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江苏卷数学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江苏卷数学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2016年江苏卷数学高考试题 数学I试题 参考公式:‎ 样本数据的方差,其中.‎ 棱柱的体积,其中是棱柱的底面积,是高. ‎ 棱锥的体积,其中是棱锥的底面积,是高.‎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已知集合则 ▲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故答案应填:‎ 考点:集合运算 ‎2. 复数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的实部是 ▲ . ‎ ‎【答案】5‎ 考点:复数概念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的焦距是 ▲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故答案应填:‎ 考点:双曲线性质 ‎4. 已知一组数据4.7,4.8,5.1,5.4,5.5,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 ▲ .‎ ‎【答案】0.1‎ ‎【解析】‎ 试题分析: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故答案应填:0.1‎ 考点:方差 ‎5. 函数y=的定义域是 ▲ .‎ ‎【答案】‎ 考点:函数定义域 ‎6. 右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的a的值是 ▲ .‎ ‎ ‎ ‎【答案】9‎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次循环:,第二次循环:,‎ 此时,循环结束,输出的a的值是9,故答案应填:9. 学科&网 考点:循环结构流程图 ‎7. 将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一种各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5,6个点的正方体玩具)先后抛掷2次,则出现向上的点数之和小于10的概率是 ▲ .‎ ‎【答案】‎ ‎【解析】基本事件总数为36,点数之和小于10的基本事件共有30种,所以所求概率为 考点:古典概型 ‎8. 已知{}是等差数列,是其前项和.若,=10,则的值是 ▲ .‎ ‎【答案】‎ ‎【解析】由得,因此 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 ‎9. 定义在区间[0,]上的函数的图象与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是 ▲ .‎ ‎【答案】7‎ 考点:三角函数图象 ‎1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F是椭圆 的右焦点,直线 与椭圆交于B,C两点,且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 . ‎ ‎ (第10题)‎ ‎【答案】‎ ‎【解析】由题意得,故,,又,所以 考点:椭圆离心率 ‎ ‎11. 设 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2的函数,在区间[)上, 其中 若 ,则的值是 ▲ .‎ ‎【答案】‎ ‎【解析】,‎ 因此 考点:分段函数,周期性质 ‎12. 已知实数满足 则的取值范围是 ▲ .‎ ‎【答案】‎ 考点:线性规划 ‎13. 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E,F是AD上的两个三等分点,, ,则的值是 ▲ . ‎ ‎ ‎ ‎【答案】‎ ‎【解析】因为 ‎,‎ ‎,‎ 因此,‎ 考点:向量数量积 ‎14. 在锐角三角形ABC中,若sinA=2sinBsinC,则tanAtanBtanC的最小值是 ▲ .‎ ‎【答案】8‎ 考点:三角恒等变换,切的性质应用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5. (本小题满分14分)‎ 在中,AC=6,‎ ‎(1)求AB的长;‎ ‎(2)求的值. ‎ ‎【答案】(1)(2) ‎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 再利用正弦定理求AB的长;(2)利用诱导公式及两角和与差正余弦公式分别求,然后求 考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正余弦定理、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 ‎16. (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 ,.‎ 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F;‎ ‎(2)平面B1DE⊥平面A1C1F. ‎ ‎(第16题) ‎ ‎【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而线线平行的寻找往往结合平面几何的知识,如中位线的性质等;(2)利用面面垂直判定定理证明,即从线面垂直出发给予证明,而线面垂直的证明,往往需要多次利用线面垂直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 学科&网 试题解析:证明:(1)在直三棱柱中,∥‎ 在三角形ABC中,因为D,E分别为AB,BC的中点,‎ 所以,于是,‎ 又因为DE平面平面,‎ 所以直线DE//平面.‎ 考点: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7. (本小题满分14分)‎ 现需要设计一个仓库,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的形状是正四棱锥,下部分的形状是正四棱柱(如图所示),并要求正四棱柱的高是正四棱锥的高的4倍.‎ ‎ (1)若则仓库的容积是多少?‎ ‎(2)若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为,则当为多少时,仓库的容积最大?‎ ‎(第17题) ‎ ‎【答案】(1)312(2)‎ 考点:函数的概念、导数的应用、棱柱和棱锥的体积 ‎18. (本小题满分16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以为圆心的圆:及其上一点A(2,4).‎ ‎(1)设圆N与x轴相切,与圆外切,且圆心N在直线x=6上,求圆N的标准方程;‎ ‎(2)设平行于OA的直线l与圆相交于B,C两点,且BC=OA,求直线l的方程;‎ ‎(3)设点T(t,0)满足:存在圆上的两点P和Q,使得,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第18题) ‎ ‎【答案】(1)(2)(3)‎ 所以,解得m=5或m=-15.‎ 故直线l的方程为2x-y+5=0或2x-y-15=0.‎ 考点:直线方程、圆的方程、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平面向量的运算 ‎19. (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函数.‎ ‎(1)设.‎ ‎①求方程=2的根;‎ ‎②若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m的最大值;‎ ‎(2)若,函数有且只有1个零点,求ab的值.‎ ‎【答案】(1)①0 ②4 (2)1‎ ‎【解析】‎ 试题分析:(1)①根据指数间倒数关系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方程根;②根据指数间平方关系,将不等式转化为一元不等式,再利用变量分离转化为对应函数最值,最后根据基本不等式求最值;(2)根据导函数零点情况,确定函数单调变化趋势,结合图象确定唯一零点必在极值点取得,从而建立等量关系,求出ab的值.‎ ‎(2)因为函数只有1个零点,而,‎ 所以0是函数的唯一零点.‎ 因为,又由知,‎ 所以有唯一解.‎ 令,则,‎ 从而对任意,,所以是上的单调增函数,‎ 于是当,;当时,.‎ 因而函数在上是单调减函数,在上是单调增函数.‎ 下证.‎ 若,则,于是,‎ 又,且函数在以和为端点的闭区间上的图象不间断,所以在和之间存在的零点,记为. 因为,所以,又 ‎,所以与“0是函数的唯一零点”矛盾.‎ 若,同理可得,在和之间存在的非0的零点,矛盾.‎ 因此,.‎ 于是,故,所以.‎ 考点:指数函数、基本不等式、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及零点 ‎20. (本小题满分16分)‎ 记.对数列和的子集,若,定义;若,定义.例如:时,.现设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且当时,.‎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对任意正整数,若,求证:;‎ ‎(3)设,求证:.‎ ‎【答案】(1)(2)详见解析(3)详见解析 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 数学II(附加题)‎ ‎21.【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在△ABC中,∠ABC=90°,BD⊥AC,D为垂足,E是BC的中点.‎ 求证:∠EDC=∠ABD.‎ ‎【答案】详见解析 考点:相似三角形 B. [选修4—2:矩阵与变换](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矩阵 矩阵B的逆矩阵 ,求矩阵AB.‎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先求逆矩阵的逆: ,再根据矩阵运算求矩阵AB.‎ 考点:逆矩阵,矩阵乘法 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满分10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椭圆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设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再根据弦长公式或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弦长.‎ 试题解析:解:椭圆的普通方程为,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得 ‎,即,解得,.‎ 所以. ‎ 考点:直线与椭圆的参数方程 D.[选修4—5:不等式选讲](本小题满分10分)‎ 设a>0,|x1|< ,|y2|< ,求证:|2x+y4|<a.‎ ‎【答案】详见解析 考点: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证明 ‎【必做题】第22题、第23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2. (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l:xy2=0,抛物线C:y2=2px(p>0).‎ ‎(1)若直线l过抛物线C的焦点,求抛物线C的方程;‎ ‎(2)已知抛物线C上存在关于直线l对称的相异两点P和Q.‎ ‎①求证:线段PQ的中点坐标为;‎ ‎②求p的取值范围.‎ ‎【答案】(1)(2)①详见解析,②‎ ‎【解析】‎ 试题分析:(1)先确定抛物线焦点,再将点代入直线方程;(2)①利用抛物线点之间关系进行化简,结合中点坐标公式求证,②利用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确定数量关系:,解出p的取值范围.‎ 试题解析:解:(1)抛物线的焦点为 由点在直线上,得,即 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 考点: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 ‎23. (本小题满分10分)‎ ‎(1)求的值;‎ ‎(2)设m,nN*,n≥m,求证: ‎ ‎(m+1)+(m+2)+(m+3)+…+n+(n+1)=(m+1).‎ ‎【答案】(1)0(2)详见解析 考点:组合数及其性质 学科网高考一轮复习微课视频手机观看地址:‎ http://xkw.so/wksp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