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能力卷)
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中期考试 高二政治能力卷 第I卷(选择题 60分)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2分,30×2=60分) 针灸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上述事实说明( )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②自然界的物质都是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是物质世界的一种自然现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针灸属于文化中的( ) ①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②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③自然科学和技术 ④语言和文字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 C 2. D 【解析】 本题以针灸的产生和发展为背景,考查文化的含义及特点,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要求熟练掌握教材知识。 【1题详解】 针灸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①③适合题意;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②④错误;故本题选C。 【2题详解】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针灸属于自然科学和技术,是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②③适合题意,排除①④;故本题选D。 3. 文化对社会有教育教化作用,但是目前“发展文化产业的口号”,似乎过分强调了文化的经济价值,掩盖了文化的教化作用。文化产业重经济利益,轻视社会价值和精神内涵的做法( ) A. 是错误的,因为文化产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不可兼得 B. 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建设是中心,文化是为经济服务的 C. 是错误的,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D. 是正确的,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答案】C 【解析】 【详解】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重经济利益,轻视社会价值和精神内涵的做法是错误的,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C适合题意,排除B、D;文化产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可以统一,A是错误的,排除。故本题选C。 4.“要想剪除狂野的杂草,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这启示我们 A. 美德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标志 B. 人的精神世界离不开物质载体 C. 应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D. 应学会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受文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说法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B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要想剪除旷野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他”,因为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启示我们应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的文化影响。故本题答案为C。 5.有人说赞美是人生历程中的加油站,而批评是人生历程中的维修站,一个人不能总是维修,但要不断加油!不断加油,他就学会了自信。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②文化可以成就人生 ③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文化环境影响人的发展,①说法错误;优秀文化可以成就人生,②说法错误;“一个人不能总是维修,但要不断加油!不断加油,他就学会了自信”,说明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③④符合题意。本题选D。 6.美国某些战略家和别有用心的学者们急切地希望通过价值观念等软力量的灌输,牵引正在复兴的中国往西方的方向走,越来越多地显露出其“侵略性”。这说明 A. 当今世界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B 文化有健康有益与腐朽没落之分 C. 西方国家利用文化渗透的方式推行霸权主义 D. 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提高文化竞争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从国际来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美国某些战略家和别有用心的学者们急切地希望通过价值观念等软力量的灌输,牵引正在复兴的中国往西方的方向走,越来越多地显露出其“侵略性”。这说明借助软力量的文化渗透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以及推行强权政治,是文化霸权主义的体现,C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7.知识不只可以改变个人命运,更可以推进民族复兴进程:国产航母下水、天舟遨游太空、量子通信惊艳全球……正是知识的价值,照亮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材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文化是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的重要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知识不只可以改变个人命运,更可以推进民族复兴进程,正是知识的价值,照亮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这表明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①③符合题意。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而非重要标志,②说法错误。 ④:民族文化是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的重要精神基础,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人类社会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8.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生编硬造的网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 ①汉字历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②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④发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的是当今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的原因,说明汉字的重要性: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发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但在历史上,不一定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②说法错误,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所以本题选D。 9.在影响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决定文化发展方向的是( ) A. 思想运动的激荡 B. 科学技术的进步 C. 社会制度的更替 D. 教育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C:在影响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C符合题意。 ABD:思想运动的激荡、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等,都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AB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根本因素) (2)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大大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的作用。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②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10. 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被主流媒体所采用,进一步丰富了语言的内容,故①正确;题意没涉及网络语言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故②排除;网络语言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但是并不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故③错误;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说明大众传媒在传播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故④正确。故选C。 11.“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这表明 A. 经济往来的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 B. 文化交流是商业贸易的主要途径 C.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 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促进经济交往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说法错误,经济往来的目的是为了经济利益,促进文化交流是附带的功能;B说法错误,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B的说法颠倒了两者的关系;C符合题意,“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在商业贸易中传递交流不同的文化,这说明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D说法错误,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故本题答案为C。 【点睛】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各国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12.央视《国家宝藏》以深厚的文化内涵、生动的文物故事及所承载的人文情怀让人们在见识中华瑰宝、找寻文化基因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这表明 A.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有形的 D. 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A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重要手段;C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D错误,文化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央视《国家宝藏》的播出让人们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这表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B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 【点睛】注意文化传播途径与文化传播手段之间的关系。 (1)文化传播的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祥传播的问题。 (2)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3)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13.“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始终把“尊老”奉为立身处世的大德,相沿成习。如今,“尊老”这一传统美德摒弃了其中的封建成分,增添了新的社会内容,成为社会主义精神的组成部分。材料表明 ①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②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能够因时而变 ③只有认同传统文化才能发展传统文化 ④对传统道德规范要批判地予以继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如今,“尊老”这一传统美德摒弃了其中的封建成分,增添了新的社会内容,成为社会主义精神的组成部分。材料表明对传统道德规范要批判地予以继承,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要因时而变,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故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的基本特征;③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不能全部认同。故本题答案为B。 14.英国政府为了提高小学生数学水平,积极引进上海小学数学教材,同时与中国开展“中英数学教师交换项目”。这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②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能实现世界文化繁荣 ③体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表明不同民族文化最终会走向融合趋同之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的传播的知识。英国引进上海小学数学教材,同时与中国开展“中英数学教师交换项目”,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国际影响力,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体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就能”说法绝对化;④错误,错在“走向融合趋同”,应坚持文化的多样性。故本题答案为C。 15.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在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保护传统村落,既要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要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保护传统村落是 ①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中华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发展的要求 ④从乡村历史文脉中吸取文化营养的需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保护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发展的要求,也是从乡村历史文脉中吸取文化营养的需要,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我国的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排除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排除②。故本题答案选D。 16.中韩两国虽然都过农历新年,但春节的习俗却各有特点。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这主要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 A. 相对稳定性 B. 鲜明的民族性 C. 相对渗透性 D. 历史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B:中韩两国虽然都过农历新年,但春节的习俗却各有特点。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这主要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B符合题意。 A:材料强调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不体现相对稳定性,A与题意不符。 CD:相对渗透性、历史性等都不是传统文化的特点,C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 (1)继承性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7.不去更多地考虑群众的欣赏需求,特别是不顾大众倾听旋律的传统,而执意用西方人的听觉习惯来改变民乐传统,淡化了传统音乐中突出旋律美的优点,这是多年来中国音乐在专业化创作上出现的通病。医治此类通病,就要( ) A. 坚决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B. 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熔铸百家的气魄 C.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D. 推进中国音乐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答案】C 【解析】 【详解】执意用西方人的听觉习惯来改变民乐传统,淡化了传统音乐中突出旋律美的优点,这是多年来中国音乐在专业化创作上出现的通病。医治此类通病,就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C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8.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除了浓浓的巴西桑巴风外,一位中国大妈陈菁也依靠娴熟的拉丁舞成功“跳”上了里约奥运会开幕式,成为开幕式上一个中国元素。中国大妈,不仅只为广场舞代言。这启示我们 ①消除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浓浓的巴西桑巴风外的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大妈依靠娴熟的拉丁舞成功“跳”上了里约奥运会开幕式,成为开幕式上一个中国元素,这启示我们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故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错在“消除文化差异”,应保持文化的多样性;②错误,做本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故本题答案为C。 【点睛】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原则+要求: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4)加强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博采众长,充分吸收其他文化的有益成果 (5)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6)承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19. 著名的设计大师路易吉·克拉尼说:“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是宝贵的创意资源,我们都要予以敬畏、珍惜。”他提醒说,如果一味把西方的标准当作自己的标准,会令中国设计师部分地丧失主体意识。只要对自己的文化保持充分自信,就能设计出大胆、新奇、令世界惊讶的作品。这启示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 ) ①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反对外来文化 ②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并注入时代精神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项中“反对外来文化”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题中材料“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是宝贵的创意资源,我们都要予以敬畏、珍惜”、“只要对自己的文化保持充分自信,就能设计出大胆、新奇、令世界惊讶的作品”等表明文化创新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也要注入时代精神,故②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题中材料“如果一味把西方的标准当作自己的标准,会令中国设计师部分地丧失主体意识”,表明文化创新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倾向,故④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项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故本题选C。 20.讲仁爱、重民本、受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品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这些思想贯彻其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的首条规定,明确了整部民法典的核心和灵魂。材料表明 ①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品德一脉相承又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没有文化的积累,就没有文化的传承 ④传统文化是《民法总则》思想的源头活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的首条规定,这表明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品德一脉相承又因时而变,故①正确;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品德被传承下来并加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故②正确;③不符合题意,“没有文化的积累,就没有文化的传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错误,社会实践是思想的源头活水。故本题答案为A。 21.《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 ) A. 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C.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重要见证 D. 史书典籍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B:《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B符合题意。 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错误。 CD:题干强调文字的作用,未涉及史书典籍的作用,不选。 故本题选B。 22.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①②符合题意。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自身具有的,不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③错误。 ④:革命文化具有价值,不是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才有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3.长城、武术、熊猫、中医药、经典国学、书法绘画一直是外国民众感受中国文化魅力并位居前列的中国文化元素。2017年5月,“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把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络购物评选为中国高新科技的“新四大发明”,中国文化新元素折射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生活新方式。材料表明 ①科学技术进步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元素的魅力 ②高新科技已经取代传统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元素 ③中国文化元素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④通过多种中国文化元素可以透视中国生活方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题中,中国高新科技的“新四大发明”,中国文化新元素折射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生活新方式,体现了科学技术进步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元素的魅力,通过多种中国文化元素可以透视中国生活方式,故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高新科技并未取代传统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元素;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中国文化元素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繁荣发展。故本题答案为B。 24.2017年7月,在波兰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青海一可可西里”和“鼓浪屿一历史国际社区”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积极申遗,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是民族文化集中展示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故①③正确;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点睛】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作用; ③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④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⑤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 ⑥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5.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哺育滋养着两岸中国人,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也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两岸民众要加强精神纽带,加深感情融合。这表明( ) ①传统思想是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②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归属感 ③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④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归属感,是联系两岸同胞强大的精神纽带,②③项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是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不能把传统思想等同于传统文化,①项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顺应时代变迁的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不能顺应时代变迁的传统文化则起到阻碍作用,④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点睛】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2)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6.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中国以法定形式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凝聚民族力量,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自强不息 ④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在战争中的死难者,培养人们爱国主义的情怀,凝聚民族力量,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自强不息,因此②③符合题意;①明显不符合题意;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因此④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27.民族精神已经成为我国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民族精神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表现在( ) ①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 ②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 ④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综合国力最重要的因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民族精神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表现在有利于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①②符合题意。 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③说法错误。 ④: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综合国力最重要的因素,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重要性:A.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B.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 C.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8.根据调查,从当前文化消费结构看,报纸杂志、电视、图书等传统文化产品依然是居民主要偏好的文化产品,但游戏、设计、电影等新兴文化产品也逐渐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这要求我国文化生产( ) ①应该提供多种类型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②当前应重点发展传统文化产业 ③要引导人们改变当前不合理的文化消费结构 ④应根据消费需求变化相应调整文化产品结构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根据我国居民当前文化消费结构的变化,要求我国文化生产应根据消费需求变化相应调整文化产品结构,提供多种类型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①④符合题意。 ②:从材料可以看出,游戏、设计、电影等新兴文化产品也逐渐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我国文化生产应根据消费需求变化相应调整文化产品结构,而不是重点发展传统文化产业,②说法错误。 ③:材料不体现当前人们的文化消费结构不合理,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和风格的文化产品。 29.2017年7月20日,“中国网事·感动2017”二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器官捐献协调员”王璐、“国宝守望者”雷思凤、“铁路蜘蛛人”胡军、“天梯村支书”骆云莲、“旱塬愚公”刚强兄弟……获奖者来自各行各业,却都用爱与善书写着平凡人最不平凡的故事。这一评选活动旨在( ) ①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 ②传递正能量,消除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不良影响 ③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坚持多元化的道德价值取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中国网事·感动2017”二季度网络人物的获奖者来自各行各业,却都用爱与善书写着平凡人最不平凡的故事。这一评选活动旨在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①③符合题意。 ②:通过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来传递正能量,让人们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但不能消除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不良影响,②说法错误。 ④: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是多元化的道德价值取向,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时代前进需要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30.当今世界,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格局,西方借助现代传媒和文化产品输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发动“文化帝国主义”,造成其母语流失、文化传统瓦解……面对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 ) ①构筑文化长城以抵制西方文化传播与渗透 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避免文化的多样性 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以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面对西方国家价值输出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以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②④符合题意。 ①:对于西方文化要具体分析,吸收借鉴其优秀的文化成果,而不是一味抵制,①说法错误。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避免文化的多样性,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和作用: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增强我国综合国力。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怎么办(启示):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II卷(非选择题 40分) 二、简答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始终贯彻在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像屈原这样的爱国主义者,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赵忠尧、彭恒武等一大批爱国志士,在他们身上折射出的是对祖国的忠心赤胆、对人民的真挚情感、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唯有让爱国主义成为民众的习惯,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形成一种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爱国。有专家提出:学校要承担起教育责任,应该把爱国主义课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生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在爱国主义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材料二:“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从历史的视角看,中国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从近代以来的视角看,中国精神引领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从未来发展的视角看,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和精神依托。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在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我们应该如何来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 【答案】(1)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爱国主义文化建设有利于将爱国主义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并付诸行动。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营造爱国主义文化的氛围,有助于人们强化爱国主义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在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的腐朽思想,警惕西化、分化图谋。④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做中国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中国精神的新篇章。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弘扬中国精神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物质转化、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文化对人的方式、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等方面,分析在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让每个学生从小就能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在爱国主义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有利于将爱国主义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并付诸行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2)问可结合材料,清楚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从发挥 “主心骨”的作用、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等方面,阐述我们应该如何来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 【详解】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在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从材料可以看出,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学校要承担起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让每个学生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在爱国主义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并将爱国主义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并付诸行动,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可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从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等方面,分析为什么要在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我们应该如何来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 从材料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历史的视角看,中国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从近代以来的视角看,中国精神引领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从未来发展的视角看,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和精神依托。 可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从弘扬中国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做中国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中国精神的新篇章等方面,阐述我们应该如何来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 【点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发挥 “主心骨”的作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 32. 文化因传播而精彩。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李安、张艺谋等中国导演依托3D等现代技术,通过电影,将旗袍、马褂、灯笼这些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带给世界;近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国际平台;历经了千百年的艰难开拓,中华文化香飘海外;汇聚了方方面面的努力,成就了中华文化对外转播的辉煌。 材料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哪些道理? 【答案】①通过丝绸之路,使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体现了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李安等中国导演的电影,依托现代技术,把中华文化带给世界,体现了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③开办孔子学院,推广中文教学、传播中华文化说明了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香飘海外,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解析】 【详解】本题以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交流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考生可从材料体现了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等角度进行论述。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1月,“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颁奖仪式在法国里昂汇流博物馆举行,德化瓷再次成为中外交流的纽带。德化白瓷的瓷质温润如玉,剔透光滑,光线照耀可映见指影,叩声清悦悠扬,犹如敲击金属,链然作响,胎釉亦有美妙质感,也正因材质的特殊性以及可塑性,德化白瓷在艺术表现上具有许多独特性。 “传统的技艺更需要新元素的润养。”艺术创作就在于特有的东西有不一样的成品展现。只有新的元素、新的形式,才能真正激发出创作的灵感,对于德化瓷的创作亦是如此,因此在不少中外陶瓷艺术家们眼中,除了沿承传统,德化白瓷的创作还拥有着更多的可能性,德化传统的白瓷不管是艺术形式还是表现手法,已几近极致,传统要与新元素结合,才能保留和延续原有的韵味,让艺术永久传承下去。 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传统技艺如何在现代社会里 继续传承下去。 【答案】 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坚持传统技艺元素创新、形式创新;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技艺的传承要重视人才的培养;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从生活中汲取养料,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集思广益,听取群众心声。(任答其中四点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我国传统技艺如何在现代社会里 继续传承下去。从题目的设问可知让我国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里继续传承下去就要结合时代立足社会实践;只有新的元素、新的形式,才能真正激发出创作的灵感可考虑立足社会实践、从生活中汲取养料,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集思广益,听取群众心声;传统要与新元素结合,才能保留和延续原有的韵味,让艺术永久传承下去可考虑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德化白瓷的创作还拥有着更多的可能性,德化传统的白瓷不管是艺术形式还是表现手法,已几近极致可考虑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坚持传统技艺元素创新、形式创新、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技艺的传承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传统的技艺更需要新元素的润养可考虑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点睛】解答措施类主观题一般有以下对策 对策一:明确设问主体。主体明确的要围绕试题指定的主体进行发散思维,所答内容要符合角色身份;主体不明确的则要根据题目设置的情景,从不同主体的视角进行发散思维,考虑不同的主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作出怎样的努力。如企业应该怎样做、政府应该怎样做、个人(劳动者、农民、消费者)应该怎样做等。 对策二:“三联系”分析对策。一是联系教材,解答措施型试题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系教材,看看教材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或方法。二是联系材料,看看材料提供了哪些有用信息,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对症下药地提出措施;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成功经验,就要对材料中的措施与经验加以概括总结,并使之与教材理论相符合。三是联系时政知识,从时政知识、党和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