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全国)3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全国)35

‎2019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 训练(全国)‎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鹧鸪天 秦观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①。安排②肠断到黄昏。甫能③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 ①尊:通“樽”。②安排:听任。③甫能:宋时方言,刚刚,才。‎ ‎[诗意] 耳畔突然响起黄莺的啼鸣,梦中惊醒的我泪流满面,新的泪痕叠着旧泪痕。丈夫远在千里关山,整整一个春季未寄一封家书,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他。‎ 早上起来,没有人可以诉说一句话,只有空对着精致的酒樽。任由一天从早晨到黄昏肝肠寸断。夜里刚刚灯油熬干了,又听着一声一声雨打梨花的凄楚之音,只能睁眼挨到天明。‎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上片前两句写黄莺悲啼,人鸟同悲,景情交融。一个“泪”字,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词中的“鱼鸟”指鲤鱼和鸿雁,传说鸿雁、鲤鱼可以传递书信。思妇怨恨丈夫整个春天都没有来过书信。‎ C.“劳梦魂”三字,指丈夫征戍在千里外,音讯全无,思妇放心不下,只能烦劳魂魄在梦中与丈夫相聚。‎ D.下片前两句通过写主人公被黄莺鸟唤醒后,默默无语、借酒浇愁,侧面突出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E.“安排肠断到黄昏”一句无奈中见洒脱,与李清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所描述的心态不同。‎ 答案 AE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A.“黄莺悲啼”“人鸟同悲”错。应为早上的黄莺啼声婉转、清丽,惊醒女主人公,使之远忆征人,泪流不止。E.“心态不同”错误。‎ ‎(2)词的最后两句含蓄蕴藉,历来为人称道,请加以赏析。(6分)‎ 答: ‎ 答案 ‎ ‎①间接描写。通过灯油熬干侧面写出了思妇长夜难眠,从而突出了思念之深。②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或以景结情)。借雨打梨花、深闭闺门写出了思妇的孤独、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③以雨中梨花自喻,写出内心的凄凉、冷落、孤苦。(②③两点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首先确定赏析角度,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灯油熬干”说明思妇夜不能寐,侧面写出思念之深;“雨打梨花”多似此时凄苦、孤寂的思妇。通过设喻,写出了思妇此时的心态。‎ ‎2.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黄莺儿·赠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①。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 ①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诗意] 花落最让人难以忍受,它坠落泥中,而燕子怜惜落花,有意衔起花枝,去修补那房梁上已经斑剥了的彩绘的花朵。珠帘半掩半开,乌衣巷景象衰败,最让人难以释怀的是王谢家族的没落。燕子轻语呢喃,似是不停诉说,这其中的心曲也只有老僧知晓。‎ ‎(1)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5分)‎ 答: ‎ 答案 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这道题只要求写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比较简单。要正确解答这道题,需要先找出描写燕子的内容,再依据内容明确使用的表现手法。第一处“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燕子仿佛也有了人的思想,有了人的感情。第二处“最难消王谢堂前憾”,化用了刘禹锡的《乌衣巷》中的句子,可以说是用典。第三处“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这是作者想象之景,是假设之景,是虚写。如果说第一处是实写,这里就是虚写,虚实结合。‎ ‎(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6分)‎ 答: ‎ 答案 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斑剥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燕子不衔泥而衔花,是要去修补画栋上面斑剥的花朵,目的是来表现雕梁画栋的破落,从而表现一种昔盛今衰的景况,进而抒发一种惜花伤春、感伤衰败的思想情感。‎ ‎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 ①行子:出行的人。‎ ‎[诗意] 傍晚时分,大雨刚过,斜日反照,一道绚烂的彩虹横跨塞外天空,山岭、川原在水汽迷蒙中还残留着大雨的痕迹。雨后新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到处乱流,袅袅炊烟在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盘绕下去,显得不舍。胡人不要南下来牧马放羊,因为唐朝军队的旗帜仍挂在北门。行人高兴地听说这里没有战争,悠闲地游玩,在秋原上骑马打猎。‎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晚虹”,亦即傍晚的彩虹,是作者在草原上行进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景物。‎ B.“塞天昏”的“昏”字,表明时间是黄昏时分,首联组成了一幅壮阔的图景,是从远处落笔。‎ C.“晚虹”“斜日”“青草”“残烟”“绿杨”,组合在一起,色彩异常艳丽,但秾丽中又有清新之感。‎ D.颈联是作者在看到这一派大好风光时的感叹,是全诗的主干。“南牧”实含有侵略的意味,“汉将”即指唐将。‎ E.尾联的“闲”字与“喜”字相对应,传达出了诗人对“无战伐”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游猎生活的向往。‎ 答案 BE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塞天昏”的“昏”字,不是用以表明时近黄昏,而是用以形容草原上大雨刚歇,经强烈阳光的照射,水汽上升而形成的略带迷蒙的景象,这是草原初晴时的显著特征。E.“对游猎生活的向往”不当,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草原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2)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试作简要赏析。(6分)‎ 答: ‎ 答案 ‎ 诗歌在颔联中用了拟人的手法。用“侵”和“傍”字,将“新水”“残烟”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黄昏时,积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自由地向低洼处流淌,袅袅的炊烟还盘旋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的情景,展示了一幅雨后塞外草原的壮观图景。‎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意象分析,总结景色特点。颔联“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用“侵”和“傍”字,将“新水”“残烟”人格化,形象生动展示了雨后塞外草原的壮观图景。‎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①‎ ‎[唐]薛稷 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 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 西登咸阳②途,日暮忧思多。‎ 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③‎ 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 客游节回换,人生知几何?‎ ‎[注] ①京:指长安。陕西十里:即河南陕县以西十里的长亭,供行役者途中暂息。此诗是诗人从陕县西回京时作。②咸阳:即都城长安。③傅岩、首山是诗人家乡山西的两座山。傅岩,相传为商朝奴隶傅说筑土墙之处,后傅说被商王武丁重用,国政大治。首阳山,据《史记》记载:周初殷朝遗民伯夷、叔齐两兄弟义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作《采薇歌》,最终饿死在首阳山。‎ ‎[诗意] 驱赶着车越过陕郊,回头北望看见了一条大河。隔着大河望见了北岸的故乡,秋风凄紧,正卷起浩渺无际的滚滚波涛。自从踏上京城的土地,每天日落的时候总是被忧思困扰。傅岩山还是那样幽深曲折,首阳山也是那样高峻巍峨。可惜操筑筑墙的傅说早已老去不在,首阳山也只剩下了《采薇歌》,早已没有伯夷叔齐这样的人了。我多年客游在外,时间轮回般地不断前进,一生还能有多长的时间呢?‎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开头四句,写自己奔波在外,眺望家乡,表现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情。一个“望”字,活画出诗人引颈翘首,深情注目故土的情景,触发出无穷的乡思。‎ B.“傅岩”四句,借家乡名山的典故,写已无傅说、伯夷、叔齐这样的贤士,表达了对古人的追念与仰慕,也流露出对当今朝廷的不满。‎ C.诗人先从思乡写起,到“西登”二句时,突然作一顿挫,这样,既使乡情显得强烈,又为下文表现从乡情生发开去的复杂思想作了铺垫。‎ D.这首诗的最后,作者想到自己已多年客游在外,时间轮回般地不断前进,一生还能有多长的时间呢?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叹。‎ E.“驱车”四句,在气势流转中,极为自然地抒发思乡情怀;而“傅岩”四句,却是工丽的对偶,使语言显得十分精美,在轻松自然中,传达了不易言喻的隐衷。‎ 答案 BE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对当今朝廷的不满”有误,应为“对当今政治的隐忧”。E.“轻松自然”不正确,应为“深沉婉曲”。‎ ‎(2)首句“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一句中的动词富有表现力,请试做分析。(6分)‎ 答: ‎ 答案 “驱”“越”两个动词的连用,开篇就给人一种马不停蹄、车轮滚滚、行色匆匆之感,写出了诗人奔波的辛苦和飘忽无定。“顾”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中的炼字。抓住这句诗中的关键动词“驱”“越”“顾”,结合全诗主旨分析其表达效果。‎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浣溪沙 红蓼渡头秋正雨 ‎[唐]薛昭蕴 红蓼①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②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③深浦④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注] ①蓼(liǎo):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红蓼:开红花的水蓼。②整鬟:梳理发鬟。③含:愁眉不展。④浦:水滨。‎ ‎[诗意] 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一个盛装的佳人孤零零地站着,和着野花的芳香。‎ 佳人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愁煞”了船夫。在佳人的默望中,燕子归去了,江上的征帆过尽了,剩下的只有茫茫江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词的上阕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还有“秋风”“红蓼”“鸥迹”与孤独佳人,使人突出地感觉到的是渡头环境的寂静、幽远。‎ B.“整鬟飘袖野风香”给读者留下了佳人站在渡头要干什么的悬念;“整鬟”,在这里不仅有“盛装”的意思,还包含着“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 C.词的上阕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热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 D.“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自己。‎ E.词的末句,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紧扣读者心扉,一切都在“不语”中。‎ 答案 A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A.“寂静、幽远”有误,应为“苍凉、寂寞”。D.“自己”与原词不符,应为“船夫”。‎ ‎(2)下阕的首句“不语含深浦里”在整首词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 ‎ ‎ 答案 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语含”的人就是上阕“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为什么“不语含”,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紧接着“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 解析 从“不语含深浦里”这句词在整首词的位置上来看,其在下阕的句首,分析结构方面的作用应为“承上启下”,分析要注意指出是如何“承上”和“启下”的。‎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晨雨 杜甫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 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诗意] 晨曦微露,我尚未出门,忽然听到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在窗外树叶上传来的声响,出门观看,方见雨丝在晨色中泛光。晨雨和着雾气变得湿重时才飘落地面,但迎风一吹便又洒向天空,化作云雾。灌木丛经雨清秀,鸟兽群沐雨安闲。濛濛细雨中的麝香山隐隐约约,直到正午时还没有辨清。‎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诗歌从正面切题,精心绘出一幅甜美的晨雨图,充分显示了诗人摹景状物的笔力。‎ B.首联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将雨置于晨曦、树木的背景中,富有诗情画意。‎ C.尾联“亭午未全分”照应了首联的“晨光”,写出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生命的短暂。‎ D.本诗反映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在写景状物中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E.本诗较好地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主要艺术风格,表现出了凝重的历史意识。‎ 答案 CE 解析 C.“暗示了生命的短暂”理解错误。E.没有表现“沉郁顿挫”的主要艺术风格和凝重的历史意识。‎ ‎(2)这首诗紧扣一个“小”字来写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答: ‎ 答案 ①首联直接用一“小”字引出全诗。小雨滴在窗外树叶上,发出微小声音。②颔联转写雨的动态,凸显晨雨的细腻微小。晨雨只有和着雾气变得湿重时才能落到地上。但经风一吹晨雨便又飘向天空,化作云雾。③颈联写小雨润物消暑的功用。一“暂”一“轻”仍然是着力刻画雨“小”。④尾联写濛濛细雨中的麝香山隐隐约约,还是从小上着笔。‎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分析。从“小”字来写雨,题干要求“结合全诗”分析。首联直接用一“小”字引出全诗;颔联转写雨的动态,又化作云雾;颈联一“暂”一“轻”仍然是着力刻画雨“小”;尾联写濛濛细雨中的麝香山隐隐约约,还是从小上着笔。一定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