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9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Ⅰ卷(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Al:27 K:39 Cu:64 C:12 O:16 S:32 Cl:35.5 N:14 Mn:55 1.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从某种意义上可将P2O5、SO2、SO3、Cl2O7等归为—类,则下列氧化物与它们属于同—类的是( ) A. CO B. NO C. N2O5 D. Na20 【答案】C 【解析】 【详解】P2O5、SO2、SO3、Cl2O7属于酸性氧化物,CO和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N2O5属于酸性氧化物;Na2O是碱性氧化物,答案选C。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B.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C. 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 D. KCl溶液、淀粉溶液和纯水都属于分散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A、胶体可产生丁达尔现象,溶液不能,所以用丁达尔现象鉴别胶体和溶液,故A正确; B、豆浆属于胶体,向其中加入盐卤,实质是电解质使胶体发生聚沉现象,故C正确; C、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粒子可以透过半透膜,所以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故C正确; D、纯水不是混合物,所以不属于分散系,错误,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3.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 A. 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C. 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D. 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发生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性质没有关系,A正确; 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B错误; 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属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C错误; 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利用的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D错误; 答案选A。 4.下列中和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能以“H++OH-═H2O”表示的是( ) A. 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 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 C. 澄清石灰水和硝酸反应 D. 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醋酸为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错误; B.氢氧化镁不溶于水,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错误; C.氢氧化钙为稀溶液,能拆成离子形式,硝酸为强酸,能拆成离子形式,故能写成H++OH-═H2O,故正确; D.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不能拆开,故错误。 故选C。 5.下列各组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含大量Ba2+的溶液中:Cl-、K+、SO42-、CO32- B. 含大量H+的溶液中:Mg2+、Na+、CO32-、SO42- C. 含大量OH-的溶液中:K+、NO3-、SO42-、Cu2+ D. 含大量Na+的溶液中:H+、K+、SO42-、NO3-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含大量Ba2+的溶液中硫酸根、碳酸根离子均不能大量共存,生成硫酸钡和碳酸钡沉淀,A错误; B、含大量H+的溶液中碳酸根离子生成水和CO2,且镁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含大量OH-的溶液中Cu2+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含大量Na+的溶液中H+、K+、SO42-、NO3-之间均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 答案选D。 6.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中一定正确的( ) 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的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答案】C 【解析】 【详解】A.溶液中的离子可能是碳酸氢根离子,故错误; B.溶液中可能是银离子,故错误; C.溶液中只能是铵根离子,故正确; D.溶液中可能含有钙离子,故错误。 故选C。 7.下列有关焰色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在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绿色 B. 焰色反应是金属单质的特性 C. 连续做两个样品时,应将铂丝用硫酸洗净并灼烧到无特殊焰色 D. 可用洁净的铁丝代替铂丝进行焰色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含有钠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故错误; B.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不是单质的性质,故错误; C.焰色反应实验中用稀盐酸洗铂丝,不用硫酸,故错误; D.用洁净的铁丝可以代替铂丝做焰色反应,故正确。 故选D。 8. 2.3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 ) A. 只有Na2O B. 只有Na2O2 C. Na2O和Na2O2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可能为氧化钠、过氧化钠或者二者的混合物,根据方程式计算判断。 【详解】已知钠与氧气反应,产物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此题可采用极值法: 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若生成物全为Na2O,其质量为0.05mol×62g·mol-1= 3.1g<3.5g;若生成物全为Na2O2,其质量为0.05mol×78g·mol-1=3.9g>3.5g;故其生成物为Na2O和Na2O2的混合物;故选C。 9.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新制氯水中有3种分子,有4种离子 B. 新制氯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氯气 C. 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没有任何现象 D. 新制氯水不可以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水中含有水分子,次氯酸分子,氯气分子,氢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次氯酸根离子,故正确; B.新制的氯水中有次氯酸,在见光的条件下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故错误; C.新制氯水中有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错误; D.新制氯水中有次氯酸,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故错误。 故选A。 10.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 ) A. MnO2 CuO FeO B. (NH4)2SO4 K2SO4 NH4Cl C. AgNO3 KNO3 Na2CO3 D. Na2CO3 NaHCO3 K2CO3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稀硫酸:MnO2→不反应,CuO、FeO→分别生成蓝色、绿色溶液,A错误; B、用氢氧化钡,(NH4)2SO4→沉淀和气体,K2SO4→沉淀,NH4Cl→气体,B错误; C、用稀盐酸:AgNO3→沉淀,KNO3→不反应,Na2CO3→气体,C错误; D、用稀盐酸:三个都有气体,且无色无味,但NaHCO3一旦遇到盐酸就有气体,Na2CO3、K2CO3则要用多的稀盐酸,鉴别Na2CO3、K2CO3可用焰色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11.下列反应中,氯元素全部被氧化的是( ) A. 2Fe+3Cl2═2FeCl3 B. 2NaCl2Na+Cl2↑ C. NaOH+HCl═NaCl+H2O D.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气中化合价全部降低,被还原,故错误; B.氯元素化合价全部升高,被氧化,故正确; C.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D.氯气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故错误。 故选B。 12.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1∶5 B. 11∶3 C. 3∶1 D. 4∶1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1:3,由Cl到ClO-,失去1个电子,由Cl到ClO3-,失去5个电子,一共失去1+3×5=16个电子;由Cl到Cl-,得到1个电子,需要16个原子才能得到16个电子,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16:(1+3)=4:1,故答案为D。 13.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时,若有0.2molMnO2被还原,则被氧化的HCl为( ) A. 29.2g B. 14.6g C. 21.9g D. 7.3g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0.2mol二氧化锰被还原,则被氧化的氯化氢为0.4mol,质量为14.6克。 故选B。 14.当溶液中X2O72-和SO32-离子数之比为1:3时,恰好完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目中要求的是“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那么X2O72-在反应中做氧化剂,得到电子,得到电子的个数等于SO32-失去电子的个数,而SO32-→SO42-过程中每个离子失去2个电子,则3个离子共失去6个电子,那么1个X2O72-在反应过程中应得到6个电子,设还原产物中X的化合价为a,则得到2×(6-a)个电子,故2×(6-a)=6,解得a=+3,故选C。 15.氮化铝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 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 C. 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 AlN的摩尔质量为41g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红氮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氧化铝没有变价,故错误; B.每生成一个氮化铝转移3个电子,故正确; C.氯化铝中的氮元素化合价为-3,故错误; D. AlN的摩尔质量为41g/mol,故错误。 故选B。 16.根据S2O82-+2e-→2SO42-,Mn2++4H2O→MnO4-+8H++5e-,推测氧化1.5molMn2+需要Na2S2O8的物质的量为( ) A. 1.5mol B. 3.75mol C. 3.25mol D. 3.125mol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分析,锰离子和S2O82-比例关系为2:5,故氧化1.5molMn2+需要Na2S2O8的物质的量为3.75mol。 故选B。 17.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分子个数比为17∶16 B. 原子个数比为17∶16 C. 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 D. 氢原子质量比为17∶12 【答案】B 【解析】 【分析】A.根据N=m/M×NA计算判断; B.根据N=m/M×NA结合分子构成判断; C.根据N=m/M×NA结合一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计算判断; D.根据H原子数目之比等于H原子质量之比进行计算。 【详解】A.根据N=m/M×NA知,质量相同的两种气体中含有的分子个数之比等于摩尔之比的反比,所以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7:16,故A正确; B.CH4和NH3的分子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5、4,由A知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7:16,所以含有的原子数之比为17×5:16×4=85:64,故B错误; C.CH4和NH3的分子含有的H原子数分别为4、3,由A知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7:16,所以含有的H原子数之比为17×4:16×3=17:12,故C正确; D.由C可知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所以含有的H原子数之比为17:12,H原子数目之比等于H原子质量之比为17:12,故D正确。 故选B。 18.下列各物质中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 A. 1molNH4Cl B. 1.5molNH4NO3 C. 1.204×1024CO(NH2)2 D. 1molNH3 【答案】C 【解析】 【详解】1molNH4Cl含4mol氢原子, 1.5molNH4NO3含6mol氢原子, 1.204×1024CO(NH2)2含有8mol氢原子, 1molNH3含有3mol氢原子,故含氢原子最多的为C。 故选C。 19.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 A. 10mol B. 11mol C. 12mol D. 13mol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可知,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1价,I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则Cu(IO3)2为氧化剂,所以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1mol×(2-1)+2mol×(5-0)=11mol; 答案选B。 20.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Na2O2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B. 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O2是氧化产物 D. 2molFeSO4发生反应时,共有10mol电子转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中6mol过氧化钠中有2mol过氧化钠中的氧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其余做氧化剂,故错误; B. Na2FeO4中铁元素是化合价升高后生成的,氧元素是化合价降低后生成的,所以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正确; C.氧气是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的,为氧化产物,故正确; D. 反应中铁元素和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总共转移10个电子,所以2molFeSO4发生反应时,共有10mol电子转移,故正确。 故选A。 第Ⅱ卷(40分) 二、非选择题 21.根据有关概念回答下列问题: (1)稀硫酸 (2)液氨 (3)氨水 (4)铝条 (5)熔融氯化钠 (6)石墨 (7)氢氧化钡溶液 (8)二氧化硫 (9)水 (10)熔融Na2O (11)稀盐酸 (12)乙醇 判断上述物质: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答案】(1). (1)(3)(4)(5)(6)(7)(9)(10)(11) (2). (5)(9)(10) (3). (2)(8)(12) 【解析】 【分析】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注意电解质导电有条件。 【详解】(1)稀硫酸能导电,液氨不导电,氨水能导电,铝条能导电,熔融的氯化钠能导电,石墨能导电,氢氧化钡溶液能导电,二氧化硫不导电,水能导电,熔融氧化钠能导电,稀盐酸能导电,乙醇不导电。 (2)氯化钠和水和氧化钠属于电解质; (3)液氨和二氧化硫和乙醇是非电解质。 22.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碳酸钙与醋酸反应________ (2)向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_____ (3)Na2O2与水反应______ (4)氯气通入到NaOH溶液中_____ (5)SO2通入氯水中生成硫酸和盐酸______ 【答案】(1). 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2). 2H++SO42-+Ba2++2OH-=BaSO4↓+2H2O (3). 2Na2O2+2H2O=4Na++4OH-+O2↑ (4). Cl2+2OH-=Cl-+ClO-+H2O (5). SO2+Cl2+H2O=4H++SO42-+2Cl- 【解析】 【分析】将容易电离的易溶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注意沉淀或气体或水或弱电解质不能拆成离子形式。 【详解】(1)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拆成离子形式,醋酸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2)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钡反应到中性,是指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完全反应,即反应后生成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 (3)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属于强碱,能拆成离子形式,故离子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4OH-+O2↑ ; (4)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 (5)二氧化硫和氯气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根据硫酸和盐酸能拆成离子形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为;SO2+Cl2+H2O=4H++SO42-+2Cl-。 23.在xR2++yH++O2=mR3++nH2O的离子反应中,化学计量数m的值为______。 【答案】4 【解析】 【详解】根据原子守恒分析,有x=m,y=2n,n=2,根据电荷守恒有2x+y=3m,则x=m=4。 24.(1) K2MnF6+ SbF5= F2+ KSbF6+ MnF3 _____ (2) Fe(NO3)3+ NaOH+ Cl2= Na2FeO4+ NaNO3+ NaCl+ H2O ______ (3) MnO4-+ H++ Br-= Br2+ Mn2++ H2O ______ 【答案】(1). 2K2MnF6+4SbF5=F2+4KSbF6+2MnF3 (2). 2Fe(NO3)3+16NaOH+3Cl2=2Na2FeO4+6NaNO3+6NaCl+8H2O (3). 2MnO4-+16H++10Br-=5Br2+Mn2++8H2O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化合价变化分析,再根据质量守恒进行配平。 【详解】(1)锰元素化合价从+4降低到+3,氟元素化合价从-1升高到0,所以根据电子守恒分析,F2 与MnF3的比例为1:2,再根据质量守恒分析,得方程式为: 2K2MnF6+4SbF5=F2+4KSbF6+2MnF3 ; (2)氯元素化合价从0降低到-1,铁元素化合价从+3升高到+6,根据电子守恒分析,氯气和硝酸铁的比例为2:3,再 根据质量守恒分析,得方程式为: 2Fe(NO3)3+16NaOH+3Cl2=2Na2FeO4+6NaNO3+6NaCl+8H2O; (3)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从+7降低到+2,溴元素化合价从-1升高到0,所以根据电子守恒分析,MnO4-与Br-比例为2:10,再根据质量守恒分析,得方程式为: 2MnO4-+16H++10Br-=5Br2+Mn2++8H2O。 25.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含分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 A.6gH2; B.0.5molCO2; C.1.204×1024 个HCl分子; D.147gH2SO4; E.92g乙醇(C2H5OH); F.4℃时10mL水 【答案】(1). A (2). A (3). E (4). D 【解析】 【分析】根据n=m/M=N/NA计算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原子个数和质量,再进行比较。 【详解】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原子物质的量,质量依次为:A.3mol,9mol,6g;B.0.5mol,1.5mol,22g;C.2mol,4mol,73g;D.1.5mol,10.5mol,147g;E.2mol,18mol,92g;F.5/9mol,15/9mol,10g。所以物质的量最大的为A。分子个数最多的为A。原子个数最多的为E。质量最大的为D。 26.(1)0.3molNH3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与_____个H2O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相等。 (2)含0.4mol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 (3)已知16gA和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molC和31.76g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4)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________。 【答案】(1). 1.806×1023 (2). 0.6mol (3). 106g•mol-1 (4). 16:9 【解析】 【分析】(1)根据氨气和水都含有10个质子分析。 (2)根据硫酸铝中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比例分析。 (3)根据方程式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计算C的质量,再根据n=m/M,计算摩尔质量。 (4)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结合方程式系数计算产生的M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计算Y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比。 【详解】(1) 一个氨气分子含有10个质子,一个水分子含有10个质子,所以0.3molNH3分子中所含质子为3mol,对应的水为0.3mol,则水分子个数为1.806×1023 ; (2) 含0.4molAl3+的Al2(SO4)3的物质的量为0.2mol含有的硫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6mol;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0.04molC的质量为16+20-31.76=4.24g,C的摩尔质量为4.24g/0.04mol= 106g•mol-1 ; (4). 根据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分析,反应生成4.4gR,则生成3.6克M,根据质量守恒分析,Y 的质量为4.4+3.6-1.6=6.4克,则Y和M的质量比为6.4:3.6= 16:9。 27.某研究小组制备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设计了如图装置。并查阅到下列资料,“在加热情况下卤素和碱液发生如下反应:3X2+6OH-5X-+XO3−+3H2O。”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的大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装置中能否省去盛饱和NaCl 溶液的洗气瓶?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理由是_______。 (3)装置中能否省去盛浓硫酸的洗气瓶?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装置中能否省去盛冰水的烧杯?______,理由是_______。 【答案】(1). Cl2+2OH-=Cl-+ClO-+H2O (2). 不能 (3). 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进入试管中也会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降低了NaClO的产量和纯度 (4). 能 (5). 少量水蒸气进入试管中不影响反应 (6). 不能 (7). 氯气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时温度升高,可能会引起副反应,生成NaClO3 【解析】 【分析】根据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氯化氢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并减小次氯酸钠的生成,应该除去,水蒸气不影响反应,可以不除去,因为氯气在不同的温度下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不同,根据要求应在低温下进行,所以装置中用冰水冷却。 【详解】(1).大试管在冰水中进行冷却,所以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Cl2+2OH-=Cl-+ClO-+H2O (2). 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进入试管中也会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降低了NaClO的产量和纯度,饱和氯化铵溶液是为了除去氯化氢气体,所以不能省去。 (3)试管中为氢氧化钠溶液,有水,少量水蒸气进入试管中不影响反应,所以能省去浓硫酸的装置; (4)根据信息分析,氯气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时温度升高,可能会引起副反应,生成NaClO3,所以不能省去冰水的烧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