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7)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书事 [宋]赵鼎①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②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注】 ①赵鼎:南宋贤相,支持岳飞抗金并荐其为统帅,后因与秦桧论议不合而罢相,连续被贬绝食而卒。本诗作于他被贬潮州期间。②庞老:庞德,东汉末年隐士,不肯出山,但清明节均携全家上坟祭扫。 ★(1)(综合性选择题)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A.首联写偏远僻静的村子里,农家门口即便清静冷落,也还插着柳条,标记寒食节到来,与诗歌题目照应。 B.颔联对仗工整,语言朴实,运用庞老的典故,点明广东、广西一带虽然不遵循寒食节禁烟的习俗,但也像庞德一样全家扫墓祭祖。 C.“麦饭”指粗糙的祭品。五、六两句寓情于景,运用对比的手法,意在突出宫廷无情、山野有趣,表达诗人对乡野生活的喜爱之情。 D.作者被贬后生活寂寞、无人来访,门前长满青苔,通过喝酒来排遣心中郁结,率性而为,对傍晚城墙上传来的笳声置之不理。 解析:C项,汉寝唐陵已无人祭拜,而山溪旁的梨花依旧年年开放,世事变迁,人力无奈,暗诫宋高宗不要重蹈汉唐灭亡的覆辙。 答案:C (2)本诗通过描绘山野村头的春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三、四联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山溪野径梨花淡然开放,岭南民间一派清新生活景象,衬托出汉寝唐陵的荒凉,寄寓了诗人对南宋投降派的不满。②酒樽青苔相伴,诗人在寂寞中怀念中原,因北方大好河山沦落而痛心忧国。③“莫管”一句看似洒脱,实则逃避痛楚,说明爱国情怀深埋心底,矢志不渝。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② 阵解星芒尽③,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④。 【注】 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安北渭水上。②辞汉月:指离开京城。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③星芒尽:指战争结束。④霍嫖姚:即霍去病。 ★(1)(综合性选择题)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场景,在“弯弓”“插羽”之间就迅速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紧张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解析:C项,颈联描写的景象并没有“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而是表现了将士们的神勇无比,敌人的不堪一击。 答案:C (2)作者采用哪些手法塑造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侧面描写。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从侧面烘托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②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颔联通过弯刀搭箭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将士们的神勇无敌。③用典。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盆 池 郑獬 绿发柔莎碧甃①连,湛如蛟穴贮寒泉。 谁将宝镜遗在地,照见浮云浸破天。 数鬣游鱼才及寸,一层绿荇小于钱。 待将闹物都除却,放出秋蟾②夜夜圆。 【注】 ①甃:盆池之壁。②秋蟾:秋月。 ★(1)(综合性选择题)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A.首联写出了盆池优美、清幽、怡人的环境,营造了静谧、和美的氛围。 B.“遗”字富有情趣,也不知是谁将宝镜失落了,她到底是有意还是粗心。 C.颔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等修辞,突出了盆池之水的平静和清澈。 D.颈联写几条小鱼来来去去,安心自在,也免得沦为涸辙之鲋,只是稍小了些。 解析:D项,“只是稍小了些”理解错误,这是突出了池水的清澈。 答案:D (2)诗人是如何写盆池之“湛”的?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湛”即清澈之意。①通过写“盆池”之深和给人的感受,突出盆池“湛”。“蚁穴”喻其深,“寒泉”喻其冷。②将“盆池”比喻为“宝镜”“照见浮云”,突出池水的清澈。③以“盆池”中游鱼历历可数,衬托其“湛”。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柳长句 杜牧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①庙里低含雨,宋玉②宅前斜带风。 不嫌③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④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注】 ①巫娥,指巫山神女,亦泛指美女。②宋玉,战国时楚国人,是楚国继屈原之后的第二大诗人。仕途坎坷,政治上终不得志。③不嫌,一作“莫将”。④与桃花,一作“感杏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引兴托喻,借景抒情,写“落日”“流水”“春光”“柳树”,营造了令人伤感的氛围。 B.颈联两句,色彩艳丽,“翠”和“红”是春天常见的颜色,突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机。 C.尾联借柳伤别,新春柳绿,在游宦的别离中抒发对家人的依依不舍,抒情真切、自然。 D.诗的前六句写景,写柳树的婀娜多姿,柳在榆荚、桃花映衬下的妖娆,景中融情。 解析:A项“营造了令人伤感的氛围”不恰当,写“落日”“流水”意在突出时光的流逝,写“春光”“柳树”意在突出春景之胜。 答案:A ★(2)(鉴赏诗歌的情感)本诗的颔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对柳树的喜爱之情。“含”“带”二字写柳因雨重而低垂,因风拂而斜飘,突出柳树的动态美,表达了诗人对柳的喜爱。②坚守高洁品格。诗人用“巫娥”“宋玉”的典故,以“巫娥”来象征自己美好高洁的情趣;诗人以“宋玉”自比,表达了虽怀才不遇、宦途失意,仍矢志不渝的操守。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唐]薛稷 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 西登咸阳途,日暮忧思多。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 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客游节回换,人生知几何?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写自己奔波在外,眺望家乡,表现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情。一个“望”字,活画出诗人引颈翘首,深情注目故土的情景,触发出无穷的乡思。 B.中间四句,借家乡名山的典故,写已无傅说、伯夷、叔齐这样的贤士,表达了对古人的追念与仰慕,也流露出对当今朝廷的不满。 C.诗人先从思乡写起,到“西登”二句时,突然作一顿挫,这样,既使乡情显得强烈,又为下文表现从乡情生发开去的复杂思想,做了铺垫。 D.这首诗的最后,作者想到自己已多年客游在外,时间轮回般地不断前进,一生还能有多长的时间呢?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叹。 解析:B项,“对当今朝廷的不满”有误,应为“对当今政治的隐忧”。 答案:B ★(2)(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句“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中的动词富有表现力,请分析。 答: 答案:“驱”“越”两个动词的连用,开篇就给人一种马不停蹄、车轮滚滚、行色匆匆之感,写出了诗人奔波的辛苦和飘忽无定。“顾”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6.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苍洱临眺 李京 水绕青山山绕城,万家烟树一川明。 鸟从云母屏中过,鱼在鲛人镜里行。 翡翠罘崽笼海气,旃檀楼阁殷秋声。 虎头妙墨龙眠手,百帧生绡画不成。 (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诗写出了大理的独特景观:水环绕着青山,山环绕着古城;大理人烟繁盛,山川明丽。 B.此诗描写苍山洱海,“云母屏”“鲛人镜”“翡翠罘崽”,比喻贴切,形象生动,想象丰富。 C.诗人看到大理的风光,情满于山,意溢于海,遂以客观写实笔法描绘了大理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D.颈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作者置身苍山洱海秋天美景中的感受,洱海如玉,秋声悠远。 解析:C项“客观写实”不准确;没有描绘“风土人情”。 答案:C ★(2)(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首诗在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 答: 答案:虚实结合。前三联均为写实,最后一联为虚写——哪怕顾恺之、李公麟再世,就算他们的生花妙笔,用尽百幅生绡,也画不出大理的美景。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实写中又有虚写:鸟飞、鱼游乃实写,云母屏、鲛人镜又是虚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