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第 2 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 5 一、课内双基 1.对于别里科夫的“婚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是,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差点”一词,表明了作者的惊讶, 也暗示了事件的结局。 B.“撮合”“怂恿”等词说明别里科夫的恋爱并不是因为他内心真正产生爱意,而是 种种外界因素让他昏了头。 C.别里科夫也是生理正常的男人,当然有结婚的欲求。 D.昏了头才结婚,可见别里科夫是个病态的人,这个病态的人将正常的男婚女嫁也看 作是不合常理的事。 【答案】 C 2.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 下,却安然无恙。(用夸张手法再次凸现“套中人”的色厉内荏,既有力地鞭笞了其可厌可 憎,又无情地嘲笑了其极端虚弱。) B.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 乒乓乓地滚下楼去。(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新旧两种事物的较量,揭示了沙皇专制 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行将没落。) C.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运用比喻手法,形象 地描写了别里科夫怕冷、虚弱的性格。) D.我们动身了,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形象的比喻,传神地描绘了别里科夫 因他的威严受到嘲弄和挑战后气愤不安的情景。) 【答案】 C(可以从对修辞格的判定及修辞的表达效果入手进行分析。C 项中是联想, 另外对句子内容的分析太表面、肤浅。) 3.文中说:“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既然如此,“我们都怕他” 的原因是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我们”有修养、很正派,不愿与别里科夫这样的小人斤斤计较。 B.因为别里科夫有沙皇政府替他撑腰,动辄以政府名义行事。 C.因为别里科夫是沙皇专制制度的卫道士,也因为“我们这些教师”软弱胆小,对不 合理的事物得过且过,处处迁就。 D.因为我们感到前途渺茫,对一切不合理的事物采取忍让态度。也说明我们的力量是 软弱无力的。 【答案】 A(“不愿意与别里科夫这样的小人斤斤计较”的说法,无中生有。) 4.小说是怎样用夸张与讽刺的手法表现人物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方面是夸张人物性格本身,像别里科夫这样整天躲在“套子”里的人,在现实生 活中虽然有但不可能这么典型;另一方面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说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 “足足十五年”,连“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大家什么都不敢干,明显夸大了他的作用,说 他辖制整个中学还可以,说他辖制全城就不能使人相信了。 B.这些夸张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展现了社会的真实本质。别里科夫是众多“套 中人”的典型代表,而他对人们的压制,也是专制意识形态对民众的种种压迫的缩影。 C.讽刺也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嘲讽了“套中人”的 丑陋和可憎。 D.是以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他生平最怕出乱子,结果乱子偏偏 找上他,挺好的婚事让他自己无端搞出了“乱子”,这不是绝妙的讽刺吗? 【答案】 A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 5~8 题。 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我们都去送葬。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 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 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 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②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 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 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5.埋葬别里科夫既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为什么又要“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 相”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受到良好教育的结果。 B.别里科夫虽令人讨厌,但别里科夫死去毕竟令人悲伤。 C.套子的代表人物死去了,可是套子依然存在,且势力还十分强大。 D.在这个令人窒息的社会中,人们都变得虚伪起来了。 【答案】 C 6.“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具体指的是( ) A.别里科夫死后,沙皇专制统治更加疯狂,生活更加郁闷、无聊、乱糟糟。 B.生活虽然恢复了旧样子,但是人们仍然心有余悸,顾虑重重。 C.生活恢复了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 D.别里科夫虽然死了,但人们仍忧心忡忡,没有一点愉快感。 【答案】 C 7.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 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别里科夫是一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典型形象,这种人到处可见,任何 时代都有。 B.别里科夫思想流毒很广,任何地方、任何时代都会存在。 C.别里科夫是沙皇专制的产物,制度不变,这样的人将在各处产生。 D.别里科夫是一个艺术形象,这个典型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永远不会消失。 【答案】 C(A 项“任何时代都有”的说法太绝对;B 项中“任何地方,任何时代都存 在”太绝对;D 项“艺术形象”的说法与题干要求不符。) 8.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但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 小说塑造这个人物的意义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只要沙皇专制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 是老样子。 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 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腐朽反动的统治。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 9~12 题。 爷爷的毡靴 (俄)普里什文 我记得很清楚,爷爷那双毡靴已经穿了十来个年头。而在有我之前他还穿了多少年,可 就说不上了。有好多次,他忽然间看看自己的脚说:“毡靴又穿破啦,得打个掌啦。” 于是他从集上买来一小片毛毡,剪成靴掌,上上——结果毡靴又能穿了,跟崭新的一般。 好几个年头就这么过去了,我不禁思忖着:世间万物都有尽时,一切都会消亡,唯独爷 爷的毡靴永世长存。 不料,爷爷的一双腿得了严重的酸痛病。爷爷从没闹过病,如今却呻唤不舒服起来,甚 至还请了医生。“你这是冷水引起的,”医生说,“你应该停止打鱼。”“我全靠打鱼过日 子呀,”爷爷回答道,“脚不沾水我可办不到。”“不沾水办不到么,”医士给他出了个主 意,“那就在下水的时候把毡靴穿上吧。” 这个主意可帮了爷爷的大忙:腿痛病好啦。只是打这以后爷爷娇气起来了,定要穿上毡 靴才下河,靴子当然就一个劲儿地尽在水底的石头子儿上打磨。这一来毡靴可损坏得厉害啦, 不光是底子,就连底子往上拐弯儿的地方,全都出现了裂纹。 我心想:世上万物总归有个尽头,毡靴也不可能给爷爷用个没完没了——这不,它快完 啦。 人们纷纷指着毡靴,对爷爷说:“老爷子,也该叫你的这毡靴退休啦,该送给乌鸦造窝 儿去啦。” 才不是那么回事儿呢!爷爷为了不让雪钻进裂缝,把毡靴往水里浸了浸,再往冰天雪地 里一放。大冷的天,不消说毡靴缝里的水一下子就上了冻,冰把缝子封得牢牢的。接着爷爷 又把毡靴往水里浸了一遍,结果整个毡靴面子上全蒙了一层冰。瞧吧,这下子毡靴变得可暖 和结实了:我亲自穿过爷爷的那毡靴,在一片冬天不封冻的水草滩里来回淌,啥事儿也没 有……于是我重又产生了那种想法:说不定,爷爷的毡靴就是永远不会完结。 但是有一次,我爷爷不巧生了病。他非得出去上厕所不可,就在门道里穿上毡靴;可他 回来的时候,忘了原样脱在门道里让它晾着,而是穿着冰冻的毡靴爬到了烫烫的炉台上。 当然,糟糕的并不是毡靴化出的水从炉台上流下来淌进了牛奶桶——这算啥! 倒霉的是,那双长生不老的毡靴这回可就寿终正寝啦。要知道,如果把瓶子装上水放到 冰天雪地里,水就会变成冰,冰一胀,瓶子就得炸。毡靴缝子里的冰当然也一样,这时已经 把毡毛胀得松散开来,冰一消融,毛也全成了渣儿……我那爷爷可倔啦,病刚好,又试着把 毡靴冻了一次,甚至还穿了一阵子。可是不久春天就到了,放在门道里的毡靴消了开来,一 下子散成了一摊儿。 爷爷愤愤地说:“嘿,是它该呆在乌鸦窝里歇着的时候啦!” 他一气之下,提起一只 毡靴,从高高的河岸上扔到了一堆牛蒡草里,当时我正在那儿逮金翅雀之类的鸟儿。“干吗 光把毡靴给乌鸦呢?”我说,“不管什么鸟儿,春天都喜欢往窝里叨些毛毛草草的”。 我问爷爷这话的时候,他正挥动另一只毡靴准备扔。“真的,”爷爷表示同意,“不只 是鸟儿造窝需要毛,就是野兽啦,耗子啦,松鼠啦,也都这当儿。”爷爷想起了我们认识的 一位猎手,记得那人曾经向他提过毡靴的事儿,说早该拿给他当填药塞儿。结果第二只毡靴 就没扔,他叫我送给那位猎手了。 转眼间,鸟儿活动的时节到了。各种各样的春禽纷纷落到河边的牛蒡草上,它们啄食牛 蒡尖儿的时候,发现了爷爷的毡靴,一到造窝那会儿,它们从早到晚全来剥啄这只毡靴,把 它啄成了碎片儿。一星期左右,整只毡靴竟给鸟儿们一片片全叨去筑了窝儿,然后各就各位, 产卵、孵化,接着是雏鸟啁啾。在毡靴的温馨之中,鸟儿们出生、成长;冷天即将来临时, 便成群结队飞往暖和的地方。春日它们又都重新归来,在各自的树穴中的旧巢里,还会再次 觅得爷爷那只毡靴的残余。那些筑在地上和树枝上的巢窠同样不会消逝:枝头的散落到地面, 小耗子又会在地上发现它们,将毡靴的残毛搬进自己地下的窝中。 我一生中经常在莽林间漫游,每当有缘觅得一处以毡毛铺衬的小小鸟巢时,总要像儿时 那般思忖着:“世间万物终有尽时,一切都会消亡,唯独爷爷的毡靴却永世长存。” 9.联系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见证 人,故事更显真实可信。②由于采用第一人称,使“我对爷爷的毡靴”的描述、议论、抒情 得以运用自如,从而引导读者更深的领悟爷爷的优秀品格。 10.结合故事,分析概括“爷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爷爷是一位普通的渔民,他却具有许多高尚的品格。①俭朴。一双毡靴他穿 了十多个年头,修修补补,总是舍不得扔掉。②勤劳。尽管他年迈,双腿酸疼,但仍然坚持 捕鱼。③有爱心。爷爷让自己的一只毡靴成为鸟窝,温暖动物。④重友情。爷爷一只破毡靴 送给了自己的猎手朋友。 11.小说标题是“爷爷的毡靴”,如果以“我的爷爷”为标题,你觉得是否合适?请结 合全文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我的爷爷”为题不合适,不如“爷爷的毡靴”好。①“爷爷的毡靴”是 作者行文的线索,贯穿故事的始终,使结构趋于严谨。②“爷爷的毡靴”是表现人物性格的 道具,借毡靴表现爷爷的纯朴、勤劳、善良的品格。③“爷爷的毡靴”是抒情的需要,借毡 靴表达对爷爷生活片断的追忆和对其品格的赞扬。 以“我的爷爷”为题合适。①爷爷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表现爷爷的优 秀品质,抒发对爷爷的深厚情感,以此为题切合文章主题。②虽然小说用许多笔墨写爷爷的 毡靴,但这些笔墨最终是为表现爷爷的品格服务的,因此以之为题更切合小说的内容。③“爷 爷的毡靴”是小说的线索,但不是唯一的线索,还有爷爷的谈话,我的情感也可以视为小说 的线索,并且这两条线索,对抒发感情起到了更为直接的作用。 12.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以“毡靴”为依托,记述爷爷的生活片断,表现爷爷的优秀品质以及对自己的 影响,选材时间跨度较大,却无结构松散之感。 B.“爷爷”是受到“我”极力赞扬的人物,但是对“爷爷”的一些做法,也表现出不 满的情绪,如嫌“爷爷倔”,扔毡靴时“愤愤地”等。 C.小说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多次中断叙述,插入“我”的议论、抒情笔墨,给人断 断续续的感觉,实属败笔。 D.小说写“爷爷的毡靴”给鸟儿们一片片全叼去筑了窝儿,在窝里产卵、孵化,雏鸟 啁啾的情景,意在表现“爷爷”将温情施与禽类的善良。 E.小说以“世间万物终有尽时,一切都会消亡,唯独爷爷的毡靴却永世长存”作结。 集中表达了“我对爷爷的赞扬和思念之情。” 【答案】 BC(B.“不满情绪”不合文意。C.“实属败笔”分析不当) 四、高考热点 13.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1)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能用“无题”做标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 20 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下蛋有“道” (2)讽刺了社会上一些人损公肥私的不良现象。 14.下面是某中学暑期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构思框架示意图,请把 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5 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次暑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为期五天,需备好行装、日用品,了解并掌握必 要的自我保护办法;其间有军训、攀岩、感言交流、会操表演等活动,全部结束后,返校。 1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鲜花绽放灿烂的笑脸,向你渲染春天的瑰丽; 蝴蝶跳出轻盈的舞步,向你展示出生命的旋律; 丝雨敞开紧闭的心扉,向你清唱万物的欣喜。 五、读写创新 16.生活中人们常常在做事之前,或信心满满,或精心准备,或瞻前顾后,或无所适从…… 然而,事过之后呢?请以“事过之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 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向】 这是一道有材料的话题作文,读懂材料是前提。这道作文题的材料是一句提示,用“然 而”一词转折,分成“做事之前”和“事过之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列举了事前的四种情 况,并用省略号给考生留下了发挥的余地;后一部分抛出了“事过之后”的话题。 考生完全可以从材料中挖掘作文的主题。“然而”是转折,那么事前“信心满满”,事 过之后就可能是“信心不足”;事前是“精心准备”,事过之后就可能是“虎头蛇尾”;事 前是“瞻前顾后”,事过之后就可能是“信心满满”;事前是“无所适从”,事过之后就可 能是“全身心投入”。因此立意可以批判“追悔莫及”、“过河拆桥”、“顾此失彼”、“成 功后的骄傲”、“失败后的沮丧”等现象,也可褒扬“未雨绸缪”、“三思而后行”、“亡 羊补牢”、“吃一堑,长一智”、“谦虚谨慎”、“重整旗鼓”等优秀传统。 该话题既极具生活气息,又富有哲理性,有利于作文水平高的考生写出形象而生动的美 文。 【佳作赏读】 挫折之后更美丽 也许生活并不是一场戏剧,人们总在平和地演绎着各自的人生。它也不仅仅是一本书, 历经颠沛流离后,再回头读它,只会觉得一眼万年。这些都无法概括出生活的本质,因为真 正的生活,要比它们复杂多了。如果用打比方的方式来形容生活,我觉得它应该是一个五味 瓶——酸甜苦辣咸俱全。而生活中的众多形形色色的挫折,正是五味中的苦味。没有挫折, 生活也便不再是生活了。然而,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挫折的滋味,于是在做每一件事之前,我 都会对要做的事仔细推敲,但是每当我觉得万无一失之时,挫折就接踵而至了。正如王安石 《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是的,上帝从来就是一个最精 明不过的商人,他往往在赋予你一份成功的时候,早已让你付出数倍于收获的努力了。所以, 挫折既然来了,我们也不必怨天尤人,装出弱者的可怜相,我想,事后举起理想之灯,照亮 前方,挫折会变得美丽。 听说过《法国革命》这部书的创作轶事吗?我对这则轶事感受颇深。 法国大革命是一段冗长而复杂的历史,要把它文学性地创作出来,可以想象这有多艰难。 然而当年迈的卡莱尔刚刚将此书写成之际,居然被女佣人当做废纸付之一炬。气急败坏的卡 莱尔把自己锁进屋子。然而三天之后,他竟然宣布他准备重写这部书。最后,他做到了。他 说:“这就像是我们小学时写的作文,老师读后,对你说,孩子,不行,你还得重写一遍!” 于是今天我们才有幸看到这部史学巨著——《法国革命》。 一直都感动于卡莱尔的这种精神,卡莱尔面对挫折,依旧执著地举起理想之灯,终于在 垂暮之年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这精神让我震惊。人不能光靠吃粮食活着,人要站 起来,还得有心灵的灯塔。历史从不同角落射来的灯光温暖了我,让我在一次次的挫折之后 站了起来。 挫折是懦弱的人所惧怕的,他们不断地逃避,成功也就离他们越来越远;勇者之所以是 勇者,只是因为他利用上帝给他的权力,给自己点上了一盏理想之灯——散发着勇气、智慧 的光芒,驱散了心灵的黑暗。 回忆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我们会发现让我们记得最深刻的往往不是预示着成功的喜悦, 而是挫折带给我们的那道刻骨铭心的伤疤。这是我们千金不易的财富。在以后的日子里,奋 斗中的挫折将教会我们更多的东西,从而为我们赢得更多的收获。 黎明破晓,让我们一起迎接那些困难吧,怀着感恩的心,面对所有的挫折。 相信我——挫折之后的你更美丽。 【名师点评】 全篇文章围绕一个事件展开,材料典型而集中,分析紧扣主题,很好地证明了中心观点。 语言优美而富有哲理,如:“回忆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我们会发现让我们记得最深刻的往往 不是预示着成功的喜悦,而是挫折带给我们的那道刻骨铭心的伤疤。”作者很有思想,又能 如此精确地表达出来,可见语言功底扎实。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