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3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地理(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1-4-3、河流地貌的发育(37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考点一 河流侵蚀岸与沉积岸的判断 考点二 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考点三 考点四 栏目导引 规范解答 考点一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请点击相关 栏目 要点研析 题组精练 河流地貌示意图 1 .河谷的形成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 方法指导 ] 在分析侧蚀时注意分以下两种情况: (1) 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 (2) 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在分析侧蚀时注意分以下两种情况: (1) 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 (2) 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3) 用“凹凸”两字理解河流的凹凸岸。 2 .河流堆积地貌 山前 洪积扇或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 河漫滩平原 河流入海口 河口三角洲 土壤深厚肥沃,既不旱也不涝,是高产田所在地 土壤肥沃,易旱易涝、粮食产量不稳定 土壤肥沃,易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 一般来讲,可流上游为 侵蚀 地貌,下游为 堆积 地貌。但是,河流的上游也有堆积地貌,如 冲积 扇、 洪积 扇等,河流的下游也有侵蚀地貌,如刚果河河口地势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就没有堆积成 三角洲 。 题组一 河流侵蚀地貌 1 .该河谷 ( ) A .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B .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C .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 .呈“ V” 型,适宜修建水库 (2014· 北京文综 ) 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 1 ~ 2 题。 2 .本次洪水 ( ) A .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 .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 .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 .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A D 3 . (2015· 广东文综 ) 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 ) A .岩石性质 B .地质构造 C .通航里程 D .降水多少 C 河流的河床形态主要受河床的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及水流大小、速度等因素影响。河流的河床形态会影响通航里程,但通航里程基本不会影响河床形态。 题组二 流水堆积地貌 (2017· 全国 Ⅱ 卷 )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 4 ~ 6 题。 4 .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 A .坡度和缓 B .岩石裸露 C .河流、沟谷众多 D .降水集中 5 .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 主要是 ( ) ① 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 .海拔较高 B .土层浅薄 C .光照不足 D .水源缺乏 贺兰山东坡坡度较大 从图文信息中无法判断出岩石裸露 是洪积扇集中连片的原因 降水集中有利于洪积扇的形成 C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形成甲地洪积扇的河流较长且主要流经低山,地势起伏小,流速较慢,使得大部分砾石在河床沉积 B B (2013· 海南地理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法国罗讷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 1177 年, 13 世纪和 15 世纪曾大修和重建, 1668 年被废弃。 1669 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 ( 图 1 中粗实线 ) 成为旅游景点 —— 圣贝内泽断桥。 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到,断桥所处的位置正好为河流的弯曲段,此地河水的惯性强,所以凹岸 ( 河流右岸 ) 被侵蚀,河水变深,水流变急;而凸岸 ( 河流左岸 ) 泥沙沉积,河水变浅,水流变缓。 答案: 桥梁修建在河流的弯曲河段,右岸为凹岸,水深、流急,对河岸的冲蚀强烈;左岸为凸岸,河水浅、流速慢,河岸较少受冲蚀,对断桥的冲蚀作用很弱。 (2014· 重庆高考 ) 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 5 ~ 7 题。 5 .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 ) A .河源 B .凸岸 C .凹岸 D .入海口 6 .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 ) A .石笋 B .冰斗 C .风蚀蘑菇 D .花岗岩风化球 B C 图中砾石的体积和质量较大,不易被流水冲到河流入海口;河流的源头以下蚀作用为主,沉积物少;在河流的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颗粒物易被流水冲刷带走,而在河流的凸岸,流水以沉积作用为主,导致砾石堆积。 河流中的砾石变圆主要是由长期的外力侵蚀作用造成的,风蚀蘑菇也是由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在长期的外力侵蚀作用下,同样具有相对圆滑的外表。 7 .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 2 cm 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 ) D 在弯曲河道的凸岸沉积物中,受水流速度影响,颗粒较小的物质被河水携带走,颗粒较大的物质在河道上游沉积下来,再由图中“ 9 cm” 可知,图中的砾石以 9 cm 左右的粒径为主,故选 D 项。 (2013 · 江苏地理 ) 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 ( 见下图右下角照片 ) ,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 ) A .冰川沉积 B .流水沉积 C .风力沉积 D .风化残积 (2) 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 ) A . ① B . ② C .③ D .④ 甲地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从图中可知含金刚石的堆积物位于河流的凸岸,由此可知该堆积物的成因是 流水沉积 作用。 金刚石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它与 岩浆 岩有关 B B 考点二 河流侵蚀岸与沉积岸的判断 请点击相关 栏目 要点研析 题组精练 一般情况下,河流的上游支流汇入多,到中下游支流逐渐减少,因地势变缓,流速逐渐降低。图中 A 处河段为上游, B 处河段为中游, C 处河段为下游。 图中河流上游的 A—A′ 处,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流中游的 B—B′ 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下游的 C—C′ 处主要是堆积。 A—A′ 处;河谷横剖面呈“ V” 型; B—B′ 处,河谷呈“ U” 型; C—C′ 处主要是堆积 河流的侵蚀作用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地貌类型;河流的堆积地貌发育处,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 。 1 .判读河流的上中下游: 一般情况下,河流的上游支流汇入多,到中下游支流逐渐减少,因地势变缓,流速逐渐降低。图中 A 处河段为上游, B 处河段为中游, C 处河段为下游。 2 .判读河段及主要的流水作用类型: 一般情况下,河流的上游以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河流的中游以流水的搬运作用为主,也有侵蚀和沉积;河流的下游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也有侵蚀和搬运作用。图中河流上游的 A—A′ 处,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流中游的 B—B′ 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下游的 C—C′ 处主要是堆积。 3 .判断河谷形态: (1) 图中河流上游的 A—A′ 处;河谷横剖面呈“ V” 型。 (2) 图中河流中游的 B—B′ 处,河谷呈“ U” 型。此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更加弯曲,如下图所示: (3) 图中河流下游的 C—C′ 处主要是堆积,河谷更加开阔,河道两旁为冲积平原。 4 .分析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河流的侵蚀作用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地貌类型,为人类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2) 河流的堆积地貌发育处,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为人类的农耕活动提供了优势条件,同时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河流的中下游两岸多是人口、城市密集分布、经济发达地区。 1. 图 1 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 2 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 (①>②) 示意图。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 .甲 —— 流速慢 —— 沉积作用 —— 仓储用地 B .乙 —— 流速快 —— 侵蚀作用 —— 住宅用地 C .乙 —— 流速慢 —— 沉积作用 —— 交通 ( 港口 ) 用地 D .甲 —— 流速快 —— 侵蚀作用 —— 水利设施 ( 防洪堤 ) 用地 D (2018· 青岛模拟 ) 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 ( 河漫滩或河床 ) 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读某河流剖面图 ( 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堆积层 ) ,回答 2 ~ 3 题。 2. 该剖面图最可能是下图中哪条线 ( ) 3. 图中各部位,最适合聚落分布的是 ( ) A . ① B . ② C .③ D .④ 由于不知道图示河流所在半球 ( 南、北半球 ) ,故只能根据河流弯曲的河段判读,凸岸堆积、凹岸侵蚀。河流剖面图中, a 侧河流阶地堆积体较多,应为河流凸岸; b 侧坡度较陡,应为凹岸,对应选项为 A 。 ② 处距离河流较近,地势平坦且不受洪水影响,是聚落的最佳分布地。 A B 4 . (2013· 海南单科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法国罗讷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 1177 年, 13 世纪和 15 世纪曾大修和重建, 1668 年被废弃。 1669 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 ( 图 1 中粗实线 ) 成为旅游景点 —— 圣贝内泽断桥。 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答案: 桥梁修建在河流的弯曲河段,右岸为凹岸,水深、流急,对河岸的冲蚀强烈;左岸为凸岸,河水浅、流速慢,河岸较少受冲蚀,对断桥的冲蚀作用很弱。 考点三 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请点击相关 栏目 要点研析 题组精练 山区聚落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 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发展 ) ,多呈带状。 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最为密集,或沿河发展,或沿海岸发展。河网较密的平原地区,聚落多沿河流呈带状分布,如我国南方聚落分布;河流较少的平原开阔地区,聚落多呈团块状分布,如我国北方聚落分布 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形态、密度、成因及分布的影响不同,具体表解如下: 地形 高原 山区 平原 分布 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 洪 ( 冲 ) 积扇、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形态 多呈狭长的带状 条带状 团状、带状 密度 小 较小 大 成因 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土壤肥沃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 举例 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 甘肃兰州市及人口的分布 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长江 中下游平原等 (2015· 北京文综 ) 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 1 ~ 2 题。 1 .图中 ( ) A .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 .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 .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 .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2 .图示地区 ( ) A .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 .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 .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 .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图示甲为花岗岩,不会形成喀斯特地貌 泥石流易发生在坡度较大地区,乙地低平,不易发生 丙村地势低平,沉积物颗粒较小,所以比丁村土层深厚 丁村海拔高,地下水埋藏浅 C 从图示地势起伏及河流的流向,判断该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山前平原地势低平,流水的沉积作用明显 洪积扇面积与地势的起伏和流域面积有关 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正确 D (2018· 温州模拟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 ( 约 34°33′N , 114°49′E 附近 ) 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根据以上材料和图回答 3 ~ 4 题。 3 .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 ) A .流水沉积 B .流水侵蚀 C .风力沉积 D .风力侵蚀 4 .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说法正确的是 ( ) A .风沙掩埋 背风坡 B .风沙掩埋 迎风坡 C .水灾 高地 D .水灾 远离河流 对比两图会发现,总体上该地地势升高了 结合图中河流信息,以及该地的位置信息,可判断流水沉积是主因 两次搬迁都是都是由地势较低处搬到地势较高处 A C (2018· 湖北名校联考 ) 读我国南方某山区的聚落分布图,完成 5 ~ 6 题。 5 .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 .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 B .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 C .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 D .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 6 .下列措施中,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 ) A .在陡坡上修梯田种粮 B .不断扩大内河水产养殖规模 C .大力发展山区旅游业 D .在山坡上有计划地栽培果树 聚落位置较高从而避免了洪水灾害 D D 2011· 北京文综 ) 下图为地处北纬 50° 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图中 ( ) A .河流形成于距今 2300 万年前 B .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 .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 .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河流应形成在发育地层之前 A 错,河流形成于距今 2300 万年后 B 错,①处经历了先沉积后侵蚀过程 C 错,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不连续的,缺少 1.5~2100 万年之间的底层 D 正确,河流③处为凹岸左岸侵蚀,右岸为凸岸堆积 D (2011· 北京文综 ) 下图为地处北纬 50° 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 1 ~ 2 题。 2 、该聚落 ( ) A .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B .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 C .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 .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C A 错,聚落出现在断层之前 B 错,聚落坐落在台地上 C 正确,该地位于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D 错,居住区适宜沿河延伸 (2016· 江苏百校联考 ) 读我国南方某山区的聚落分布图,完成 3 ~ 4 题。 3 .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 .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 B .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 C .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 D .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 4 .下列措施中,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 ) A .在陡坡上修梯田种粮 B .不断扩大内河水产养殖规模 C .大力发展山区旅游业 D .在山坡上有计划地栽培果树 D D 聚落位置较高从而避免了洪水灾害 栽培果树可以达到此效果。 主观题 规范解答 请点击相关 栏目 题型解读 典题示例 模板构建 应用体验 1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类型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 一是判断影响侵蚀地貌或沉积地貌的主要因素 ( 流水、风力、冰川、海湾 ) ; 二是分析形成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原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该地貌的; 三是描述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2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题目成因的答题思路 分析外力作用地貌的成因,其答题思路为: (2013· 山东文综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 1 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 2 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指出图 2 中 P 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6 分 [ 思路点拨 ] [ 答案 ] 冲积扇 ( 洪积扇 )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河谷、沟谷、峡谷 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作用形成 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中含有的 CO2 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解而形成的地貌 风力侵蚀地貌 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 河流冲积扇 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 洪积扇 ) 河口三角洲 河流携来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 风力沉积地貌 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下,风速降低,大量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 冰川堆积地貌 冰川携带的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等 1 . (2014· 全国课标 Ⅰ 卷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 4 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 (≥8 级 ) 日数 157 天,且多集中在 10 月至次年 4 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 20 ~ 30 厘米高度范围内。 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解析: 抓住材料中“就地起沙”的关键信息分析可得,水源应该是来自错那湖东北部 ( 铁路附近 ) 沿岸地区,包括河流入湖处的河滩和湖水下降出露的湖滩。再结合题干中“冬春季”这个时间点,可知此时间河、湖水位低,河滩和湖滩出露泥沙面积大,成为沙源。 答案: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 ( 因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 ) 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 . (2018· 江西检测 ) 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 4 000 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 (1) 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 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 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解析: 第 (1) 题,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是有降水 ( 降雪 ) 、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第 (2) 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 ( 风化、侵蚀 ) 过程;源自 4 000 米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第 (3) 题,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但此时河水水位高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即可。 答案: (1) 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 (2)( 含有玉石的 ) 岩体经过风化 ( 侵蚀或外力破坏 ) ,再经过河流搬运 ( 向下游运动 ) ,到达地形平缓处 ( 乙处 ) , ( 玉石 ) 发生沉积。 (3) 夏季河流 ( 流量大 ) 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