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物质运动与意识作用(2)知识专题突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物质运动与意识作用(2)知识专题突破

本学案复习要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为主线。重点理解一个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两个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三对概念:哲学和世界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物质和意识;四大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同时联系其他知识注意把握物质与实践的关系;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意识与认识的关系;意识与社会意识、价值观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原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②方法论:不要割裂二者的关系,既不能离开物质谈运动,也不能离开运动谈物质。‎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原理: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方法论:不能割裂二者的关系,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2.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的客观性 ‎①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①原理: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②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思维拓展] 有关“规律”的常见误区 ‎(1)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提示 这些都是规律的表现形式,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 ‎(2)人们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提示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3)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提示 规律会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据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4)规律有好坏之分。‎ 提示 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 ‎1.改造自然实践的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016·海南高考,21①)‎ 提示 ×。改造自然实践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2.“量化评估”创造了新的规律,督促我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  )(2016·北京高考,27③)‎ 提示 ×。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 ‎3.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2015·江苏高考,27③)‎ 提示 ×。认识规律不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应立足客观实际。‎ ‎4.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  )(2015·安徽高考,11①)‎ 提示 ×。客观规律不能改变。‎ ‎5.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  )(2015·山东高考,33B)‎ 提示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6.顺应自然节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  )(2015·北京高考,24③)‎ 提示 ×。“征服”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自然界的客观性。‎ 预测一 结合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例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这一调整体现了(  )‎ ‎①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没有实践的检验就不会有正确认识的产生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全面二孩政策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说明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④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表述不科学。故本题答案选D。‎ 变式1 伴随我国经济增速下调,“中国经济硬着陆”“做空中国”的唱衰论调卷土重来。“形者,状况也;势者,趋势也”,解读中国经济,看“形”,更要看“势”,这是因为(  )‎ ‎①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是有规律的 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形”意指事物发展的具体阶段的状况,“势”意指事物发展的趋势与规律,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选C。‎ 预测二 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考查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例2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的多次重复“数落”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从哲学角度看,克服超限效应需要(  )‎ ‎①尊重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②坚持适度,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③注意方法,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④避免刺激,因为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②说法绝对;“避免刺激”说法绝对,刺激需要适度,④排除。故答案选C。‎ ‎[方法点拨]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千万不能颠倒二者的关系。材料中涉及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或改造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具体的客观事件时,大都可以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原理进行分析概括。‎ 变式2 宏观经济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一个“准”字,点明了产业政策必须瞄准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引导资源流向薄弱环节与关键领域。产业政策要做到“准”,需要(  )‎ ‎①把基层实践作为制定政策的唯一可靠依据 ②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已十分完善的政策付诸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唯一可靠依据”错误;②“经过实践检验、已十分完善的政策”不符合“改革”题意要求;③④正确说明了产业政策做到“准”的方法。故答案选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