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苏教版限时综合训练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苏教版限时综合训练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限时综合训练 学案 ‎(时间:30分钟 满分:40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10分)‎ ‎(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 子 用 人 如 器 各 取 所 长 古 之 致 治 者 岂 借 才 于 异 代 乎 正 患 己 不 能 知 安 可 诬 一 世 之 人!”德彝惭而退。‎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2.根据内容分析,最可能出现这段文字的典籍是(  )(3分)‎ A.《昭明文选》 B.《资治通鉴》‎ C.《世说新语》 D.《人间词话》‎ ‎3.唐太宗对封德彝的告诫,用韩愈在《马说》一文的观点应如何表述?(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抢女儿的金梳妆匣,太太气得昏死过去,他怕太太气坏身体,马上放弃了金梳妆匣,足见吝啬的葛朗台对太太尚有一丝温情。‎ B.《阿Q正传》中写阿Q害怕假洋鬼子,挨假洋鬼子打的时候,他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可他又欺负小尼姑,这些都表现了阿Q畏强凌弱的个性。‎ C.《边城》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图画时,流露出面对悲凉命运的无奈之情,展现了作家提出的“美丽总令人忧愁”的审美境界。‎ D.《红楼梦》中写元春省亲,“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但是元春“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搀着王夫人,三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E.《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独自一人在海上钓鱼以及钓到那条大鱼后返回港口的几天里,带了足够的面包,所缺少的是淡水。‎ ‎5.简答题(10分)‎ ‎(1)程刻本《红楼梦》中有一块女娲补天时多余的顽石,顽石变成了神瑛侍者,而神瑛侍者入世又成了贾宝玉,顽石随贾宝玉一起降生,成为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顽石与贾宝玉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象征意义,请加以具体解说。(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的《药》中,夏瑜的原型是谁?文中有何暗示?(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6~8题。‎ 中国“武侠”正式见于传记的,是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游侠列传》开始。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首先引用韩非子的话:“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从法家的观点看来“二者皆讥”。但是单以侠义的精神和侠义道的史实来看,所谓侠义的作风,实渊源于儒墨两家思想的互相结合,尤其偏重于墨家的精神。而侠义道发展的事实,却上承战国时代的六国养士,下接隋、唐的选举制度与明、清以后的特殊社会的形势。但司马迁所称著的“游侠”,并非纯粹以个人的尚武见长。以个人的武技与侠义合并而成为后世的“武侠”,应当说是《史记》中《刺客列传》的作风与“游侠”精神互相结合的事迹。尤其像郭解、朱家这样的“闾巷之侠”,专以“振人不赡”“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为己务,颇得墨家之旨。唐宋以后,由于禅与道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处处进入艺术的境界,而不再是秦汉时代的情形。所以对于文学的造诣境界,便称之谓“文艺”。对于武功技击造诣的境界,便称之谓“武艺”。明、清以后,文有文状元,武也有武状元、武进士、武举人、武秀才等。而且民间迷信科举,甚至有认为文状元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武艺超群的武状元,或古代武功高强的大将,也就是武曲星下凡。于是,宋明以来的“历史演义”小说,充满了这种观念,而普遍灌输,影响到社会各阶层。(节选自南怀瑾《武侠小说的来龙去脉》,有删改)‎ ‎6.法家对侠客有何态度?为何会有此态度?(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司马迁所称著的“游侠”有哪些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结合材料,概述为何“武侠”会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2.B ‎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参考译文 唐太宗让封德彝推荐有才能的人,(可是)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德彝惭愧地走了。‎ ‎4.AE [A项“怕太太气坏身体”错误,他是怕太太死去而自己就要失去财产。E项老渔夫没有带面包,他是靠吃生鱼肉活下来的。]‎ ‎5.(1)顽石的特点象征着宝玉的性格,“无材”,顽石无材补天而入红尘,宝玉也曾被家族寄予厚望但也无“补天”之才,是不符合人间社会需要的“蠢物”。“顽劣”,顽石从天而降,难为世俗改变,宝玉也本性难移,无论教化还是棍棒都难改他顽劣性格。顽石故事象征宝玉经历,顽石不甘于荒山凄凉寂寞,羡慕红尘荣华富贵而入世,贾宝玉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里“锦衣纨袴”,“饫甘餍肥”,人间最好的物质享受都尝到了。最后贾宝玉出家为僧,顽石返本还原,仍在青埂峰下过凄凉寂寞的生活。‎ ‎(2)秋瑾。描写丁字街头破匾上的“古亭口”四个字,其实是影射秋瑾就义地点——“古轩亭口”。(或者:从名字上联系,“夏”“秋”相对,“瑜”“瑾”互映,“瑜”“瑾”皆从“玉”)‎ ‎6.指责、非议;因为法家认为侠客用暴力触犯律法,破坏社会秩序,与法家“法治”观点相左。‎ ‎7.个人尚武,武艺高超;有侠义(游侠)精神;有墨家兼爱的思想。‎ ‎8.与儒墨两家思想互相结合;与战国的六国养士、隋唐的选举制度、明清后的社会形势密切相关;与历史小说的影响密不可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