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评析迎考回眸与备考展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试题评析迎考回眸与备考展望

‎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评析迎考回眸与2014届备考展望 长沙市教科院 刘玉岳 一.2013年全国高考(湖南)文综地理试卷评析 地理部分的试题由11道选择题和5道非选择题组成,选择题占44分,非选择题占56分,共100分。与2012年的试题相比,2013年地理试题的特点是稳中有变,稳中有新。“稳”是指题型和难度变化不大,“新”是指试题的内容和设问的角度有变化。‎ ‎(一)地理试题评析 ‎1.试题的优点 ‎(1)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3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7—8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9—11题:考查天气状况以及等压线的应用。36题:考查气候中的气温、天气特征和空气质量等自然地理要素。37题:考查河流中的鱼类迁徙洄游、人类对自然地理事物——鱼类分布的改造及其影响,鱼类的加工工业区位因素。42题:以社会热点——南海问题为切入点,以2012年三沙市的成立为背景,从地理的角度考查旅游资源的特性及其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旅游活动与环境的协调发展。43题:考查洪灾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44题:以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的涪江为背景,结合图文资料,分析矿产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2)注重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图形的技能 ‎1—3题:世界区域图。4—6题:遥感卫星照片图。7—8题:柱状坐标图。9—11题:等压线图。36题:中国西南地区等高线图等高线地形图。37题:非洲局部水系图。42题:三沙市海域图。43题:江南丘陵局部地区等高线图。44题: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等高线图。‎ ‎(3)注重考查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的能力 ‎36题以小明和小亮“寻找最佳避寒胜地”的课外研究为切入点,证论攀枝花是否为“避寒之都”‎ ‎,其中第(3)题属于论证类问题,在《考纲》中属于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设问的角度是对小亮质疑空气质量的观点提供论据,即从自然和人为角度分析,地处高山峡谷之中,空气不易扩散,污染物质积聚产生污染;“百里钢城”排放的污染物多,城市交通排放的尾气多。43题考查我国江南丘陵某一局部地区洪灾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原因包括天、地、人三个方面,措施与原因相对应,逻辑性强。‎ ‎2.试题的缺陷 ‎(1)个别试题题干表述不清晰 例如,第36题(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较高”二字是动词还是副词?动词是攀枝花与昆明、成都的气温相比较,副词则是说攀枝花1月份天气温暖的程度。对“气温较高”关键词的理解方式不同,答题的思路就不一样。正是由于题干表述不清,有的考生便就事论事,围绕攀枝花的气候成因展开论述,语言繁杂,缺乏选择性和针对性。‎ ‎(2)个别试题题干和答案不相匹配 例如,第44题以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的涪江中的尾矿矿渣库为背景,“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问题潜在危害”。答案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成因进行分析: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第二部分是对结果进行描述: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很明显,考生如果只列举一些具体的危害,不分析危害的成因,是得不到满分的。‎ ‎(3)个别试题答案欠周全 例如,第36题(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除了攀枝花地处高山峡谷之中,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不易进入,气流下沉增温等自然原因外。“百里钢城”的“热岛效应”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高山峡谷不容易散热,更加剧了“热岛效应”。但是,答案只有自然原因,没有人为原因。‎ ‎(二)考生答题评析 ‎1.得分情况 表8 非选择题平均分与难度值 题号 ‎36(1)‎ ‎36(2)‎ ‎36(3)‎ ‎37(1)‎ ‎37(2)‎ ‎37(3)‎ ‎37(4)‎ ‎42‎ ‎43‎ ‎44‎ 平均分 ‎4.06‎ ‎2.75‎ ‎4.30‎ ‎2.59‎ ‎4.14‎ ‎1.53‎ ‎4.01‎ ‎5.41‎ ‎7.32‎ ‎3.93‎ 难度值 ‎0.51‎ ‎0.46‎ ‎0.54‎ ‎0.43‎ ‎0.69‎ ‎0.26‎ ‎0.67‎ ‎0.54‎ ‎0.73‎ ‎0.39‎ 样本数:110000‎ ‎2.失分原因分析 ‎(1)不能准确地把握试题中的图、文信息,进行合理推测 第37题(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可从图8得知,维多利亚湖北部只有一条河流与尼罗河相连接,尼罗河鲈鱼游入的路线单一,且多瀑布,这些都是尼罗河鲈鱼迁徙的障碍,而不少考生却杜撰出诸如“该区域河流短小”、“逆流而上难以到达”、“地势崎岖”,还有的考生罗列气候等一些自然条件,说什么“沙漠气候”、“多时令河”,与图、文信息完全脱节。‎ 第37题(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从文字资料“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可推测,“体型最大”需要更大的生存空间,与“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相对应;“肉食性鱼”与维多利亚湖原有的鱼类众多,饵料丰富相关,而不少考生却答“高温多雨”、“支流多”、“湖面海拔高”,答非所问。‎ ‎(2)不能正确地运用地理思维方法,逻辑混乱 第36题(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答案由论据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钢铁工业排放大量废气,地形相对封闭,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等是论据;“空气质量不佳,不适宜度假”是结论,论据和结论逻辑关系严密。一些考生却泛泛地回答“空气污染严重”,“空气不流通”,缺乏严密的过程性分析,答案杂乱无章,踩不到点子上。‎ 第37题(3)“‎ 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其中,对捕捞业的影响包括对原有的捕捞业的影响和对新的专门捕捞业的影响两个方面,许多考生却笼统地回答“促进捕捞业的发展”,没有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 ‎(3)不能科学地使用地理概念,完整地表达地理特征 第36题(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天气特征可以从“阴晴、气温、风力”等角度描述。不少考生只答气温,不答阴晴和风力状况,漏答现象严重。第42题“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有的考生不理解“独特性”的含义,错误地理解为是要对旅游资源条件进行评价,因此,回答成“非凡性强”,“地域组合好”,“市场距离近”,而不答“热带海域风光”,“岛礁景观”。‎ ‎(三)地理教学反思 固化基础,活化思维,科学表达是高三地理有效复习的基本原则,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1.把封闭式学习转变为开放式学习,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发现学习 第1—3题考查的中美洲,第7—8题考查的人口变化,第37题考查的非洲,第42题考查的我国南海区域都是近年来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第9—11题和第36题考查了与天气有关的知识,其中,第36题将课题研究的思路引入考题,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多联系实际,能用地理原理分析社会现象,减少死记硬背,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发现学习。‎ ‎2.全面把握图文信息,准确审题,“思”条件之所在,“想”问题之所指 地理试卷共有10幅地图,包括区域地图、统计图、等值线图与卫星景观图片,且题题有图,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试题注重图表信息呈现的简洁性,要求考生具有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文信息,综合分析、归纳、运用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审图,善于抓关键词,在考场上做到有的放矢,“一剑封喉”。‎ ‎3.建立思维链条,实现审题内容与储备知识之间的有效转化 第36题考查了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地势、距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等,知识点考查细;第37题含动物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知识,知识点考查范围广;第43题考查了防灾减灾的基本措施,知识点考查模式化特征强。考生要学会在短时间内从自己的“储备知识箱”内拿出工具来,迅速和图、文信息建立联系,解决地理问题。‎ 二.2013年长沙市高三地理复习迎考教研回眸 据省考试院提供的有关数据,2013年我市高考文综人平分继续稳居全省第一,单科地理人平分排全省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全市高三地理老师默默无闻的埋头苦干以及教育局的科学决策、学校的精心谋划、全市教研工作者的专业引领。回眸2013届全市高三地理教研所走路程,重点做了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开展全市高三地理复习研讨活动 ‎1. 搭建交流平台,共商备考策略 ‎2013届高三地理教研活动根据不同复习阶段,开展专题研讨活动。为了提高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效益,于2012年10月31日在雅礼中学举行了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研讨活动,来自全市各高三学校的地理教师有96人参会,研讨会主题为一轮复习策略,内容有一轮复习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上届高三高考成绩总结反思、高三一轮调研总结,研讨会有雅礼中学高三地理教师刘艳君老师展示的《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轮复习课、集体评课、市一中唐泰清老师做的专题讲座《从命题分析到备考策略》、市教研员刘玉岳做的高三一轮调研报告《把握高考脉搏 优化课堂教学 ‎ 提高复习效率》,这次研讨活动通过对各校高三地理教学的调研及一轮复习课的研讨使老师们对高三地理一轮课堂复习教学策略更加明确;为了提高二轮复习的有效性,于2013年3月7日联合省地理教学专业会在长沙外国语学校举办了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研讨会,我市有82位高三地理教师参加研讨会,会议专程邀请了高考地理命题专家上海华东师大教授博导夏志芳做了《高考试题分析与鉴赏》报告、湖南师大附中特级教师梁良樑做了《高考二轮复习策略》报告、长沙市外国语学校高三教师周金萍及雷锋学校卓琰分别上了《坐标统计图》、《区域分析》的专题复习课,这次研讨会使高三老师明确了二轮复习的方向及二轮复习专题选择与复习策略;为了交流高三最后阶段的临考应试策略及原创试题信息,于2013年4月24日在师大附中举行了长沙市首届高考地理高峰论坛,论坛主题是2013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新课标卷命题特点与走势分析,论坛主要内容有师大附中高三专题复习研究课、名校名师论谈2013年高考地理命题走势,主讲专家及主题如下:‎ 姓 名 单 位 职称职务 主 讲 题 目 杨帆 师大附中 特级教师,地理教研组长 ‎《新课程理念对地理学科命题的方向性影响》‎ 王全胜 师大附中 中高,高三备课组长 ‎《高考地理答题典型错误反思与发展性指导》‎ 唐泰清 长沙市一中 中高,文综组长,‎ 名师工作室名师 ‎《高考地理试题之透析技巧》‎ 汤江波 长沙市一中 中高,高三备课组长 ‎《人文地理命题方向及预测》‎ 田文新 长郡中学 中高,高三备课组长 ‎《区域地理命题视角之新》‎ 朱拥兵 雅礼中学 中高,高三备课组长 ‎《高考命题视野的地理个性问题》‎ 刘云贵 南雅中学 中高,教研组长,‎ 高三备课组长 ‎《极端地理现象的高考命题视角》‎ ‎ ‎ 活动主持嘉宾有附中特级教师梁良樑及市教研员刘玉岳,这次活动有来自全市各高三学校地理老师100余人参加,老师们深切感受到名校名师对我市高三地理教学的示范、引领及辐射作用,主讲教师虽然每人只讲20分钟,但都是结合本校高三内部模拟的原创试题对2013年高考命题趋势进行诠释。‎ ‎2. 开展网络教研,共享资源信息 高三老师既要“埋头拉车”抓好课堂教学复习,又要“抬头看路”把握高考命题方向,为了加强高三地理教学研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信息交流,使高三地理教师知己知彼,我们建立了高三地理教师QQ群,成立了市高三地理中心备课组,群里高三地理教师互相交换试题、课件及复习讲义,同时在高三后期市教研员收集名校及全国各地的模拟试卷上传至群共享,供各校高三老师下载,市中心地理备课组定期举行沙龙活动,交流高考命题趋势与备考经验。‎ ‎(二)认真组织名校名师命制长沙市高三文综地理模拟卷 我市地理学科拥有众多名校名师,为了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辐射与引领作用,实现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应全市高三地理教师要求,在教育局指示下,教科院组织市教研员牵头,由名校名师组建市高三文综地理学科模拟试卷研制小组,积多年高考试题研究经验,精心命制了高三地理模拟卷一套、文综地理模拟卷三套,参与地理模拟卷命制任务的有师大附中、长郡、雅礼等名校名师,每套模拟卷的命制经历了考向研究、难度控制、考点双向细目、审题、三校三审等多个环节的打磨,集中了全市地理学科顶尖备考专家的智慧,在考向把握、题型结构、热点考点、难度系数、区分度以及能力考查等方面与高考真题近距离对接,试题具有重要导向性,考后受到老师们的热赞,同时也被兄弟地市的名校追捧。‎ ‎ 2013年长沙市文综地理模拟卷与湖南高考文综地理卷主题对照 长沙高考文综地理模拟 全国新课标乙卷(湘卷)‎ 农业区位(A卷18、19题,D卷7、8、9题)‎ 农业区位(选择第1、2、3小题)‎ 自然带、美国西部(B卷5、6题,C卷37题)‎ 自然带、美国西部(选择第4、5、6题)‎ 人口结构与增长(A卷13、14题,C卷第3、4题)‎ 人口增长与迁移(选择第7、8题)‎ 天气系统(A卷10、11、12题,B卷7、8、9小题)‎ 天气系统(选择题9、10、11小题)‎ 地形与气候(D卷综合题37题)‎ 西南地区,地形与气候、大气环境问题(综合题36题)‎ 湖泊环境(C卷37题美国西部盐湖形成分析,D卷37题博斯腾湖和艾丁湖的分析)‎ 非洲维多利亚湖鲈鱼养殖与环境的关系(综合题37题)‎ 海南旅游开发(D卷42题)‎ 旅游地理:南海旅游开发(选作42题)‎ 地质灾害(C卷43题,D卷43题)‎ 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选作43题)‎ 重金属对湘江水质的影响(D卷43题)‎ 环境保护:尾砂对环境的影响(选作44题)‎ 三.2014届高考地理复习展望及地理教学建议 地理在高考文科综合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一门兼跨文理的学科,很多内容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要求学生有非常好的理科思维,难度比较大。随着地理高考复习的不断深入,许多学生会感觉地理知识点繁杂,掌握难度很大,陷入一种不知所从,盲目学习的境地。根据近几年新课标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特点及命题趋势,对2014年高考地理复习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认真细致地研究《考试大纲》及高考试题,注意收集高考信息,把握复习方向,使教学有的放矢。‎ 高考信息把握正确,方法明确,针对性强,复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必须注重高考信息的收集。教师要重视对《考试大纲》的研究,重视对历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和比较,从中发现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最大限度地掌握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研究复习教学的对策,准确地进行复习,避免盲目性,提高复习的效果。必须把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渗透在备课里,体现在课堂上,落实在训练中。各知识点的难度要以考试说明中的能力来界定。‎ 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是:‎ ‎(1)继续保持稳定,突出考查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即主干知识,或能够再生知识的知识交叉点。‎ ‎(2)强化知识体系从学科的整体意义上设立试题。‎ ‎(3)深化能力立意,加强探索能力的考查。‎ ‎(4)贴近生产生活,联系最新重大时事,拓展地理思维空间。‎ ‎(5)适当降低难度,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6)稳中求变,积极创新。‎ ‎(7)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能力试题。因此认真仔细地对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的研究将对复习起着定向定位的作用。‎ 力求在复习过程中做到:‎ ‎(1)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对路;‎ ‎(2)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路;‎ ‎(3)所选用的教学材料对路;‎ ‎(4)训练讲评内容及方法对路。‎ ‎1.紧扣教材,注重“三基”‎ ‎“三基”即地理学科主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高考试题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打好基础是搞好高三复习的关键,我们在复习中必须以说明为纲,站在高考层次上把握教材,利用教材,即依托教材又高于教材。要以课本为本,但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是在对课本内容的加工、组合和对课本的挖掘、引伸的基础上并吸收鲜活的材料而命制的。因此就需要我们在复习中要用好教材,要沿纵向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方法的概括与提炼,沿横向(同其它科内容及时事)加强不同知识点的联系和组合。‎ ‎2.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在形成知识体系上下功夫 ‎“三基”的讲练要紧紧围绕能力,这是我们教学的总纲,更是衡量我们一切行为的尺子。建立以单元或专题的知识体系,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使学生逐步形成知识结构系统,能在大脑记忆系统中构建“地理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这样在做题时就能由题目提供信息,从记忆系统里检索出有关信息,选取与题目的要求构成最佳组合的信息,优化做题过程。解决知识覆盖面,在广度上不留死角,在深度上不留疑问,过好“三基”关。‎ ‎3.立足能力培养,将其落到实处 在复习中应抓住两大环节----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对知识的应用。在知识的理解掌握方面,重点要抓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因为读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水平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可将读书分为三个阶段:‎ ‎(1)自读教材:作到明确目标,能提出问题,必须让学生懂得不能提出问题是难以培养创新能力的,更谈不上有创新意识。‎ ‎(2)深化教材:结合教师的讲解,使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深化,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让学生动手写出单元的知识体系,这是建立联系的有效途径;对知识的应用,需要让学生作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练”‎ 的确是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练要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但要防止学生进入题海。我们应当在练习后特别注意让学生总结思考,让学生能找到解题的“钥匙”。通过精选题目类型进行拓展、变通,题目不在多,功夫下在借题发挥上,教师特别应有意识地把地理教学过程视为地理思维训练的过程,要增强交互性,充分调动和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沿着学生的思维轨迹因势利导,克服盲目性,提高自觉性。要不断总结经验,使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4.注重地理思维方法培养 近几年的高考,重视考查地理思维方法,注重方法的应用,注重考查考生应用地理思维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方法考查、知识与能力的考查结合起来,以重要地理观念为主体,突出在知识网络高起点处,新颖不落俗套,但又遵循《考试说明》,贴近课本内容的试题。因此我们复习中要结合具体问题不失时机地突出地理思维方法的培养。要引导学生总结各种地理思维方法、每类题型及应注意的问题。‎ ‎5.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考查探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深化高考地理科内容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地理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基本目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增强用地理的意识,逐步学会用己有的地理知识去探索新的地理知识,用身边的知识推理相似的知识,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6.重视阅读、理解和表述能力培养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形式,熟悉地理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逻辑语言,图表语言,是阅读、理解和表述地理问题的基础,只有具备熟练的表述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地理交流。在复习中要重视对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述能力的培养,以求表述的准确性、逻辑性、完整性和流畅性。‎ ‎(二)坚持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的高效课堂复习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l.进一步完善“复习”的教学模式。‎ 高三复习的最终效果要体现在学生学会上,以学法改革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和复习的全过程,在复习中我们可以将陈旧的复习模式:“罗列知识点→课堂小结→基础训练→总结反馈”逐步转化为“明确学习目标→‎ ‎ 创设学习情境→引导探究学习→师生共同小结”的复习模式。复习目标又可分解为知识目标、方法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这是我们教师每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就更需要我们根据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很好设计教学。‎ 这三个层次的问题是: ‎ ‎(1)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及其应用;‎ ‎(2)基本方法的体现及适度的联系、组合;‎ ‎(3)知识的连接、联系及灵活运用,知识体系的建立;‎ 精心设计问题,是每节课的核心,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最能体现教师的功力,教师都应在此狠下功夫。设计好问题,通过问题强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能力。教师的讲解要讲联系,讲本质,概括提炼出规律。重提练、归纳、点拨,加强对方法和能力的指导。使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2.练习课的教学,建议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选好题,题目不能盲目地选用。更不是越难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要精选,要恰到好处,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真正达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选题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几道好题,虽然题中所设条件、所设问题不同,但却有着本质的联系,既符合了要讲的知识内容,又能给学生不同程度的启示与收获,开启他们的思维,以减轻做题中遇到的困难。但要将这些题全部出示并讲解,时间是不允许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可进行适当地“处理”、“加工”或“改造”,即集多题于一“身”。‎ 第二,讲解时,可采用"题意变迁"法,精讲一题,再由此题"变迁"。通过变换条件等,就变成了另外几道题。‎ 第三,在"变迁"过程中,要注意从易至难,由浅人深,循序渐进。‎ ‎(三)宏观把握,细微入手,精心设计课时教学方案 ‎ 高质教学方案的设计是保证高效复习的重要环节,要求每位教师从宏观上把握教学目标,从细微入手抓好目标的落实。‎ ‎1.备课时写好备课笔记。‎ 每课时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包含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问题情境、能力的目标要求。知识能力的训练步骤、方法手段、练习检测的内容和作业等。‎ ‎2.备课时应考虑内容的前后联系。‎ 高中与初中、中国与世界、地球地图与其它知识的联系,高考题主要是学科内容的联系,第一轮复习就要联系。‎ ‎3.备课时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准确把握训练起点和训练高度。‎ ‎4.发挥集体智慧,搞好集体备课。‎ 要搞好高三复习,必须发挥好集体的智慧,要充分调动年级组教师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共同研究,搞好集体备课,做到“六统一、四对路”: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重要试题统一,使用的主要参考材料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过关测试题统一;教学深度、广度、难度、思路与高考要求对路。通过集体备课,对典型内容、重点章节达到从课堂设计、授课要点、培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讲与练的结合等方面形成统一授课模式,每位教师依据模式,但不生搬硬套模式,做到大统一,小自由,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上好每一节课。‎ ‎(四)加强习题设计和讲评针对性,优化能力训练全过程 ‎1.关于练习的侧重点 训练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考什么,就要练什么;考多难,就要练多难”,但要根据高考试题的结构和三轮复习的要求及性质有所侧重。开放型题仍是高考题的主要特点,而考能力并不意味着考难题,主要还是以中档题甚至低难度题考察能力和学科素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尤其是第一轮复习过程中,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占总试题中80%的中档题和低难度题上。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在训练上绝大多数内容不能搞一步到位,不做或少做“大跨度,高概括”的题目,对个别难题要将其分解成多个小题,甚至可以把题目的解题过程按其层次,分别给出相应的题目,把主攻点定在记忆的恢复,知识系统的梳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观念的建立,典型问题熟练解答等方面,避免过早地把精力过多地用到难题上,造成基础不牢。‎ ‎2.关于练习的设计 练习要注意典型性、‎ 针对性,一要有利于对升学有望学生的训练。二要能带动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对比,既便于巩固知识,又便于多种思维的培养;三要在风格上与高考试题相吻合。练习要设随堂练习、课后练习、定时练习三种形式。教师对习题的三要素(立意、情境和设问)要认真的研究,把握试题情境设计和设问方式的种类,提高对试题的鉴别、筛选能力。‎ ‎3.关于练习的批改 教师最好及时全批全改,目的是要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总结得失。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典型错题记录,以便总结矫正。‎ ‎4.关于练习和测试的讲评 每单元结束后,做好定时定量的正规测试工作。考后教师要认真做好阅卷、统计、计绩工作,还要做好试卷的讲评工作。讲评要做好如下几点:‎ ‎(1)遵循五个原则:①以表扬鼓励为主,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②纠正错误,分析原因;③突出共性问题,不要面面俱到;④分析错误,人人参与;⑤贯通前后知识,跃上新台阶。‎ ‎(2)明确讲评目的:笼统地说,讲评的目的在于教与学双方通过讲评,发现各自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教与学的过程中加以解决。具体地说,就一份试卷,讲评的目的在于重点解决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给学生指点迷津,同时深化试卷所考内容。讲评一是对试题本身的分析;二是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三是对教师本人教学情况的反思。‎ ‎(3)优化讲评过程:讲评课要加强针对性原则,紧扣命题思路和答题思路,优化讲评过程,切忌主观讲,客观无针对性;简单对答案、分析不透、要点不清、就题论题不归纳总结,不深化,讲完了事,不抓跟踪练习。应当做到:①讲评知识点;②指导做题方法和技巧;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研究学习方法,挖掘学生潜力 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加速运动。高三复习不仅要研究教法,同时还要研究学法。首先要培养学生会听课,学会分析题目和学会做题,学会总结。听课时,要求学生要特别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及老师对题目的分析方法及解题的思路。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勤于动笔,主动学习;要善于总结归纳题型,归纳解题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地理的“题海”‎ 中真正自由地邀游;要养成对典型例题进行反思的习惯。例如自己是否很好地理解了题意,解题过程是否清楚,弄清条件与结论之间内在联系,较快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在解题过程中曾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这些问题后来又怎样改正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合理简捷,有没有更好的解法,解题过程是否正确无误。表述是否符合学科逻辑、语言是否流畅,解题方法和技巧有没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果适当改变条件或结论,问题将会出现什么变化、有什么规律,与过去做过的题目有什么联系,等等。学生个人还要善于吸收别人的学习经验,为我所用,而做好这一点需要有灵活的悟性,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或者说是一种急需培养的能力。‎ ‎(六)抓好落实,克服遗忘 复习过程中,抓好复习巩固,克服遗忘。心理学研究表明,对记忆过的材料的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遗忘了,根据遗忘的规律。在复习中应抓好以下几点:‎ ‎1.及时复习。‎ 在课堂上复习某知识点后及时跟踪练习,每节课留下后5分钟让学生回忆当堂学习的要点,作巩固练习。‎ ‎2.晚自习让学生先回忆当天或前面学习的内容,再完成深化课堂知识的习题。‎ ‎3.要教育学生向失误学习。‎ 即要学生不断总结学习过程中知识性和非知识性的失误,从对错误的分析矫正过程中,弄清概念、规律,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全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优”的现象。‎ ‎4.要让学生对优秀试题、优秀解法随时整理记录。‎ 优秀试题是指有代表性和具有举一反三功效的试题,对自己有很大启发的试题,自己较难掌握的试题和解法有意义的试题。优秀解法是指有创意、适合自己思维和有典型性的解法。对优秀试题和优秀解法要经常翻阅,消化吸收,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l.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2.注重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心理辅导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克服焦虑与恐惧,保持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以自信、高昂、饱满、积极的情绪状态完成好高考行为。‎ 心理辅导包括集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集体辅导包括情绪辅导和解题技巧的辅导。情绪辅导:引导学生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但在解答一道道题的过程中要严肃、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解题技巧的辅导:(1)认真阅读试卷要求,以防答题不符合试卷的要求,学会审题;(2)先易后难;(3)总结选择题的解答技巧,注意综合题的答题步骤要求。个别心理辅导是针对学生进行的,主要包括成绩较好的尖子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说谁超常发挥,谁发挥失常,其实就是心理问题。‎ 总之,高考复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艰苦的任务,要我们全心地投入,认真地研究,不断探索,力争将这一“复杂艰苦”工程完成得更好,确保高考成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