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素质升级检测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素质升级检测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第二课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2020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 A.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ɡ)徉在江南美景中。‎ B.历经千年沧桑,觥(ɡōnɡ)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北方的季节泾(jīnɡ)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A项,徜(chánɡ)徉。B项,浮想联篇—浮想联翩。C项,鞭挞(tà)。‎ ‎2.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B )‎ A.殷红/殷切  调研/调解  干犯/干戈  蒙难/蒙蔽 B.请帖/碑帖  堵塞/塞车  冠带/冠军  累赘/积累 C.攒集/积攒  着落/着实  拓片/开拓  衡量/测量 D.禁受/禁止  爪牙/爪子  稍息/稍等  抹黑/抹杀 ‎【解析】  A项,yān/yīn,diào/tiáo,ɡān,ménɡ;B项,tiě/tiè,sè/sāi,ɡuān/ɡuàn,léi/lěi;C项,cuán/zǎn,zhuó,tà/tuò,liánɡ;D项,jīn/jìn,zhǎo/zhuǎ,shào/shāo,mǒ。‎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只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  D  )‎ A.差劲  差遣  参差  差旅费  差强人意 B.累赘  连累  累计  别累着  连篇累牍 C.和诗  和睦  和面  和稀泥  和盘托出 D.着落  着迷  着陆  着火点  着手成春 ‎【解析】  A.差劲chà,差遣chāi,参差cī,差旅费chāi,差强人意chā;B.累赘léi,连累lěi,累计lěi,别累着lèi,连篇累牍lěi;C.和诗hè,和睦hé,和面huó,和稀泥huò,和盘托出hé;D.着落zhuó,着迷zháo,着陆zhuó,着火点zháo,着手成春zhuó。‎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  A  )‎ A.置之度外  忖度  审时度势  气度 - 11 -‎ B.数以万计  数落  数见不鲜  定数 C.细嚼慢咽  倒嚼  味同嚼蜡  咀嚼 D.狼吞虎咽  咽喉  咽不成声  吞咽 ‎【解析】 A.“置之度外、气度”读dù;“审时度势、忖度”读duó。B.“数以万计、定数”读shù;“数落”读shǔ;“数见不鲜”读shuò。C.“细嚼慢咽、味同嚼蜡”读jiáo;“倒嚼”读jiào;“咀嚼”读jué。D.“狼吞虎咽、吞咽”读yàn;“咽喉”读yān;“咽不成声”读yè。‎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诗歌是表达情感、寄托人生情怀最精妙、最灵动的文体。古典诗歌曾经辉煌于诗国的历史,但现在却失落了曾经至高无上的文体权力。探讨古典诗歌在创作与批评方面的处境与未来走势,为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这种古典艺术形式找到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路径,是每一个诗国后人应有的文化责任与历史担当。‎ 现代律诗的创作与批评,存在着“以律绳诗”的单维批评定式。专求格律,忽略诗歌所要传达的情志内涵,并不十分在意诗歌的意境、韵致或是格调。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曾对当时类似的风气进行分析,认为“泥古诗之成声”和在平仄字句方面“摹仿而不敢失”的做派,会导致“无以发人之性情”的结果。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需要根据新的时代特性和实践期许及时进行创变。“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只有灵活、开放地审视格律要求,不斤斤于格律的形上法则,才能创作出更符合当下人们精神和情感品位的古典诗歌。明代中期的诗风也表现得较为迂执。对此,何景明曾希冀用清通简易的方式予以调适。在《与李空同论诗书》中,何景明把那种规行矩步的作诗方式称为“稍离旧本,便自杌陧,如小儿倚物能行,独趋颠仆”。他不否认作诗应遵循古人矩镬,但认为应“泯其拟议之迹,以成神圣之功”,关键是要写出真的自己。而我们今天的律诗创作,却是一种以格律为宗旨和评判法则的单维批评模式,甚至是唯一的评价矩镬,或者可以叫作一种公式化的思维定式和批评行为。这种批评思维和批评逻辑实际上比概念化批评更缺乏艺术精神。‎ 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说:“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以意为主”便是诗歌创作的核心要领。吕本中在《夏均父集序》中指出,“学诗当识活法”,而“活法”,是“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诗人“以意为主”,创作时再以“活法”运之,便可造就鸢飞鱼跃般活泼生动的诗歌境界。‎ 作诗当“以意为主”,当以“活法”运之,古人看得何其透彻!“意”可包容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精神活动。“活法”则是诗人贯通自身与前人矩镬并“神而明之”的诗学真髓。只有写出真景、真情,才有真诗。也只有不拘束于形式格律,不计较于尺寸得失,才能“以意为主”‎ - 11 -‎ ‎,才能不失真率自然之妙。作诗要真,就不能以律绳己,更不能以律绳人。盘活古代诗歌艺术传统,将其发扬光大,不能“参死句”,守“死法”。唯有开放和包容,古典诗歌才有未来。‎ ‎(选自郭鹏《当前古典诗歌的创作与批评》,‎ ‎2017.11.6《光明日报》,有改动)‎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研究古典诗歌的创作和批评,以恢复其至高的文体权力,是诗国后人的文化责任。‎ B.不打破以格律为宗旨的形式主义法则,就无法创作出契合新时代精神的古典诗歌。‎ C.清通简易的方式,重在写出真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明中期较为迂执的诗风。‎ D.“活法”摒弃了前人格律规矩的束缚,是“以意为主”创作理念的实践运用原则。‎ ‎【解析】 A项,“以恢复其至高的文体权力”,不符合文意,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为“古典诗歌曾经辉煌于诗国的历史,但现在却失落了曾经至高无上的文体权力。探讨古典诗歌在创作与批评方面的处境与未来走势,为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这种古典艺术形式找到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路径,是每一个诗国后人应有的文化责任与历史担当”;C项,“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明中期较为迂执的诗风”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无此意;D项,“‘活法’摒弃了前人格律规矩的束缚”说法错误,根据原文“活法”强调“规矩备具”和“贯通”,并非“摒弃”。故选B。‎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交代写作目的后,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述。‎ B.文章引用了多则古典文论,在增强论证说服力的同时也揭示了论题的历史延续性。‎ C.文章从创作和批评两个维度切入,着重论证两者互相影响造成了现代律诗的困境。‎ D.文章提出“作诗要真”,是对“以意为主”“活法”这两条作诗原则的概括和深化。‎ ‎【解析】 C项,“着重论证两者互相影响”说法有误,本文并不是着重论证创作和批评两者相互影响,而是着重论证了现代律诗的创作与批评,存在着“以律绳诗”的单维批评定式,专求格律,忽略诗歌所要传达的情志内涵,并不十分在意诗歌的意境、韵致或是格调。致使“今天的律诗创作,是一种以格律为宗旨和评判法则的单维批评模式,甚至是唯一的评价矩镬,或者可以叫作一种公式化的思维定式和批评行为”。故选C。‎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激活古典诗歌表达感情、寄托人生情怀方面的优势,就能使这种艺术形式重续辉煌。‎ B.通过李东阳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律绳诗”可能给现代律诗发展带来不良后果。‎ C.格律在严格要求诗歌表现形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诗歌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现代律诗是古典诗歌在新时代的发展,格律上的进一步解放,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解析】 A项,原文中“诗歌是表达情感、寄托人生情怀最精妙、最灵动的文体。古典诗歌曾经辉煌于诗国的历史……”,并非条件关系。“就能”说法过于绝对。故选A。‎ 三、(9分)‎ - 1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魏良弼,字师说,新建人,嘉靖二年进士。授松阳知县,召拜刑科给事中。采木侍郎黄衷事竣归家,乞致仕,缉事者奏衷潜入京师。帝怒,夺衷职。良弼言衷大臣,入都岂能隐,乞正言者欺罔罪,不报。‎ 桂萼初罢相,诏察其党。给事中刘世扬等议及良弼。以吏部言,得留。寻命巡视京营,勒罢提督五军梁永福、太仆卿曾直,罪武定侯郭勋家奴,论团营兵政之弊,又请发银米振京师饥,直声大著。会南京御史马扬等以劾吏部尚书王琼被逮,良弼请释之。帝怒,并下诏狱。论赎还职,仍夺俸一年。三迁至礼科都给事。‎ 十一年八月,彗星见东井,芒长丈余。良弼引占书言:“彗星晨见东方,君臣争明。彗孛出井,奸臣在侧。孚敬专横窃威福,致奸星示异,亟宜罢黜。”孚敬奏良弼挟私。帝已疑孚敬,两疏皆报闻。给事中秦鳌疏再入,孚敬竟罢去。逾月,良弼复偕同官劾吏部尚书汪鋐。帝方向鋐,夺良弼俸。鋐孚敬俱恨良弼。‎ 明年元日,副都御史王应鹏坐事下诏狱。良弼言履端【注】之始,不宜以微过系大臣。帝怒,再下诏狱。狱卒讶曰:“公又来耶!”为垂涕。寻复职,夺俸。时孚敬复起柄政,与鋐修前隙,以考察后命科道官互纠,奏上十一人,又不及良弼。孚敬益怒,拟旨切责,令吏部再考。鋐乃别纠二十六人,而良弼及秦鳌、叶洪皆前劾孚敬、鋐者,中外大骇。良弼竟坐不谨削籍。隆庆初,诏起废籍。以年老即家拜太常少卿,致仕,卒。天启初,追谥忠简。‎ 赞曰:甚矣佞人之可畏也夫反成案似于明出死罪似于仁而不知其借端报复刑罚失中。佞良之辨,可弗审欤?‎ ‎【注】 履端:年历的推算始于正月初一,谓之“履端”。‎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 A.甚矣/佞人之可畏也/夫反成案似于明出/死罪似于仁而不知/其借端报复/刑罚失中 B.甚矣/佞人之可畏也/夫反成案似于明出/死罪似于仁而不知其借端报复刑罚/失中 C.甚矣/佞人之可畏也/夫反成案似于明/出死罪似于仁/而不知其借端/报复刑罚失中 D.甚矣/佞人之可畏也/夫反成案似于明/出死罪似于仁/而不知其借端报复/刑罚失中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诏狱,可泛指关押犯人的牢狱;也可特指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意为此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的。‎ B.占书,即占卜的书。占卜,常指一种用龟壳、蓍草、铜钱、竹签或根据星象等来推断未来的吉凶祸福的活动,含有见微知著的原理,带有迷信色彩。‎ C.元日,即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有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等习俗。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描绘的就是元宵节的情景。‎ D.赞曰:纪传体史书中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常用来表达编撰者对传主或事件的看法,不一定都是赞扬褒奖之词。‎ - 11 -‎ ‎【解析】 元日是正月初一,根据文后的注释可以推知。‎ ‎10.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魏良弼宦海沉浮,几起几落,他历任松阳知县、刑科给事中、礼科都给事中、太常少卿等职,其间又伴随着被关押、夺俸、削籍,一生起起落落。‎ B.魏良弼为官正直,名声显著。他在视察京城军营期间,劾罢梁永福、曾直,判处郭勋家奴有罪,批评团营兵政的弊端,又奏请发放钱粮来赈救京城的饥荒,由此名声大震。‎ C.魏良弼巧借星象,奏罢奸臣。十一年八月,东井座出现彗星,光芒一丈多长,他利用占卜知识,进言奸臣犯君,引起了皇上对张孚敬的怀疑,加上秦鳌的协助,张孚敬最终被罢官离职。‎ D.魏良弼是非分明,频遭打击。他为黄衷辩护,替马扬请释,给王应鹏开脱,又极力弹劾张孚敬、汪鋐,曾两次被关进监狱,遭到张、汪二人的忌恨报复。‎ ‎【解析】 “引起了皇上对张孚敬的怀疑”错,原文“帝已疑孚敬”。‎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良弼言衷大臣,入都岂能隐,乞正言者欺罔罪,不报。(5分)‎ 译文:魏良弼说黄衷是大臣,进京怎会隐瞒,请求治告发的人欺君罔上之罪,没得到答复。‎ ‎(2)逾月,良弼复偕同官劾吏部尚书汪鋐。帝方向鋐,夺良弼俸。(5分)‎ 译文:过了一个月,魏良弼又偕同同僚弹劾吏部尚书汪鋐。皇上正信任汪鋐,罚夺魏良弼的俸禄。‎ 参考译文:‎ 魏良弼,字师说,新建人。嘉靖二年进士,授官松阳知县,召入任刑科给事中,采办木材的侍郎黄衷办完公事回家,请求退休,未获批准。侦查消息的人奏告黄衷私自潜入京城。皇上发怒,革去了黄衷的官职,魏良弼说黄衷是大臣,进京怎会隐瞒,请求治告发的人欺君罔上之罪,没得到答复。‎ 桂萼刚被免去宰辅职位,皇上下诏书清查他的同党,给事中刘世扬等人提及魏良弼。因为吏部为他开脱,魏良弼得以留任。不久朝廷任命他视察京城军营,魏良弼弹劾罢免提督五军营保定伯梁永福、太仆卿曾直,判处武定侯郭勋家奴有罪,批评团营兵政的弊端,又请求发放银米赈济京师的饥荒,正直的名声大震。适逢南京御史马扬等因为弹劾吏部尚书王琼被逮捕,良弼请求释放他们。皇上发怒,下令将魏良弼也一同投入监狱,判他交付赎金恢复原职,仍然罚夺俸禄一年,经三次提升,官至礼科都给事中。‎ 十一年八月,东井星座出现彗星,光芒有一丈多长,魏良弼引用占卜的书说:“‎ - 11 -‎ 彗星于早晨出现在东方,是君臣争辉的预兆,彗星出现在东井,是君主身边有奸臣的征兆,大学士张孚敬专横作威作福,致使邪星显示异状,应尽快罢免他。”张孚敬上奏说魏良弼挟私情诬告。皇上已经怀疑张孚敬,答复说两道奏疏都已阅,给事中秦鳌两次呈上奏疏,张孚敬最终被罢官离职。过了一个月,魏良弼又偕同同僚弹劾吏部尚书汪鋐,皇上正信任汪鋐,罚夺魏良弼的俸禄,汪鋐、张孚敬都恨魏良弼。‎ 第二年初一,副都御史王应鹏因事犯罪被关进监狱,魏良弼说新年伊始,不宜因为小过错囚禁大臣。皇上发怒,再次将魏良弼关进监狱,狱卒惊讶地说:“您又来了啊!”为他流泪。不久恢复官职,罚夺俸禄。当时张孚敬又被起用执掌朝政,就与汪鋐为前事报复魏良弼,借考察官员结束,命科道官互相检举,有十一人被举劾,但未连及魏良弼。张孚敬越发生气,代皇上拟写圣旨严厉谴责众官,命令吏部再次考察。汪鋐于是另行举劾二十六人,其中魏良弼和秦鳌、叶洪都是先前弹劾张孚敬、汪鋐的人,朝廷内外极为惊骇。魏良弼最终被判处事不谨慎革去官籍。隆庆初年,皇上下诏书起用以前被削去官籍的官员。魏良弼因为年老就在家中被授予太常少卿,随即退休,不久去世,天启初年,朝廷追赠谥号忠简。‎ 赞曰:奸邪之人实在是令人生畏。平反旧案看似贤明,宽赦死罪看似仁义,却不知其实借事报复,刑罚仍失公允。奸邪贤良的分辨,能不慎重吗?‎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8分)‎ 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注】‎ 杜 牧 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 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 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 ‎【注】 太和九年,杜牧被授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八月赴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善恶风波。此诗作于他到洛阳上任后的第二年。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上都:今陕西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CE )‎ A.标题点明送别地点、对象及其归处,首联扣题交代送友的地点与环境。‎ B.“悠悠”“清”写出渠水之绵长、清澈,“雨霁”点出雨后洛阳城风景的宜人。‎ C.颔联中“初”“第一”呼应“霁”字,突出景之清丽,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 D.颔联分别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写景,叶落、花开、蝉声点出时序变换,为颈联伏笔。‎ E.全诗先写景后抒情,层次明晰,写景虚实结合,遣词造句浅淡而有韵致,耐人玩味。‎ ‎【解析】 C“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这一分析牵强附会,脱离诗歌的内容实际。E“写景虚实结合”这一分析与诗歌不符合。‎ ‎(2)诗的颈联、尾联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4分)‎ ‎【答案】 __①颈联抒发了朋友难长守、人生易老的感慨;②‎ - 11 -‎ 尾联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情。诗人希望友人隐匿盛名,韬光养晦,抱朴守拙以全身远祸。__‎ ‎13.名篇名句默写(5分)‎ ‎(1)《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__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__。”‎ ‎(2)《夜雨寄北》里点明地点、时节,渲染凄凉的气氛,表现诗人寂寞孤独的愁绪的诗句是“__巴山夜雨涨秋池__”。‎ ‎(3)《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涉及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__管弦呕哑__,__多于市人之言语__”。‎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骑一头蟋蟀夜行 宋长征 ‎①蟋蟀是卑微的歌者,城市是傲娇者的天堂,你很难在钢筋水泥的丛林听见蟋蟀的歌唱。只有在乡村,蟋蟀才肯抽出纤细的弓弦。背景是空旷的田野,清澈的月光是上帝设置的灯光,树叶是幕后的天使合唱团,拉开夜之帷幕,熟悉的乡村小夜曲开始奏响。‎ ‎②我太熟悉这样轻柔的旋律,谷物的香甜在村庄弥漫,婴孩在睡梦中露出天真的笑容,一只狗尚未因为白昼的追逐而疲倦,深深陷入这美妙的旋律。也许,这样的夜色只有一次,即便只有一次也因为秋虫的歌唱而缱绻。也许,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了千年,只是我们在今日的月光下才静下心来,听蟋蟀弹奏月光的琴弦。‎ ‎③促织鸣,懒妇惊,说的是一种乡村状态。如果到了蟋蟀歌唱的时节,一个村庄里的妇人还未给丈夫和孩子预备御寒的衣物,那么她会心生慌乱,赶紧趁着明亮的月光,纺纱织布,缝补衣物。这是民谚的一种温暖,以虫为名,提醒季节的变迁。周作人在《知堂随笔》中说:“因了秋虫的鸣声引起来的感想,第一就是秋天来了,仿佛是一种警告。”‎ ‎④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每逢入秋,就觉得时间一下子短了起来,白日里尚未做多少事情,夕阳就挂在了树梢。接下来是冷风吹,接下来是秋雨绵绵,接下来是雪花飘,好像一年的时光就这么恍惚一下过完,让人不免悲叹。‎ ‎⑤不知何时起人们发明了斗蟋蟀。宋理宗时,丞相贾似道十分喜爱斗蟋蟀,将其位于杭州西湖葛岭的住所命名为“斗闲堂”,并撰写了《促织经》。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旷古未闻的发明,一个丞相不研究如何治理国家,处理内忧外患,却以虫之名进行了另外一个行业的探索,到最后只留下“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的笑料。‎ ‎⑥《聊斋志异》中的《促织》,说的是人世寒凉。为满足宫中斗蟋蟀之乐而“岁征民间”的任务摊派到了一个叫成名的人身上,成名不过是一个被官吏陷害的里正,面对征促织的任务,既不敢敛户口,又无力抵偿,形势所逼,只能自行捕捉。无所得,只有“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 11 -‎ ‎。故事以儿子化身为促织,成名入宫献促织得厚赏而结束,得到了喜剧形式的大圆满。而我却很久不能从曲折离奇的情节中走出来。‎ ‎⑦最近有消息说:“每年7月中旬至8月底,来自全国各地的蟋蟀爱好者汇集在泰安泗店镇收购蟋蟀,木工、泥瓦工甚至周边的上班族,都会专门抽出时间到田间地头抓蟋蟀,外出务工的泗店人也会以各种理由丢下工作回乡抓蟋蟀。村民介绍说常年抓蟋蟀的抓上一个月至少收入在一万五以上。”这是一则如假包换的信息。当蟋蟀成为一种产业,疏忽的却是其巨大的乡村背景。于是,我在百度输入“斗蟋蟀赌博”,类似“上海破获斗蟋蟀赌博,单场输赢高达5万元”“男子因斗蟋蟀赌博被赌友捅死”的条文达两万多条。‎ ‎⑧我小时就喜欢蟋蟀的歌唱。坐在门前的石墩上,听缥缈的夜色中传来轻柔的鸣唱,小心翼翼走到叫声所在的地方,忽而又听它的声音在别处响起。再次走近,它却又在另一个地方逍遥起来。由此,我断定蟋蟀是用灵魂在歌唱,小小的身体能发出一种飘忽的声音,游走在乡村的夜色里。‎ ‎⑨我到底是没有亲眼见过斗蟋蟀,我也不愿看见同类厮杀的场景。我所看见的蟋蟀,抛却被作为玩物的身份,应该是天籁中的音符之一,流淌的月光下,从《诗经·蟋蟀》中弹跳而出,落在安静的书桌上。“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在苦行与享乐之间应该还有一条道路,就是要有作为人的起码忧患意识。‎ ‎⑩那么,我情愿骑一头蟋蟀夜行,走过多情的人间。‎ ‎(选自《山东文学》2016年第4期,有删改)‎ ‎14.赏析第①段中画线语句的表达特色。(5分)‎ ‎【答案】 __(1)采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摹蟋蟀歌唱时的美妙形态;(2)运用烘托映衬的写作手法,用田野、月光、树叶等阔大背景突出蟋蟀歌唱的自豪骄傲;(3)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营造宁静又热闹的独特的乡村氛围。__‎ ‎15.本文第⑤段引用丞相贾似道的材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__(1)内容上,说明斗蟋蟀之风由来已久,表达了作者对不务正业的封建官吏的嘲讽;(2)结构上,自然引出下文由斗蟋蟀引发的悲喜剧;(3)表达上,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增强阅读趣味,激发读者联想。__‎ ‎16.“当蟋蟀成为一种产业,疏忽的却是其巨大的乡村背景。”请解说这句话的含意。(5分)‎ ‎【答案】 __(1)“蟋蟀成为一种产业”揭示了斗蟋蟀之风蔓延全国的现状;“疏忽的却是其巨大的乡村背景”预示着这种现象对乡村生活的严重危害;(2)此句表明了作者对当前利益至上的城乡生活有着深深的忧患。__‎ ‎17.请探究文题“骑一头蟋蟀夜行”的意蕴。(6分)‎ ‎【答案】 __‎ - 11 -‎ ‎(1)抒发作者愿与蟋蟀为伴,重返自然的心愿;(2)劝告人们不要玩物丧志,而应淡泊处世,享受宁静之美;(3)希望人类重情,热爱生灵,平等地对待生命;(4)提醒人们时光流逝,珍惜光阴。__‎ 六、(15分)‎ ‎18.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4分)‎ ‎3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的五条技术路线——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稳步推进。估计到四月份,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部分疫苗有希望进入临床试验或者应急使用。新冠肺炎病毒毕竟是新病毒,研究认识有个过程,应在确保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加速疫苗研发。‎ ‎【答案】 __国家卫健委官员称,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的五条技术路线稳步推进;四月份,部分疫苗有望进入临床试验或应急使用。__‎ ‎19.依照下面的例句进行仿写,表达你对承诺的理解,要求使用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5分)‎ 承诺不是水面上的一叶浮萍,漂游不定;承诺不是________。承诺如同珍珠,它的莹润是河蚌痛苦的代价,也是河蚌的荣耀;承诺________。‎ ‎【答案】 __示例:夜幕下的一朵昙花,转瞬即逝__如同蜂蜜,它的甘甜是蜜蜂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蜜蜂的骄傲__‎ ‎20.从下面的短语中选择若干短语,组成两副合乎要求的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6分)‎ 天边鸟倦 童颜鹤发 海上蟾生 柏节松心 念当归 宜晚翠 胜当年 情共寄 ‎(1)贺寿对联:__柏节松心宜晚翠,童颜鹤发胜当年。__‎ ‎(2)中秋节对联:__海上蟾生情共寄,天边鸟倦念当归。__‎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思想家孔子:“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也。”‎ 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朗根尼西:“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文学家歌德:“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批评家罗伯特·林德:“友谊绝不会忍受长期和频繁的忠告。”‎ 你是如何理解这些材料的含意的?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的含意和范围,不得抄袭或套作。‎ ‎【写作指导】‎ - 11 -‎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时,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立意,如果相反,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进行辩证的立意,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能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写作前先审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涵。这道作文属于意义相近的材料,注意抓住相同点“忠告”进行立意行文。导入语由四句名言构成,这四句名言其实告诉了我们:生活中或人生道路上,有时需要“听听忠告”,有时又不能被“忠告”束缚,关键是看什么样的“忠告”,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的“忠告”。读懂了材料的这个中心,便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人生路上或者生活中有哪些忠告,这些忠告来自哪里;二是什么样的“忠告”,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的“忠告”,该听或者不该听。这些“忠告”对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 ‎【佳作赏读】‎ 正确把握忠告,走好人生十字路 漫漫人生路上,总有许许多多的人生十字路等你面临。左面也许是平坦宽阔的康庄大道,右面也许是充满玄机的万丈深渊,朝左还是朝右?这时候常常收到“忠告”,为你选择,替你指路。正确把握忠告,是选好路口的良药。‎ 曾经年少轻狂,独自闯荡;曾经破釜沉舟,身先士卒;也曾经大破秦兵二十余万,使各方霸主俯首称臣的西楚霸王,面对淮阴侯的大军压境,楚歌四起,士兵逃散,他迷茫了,属下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听还是不听?最终他选择了血染乌江,留下了英雄的美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直是项王的人生理念,乌江口岸,失败的他想了许久,天下百姓们已经经不起连年战争,江东父老们也等不了自己东山再起了。项王不再迷茫,选择了血溅乌江,正确把握了“忠告”,实现了人格的超越。‎ 面对举剑欲杀,他稳如泰山;面对赐名封王,他视如浮云;面对荣华富贵,他没被迷惑。苏武北海牧羊十九年,持旌节矗立于冰雪中,其间妻离子散,令他伤心欲绝。朋友们一次又一次地劝他投降匈奴,可他就是不听,他不愿接受“弃节操而享富贵”的忠告,忍受煎熬,终于不辱使命,回归祖国。‎ 李陵等人心疼苏武,不停地给予忠告,苏武却不为所动。他时刻思念祖国,面对诱惑,面对忠告,他以节照明月,以心载乾坤。虽未实现满腔报国的热忱,但他的忠贞不屈还是赢得了天下人的敬仰。‎ 可见,正确把握好忠告,走好人生的十字路,值得我们深思借鉴。‎ 岳飞在小重山下,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还是听从忠告领旨回京?充满玄机的十字路口,岳飞正确地把握忠告,为苍生洒下了一腔热血。‎ 但正确把握忠告不是拒绝忠告,胡长清怀抱美女时,不听朋友的忠告,痴迷得忘记了自我;王怀忠索贿拒谏时,不听家人的忠告,疯狂得不知何为党纪国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没有正确把握忠告,将自己的人生埋葬在了错误的拐点。‎ - 11 -‎ 几句忠告,或益或弊,值得深思。不要一味听信忠告,那会使自己无法超越自我;也不要一味拒绝忠告,接受忠告会增进一个人的能力。正确把握好忠告,走好人生十字路口,让忠告为你我铺就一条值得奋斗的道路。‎ - 1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