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1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10)

‎《雪地里的小画家》‎ 一年级语文上册 一、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新人教版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12课。‎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儿歌节奏鲜明,富有童趣。课文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青蛙没有参加“画画”,说明青蛙有冬眠的特点。全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 本文在感情基调上应重点突出“有趣”,在“有趣”中完成教学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得到能力的提升。‎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从内心喜欢这种琅琅上口的儿歌作品,而且孩子们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冬天和其他季节相比有自身独特的魅力,让孩子们对冬天更有强大的好奇心,他们有迫切的愿望想去大雪纷飞的冬天看看,在雪地上尽情地玩耍,踩出一串串的小脚印。‎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就是抓住孩子们的天性,用儿童的语言绘声绘色地将小动物在雪地中的画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与孩子们的生活相融合,产生共鸣,因此,在了解儿歌意思的方面不会存在问题。再通过随文识字,突破识字难点,可以更好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三、教学目标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分析,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 1、 认识“群、鸡、枫”等12个生字。‎ 2、 学会书写“几”1个字和新笔画“横折弯钩”的笔顺。‎ ‎3、培养学生对冬天、对雪的喜爱,从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4、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动物爪(蹄)子不同的形状。‎ 教学重点:‎ ‎1、认识“群、鸡、枫”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知道小动物爪(蹄)子不同的形状。‎ 教学难点:‎ 学会书写“几”和新笔画“横折弯钩”,掌握“几”的正确笔顺。‎ 四、课标理念 ‎ “未成曲调先有情”,我将整节课牢牢锁定在“有趣”‎ 上,导入部分就运用多幅动态的雪景图配上轻快的音乐将学生的思绪拉入到漫天飘雪的寒冬,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后,展开整节课“有趣”的教学环节。‎ ‎ (一)识字有趣 根据课标要求,第一学段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在此基础上学习独立识字。‎ 因此,在设计课堂的时候,我重点落在“识字有趣”方面,通过随文识字,将不同的识字方法穿插进本课当中,润物无声地把识字的方法与学生见面,让学生在有趣地识字中喜欢学习汉字,掌握识字方法。‎ 首先,组织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初步与本课的生字见面,感知字形,使学生有了浅显模糊的印象之后,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用生字拆分法,一字带多字的方法学习生字,让学生在对下雪感到惊喜的时候,在对小画家画画感到惊喜的时候,在对青蛙没来参加而了解冬眠知识的时候将识字任务完成。‎ ‎(二)阅读有趣 通篇读文之后,学生很容易就被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有趣吸引。课标指出,在阅读方面,在阅读的同时,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本文的重点阅读部分是中间小画家们的四幅画,先是由生动的动态课件演示小画家作画的过程,在视觉上对学生进行小小的刺激,再顺着学生的惊喜的情绪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在雪地里作画的快乐。学生看小动物在雪地里玩得如此开心,心中的快乐难以抑制,课堂的高潮悄然来到,他们迫不及待地将自己想在雪地里玩什么,怎么玩与大家分享,此时再加入音乐的催化功能,使整节课在“有趣”的氛围中快乐地结束。‎ 五、课前准备 1、 设计了孩子们喜爱的PPT,因为圣诞老人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以圣诞老人带大家闯关来一步一步的学习。闯关成功就圣诞老公公就会给大家送礼物,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2、 贴图板书,设计贴图,比板书的内容更形象,更好的将孩子们带入课文中。‎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欣赏雪景 引出课题 1、 师:小朋友记得咱们以前学过的一首儿歌《四季》吗?‎ 2、 背的真好,那你们喜欢冬天吗?每年的这个时候呀,动物王国里都要举行一场画画比赛,评一评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什么样的人叫画家啊?‎ 生:画画好的人叫画家。(板书:画家)‎ 师:文章写得好的人叫作家,歌唱得好的人叫歌唱家,舞蹈跳得好的人叫舞蹈家,画画得好的人就叫画家。‎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动物王国,认识一下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 ‎3、板书课题:12雪地里的小画家 4、齐读课题。要注意轻声“的”的读音。‎ 过渡:这场比赛进行得怎么样了呢?让我们去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识记字形 (一) 自由读课文,学记本课生字 师:小朋友们知道吗?每年冬天的时候啊,有一个老爷爷总是特别的忙,他是谁啊?没错,就是圣诞老公公。瞧,他来了,还背着一个大大的口袋,里面全是礼物!让我们先一起看看第一个礼物把!(播放视频)‎ 这首儿歌啊,其实就藏在我们课本的104页,赶紧翻开书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完之后抱臂坐好,老师就知道你读完了,开始吧!‎ ‎2、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二)检查生字,自主识字。 1、师:读好的小朋友坐的很端正,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 瞧,圣诞老公公带着第二个礼物来了!想要吗?可是圣诞老公公说:这次想要礼物就得先闯关,如果闯关成功了,就送你们礼物。有没有信心闯关。好,那闯关开始。(课件出示生词)‎ (1) 第一关:认读生字(加拼音):指名拼读和提醒字音——小老师带读。‎ 学习着字。‎ 师:在闯关之前,老师要跟大家说一些闯关要求,如果点起来的小朋友读对了,大家就跟着他读三次,如果他读错了,就请举手帮帮他!那我们开始吧!‎ ‎(2)第二关:识记生字(去拼音)‎ 词语宝宝的名字我们都能叫得出来,可是生字宝宝的样子,你能想办法记住它们吗?谁愿意当小老师来教教大家?‎ ‎(用“加一加”识记“为、加、洞”、‎ ‎“想象识记法”识记“牙、竹”、‎ 让生自己观察字和图片,老师引导他们说。‎ 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和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所以这个字和这样图片很像的我们都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理解“一群”,师:所以像这样很多人,很多动物一起的,我们就用什么啊——一群。‎ 几字是儿字连起来)‎ ‎(eg:加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还有什么字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呢?——把剩下的为、洞) (3)师:你们各个是识字大王。来,我们一起把生字读一读。‎ 总结:不仅认识这么多字,而且还会这么多识字的方法。真的太了不起了!‎ 小游戏:(瞧,小动物们都来了,发生什么了啊。‎ 原来是动物王国的画画比赛是在每年的冬天举行的,可是雪下得还不够大,需要大家帮帮忙,读对这些带雪花的生字,雪就可以下更大了。来,我们一起帮帮它们吧!)‎ 过渡:小动物们派小兔子来谢谢大家,雪越下越大了,比赛终于可以进行了!‎ 我们和生字交上了朋友,相信课文一定读得更好了,这次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找找这首儿歌有几句话?‎ 三、深入课文,理解内容 过渡:同学们都读得非常认真,这首儿歌有几句话啊?‎ 老师想找六个小朋友,一人读一句。(指名6人)‎ 1、 听完朗读,师:六个小朋友都非常棒!同学们想不想读啊?‎ 2、 来,我们一起读一读吧。(齐读)‎ ‎(一)学习第一句 过渡:读的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瞧,窗外的雪,越下越大了,飘落到森林里,森林像穿上了白色的衣裳,那一排排树木上都开放出了银色的花朵,变成了水晶般的童话世界,看到这一切,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什么?(点ppt,出示下雪啦,下雪啦!)‎ 1、 师:谁来读一读?‎ 2、 细心的孩子一定发现这句话中有一个像小鱼钩一样的标点符号,它叫——?(!变红)‎ 3、 是的,它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的标点符号,感叹号!感叹号表示强烈的感情,和句号问好一样也放在句末。‎ 师:那让我们一起带着喜悦的心情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吧!‎ 齐读第一句。‎ 师:因为我们特别高兴,所以后面加了一个新符号,你们猜猜他叫什么啊?‎ 生说感叹号!‎ 师:是的,他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的标点符号,感叹号!‎ 感叹号表强烈的感情,也放在句末。‎ A、有谁能来试试,请你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吧!——指名读 师评:好开心哪!把这感叹号都读出来了。真棒!‎ B、要注意“啦”是轻声,谁再来读读。‎ 师评:真是又惊又喜啊!‎ C、师: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开心地说:“下雪啦,下雪啦!”‎ ‎(二)学习二、三句 过渡: 下雪啦,我们多开心呀!不光是丁老师和同学们高兴,小动物们也开心极了!它们都跑到雪地里来了!(出示二、三句)‎ 1、 师:谁可以读读这两句。(指名2-3人)(齐读)‎ 2、 师:那都来了哪几个小动物啊?‎ ‎ 生说来了小鸡、小鸭……(老师边按学生说的边贴出动物)‎ ‎ 师:难怪说雪地里来了——‎ ‎ (生:一群小画家。)‎ ‎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 师评:小画家们听到大家读它们的名字,可开心了,画画更有劲了!‎ ‎(三)学习三、四句 师:那几位小画家都画了些什么呀?赶快再读读课文到文中去找找,找到后用横线画出来,开始吧。(指名)‎ 1、 预设一:‎ 师:小动物们都画了什么呀?‎ 生:小鸡画竹叶。‎ 师:小狗画什么?‎ 生:小狗画梅花。‎ 师:小鸭子也不敢落后,它画了什么呢?‎ 生:小鸭画枫叶。‎ 师:接着谁来了?(小马)小马在雪地里画下了什么呢?‎ 生:小马画月牙。‎ 2、 预设二:‎ 师:小动物们都画了什么呀?‎ 生: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们的画?(贴画)‎ 师:瞧,这些小画家们画得多像啊,我们用朗读来夸夸他们吧!‎ 男生先来夸夸吧——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画得多美呀,女生也来夸夸吧——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师:大家真厉害!我们四组来比赛看谁读得最好?一个组一个半句。‎ ‎(四)再读 师:四个组都读的特别好,小画家们听到大家的夸奖声高兴极了!‎ 师:该到了我们离开动物王国的时间了,离开之前小画家们还想再听听一六班小朋友们夸夸它们,来,我们再一起读读课文夸夸它们吧!‎ 师:宝贝们读的真好听,小画家们让我跟大家说谢谢!‎ 四:设置悬念,总结课文,写字 ‎ 绘画比赛仍在继续,丁老师特别想知道,这次比赛究竟哪位小动物赢了呢?假如你是动物国王,你会把冠军奖杯给谁呢?‎ 生自由回答。(指名一二人)‎ 师评:你想的真周到!/小鸡听到了一定很高兴!‎ 师:但是动物王国里的成员实在是太多了,究竟谁是冠军还不一定!不过老师倒想评出我们班级的“小小书法家”。‎ 师:瞧,圣诞老公公也来了呢,他还带了新的礼物呢,他说啊,这个大礼包要送给我们的小小书法家!‎ 师:让我们先看看,今天要学写的字,来,我们一起喊喊它的名字吧!‎ 指导书写“几”。先观察起笔笔画,然后述说如何写好这个字。‎ 1. 书写过程中,老师示范,并书写笔画及笔顺规则,学生书空。‎ 2. 在田字格上描红,书写。‎ 3. 教师先展示写的不好的一人 ‎ 师:大家看看他哪里写的不好啊?‎ ‎ 生自由发言(指名1-2人)‎ ‎ 师:好,那大家看看自己的赶紧修改修改!老师再来看看谁可以当我们的小书法家!‎ ‎ 师巡视,找一个写的好的。‎ ‎ 师:老师找到了我们班的小小书法家,大家看,他写的多漂亮!每一笔的位置都对了,真棒!表扬xxx,他就是我们今天的小小书法家!‎ 4. 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做到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时纠正指导。‎ 五、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和朗读了课文,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我们就要离开动物王国了,但是画画比赛仍在继续,下节课,我们再来动物王国看看,这次的比赛还发生了什么。好,下课!‎ 六、 板书。‎ 12. ‎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小鸭 小马 小狗 竹叶 枫叶 月牙 梅花 六、 课后作业。‎ 1、 熟读课文并背诵。‎ 2、 练写“几”字并组词,拼读会认字。‎ 八、教学反思。‎ ‎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作者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 ‎《雪地里的小画家》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爪子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如何让孩子们投入地学习、尽情地朗读,我觉得首先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利用之前学过的儿歌《四季》,询问是否喜欢冬天,来引出动物王国的绘画比赛,由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这节课充满了期待和好奇。然后利用圣诞老人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然后再让生带着圣诞老人的礼物,满怀喜悦自由读课文,因为课文里有冬天,又有小动物,所以学生学起来非常有兴趣。‎ 一、 首先是我的授课思路:‎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本课时,我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其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观赏雪景,一幅幅美丽的雪景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不时 “哇!—哇!—”地惊叫起来。学生参与的激情被激发了。‎ ‎ (二)、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仅突出课文"工具性"的特点,还应突出"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如演示法,在解决"了解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这一教学难点时,则用贴图进行演示,这样就使难点迎刃而解。再如读中悟情,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而朗读又贵在一个"悟"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将非常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但在读中,并不是一味地告诉他们该怎样朗读,而是通过自己的范读,请不同学生的个别朗读,给学生创设情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心去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 通过实践证明,这样做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一、学生们互相评价时往往是站在同一个高度来看问题,这样更直接,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二、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三、这样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四、在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当然,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评价只能是评价的一种,而且有时学生的评价会比较费时,或者有的时候学生往往说不到“点”上,这时候教师就要把握一个“度”,合理地运用这种评价方式,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但是,通过本节课我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具体问题如下:‎ 1、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适时机地向学生抛出便于讨论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议一议中统一思路,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逐步得到培养。‎ 2、 另外应引导学生试着在朗读后进行自评、互评,这样学生的评价水平会逐渐增强。‎ 3、 没有进行很好的课堂调控,识字练习用时较长,致使课堂说的多,读的少,没有达到预期的朗读效果。 ‎ 1、 教师语言欠缺精练,有时重复学生的回答。‎ 2、 评价语匮乏,明确性指向性还不够。 ‎ ‎ 以上是我上了这节课后的一些反思,可能有更多的我还没有认识到。有待于我学习更多的新课标理念,有待于我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思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