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鲁科版专题02物质的量课件51(71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鲁科版专题02物质的量课件51(71张)

专题 二 物质的量 内容索引 考点一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考点二 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考点三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考点一 以 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知识梳理 1 1. 物质的量 (1) 物质的量 ( n ) 物质的量是表示 含有 的 物理量,单位 为 。 (2) 阿伏加德罗常数 ( N A ) 0.012 kg 中 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数值约 为 __________ , 单位 为 。 公式: 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摩尔 ( mol ) C-12 6.02 × 10 23 mol - 1 答案 2. 摩尔质量 (1) 摩尔质量是 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 。 (2) 表达式: 3. 气体摩尔体积 (1) 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① 微粒的大小 ( 物质的本性 ) ② 微粒间距的大小 ( 由温度与压强共同决定 ) ③ 微粒的数目 ( 物质的量的大小 ) 答案 单位物质的量 g·mol - 1 答案 ② 基本关系式 ③ 影响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2) 气体摩尔体积 ① 含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为 ,标准状况下, V m 约为 。 V m 22.4 L·mol - 1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1)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多少的基本物理量 (    ) (2)0.012 kg C- 12 中含有约 6.02 × 10 23 个碳原子 (    ) (3)1 mol H 2 O 中含有 2 mol 氢和 1 mol 氧 (    ) (4)2 mol 水的摩尔质量是 1 mol 水的摩尔质量的 2 倍 (    ) (5) 在标准状况下, 1 mol O 2 与 1 mol SO 3 的体积相同 (    ) (6) 在标准状况下, 1 mol 气体的体积约是 22.4 L ,在非标准状况下, 1 mol 气体的体积则一定不是 22.4 L(    ) (7) 标准状况下, 22.4 L 己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19 N A (    ) 答案 [ 正误辨析 ] √ × × × × × × 题组一 有关概念的判断 题组集训 2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6.02 × 10 23 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1 mol NaCl 和 1 mol HCl 含有相同的粒子数目 C.1 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 6.02 × 10 23 个分子 D.1 mol 水中含有 2 mol H 和 1 mol O 1 2 3 4 5 6 7 8 9 10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 mol O 2 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B.1 mol OH - 的质量为 17 g·mol - 1 C. 氖气的摩尔质量 ( 以 g·mol - 1 为单位时 ) 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D.2 mol H 2 O 的摩尔质量与 1 mol H 2 O 的摩尔质量相等 易错警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 ( 或分子 ) 质量的易混点 (1)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g·mol - 1 或 kg·mol - 1 ,相对原子 ( 或分子 ) 质量的单位为 1 ,不是同一个物理量。摩尔质量只有当以 g·mol - 1 作单位时,在数值上才等于其相对原子 ( 或分子 ) 质量。 (2) 熟记几组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 ① H 2 SO 4 和 H 3 PO 4 (98 g·mol - 1 ) ; ② Mg 3 N 2 和 CaCO 3 (100 g·mol - 1 ) ; ③ CO 、 N 2 、 C 2 H 4 (28 g·mol - 1 ) 。 易错警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题组二 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 √ 3.(2016· 台州模拟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5 mol H 2 所占体积为 11.2 L B. 标准状况下, 1 mol H 2 O 的体积为 22.4 L C. 标准状况下, 28 g CO 与 N 2 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22.4 L D. 标准状况下, 22.4 L CCl 4 的物质的量为 1 mol 1 2 3 4 5 6 7 8 9 10 4.(2016· 金华质检 ) 已知 a g N 2 含有 b 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为 (    )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5.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 - 1 ,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 V L 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X 。则 表示 的是 (    ) A. V L 该气体的质量 ( 以 g 为单位 ) B.1 L 该气体的质量 ( 以 g 为单位 ) C.1 mol 该气体的体积 ( 以 L 为单位 ) D.1 L 该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解析  X 除以 N A 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然后乘以 M 表示其质量;最后除以 V 为 1 L 该气体的质量。 题组四 气体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6. 按要求计算 (1) 由 8 g O 2 和 28 g N 2 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28.8 g·mol - 1 解析答案 (2) 若 m g 某气体中含分子数 N 个,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 A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组五 阿伏加德罗定律 ( 加试 ) √ 7.(2016· 绍兴模拟 ) 等温等压下,有质子数相等的 CO 、 N 2 、 C 2 H 2 三种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体积之比为 13 ∶ 13 ∶ 14 B. 密度之比为 14 ∶ 14 ∶ 13 C. 质量之比为 1 ∶ 1 ∶ 1 D . 原子数之比为 1 ∶ 1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解析  A 项,三种气体分子的质子数分别为 14 、 14 、 14 ,质子数相等的 CO 、 N 2 、 C 2 H 2 三种气体,物质的量相等,等温等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三者体积之比为 1 ∶ 1 ∶ 1 ,故 A 错误 ; B 项, CO 、 N 2 、 C 2 H 2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28 g·mol - 1 、 28 g·mol - 1 、 26 g·mol - 1 , 等温等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则密度之比为 28 ∶ 28 ∶ 26 = 14 ∶ 14 ∶ 13 ,故 B 正确; C 项,三种气体分子的质子数分别为 14 、 14 、 14 ,质子数相等的 CO 、 N 2 、 C 2 H 2 三种气体,物质的量相等, CO 、 N 2 、 C 2 H 2 摩尔质量分别为 28 g·mol - 1 、 28 g·mol - 1 、 26 g·mol - 1 ,根据 m = nM 知:质量之比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则质量之比为 28 ∶ 28 ∶ 26 = 14 ∶ 14 ∶ 13 ,故 C 错误 ; D 项,三种气体分子的质子数分别为 14 、 14 、 14 ,质子数相等的 CO 、 N 2 、 C 2 H 2 三种气体,物质的量相等, 1 分子 CO 、 N 2 、 C 2 H 2 分别含原子数为 2 、 2 、 4 ,所以三种气体原子数之比为 1 ∶ 1 ∶ 2 ,故 D 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8. 同温同压下, a g 甲气体和 2 a g 乙气体所占的体积之比为 1 ∶ 2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 1 ∶ 1 B. 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 ∶ 1 C. 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 1 ∶ 1 D. 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为 1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归纳总结 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B 项正确 ; 同 温同体积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压强成正比,等质量的甲、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压强也相等, C 项正确 ; 相对 分子质量相等、质量相等,甲、乙分子数相等,但是甲、乙分子的组成不确定,可能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原子数不一定相等, D 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归纳总结 1 2 3 4 5 6 7 8 9 10 1. 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 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 。 2.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归纳总结 相同 条件 结论 公式 语言叙述 T 、 p 相同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归纳总结 1 2 3 4 5 6 7 8 9 10 T 、 V 相同   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其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T 、 p 相同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 ( 或相对分子质量 ) 成正比 提醒  对于同一种气体,当压强相同时,密度与温度成反比例关系。 题组六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9.(2016· 宁波模拟 )0.1 mol 某元素的单质直接跟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 7.1 g ,这种元素是 (    ) A.Mg B.Na C.Al D.Fe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2M  +  x Cl 2 == =2MCl x 0.1mol 0.05 x mol 解析 故该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 A 项正确。 10.(2016· 浙江 1 月学考 )Na 2 CO 3 、 NaHCO 3 的混合物与 100 mL 3 mol·L - 1 的盐酸恰好反应,产生 4.48 L( 标准状况 )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计算混合物中 Na 2 CO 3 的物质的量 ( 用守恒法计算 ) 。 返回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返回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设混合物中 Na 2 CO 3 、 NaHCO 3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 、 y 。 Na 2 CO 3 + 2HCl == =2NaCl + CO 2 ↑ + H 2 O 1 mol 2 mol 1 mol x 2 x x NaHCO 3 + HCl == = NaCl + CO 2 ↑ + H 2 O 1 mol 1 mol 1 mol y y y 考点二 洞悉 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题组一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 2 3 4 5 6 7 8 1.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 (1)2.24 L CO 2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0.3 N A ( ) (2) 常温下, 11.2 L 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 0.5 N A ( ) (3) 标准状况下, 22.4 L 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 19 N A ( ) (4) 常温常压下, 22.4 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 N A ( ) (5) 标准状况下, 2.24 L HF 含有的 HF 分子数为 0.1 N A ( ) 答案 × × × × × 突破陷阱 抓 “ 两看 ” ,突破 “ 状态、状况 ” 陷阱 一看 “ 气体 ” 是否处于 “ 标准状况 ” 。 二看 “ 标准状况 ” 下,物质是否为 “ 气体 ” ( 如 CCl 4 、 H 2 O 、 Br 2 、 SO 3 、 HF 、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 。 1 2 3 4 5 6 7 8 突破陷阱 题组二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1 2 3 4 5 6 7 8 2.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 (1) 在常温常压下, 32 g 18 O 2 中含有 2 N A 个氧原子 ( ) (2)17 g —OH 与 17 g OH - 所含电子数均为 10 N A ( ) (3) 相同质量的 N 2 O 4 与 NO 2 中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 ) (4) m g CO 与 N 2 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 N A ( ) (5)4.5 g SiO 2 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 0.3 N A ( ) (6)30 g 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 4 N A ( ) 答案 × × √ √ √ √ 突破陷阱 记 “ 组成 ” ,突破 “ 结构 ” 判断陷阱 (1) 记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的数目,如 Ne 、 D 2 O 、 18 O 2 、 —OH 、 OH - 等。 (2) 记最简式相同的物质,如 NO 2 和 N 2 O 4 、乙烯 (C 2 H 4 ) 和丙烯 (C 3 H 6 ) 等。 (3) 记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 N 2 、 CO 、 C 2 H 4 等 。 1 2 3 4 5 6 7 8 突破陷阱 题组三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 1 2 3 4 5 6 7 8 突破陷阱 3.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 (1)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 和 KCl 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 2 N A ( ) (2)0.1 mol·L - 1 的 NaHSO 4 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 0.2 N A ( ) (3)25 ℃ 时, pH = 13 的 1.0 L Ba(OH) 2 溶液中含有的 OH - 数目为 0.2 N A ( ) 答案 × × × 审 “ 要求 ” ,突破 “ 离子数目 ” 判断陷阱 一审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 二审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 pH = 1 的 H 2 SO 4 溶液, c (H + ) = 0.1 mol·L - 1 ,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 0.05 mol·L - 1 的 Ba(OH) 2 溶液, c (OH - ) = 0.1 mol·L - 1 ,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 1 2 3 4 5 6 7 8 突破陷阱 4.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 (1)0.1 mol Zn 与含 0.1 mol HCl 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2 N A ( ) (2)1 mol Na 与足量 O 2 反应,生成 Na 2 O 和 Na 2 O 2 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 N A ( ) (3)1 mol Na 2 O 2 与足量 CO 2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 N A ( ) (4) 向 FeI 2 溶液中通入适量 Cl 2 ,当有 1 mol Fe 2 + 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 N A ( ) (5)1 mol Cl 2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 2 N A ( ) 题组四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 1 2 3 4 5 6 7 8 答案 突破陷阱 × √ × × × 1 2 3 4 5 6 7 8 突破陷阱 “ 分类 ” 比较,突破 “ 电子转移 ” 判断陷阱 (1)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如: ① Cl 2 和 Fe 、 Cu 等反应, Cl 2 只作氧化剂,而 Cl 2 和 NaOH 反应, Cl 2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② Na 2 O 2 与 CO 2 或 H 2 O 反应, Na 2 O 2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而 Na 2 O 2 与 SO 2 反应, Na 2 O 2 只作氧化剂。 (2) 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 Fe 和 HNO 3 反应, Fe 不足,生成 Fe 3 + , Fe 过量,生成 Fe 2 + 。 突破陷阱 1 2 3 4 5 6 7 8 (3) 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 Cu 和 Cl 2 反应生成 CuCl 2 ,而 Cu 和 S 反应生成 Cu 2 S 。 (4) 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如: 向 FeI 2 溶液中通入 Cl 2 ,首先氧化 I - ,再氧化 Fe 2 + 。所以上述题 (4) 中转移的电子数目大于 N A 。 5.(2015· 浙江 10 月选考, 22) 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N A 个氧分子与 N A 个氢分子的质量之比为 8 ∶ 1 B.100 mL 1.0 mol·L - 1 FeCl 3 溶液与足量 Cu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 N A C. 标准状况下, 11.2 L CCl 4 中含有 C— Cl 键的数目为 2 N A D. N A 个 D 2 O 分子中,含有 10 N A 个电子 题组五 浙江学考、模拟试题汇编 1 2 3 4 5 6 7 8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知识 。 A 项, N A 个氧分子与 N A 个氢分子的质量比是 16 ∶ 1 ,错误 ; B 项, 100 mL 1.0 mol·L - 1 FeCl 3 溶液与足量 Cu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 N A ,错误 ; C 项,标准状况下, CCl 4 是液态不是气态,所以 11.2 L CCl 4 物质的量不是 0.5 mol ,错误 ; D 项, D 是 H 的同位素,含一个质子,一个中子,核外有一个电子,故一个 D 2 O 分子中含有 10 个电子, N A 个 D 2 O 分子中,含有 10 N A 个电子,正确。故选 D 。 1 2 3 4 5 6 7 8 C.273 K 、 101 kPa 下, 28 g 乙烯与丙烯混合物中含有 C—H 键的数目为 5 N A D.pH = 1 的 H 2 SO 4 溶液 10 L ,含 H + 的数目为 2 N A 6.(2016· 浙江 4 月选考, 22) 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 FeI 2 与 1 mol Cl 2 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3 N A 1 2 3 4 5 6 7 8 解析 解析  A 项,转移电子数应为 2 N A ; D 项, n (H + ) = 10 L × 10 - 1 mol·L - 1 = 1 mol 。 7.(2016· 浙江 10 月选考, 22) 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8 g 铁粉与 50 mL 4 mol·L - 1 盐酸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15 N A B. 常温下 1 L pH = 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H + 的数目为 0.1 N A C. 标准状况下, 8.96 L 氢气、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 分子 的 数目为 0.2 N A D.1.2 g 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 0.4 N A 1 2 3 4 5 6 7 8 解析 解析  A 项,铁与盐酸反应生成 Fe 2 + ,所以转移电子数应为 0.1 N A ,错误 ; B 项,在 pH = 13 的 NaOH 溶液中, c (H + ) 水 = 10 - 13 mol·L - 1 ,所以 1 L pH = 13 NaOH 溶液中, n (H + ) 水 = 10 - 13 mol ,错误 ; C 项,根据 2H 2 + O 2 == =2H 2 O 、 2CO + O 2 == =2CO 2 ,标准状况, 8.96 L( 即 0.4 mol ) 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分子数目为 0.2 N A ,正确 ; D 项, 1.2 g 金刚石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 0.2 N A ,而 1.2 g 的石墨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 0.15 N A ,所以 1.2 g 的该混合物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应在 0.15 N A ~ 0.2 N A 之间,错误。 1 2 3 4 5 6 7 8 8.(2016· 金华十校 9 月高三模拟 ) 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1 mol 乙烯和乙醇 ( 蒸气 ) 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一定 为 0.3 N A B. 在反应 KIO 3 + 6HI == =KI + 3I 2 + 3H 2 O 中,每生成 3 mol I 2 转移的电子 数 为 6 N A C. 含 4 mol Si—O 键的二氧化硅晶体中,氧原子数为 4 N A D.120 g NaHSO 4 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 3 N A 返回 1 2 3 4 5 6 7 8 解析 解析  B 项,反应中 I 2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当生成 3 mol I 2 时转移电子数为 5 N A ; C 项,含 4 mol Si—O 的 SiO 2 的物质的量为 1 mol,1 mol SiO 2 中含有 2 N A 个氧原子; 返回 1 2 3 4 5 6 7 8 考点三 溶液 的配制与分析 知识梳理 1 1.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 (1) 概念: 表示 物质 的量。 (2) 表达式 : 。 (3) 单位 : ( 或 mol /L) 。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 B 的 mol·L - 1 2.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配制 (1) 主要仪器 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 、 、 、 。 (2) 容量瓶的构造及 使用 答案 烧杯 容量瓶 胶头滴管 ① 容量瓶上标 有 、 和 。 常用规格有 50 mL 、 100 mL 、 250 mL 、 1 000 mL 等。 ② 容量瓶在使用前 要 , 其操作顺序为装水盖塞 → 倒立 → 正立 → 玻璃塞旋转 180° → 倒立 。 (3) 配制过程 以配制 100 mL 1.00 mol·L - 1 NaCl 溶液为例。 ① 计算:需 NaCl 固体的质量 为 g 。 ② 称量: 用 称量 NaCl 固体。 ③ 溶解:将称量好的 NaCl 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 答案 温度 规格 刻度线 检查是否漏水 5.9 托盘天平 ④ 移液:待烧杯中的 溶液 , 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 注入 ______ mL 容量瓶。 ⑤ 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 玻璃棒 次 , 洗涤液 。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⑥ 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 刻度线 cm 时, 改用 , 滴加蒸馏水 至 。 答案 冷却至室温后 100 2 ~ 3 全部 注入容量瓶 1 ~ 2 胶头滴管 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⑦ 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配制流程如下图所示: 答案 [ 正误辨析 ]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1) 1 L 水中溶解 5.85 g NaCl 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0.1 mol·L - 1 (    ) (2) 将 62 g Na 2 O 溶于水中,配成 1 L 溶液,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 1 mol·L - 1 (    ) (3) 用图 A 装置配制 0.1 mol·L - 1 的 NaOH 溶液 (    ) × × × (4) 用图 B 装置配制一定浓度的 NaCl 溶液 (    ) 答案 × × (5) 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    ) 1 2 3 题组集训 2 4 5 6 7 8 解析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解析 1 2 3 4 5 6 7 8 题组二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的 换算 3. 在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 V mL ,溶液密度为 d g·cm - 3 ,质量分数为 w ,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 - 1 , 溶液 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m g ,该温度下 NaOH 的溶解度为 S 。 (1) 用 w 来表示该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 ( S ) 为 。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2) 用 m 、 V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 c ) 为 。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3) 用 w 、 d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 c ) 为 。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25 d w mol·L - 1 (4) 用 c 、 d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w ) 为 。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5) 用 S 、 d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 c ) 为 。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题组三 溶液稀释与混合的 计算 4. 从 1 L 1 mol·L - 1 NaOH 溶液中取出 100 mL : (1) 取出的这 100 mL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含 NaOH 的质量是 。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解析  m = 0.1 L × 1 mol·L - 1 × 40 g·mol - 1 = 4 g 。 1 mol·L - 1 4 g (2) 若将取出的这 100 mL NaOH 溶液加水稀释至 500 mL ,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0.2 mol·L - 1 5.(1) 用 14.2 g 无水硫酸钠配制成 500 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 为 mol·L - 1 。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0.2 (2) 若从中取出 50 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 1 ,溶质的质量为 g 。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0.2 1.42 解析  从中 取出 50 mL 溶液,浓度仍为 0.2 mol·L - 1 , 溶质的质量为 m = n · M = c · V · M = 0.2 mol·L - 1 × 0.05 L × 142 g·mol - 1 = 1.42 g 。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0.2 0.1 题组四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 6. 下列关于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专用仪器  ② 使用前要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③ 容量瓶可以用来加热  ④ 不能用容量瓶贮存配制好的溶液  ⑤ 一定要用 500 mL 容量瓶配制 250 mL 溶液 A. ①③ B . ①②④ C. ①②④⑤ D . ①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7.(2016· 绍兴检测 ) 有下列化学仪器: ① 托盘天平  ② 玻璃棒  ③ 药匙  ④ 烧杯  ⑤ 量筒  ⑥ 容量瓶  ⑦ 胶头滴管  ⑧ 细口试剂瓶  ⑨ 标签纸 (1) 现需要配制 500 mL 1 mol·L - 1 硫酸溶液,需用质量分数为 98% 、密度为 1.84 g·cm - 3 的浓硫酸 mL 。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解析  设 需用质量分数为 98% 、密度为 1.84 g·cm - 3 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V 。 V × 1.84 g·cm - 3 × 98% = 0.5 L × 1 mol·L - 1 × 98 g·mol - 1 , V ≈ 27.2 mL 。 27.2 (2) 从上述仪器中选出实验仪器 ( 按实验使用的先后顺序填写 ) 。 1 2 3 4 5 6 7 8 解析  配制 顺序:计算 → 量取 → 稀释 → 移液 → 定容,因此使用仪器的顺序为 ⑤⑦④②⑥⑧⑨ 。 ① 托盘天平  ② 玻璃棒  ③ 药匙  ④ 烧杯  ⑤ 量筒  ⑥ 容量瓶  ⑦ 胶头滴管  ⑧ 细口试剂瓶  ⑨ 标签 纸 解析 √ √ √ √ √ √ √ (3)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的方法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2 3 4 5 6 7 8 答案 玻璃棒 的末端位于容量瓶刻度线以下并靠在容量瓶颈内壁上 ( 注意:不要让玻璃棒其他部位触及容量瓶口 ) ,然后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 中 题组五 误差分析 “ 10 ” 例 8. 用 “ 偏大 ” 、 “ 偏小 ” 或 “ 无影响 ” 填空。 (1) 配制 450 mL 0.1 mol·L - 1 的 NaOH 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 NaOH 固体 1.8 g 。 (2) 配制 500 mL 0.1 mol·L - 1 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 8.0 g 。 (3) 配制 NaOH 溶液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片,其他操作均正确 。 (4)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需称量溶质 4.4 g ,称量时物码放置颠倒 。 1 2 3 4 5 6 7 8 答案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5)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 。 (6) 配制 NaOH 溶液时,将称量好的 NaOH 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 。 (7) 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 。 (8) 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 (9)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 (10) 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 。 1 2 3 4 5 6 7 8 答案 偏大 偏大 偏小 偏小 偏小 无影响 练后反思 返回 根据 可知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 n B 和溶液的体积 V 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溶液配制过程中引起了 n B 和 V 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 n B 比理论值小,或 V 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 n B 比理论值大,或 V 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1 2 3 4 5 6 7 8 练后反思 1. 误差分析的理论依据 练后反思 返回 1 2 3 4 5 6 7 8 2. 仰视、俯视的分析 结果:仰视时,容器内液面高于刻度线;俯视时,容器内液面低于刻度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