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5分,44题共66分) 1.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在此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度 3. “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4.《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5.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开疆拓土的有:①开凿灵渠,平定岭南 ②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委任官吏 ③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④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王夫之认为秦代“郡县一王”,“渐统一于大同,然后风教日趋于画一”。秦代“郡县一王”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郡县实行监察、行政、军事三权分立 B.郡县长官必须对上一级负责报告工作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官僚与君主的关系 D.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得世袭 7.有学者在论及古代某项政治制度时说:“此制度变乾纲独断为集体议政,且其形成的决策、监督、执行的权力运行机制,也使得我国古代的政治架构逐渐去除了原始的粗糙,内部的稳定性大大加强。”材料所指制度应指 A.世卿世禄制 B.三公九卿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六部制 8.《水浒传》中枢密使童贯职能是掌管 A.军政 B.民政 C.行政 D.财政 9.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 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 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10.古代王朝为维护统治,往往设置机构或人员加强监察。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部,每部设官员一名让他“乘传周流”(“传”指公家驿站的马车;“周流”意为到处巡视)。这一官员是 A.御史大夫 B.监御史 C.刺史 D.锦衣卫 11右图出自《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这种制度确立的意义有: ①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③官僚政治由此取代贵族政治 ④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12.“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该材料反映的机构是 A.理藩院 B.政事堂 C.中书门下 D.军机处 13.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记载:“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由此推断这段文字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割让香港岛 B.领事裁判权 C.巡查贸易权 D.关税协商 15.关于“1840 年中英战争”的性质问题,中国人历来强调“这场战争是英国为了拓展市场,保护鸦片贸易而发动的侵略战争。”而英国人则认为“他们进行这场战争是为了争取和保护正当的通商权利而进行的通商战争。”由材料可知 A. 对鸦片战争的性质至今没有定论 B. 不同视角引发不同历史阐释 C. 历史结论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臆断 D. 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16.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可能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日本人竹野与三郎曾说:“我们的对手十分顽强,丝毫不怕死……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攻。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著称的。”他所描述场景发生于 A.抗日战争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期间 D.甲午战争期间 18. 2018年7月至9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搜寻、发现并确认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沉舰——“经远舰”。甲午战争中指挥“经远”舰对日作战的管带是 A.邓世昌 B.林永升 C.叶祖珪 D.刘步蟾 19.2014年12月13日上午,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南京大屠杀是日军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 ②中国人民必须牢记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③南京大屠杀惨案不容篡改 ④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 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21.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 A.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C.切断了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2.“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而其宣称愿为实现三民主义而奋斗,更足证明中国今日只能有一个努力之方向。”蒋介石的以上谈话应发表于 A.国民党一大召开期间 B.一二九运动时期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 D.八一三事变之后 23.毛泽东获悉人民解放军取得一场重大战役胜利后,欣然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一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4.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5.1919年,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辛亥革命…… 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C.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理念 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6.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口号 B.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革命的领导任务 2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通过斗争实践,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并在某次会议上通过《xx会议宣言》指出:“当前的中国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革命的前途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然后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宣言最早可能发布于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8.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是 A.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B.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C.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D.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29.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这场革命运动:①动摇了北洋军阀统治 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④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0.孙中山曾在某次会议上发表演说:“革命党推翻满清,第一次成功是在武昌。那天的日期是双十日,今天是民国十三年的一月双十日,所以这个会期同武昌起义的日期,都是民国很大的纪念……”该会议是 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B.中共一大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大会 D. 国民党一大 3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32.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以下对该军事行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行动发生在解放战争的第二年 B. 参战军队隶属晋冀鲁豫解放军 C. 由刘伯承、邓小平直接指挥 D. 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序幕 33. 毛泽东在1949年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以下关于当时孙中山遗志即将实现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 B.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保障民主权利 C.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 D.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 34.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段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35.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回顾这一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史实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邓小平坚决否决英方用主权换治权的提议 ②中英两国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④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阐述“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①④ 36.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两岸领导人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时,都提到了“九二共识”。当时汪辜会谈达成的“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 A.明确“和平统一”方针 B.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C.提出“一国两制”的主张 D.提出“三通”的目标 37.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国多领域“拨乱反正”。以下属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是 A. 提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B.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D. 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8.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这篇讲话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9.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周恩来,封面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这里的“中国人来了”依据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尼克松访问中国并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日建交 40.1972年中美两国举行会谈,尼克松说:“是历史把我们带到一起来了”,“这种突破不仅将有益于中美两国,而且在今后的岁月中会有益于世界。我就是为此目的而来的。”这次会谈的成果直接促进了 A.“求同存异”的方针的提出 B.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C.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 D.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41.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期间,美国本着五项原则(重申一个中国的政策;声明美国不支持台湾岛内的独立运动;美国不鼓励日本插手台湾问题;支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中国大陆和台湾的问题;支持继续推动正常化)和中国会谈,最终签署《中美联合公报》。这表明当时 A.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B.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美国坚决反对台湾岛内的独立运动 D.美国认识到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 42.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主法庭以281:220的投票结果判处苏格拉底死刑。当时的民主法庭被少数不良分子所控制,民众大多是农民及市井小人。这暴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之一是 A. 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B. 它成为雅典奴隶主专政的手段 C. 抽签选举和轮流执政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 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43.梭伦执政时期曾规定,“如果一个人没有叫儿子学会一种行业, 他就不能强迫儿子赡养他”,还对携家眷移民雅典并从事手工业的人授予雅典公民权。这些做法:①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②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淡化了家庭伦理道德观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4.公元前443年,伯利克里当选为首席将军,成为雅典的最高统治者。在他执政的15年中,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其说法错误的是 A.除十将军外,当时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 B.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C.五百人会议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最高权力机关 D.当时的公民大会采取的是直接民主制 二、材料分析题(45题13分,46题11分,47题10分,共34分) 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翻开中国历史,可以说古代中国是专制统治者为确保个人皇位而不断添庙增官的历史,近代中国是在落后状态下追求民主,法制的奋斗史和在西方枪炮下追求民族独立的斗争史。 材料一 秦与西汉初年的丞相府,兼决策与执行于一体,丞相的确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但到武帝时代,为加强君主专制,将相权一分为二,至东汉,台阁成为王朝权力的中枢,三公九卿形同虚设;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演化,隋唐又有了新的三省六部;宋则是中书、枢密、三司三足鼎立;至明朝,又废除宰相制,有了六部尚书直领于君主等。 ——任怀国《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生不逢时,从它诞生至今已过100多年,但它仍然是人们议论的焦点,有说它如何如何的不是,并指责孙中山后来维护《临时约法》的斗争也被指斥为违法行为。这些尽管只是少数人的看法,多数人的看法还是肯定《临时约法》的积极意义。 ——摘自《近代中国》第二十二辑 材料三 在攻陷南京后,日军主力向北进攻重要的交通枢纽徐州。但在徐州附近的台儿庄,1938年3月底到4月初,他们遇到了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伤亡达三万人之众。这是自南京沦陷后中国方面的第一个大捷,但中国军队最终在5月19日不得不撤出了徐州。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日本向中国方面递交投降书 请回答: (1)材料一明朝哪位皇帝废宰相?之后设立何种机构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材料一的内容呈现何种演变趋势? (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积极意义。 (3分) (3)材料三中“自南京沦陷后中国方面的第一个大捷”,指出此大捷由哪个将领指挥领导?结合所学知识,除此战役之外,各列举一个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3分) (4)说明材料四所述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意义。(4分) 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毛泽东手迹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材料三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习近平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为点燃“星星之火”所摸索的道路是什么?(1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中国工农红军“远征”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及20世纪80年代的的史实,从民主法制建设的角度,简述我国是如何进行“新长征”的。(8分) 47.中国的重大外交举措与世界局势的变化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 ——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材料二 中俄关系成熟而稳定,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20年前,中俄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5年前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是发展中俄关系的重要内涵。……中俄关系打破了西方对大国关系的传统认识,是让西方人开眼的21世纪大国关系。 ——摘自2016年6月28日人民网文章《普京“旋风式”访华观察:中俄联合声明18次提“支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概述该原则提出与完善的过程。 (5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俄关系的特点并作简要评价。(5分) 北仑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44题共66分) 1~10 CACBD DCADC 11~20 CDABB DCBAC 21~30 BDDCD BDDAD 31~40 CDCCA BACAB 41~44 DCAC 二、材料分析题(45题13分,46题11分,47题10分,共34分) 45.(1)朱元璋(或者明太祖);明成祖设立内阁;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3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3分) (3)李宗仁; 正面战场: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太原会战,枣宜会战;(任意一个)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3分) (4)意义:①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 ②凝聚成的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巨大动力;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写出任意2点,4分) 46.(1)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理论)。(1分) (2)原因:“左倾”错误军事路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分) (3)史实: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法制建设: 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世纪80年代的民主法制建设:1980年邓小平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体现了中共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初步构想;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8分) 47.(1)背景:①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②周边国家对中国“一边倒”战略存有疑虑;③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2分) 过程:1953年12月中印会谈首次提出;1954 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分别发表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亚非会议进一步完善。 (3分) (2)特点:①战略协作伙伴;②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或答“中俄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也可)(2分) 评价:①打破了西方对大国关系的传统认识;②推动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上海合作组织)的形成;③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3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