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二轮复习论述类文章阅读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届二轮复习论述类文章阅读学案

‎ 论述类文章阅读解题指导 做好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的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品读原文,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把握整体内容,迅速抓住文中重要信息,用铅笔标记重要信息(关键词句)。重要的信息主要指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过渡句、感悟句、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主旨句以及多重否定句、设问句等。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等,这些词语或句子往往对于揭示中心思想、表达作者观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对一些诸如“也许、可能、大概、如果(一旦)、部分(全部)、过去(将来)、目前、除了……外、唯一”等词语,在整体阅读中不失时机地标记它们,抓住它们,就等于抓住了做题的主动权。‎ ‎2.凭借文中的重要信息,准确地概括全文 通过第一遍阅读,对原文有了初步的印象,产生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时要趁热打铁,及时概括一下原文用了哪些具体材料,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观点,这个观点是怎样证明出来的。在实际操作中,‎ 多数学生是很难在读完第一遍之后迅速概括出以上要点,由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因此,要树立读不懂原文不做题的思想,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争取在第二遍乃至第三遍的阅读中实现控制原文的目标,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草率从事。‎ ‎3.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 论述类文章试题的答案一般与题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就在题干的附近,及时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就等于答对了该题的一半,因此,落实好题干所在的位置,有利于顺藤摸瓜,准确地确定该题的大致作答范围,为找出试题的答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4.缩小范围,仔细取舍,做出答案 一般论述类文章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应该及时准确找到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尽快确定答案范围。作答范围确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作答质量的高低。实践证明,正确的作答范围一旦确定,一般都能比较正确地找出答案;作答范围确定不当,失分也就理所当然。确定好作答范围之后,要找出该范围中最能体现答案的骨干词句或核心信息,对照题干要求,仔细取舍,直至找出准确的答案。‎ ‎5.不要急于选择答案 要先找出模糊答案,再拿每个答案与题干核对,对照时要特别注意范围大小、程度高低、数量多少、条件与结果、方法与目的、成就与问题、可能性与现实性。依照题目要求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排除错误选项,选取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排除法在一般论述类文章试题的解答中很有效。‎ ‎(1)答题要领:①遵循语境原则辨析词语理解语句。②弄清代词的指代意义:近指(这、这些),远指(那、那个),不定指(某、某些)。③确定文段的中心句(主旨句、首括句、过渡句、修辞句、语篇指示语句和情态语句)。④筛选整合信息,注意基本概念和新知识的解释、阐述。‎ ‎(2)答题步骤: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找到题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多用排除法(尤其是表述绝对的选项)。‎ ‎ 真题解读(2015·课标Ⅰ,1~3)‎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①‎ 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②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③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④‎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⑤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⑥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⑦,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⑧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⑨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⑪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⑫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⑬‎ 随着⑭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⑮,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⑯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⑰,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⑱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⑲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⑳,‎ 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①“特别是”突出了“商品经济”。‎ ‎②注意“此”指代的内容。此处可从指代内容角度出题。‎ ‎③“迅速发展”是其特点。‎ ‎④注意此句中“宋代”“古代”两词的修饰限制作用。此处可从范围的角度出题。‎ ‎⑤总说信用形式类型。此处可从遗漏信息的角度出题。‎ ‎⑥介绍借贷的类型、形式及作用。此处可从张冠李戴的角度出题。‎ ‎⑦介绍质、押的性质。‎ ‎⑧“必须”具有绝对性。‎ ‎⑨注意“通常”的意思。‎ ‎⑩“典”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⑪“典”的特点。注意“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的意思。此处可从曲解原意的角度出题。‎ ‎⑫注意“几乎”在表达上的严谨性。命题时可以故意忽略掉“几乎”,造成以偏概全。‎ ‎⑬介绍“赊买赊卖行为”的作用。‎ ‎⑭“随着”往往交代事物产生的背景。‎ ‎⑮要准确理解此处的意思,命题时可从曲解原意的角度入手。‎ ‎⑯“为了”是交代目的。‎ ‎⑰此处要注意连词。可以从遗漏信息的角度出题。‎ ‎⑱介绍茶引、盐引的使用方法和作用。这个句子较长,要运用提取主干的方法筛选主要信息。‎ ‎⑲介绍特点和作用。‎ ‎⑳“可见”,是总结上文的标志。‎ 总述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巨大作用。可从状态不当、关系不清等角度出题。‎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文本思路】 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在信用形式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出现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这种新型信用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据题精析】 ‎ ‎①明确题干要求题干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范围宽泛。‎ ‎②明确选项性质 选项是对文本句子的理解和判断。‎ ‎③找准对应区域,比对判断 比较时要找准具体位置,细致比较。‎ 选项 分析 A项 选项表述 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原文表述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比对分析 根据原文,借贷、质、押、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在宋代以前就存在,而“典”是在宋代才产生的信用形式。选项不正确。‎ B项 选项表述 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原文表述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 比对分析 选项中的“基本上”“主要目的”与原文“主要表现为”对应,“帮助百姓度过困境”,表明政府借贷行为不是为了盈利,相对于私人的高利贷,“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就言之有据了。选项表述符合原文。‎ C项 选项表述 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原文表述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比对分析 选项第一句合述原文第一句内容,意义完整;第二句用“不偿还债务”转述原文“违约”一词,意思相同。选项表述符合原文。‎ D项 选项表述 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原文表述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矛盾……‎ 比对分析 选项概括内容范围较大,组合“通货紧缩”“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等关键词语,成为新的句子,意思与原文一致。选项表述符合原文。‎ ‎【答案】 A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据题精析】 ‎ ‎①明确题干要求 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表面限制较为宽泛。‎ ‎②明确选项性质 选项是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和对句子的理解。‎ ‎③找准对应区域,比对判断 选项 分析 A项 选项表述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 原文表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比对分析 选项中的“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对应原文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选项中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对应原文的“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选项表述符合原文。‎ B项 选项表述 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原文表述 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比对分析 根据原文第3段可知,纸质信用工具是“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陆续出现的,文中并没有“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信息。选项表述无中生有,不正确。‎ C项 选项表述 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原文表述 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 比对分析 选项侧重从商人方面筛选原文材料,其中“专卖凭证”对应原文的“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选项表述符合原文。‎ D项 选项表述 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原文表述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 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比对分析 选项中的“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提供了技术条件”与原文“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相对应,意思相同。选项表述符合原文。‎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据题精析】 ‎ ‎①明确题干要求 题干要求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侧重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把握,包括对文本观点态度及逻辑关系的把握。‎ ‎②明确选项性质 选项是对文本信息关系的揭示及对信息所含思想的提取。‎ ‎③找准对应区域,明确作者观点及相关语句关系,比对判断 选项 分析 A项 选项表述 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盛。‎ 原文表述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比对分析 选项有推断的因素。经济、金融发展,相应机构当然随之产生、发展。选项表述符合原文意思。‎ B项 选项表述 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原文表述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比对分析 选项以房产为特例转述原文对应信息,其中的“出租权”包含原文的“收益支配权”。选项表述符合原文。‎ C项 选项表述 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原文表述 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 比对分析 选项根据原文中的“早期”“携带方便”“具有汇票性质”“顺利结算”“此后……逐步发展为纸币”等词句重新组句,意义保持不变。选项表述符合原文。‎ D项 选项表述 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原文表述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 ‎,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比对分析 选项中的“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的说法有误。从原文第2段最后一句“(赊买赊卖)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看,高利贷这种信用形式对当时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消极的。选项表述以偏概全。‎ ‎【答案】 D ‎ ‎ 一、(2016·课标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 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文本思路:解释殷墟甲骨文的含义,总说其影响→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 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1.D 曲解文意。选项“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错,原文第2段“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的是“《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2.B 夸大事实。选项“旧史学的研究”扩大了范围,原文第4段“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说的是“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并非全部旧史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3.D 曲解原意。原文第5段“‎ 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可知,学者们对先民造字之法的研究早就有所凭依,并非是“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 二、(2016·课标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 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文本思路:讲故事的人和小说家的区别→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故事的好坏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现代小说家要求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1.B 曲解文意,原文第2段说“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从第1段“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可知“故事的口耳相传”“作家创作加工”是“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的区别,而非“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2.C 曲解文意,选项“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错误,原文第4段“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而不是“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3.B 定位在原文第4段,小说家“调整讲故事的方式”,并没有削弱小说的故事性,可能增强对小说虚构的依赖,“个人表达功能”原文未提及。‎ 三、(2016·课标Ⅲ,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文本思路: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文献资料都是史料→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需要将文献史料辩证分析、科学利用来研究历史→也能从纯粹的文艺作品中发掘史料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1.C 曲解文意。“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错误,文章第2段“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意思是,王国维在肯定他们的怀疑精神的同时,惋惜他们没能充分地分析和利用史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2.D 认识绝对化。“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错误,作者认为可以从与历史事实没有出入的情节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 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3.B 强加因果。原文第1段“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只是分析了史料范围不够宽泛,并没有B项中的因果关系。‎ 四、(2016·山东,6~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 ‎《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文本思路:古体诗及其特点→五七言古诗至唐代发生的新变化→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的差别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1.D A.无中生有。选项中“逐渐走向衰微”于文无据。B.强加因果,选项“因而”前后并无因果关系。C.于文无据,选项“更似绝句律诗”没有依据。‎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2.C 无中生有。“继承汉魏古诗”在文中没有依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3.C 以偏概全。选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准确,引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 五、(2015·课标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 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段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 ‎,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文本思路:随着“接受美学”的产生,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接受者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其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作品的“召唤结构”需要读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文本与接受呈现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1.A 曲解原意。选项“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与原文第1段“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表述有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2.C 强加因果。第4段原文信息为“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可以看出,其间并不具备因果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3.B 断章取义。选项对应的第4段原文信息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选项遗漏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导致断章取义。“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是对文本的误读,无中生有。‎ 六、(2015·山东,6~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 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 文本思路:塑造典型人物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作家塑造人物性格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二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难以捉摸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 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1.C A、B、D皆为答非所问。原文第1段中说“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第2段中说“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最后一段中说“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综合各段内容可以看出,整篇文章都在谈论“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魂。‎ ‎2.B 曲解原意。原文第4段“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意思是不只抓住表象,还要注意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而选项变肯定为否定,说成了“不能从表象入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 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3.D 《祝福》中的“我”是一个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同情弱者,但面对封建礼教的残酷又深感无能为力,甚至在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因此说,“我”的灵魂还受着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思想上还有软弱逃避的一面。符合原文中“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的观点。‎ 七、(2015·四川,5~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汉经学 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收博士弟子五十人。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从中国文化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 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保存下来。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汉景帝以后,陆续在孔府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左传》等。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于是引起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西汉时期,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 ‎,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繁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借以维护主流思想,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它们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文本思路: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确立于汉武帝时代,在中国学术体系中居核心地位→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者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它们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下列关于“两汉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以五经为研习对象,标志经学的真正确立。‎ B.汉朝五经博士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和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C.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 D.今古文经学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C 曲解原意,文中无据。原文第2段中说“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并未明确说出“古文经”与“今文经”的篇目谁多谁少,举《尚书》的例子只是为了证明“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 B.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主张的五伦与五常也明确确立为社会伦理道德。‎ C.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 D.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最高成就。‎ ‎2.B A.“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错误,对应的原文第1段是“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此处前提与结果倒置。C.曲解文意,以偏概全。“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错,今文经学“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古文经学“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而脱离思想和生活”。D.无中生有,“最高成就”没有依据,而且文中说“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已不是单单只代表古文经学了。‎ ‎3.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西汉儒生凭借口耳相传,把五经书写下来形成今文经,今文经的研究成为西汉经学主流。‎ C.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在东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D.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与论争,客观上促进了两派的相互了解,推动了经学的发展。‎ ‎3.C 夸大事实。选项中“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与原文第2段中的“一时没有实现”不符。‎ 八、(2015·安徽,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 ‎,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有删改)‎ 文本思路:有人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作者认为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应当包括儒家经典以及其他经典→中国经典不仅包括儒家经典,还应当包括佛教经典和道教经典,以及历史著作、文字学著作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重新阅读经典,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说明对待古代经典的三种看法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偏狭。‎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1.C A.曲解原意。原文第1段为“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选项把“有人说”当成作者的观点。B.无中生有。“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的说法原文并未提及。D.以偏概全。对中国经典范围的认定,不仅包括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以及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还应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文字学著作等。‎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2.B 无中生有。原文第2段说“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 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可见“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是儒家的共同特点,而选项中的“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原文并未涉及,也不能由原文推断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3.C A.逻辑有误,曲解原意。选项中“这一过程”指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形成的过程,把形成过程等同于其“价值与意义”所在,显然不对。B.过于绝对。原文第3段“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第4段“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选项中的“就可以”过于绝对。D.断章取义。原文 “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目的是让经典发挥作用;选项“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呈现风格”成了目的。‎ 九、(2015·湖北,6~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 葛兆光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于是,这种“天”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占卜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 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其次是“二”。“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再次是“五”。在《吕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次。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 沟通天地人神的权力仍然被少数术士所掌握。大多数人相信,他们由于有某些特殊的禀赋与训练,拥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他们与天、与神灵、与祖先交流。‎ 当时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有以下几类。一是生命。铜镜铭文这样的考古资料透露了秦汉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看来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如果说铜镜铭文、帛画、画像石中的神仙内容及秦汉方士的求仙寻药炼金活动,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很明显,他们也努力地探索过人体的奥秘与医疗技术,张家山汉简中的《脉书》、马王堆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等,就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忧患。正是在这种期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二是幸福。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铜镜铭文中那么多的“富贵”和“宜子孙”的字样就是明证。三是国家。当诸侯国家日益消亡或削弱,各种文化区域日趋混融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时候,人们开始彼此认同。“天下”‎ 一词在当时是一个较纯粹的政治概念,当人们逐渐有了更广泛的地理知识之后,人们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地域只是天下的一部分,于是又常常使用“海内”一词。“海内”一词在当时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疆域的代名词,凡是生活在海内的人,凡是有共同语言、习俗、观念与服饰的海内人,都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已经在人们心目中确立了。‎ ‎(本文有删改)‎ 文本思路:秦汉时代,“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人们需要通过术士与天、与神灵、与祖先交流→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有生命、幸福和国家 ‎1.关于秦汉时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这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 B.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权贵,都把“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认为遵循“天”的规则,效法“天”,能够获得思想和行为的合法性。‎ D.“天”是自然的法则,一切知识都与之相关,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认识外部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 ‎1.C  A.曲解原意。由原文第2段中“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可知选项中“让普通人敬畏”表述不当,这样做的目的是“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而不是“让普通人敬畏”。B.偷换概念。原文第3段“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可知选项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与原文不符。D.曲解原意。原文第3段为“‘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而选项却说“‘天’是自然的法则”,且“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为无中生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因为“天”等同于“一”,意味着绝对和神圣,所以,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 B.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的表述显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五行、五声、五色、五方、五祀等实际上都体现了“天”蕴含的自然法则与宇宙秩序。‎ C.秦汉时代,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少数被认为有特殊禀赋与训练的术士才能与天、神沟通,并非人人都具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 D.“一”“二”“五”等数字概念表达了“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这些概念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牵连着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 ‎2.A 曲解原意。原文第3段说“‘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但选项说成是“‘天’等同于‘一’”。同时,选项强加了因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 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C.秦汉时代,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对于“富贵”和“宜子孙”的追求即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重要表现。‎ D.秦汉时代,与“天下”一词作为政治概念不同,“海内”是“文化疆域”的代名词,“海内”的人于文化层面能够彼此认同。‎ ‎3.D A.强加因果。“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不能得出“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的结论。B.曲解原意。原文最后一段中说“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次要地位”不等同于选项中说的“从来就没有”。C.以偏概全。原文最后一段“看来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正是在这种期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这说明导致神仙信仰的世俗化的应该包括“人之永恒极其困难”,而不仅是选项说的“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 十、(2014·课标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 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文本思路:阐述悲剧产生的原因及作用→分析构成悲剧的三个要素→提出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的观点并分析其原因→阐述悲剧表现的主要内容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 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1.B 遗漏信息。原文第3、4段都提到了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而选项忽视了“文学艺术”这一重要信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 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2.C 混淆肯定否定。原文第4段结尾处明确有“获得悲剧感”的句子,选项却故意加以否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3.D ①因果混乱。分析人们喜欢悲剧的原因,应谈及悲剧的“冲突与毁灭”“抗争与拼搏”。②逻辑错误。原文第3段结尾处有“‘以悲为美’才能实现”的句子,无法推出“‘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十一、(2014·课标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文本思路:选文首先阐述周代对食品交易作出了特别规定,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然后是汉唐,对有毒有害食品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接着是宋代,针对商品市场出现的掺假和以次充好等问题制定了行会制度→最后总结全文,表明这些规定对于现实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1.C 遗漏信息。对“《二年律令》”的表述,选项故意漏掉了原文第2段中“处罚当事人”这个重要信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2.B 偷换概念。第3段中有“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的句子,而选项则故意改变了原文的意思,将行会说成了“政府机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3.B 张冠李戴。第3段中有“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的句子,而选项则将这一行为的主体安在了“政府”的头上。‎ 高考论述类文章往往是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 侧重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命题设置选项以误导、迷惑性进行干扰。一般不会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设题。‎ ‎(常见的干扰点见下文“设题十大误区”)‎ 做一般论述类文章的阅读试题,要掌握大体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1.先通读原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给重要信息作标记符号。一般来说,标题,段落的中心句,主体段落的起始句、收束句,全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往往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整体阅读时要快速抓住这些信息。‎ ‎2.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3.分析题干,吃透选项。解答时要仔细分析题干,弄清题目要求,吃透各选项的含意,根据上下文的意脉,寻找答题信息。要培养“多点意识”,力求找准找全对应点。‎ ‎4.把每一选项的表述与文中相关内容仔细比较,看有无变化。从句式、陈述对象、句意侧重点、范围大小、程度轻重等方面辨析异同,认清命题者设题常用的干扰方法,避免误入陷阱。‎ 做题时要避免几种失误。一是避免急功近利,摆不正阅读与做题的关系。不能阅读投入少,做题投入多,还没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要旨,就急于动手做题。二是避免缺乏阅读的敏感性,不能快速找准找全包含答题信息的语句,不能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必要信息。三是避免过早阅读题肢,把头脑搞乱,给自己招来更多的干扰因素。四是避免粗心大意,不能完整、正确地筛选信息,导致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 设题十大误区 设题误区一:曲解原意 导学1‎ 故意错误地解说原文,或者拼凑不相关的词句导致选项与原文的意思发生偏离。‎ ‎【典例精析】(2015·课标Ⅱ,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过去,艺术品的 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原文呈现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比对分析 曲解原意。选项故意错误地将原文“艺术品的接受……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理解成“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导致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 设题误区二:偷换概念 导学2‎ 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导致选项中概念的内涵、外延不等同于原文中的概念。在阅读原文时,学生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此外还要留心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 ‎【典例精析】(2014·课标Ⅱ,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原文呈现 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 比对分析 偷换概念,原文明确说行会是“商人们”组成,选项故意改变原文的概念,说成是“政府机构”。‎ 设题误区三:无中生有 导学3‎ 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典例精析】(2015·安徽,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原文呈现 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比对分析 无中生有。选项中“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 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原文并未涉及,也不能由原文推断出来。‎ 设题误区四:以偏概全 导学4‎ 选项在事物的数量范围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有时命题者会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如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 ‎【典例精析】(2015·湖北,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C.秦汉时代,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对于“富贵”和“宜子孙”的追求即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重要表现。‎ 原文呈现 ‎……看来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就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忧患。正是在这种期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 比对分析 以偏概全。从原文信息看,导致神仙信仰的世俗化的不仅仅是选项说的“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应该还包括“人之永恒极其困难”。‎ 设题误区五:张冠李戴 导学5‎ 原文说甲怎么样,而选项却说成乙怎么样;或将原文中某个人的观点、做法,说成是另外一个人的观点、做法等。‎ ‎【典例精析】(2014·课标Ⅱ,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原文呈现 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 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 比对分析 张冠李戴。原文中“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说明“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的是“各个行会”;而选项中“宋代政府……既规定……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把关”的主体变成了“宋代政府”。‎ 设题误区六:关系错误 导学6‎ ‎(1)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2)混淆是非(肯定与否定)。有意将原文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3)主次颠倒。故意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倒置。‎ ‎【典例精析】(2014·课标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原文呈现 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比对分析 关系错乱。选项“之所以……是因为”是因果关系,而原文“……从而……”是顺承的条件关系;而且从原文信息看,选项中“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也不是“人们喜欢欣赏悲剧”的原因。‎ 设题误区七:状态不当 导学7‎ ‎(1)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和“已经产生的情况”混淆。要关注“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 等。(2)混淆模态(或然与必然)。故意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必然出现的情况混淆。要关注“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估计、如果、一定、必将、未必”等。‎ ‎【典例精析】(2013·江西,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原文呈现 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好。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是说,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比对分析 状态不当。原文“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好”,并非肯定“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的说法是错误的。选项将原文“未必然”的委婉语气变成了必然。“实际上”与“可能性”矛盾。‎ 设题误区八:夸大事实 导学8‎ 不尊重原文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的特点、能力、功能和效用等。‎ ‎【典例精析】(2015·四川,3)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C.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在东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原文呈现 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于是引起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 比对分析 夸大事实。关于古文经立于学官,原文是“一时没有实现”,而选项中说“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故意夸大了事实。‎ 设题误区九:断章取义 导学9‎ 故意遗漏原文重要的信息点,或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另一个方面,导致断章取义。‎ ‎【典例精析】(2015·课标Ⅱ,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原文呈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比对分析 断章取义。选项故意将“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之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遗漏了,从而形成了断章取义。‎ 设题误区十:答非所问 导学10‎ 选项在表述对象上设置误区,题干要求从“此”而选项从“彼”,即选项与题干毫不相干。‎ ‎【典例精析】(2015·山东,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原文呈现 原文第1段中说“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第2段中说“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最后一段中说“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 比对分析 综合各段内容可以看出,整篇文章都在谈论“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所以A、B、D所说均不切合文章主旨,皆为答非所问。‎ 一、(2016·河南平顶山市高三第二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几个世纪以来,文字与图像之间关系的问题一直都是美学的关注点。在中国,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不像西方那样疏离,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处于同一个艺术领域里。对于汉字的书写、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 高建平曾在他的书中做出很有洞见性的分析:“我们可以说中国画主要是受到了书法的影响,而不是书写,但我们同时必须牢记,这两者之间并无实质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书法和绘画都依赖于创新和表达,这与象征性符号不同,象征性符号的主要目的在于图示化以实用。书法和绘画也同样离不开社会环境,比如说中国画匠的作品与来自更高社会地位的文人画家的作品有着不同的功能。据此而言,在中国书法与绘画语境中所呈现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要比西方语境中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更近。这是由中国的书画传统所决定的。‎ 西方文化中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讨论,常围绕着争论绘画和诗歌哪个更具重要性。莱辛的《拉奥孔》探讨了诗歌和绘画的相对优点,充分地显示了它们各自对于认知理解的贡献。莱辛意在突出诗歌的优越性,能够比绘画达到更广泛的境地。绘画受限于视线,需要将焦点固定在某一特定的时刻,所得为视线所过滤。即便被理解的物体已经发生变化,从焦点出发也还是有诸多局限。莱辛认为诗歌能够运用所有语言能动用的更大范围的资源,同时也包括直觉和想象,能够提供一个关于对象的更为整体的观念。‎ 随着当代诗歌理论和包括绘画在内的视觉艺术的发展,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点持续地发生转变。比如,20世纪40年代,格林伯格的写作是在寻求一种纯粹的、互不混杂的艺术介质,强调每门艺术的相对彼此的独立性。也因此,他攻击文人化的绘画,辨析诗歌在视觉艺术上的局限,以及叙事与绘画的不同。他想维护的是绘画的纯粹性,反对诗歌(文学)对于绘画的入侵。强调绘画的艺术介质的纯粹性,意味着将它从与诗歌和叙事的联系中摆脱出来,同时也从模仿以及对于绘画深度的幻觉中摆脱出来。因而,他认为帆布平面以及绘画内含的抽象性,是使得绘画能够真正自我实现的必经之途。很显然,格林伯格20世纪末期的创作是要努力将这一实践正当化。然而将艺术介质纯粹化的努力都遭遇失败,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 浏览20世纪晚期到21世纪至今的那些视觉艺术家们的实践发现,在西方的绘画和其他形象艺术中,文字与图像实际上已经以多重方式融汇到一处。有意味的是 ‎,不仅诗人在学习视觉艺术的实践中将图像融入文字,而视觉艺术家也在他们的影像作品中大量引入文字。而对于在书画同源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中国艺术家来说,西方现当代艺术中将文字融入图像,将图像融入文字的实践,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变动。中国当代艺术也在继续探索文字与图像之间的互动。这表明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艺术家都在加紧努力寻找合适的词汇来补充到视觉形象中,将文字融入到视觉形象之中是一个大的趋势。‎ ‎(摘编自柯蒂斯·卡特《艺术中的文字与图像》)‎ 文本思路:在中国书法与绘画语境中所呈现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要比西方语境中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更近→莱辛认为诗歌能够比绘画达到更广泛的境地→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点持续地发生转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将文字融入到视觉形象之中是一个大的趋势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美学的关注点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是文字与图像之间关系的问题,在中国,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不像西方那样疏离。‎ B.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处于同一个艺术领域里,高建平曾在他的书中对于汉字的书写、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很有洞见性的分析。‎ C.在很大程度上,书法和绘画依赖创新、表达,离不开社会环境,中国画匠的作品与来自更高社会地位的文人画家的作品有着不同的功能。‎ D.中国书法和绘画的社会环境和传统,使中国书法与绘画语境中所呈现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要比西方语境中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更近。‎ ‎1.A 以偏概全。原文第1段“几个世纪以来,文字与图像之间关系的问题一直都是美学的关注点。在中国,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不像西方那样疏离,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处于同一个艺术领域里”中,“文字与图像之间关系的问题一直都是美学的关注点”不等于选项“美学的关注点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是文字与图像之间关系的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与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处于同一个艺术领域不同,西方文化中常常需要借讨论绘画和诗歌哪个更重要来探讨文字和图像之间的关系。‎ B.莱辛认为诗歌能运用所有语言能动用的更多的资源,从而能够提供一个更为整体的观念,达到更广泛的境地,因此更具有优越性。‎ C.尽管当代诗歌理论和视觉艺术的发展使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点持续发生转变,但东西方艺术介质纯粹化的努力都遭遇失败。‎ D.与莱辛的观点不同,格林伯格强调每门艺术的绝对独立,追求写作和绘画的纯粹性,攻击文人化的绘画,反对诗歌对绘画的入侵。‎ ‎2.D 偷换概念。原文第3段“20世纪40年代,格林伯格的写作是在寻求一种纯粹的、互不混杂的艺术介质,强调每门艺术的相对彼此的独立性”。格林伯格“强调每门艺术的相对彼此的独立性”,而选项偷换成了“强调每门艺术的绝对独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中西方艺术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随着诗歌理论和视觉艺术的不断发展,二者的关系更为紧密。‎ B.西方现当代艺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动,诗人在学习视觉艺术的实践中将图像融入文字,视觉艺术家也在自己影像作品中大量引入了文字。‎ C.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只要当代诗歌理论和包括绘画在内的视觉艺术一直发展下去,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点就会持续发生转变。‎ D.当代艺术家们都在加紧寻找合适的词汇来补充到视觉形象之中,努力将文字融入到视觉形象之中,以使文字与图像更好地融汇在一起。‎ ‎3.C 不合逻辑。原文第3段“随着当代诗歌理论和包括绘画在内的视觉艺术的发展,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点持续地发生转变”,选项强加了“只要……就……”,改变了逻辑关系。‎ 二、(2016·安徽淮南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5年10月5日晚,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分享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疟疾是一种常见、危害大、病理复杂的急性传染病,以间歇性发高烧为主要病征,是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甚至温带边缘的一种重要虫媒传染病。疟疾感染者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皮肤灼热而干燥、心悸、口渴,痛苦难忍。高热后期,患者的颜面和手心开始出汗,并迅速遍及全身,大汗淋漓。约2~3个小时后,体温逐渐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 常安然入睡。一般在间歇48小时后又开始重复上述过程。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脑水肿,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而致死亡。‎ 早在人类出现前,疟原虫就在非洲存在了。所以,人类从诞生之初一直被这种疾病困扰。在历史长河中,将疟疾列在蹂躏人类最长时间疾病的榜首可能并不为过。在中国,“疟疾”有酷虐之病的意思。《释名》:“疟,酷虐也。”《说文解字》:“疟,热寒休作。”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孟获,还有清乾隆年间数度进击缅甸都因疟疾而受挫,有时竟会“及至未战,士卒死者十已七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殖民非洲、亚洲等地的部队发生疟疾大流行,尤其是在东非的英军,感染疟疾丧生者达10万以上,当时疟疾的控制足以左右殖民地战争的胜负。‎ 古人尝试了诸多途径治疗疟疾,但成效寥寥。罗马名医盖伦根据“四体液说”提出,疟疾是体液不平衡所导致的,采用放血和催泻疗法即可治愈。然而,疟疾本身就会导致贫血,简单粗暴的放血只能让病人死得更快。传统中医则认为祛邪截疟是治疗疟疾的基本原则。相传起源于神农氏,在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最早明确记载了植物常山有治疟的功效。而此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则是受到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 新航路开辟后,疟疾很快随冒险家传入新大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疾病在美洲大陆却找到了它的克星。生长于南美安第斯山区的金鸡纳树树皮治疗疟疾的功效便被发现了。19世纪末人们终于发现了疟疾致病的真正原因,法国军医拉佛朗在非洲疟疾患者血液的红细胞中发现疟原虫。1897年,英国生物学家罗斯在印度发现按蚊体内疟原虫的合子,并阐明了人体内与蚊体内疟原虫的发育史以及疟疾的传播方式。‎ ‎1961年-1973年的越南战争期间,美、越双方因疟疾减员严重,疟原虫对原有抗疟药已经产生了耐药性,双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新药的研究,最终也未能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在越共的请求下,1967年5月23日,中国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1969年1月,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正是在此背景下,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青蒿素在治疟方面的功效,从而改写了人类治疗疟疾的历史。‎ ‎(节选自《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21期,有删改)‎ 文本思路:疟疾是一种常见、危害大、病理复杂的急性传染病→人类从诞生之初一直被这种疾病困扰。古人尝试了诸多途径治疗疟疾,但成效寥寥→新航路开辟后,疟疾很快随冒险家传入新大陆。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青蒿素在治疟方面的功效,从而改写了人类治疗疟疾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凭借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一突出贡献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B.疟疾是一种常见、危害大、病理复杂的疾病,是流行于热带、亚热带甚至温带边缘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以患者出现间歇性寒热发作为主要病体特征。‎ C.疟疾患者在发病初期都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常高达40℃甚至40℃以上。‎ D.疟疾一般在间歇48小时后会重新发作,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脑水肿,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而致死亡。‎ ‎1.C 以偏概全。原文第2段“疟疾感染者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选项“疟疾患者在发病初期都有明显的寒战”将“一般”换成了“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导致疟疾发病的疟原虫存在于出现人类之前,以至于人类从诞生之初一直被疟疾困扰。古人尝试了诸多途径治疗疟疾,但成效寥寥。‎ B.疟疾本身会导致贫血的特点使得罗马名医盖伦根据“四体液说”提出的放血法成为了简单粗暴的治疗疟疾的方法。‎ C.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获得灵感,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获得了成功。‎ D.新航路开辟后,生长于南美安第斯山区的金鸡纳树树皮治疗疟疾的功效被发现了,疟疾终于找到了它的克星。‎ ‎2.B 曲解原意。原文第4段“罗马名医盖伦根据‘四体液说’提出,疟疾是体液不平衡所导致的,采用放血和催泻疗法即可治愈。然而,‎ 疟疾本身就会导致贫血,简单粗暴的放血只能让病人死得更快”,原文是“简单粗暴的放血”,选项“放血法成为了简单粗暴的治疗疟疾的方法”曲解了原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古代,“疟疾”有酷虐之病的意思。在过去的战争中它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甚至可以左右许多战争的胜负,足见当时疟疾之危害。‎ B.在非洲疟疾患者血液的红细胞中,法国军医拉佛朗发现疟原虫,在印度,英国生物学家罗斯发现按蚊体内疟原虫的合子,他们都为疟疾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C.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原有抗疟药使疟原虫产生抗药性,美越双方研究新药没有取得成功,因此中国开始了研究防治疟疾新药的工作。‎ D.1969年1月开始,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开始了研究防治疟疾新药的工作,他们通过努力,最终改写了人类治疗疟疾的历史。‎ ‎3.C 关系错误。原文最后一段“1961年—1973年的越南战争期间,美、越双方因疟疾减员严重,疟原虫对原有抗疟药已经产生了耐药性,双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新药的研究,最终也未能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在越共的请求下,1967年5月23日,中国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由此可知,“中国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的原因是越共的请求,而非其他。‎ 三、(2016·广东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体系是思想完美者的自然形式 曹文轩 当限制在一定结构中所进行的有条理、有层次、有主次等各种关系的理论建设完成后,我们可以说:“这,便是一个体系。”“限制在一定的结构中”这几个字很重要,它意味着理论的完整性和观念之间的互涉性。不管有多少观念,它们都是在一个共同体内。结构可能是显性的,从理论展开的格式上就可以看出;也可能是隐性的,即表面上看来,这些理论是松散的,随便慨叹的,但在这些理论的深处沉着一种将它们勾结在一起的结构,使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观念也不能脱离和游弋于它的引力之外。‎ 当我们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为完美的事物时,这个事物必定是在一定的结构之中的,或者说它是暗含着一种结构的。这个事物只要一失去联系,逸出结构之外,这个结构对它无约束能力,这个事物便不再是完美的。‎ 体系者只有一个出发点(同时只有一个中心点,或一个终点)。由于庞大的理论是建设在一个点上的,那么在众多的观念中,则必然存在着母子关系(即若干观念是由于一个根本观念生殖出来的)。而非体系者没有用心去寻找一个点,而是分别在若干个点上进行理论阐述,结果是:观念众多,但观念之间多为并列关系。‎ 体系者与非体系者,在知识的占有、领会、掌握和生发上,处于两个等级。前者的知识已形成了一条线,而后者的知识只有无数个不接壤的点,虽然这些点也有许多是闪光的。当点未转化成线时,就意味着那个人在知识方面还很稚弱和生疏。有一两个闪光点,这并不难,难的是有一条线——一条结实而又飘逸灵活的线。但许多人发昏,常去贬低线者,而颂扬点者:“哦,思想家!”殊不知点与线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人们被星星点点的格言迷乱了。那些只有星星点点思想的思想家们甚至在短期内被人认为是超出创造着体系的思想家们之上的。‎ 把若干观点放在逻辑关系的制约下,体系者的理论有着可贵的、令人肃然起敬的严密性。而非体系者由于观点之间缺乏派生、推演、呼应等关系,往往矛盾百出,到处可见漏洞。黑格尔等的体系一丝不苟、密不透风,自然无懈可击。他们的体系也许是反动的,但就体系本身而言,我们不可指望能以用它的矛戳它的盾的路数将其击毁。数学般的演绎,杜绝了这种可能性。体系的粉碎,不可能来自内部,而只能来自另一个体系。非体系者则必然常常陷于以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的尴尬处境之中,他们被粉碎,只需自己的力量就足矣。‎ 体系的创造,并非都是自觉的。但一个思想完美者在进行学说的创造时,总会自然生发出体系,甚至连那些反体系的人都生发出了体系,如尼采。‎ 没有创造体系的人,是不可能在人们心目中占有位置的。他们曾经因为创造过一些颇有智慧的格言,一些大胆得让人心惊肉跳的口号,一些切中时弊的观点,一些很让人过瘾的俏皮话,也在短暂的时间中被人们注意过,但终因他们只是只言片语的玩闹,使人们对他们失去了耐心,或因人们终于觉察到他们在学识上与体系者不可匹敌,而被遗忘了。而那些创造了体系的思想家们、美学家们,却因为他们完整庄严的学说,被人们记住了。‎ 体系有助于人类思维的严格训练。人类的一般思维有着种种毛病:浮光掠影、混乱、含糊、自相矛盾……因此 ‎,一般思维少有成效。创造了伟大思想和有伟大发现的人们,是在经过严格的思维训练之后出现的。体系正是这种严格训练的结果。‎ ‎(节选自曹文轩《思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5月版,‎ 有改动)‎ 文本思路:不管有多少观念,它们都是在一个共同体内,结构可能是显性或隐性的。任何一个完美的事物必定在一定的结构之中→体系者只有一个出发点,知识已形成了一条线;其理论有着可贵的、令人肃然起敬的严密性→体系的创造,并非都是自觉的→体系有助于人类思维的严格训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系意味着理论的完整性和观念之间的互涉性,不管其中有多少观念,任何一个观念也不能脱离和游弋于体系的引力之外。‎ B.体系和非体系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理论建设存在着并列关系,后者的理论存在着母子关系。‎ C.非体系者他们的思想中也有许多闪光点,但因为他们的知识只是无数个不接壤的点,也就意味着那个人的知识方面很稚弱和生疏,没有形成体系。‎ D.非体系者的观点之间由于缺乏派生、推演、呼应等关系,所以他们必然常常陷于矛盾尴尬的境地。‎ ‎1.B 张冠李戴。原文第3段“而非体系者没有用心去寻找一个点,……但观念之间多为并列关系”,可见选项颠倒了体系和非体系的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如果你在进行知识的占有、领会、掌握和生发上无法让所拥有的知识形成一条线,那么你的理论无法形成体系。‎ B.体系者的理论可贵之处在于他们能把若干观点放在逻辑关系的制约之下,具有非同一般的严密性,比如黑格尔的理论体系。‎ C.思想完美者创造学说时都会自觉生成体系,他们比那些只创造一些格言的人更有影响。‎ D.人的思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憾,经过严格的思维训练之后,可以产生出创造伟大思想和有伟大发现的人。‎ ‎2.C 以偏概全。原文第6段“体系的创造,并非都是自觉的”证明该选项错,而且“总会”和“都会”周延性不同。‎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分别在很多知识点上进行阐述,观念很多,观念之间互相并列,之间没有内在逻辑关系,则说明知识未形成体系。‎ B.“一条结实而又飘逸灵活的线”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他们的思想形成体系,理论之间有较严密的逻辑关系。‎ C.体系的粉碎不可能来自体系的建立者,只能来自另一个没有建立体系的理论。‎ D.创造过一些颇有智慧的格言、一些大胆得让人心惊肉跳的口号等的人,要想长久地被人们记住,就必须创造体系和完整庄严的学说。‎ ‎3.C 无中生有。原文第5段“体系的粉碎,……只能来自另一个体系”,而不是选项的“另一个没有建立体系的理论”。‎ 四、(2016·山东临沂市高三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自然美 李泽厚 就美的本质说,自然美是美学的难题。各派不是认为自然无美,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便是认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无关。对这个问题,我当年提出了“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亦即“自然的人化”说。‎ 但“自然的人化”说却一直遭到误解和反对。它常常被人们从字面含义上肤浅地理解为被人力开发了的自然对象。其实,“自然的人化”可以分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这是狭义的自然人化。而我所说的,是广义的概念。天空、大海、沙漠、荒山野林,没有经人去改造,但也是“自然的人化”。因为“自然的人化”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指的是整个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 ‎“自然的人化”不能仅仅从狭义上去理解。人所培植的花草等,也确乎是美的,但社会越发展,人们便越要也越能欣赏暴风骤雨、沙漠、荒凉的风景等没有改造的自然,越要也越能欣赏像昆明石林这样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奇特美景,这些东西对人有害或为敌的内容已消失,而愈以其感性形式吸引着人们。人在欣赏这些表面上似乎与人抗争的感性自然形式中,得到一种高昂的美感愉快。所以应该站在一种广阔的历史视野上理解“自然的人化”。此外,还有人经常把“‎ 自然的人化”解释为比拟性的,将自然对象赋予人的想象、情感、意会,如把松、竹、梅比作人的高风亮节,将自然对象作为人格的理想等。这是康德讲的“道德的象征”。这样理解“自然的人化”只能是种借用。‎ 社会美有历史尺度问题,自然美亦然。那么,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的历史尺度,又如何理解和计算呢?这个广义的“自然的人化”大体从何时开始的呢?‎ 首先要指出,狭义的“自然的人化”是广义的“自然的人化”的基础,是使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改变的根本原因。原始人为什么不能欣赏山水花鸟,就是因为当时狭义的自然人化水平即生产力水平,使他跟自然的关系不存在那广义的自然的人化。在狩猎的时代或狞猎的原始民族中,大概只有某些种类的动物成为人类活动和意识的对象,其他的自然事物不是与人无关,便是与人敌对。农业社会之所以是人类历史的最大进展也正在于它使人类安居,并循天时、地利而延续着巩固着秩序化的生活,众多自然事物和整个大自然逐渐成为人类生活活动的真正的客观环境、条件、资源、工具,从而成为对象。这虽然还不是审美对象,却是它们日后成为个人审美对象的前提基础和根源,即是说,它们开始获有了美的本质,具有了审美性质:可见,“自然的人化”作为哲学美学概念,只涉及美的本质,它是山水花鸟、自然景物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最后根源和前提条件。至于具体的自然景物如何和何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则属于历史具体地逐一研讨的实证科学问题。‎ ‎(选自李泽厚《美学三书》,有删改)‎ 文本思路:对自然美这个问题,我提出了“自然的人化”说,但该说却一直遭到误解和反对→“自然的人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而我所说的是广义的概念→自然美有历史尺度问题。“自然的人化”只涉及美的本质,它是山水花鸟、自然景物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最后根源和前提条件 ‎1.下列是关于作者对“自然的人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的人化”是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分狭义的“自然的人化”和广义的“自然的人化”两种含义。‎ B.狭义的“自然的人化”作为广义的“自然的人化”的基础,是使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改变的根本原因。‎ C.“自然的人化”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 以其感性形式吸引着人们的对人有害或为敌的没有改造的自然。‎ D.“自然的人化”是一个哲学美学概念,是自然景物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最后根源和前提条件。‎ ‎1.C 断章取义。原文第3段“社会越发展,人们便越要也越能欣赏暴风骤雨、沙漠……这些东西对人有害或为敌的内容已消失,而愈以其感性形式吸引着人们”,选项遗漏了“已消失”,导致断章取义。‎ ‎2.下列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的历史尺度”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原始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使他们还只能停留在狭义的“自然的人化”的层面上,还不能做到欣赏山水花鸟等广义的“自然的人化”。‎ B.在狩猎的时代或狩猎的原始民族中,很多自然事物不是与人无关,便是与人敌对,大概也只有某些种类的动物能成为人类活动和意识的对象。‎ C.由于农业社会能使人类安居,才使众多自然事物和整个大自然逐渐成为人类生活活动的真正的客观环境、条件、资源、工具,从而成为“自然的人化”的对象。‎ D.农业社会让已经成为对象的众多自然事物和整个大自然开始获有了美的本质,具有了审美性质,是日后成为个人审美对象的前提基础和根源。‎ ‎2.C 偷换概念。原文最后一段“农业社会……使人类安居,……众多自然事物和整个大自然逐渐成为人类生活活动的真正的客观环境、条件、资源、工具,从而成为对象。这虽然还不是审美对象,却是它们日后成为个人审美对象的前提基础和根源”,选项把“从而成为对象”偷换成了“从而成为‘自然的人化’的对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自然美这个美学的难题,作者认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无关,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 B.作者认为,“自然的人化”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没有经人改造的天空、大海、沙漠,也可以是“自然的人化”。‎ C.作者认为,把“自然的人化”解释为比拟性的,将自然对象赋予人的想象、情感、意会等,只能是一种借用。‎ D.作者认为,具体的自然景物如何和何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不属于哲学美学研究的范畴,它是需要实证的科学问题。‎ ‎3.A 张冠李戴。由原文第1段“各派不是认为自然无美,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便是认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无关”可知,此观点非作者观点。‎ 五、(2016·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乡村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我们只要从晋南村落今幸存的老宅走过,看看那残留的“耕读传家”“地接芳邻”“职思其居”“君子攸宁”之类的门楣题字,我们就能感受到村落中曾经飘荡着的诗雅风韵和那背后深藏着的意蕴。回头看看新农村随处可见的用现代化手段制作出的“福星高照”“鹏程万里”“家兴财源旺”“家和万事兴”之类的精美匾额,虽说是传统的延续,而却没有了传统的风雅。由此我们想到了传统中国农村的乡绅。‎ 所谓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即士大夫居乡者。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或“大夫”;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由乡间士大夫组成的“乡绅”群体,他们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他们既可以将下情上达于官府甚至朝廷,也可以将官方的意旨贯彻于民间。因而“身为一乡之望,而为百姓所宜矜式,所赖保护者”。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他们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 乡绅的核心是“绅”,即退居官员,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自周代始,即把村落称作“里”。“里”字从田从土,即反映了“恃田而食,恃土而居”的农业型经济生活特征。从事农业的人群,不像游牧民族或商业人群那样四处行走,而是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了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免要宦游他乡,但“叶落归根”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这种传统在周代就已出现。‎ 修齐治平,是每一个士子的理想。这些乡绅,他们怀着四方之志,在青壮年时期通过科举、铨选,离开家乡,为国家效力。晚年归乡,则带着一身的荣耀相见于乡亲父老。他们的成就、德望为一乡民众所瞻仰,他们的学问知识为一乡学子所钦慕,他们作为成功的榜样,激励着后辈学子奋发向上。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官员回归故里,换来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才俊走出乡土。如此而形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人才大循环,使中国乡土变成了人才生长的沃壤。有人对明代初期百年间的城乡中举人数作过统计,发现乡村多于城市。这反映了在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乡村比城市有更旺盛的造就人才功能。‎ 然而,近百年商业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格局。城市的经济收入、教育资源配制以及高知识含量的工作性质等,使乡村中的优秀人才开始流向城市。“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在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还乡的热情,在城市安置家眷。这种单向流动,在民国时期曾使一批有志之士深为担忧,而为乡村重建作过呼吁。到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高潮,乡村的命运便急剧直下。原本应属乡绅群体可以引领乡村社会的人群,统统都变成了城市人。‎ 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领袖和灵魂,没有了指导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导师,乡村的凝聚力也随之消失。加之城乡教育资源配制的巨大反差,加剧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与规模,使农村开始变成文化沙漠。中国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的根在乡村。植根于乡土的中国文化之树,“叶”不归根,根上的“水土”又大量流失,这棵大树面临的不仅仅是凋败,而是枯死!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乡村失去“灵魂”之后,八亿农民开始离开土地,变为流民,游荡入城。‎ 当然,对于乡绅的消失,可以归咎于社会近代化变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是这场变革对传统价值观的摧毁。虽然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和有理想的革命者,其初皆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但面临自己最后归宿选择时,原来的革命理想却被享乐主义所取代。叶落归根的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长期的城市生活,使他们失了“根”的记忆;工业文明追求效益与利益的观念,冲刷了传统学人曾有的文化使命与社会担当精神。于此,我不得不礼敬中国传统的乡绅,磬折于他们“归根”的壮举与高尚精神!叶落归根,归根则成肥料,不归根则成垃圾。他们不愿意作不归之叶 ‎,被人作为垃圾扫掉,而是要化为肥料,让生养自己的大树长得更茂盛。他们明白,他们的价值已不在职所,而在乡土!‎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3日,有删节)‎ 文本思路:乡绅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他们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叶落归根”是农业文明滋养的乡绅颠扑不破的信念。乡绅作为成功的榜样,激励着后辈学子奋发向上→改革开放以后,乡绅群体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乡村的凝聚力也随之消失→社会近代化变革对传统价值观的摧毁,是乡绅消失的根本原因 ‎1.下列关于乡绅在乡村文化中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绅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了解。‎ B.乡绅作为成功的榜样,激励着乡村后辈学子奋发向上,使乡村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人才大循环。‎ C.乡绅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指导和提升了乡村文化,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 D.乡绅在乡村承担着文化传承、教化民众的责任,是乡村的文化领袖,引领一方的社会发展。‎ ‎1.A 答非所问。选项强调的是乡绅的特点,不是关于乡绅在乡村文化中的影响的叙述。‎ ‎2.下列关于中国乡村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乡村虽有传统的延续,却没有了乡村的风雅,乡绅群体在乡村的消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B.中国乡村曾经是人才生长的沃壤,在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乡村比城市有更旺盛的造就人才的功能。‎ C.传统的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都充满了温情和诗意的祥和。‎ D.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中的优秀人才逐渐流向城市,乡村也逐渐变成文化沙漠。‎ ‎2.C 以偏概全。原文第1段“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乡村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更多的是”与 ‎“都”矛盾,选项范围扩大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古代的 “耕读传家”“地接芳邻”之类的门楣题字的风雅相比,现代新农村的“福星高照”“鹏程万里”“家兴财源旺”之类的精美匾额显得肤浅庸俗,功利色彩很浓。‎ B.“叶落归根”曾经是宦游他乡的游子颠扑不破的信念,但随着乡绅群体向城市的流动,这一观念在现代乡村已经荡然无存。‎ C.中国文化植根于乡村,乡绅的大量流向城市,将使乡村失去“灵魂”,使中国文化面临凋败甚至消亡的危险。‎ D.近代以来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和有理想的革命者,抛弃了传统文化价值的观念,缺少中国传统乡绅的社会担当精神,终被人作为垃圾扫掉。‎ ‎3.C A.无中生有。“显得肤浅庸俗,功利色彩很浓”在文中无依据。B.以偏概全。由原文第5段“‘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在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还乡的热情,在城市安置家眷”可知,“已经荡然无存”太绝对化。D.曲解原意。原文最后一段“虽然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和有理想的革命者,其初皆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但面临自己最后归宿选择时,原来的革命理想却被享乐主义所取代”,选项与原文不符。‎ 六、(2016·福建莆田市高三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晋国祁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一直以来被传为佳话。但是实际上,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防止官吏任人唯亲的回避制度。从现有史籍上看,最早在西汉的武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地方官任职必须回避本郡的规定,而到了东汉桓帝时,就已经正式出现“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相对临监”的“三互法”,从此初步奠定了中国历代行政回避制度的基础。‎ 中国历代实行的回避制,主要包括地域回避与亲属回避两方面的内容,简单来说即是“避地”与“避亲”。所谓“避地”,是指地方官员任职时必须回避某些地域,主要是官员籍贯不能与他的任职地重合;而“避亲”则是指官员担任行政职务或执行公务必须回避与自己有亲属关系之人。随着时代变迁,行政回避制度也在发展,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制度越来越严格,回避范围越来越大,处罚越来越严厉。‎ 西汉武帝时期,为了防止官员与地方豪强勾结,规定各郡、国的守相以至于县令、丞、尉等官职,都不允许由本郡人担任,可谓是首开地域回避制度之先河。此后,除了在魏晋时期曾一度放松外,历代对地方官任职都有严格的回避规定。如唐代初期,已开始明确规定除了京兆、河南两府外,其余地方官员均不得在本籍及邻近州县任职。到了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已不限于本州、县,而是扩大到了路一级区域,宋神宗以后更是不仅要求回避本籍,同时还需要回避田产所在地。‎ 明清时代,中国官僚体制最为成熟,对官员任职回避的规定也最为严格。明太祖时期,为了防范各级官员弄权地方,一度实行南北更调制度,即南人只能任职北方、北人只能任职南方,同时又将全国划分为三大行政区,实行地方主要行政官员轮换制。但是,由于地域回避限制过于严格,地方官员调任频繁、任职遥远,导致很多地方空缺官职难以得到及时补充,不得不又将回避地域限定为省一级,同时将滇、贵等边疆地区地方官员任职回避范围缩至府级区划。入清以后,在继承明代回避制度的基础上,对官员任职回避要求进一步细化,如康熙四十二年规定,各级地方官员任职,“五百里内,均行回避”。‎ 实行回避制度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行政廉洁。历代之所以制定日益严格的回避制度,是因为中国有重乡土、重血缘关系的传统,各级地方官员很容易陷入各种复杂关系网,难免会利用自身的权力为亲友谋利,从而导致行政腐败。而回避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官员在任职与具体行政公务中,脱离原本熟悉的关系网,避免官员利用亲属、乡土关系腐败,防止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后果。从历史经验来看,尽管历代王朝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但是随着唐宋以后回避制度日趋严格、规定日益细密,官员的腐败现象虽然依旧存在,但是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汉、魏晋时代梁冀、石崇那样庞大、富可敌国的家族腐败,官场腐败更多的是官员个体行为,这证明严格回避制对防止腐败确有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郑金刚的《中国历史上回避制的困境》)‎ 文本思路:中国古代最早在西汉武帝时期开始出现地方官任职回避规定,东汉桓帝时的“三互法”初步奠定了中国历代行政回避制度的基础→回避制主要包括“避地”与“避亲”→除了在魏晋时期曾一度放松外,历代对地方官任职都有严格的回避规定→实行回避制度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行政廉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人唯亲的现象在中国早已有之,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以防范,汉武帝时禁止地方官吏在本郡任职的规定开避亲制度之先河。‎ B.东汉桓帝时制定的“三互法”,包含了亲属回避与地域回避两方面的内容,初步奠定了中国历代行政回避制度的基础。‎ C.为抑制地方官员的势力,唐代初期,地域回避规定更加明确和严格,大部分地方连官员籍贯所在地的邻近州县都要回避。‎ D.回避本籍一直是行政回避制度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变迁,回避范围曾不断扩大,回避田产所在地也曾纳入了制度规定。‎ ‎1.A 偷换概念。由原文第1段“但是实际上,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防止官吏任人唯亲的回避制度。从现有史籍上看,最早在西汉的武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地方官任职必须回避本郡的规定”可知,选项“开避亲制度之先河”偷换了概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严苛的地域回避制度是一把双刃剑,虽能起到防范各级官员弄权腐败的作用,但也带来了有位无官的负面影响。‎ B.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严格规定官员只能在田产所在地以外的区域任职。‎ C.在限定行政区域的基础上补充里程限定,是清代较明代在地方官员任职回避制度制定上更显细化的表现。‎ D.回避制降低了重乡土、重血缘关系的传统对官员行政的影响,减少了地方官员依靠宗族、地方势力弄权的可能性。‎ ‎2.B 断章取义。由原文第3段“到了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已不限于本州、县,而是扩大到了路一级区域,宋神宗以后更是不仅要求回避本籍,同时还需要回避田产所在地”可知,选项“只能在田产所在地以外的区域任职”断章取义,原文提到宋代的地域回避制始终要求回避本籍,从宋神宗开始才进一步回避田产所在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代实行的回避制度是为了防止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 防范地方滥权,事实证明这一制度在历代都有它的积极作用。‎ B.清代对官员任职回避的规定最为严格,但单纯依靠人事回避制并不能杜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类腐败现象的发生。‎ C.魏晋时代石崇富可敌国的家族腐败,证明回避制度一旦松懈或执行不力,容易导致地方势力极度膨胀。‎ D.自回避制实行以来,历朝历代不断对其进行完善、细化,且日趋严苛,发展到明清,行政效率降低等弊端日渐显露。‎ ‎3.D 以偏概全。由原文第3段“西汉武帝时期……可谓是首开地域回避制度之先河。此后,除了在魏晋时期曾一度放松外,历代对地方官任职都有严格的回避规定”可知,选项“历朝历代不断对其进行完善、细化”“日趋严苛”有误,原文提到“魏晋时期曾一度放松”。‎ 答题规范导引 ‎1.审题 ‎(1)审清要求,尤其要审清是选“正确”还是“不正确”(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2)审定阅读区间。有的题干明确了阅读区间,有的没有明确,这时可用“投石探波法”。“投石探波法”,即把题干中用引号标明的所考词语作为“石子”,找到在原文最先出现的位置,以此为圆心上下查找,确定信息区。信息一般集中在一个段落或者一个段落的某个层次,段落一般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但有的文章(试题)也有例外。有的分散在不同的段落、层次。据此可以确定答题的区间。‎ ‎2.答题 ‎(1)坚持“一个原则”‎ 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的是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的知识。因此,答案一定在原文中,我们完全可以靠选文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培养“两种心态”‎ ‎①专注。做题时要高度专注,全身心地进入阅读和解题状态,切勿心浮气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做出判断。‎ ‎②仔细。虽说信息全都来自原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有的看似与原文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做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做题时要细之又细。‎ ‎(3)掌握“一个前提”‎ 即先要从总体上把握全文:全文的主旨、思路,各段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信息比对时如盲人摸象。‎ ‎(4)用好“两个方法”‎ 比对法和排除法。重点是比对法。‎ 一、(2014·山东,6~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 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皆因人类有一种优越的力量,能改变外界,创造东西。要有此改变外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这从何处见出呢?就是在于他能自觉;而更进步的,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我们对外面的东西,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就必须调理他。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这也是一种调理。对外界我们尚需调理,对自己则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 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条理来驾驭的。而心思之清楚有调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懈,一是乱。懈是一种顶不好的毛病,偶然懈一下,这事便做不好;常常散懈,则这人一毫用处也没有。在写文章时的苟且潦草敷衍对付,都是从懈而来。文章写得短不要紧,最不好是存苟且心理。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苟且随便从散懈心理来,干什么事都不会成样儿。乱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点激动,内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与自己冲突,容易与旁人冲突,使自己与环境总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关系。乱或暴乱,与散懈相反;散懈无力,暴乱初看似乎有力,其实一样的不行。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都无能力对付外面的变化,改造环境。然则如何可不陷于机械而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这就要能自觉,不散懈,亦不暴乱,要调理自己,使心情平和有力,这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在我们寻常言动时,绝不可有苟且随便的心情;而在做事的时候,尤须集中精力。除非不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平气稳地去说去做。譬如写一篇文章,初上来心很乱,或初上来心气尚好,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从事,如果一随便,就很难有成就。所以我们的东西不拿出则已,拿出来就要使他有力量。诸同学中有的却肯用心思,但在写文章时,条理上还是不够,有随便苟且之意,字句让人不易看清楚。有的同学还更差些。‎ 这不是小事体,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 ‎(选自梁漱溟《朝话》,有删改)‎ 文本思路:提出观点——健全心思、心情才是真学问→论述能调理自己才是人类超过其他生物的根本→逐层展开,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心思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心情则应避免懈和乱→又补充一点,调理自己还需要集中精力,不可苟且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学会心理的调整,这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真正的进步。‎ B.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是因为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 C.说话和写文章时,要想表达清楚明白,心思必须先有条理。‎ D.调理自己的心情,使之平和有力,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1.A 梳理全文思路。第1段提出论点:学会调理自己,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第2段论述原因:与其他物类比,人类的长处在于能自觉,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第3段到第5段论述如何调理自己:从心思和心情两方面去调理。第6段总结。根据梳理分析可以看出,B、C、D三项答非所问,都只是文章的局部观点。‎ ‎2.根据文意,下列做法不属于“调理心情”的一项是(3分)(  )‎ A.备考要拟订周密的学习计划,拟订计划前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安定。‎ B.教室黑板上方的墙壁上,张贴着“净”“静”“敬”“竞”四个大字。‎ C.写文章不急于下笔,先上网专心浏览,摘取相关精彩段落再加以组合。‎ D.学习遇到困难时,冷静思考,多方请教,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2.C 曲解原意。选项的做法只是拼凑,没有创造性。与文章“调理心情”的要求相反。‎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A.学会回头看自己,健全自己的心思心情,是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B.心思与心情是密切相关的,但两者有主次之分,要想调理心思,就得先调理自己的心情。‎ C.心情的暴乱与散懈,两者看似不同,但都能使我们陷于一种机械性,‎ 从而导致行事不顺。‎ D.调整心理,集中精力,心平气和,努力写出有力量的文章,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 ‎3.D 曲解原意。文章最后的“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不是指“努力写出有力量的文章”,而是指“调整心理”,“写文章”只是举例子。‎ 二、(2014·江西,7~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 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安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你看那各种形态的鱼,那奔驰的狗,那爬行的蜥蜴,那拙钝的鸟和蛙,特别是那陶盆里的人面含鱼的形象,它们虽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具体含义已不可知,但从这些形象本身所直接传达出来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却可以清晰地使人感到:这里还没有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动、活泼、纯朴和天真,是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 社会在发展,陶器造型和纹样也在继续变化。和全世界各民族完全一致,占居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纹饰走廊的,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旋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种种。‎ 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即是说,在后世看来似乎只是“美观”“装饰”而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纹样,其实在当年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即具有非常重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似乎是“纯”‎ 形式的几何纹样,原始人们的感受却远不只是均衡对称的形式快感,而具有复杂的观念、想象的意义在内。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符号),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文本思路: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特征反映了新石器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相对和平安定的氛围→其纹样主要分两类,一是动物纹样,二是抽象的几何纹样→这种抽象的纹样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演变来的,它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有内容、有观念的 ‎1.下列关于“有意味的形式”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有意味的形式”是一个经由再现到表现,再到写实,最后到符号化的积淀过程。‎ B.“有意味的形式”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以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居多,尤以鱼纹最为普遍。‎ C.“有意味的形式”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 D.在“有意味的形式”中,原始的图腾含义逐渐消失,抽象的几何纹饰则逐渐增多。‎ ‎1.C A.曲解原意。原文第5段说的是“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B.张冠李戴。此选项表述的不是“有意味的形式”,说的是仰韶彩陶的特点。D.混淆肯定与否定。“原始的图腾含义逐渐消失”错误,原文最后说“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母系氏族社会氛围反照了仰韶彩陶纹样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明显包含了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 C.闻一多先生把鱼的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追溯到了《诗经》《周易》。‎ D.仰韶陶器器身上的某些几何纹饰比动物形象更多,其原始图腾含义得到加强。‎ ‎2.A 主客颠倒。应为“仰韶彩陶纹样反照了母系氏族社会氛围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 ‎3.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母系氏族社会的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符号形象是相对和平安定的。‎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种,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 C.由图腾形象抽象化而来的几何纹饰,一般包含着形式、想象等观念内容。‎ D.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彩陶上的动物形象呈现出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3.D A.逻辑错误。由第1段中“大概相对说来”可知,“是相对和平安定”的说法将推断理解为事实,不合文意。B.由第3段后面两处疑问句可知,选项“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将或然理解成了已然。C.曲解原意。由第5段末尾处语句“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可知,“一般包含着形式、想象等观念内容”错误。‎ 三、(2013·课标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 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文本思路:对老子其人及其著作的年代,一直就有争议。近年秦汉简帛的大量出土为重新考虑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早期道家的认识,据此推断,《老子》的成书不会晚于战国早期。一段引用权威学者的推断得出结论,老子长于孔子是可信的 ‎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1.B 张冠李戴。第1段“钱穆先生……终无可言”,文句中“其源流派别”中的“其”不是指“《老子》和道家”,而是指“先秦诸子学术思想”,选项不符合文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2.D 以偏概全。第5段“《论语·宪问》……对《老子》的批评”。选项中“一句”有误,文中是“一条”,其所指内容是“以德报怨”,而不是“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3.C 第4段“同时……《黄帝书》不应更晚”,文章中“引用阐发”的目的是论证《黄帝书》产生的时代,进而推知《老子》一书形成的时代,选项“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为无中生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