D项。 4.(2013·全国卷Ⅰ)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历史解释”。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当时苏联没有彻底永远的解决谷物问题,据此排除A项;苏联的工业化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实行,排除B项;农业改革源自赫鲁晓夫改革,此时尚未进行,排除C项。这一论断是为维护斯大林模式,选择D项。 新课标全国卷对斯大林模式考点的命题,所考查的结论并非全部来源于教材,有时需要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空间条件下进行思考,得出新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考题考查考生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素养能力的特点。 (三)历史价值观引领考 5.(2015·全国卷Ⅱ)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A 从材料可知苏联粮食产量减少,粮食出口增多,反映出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粮食出口量,实际是苏联人们缩减口粮支持国家粮食出口换外汇以发展工业,故A项正确。 6.(2016·全国卷Ⅱ)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解析:选B “4年之后”也就是1932年,正是美国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时候,也是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的时候,一边是“大萧条”,一边是“欣欣向荣”,所以当时苏联吸引了美国人的关注,故B项正确。 斯大林体制在短期内的高效运作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它也存在着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严重缺陷。2015年全国卷Ⅱ第34题和2016年全国卷Ⅱ第34题分别考查了斯大林模式的缺陷和意义。这些命题立意,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树立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重要手段的正确观念。 [热点演练] 1.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村产生了很多富农,已经形成一个阶级了。要搞大农业,必须消灭富农的庄园,而且不是消灭个别的富农,要“全盘集体化”,各方面、各个地区都集体化。据此分析,斯大林意在( ) A.调整农村阶级关系 B.扩大国营农场自主权 C.优先保护农民利益 D.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解析:选A 按照材料意思,“不是消灭个别的富农,要‘全盘集体化’”,言下之意是要把富农阶层全部消灭,把他们所代表的剥削性质的私有制全部发展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集体化,故A项正确。 2.1921年,列宁说:“ 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这说明新经济政策( ) A.目的是在俄国恢复资本主义 B.实质是调整社会主义经济结构 C.挽救了苏俄的社会主义制度 D.克服了斯大林模式的某些弊端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中主张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说明这一时期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故B项正确。 3.20世纪30年代,当有人质疑在五年计划的指导下,苏联却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建成,会造成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时,斯大林表示:“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就是愚蠢之至。”材料从根本上反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重视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是愚蠢之至”可知,其主张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发展自己,故D项正确。 4.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知识界掀起一股苏联热,处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甚至有人要求“向俄国人学习”。这反映了( ) A.苏联计划经济成效显著影响巨大 B.西方急需苏联援助摆脱经济危机 C.西方主张学习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D.苏联打败德国影响美苏外交关系 解析:选A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而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取得了一定成就,因此美国提出“向俄国人学习”指的是学习苏联制定五年计划发展经济的措施,故A项正确。 5.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人均粮食产量比1913年还要低。同年,中国各地的粮食供应紧张。这一时期中苏两国农业出现的问题( ) A.制约了中苏两国工业的发展 B.导致了市场经济模式产生 C.催生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解析:选A 材料中时间信息“1953年” ,苏联斯大林模式,中国进行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制约了中苏两国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苏联问题专家郑异凡指出:“俄文本身并无‘余粮’的意思,而是指征收(摊派)粮食。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和村。”据此作者认为( ) A.“余粮”指农民口粮之外的多余粮食 B.政府“征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政府“征收”措施在苏俄一直延续 D.政府“征收”考虑了农民的基本生活 解析:选B 材料中“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会导致农民口粮难以保证,故B项正确。 2.(2017·乐山调研)1921年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该政策之所以会“同下层脱节”,客观上是因为俄国当时( ) A.地主富农反抗强烈 B.计划体制脱离了国情 C.小农经济尚占优势 D.撇开市场搞集体农庄 解析:选C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中的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与地主和富农无关,故A项错误;计划体制开始于1925年,故B项错误;由于苏联小农经济占优势,实行余粮收集损害了农民利益,故C项正确;集体农庄开始于1927年,故D项错误。 3.(2016·汉中质检)俄共(苏共)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起先打开了一半,我们说:实行地方性的商品流转。但是地方流转根本没有守住自己的地方性的范围之内,它冲出去了。于是我们再打开一半,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于是就有了新经济政策。”材料中“打开”的本质含义是( ) A.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通过租让制吸纳外国资本 C.允许农民进行农产品交换 D.承认和运用市场经济关系 解析:选D 根据“实行地方性的商品流转”“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 可知新经济政策的本质是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A、B、C三项均只是内容,而非本质;承认和运用市场经济关系是新经济政策的本质,故D项正确。 4.1922年3月27日,列宁在俄共( 布) 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说:“我们退却已经一年了,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提出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要重新配置力量。”这一论断( ) A.符合苏俄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 B.突破了新经济政策的制约 C.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做准备 D.削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A 根据材料“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可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列宁坚持新经济政策是适合国情的正确决策,故A项正确。 5.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 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C.从苏联的建设成就中看到了“计划”力量 D.斯大林体制建立 解析:选C 据材料“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可知维尔斯从苏联的建设成就中看到了“计划”力量,故C项正确。 6.(2016·南昌模拟)苏联史学家闻一在《凯歌悲壮》中将苏联历史分为“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五个专辑,下列最能体现“剥夺年代”的是( )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的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大规模开垦荒地 解析:选C 余粮收集制是1918~1921年实施的经济政策,应当属于“凯歌年代”,故A项错误;固定的粮食税是1921~1928年实施的经济政策,因为其恢复了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市场经济体制,所以被称为“退却年代”,故B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1927年开始实行的经济政策,由于该政策强制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将农民财产收归集体所有,所以被称为“剥夺年代”,故C项正确;大规模开垦荒地应该属于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 7.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上4年就完成了。这项“自上而下的革命”使苏联的工业产量大大增加——虽然是以杀戮、饥荒和大批的人口迁移为代价。对于斯大林来说,前进的高昂代价是不重要的。他说:“我们落后于发达国家50年或100年…… 要么我们这么做,要么就完蛋。”这种情况说明在当时苏联( ) A.从事经济建设必然会导致流血牺牲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体现 C.避免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D.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解析:选D 材料强调苏联以高昂代价换取工业的进步,甚至不惜杀戮、饥荒和大批人口迁移,说明其国家利益至上,故D项正确。 8.1956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普遍实行按月预支现金和年终结算的劳动报酬制度,不少集体农庄还试行有保障的货币工资制度。这些做法( ) A.促进了苏联农业的迅速发展 B.改变了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局面 C.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D.使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解析:选D 促进了苏联农业的迅速发展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1956年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领域,并未改变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现状,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一些小修小补,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通过现金、劳动报酬和放权给集体农庄的方式,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9.下表是苏联1965~1982年工业年均增长表。根据表格可以推知,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苏联( ) 年份 1966~1970年 1971~1975年 1976~1980年 1982年 工业总产值 8.5% 7.4% 4.4% 2.8% 农业总产值 3.9% 2.5% 1.7% 4.0% A.国民经济发展停滞 B.工农业产值差缩小 C.经济改革出现困境 D.综合国力水平下降 解析:选C 工农业总产值后期增长乏力,表明苏联受制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故C项正确。 10.路透社评论某时期的莫斯科政府:“经济领域适度运用价值规律,对现有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科研领域平均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这一时期是( ) A.新经济政策时期 B.赫鲁晓夫时期 C.勃列日涅夫时期 D.戈尔巴乔夫时期 解析:选C 勃列日涅夫改革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加强,故C项正确。 11.1990年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分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苏共领导层内的斗争不断加剧,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入半瘫痪状态。这说明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未触及斯大林模式 B.思想僵化引发社会各种矛盾 C.政治改革偏离方向导致政局失控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出师不利 解析:选C 1990年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中,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出现了“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现象,故C项正确。 12.(2017·梅州质检)苏共在不同时期提出过不同的奋斗目标,斯大林提出在苏联建成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社会;赫鲁晓夫提出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并在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勃列日涅夫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概念并写入宪法;戈尔巴乔夫则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多一些民主,多一些社会主义,劳动者过上美好生活,国运昌盛”。结合苏联历史可知( ) A.苏共社会主义建设从始至终都存在“左”倾错误 B.苏共的社会基础在自己描绘的蓝图中日益削弱 C.苏共的奋斗目标基本符合苏联的国情 D.斯大林时期基本上实现了奋斗目标 解析:选B 由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的社会意识形态观念在逐步削弱,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5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不仅达到了战前的最高点,而且超过了1949年产量的77.5%。……该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建设694个工业项目,其中的156个工厂将在苏联援助下修建。……在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 1956年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60%。虽然增长步伐在1957年慢了下来,但根据“1952年的固定物价”,第一个五年计划仍超额完成了原有目标的17%。钢产量达530万吨,生铁产量达580万吨,电力产量达190.3亿千瓦——各项产量均比原有指标增长了25%。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农业方面…… 虽然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被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苏联农场用多出50%的土地耕种,用多出10倍的人力劳动,但其产量却只有美国农场产量的四分之三。 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 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不过另一方面,大多数西方人也都要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的相似历史背景,并指出两国实施计划过程中各自的特点。(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完成“一五”、苏联完成“二五”计划的不同影响。(10分) 解析:第(1)问,根据当时两国国内的工农业发展状况、政权需要巩固的史实、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等角度分析背景;结合两国各自的国内环境以及材料一、二的内容概括特点。第(2)问,抓住材料一中的第二段话分析中国完成“一五”计划的影响;抓住材料二第三段话分析苏联“二五”计划的影响。 答案:(1)背景:国民经济已经得到一定程度恢复;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人民民主专政政权都得到巩固;都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可从两国当时的国际环境、物质基础、经济结构、政权性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作答;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中国特点:生产关系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得到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苏联特点:过多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效率低下。 (2)中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或19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14.随着20世纪20~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从而对本国和世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30年代的大萧条破坏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国际财政和商业网。随着国际合作中止,政府转向求助于它们自己的资源和成熟的经济民族主义。通过征收关税,制定进口限额等措施,政治家们希望使经济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但在全球互相依赖的时代,这一目标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经济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地取得了相反的结果。 ——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大事年表 年份 事件 1929年 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专门设立外国咨询局,负责引导引进技术工作;10月签订70个外国技术援助协议 1930年 联共(布)十六大通过:“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 1931年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3销往苏联 1932年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外国专家近2 000人,技术人员10 000多人;共派遣2 000多人次出国考察、学习,购买外国技术书刊 1933年 苏联和美国正式建交;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124个 1934年 苏联加入国际联盟 1935年 苏联与法国建交,出现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 ——据《苏联经济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摘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民族主义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经济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地取得了相反的结果”。(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通过征收关税,制定进口限额等措施,政治家们希望使经济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并结合所学可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以邻为壑,造成国际关系恶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向殖民地和附属国倾销商品,转嫁危机。第二小问,根据所学,从世界来看,使国际金融和贸易秩序的混乱,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来看,纷纷以邻为壑,转嫁危机,造成各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加剧;从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来看,也激化了双方矛盾,推动了民解运动;从世界和平来看,民主政治不完善的德日为摆脱危机,法西斯上台,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战争。第(2)问,根据材料二“苏联和美国正式建交”“苏联加入国际联盟”“苏联与法国建交,出现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10月签订70个外国技术援助协议”“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3销往苏联”“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外国专家近2 000人,技术人员10 000多人”“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币”“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124个”等信息,归纳总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形成鲜明的对比,证明了苏联这一模式的可行性,也有利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答案:(1)表现: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和附属国倾销商品、增加捐税以转嫁危机。 说明:世界各国各自为战,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激化了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德日法西斯上台,发动局部战争和二战。 (2)条件:为工业化创造稳定宽松的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设备、技术、资金和人才保证;证明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可行性,有利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强化。 一个主题: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两条主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三个重点: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 一、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几大经济政策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阶 段 16~18世纪 18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30~70年代 核心内容 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 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等各方面干预经济 实践措施 鼓励建立手工工场,拓展海外贸易,积极抢占殖民地 资本家自由经营,消除关税壁垒 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兴衰原因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富国强兵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但不利于机器大工业的经营 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消除了障碍,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 影响 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加紧殖民扩张和贸易争夺 加速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加紧对商品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的争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推动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飞速增长 [针对训练] 1.霍布斯鲍姆把1914~1991年这一时期定义为“极端的年代”,他认为经历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这股“改革与重组之潮”的共同之处是( ) A.由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 B.扩大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C.继续推行自由主义思想 D.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 解析:选B “改革与重组之潮”是指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即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扩大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故B项正确。 二、苏联(俄)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 主要内容 认识 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 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商贸: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 (1)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应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 (2)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 (3)苏联的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4)社会主义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中逐步完善 新经济政策 农业:固定的粮食税。工业: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商贸:允许自由贸易。分配:按劳分配 工业化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 建立集体农庄,建立集体所有制 赫鲁晓 夫改革 侧重农业,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农庄和农场自主权,提倡种玉米等 勃列日涅 夫改革 重点在工业上,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 戈尔巴乔 夫改革 初期进行经济改革,后又转向政治改革 [针对训练] 2.苏联农村从1922年到1946、1947年,大饥荒大约平均每隔十一、十二年出现一次,连续发生了三次,造成非正常死亡人口无以计数。这种现象的出现( ) A.削弱了苏联政权的群众基础 B.主要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 C.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直接原因 D.与西方大国封锁苏联的政策关系较大 解析:选A 苏联农村周期性饥荒必然降低群众对苏联政权的信心,故A项正确。 一、西方模式、斯大林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比较 名称 项目 西方模式(英国)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模式 生产资料 所有制 生产资料 私有制 生产资料 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工业化道路 先轻工业 后重工业 优先发展 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农业制度 资本主义 大农场 集体化农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针对训练] 1.据统计,随着圈地运动的发展,到1851年英国100英亩以上的大农场已然占据了70%~80%的农业经营土地。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达2.07亿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6.2%,截至2012年12月底则达到2.7亿亩。英国圈地运动和当今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A.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的 B.说明现代化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辩证关系 C.都使本国的小农经济彻底消失 D.都通过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加快工业化进程 解析:选B 英国圈地运动显然不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故A项错误;英国圈地运动是为了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和国内市场,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为了发展大规模现代化农业,说明农业规模化经营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故B项正确;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没有使小农经济彻底消失,故C项错误;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是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加快工业化,故D项错误。 二、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名称 项目 美国罗斯福新政 苏俄新经济政策 不同 背景 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政府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下,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目的 维护资本主义正常的民主统治秩序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措施 缩减农业,部分控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整顿金融 恢复发展农业,部分地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自由贸易 手段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特点 在保证私有制经济的前提下,强调国家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性质 资本主义的经济改革 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 相同 都是在面临严重政治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改革内容都涉及农业、工业等各个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社会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统治;都是生产关系的局部变革;都能从国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 [针对训练] 2.20世纪20年代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30年代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二者的共同点是( ) A.促进工农业生产增长 B.把农业作为改革的切入点 C.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保存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旨在减少工农业的盲目生产,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把金融作为改革的切入点,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为了保存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故D项错误。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汕头模拟)1918年后,西方各国对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 A.苏联新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效果 B.美英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效用 C.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D.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 解析:选D 经济大危机期间,为了摆脱眼前的困境,西方国家不惜以邻为壑,展开激烈的经济战,竞相对外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只要能赢得订单,英美等国不再考虑意识形态的差异,这说明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差异,故D项正确。 2.(2017·湖南十三校联考)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这一数据变化与下列罗斯福新政内容相关的是( ) 1930年 1940年 拖拉机 92万台 156.67万台 谷物联合收割机 6.1万台 19万台 玉米摘收机 5万台 11万台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解析:选B 根据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推行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用国家干预的方法对产业规模、产业数量、产品价格等进行了规划,根据图表,拖拉机、收割机、摘收机均属于此类,故B项正确。 3.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利违宪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利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司法解释的变化 B.分权制衡机制削弱了新政的实际效果 C.罗斯福新政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联邦行政权力扩张影响司法公正判决 解析: 选A 最高法院对联邦政府通过的法律先否定后肯定,反映出随着罗斯福新政的不断深入,美国政治经济发生了变化,故A项正确;1935年最高法院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无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分权制衡机制削弱了新政的实际效果,但这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无法解释1937年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缓和,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判决不公,故D项错误。 4.(2017·蚌埠质检)下面是一部专著的部分章节标题: 第四章 价格垄断损害了美国的商业 第五章 阻碍农业发展 第六章 失业者并未真正受益 第七章 更多失败的公共计划 第八章 干预金融 第九章 以保护工人的名义损害劳工利益 第十章 奇高的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 ) A.垄断组织产生不利于经济发展 B.胡佛的经济政策加剧经济危机 C.罗斯福新政并未挽救美国经济 D.福利国家制度带来了负面影响 解析:选C 材料中各章节标题均体现的是对美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客观上说明作者对罗斯福新政持否定态度。 5.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 A.都主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B.都注重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 C.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都注重从实际出发调整生产关系 解析:选D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利用了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罗斯福新政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本质上都是实事求是的变革生产关系,故D项正确。 6.(2016·邯郸模拟)市场、集市、店铺、磨坊、各种副业等保障农户日常生活需求的体系相当完备,出现了村苏维埃、图书阅览室、俱乐部、合作社等一批新型政治、经济、文化机构。该现象出现在( ) A.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赫鲁晓夫时期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市场、集市、店铺、磨坊、各种副业等保障农户日常生活需求的体系相当完备” 可得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允许自由买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故B项正确。 7.1931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 800人。20世纪30年代,苏联三大钢铁基地之一的马格尼托格尔斯克,是由450名美国工程师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美国格里钢铁厂为蓝本设计的,电力系统由通用电气公司设计和装备。由此可见( ) A.苏联在工业化初期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苏联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大大提升 C.社会主义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融洽 D.美国为转嫁危机向苏联进行资本输出 解析:选A 从材料可知苏联工业化建设时期有大量外国专家参与,故A项正确。 8.学者陈义初指出,苏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视发展农业,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基建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1961~1965年是19.8%,1966~1970年为23.4%,1971~1975年则是26.5%,这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由此可见( ) A.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B.苏联的农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C.苏联领导人将农业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 D.农业问题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重要因素 解析:选D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轻工业、农业与重工业比例失调,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阻碍苏联经济发展,故而需要调整和改革,故D项正确。 9.(2016·莆田质检)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两者都( )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C.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解析:选A 图1反映的是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施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模式的体现,图2是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反映的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二者的共同之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 10.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将原来280多项生产计划指标缩减为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这些做法( ) A.是回归到苏俄新经济政策 B.提高了农庄的生产积极性 C.严重脱离了苏联社会现实 D.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 解析:选B 农产品采购,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有利于调动农民和农庄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 11.(2017·肇庆检测)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据此可以推知( ) A.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苏联 B.斯大林体制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 C.冷战导致美苏经济此长彼消 D.加强干预使美国走出“滞胀”危机 解析:选B 从图中可以看出苏联工业产值增长总的趋势不断下降。苏联工业产值增速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进行了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改革只是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B项正确。 12.据统计,苏联“十五”(1976~1980年)计划期间农业平均产值比“七五”(1961~1965年)计划期间增长50%。这表明( ) A.勃列日涅夫对农业给予一定重视 B.当时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农业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就 D.加速发展战略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解析:选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76~1980年间属于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题干的意思是在此期间苏联的农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是由于对农业的重视,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6·汉中质检)社会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8世纪,英国形成了自然经济瓦解、原始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建立的历史巨变,重商主义走向全盛。1759年,亚当·斯密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1776年,他的《国富论》的出版是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高峰。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登上巅峰,也开始走向极限,国内出现了市场失灵和社会问题,国外自由贸易政策难以为继,于20世纪初期形成重重危机。20世纪前期,英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方经济大危机,这是资本主义史上最严重危机的时代,英国经济政策“重返”国家干预,形成第二次大变革。20世纪70年代,英国面临的危机重重,1979年起,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保守党连续执政18年,形成了“权力与资本”的第三次结盟,重点是“重返”自由经济,即“解放市场和压缩大政府”。历史再次相似,新自由主义政策进入高潮也物极必反。工党在1997年大选中获压倒性胜利上台执政12年,提出两个政策思想:市场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在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中谋求新平衡)。 ——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 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现代英国四次经济政策变革的主要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影响。(12分)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抓住16~18世纪、20世纪前期、1979年和1997年四个时间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去分析原因。第(2)问,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和罗斯福新政时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各自的影响。 答案:(1)原因: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出现的原因是英国首先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急需倾销工业品,其产品具有竞争优势;20世纪前期,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英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控;1979年起,英国“重返”自由经济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危机,经济发展出现“滞胀”,大规模福利政策导致财政困难;1997年,工党提出“市场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的原因是自由主义对经济的发展作用有限,其他政党开始上台执政并提出新的政策。 (2)表现:政治制度创新: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总统共和制(民主共和制也可)。 经济体制创新:1933年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影响:确立和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4.(2016·常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旧的生产平衡破坏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解决原有冲突的力量,为生产力的新发展扫清道路。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社会主义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成功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走完了西方几乎花二百年才走完的路程。……1929~1933年期间,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派遣2 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和留学。 ——《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 从世界历史的实践看,几乎每一次面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都在进行自我调整。面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罗斯福总统一上台便立即实施“新政”,采取扩大政府开支、在一定程度上顾及民生等调节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罗斯福采取的政策遭到大资产阶级的反对。大垄断财团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讽刺罗斯福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批判他是“本阶级的背叛者”。 ——孟庆龙《从世界历史看当前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美国历史,指出维系“旧的生产平衡”的经济政策和“解决原有冲突”的经济模式。(2分) (2)据材料二,指出苏联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顾及民生”的措施及罗斯福被指责为“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的根本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4分) 解析:第(1)问,根据时间“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可知,当时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实行罗斯福新政,因此经济模式是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第(2)问,根据材料二“1929~1933年期间,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派遣2 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和留学”归纳即可。第(3)问,根据所学回答罗斯福新政中“顾及民生”的措施。从材料三结尾处内容分析原因。第(4)问,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引进他国的先进技术、处理好民生问题等角度回答。 答案:(1)政策:自由放任政策。模式: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2)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进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 (3)措施: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原因:损害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4)启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断改革完善;需要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大力引进他国的先进技术;必须要处理好民生问题,让经济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答出其中四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