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相互作用重力 弹力 摩擦力同步练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相互作用重力 弹力 摩擦力同步练习

限时·规范·特训 限时: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1.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走路时,脚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阻碍人运动的 B.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不动的 D. 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2. (多选)对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 B.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C. 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D.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弹力的方向垂直 ‎3. (多选)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速度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  )‎ A. M静止在传送带上 B. 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C. 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 M下滑的速度不变 ‎4. [2014·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如图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 若v1>v2,A受到了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 若v1v2,B受到了A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5. [2015·雅礼中学模拟]质量为mA和mB的小球与劲度系数均为k的轻弹簧L1和L2连接如图,静止时,两弹簧伸长量分别为x1和x2,则(  )‎ A. 只要mA=mB,有x1=x2‎ B. 只要mA>mB,有x1x2‎ ‎6. [2014·苏州模拟]‎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 A. F1=F2=F3      B. F1=F2F2 D. F3>F1>F2‎ ‎7. [2015·合肥模拟]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与物块P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先将木板水平放置,并使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使倾角逐渐增大,直至物块P刚要沿木板向下滑动,在这个过程中,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保持不变 B. 一直增大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8. [2014·惠州模拟](多选)如图所示,轻质弹簧连接A、B两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上端通过细线挂在天花板上;已知A的重力为8 N,B的重力为6 N,弹簧的弹力为4 N,则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和细线受到的拉力大小可能是(  )‎ A. 18 N和10 N B. 4 N和10 N C. 12 N和2 N D. 14 N和2 N ‎9. [2015·延安模拟]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  )‎ A. 大小为7.5 N B. 大小为10 N C.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 D.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 ‎10. [2015·大同一中期末](多选)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B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上,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则(  )‎ A. 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 B. 地面受的压力可能为零 C. 地面与物块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D. A、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11. (多选)如图所示,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数/N ‎1‎ 静止 ‎0.4‎ ‎2‎ 静止 ‎0.6‎ ‎3‎ 直线加速 ‎0.7‎ ‎4‎ 匀速直线 ‎0.5‎ ‎5‎ 直线减速 ‎0.3‎ A. 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0.7 N B. 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 N C. 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 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12. (多选)如下图所示,甲物体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乙物体上,乙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增大水平外力F,两物体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乙对甲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B. 乙对甲的支持力一定增大 C. 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D. 乙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增大 ‎13.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  )‎ A. 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 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C. 当F>μ2(m+M)g时,长木板便开始运动 D. 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2分)‎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与A、B两个弹簧相连,B弹簧下端与地相连,其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现用手拉A的上端,使A缓慢上移,当B弹簧的弹力为原来的2/3时,A上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限时·规范·特训(答案与解析)‎ ‎1.解析:人走路当脚向后蹬地时,脚相对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受到向前的摩擦力,此力对人的运动来说为动力,A错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而不是运动方向,B错误;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C错误;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比如摩擦力作动力时,D正确。‎ 答案:D ‎2.解析:弹力是摩擦力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A项错,B项正确;摩擦力有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成正比,但静摩擦力与弹力的大小无必然关系,C项错;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与接触面相切,D项正确。‎ 答案:BD ‎3.解析:由M匀速下滑可知其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作用,合力为零,传送带启动以后滑动摩擦力不变,对M受力情况没有影响,自然也不会影响其运动状态,故C、D正确。‎ 答案:CD ‎4.解析:若v1=v2,则A、B相对静止,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故选项A正确;若v1>v2,则A相对B向右运动,故B对A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选项B、D错误;若v1x2,所以选项D对。‎ 答案:D ‎6.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左边装置中下面的小球受到重力mg和轻弹簧的弹力F1的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1=mg;其他两个装置中弹簧的弹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细线上拉力等于小球重力,则有F2=F3=mg。因此,F1=F2=F3=mg,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均错。‎ 答案:A ‎7.解析:在水平面上时物块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为弹簧的弹力F,倾角增大时对物块沿斜面方向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开始时随mgsinα的增大,Ff逐渐减小,方向沿斜面向下;继续增大α时,Ff变为方向向上,且逐渐增大,沿斜面方向的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故本题选D。‎ 答案:D ‎8.解析:当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时,A对地面的压力为FN=GA-F弹=4 N,细线上拉力为F′=GB+F弹=10 N,B正确;当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A对地面的压力为FN=GA+F弹=12 N,细线上拉力为F′=GB-F弹=2 N,故C正确。‎ 答案:BC ‎9.解析:‎ 对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球的重力和细绳对球的拉力的合力与杆对球的作用力等大反向,设杆对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tanθ==,即θ=53°,F杆==12.5 N,故D正确,A、B、C均错误。‎ 答案:D ‎10.解析:对A、B整体分析可知,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对B分析,可知地面受的压力不可能为零,选项A对,B错;由于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绳子中拉力只可能竖直向上,所以地面与物块间不可能存在摩擦力,而A、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选项C错,D对。‎ 答案:AD ‎11.解析:第1次和第2次实验都没有拉动木块,说明这两次的拉力大小均未超过最大静摩擦力,第三次实验时,木块做加速运动,说明拉力已经大于最大静摩擦力Fm,因此可知,最大静摩擦力范围0.6 N≤Fm<0.7 N,故A错B对;滑动摩擦力与运动情况无关,因此第3、4、5次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故C对D错。‎ 答案:BC ‎12.解析:分析甲的受力可知,当水平推力F增大时,乙对甲的支持力一定增大,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选项A错误B正确;分析甲、乙整体的受力可知,当水平力F 增加时,地面对乙的摩擦力一定增大,地面对乙的支持力不变,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BC ‎13.解析:木块向右滑行,木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其大小Ff=μ1mg,则木板受到木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为μ1mg,由于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故木板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方向水平向左,A正确,B错误;力F发生变化,只能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但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长木板仍保持静止状态,C错误,D正确。‎ 答案:AD ‎14.解析:B原来处于压缩状态,其压缩量为x0=mg/k2,当向上缓慢拉A使B中弹力减为原来的2/3时,有两种可能:‎ ‎(1)B仍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则此时A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分别为 F1=mg-F2=mg,x1=F1/k1= 这时B上端移动的位移x2==mg/k2= 所以A上端移动的距离 sA=x1+x2=mg(+)‎ ‎(2)B处于拉伸状态,则此时A的弹力和伸长量分别为 F′1=mg+F′2=mg,x′1=F′1/k1=mg 这时B上端移动的位移 x′2=ΔF′2/k2=mg 所以A上端上移的距离为 s′A=x′1+x′2=mg(+)‎ 答案:mg或mg(+)‎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