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创新设计》(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B:2-4-1工业的区位选择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创新设计》(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B:2-4-1工业的区位选择

Contents Page 目录页 1. 工业区位因素 2.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考情再现 考点精讲 典例感悟 课后作业 真题探究 考点一 工业 区位 因素 1. 考 情 再 现 命题统计 2016· 课标 Ⅰ , 1 ~ 3 2016 ·课标Ⅱ , 3 ~ 5 2016 ·课标Ⅲ , 1 ~ 3 2016 ·海南 , 1 ~ 3 2016 ·海南 , 7 ~ 9 2016 ·浙江 , 37(2) 2015· 北京文综, 41   2015· 安徽文综, 30 ~ 31 2015· 四川文综, 13(4) 2015· 福建文综, 5 ~ 6 2014· 浙江文综, 37(2) 2013· 北京文综, 10 命题分析 以工业统计资料、工业生产环节、区域工业发展为背景,考查工业区位分析与发展变化等。 2. 考 点 精 讲 1 、主要工业区位因素: ( 1 )自然因素: 原料、 能源、 水源、 土地等 ( 2 )社会经济因素: ( 3 )环境因素: 市场、 政策、 运输、 工人 ( 劳动力 ) 等 2 、工业区位因素如何影响工业的: ① 原料; 工业原料主要来源于农、林、矿、其他工业制成品。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等对工业区位影响很大。 ② 能源; 充足的能源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高耗能的工业应考虑接近能源供应地,能源价格低的地区。 ③ 土地: 由于工厂一般不宜向高空建设,所以占地面积一般较大,土地的数量、价格等影响工业区位。 2 、工业区位因素如何影响工业的: ④ 市场: 市场的规模、距离影响工业效益,所以影响工业区位 ⑤ 劳动力: 数量、素质、价格等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⑥ 运输: 工业的原料、产品都需要大量运输,运输的方式、便捷、价格等因素影响工业区位。 ⑦ 政策:政府通过管理、服务等政策,影响工业成本而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3 、工业区位的主要原则: ( 1 )经济效益方面: ( 2 )环境效益方面: 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的原则 减小对环境污染原则 ( 3 )社会效益方面: 国防需要、就业需要等 4 、 根据主导因素把工业分为不同的导向类型 ( 1 ) 原料导向型 主导因素 :原料 工业布局原则:接近原料产地 典型工业部门: 制糖工业 ( 原料运输成本较高 ) 、水果罐头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 (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 ) 4 、 根据主导因素把工业分为不同的导向类型 ( 2 )市场 导向型 主导因素 :市场 工业布局原则:接近市场 典型工业部门: 啤酒、瓶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业、炼油业等 (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 ) ;印刷厂 ( 产品运输成本较高 ) 4 、 根据主导因素把工业分为不同的导向类型 ( 3 )动力 导向型 主导因素 :动力 工业布局原则: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典型工业部门: 有色冶金如电解铝工业、重化工工业 ( 电能消耗量大 ) 4 、 根据主导因素把工业分为不同的导向类型 ( 4 )劳动力 导向型 主导因素 :劳动力 工业布局原则: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        动力的地方 典型工业部门:   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纺织工业、鞋帽加工业等 4 、 根据主导因素把工业分为不同的导向类型 ( 5 )技术 导向型 主导因素 :技术 工业布局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        技术发达地区 典型工业部门:   飞机制造工业、集成电路工业、精密仪表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航天工业、生物制药工业等 3.  典 例 感 悟 (2017· 长沙一模 ) 无人机的未来将是飞翔的“智能手机”。目前深圳已从中国全球 3C( 电脑、通讯、消费类电子 ) 研发制造基地发展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无人机生产基地。无人机企业已经超过 300 家,仅消费类无人机就占有全球 70% 市场,专业无人机占有国内 60% 市场。读图,完成 (1) ~ (2) 题。 (1) 深圳成为 3C 研发制造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 A .劳动力丰富廉价 B .科技实力雄厚 C .开放政策支持 D .基础设施完善 1 、 提取信息: “深圳成为 3C 研发制造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2 、 解读信息: “ 3C 研发”应是技术导向; 3 、 地理判断: 深圳成为 3C 研发制造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是科技水平。 B (2017· 长沙一模 ) 无人机的未来将是飞翔的“智能手机”。目前深圳已从中国全球 3C( 电脑、通讯、消费类电子 ) 研发制造基地发展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无人机生产基地。无人机企业已经超过 300 家,仅消费类无人机就占有全球 70% 市场,专业无人机占有国内 60% 市场。读图,完成 (1) ~ (2) 题。 (2)1 架无人机需要 2 000 ~ 3 000 个配件,均可从深圳当地采购。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零部件及航材供应商、精密制造装备及技术提供商等企业大量集聚深圳的优势是 (    ) A. 减少工人工资开支   B. 加快产业升级 C. 降低原料和能源消耗  D. 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 1 、 提取信息: “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零部件及航材供应商、精密制造装备及技术提供商等企业大量集聚深圳的优势”; 2 、 解读信息: “考察工业集聚的原因,”大量“集聚数量大; 3 、 地理判断: 大量集聚可以在技术上加强协作和交流,促进共同提升与发展。 D 归纳总结 1 、判断主导工业区位因素: 原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定要结合其具体地域进行分析,大致有几种情况 : ① 指向型特别明显的,如甜菜制糖厂。 ② 非唯一指向型的,如云南发展有色金属工业,既有水电的区位优势,又有丰富的资源优势。 ③ 地域不同区位因素不同的,如大庆市发展石化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而南京市发展石化工业则属市场指向型。 ④ 时期不同主导区位因素不同。如钢铁工业,从近煤就铁型到、 临海型等。 归纳总结 2 、评价某工业区位布局是否合理: 原则是综合分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要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因素。如自来水厂,要求水源清洁,应布局在河流上游,高新技术产业区,需要高技术人才,应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4. 真 题 探究 (2016· 新课标全国Ⅰ, 1)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 “ 瓷都 ” 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 世纪 80 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 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下题。 与景德镇相比, 20 世纪 80 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 .市场广阔    B .原材料充足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国家政策倾斜 1 、 提取信息: “与景德镇相比, 20 世纪 80 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市场广阔 ”; 2 、 提取信息: “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3 、 地理判断: 佛山瓷业市场广阔是错的。 4 、 提取信息: “原材料充足 ”; (2016· 新课标全国Ⅰ, 1)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 “ 瓷都 ” 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 世纪 80 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 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下题。 与景德镇相比, 20 世纪 80 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 .市场广阔    B .原材料充足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国家政策倾斜 5 、 地理判断: 佛山地区原材料在 20 世纪 80 年代前也已经具备。 6 、 提取信息: 劳动力素质高 ”; 7 、 提取信息: “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8 、 地理判断: 佛山 20 世纪 80 年代陶瓷劳动力的素质并不比景德镇高。 (2016· 新课标全国Ⅰ, 1)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 “ 瓷都 ” 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 世纪 80 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 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下题。 与景德镇相比, 20 世纪 80 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 .市场广阔    B .原材料充足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国家政策倾斜 9 、 提取信息: “国家政策倾斜 ”; 10 、 地理判断: 由材料可知, 20 世纪 80 年代初正好是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时期,有优惠的国家政策,使得佛山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D (2016· 新课标全国Ⅲ, 6) 与 2014 年相比, 2015 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 10.41 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 14.77 万人,这是近 20 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 “ 十三五 ” 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下题。 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    ) A .资源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 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 1 、 提取信息: “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2 、 提取信息: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3 、 地理判断: “质量型”人才,技术水平高,主要从事知识、技术水平高的产业。 D (2016· 新课标全国Ⅲ, 1 ~ 3)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 1/3 ;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 1/4 ,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 3 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 ( 纱线 ) 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 K 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 年 4 月底, K 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 110 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 (1) ~ (3) 题。 (1) 如果 K 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    ) A .离原料产地较近 B .离消费市场较近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较低 1 、 提取信息: “如果 K 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2 、 提取信息: “离原料产地较近 ”; 3 、 地理判断: 美国是重要的棉花生产国,在美国建厂,离原料地也较近。 (2016· 新课标全国Ⅲ, 1 ~ 3)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 1/3 ;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 1/4 ,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 3 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 ( 纱线 ) 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 K 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 年 4 月底, K 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 110 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 (1) ~ (3) 题。 (1) 如果 K 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    ) A .离原料产地较近 B .离消费市场较近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较低 5 、 地理判断: 越南、巴基斯坦虽然比美国距中国近,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6 、 提取信息: “劳动生产率较高 ”; 7 、 地理判断: 中国由所学知识可知,越南、巴基斯坦比美国劳动生产率低。 4 、 提取信息: “离消费市场较近”; (2016· 新课标全国Ⅲ, 1 ~ 3)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 1/3 ;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 1/4 ,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 3 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 ( 纱线 ) 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 K 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 年 4 月底, K 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 110 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 (1) ~ (3) 题。 (1) 如果 K 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    ) A .离原料产地较近 B .离消费市场较近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较低 8 、 提取信息: “劳动力价格较低”; 9 、 提取信息: “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 1/4 ,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 3 倍”; 10 、 地理判断: 可知,美国劳动力价格是越南、巴基斯坦的 12 倍,是最主要原因。 D (2016· 新课标全国Ⅲ, 1 ~ 3)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 1/3 ;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 1/4 ,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 3 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 ( 纱线 ) 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 K 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 年 4 月底, K 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 110 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 (1) ~ (3) 题。 (2)K 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 A .原料价格    B .劳动力价格 C .投资环境    D .市场需求 1 、 提取信息: “ K 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2 、 提取信息: “原料价格 ”、“劳动力价格”; 3 、 地理判断: 可知,美国劳动力价格高,原料价格并不比也是棉花生产国的巴基斯坦低。 4 、 提取信息: “投资环境 ”; (2016· 新课标全国Ⅲ, 1 ~ 3)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 1/3 ;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 1/4 ,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 3 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 ( 纱线 ) 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 K 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 年 4 月底, K 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 110 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 (1) ~ (3) 题。 (2)K 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 A .原料价格    B .劳动力价格 C .投资环境    D .市场需求 5 、 地理判断: 美国的市场体制、法律制度和税收体系给外国投资者充分的经营自由,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拥有容纳世界多元文化元素的习惯,承诺以公平和平等的方式对待外国投资者。等投资环境具有优势。 6 、 提取信息: “市场需求”; 7 、 提取信息: “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 ( 纱线 ) 运回国内加工”; 8 、 地理判断: 选项 D 错误 C (2016· 新课标全国Ⅲ, 1 ~ 3)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 1/3 ;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 1/4 ,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 3 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 ( 纱线 ) 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 K 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 年 4 月底, K 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 110 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 (1) ~ (3) 题。 (3) 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    ) A .原料使用量 B .劳动力使用量 C .运输量    D .设备费用 1 、 提取信息: “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2 、 地理判断: K 企业在美布局纺纱业主要是降低了劳动力使用量,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B A . 满足我国需求    B . 拓展国际市场 C .提高技术水平   D .增加当地就业 (2015· 新课标 Ⅱ , 6 ~ 7)1996 年我国与 M 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 2010 年我国有 20 多家沿海渔业企业 ( 总部设在国内 ) 在 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 M 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 M 国的位置。据此完成 (1) ~ (2) 题。 (1) 中资企业在 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   ) 1 、 提取信息: “ 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 2 、 提取信息: “ 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 3 、 地理判断: 主要目的是拓展国际市场。 B (2015· 新课标 Ⅱ , 6 ~ 7)1996 年我国与 M 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 2010 年我国有 20 多家沿海渔业企业 ( 总部设在国内 ) 在 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 M 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 M 国的位置。据此完成 (1) ~ (2) 题。 (2) 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 M 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 ( ) A .美国 B .日本 C .澳大利亚 D .法国 4 、 提取信息: “ 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 ”; 5 、 解读信息: 要求选择距 M 国最近的国家; 6 、 调动知识: 结合经纬度可知, M 国位于非洲西北部,选项中的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法国,距离 M 国最近的是法国。 D 中国 商品 旅游 用品 鞋子 服装 办公 设备 纺织 制品 电信 设备 R 值 4.0 3.5 3.4 3.3 2.8 2.7 Y 国 商品 鞋子 水产品 天然 橡胶 咖啡 可可 服装 谷物 R 值 12.3 10.9 10.0 8.1 5.5 4.8 1. 中国、 Y 国商品出口的共同特点是 ( ) A . 工业品比较优势强 B . 工业品所占比重小 C . 农产品比较优势弱 D . 农产品出口总量大 (2015· 福建文综, 5 ~ 6) 一个国家中某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程度用 R 值表示, R 值越大表示该商品出口的优势越强。下表为 2005 ~ 2012 年中国、东南亚 Y 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前六位的 R 值。读表完成 1 ~ 2 题。 1 、 提取信息: “ 中国、Y国商品出口的共同特点是 ”、“ A.工业品比较优势强 ”; 2 、 提取信息: “两 国出口商品 最优势的是旅游用品、鞋子”; 3 、 解读信息: 旅游用品、鞋子都属于工业品; 4 、 提取信息: “ C.农产品比较优势弱 ”; 中国 商品 旅游 用品 鞋子 服装 办公 设备 纺织 制品 电信 设备 R 值 4.0 3.5 3.4 3.3 2.8 2.7 Y 国 商品 鞋子 水产品 天然 橡胶 咖啡 可可 服装 谷物 R 值 12.3 10.9 10.0 8.1 5.5 4.8 1. 中国、 Y 国商品出口的共同特点是 ( ) A . 工业品比较优势强 B . 工业品所占比重小 C . 农产品比较优势弱 D . 农产品出口总量大 (2015· 福建文综, 5 ~ 6) 一个国家中某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程度用 R 值表示, R 值越大表示该商品出口的优势越强。下表为 2005 ~ 2012 年中国、东南亚 Y 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前六位的 R 值。读表完成 1 ~ 2 题。 5 、 提取信息: “ Y 国出口商品 中水产品、天然橡胶、咖啡等有比较优势”; 6 、 提取信息: “ D.农产品出口总量大 ”; 7 、 提取信息: 表中不能判断出出口总量的特点。 A 中国 商品 旅游 用品 鞋子 服装 办公 设备 纺织 制品 电信 设备 R 值 4.0 3.5 3.4 3.3 2.8 2.7 Y 国 商品 鞋子 水产品 天然 橡胶 咖啡 可可 服装 谷物 R 值 12.3 10.9 10.0 8.1 5.5 4.8 2 .决定 Y 国鞋子、服装出口优势的生产要素是 ( ) A. 科技 B. 资金 C. 劳动力 D. 原材料 (2015· 福建文综, 5 ~ 6) 一个国家中某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程度用 R 值表示, R 值越大表示该商品出口的优势越强。下表为 2005 ~ 2012 年中国、东南亚 Y 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前六位的 R 值。读表完成 1 ~ 2 题。 1 、 提取信息: “ 决定Y国鞋子、服装出口优势的生产要素是 ”; 2 、 调动知识: 该国工业区位优势; 3 、 提取信息: “ 东南亚Y国出口商品 ”; 4 、 地理判断: 结合以上分析, Y 国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劳动力资源优势最突出。 C 5. 课 后 作 业 [2014· 四川文综, 14(3) , 10 分 ]下 图中 M 、 N 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 M 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 (10 分 ) 1 、 提取信息: “ 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 ”; 2 、 调动知识: 渔产品加工业 属于原料导向型; 3 、 提取信息: “ 并分析在M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 ”; 4 、 调动知识: 工业 区位分析模式。 [2014· 四川文综, 14(3) , 10 分 ] 右图中 M 、 N 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 M 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 (10 分 ) 5 、 地理判断: 原料 : M 洋流为寒流,上升流为该地渔场提供大量营养物质,渔业资源丰富; 劳动力 : M 海域沿岸的非洲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市场 : M 地临近欧洲,欧洲人对渔产品的食物偏好使得欧洲市场广阔; 交通 :临大西洋,海运交通便利。 考点二 工业区位因素的 变化 1. 考 情 再 现 命题统计 2016 ·课标Ⅰ , 2 2016 ·课标Ⅲ , 3 2016 ·天津 , 22 2015· 北京文综, 41      2013· 重庆文综, 6 分   2013· 浙江文综, 2 ~ 3     ...... 命题分析 以工业统计资料、工业生产环节、区域工业发展为背景,考查工业区位分析与发展变化等。 2. 考 点 精 讲 1 、工业区位因素是变化的: ( 1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经济技术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如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 2 )某区域工业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如资源枯竭、交通改善等。 宝钢 武钢 防城港 湛江 煤来自安徽、山西 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 宝钢项目 武钢项目 2 、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原因: 3 、对环境有污染的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部门 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 空气污染 水源污染 既污染大气,又污染水源 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泥厂、酿造厂 ① 将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② 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厂、炼油厂  综合以上两条  发电厂、钢铁厂 ① 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②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  典 例 感 悟 某城市准备建商场、自来水厂、化工厂、钢铁厂、水泥厂,读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请根据城市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环境因素考虑,适当布局,将答案代号填入空格:商场 ________ ,码头 ________ ,自来水厂 ________ ,化工厂 ________ ,钢铁厂 ________ ,水泥厂 ________ 。 分析: 商场布局在交通便利、靠近消费人群、便于商品集散的城区 , 图中 C 位于城市内,适宜布局商场; 码头需有良好的港湾、陆上交通线连接,图中 F 河海联运; 自来水厂多建在河流上游、水源清洁的地方,图中 D 位于城市河流的上游; 化工厂靠近原料产地 ( 海盐、石油 ) 及盛行风的下风向,图中 B 适宜。 C F D B 某城市准备建商场、自来水厂、化工厂、钢铁厂、水泥厂,读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请根据城市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环境因素考虑,适当布局,将答案代号填入空格:商场 ________ ,码头 ________ ,自来水厂 ________ ,化工厂 ________ ,钢铁厂 ________ ,水泥厂 ________ 。 钢铁厂是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应远离城区,并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的郊外。 A 水泥厂是污染空气的企业,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的郊外。 E 某城市准备建商场、自来水厂、化工厂、钢铁厂、水泥厂,读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2) 简述以下工业布局的理由: 化工厂: _______ 钢铁厂: _______ 水泥厂: ____ __ 化工厂在 B 处,靠近化工原料 ( 海盐、石油 ) 的产地,又位于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造成的污染较小; 钢铁厂在 A 处, A 处有便利的交通,附近又有煤、铁矿石等钢铁工业所需的燃料和原料,位于常年盛行风垂直方向的城郊,基本上不会造成城区污染; 水泥厂在 E 处, E 处靠近山地,有水泥厂生产所需原料,又位于常年盛行风垂直方向的城郊,而且与城区之间有绿化带相隔,基本上不会造成城区大气污染。 分析: B A E 归纳总结 1 、对环境无污染或要求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工业区位: 对环境基本无污染的工业: 服装厂、玩具厂等, 可以布局在城区。 对环境要求高的工业: 精密仪器厂、自来水厂等, 应建在环境质量好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自来水取水点,应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上游。 归纳总结 2 、对大气污染的工业布局: ( 1 )常年有盛行风向的地区,布局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如西欧盛行西风,工厂应布局在城市的东侧。 ( 2 )风向复杂多变的地区,应布局在当地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 3 )在冬、夏季风的季风区,应布局在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 ( 4 )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要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之外。 4. 真 题 探究 归纳西雅图产业转型过程中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 (8 分 ) (2015· 北京文综, 41 , 18 分 ) 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 1962 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 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人类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图是西雅图主导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 1 、 提取信息: “ 归纳西雅图产业转型过程中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 ”; 2 、 解读信息: 要求明确工业类型的变化; 3 、 提取信息: 图 中最初 产业 是木材工业,到造船业、飞机制造业,再在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绿色产业 转型 ; 4 、 解读信息: 西雅图最初的产业为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后来向资金密集型转型,最后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1 、 提取信息: “ 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 ”、“ 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 ”; 地区 迁入数 迁出数 其中迁入来自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东部 23 5 - 5 10 8 中部 3 5 2 - 0 1 西部 3 11 3 0 - 0 东北 1 9 0 0 1 - (2015· 安徽文综, 30 ~ 31) 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下表表示 2001 年 1 月至 2012 年 4 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完成 (1) ~ (2) 题。 (1)2001 年 1 月至 2012 年 4 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 ( ) A .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 B .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C .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 D .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 2 、 提取信息 “ 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 迁入数主要来自西部和东北”; 3 、 提取信息 “ 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 4 、 提取信息 “全国迁入数共 30 ,其中 东部地区 迁入数 23 ”; 地区 迁入数 迁出数 其中迁入来自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东部 23 5 - 5 10 8 中部 3 5 2 - 0 1 西部 3 11 3 0 - 0 东北 1 9 0 0 1 - (2015· 安徽文综, 30 ~ 31) 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下表表示 2001 年 1 月至 2012 年 4 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完成 (1) ~ (2) 题。 (1)2001 年 1 月至 2012 年 4 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 ( ) A .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 B .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C .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 D .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 5 、 提取信息 “ 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 ”; 6 、 提取信息 “中部地区净迁出 2 个,西部净迁出 8 个,东北净迁出 8 个”; 7 、 提取信息 “ 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 ”; 8 、 提取信息 “ 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 迁出 11 个,而中部迁入 3 个”; B 地区 迁入数 迁出数 其中迁入来自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东部 23 5 - 5 10 8 中部 3 5 2 - 0 1 西部 3 11 3 0 - 0 东北 1 9 0 0 1 - (2015· 安徽文综, 30 ~ 31) 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下表表示 2001 年 1 月至 2012 年 4 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完成 (1) ~ (2) 题。 (2) 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 ( ) ① 原料 ②交通 ③劳动力 ④信息 ⑤政策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1 、 提取信息 “ (2)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 ”; 2 、 解读信息: 要求调动工业区位因素; 3 、 提取信息 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 ”; 4 、 解读信息: 由材料知,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所以应布局在交通便利、信息通畅度高、政策优惠的地区,对原料和劳动力要求不高。 C [2015· 四川文综, 13(4) , 6 分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 2013 年 4 月 26 日开始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 材料二 “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 ( 图 1) ;甲区域 等高线地形图 ( 图 2) 。 一列载有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个人电脑的“蓉欧快铁”奔驰在途中,判断列车的运行方向,并结合汽车生产条件,分析该列车终到所在地区汽车生产的区位优势。 (6 分 ) 1 、 提取信息: “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 ”; 2 、 提取信息: “ 一列载有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个人电脑的“蓉欧快铁”奔驰在途中,判断列车的运行方向 ”; 3 、 地理判断: 说明成都平原可以生产家用电器、个人电脑等产品;同时成都平原较西欧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也利于发展服装、鞋帽等产业,故该列车应自东向西运行; 4 、 提取信息: “ 并结合汽车生产条件,分析该列车终到站所在地区汽车生产的区位优势 ”; 5 、 解读信息: 列车到站在欧洲中部传统工业区; [2015· 四川文综, 13(4) , 6 分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 2013 年 4 月 26 日开始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 材料二 “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 ( 图 1) ;甲区域 等高线地形图 ( 图 2) 。 一列载有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个人电脑的“蓉欧快铁”奔驰在途中,判断列车的运行方向,并结合汽车生产条件,分析该列车终到所在地区汽车生产的区位优势。 (6 分 ) 6 、 调动知识: 汽车工业区位因素; 7 、 地理判断: 汽车工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传统工业,生产规模大,零部件多,对资金、原材料、生产协作条件要求较高;材料中告之“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则列车终到站所在地区汽车生产具有资金、技术、原材料、生产协作等方面的优势。 [2015· 四川文综, 13(4) , 6 分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 2013 年 4 月 26 日开始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 材料二 “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 ( 图 1) ;甲区域 等高线地形图 ( 图 2) 。 一列载有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个人电脑的“蓉欧快铁”奔驰在途中,判断列车的运行方向,并结合汽车生产条件,分析该列车终到所在地区汽车生产的区位优势。 (6 分 ) (2014 课标 Ⅰ 卷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21 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 ( 位置见下图 ) 。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 2013 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 审设问:  分析过程: (1) 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8 分 ) 明确设问要求: 根据材料考查工业区位条件 明确判断过程: 调动工业区位分析:优势条件主要从交通、动力、资金、矿产资源本身的品位、储量等方面加以展开说明。结合材料信息 3. 书写答案 2 . 提取材料和图示信息、分析 : 答:沙特阿拉伯 ( 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 ) 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1. 审设问:  分析过程: (2) 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8 分 ) 明确设问要求: 根据材料考查工业区位条件 明确判断过程: 调动工业区位分析,结合材料信息:自然条件中水源不足;“人口集中在沿海和绿洲”劳动力不足;“ 21 世纪初”发展较晚,基础薄弱。 2 . 提取材料和图示信息、分析 : 答: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2014 课标 Ⅰ 卷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21 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 ( 位置见下图 ) 。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 2013 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3. 书写答案 1. 审设问:  分析过程: (3) 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6 分 ) 明确设问要求: 根据材料考查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明确判断过程: 从污染类型、治污能力、自净能力等 方面分析。 2 . 提取设问和图示信息、分析 : 答: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 ( 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 ) ;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2014 课标 Ⅰ 卷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21 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 ( 位置见下图 ) 。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 2013 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3. 书写答案 5. 课 后 作 业 (2013· 重庆文综, 6 分 ) 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某公司拟在上图乙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 (6 分 ) 1 、 提取信息: “ 某公司拟在上图乙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 ”; 2 、 调动知识: 工业区位分析模式; 3 、 提取信息: 乙地 位于河源地区, 甲地 靠近珠江口,靠近广州; 4 、 地理判断: 原料: 水源充足、水质好; 土地 : 地价较低; 劳动力 : 经济水平较广州低。 (2012· 课标文综, 8 ~ 9) 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下图,完成 5 ~ 6 题。 5 .由上图可以推断,该区域 ( ) A . T 0 年工业基础雄厚 B . T 0 ~ T 1 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 . T 1 ~ T 2 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 . T 2 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1 、 提取信息: “ 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 ”; 2 、 提取信息: “ 由上图可以推断,该区域( )A. T 0 年工业基础雄厚 ”; 3 、 提取信息: “ 图 中 T 0 时剩余劳动力最多,工资水平最低”; 4 、 解读信息: 说明工业基础差,工业水平低; (2012· 课标文综, 8 ~ 9) 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下图,完成 5 ~ 6 题。 5 .由上图可以推断,该区域 ( ) A . T 0 年工业基础雄厚 B . T 0 ~ T 1 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 . T 1 ~ T 2 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 . T 2 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5 、 提取信息: “ B . T 0 ~ T 1 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 6 、 提取信息: “图中 T 0 ~ T 1 年 剩余劳动力变化不大,甲、乙人均工资变化不大”; 7 、 解读信息: 说明工业基础差,工业水平低; 8 、 提取信息: “ C. T 1 ~ T 2 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 9 、 解读信息: T 1 ~ T 2 年期间工资水平明显升高,说明新产业代替旧产业,处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2012· 课标文综, 8 ~ 9) 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下图,完成 5 ~ 6 题。 5 .由上图可以推断,该区域 ( ) A . T 0 年工业基础雄厚 B . T 0 ~ T 1 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 . T 1 ~ T 2 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 . T 2 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10 、 提取信息: “ D.T 2 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 11 、 解读信息: T 2 年后产业升级基本完成,但未显示出衰退迹象。 C (2012· 课标文综, 8 ~ 9) 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下图,完成 5 ~ 6 题。 6 .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 ) A .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 .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 .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 .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1 、 提取信息: “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 2 、 提取信息: “ 甲类企业 人均工资水平一直比乙类企业低”; 3 、 解读信息: 甲类产业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的工资一直较低,说明属于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应该更早被淘汰; 4 、 提取信息: “ B .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2012· 课标文综, 8 ~ 9) 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下图,完成 5 ~ 6 题。 6 .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 ) A .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 .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 .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 .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5 、 地理判断: 结合以上信息,甲类产业所能支付的工资较低,应该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6 、 提取信息: “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 7 、 地理判断: 结合以上信息,相对于甲类产业,乙类产业工资水平高,属于较高层次的产业,进入本区域的时间相对较晚。 B (2013 . 浙江 )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 1 ~ 2 题。 1 、下图是 4 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 “用工荒”的是 ( ) 1 、 提取信息: “下图是 4 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 “用工荒”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④ 2 、 解读信息: 劳动力导向型即劳动力价格占生产成本最高工业最宜面临用工荒; 3 、 提取信息: “劳动力成本比重最高的是图 ④ 工业”; D 2 、“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 A. 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 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C. 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D. 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2013 . 浙江 )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 1 ~ 2 题。 1 、 提取信息: ““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2 、 提取信息: “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3 、 解读信息: 工业用工荒,劳动力短缺,但工业相对第一产业收入较高,不会使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选项 A 错误 ; 2 、“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 A. 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 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C. 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D. 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2013 . 浙江 )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 1 ~ 2 题。 4 、 提取信息: “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5 、 解读信息: 工业用工荒,劳动力短缺,会刺激科技创新,减小劳动力成本所占生产成本的比重。选项 B 正确。 6 、 提取信息: “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7 、 解读信息: 工业用工荒,劳动力短缺,会提高平均工资;选项 C 错误。 2 、“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 A. 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 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C. 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D. 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2013 . 浙江 )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 1 ~ 2 题。 8 、 提取信息: “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9 、 解读信息: 工业用工荒,劳动力短缺,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会增加资金的投入,促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选项 D 错误。 B (2013· 安徽文综, 25) 下图表示安徽省 1985 ~ 2010 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题。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 ) A .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 .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 .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 .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1 、 提取信息: “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 2 、 解读信息: “ 对就业 增强 带动作用 ”最佳工业是劳动力导向型;“对 农业产业化的 增强 带动作用 ”指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 3 、 地理判断: 指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 A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