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数学几何证明压轴题教师版
几何证明压轴题(中考) 1、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B∥CD,∠BCD=90°,且 AB=1,BC=2,tan∠ADC=2. (1) 求证:DC=BC; (2) E 是梯形内一点,F 是梯形外一点,且∠EDC=∠FBC,DE=BF,试判断△ECF 的形 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 在(2)的条件下,当 BE:CE=1:2,∠BEC=135°时,求 sin∠BFE 的值. [解析] (1)过 A 作 DC 的垂线 AM 交 DC 于 M, 则 AM=BC=2. 又 tan∠ADC=2,所以 .即 DC=BC. (2)等腰三角形. 证明:因为 . 所以,△DEC≌△BFC 所以, . 所以, 即△E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设 ,则 ,所以 . 因为 ,又 ,所以 . 所以 所以 . 2、已知:如图,在□ABCD 中,E、F 分别为边 AB、CD 的中点,BD 是对角线,AG∥DB 交 CB 的延长线于 G. (1)求证:△ADE≌△CBF; (2)若四边形 BEDF 是菱形,则四边形 AGBD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 (1)∵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1=∠C,AD=CB,AB=CD . ∵点 E 、F 分别是 AB、CD 的中点, ∴AE= AB ,CF= CD . ∴AE=CF ∴△ADE≌△CBF . (2)当四边形 BEDF 是菱形时, 四边形 AGBD 是矩形.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 . 1sin 3 3 kBFE k ∠ = = 2 12DM = = , ,DE DF EDC FBC DC BC= ∠ = ∠ = ,CE CF ECD BCF= ∠ = ∠ 90ECF BCF BCE ECD BCE BCD∠ = ∠ + ∠ = ∠ + ∠ = ∠ = ° BE k= 2CE CF k= = 2 2EF k= 135BEC∠ = ° 45CEF∠ = ° 90BEF∠ = ° 2 2(2 2 ) 3BF k k k= + = 2 1 2 1 E B F CD A ∵AG∥BD , ∴四边形 AGBD 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BEDF 是菱形, ∴DE=BE . ∵AE=BE , ∴AE=BE=DE . ∴∠1=∠2,∠3=∠4. ∵∠1+∠2+∠3+∠4=180°, ∴2∠2+2∠3=180°. ∴∠2+∠3=90°. 即∠ADB=90°. ∴四边形 AGBD 是矩形 3、如图 13-1,一等腰直角三角尺 GEF 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 ABCD 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 一起.现正方形 ABCD 保持不动,将三角尺 GEF 绕斜边 EF 的中点 O(点 O 也是 BD 中点)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如图 13-2,当 EF 与 AB 相交于点 M,GF 与 BD 相交于点 N 时,通过观察或测 量 BM,FN 的长度,猜想 BM,FN 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若三角尺 GEF 旋转到如图 13-3 所示的位置时,线段 FE 的延长线与 AB 的延长 线相交于点 M,线段 BD 的延长线与 GF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 N,此时,(1)中的猜 想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解析](1)BM=FN. 证明:∵△G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 ∠ABD =∠F =45°,OB = OF. 又∵∠BOM=∠FON, ∴ △OBM≌△OFN . ∴ BM=FN. (2) BM=FN 仍然成立. (3) 证明:∵△G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DBA=∠GFE=45°,OB=OF. ∴∠MBO=∠NFO=135°. 又∵∠MOB=∠NOF, ∴ △OBM≌△OFN . ∴ BM=FN. 图 13-2 E A B D G F O M N C 图 13-3 A B D G E F O M N C 图 13-1 A( G ) B( E ) C O D( F ) 4、如图,已知⊙O 的直径 AB 垂直于弦 CD 于 E,连结 AD、BD、OC、OD,且 OD=5。 (1)若 ,求 CD 的长; (2)若 ∠ADO:∠EDO=4:1,求扇形 OAC(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 )。 [解析] (1)因为 AB 是⊙O 的直径,OD=5 所以∠ADB=90°,AB=10 在 Rt△ABD 中, 又 ,所以 ,所以 因为∠ADB=90°,AB⊥CD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2)因为 AB 是⊙O 的直径,AB⊥CD 所以 所以∠BAD=∠CDB,∠AOC=∠AOD 因为 AO=DO,所以∠BAD=∠ADO 所以∠CDB=∠ADO 设∠ADO=4x,则∠CDB=4x 由∠ADO:∠EDO=4:1,则∠EDO=x 因为∠ADO+∠EDO+∠EDB=90° 所以 所以 x=10° 所以∠AOD=180°-(∠OAD+∠ADO)=100° 所以∠AOC=∠AOD=100° sin ∠BAD = 3 5 π sin ∠BAD BD AB = sin ∠BAD = 3 5 BD 10 3 5 = BD = 6 AD AB BD= − = − =2 2 2 210 6 8 DE AB AD BD CE DE· · ,= = DE × = ×10 8 6 DE = 24 5 CD DE= =2 48 5 CB BD AC AD⌒ ⌒ ⌒ ⌒,= = 4 4 90x x x+ + = ° S OAC扇形 = × × =100 360 5 125 18 2π π 5、如图,已知:C 是以 AB 为直径的半圆 O 上一点,CH⊥AB 于点 H,直线 AC 与过 B 点的切线相交于点 D,E 为 CH 中点,连接 AE 并延长交 BD 于点 F,直线 CF 交直线 AB 于 点 G. (1)求证:点 F 是 BD 中点; (2)求证:CG 是⊙O 的切线; (3)若 FB=FE=2,求⊙O 的半径. [解析] (1)证明:∵CH⊥AB,DB⊥AB,∴△AEH∽AFB,△ACE∽△ADF ∴ ,∵HE=EC,∴BF=FD (2)方法一:连接 CB、OC, ∵AB 是直径,∴∠ACB=90°∵F 是 BD 中点, ∴∠BCF=∠CBF=90°-∠CBA=∠CAB=∠ACO ∴∠OCF=90°,∴CG 是⊙O 的切线---------6′ 方法二:可证明△OCF≌△OBF(参照方法一标准得分) (3)解:由 FC=FB=FE 得:∠FCE=∠FEC 可证得:FA=FG,且 AB=BG 由切割线定理得:(2+FG)2=BG×AG=2BG2 ○1 在 Rt△BGF 中,由勾股定理得:BG2=FG2-BF2 ○2 由○1 、○2 得:FG2-4FG-12=0 解之得:FG1=6,FG2=-2(舍去) ∴AB=BG= ∴⊙O 半径为 2 6、如图,已知 O 为原点,点 A 的坐标为(4,3), ⊙A 的半径为 2.过 A 作直线 平行于 轴,点 P 在直线 上运动. (1)当点 P 在⊙O 上时,请你直接写出它的坐标; (2)设点 P 的横坐标为 12,试判断直线 OP 与⊙A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析] 解: ⑴点 P 的坐标是(2,3)或(6,3) ⑵作 AC⊥OP,C 为垂足. ∵∠ACP=∠OBP= ,∠1=∠1 ∴△ACP∽△OBP ∴ FD CE AF AE BF EH == 24 2 l x l 90 AC AP OB OP = 在 中, ,又 AP=12-4=8, ∴ ∴AC= ≈1.94 ∵1.94<2 ∴OP 与⊙A 相交. 7、如图,延长⊙O 的半径 OA 到 B,使 OA=AB, DE 是圆的一条切线,E 是切点,过点 B 作 DE 的垂线, 垂足为点 C. 求证:∠ACB= ∠OAC. [解析] 证明:连结 OE、AE,并过点 A 作 AF⊥DE 于点 F, (3 分) ∵DE 是圆的一条切线,E 是切点, ∴OE⊥DC, 又∵BC⊥DE, ∴OE∥AF∥BC. ∴∠1=∠ACB,∠2=∠3. ∵OA=OE, ∴∠4=∠3. ∴∠4=∠2. 又∵点 A 是 OB 的中点, ∴点 F 是 EC 的中点. ∴AE=AC. ∴∠1=∠2. ∴∠4=∠2=∠1. 即∠ACB= ∠OAC. 8、如图1,一架长 4 米的梯子 AB 斜靠在与地面 OM 垂直的墙壁 ON 上,梯子与地面的倾 斜角α为 . ⑴求 AO 与 BO 的长; ⑵若梯子顶端 A 沿 NO 下滑,同时底端 B 沿 OM 向右滑行. ①如图 2,设 A 点下滑到 C 点,B 点向右滑行到 D 点,并且 AC:BD=2:3,试计算梯子 顶端 A 沿 NO 下滑多少米; ②如图3,当 A 点下滑到 A’点,B 点向右滑行到 B’点时,梯子 AB 的中点 P 也随之运 动到 P’点.若∠POP’= ,试求 AA’的长. OBPRt∆ 2 2 153OP OB BP= + = 8 3 153 AC = 24 153÷ 3 1 3 1 60 15 C A B D O E [解析] ⑴ 中,∠O= ,∠α= ∴,∠OAB= ,又AB=4 米, ∴ 米. 米. -------------- (3 分) ⑵设 在 中, 根据勾股定理: ∴ ------------- (5 分) ∴ ∵ ∴ ∴ ------------- (7 分) AC=2x= 即梯子顶端 A 沿 NO 下滑了 米. ---- (8 分) ⑶∵点 P 和点 分别是 的斜边 AB 与 的斜边 的中点 ∴ , ------------- (9 分) ∴ ------- (10 分) ∴ ∴ ∵ ∴ ----------------------- (11 分) ∴ ----- (12 分) ∴ 米. -------- (13 分) AOBRt∆ 90 60 30 1 22OB AB= = 3sin 60 4 2 32OA AB= ⋅ = × = 2 , 3 ,AC x BD x= = CODRt∆ 2 3 2 , 2 3 , 4OC x OD x CD= − = + = 2 2 2OC OD CD+ = ( ) ( )2 2 22 3 2 2 3 4x x− + + = ( )213 12 8 3 0x x+ − = 0x ≠ 0381213 =−+x 8 3 12 13x −= 16 3 24 13 − 16 3 24 13 − P′ AOBRt∆ ''OBARt∆ '' BA POPA = OPAP ''' = ,PAO AOP P A O A OP′ ′ ′ ′∠ = ∠ ∠ = ∠ P A O PAO A OP AOP′ ′ ′ ′∠ − ∠ = ∠ − ∠ 15P A O PAO POP′ ′ ′∠ − ∠ = ∠ = 30PAO∠ = 45P A O′ ′∠ = 2cos45 4 2 22A O A B′ ′ ′= × = × = (2 3 2 2)AA OA A O′ ′= −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