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1.了解因式分解法的概念. 2.会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3.通过因式分解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转化的思想. 重点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 理解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 一、复习导入 1.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什么? 2.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应先将方程化为什么形式? 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6x=7; (2)3x2+8x-3=0.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3倍有可能相等吗?如果相等,这个数是几?你是怎样求出来的? 学生独自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选择不同解法的学生板演. 学生A: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x2=3x, ∴x2-3x=0. ∵a=1,b=-3,c=0, ∴ b2-4ac=9. ∴ x1=0,x2=3. ∴这个数是0或3. 学生B: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x2=3x, ∴ x2-3x=0. x2-3x+()2=()2, (x-) 2=, ∴ x-=或x-=-. ∴ x1=3,x2=0. ∴这个数是0或3. 学生C: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x2=3x, ∴x2-3x=0. 3 即x(x-3)=0. ∴x=0或x-3=0. ∴x1=0,x2=3. ∴这个数是0或3. 学生D: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x2=3x, 两边同时约去x,得 ∴x=3, ∴这个数是3. 教师:同学们用了多种方法解决此问题,观察以上四个同学的做法是否存在问题?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合适?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点评,明确学生C的方法更合适,并进一步讲解: 如果a·b=0,那么a=0或b=0.这就是说:当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时,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中用的是“或”,而不用“且”.所以由x(x-3)=0得到x=0和x-3=0时,中间应写上“或”字. 我们再来看学生C解方程x2=3x的方法,他是把方程的一边变为0,而另一边可以分解成两个因式的乘积,然后利用a·b=0,则a=0或b=0,把一元二次方程变成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出方程的解.我们把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因式分解法,即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为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我们就采用因式分解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三、举例分析 例 解下列方程: (1)5x2=4x; (2)x-2=x(x-2); (3)(x+1)2-25=0. 分析:解方程(1)时,先把它化为一般形式,再用因式分解法求解方程. 解:(1)原方程可变形为 5x2-4x=0, x(5x-4)=0. x=0或5x-4=0. ∴x1=0,x2=. 分析:解方程(2)时,因为方程的左、右两边都有(x-2),所以把(x-2)看作整体,然后移项,再用因式分解法求解方程. 解:(2)原方程可变形为 (x-2)-x(x-2)=0, (x-2)(1-x)=0. x-2=0或1-x=0. ∴x1=2 ,x2=1. 教师:解方程(2)时能否将原方程展开后再求解? 学生:能,这样做会比较复杂,把(x-2)当作整体更简便. 分析:解方程(3)时,因为右边是0,左边(x+1)2-25可以把(x+1)看作整体,这样左边就是一个平方差,利用平方差公式即可因式分解. 解:(3)原方程可变形为 3 [(x+1)+5][(x+1)-5]=0, (x+6)(x-4)=0. x+6=0或x-4=0. ∴ x1=-6,x2=4. 教师:这个题实际上我们在前几节课时解过,当时我们用的是开平方法,现在用的是因式分解法.由此可知,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可能有多种,我们在选用时,以简便为主. 教师: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是什么?步骤是什么?对于以上三道题你是否还有其他方法来解? 四、练习巩固 1.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2)(x-4)=0; (2 )x2-4=0; (3)4x(2x+1)=3(2x+1). 2.一个数平方的2倍等于这个数的7倍,求这个数. 五、小结 1.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是什么? 2.在应用因式分解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因式分解法体现了怎样的数学思想? 六、课外作业 教材第47~48页习题2.7第 1~3题.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本节课在评价时注重关注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能否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积极肯定地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本节课中应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其中所设计的解题策略、思路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进一步渗透,才能更好地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标. 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