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本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020年3月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 A. 中央集权 B. 家国同构 C. 天下为公 D. 官僚政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度,通过封建诸侯,西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宝塔式”森严的等级制度;而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是宗法制,奴隶主贵族根据与周天子血缘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统治集团形成“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具有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西周时期并没有实现中央集权,A错误;西周是奴隶社会,是私有制社会,C错误;官僚政治出现的标志是秦朝郡县制的实行,D错误。 2.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材料中的“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 A. 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 B. 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 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D. 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 【答案】C 【解析】 材料“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指的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正确;郡县制是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是实现统一的保障,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故B项错误;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废除了贵族特权,并未强化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结合所学可以判断出考查的是郡县制,结合所学知识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 德国汉学家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根本的社会变化,在政治上体现为( ) A. 文官政治取代了地方藩镇的军人政治 B. 二府三司取代了前朝的三公九卿制 C. 官僚政治取代了过去的贵族特权政治 D.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文字“11世纪至13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府三司出现在10世纪,官僚政治取代贵族特权政治在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在清朝,BC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A。 4.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A. 秦、唐、明 B. 秦、唐、元 C. 汉、宋、明 D. 秦、元、清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蜀“郡”洪水,由丞相与诸卿拿方案,发生在实行三公九卿制的秦朝;唐代治理地方州县洪水,需要中书草拟,门下审核和尚书省交由工、户部办理;阁臣按照皇帝的旨意,发诏书给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是明代的现象,A选项符合题意; 元代实行一省制,且没有阁臣,BD两项错误;宋代中书门下一起在政事堂办公,C选项错误。 5.从公元前490 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说明 A. 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逐渐遭到破坏 B. 群体决策感情用事影响政治质量 C. 集体决策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安全 D. 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贵族的民主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群众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可以看出雅典的原始的直接民主、群体决策并不能对政治家做出正确的评价。B 正确;材料说明雅典民主决策方式的不科学,并不是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逐渐遭到破坏,A错误;集体决策的弊端较大,并不能维护城邦的安全,C错误;材料说明的是雅典民主的决策方式,没有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D错误。故选B。 6.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这反映出罗马法 A 关注奴隶利益,体现人文精神 B. 打破贵族垄断法律,抑制上层强权 C. 强调法律至上,向往天赋人权 D. 力保社会稳定,维护阶级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可知,罗马法注意化解奴隶与奴隶主这一社会矛盾,力保社会稳定,故选D。罗马是建立在对奴隶的专政基础上的,其不可能关注奴隶的利益,排除A;材料中的这一规定针对的对象是奴隶,而不是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排除B;从材料中无法看出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且天赋人权属于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排除C。 7.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有独立的行政权,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当时议会对政府并没有控制权,大臣之间不存在横向联系,也不需要协商一致。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 议会无法限制国王的权力 B. 君主立宪制还有待完善 C. 责任制内阁已经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了破坏 【答案】B 【解析】 《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在立法、征税、召集部队等方面都具有对国王的约束权,只是尚未完善,故A项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依然掌握了较大的行政权力,尚未完全成为虚位君主;政府对议会负责的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政府内部也没有做到协商一致。这说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仍存在许多缺陷,有待完善。故B项正确。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是在18世纪中叶基本形成的,故C项错误。《权利法案》并未被破坏,材料只是表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制度方面仍存在缺陷,故D项错误。 8.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英国政治家说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但也有学者说:“1787年‘美国宪法’绝对是不民主的,甚至可以说是反民主的。”这反映了 A. 历史评价都不能准确再现历史原貌 B. 学者的解释更符合历史事实 C. 历史评价都应坚持同一个评价标准 D. 对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评价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绝对是不民主的,甚至可以说是反民主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对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评价,故D项正确;“历史评价都不能准确再现历史原貌”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两个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评价美国宪法,不能说学者的解释更符合宪法历史事实,故B项错误;历史评价可以有不同评价标准,故C项错误。故选D。 9.制度和笼子的关系经常被用来说明民主制度建设状况。下列关于该关系的描述与近代各国政体相对应的是 A. “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法国 B. “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美国 C. “制度笼子的形成历经反复,最终成功奠定了稳定政体”:德国 D. “国家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之上,驯服了人民”:英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符合“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B正确;A项对应的应该是英国,排除;C项对应的是法国,排除;D项是德国,故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解答此题需要学生了解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特征。 10.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A. 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 B. 无益于近代中国走向民主化和法制化 C. 说明原有官僚体系遭到否定 D. 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提到,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出现新的政府机构,故D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表现,不是半封建,故A排除;新的近代政府机构,有利于近代中国走向民主化和法制化,故B排除。材料不能说明原有官僚体系遭到否定,应该是遭到冲击,故C排除。 11.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这样评价的根本原因是马 A. 太平天国运动既没有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对反封建主义 B. 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无本质的区别 C. 当时中国社会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D. “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无法担负起建设新国家的重任,是因为太平天国本身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当时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发展停滞,也没有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产生,也就不可能有新的社会力量的出现,由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A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提出了《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说明与传统的农民起义不一样,D选项排除。 12.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亡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实行了“以华治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勾结 B.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C. 帝国主义力量的相对削弱 D. 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19世纪末20 世纪初由于义和团运动爆发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所以在《辛丑条约》之后列强改变了对华策略,故B项正确;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勾结说明清政府的腐朽,并不是导致材料中现象的原因,故A项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时间,帝国主义的力量逐渐增强,故C项错误;帝国主义矛盾激化是抢占殖民地,不是统治中国策略变化没有直接原因,故D项错误。 13.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不允许外国人干涉中国事务和倡导所有中国人都管理自己的事务可知,在梁启超看来辛亥革命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A项正确;民主共和观念和打击帝国主义侵略两个只限于对民主和民族意识的解读,没有全面解释材料主题,B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事实上的民主自由权利,只是“觉得”,D项错误。 14.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 武装革命 B. 无产阶级革命 C. 民族革命 D. 国民革命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五四运动……遂接受世界革命新思想”、“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可以分析的出这是指的无产阶级革命。故选B。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同时在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中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AC项错误,武装革命和民族革命并非新的方向,辛亥革命即是实现了这两点;D项错误,国民革命是国共两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前途并未指向社会主义。 【考点定位】必修一·五四运动的影响;必修一·国民大革命 15.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决议指出:“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所以组织政治罢工,扩大到总同盟罢工,加紧工人武装的组织与训练,以树立武装暴动的中心力量,是准备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的主要策略。”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 坚持工农武装割据战略 B. 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C. 革命道路探索中的曲折 D. 力图巩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共中央认为应当组织罢工和工人暴动,反对“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结合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毛泽东已经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但是显然受到中共中央的批判,说明革命道路探索较为曲折,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当时党中央的主张,排除;第五次反“围剿”时间是1933年开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时间是193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16.抗战前,中共在其领导下的地区实行苏维埃制度,全部权力“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1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体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反映出,陕甘宁边区政府 A. 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B. 推动国共合作实现 C. 实行统一战线政策 D. 实践武装割据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体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统一战线政策,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正确;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还不执政党,故A说法错误;据材料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已经正式确立,B说法错误;D与材料无关。 【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体例》”,考查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相关知识,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7.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 A. 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B. 撕毁政协会议协议发动内战 C. 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D. 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可以判断是国美在1946年发动对共产党的全面进攻,与重庆谈判在时间上不合,故A项排除;材料所述发生在挑起内战之后,故B项排除;“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是对材料中省略号前半部分的分析,故C项排除;材料中“战略失误”指的是国民党发动的全面进攻,因此在此之后,国民党发动了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故D项正确。 【名师点晴】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失败后,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目的东西夹击华北解放军主力,阻断华北解放军和东北解放军的联系,各个击破,同时将解放军阻击在黄河以北,使战争始终在解放区内进行。1947年3月,国民党调集大军进攻陕北解放区,企图聚歼中共军队。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之后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蟠龙沙家店等战役先后重创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的重点进攻破产。1947年4月,国民党军开始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先后向山东解放区发动了三次进攻,均被华东野战军粉碎。孟良崮战役全歼敌整编74师打乱了敌军重点进攻山东的计划。后敌向沂蒙山区发起进攻,华东野战军避开敌正面兵力经过近一个月战役,粉碎了敌攻势。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宣告失败。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解放战争•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18.《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一论断 A. 是对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 B. 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 C.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 揭示出当时资本主义制度腐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唯物史观是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根据材料关键词“经济生产”“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可知这一论断是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故A项正确;材料是从经济和政治精神的角度论述,没有涉及到阶级斗争,故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制度,故D项错误。 19.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在《俄罗斯史》中写道:“1917年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与列宁的活动分不开。列宁在他的《四月提纲》中采取了极端不妥协的立场。”这个“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是指 A. 宣布要以暴力方式夺权 B. 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 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 提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四月提纲”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故A错误。根据题干“极端不妥协”,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发表著名“四月提纲”,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故B正确。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才宣布退出一战,故C错误。 题干中“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是强调政治方面的立场,且封建农奴制早已被废除,故D错误。 20.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从题干结构图中看出该时期政治协商会议处于最高领导地位,中央人民政府受政协领导。这说明该时期应该是在建国初期,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责的时期,故①② 正确。③是1954年颁布;④完成于1956年底,因此与题意不符。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成就斐然,其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A. 确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在各地普遍推行村民选举制度 C. 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 D. 恢复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题干中的时间是改革开放以来即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A项排除;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是1954年,C项排除;恢复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是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78年之间,D项排除;只有B项符合题意,正确。故选B。 22.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 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 “一国两制”的提出 B. “九二共识”的确定 C. 中国困际威塑的提高 D. 中国国力的强大 【答案】D 【解析】 从“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等信息判断材料表明的是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而且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的殖民主义统治结束,之所以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强大。 23.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 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 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 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 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叙述了现代中国50年代外交成果,这是现代中国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基本原则指导下的外交成果,故50年代这些外交成果也正是现代中国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故B项正确;A项“消除了”说法与史实不符,说法是错误的;不结盟外交政策是现代中国80年代的外交政策,C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中美关系,无法反映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和缓和,故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4.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与军事及其他援助”。2001年,中俄两国所订立的条约中有“缔约双方扩大和加深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的表述。比较这两个条约的内容,下列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中俄合作以军事领域为中心 B. 中日两国的历史积怨己经化解 C. 中俄关系是最重要的大国关系 D. 当今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敌视、孤立政策威胁,为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中国选择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并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而改革开放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强调国与国的关系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而不是以军事领域为中心,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强调中日两国历史积怨,故B选项与材料无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俄关系是重要的大国关系,但不是“最重要”,故C选项表述错误。 二、非选择题 25.有人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也有人说“在中国政治中,妥协往往被视作不彻底,不革命到底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著有《自由与权力》的英国历史学家、政治理论家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著有《民主学说导论》、《现代政治分析》的美国政治学家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材料四 1919年5月4日下午1时,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随后发生学生大规模游行。5月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因政府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被监禁的学生获释。6月23日,徐世昌总统会见山东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电令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从缓签字。6月28日,原定签约之日,中国代表团驻地被留学生包围,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大事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又是怎样用“妥协”的方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该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并说明其进步性。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的理解。 【答案】(1)推进: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限制国王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 (2)原则: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制原则),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权与制衡原则,有利于维护民主,防止专制独裁。 (3)观点一:“大妥协”是消极的,“大妥协”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 理由:袁世凯夺取了革命果实,中华民国名存实亡;为帝制复辟埋下祸根。 观点二:“大妥协”是积极的,是革命派的斗争策略。 理由:“大妥协”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覆灭;保存了革命力量,适当的“妥协”是武装斗争的有益补充。(任选其一) (4)理解:首次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明确表达出来(或“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群众基础更加广泛;体现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革命精神;领导者和主力军更加先进;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解析】 【详解】(1)据材料“光荣革命后”,列举出英国政治民主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如1689年《权利法案》,1721年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以及1832年的议会改革等史实,回答中要具体说明这些史实是如何推动政治民主化的。 (2)原则:根据所学可知体现联邦制原则和分权制衡原则。进步性:主要从对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民主,防止专制独裁方面分析。 (3)本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表明支持哪一种观点,然后根据观点加以论述说明。只需要回答一种即可。如回答支持第一种观点认为是消极的,结合材料三中“不彻底性:……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等史实得出袁世凯簒夺革命果实,为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如果同意第二种观点认为“妥协”是积极的,可结合材料三中“一个维系了二干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決”等信息得出加速了清王朝统治的结束,由材料三中“南北方的妥协”得出有利于保存革命力量。 (4 )据材料四“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可知首次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明确表达出来,据材料四“北京市各大专学校总罢课”“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和“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市学生的爱国运动”可知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群众基础更加广泛,同时可知领导者和主力军更加先进,据材料四“被监禁的学生获释”和“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可知体现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体的革命精神,联系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别 历史大事记 德国 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1913年,德国 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1945年5月德国战败,被盟军分区占领;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1951年,联邦德国加入欧洲煤钢共同体;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1993年,德国加入欧盟;2010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3.7%,在欧盟中一枝独秀。 中国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53—1957年,社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7%;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布;1982年1月,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005年3月,中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 请根据材料信息,提炼出一个历史发展特点或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阐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例: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 论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真正得到发展的保障。从历史上看,长期四分五裂的政治严重阻碍了德国的发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实现统一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强国;1990年两德统一后德国国家实力大增,在欧盟里居于重要地位。近代中国长期民族侵略、分裂割据,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基本实现了统一,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但港、澳、台问题尚未解决。在改革开放后,中共提出“一国两制”方针,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港澳的回归,大大推动了中国的统一大业,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高,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居全球第二。 综上,统一稳定的国内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统一才能实现民族振兴。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势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再调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德国和中国发展历程,材料内容强调了德国从1871年统一后德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国强调了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的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解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角度,德国和中国统一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结合材料内容论述观点。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27.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他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中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2)材料二中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是什么?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答案】(1)错误估计:低估了中国民众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 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 (2)反帝反封建。 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组建统一战线,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解析】 【详解】(1 )错误估计:据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知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凝聚力:据材料一“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可知“凝聚力”深刻影响了抗日战争这场反侵略斗争,在政治上从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来回答;在军事上从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来回答。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事业”是指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方式: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共领导新民主革命的过程说明,从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等方面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