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北京22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一年级 历史 学科 命题人: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备课组 ‎2019年11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纸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60分,每小题1.5分)‎ ‎1.下列说法能够直接证明中国是远古人类重要起源地的是( )‎ A. 女娲抟土造人,建构人类社会 B. 元谋人门齿化石和用火遗迹 C. 仙人洞遗址中距今1万年的水稻遗存 D. 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四字 ‎【答案】B ‎【解析】‎ ‎【详解】元谋人门齿化石和用火遗迹,能够直接证明中国是远古人类重要起源地,故B正确;女娲抟土造人是传说,不是最可信史料,排除A;水稻遗存无法直接证明中国是远古人类重要起源地,排除C;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四字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不符合题意,排除D。‎ ‎2.下表中,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历史结论 A 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商代可能出现牛耕 B ‎《周易》中记载神农氏教天下耕作 周代出现刀耕火种 C 半坡遗址发掘出聚落遗迹和生产工具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 D 毛公鼎是目前所知铭文最长的青铜器 夏商时期官营手工业发达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的史实,可以得出商代可能出现牛耕的历史结论,故A正确;原始社会已经出现刀耕火种,B错误;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C错误;从毛公鼎一件青铜器不能得出夏商时期官营手工业发达的历史结论,D错误。‎ ‎3.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现了男女合葬墓。其中1号墓,男性遗体放于墓穴正中,女性则在正穴扩出的一个小长方坑中。1、13、35 号三座墓,随葬品的放置多数偏于男性一侧。 由此反映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处于( )‎ A. 母系氏族社会 B. 奴隶制社会 C. 父系氏族社会 D. 早期国家形成时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大汶口文化晚期,男性地位高于女性,可知大汶口文化晚期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故C正确,A错误;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B错误;从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现了男女合葬墓,无法得出是早期国家形成时期,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男性遗体放于墓穴正中”“随葬品的放置多数偏于男性一侧”,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4.下列关于夏朝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以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②中国最早奴隶制国家 ‎ ‎③是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 ④殷墟是夏文化的遗存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①正确;夏朝是中国最早奴隶制国家,是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②③正确;①②③正确,故选A;殷墟是商文化的遗存,④错误,故排除BCD。‎ ‎5. 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产生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时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最早的成熟汉字”等,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我国汉字的发展演变线索,即,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甲骨文即我国最早的文字,故,正确答案选B;其余A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宋词·汉字的演变 ‎6.五帝是相传原始社会末期的各位部落首领,其中的炎帝、黄帝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这反映了中华文明形成的特点是( )‎ A. 邦国林立 B. 神权高于王权 C. 多元一体 D. 从分裂到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五帝是相传原始社会末期的各位部落首领,其中的炎帝、黄帝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体现中华文明形成的特点是多元一体,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邦国林立、神权高于王权,排除AB;五帝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首领,还没有形成国家,谈不上分裂、统一问题,排除D。‎ ‎7.下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礼乐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体现了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故B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推举制度,故A项错误;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故C项错误;郡县制正式确立于秦朝,故D项错误。‎ ‎8.《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意是宗庙。宗法制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其目的包括( )‎ ‎①避免诸侯坐大 ②强化天子权威 ③防止内部纷争 ④维护等级秩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宗法制是为了防止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纷争,③正确;宗法制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目的在于强化天子权威,维护等级秩序,②④正确;②③④正确,故B正确;①不是宗法制的目的,排除AC;D不全面,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宗,尊祖庙也”“宗法制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联系所学宗法制的内容、目的分析解答。‎ ‎9.《孟子·滕文公上》记载西周的井田制“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井田制中公田面积最大 B. 私田归劳动者所有 C. 土地不能随意买卖 D. 劳动者要无偿耕种公田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井田制,根据“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可知,劳动者义务耕种公田,劳动者要无偿耕种公田,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井田制,井田制是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C正确,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根据“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可知,井田制中公田面积不是最大,A错误;私田、公田都是属于周王,B错误。‎ ‎10.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称:“先秦诸子各有性格, 的淳厚,墨的严谨, 的超逸, 的冷峻。”句中三个 依次是( )‎ A. 儒道法 B. 法儒道 C. 道儒法 D. 道法儒 ‎【答案】A ‎【解析】‎ ‎【详解】儒家仁爱淳厚,道家自然超逸,法家主张严刑酷法,严厉冷峻,故A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淳厚”“超逸”“冷峻”,联系所学诸子百家的思想分析解答。‎ ‎11.如图所示,战国时期铁农具种类较多。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就出土铁农具200多件,铁农具的数量占全部出土铁器的63.5%。从出土的农具种类看,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如翻土、整地、中耕、除草和收割等,都已出现。铁器的使用可以( ) ‎ ‎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 ‎②减少农民的赋税 ‎③使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成为可能 ‎ ‎④促进农业精耕细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铁农具的使用,投高了社会生产力,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使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成为可能,促进农业精耕细作,①③④正确,故选C;使用铁器与减少农民的赋税无关,排除②,排除AB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如翻土、整地、中耕、除草和收割等,都已出现”,联系所学铁农具出现的影响分析解答。‎ ‎12. 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进行分析,内蒙古等地都有燕国货币出土,这说明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①正确;“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说明了在这个地区,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同时并存、相互流通,②正确;货币的流通是基于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这一前提下的,③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出现了多个商业中心,如赵国的邯郸、齐国的临淄等,④错误。综上所述,选A;BCD均含有④,排除。‎ ‎13.春秋战国,民族同源共祖的意识开始形成,炎黄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并被周边民族认可。这反映了( )‎ A. 实现统一成为社会共识 B. 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 民族矛盾已经逐渐消亡 D. 血缘是维系国家的纽带 ‎【答案】B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民族同源共祖的意识开始形成,炎黄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并被周边民族认可,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发展,表明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出现,故B正确;材料无关体现实现统一的信息,排除A;民族矛盾不可能完全消除,C表述错误,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4.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观因素是( )‎ A. 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B. 道家学派提倡变法 C. 国君谋求争霸战争中的优势 D. 周王室衰微,失去政治优势 ‎【答案】C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国君为了谋求在争霸战争中的优势,纷纷变法,故C正确;AD不是主观因素,排除;法家提倡变法,B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各国变法的主观因素”,联系所学春秋战国诸侯国变法的原因背景分析解答。‎ ‎15.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 )‎ A. 郑国渠 B. 芍陂 C. 邗沟 D. 都江堰 ‎【答案】D ‎【解析】‎ ‎【详解】都江堰的修筑,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故D正确;郑国渠在关中,芍陂在淮河流域,邗沟在今江苏境内,ABC不符合“四川成都平原”,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四川成都平原”,联系所学春秋战国的水利工程分析解答。‎ ‎16.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是指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世袭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建立了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 ‎【详解】‎ ‎ ‎ ‎17.毛泽东《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下是关于“秦皇”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 )‎ A.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 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C. “焚书坑儒”,导致道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D. 最早建立县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秦皇”是秦始皇,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一一秦朝,故A正确;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排除B;秦朝时道家学说并没有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C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郡县,D错误。‎ ‎18.班固在《汉书》中写到:“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这表明他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是( )‎ A.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统治 B. 为长期统一莫定基础 C. 建立了第一个多民族国家 D. 百姓得到了安定环境 ‎【答案】D ‎【解析】‎ ‎【详解】‎ ‎“元元黎民”即是老百姓,“得免于战国”意思是避免战争之乱,取得了相对安定的环境,故D正确;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19.“(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秦朝驰道的修建 A. 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 B. 有效地扩展了统治疆域 C. 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 D. 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驰道为秦始皇于公元前222年修筑的,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交通要道,它是皇帝的专用车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国道”。驰道的修建东连燕、齐,西达吴、楚,加强了全国的交通联系,促进了全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故D项正确。秦朝实行郡县制,已不存在诸侯国,故A项错误。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驰道有利于巩固统治而不是有效扩展了统治疆域,故B项错误。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是指郡县制,不是修建驰道,故C项错误。‎ 点睛:B为误选项。秦朝驰道以都城为中心,四通八达,目的是加强经济文化的交流,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20.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原因是黄老之学( )‎ A. 适应了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B. 体现了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 C. 取代了已过时的儒学 D. 宣扬以法治国的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西汉初,统治者为了恢复经济和巩固统治的需要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尊崇黄老之学,实行与民休息、宽刑薄赋的政策,故A正确;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中“取代了”表述错误,排除;黄老之学是道家思想,以法治国是法家思想,故D错误。‎ ‎21.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间兴起好学的风气 B. 汉武帝严厉镇压豪强 C. 社会观念发生变化 D. 百家争鸣局面消失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汉初的功臣多出自于平民,到东汉中兴时则主要是儒家知识分子,由此可见,儒家知识分子的地位有所提升,结合所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社会观念发生变化,故选C;推动民间向学风气兴起的是唐的科举制,A错误;B与材料中的变化无关,排除;D表述太绝对,并且与材料中的变化无关,排除。‎ ‎22.汉武帝时期,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是 ‎ ‎①派卫青、霍去病三次打败匈奴 ②开通丝绸之路 ③加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 ④设西域都护府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三次打败匈奴,夺回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大片区域,①正确;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不属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排除②;汉武帝时期,加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③正确;汉宣帝设立西域都护府,排除④;①③正确,故D正确;②④错误,故排除ABC。‎ ‎23. 西晋文人傅咸曾在一篇赋中写道:“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己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作者在赋中所赞美的是 A. 白瓷 B. 丝绸 C. 文人画 D. 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出自晋人傅咸的《纸赋》,意思是麻纸由破布做成,但洁白受墨,物美价廉,写成书后可以舒卷。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造纸术的进步及纸的质量的提高,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造纸术 ‎24.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A. 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 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C. 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D. 以个人善恶为标尺 ‎【答案】B ‎【解析】‎ 材料提到,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班固区分为三等九则的依据是儒家思想的标准,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以时代先后为顺序,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以社会贡献为主要根据,故C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班固以个人善恶为标尺,故D项错误。故选B。‎ ‎25.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A. 局部统一,为西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B. 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 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 破坏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 ‎【答案】A ‎【解析】‎ ‎【详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实现了局部统一,为西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符合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故A正确;社会经济严重破坏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B错误;国家分裂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排除C;三国鼎立时期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趋势,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26.下图为《五胡内迁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判断五胡内迁的主要方向是 ( )‎ A. 从西部到东部 B. 从北方草原到黄河中下游 C. 从北方到南方 D. 从中原腹地到边疆各地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五胡内迁示意图》可以看出,五胡内迁的主要方向是从北方到南方,故C正确;A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从图中看出,羯从黄河流域前往长江流域,B错误;从图中看出,匈奴、鲜卑前往中原地区,D错误。‎ ‎27.从西晋灭亡至隋朝建立,曾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①氐族的成汉 ②氐族的前秦 ③鲜卑族的北魏 ④鲜卑族的北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前秦、北魏、北周都是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②③④正确,故选D;氐族建立成汉,位于四川,没有统一黄河流域,排除①,故排除AC;B不全面,排除。‎ ‎28.下列各项对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有(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的灌溉工程,翻车是三国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三者都对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②③④正确,故选D;唐朝出现曲辕犁,不可能对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排除①,故排除AB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对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联系所学魏晋南北朝(包括魏晋南北朝)以前的农业和农学成就分析解答。‎ ‎29.‎ 北朝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起自耕农,终于醯醢(酿造、腌制各法),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从上述文字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 A. 该书主要研讨民众谋生的技术 B. 反映了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 C. 体现了作者“民以食为天”的思想 D. 说明作者主张发展商品经济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可知,贾思勰存在重农抑商思想,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根据“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可知,该书主要研讨民众谋生的技术,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反映了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B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起自耕农,终于醯醢(酿造、腌制各法),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可知,材料体现了作者“民以食为天”的思想,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30.有学者称五胡内迁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些“连锁反应”包括 ‎①引发西晋诸王内战爆发 ②导致北方长期分裂混战 ‎③有利于北方民族的交融 ④间接推动江南经济开发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五胡内迁导致北方长期分裂混战,五胡内迁促进北方民族的交融,间接推动江南经济开发,②③④正确,故选C;西晋诸王内战与五胡内迁没有因果联系,排除①,故排除AD;B不全面,排除。‎ ‎31.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 ②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 ‎③都对儒家学派进行打压 ④都因暴政引发大规模起义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秦朝与隋朝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①正确;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秦朝修筑了长城,隋朝开凿了大运河,②正确;秦朝与隋朝的暴政都引发大规模起义,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A;隋朝没有打压儒学,排除③,故排除BCD。‎ ‎32.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应为( )‎ ‎①两税法实行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均田制被破坏 ④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④②① D. ②③④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均田制被破坏,建立在均田制上的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于是,780年,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按因果关系排列应为②③④①,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33.《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初,(唐太宗)尝谓公卿曰:‘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王。’”为此,唐太宗( )‎ A. 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 整顿吏治,惩处贪污 C. 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 劝课农桑,宽刑省赋 ‎【答案】A ‎【解析】‎ ‎【详解】“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即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避免过失,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故A正确;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与“主欲知过,必藉忠臣”无关,排除BCD。‎ ‎34.《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此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朋党之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旧唐书》”“藩臣”可看出,材料反映了唐代在地方上设藩镇,置节度使,带来藩镇割据的问题,故选B;材料无法体现安史之乱,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藩镇割据,没有涉及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排除CD。‎ ‎35.‎ ‎《旧唐书・武宗纪》记载唐武宗会昌五年“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这段材料反映了灭佛的原因是( )‎ A. 寺院经济膨胀,影响政府税收 B. 佛教兴盛,危及儒学正统地位 C. 佛教广泛流行,政治势力扩展 D. 佛教不利于大一统局面巩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收充两税户……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可知,灭佛以后,增加了两税户,并收回了大量土地,从中反映出唐朝寺院经济膨胀,影响政府税收,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学,排除B;材料反映的灭佛情况,无法体现佛教政治势力扩展,排除C;佛教盛行与大一统局面的巩固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收充两税户……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36.据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史料 出处 至于缮写、模勒(雕刻之文),铉(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白氏长庆集·序》(824年)‎ 中和三年癸卵夏(883年)……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率雕版印纸,漫染不可尽晓 ‎《家训序》‎ 咸通九年(868年)四月二十五日,王瑜为二亲敬造普施 ‎1899年敦煌发现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A. 文献史料的主观性须甄别使用 B. 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 C. 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得到应用 D. 历史结论必须要依靠考古证实 ‎【答案】C ‎【解析】‎ ‎《白氏长庆集》是唐代白居易作品集,“模勒(雕刻之文)”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术的应用。883年处于唐代,“其书多率雕版印纸”说明雕版印刷术的应用。敦煌发现雕版印刷品《金刚经》也说明唐代存在雕版印刷术,故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文献史料的主观性的甄别问题,故A错误;三段材料都反映了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得到应用,并不能说明“历史真相多样化”,故B错误;“历史结论必须要依靠考古证实”说法过于绝对,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学生应该从三段材料的相同点出发,找出雕版印刷术的共同点,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37. 中国政治文化中的避讳具有久远的历史,史书记载连绵不绝。如,为避秦始皇嬴政讳,改“正月”为“端月”;避汉武帝刘彻讳,用“通”代“彻”;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书王世充作“王充”,空“世”字……这些史事说明 ( )‎ ‎①汉字演变趋势受制于政治 ②古代帝王天下独尊 ‎③封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④历史研究须重视史料鉴别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避讳制度体现了皇帝独尊的特点,故②正确;其次也告诉我们历史研究必须重视史料鉴别,分清到底是避讳后的字还是原字,故④正确,所以选D;汉字的演变受制于政治说法错误,受到政治影响,故①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央集权加强,故③错误,所以ABC错误。‎ ‎38. 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 A. 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 B. 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 C. 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 D. 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和“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的信息可以看出王安石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故D项正确;A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题干中的做法只是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并没有剥夺三司的财权,故B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王安石变法 ‎39.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 汉武帝在①颁布推恩令 B. 宋太祖在②杯酒释兵权 C. 隋炀帝在③始建进士科 D. 唐太宗在④颁布《贞观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是长安,西汉的都城在长安,汉武帝可以在长安颁布推恩令,A正确;②是洛阳,北宋都城在开封,宋太祖在开封杯酒释兵权,B错误;③是南京,隋朝的都城在长安,隋炀帝在长安始建进士科,C错误;④是北京,唐朝都城在长安,唐太宗在长安颁布《贞观律》,D错误。‎ ‎40.判断以下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依次是( )‎ A. 辽、西夏、金 B. 西夏、北宋、辽 C. 金、辽、北宋 D. 金、西夏、南宋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是兴庆,是西夏都城,②是东京,是北宋都城,③是中京,是辽的都城,故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依次是西夏、北宋、辽,故B正确;①是兴庆,是西夏都城,故ACD错误。‎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儒家思想不断发展、演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己复(合)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颜渊》和《论语•季氏》‎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所谓“礼”指的是什么?他倡导“克己复礼”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 从孔孟荀到董仲舒,儒学完成了由平民儒学到官方儒学的第一次转型和跨越,自此以下,两千多年间,儒学一直充当着国家意识形态的角色。儒学由民间进入宫廷后,借助强大的国家机器,尤其是教育制度和人オ选拔制度,使儒学得以广泛传播和普及,并不断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渗透。然而,官方化儒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儒学发展的同时,也腐蚀着儒学的机体,曲解了儒学的精神,扼杀了儒学的创造力,甚至败坏了儒学的声誉。‎ 一一颜炳罡《民间儒学何以可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完成由民间进入宫廷的第一次转型的表现和影响。‎ ‎【答案】(1)“礼”: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2)表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重用儒者参政;设五经博士,宣扬儒家思想;中央到地方设立学校,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影响: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大一统的思想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儒学的变质。‎ ‎【解析】‎ ‎【详解】(1)“礼”:根据所学可知,孔子所谓“礼”指的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结合所学可知,“克己复礼”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2‎ ‎)表现:根据“借助强大的国家机器,尤其是教育制度和人オ选拔制度,使儒学得以广泛传播和普及”,结合所学得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重用儒者参政,设五经博士,中央到地方设立学校教授儒家思想。影响:根据“借助强大的国家机器,尤其是教育制度和人オ选拔制度”得出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根据“使儒学得以广泛传播和普及”得出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儒家大一统的思想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根据“扼杀了儒学的创造力”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根据“曲解了儒学的精神”“败坏了儒学的声誉”得出儒学的变质。‎ ‎42.材料一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 ‎《史记》体例 ‎ 篇目举例 ‎ 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 ‎ 高祖(刘邦)本纪 ‎ 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 ‎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 ‎ 书(重要制度变迁) ‎ 河渠(水利工程)书、平准(工商业)书 ‎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 ‎ 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相世家 ‎ 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 ‎ 吴王濞列传、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司马相如列传、货殖(商人)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 ‎ 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答案】(1)不同:《春秋》为编年体;《史记》为纪传体。《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二百余年的历史;《史记》记载了从上古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春秋》主要关注诸侯等社会上层的政治、军事活动;《史记》还关往了商业活动、水利工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者、商人、少数民族等群体的历史。 ‎ 状况:高祖本纪:记载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生平。西汉建国初,刘邦在经济上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恢复;在政治上推行都国并行制,以维护其统治。 ‎ 儒林列传:记较重要儒家学者的事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 ‎ 大宛列传:记载汉朝通西域的历史。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贸易发展。 ‎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知体例不同;由材料所提到的两书内容可知记录时段和记录对象不同。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篇目举例”中选取两例,结合所学知识,与西汉相关历史联系即可。‎ ‎43.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一次改革。‎ 材料一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ニ十亩…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概括其作用。‎ 材料二 赵翼在《甘二史札记》中评论北魏的“汉化”行为“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2)概括材料二中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并结合所学对此观点进行评价。‎ ‎【答案】(1)措施:实行均田制。作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促进了社会稳定;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2)观点:北魏政权的灭亡源于“汉化”政策。评价:该观点是片面的。“汉化”政策有利于北魏社会的进步。该观点全盘否定了北魏的“汉化”举措的积极作用,北魏政权的灭亡与“汉化”政策无关。‎ ‎【解析】‎ ‎【详解】(1)措施:根据“下诏均天下民田”得出实行均田制。作用:结合所学均田制的内容,可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社会稳定、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等角度总结回答。‎ ‎(2)观点:根据“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得出北魏政权的灭亡源于“汉化”政策。评价:该观点是片面的。可从该观点缺乏辩证观点出发进行论证,应该看到“汉化”政策促进北魏社会进步的一面,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北魏政权的灭亡与“汉化”政策无关。‎ ‎44.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 ‎ 南朝梁武帝时,有一交趾人并韶者,富于词藻(文章写得很好),诣选求官,而吏部尚书蔡撙以并姓无前贤,除(任命)广阳门郎(守门的小官)。蔡撙贤者也,不能免俗,何哉?‎ ‎——洪迈《容斋随笔》‎ ‎(1)材料一中的“俗”是指什么?蔡撙“不能免俗”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答案】(1)“俗”:指选拔官吏只看门第,不看才学。问题:说明上述选拔官吏的方法上的弊病是社会问题,选贤能的人也不能例外。‎ ‎(2)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拓宽了选官渠道,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解析】‎ ‎【详解】(1)“俗”:结合所学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的制度,可知“俗”指选拔官吏只看门第,不看才学。问题:根据“蔡撙贤者也,不能免俗,何哉?”可知,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的方法上的弊病是社会问题,选贤能的人也不能例外。‎ ‎(2)根据“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得出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根据“大小之官,悉听吏部”得出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得出拓宽了选官渠道,扩大了统治基础;根据“纤介之迹,皆属考功”得出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45.北宋统治者为改变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进行了制度设计。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既得天下,召普(指宰相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宋是怎样吸取教训“尽夺藩镇之权”的?‎ 材料二 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隋唐时期之所以强调山川形便原则,是因为隋郡,尤其是唐州比秦郡小了许多,也不可能造成割据。但即使这样,犬牙交错原则在隋唐也没有完全被放弃。(元代)这一原则更发展得淋漓尽致。‎ 汉武帝元封五年置十三刺史部,9部在北,4部在南。西晋前期19州,南7北12。至唐贞观元年,分全国为10道,正好5道在南,5道在北。北宋元丰时期23路,南方占14路而北方只有9路。‎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设置的依据有哪些,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1)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2)依据:山川形便;犬牙交错;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作用:以政治目的为主,加强中央集权,遏制地方割据;适应了农耕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促进统一国家的发展。‎ ‎【解析】‎ ‎【详解】(1)根据“收其精兵”得出收精兵;根据“稍夺其权”得出削实权;根据“制其钱谷”得出制钱谷。‎ ‎(2)依据:根据“山川形便原则”得出山川形便;根据“犬牙交错的原则”得出犬牙交错;根据“汉武帝元封五年置十三刺史部,9部在北,4部在南……北宋元丰时期23路,南方占14路而北方只有9路”得出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作用:根据材料,可从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农耕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促进国家统一发展等角度分析总结。‎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