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3月模拟试卷含解析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3月模拟试卷含解析2

广东省珠海十中四校2016年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B.人体的呼吸作用 C.燃料燃烧时的能量转化 D.水在冰箱里结成冰 ‎2.在加压条件下,25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2H; ②SO2;③ O; ④Mg2+.‎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 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②‎ C.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③ 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 ‎4.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因此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如图是碘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碘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碘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C.碘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3‎ D.碘单质难溶于水,但能溶于汽油 ‎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碳酸钙、空气 B.氢气、硫酸钠、水 C.甲烷、食盐、冰水 D.金刚石、熟石灰、石油 ‎6.封开县境内新发现了大型的“钼矿”,金属钼可用于制造火箭、导弹等耐高温材料.如果钼铅矿(PbMoO4)中的铅元素为+2价,则钼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6‎ ‎7.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B.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8.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测定溶液pH C.‎ 称量固体 D.‎ 稀释浓硫酸 ‎9.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该同学随身携带的下列物品可以用来涂抹在蜇伤处以减轻疼痛的是(  )‎ A.苹果汁(pH约为3) B.矿泉水(pH约为7)‎ C.肥皂水(pH约为10) D.牛奶(pH约为6.5)‎ ‎10.向硫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铁 B.滤渣中只有铜 C.滤液中有硫酸铜 D.滤液有两种溶质 ‎11.下列关于金属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铝的年代早于金属铜、铁 B.金(Au)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C.通过工业高炉炼铁得到纯净金属铁 D.武德合金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1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下列类推结果:①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②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③碱的水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④酸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其中错误的是(  )‎ A.只有① B.全部错误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③‎ ‎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H2O2溶液 ‎14.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化学常识 ‎①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 ‎②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 B: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 ‎①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②过滤时起到引流的作用 C:由电解水实验可得到的结论 ‎①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②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③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D:化学与能源 ‎①沼气、酒精﹣﹣生物能源,可再生能源 ‎②石油、煤﹣﹣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A.A B.B C.C D.D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4分.)‎ ‎15.已知①食盐 ②石墨 ③烧碱 ④甲烷 ⑤氢氧化钙 ⑥金刚石,填空:‎ ‎(1)用化学式表示:烧碱    ,金刚石    ,甲烷    ;‎ ‎(2)试从上述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能做铅笔芯的是    ,能做调味品的是    ,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16.小明为探究Cu、Al、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两个实验.请分析实验,完成填空.‎ ‎(1)试管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试管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现象明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通过实验探究,Cu、Al、A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17.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    ,离子的符号为    .‎ ‎18.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海水晒盐得到的氯化钠为原料,制得纯碱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我国某些盐湖出产天然碱(主要成分是纯碱,并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在实验室里,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净的纯碱晶体应采用    的方法.‎ ‎(3)在实验室中,若要测定盐湖水的酸碱性强弱,可以使用    测定.‎ ‎(4)氯化钠通常采取海水晒盐的方法获得,其原因是    .‎ ‎19.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 A.称量 B.计算 C.溶解 D:量取 E.装瓶贴标签.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5%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    g,水    mL.‎ ‎(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4)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    ‎ ‎(5)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小明俯视读数,这样配得的溶液浓度会 偏高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0.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铜、盐酸中的某一种,B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E属于酸类.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其中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虚线表示物质间不能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为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虚线相邻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的是    →    或    →    .‎ ‎21.某钣金厂废料中含有Cu、Fe、Au(金)等金属单质,欲回收Cu、Au并制取铁红(Fe2O3)的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CuO+H2SO4=CuSO4+H2O,Au化学性质很稳定)‎ ‎(1)操作1、2的名称是    ,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烧杯等.‎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固体B是    .‎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 ‎ ‎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2.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指出图1中仪器的名称:①    ,④    ;‎ ‎(2)小明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⑤⑥⑧,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    (填序号)才能得到一瓶氧气;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    ,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用上述仪器    (填序号)组装还可以制取CO2气体.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分,如图2所示,瓶中应装入    (填药品名称),气体应从    (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23.(10分)(2016•珠海校级模拟)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1:溶质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2:可能只有CaCl2;猜想3:溶质可能是    ‎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1不正确 指导老师提供酚酞、紫色石蕊试液和锌粒等药品,让该小组的同学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 取少量    于试管中,逐滴加入反应后烧杯内的溶液.‎ ‎    ‎ 猜想3正确 ‎【反思与拓展】‎ ‎(1)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为了验证猜想3成立,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氧化铜   D.氯化钠溶液 ‎(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 ‎ ‎ 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4.H7N9禽流感病毒首先在鸡、鸭等飞禽身上发现.为了防止H7N9禽流感,对鸡、鸭舍进行消毒时常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OH(即:C2H4O3).试计算:‎ ‎(1)过氧乙酸属于    (填“酸”、“碱”、“盐”)‎ ‎(2)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有    个氧原子.‎ ‎(3)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4)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的整数比)‎ ‎(5)152g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 ‎25.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他们将25克该样品放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测得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计算过程)‎ ‎(3)反应后形成溶液的溶质是    (填名称)‎ ‎ ‎ ‎2016年广东省珠海十中四校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B.人体的呼吸作用 C.燃料燃烧时的能量转化 D.水在冰箱里结成冰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人体的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燃料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在冰箱里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 ‎2.在加压条件下,25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分析】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 ‎【解答】解:25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并且间隔较大.‎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内容.‎ ‎ ‎ ‎3.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2H; ②SO2;③ O; ④Mg2+.‎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 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②‎ C.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③ 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解答】解: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①2H中的“2”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②S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③ O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④Mg2+中的2表示1个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 ‎ ‎4.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因此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如图是碘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碘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碘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C.碘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3‎ D.碘单质难溶于水,但能溶于汽油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元素的简单分类.‎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由碘的汉字名称偏旁“石”可知,碘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碘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为126.9,故正确;‎ C.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碘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故不正确;‎ D.碘单质难溶于水,但能溶于汽油,故正确.‎ 故选C.‎ ‎【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碳酸钙、空气 B.氢气、硫酸钠、水 C.甲烷、食盐、冰水 D.金刚石、熟石灰、石油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据此分析 ‎【解答】解:A、氧气属于单质;碳酸钙属于盐;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氢气属于单质;硫酸钠属于盐;水属于纯净物,故B错;‎ C、甲烷属于纯净物;食盐属于盐;冰水,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错;‎ D、金刚石属于碳的单质;熟石灰属于碱;石油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点评】要根据单质、盐、混合物的概念回答本题,要把握要点,知道常见物质的组成.‎ ‎ ‎ ‎6.封开县境内新发现了大型的“钼矿”,金属钼可用于制造火箭、导弹等耐高温材料.如果钼铅矿(PbMoO4)中的铅元素为+2价,则钼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6‎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钼铅矿(PbMoO4)中钼元素的化合价为:(+2)+x+(﹣2)×4=0,则x=+6,‎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化合物中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 ‎ ‎7.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B.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分析】A、根据分子的意义进行分析.‎ B、分子组成不同,排列方式就不同.‎ C、三者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似.‎ D、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解答】解:A、因为三者分子组成不同,所以是不同物质,错误.‎ B、三者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结构不同,排列方式不同,所以正确.‎ C、它们都是有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所以不正确.‎ D、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也不同.所以不正确.‎ 故选B.‎ ‎【点评】金刚石、石墨和C60这种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但由于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 ‎ ‎8.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测定溶液pH C.‎ 称量固体 D.‎ 稀释浓硫酸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准确到0.1g.‎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色点滴板上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取少量待测液置于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故不能以用托盘天平称取12.25g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 ‎ ‎9.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该同学随身携带的下列物品可以用来涂抹在蜇伤处以减轻疼痛的是(  )‎ A.苹果汁(pH约为3) B.矿泉水(pH约为7)‎ C.肥皂水(pH约为10) D.牛奶(pH约为6.5)‎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可以依据中和反应的原理,涂抹显碱性的物质.‎ ‎【解答】解:蜜蜂的酸性刺液是造成疼痛的原因,故涂抹碱性的物质把酸性物质反应掉就可以减轻疼痛,‎ A、苹果汁显酸性,不能把酸反应掉,故错误;‎ B、矿泉水显中性,不能把酸反应掉,故错误;‎ C、肥皂水显碱性,可以涂抹,故正确;‎ D、牛奶显酸性,不能把酸反应掉,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的应用,完成此题,要熟悉各种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 ‎ ‎10.向硫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铁 B.滤渣中只有铜 C.滤液中有硫酸铜 D.滤液有两种溶质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铁比铜活泼.所以,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单质铜,由题意可知,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含有和稀盐酸反应的金属,由题可知,金属中一定含有铁和铜.‎ A、滤渣中一定有铁,故A正确;‎ B、若只有铜,不会产生氢气,故B错误;‎ C、含有铁,则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故C错误;‎ D、滤液中只含有硫酸亚铁,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运用,在解题时要注意对半定量(如一定量、过量、少量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 ‎ ‎11.下列关于金属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铝的年代早于金属铜、铁 B.金(Au)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C.通过工业高炉炼铁得到纯净金属铁 D.武德合金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铁的冶炼.‎ ‎【分析】A、根据人类对金属的利用情况分析;‎ B、根据金的化学性质分析;‎ C、根据高炉炼得的铁为生铁分析;‎ D、根据合金的性质与保险丝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A、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是铜,较晚的是铝,故A错误;‎ B、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故B正确;‎ C、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生铁而不是纯铁,故C错误;‎ D、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的熔点低,因此应该是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用于制造保险丝,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金属的性质,金属材料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熟悉其性质,然后再结合选项进行解答.‎ ‎ ‎ ‎1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下列类推结果:①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②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③碱的水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④酸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其中错误的是(  )‎ A.只有① B.全部错误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③‎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分析】①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②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判断中和反应时一要看反应物是否是酸和碱,二是看生成物是否是盐和水,二者缺一不可.‎ ‎③根据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有可能是盐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④根据酸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比如硫酸钾不属于氧化物,错误;‎ ‎②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错误;‎ ‎③碱的水溶液呈碱性,但是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比如碳酸钠溶液,错误;‎ ‎④酸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比如水,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氧化物的特征、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H2O2溶液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的形成来分析;‎ B.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过程来分析;‎ C.根据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的过程来分析;‎ D.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解:A.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溶质,会溶解,慢慢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质就不能再继续溶解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就不再增大,故A正确;‎ B.等质量的铁和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是镁产生的多,且镁的活动性大于铁,镁的斜率较大,故B错误;‎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故C错误;‎ 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的质量应该不断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根据曲线的纵横坐标轴的说明,判断曲线所表示的变化关系,此是正确答题的根本.‎ ‎ ‎ ‎14.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化学常识 ‎①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 ‎②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 B: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 ‎①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②过滤时起到引流的作用 C:由电解水实验可得到的结论 ‎①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化学与能源 ‎①沼气、酒精﹣﹣生物能源,可再生能源 ‎②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③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②石油、煤﹣﹣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A.A B.B C.C D.D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物质的溶解;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分析】A、根据空气的成分、硬水和软水区别方法分析;‎ B、根据玻璃棒的应用分析;‎ C、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结论分析;‎ D、根据能源的特点分析.‎ ‎【解答】解:A、①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②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故A正确;‎ B、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①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②过滤时起到引流的作用,故B正确;‎ C、由电解水实验可得到的结论①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②水由氢、氧元素组成,③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水中不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故C错误.‎ D、①沼气、酒精属于生物能源,可再生能源;②石油、煤是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有利于解答本题.‎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4分.)‎ ‎15.已知①食盐 ②石墨 ③烧碱 ④甲烷 ⑤氢氧化钙 ⑥金刚石,填空:‎ ‎(1)用化学式表示:烧碱 NaOH ,金刚石 C ,甲烷 CH4 ;‎ ‎(2)试从上述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能做铅笔芯的是 ② ,能做调味品的是 ① ,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⑤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写法、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中钠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故填:NaOH;‎ 金刚石是一种碳的单质,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故填:C;‎ 甲烷的化学式为CH4,故填:CH4;‎ ‎(2)石墨比较软,会在纸上留下灰黑色痕迹,可用做铅笔芯;故填:②;‎ 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故填:①;‎ 氢氧化钙显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⑤.‎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 ‎ ‎ ‎16.小明为探究Cu、Al、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两个实验.请分析实验,完成填空.‎ ‎(1)试管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铝丝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 ;‎ ‎(2)试管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现象明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2AgNO3═Cu(NO3)2+2Ag ;‎ ‎(3)通过实验探究,Cu、Al、A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铝>铜>银 .‎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2)试管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现象明显,则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进行分析解答.‎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解答】解:(1)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会观察到铝丝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 ‎(2)试管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现象明显,则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2+2Ag.‎ ‎(3)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铝>铜;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铝>铜>银.‎ 故答案为:(1)铝丝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2)Cu+2AgNO3═Cu(NO3)2+2Ag;(3)铝>铜>银.‎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通过实验探究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实验设计时灵活运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17.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2 ;‎ ‎(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 11 ,离子的符号为 Na+ .‎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根据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来分析解答;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易得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根据质子数=电子数+所带电荷数.‎ ‎【解答】解:‎ ‎(1)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 ‎(2)B元素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是金属镁元素;D元素是氯元素,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2+8+1=11.为钠离子,离子的符号为:Na+;‎ 答案:(1)得到;(1)MgCl2;(3)11;Na+;‎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 ‎18.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海水晒盐得到的氯化钠为原料,制得纯碱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小于 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我国某些盐湖出产天然碱(主要成分是纯碱,并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在实验室里,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净的纯碱晶体应采用 降温结晶 的方法.‎ ‎(3)在实验室中,若要测定盐湖水的酸碱性强弱,可以使用 pH试纸 测定.‎ ‎(4)氯化钠通常采取海水晒盐的方法获得,其原因是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分析】(1)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比较;‎ ‎(2)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 ‎(3)根据酸碱度的测定方法分析回答;‎ ‎(4)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 ‎【解答】解:(1)由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2)由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所以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净的纯碱晶体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3)在实验室中,若要测定盐湖水的酸碱性强弱,可以使用pH试纸测定;‎ ‎(4)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氯化钠通常采取海水晒盐的方法获得,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故答案为:(1)小于;(2)降温结晶;(3)pH试纸;(4)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图表信息,结合所学溶解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探究、推理,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 ‎19.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 A.称量 B.计算 C.溶解 D:量取 E.装瓶贴标签.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5%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是 BADCE (填序号).‎ ‎(2)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 5 g,水 95 mL.‎ ‎(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B .‎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4)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 胶头滴管 ‎ ‎(5)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小明俯视读数,这样配得的溶液浓度会 偏高 偏高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分析】(1)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分析解答;‎ ‎(2)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即可求得水的质量.‎ ‎(3)根据天平称量药品的使用规则分析解答;‎ ‎(4)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解答;‎ ‎(5)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要注意在称量前先取出药品才能称量,正确顺序是CBDEA;‎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5%=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5g=95g.‎ ‎(3)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药品的质量大所以应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4)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5)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高.‎ 故答案为:‎ ‎(1)BADCE;‎ ‎(2)5;95‎ ‎(3)B ‎(4)胶头滴管;‎ ‎(5)偏高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的步骤、所需仪器、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0.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铜、盐酸中的某一种,B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E属于酸类.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其中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虚线表示物质间不能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 HCl ,B的化学式为 Ca(OH)2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 ‎(3)虚线相邻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的是 HCl → CO2 或 HCl → CuCl2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铜、盐酸中的某一种,B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所以B是氢氧化钙,E属于酸类,所以E是盐酸,盐酸和C会发生反应,所以C是铁或氯化铜中的一种,A和氢氧化钙会发生反应,A和盐酸不会反应,所以A是二氧化碳,氯化铜不与盐酸反应,D是氯化铜,C是铁;根据推出的反应物、生成物书写方程式即可.‎ ‎【解答】解:根据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铜、盐酸中的某一种,B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所以B是氢氧化钙,E属于酸类,所以E是盐酸,盐酸和C会发生反应,所以C是铁或氯化铜中的一种,A和氢氧化钙会发生反应,A和盐酸不会反应,所以A是二氧化碳,氯化铜不与盐酸反应,D是氯化铜,C是铁;带入框图,判断合理;‎ ‎(1)E是盐酸,B是氢氧化钙,故填:HCl,Ca(OH)2;‎ ‎(2)A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钙,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Ca(OH)2+CO2═CaCO3↓+H2O;‎ ‎(3)E是盐酸,A是二氧化碳,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虚线相邻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的是HCl转化为CO2;E是盐酸,D是氯化铜,盐酸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故填:HCl,CO2,HCl,CuCl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依据推出的物质再去推导其他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 ‎ ‎21.某钣金厂废料中含有Cu、Fe、Au(金)等金属单质,欲回收Cu、Au并制取铁红(Fe2O3)的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CuO+H2SO4=CuSO4+H2O,Au化学性质很稳定)‎ ‎(1)操作1、2的名称是 过滤 ,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漏斗 、烧杯等.‎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Fe+H2SO4═FeSO4+H2↑ .‎ ‎(3)固体B是 Au .‎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FeSO4+Cu ,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分析,废料中含有Cu、Fe、Au(金)等金属单质只有铁能和硫酸反应,Cu、Au中铜能与空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解答】解:(1)操作1、2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用到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等,故填:过滤;漏斗.‎ ‎(2)废料中含有Cu、Fe、Au(金)等金属单质只有铁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故填:Fe+H2SO4═FeSO4+H2↑.‎ ‎(3)Cu、Au中铜能与空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Au不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过滤后固体是Au,故填:Au.‎ ‎(4)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学们的分析能力还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 ‎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2.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指出图1中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④ 长颈漏斗 ;‎ ‎(2)小明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⑤⑥⑧,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 ③⑨ ‎ ‎(填序号)才能得到一瓶氧气;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 气泡冒出 ,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 ‎(3)用上述仪器 ①③④⑤⑦(或②③④⑦) (填序号)组装还可以制取CO2气体.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分,如图2所示,瓶中应装入 浓硫酸 (填药品名称),气体应从 a (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的干燥(除水);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据常用仪器回答;‎ ‎(2)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除了需要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还需要收集气体的集气瓶,导管是弯的,说明是用排水法收集,所以还需要水槽;并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和反应原理解答;‎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属于固液常温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则选双孔塞;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分,从长管进气,让气体与浓硫酸充分接触.‎ ‎【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作为反应容器的试管和添加液体药品的长颈漏斗;‎ ‎(2)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除了需要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还需要收集气体的集气瓶,导管是弯的,说明是用排水法收集,所以还需要水槽;该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可选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双孔塞、铁架台、长颈漏斗、集气瓶或者锥形瓶、双孔塞、长颈漏斗、集气瓶;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则选双孔塞;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分,从长管进气,让气体与浓硫酸充分接触;‎ 故答案为:(1)试管;长颈漏斗;‎ ‎(2)③⑨;气泡冒出;2KClO32KCl+3O2↑;‎ ‎(3)①③④⑤⑦(或②③④⑦);浓硫酸;a.‎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气密性检查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 ‎ ‎23.(10分)(2016•珠海校级模拟)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 .‎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1:溶质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2:可能只有CaCl2;猜想3:溶质可能是 CaCl2、HCl ‎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不呈碱性.而猜想①中含有Ca(OH)2,溶液应呈碱性,所以排除猜想① ,结论:猜想1不正确 指导老师提供酚酞、紫色石蕊试液和锌粒等药品,让该小组的同学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 取少量 石蕊试液 于试管中,逐滴加入反应后烧杯内的溶液.‎ ‎ 溶液变红 ‎ 猜想3正确 ‎【反思与拓展】‎ ‎(1)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为了验证猜想3成立,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AC (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氧化铜   D.氯化钠溶液 ‎(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腐蚀下水道 ,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石灰石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猜想③根据反应的程度进行猜想:恰好反应、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另一种物质有剩余;‎ ‎【实验探究】‎ 根据酚酞遇碱变红来进行解答;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反思与拓展】‎ ‎(1)根据盐酸的性质进行分析;‎ ‎(2)根据除去盐酸的方法解答.‎ ‎【解答】解:‎ ‎(1)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故填:Ca(OH)2+2HCl═CaCl2+2H2O;‎ ‎(2)猜想:反应可能是恰好反应,只有氯化钙、也可能是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另一种物质有剩余,若氢氧化钙过量,则含有氢氧化钙和氯化钙;若盐酸过量,则含有盐酸和氯化钙;故填:CaCl2、HCl;‎ ‎【实验探究】因为酚酞遇碱会变红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不呈碱性.而猜想①中含有Ca(OH)2,溶液应呈碱性,所以排除猜想①;故填: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不呈碱性.而猜想①中含有Ca(OH)2,溶液应呈碱性,所以排除猜想①;‎ 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可以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故填: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反思与拓展】‎ ‎(1)pH试纸能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可以确定是否含有盐酸,盐酸能与氧化铜反应,若是溶液变蓝,确定含有盐酸,故填:AC;‎ ‎(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会腐蚀下水道,除去溶液中的盐酸可用适量的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腐蚀下水道;石灰石.‎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以及实验设计的能力.设计实验时,可以从反应后的产物和其有关的性质着手.‎ ‎ ‎ 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4.H7N9禽流感病毒首先在鸡、鸭等飞禽身上发现.为了防止H7N9禽流感,对鸡、鸭舍进行消毒时常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OH(即:C2H4O3).试计算:‎ ‎(1)过氧乙酸属于 酸 (填“酸”、“碱”、“盐”)‎ ‎(2)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有 9 个氧原子.‎ ‎(3)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6 .‎ ‎(4)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6:1:12 .(填最简的整数比)‎ ‎(5)152g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48g .‎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分析】(1)据酸的命名方法解答;‎ ‎(2)根据一个过氧乙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3)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对原子质量;‎ ‎(4)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酸通常命名为“某酸”,过氧乙酸属于酸.‎ ‎(2)一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3)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2+3×16+1×4=76.‎ ‎(4)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 ‎(5)152g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是152g××100%=48g.‎ 故答案为:‎ ‎(1)酸;(2)9; (3)76; (4)6:1:12; (5)48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解题的能力.‎ ‎ ‎ ‎25.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他们将25克该样品放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测得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8.8 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计算过程)‎ ‎(3)反应后形成溶液的溶质是 氯化钙 (填名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该反应中只有二氧化碳是气体,则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反应前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之差来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 ‎(2)将二氧化碳的质量代入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再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后形成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钙.‎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为125g﹣116.2g=8.8g;‎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8.8g x=20g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80%;‎ 反应后形成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钙.‎ 答案:‎ ‎(1)8.8;‎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3)氯化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明确二氧化碳是气体并利用质量守恒来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解答的关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