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五届高考测评活动2020届高三元月调考文综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第五届高考测评活动2020届高三元月调考文综历史试题

‎2020年湖北省第五届高考测评活动高三元月调考 文科综合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夏小正》(部分)记载,各月份对应的农事分别为:正月“农率均田”,三月“摄桑”,四月“取荼”,七月“灌荼”,八月“剥瓜剥枣”。据此可知,该书 A. 最早从事有关农事方面的记录 B. 注重天文现象与农业的密切关系 C. 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思想 D. 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的特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夏小正》记载各月份对应的农事,以历法服务农业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夏小正》是最早的农业记录,故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天文现象与农业的联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抑商”的相关信息,C项错误。‎ ‎2.东汉初期,许多农民成为豪强地主的部曲、佃客,以致国家的户口册在姓名、年龄与数量等方面都不真实。为此光武帝命郡县实施“案比”“聚人田中”,根据实际情况检核户口。由此可知“案比”‎ A. 瓦解了豪强地主的势力 B. 提高了均田授田的准确性 C. 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D. 利于国家对劳动力的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案比”根据实际情况检核户口,有利于国家对豪强地主隐匿的劳动力的控制,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中“瓦解”一词表述过于绝对,该措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豪强地主的势力,并未达到瓦解的程度;B选项错误,均田制实行于北魏到唐前期,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这一措施有利于国家对劳动力的控制,不一定能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杜甫劝勉儿子:“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体觅彩衣轻。”韩愈通过“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词句劝诫后代用功读书。据此可知,唐代 A. 推行“以文治国”的国家治理思想 B. 存在“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C. 儒释道三教合流影响家庭教育 D. 已经建立起新儒学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杜甫和韩愈劝勉子孙“用功读书”的家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科举制的影响下,“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已经存在,故选B项。“以文治国”与“家训”不符,A项排除;材料不涉及释、道与儒家思想融合的信息,C项排除;唐代虽有儒学复兴运动,却没有建立起新儒学体系,D项错误。‎ ‎4.在对《本草纲目》进行分卷时,李时珍“先按水火土金木的五行框架,后依木水火金的四象与五行属性相结合的模式”划分了前15部。由此可知。《本草纲目》‎ A. 适应了现实政治的需求 B. 不太关注药材的功效 C. 有相当强烈的迷信色彩 D. 与传统哲学关系密切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时珍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对《本草纲目》进行分卷,这说明《本草纲目》与传统哲学密切相关,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本草纲目》与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关系,排除A项;《本草纲目》是药物学专著,不关注药材的功效说法错误,排除B项;“五行框架”,“四象与五行属性相结合”是《本草纲目》分卷模式,不能归于迷信,C项说法错误。‎ ‎5.张仲景在《伤寒杂病沦》中谈道:“余宗族素多”遭受疾病“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这对他触动很大,由此他博采众长.立志拯救生灵干涂炭。这说明张仲景 A. 继承了道家回归自然的健康理念 B. 深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 C. 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必亡融为一体 D. 深受古代宗法制度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张仲景因亲族遭受疾病,“立志拯救生灵于涂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张仲景的成长深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出回归自然的健康理念,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张仲景的理想与国家兴亡的关系,排除 C项;材料并未体现血缘、宗族观念对张仲景成长的深刻影响,故排除D项。‎ ‎6.20世纪30年代中期,我国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只有上海,在4个100万至2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中,有3个为通商口岸,即广州、天津和南京;4个人口50万至100万的城市全部为通商口岸,即汉口、杭州、青岛和沈阳。这说明 A. 战争是人口涌人城市的根本原因 B. 中国外贸中心向长江以北移动 C. 工业化是近代城市化启动的前提 D. 外力深刻影响近代城市化进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统计,近代中国的大城市多为通商口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明显受到了外力影响,D项正确。工业化是人口涌入城市的根本原因,A项说法错误。近代中国外贸中心集中在长江及东南沿海地区,B项错误。早期通商口岸人口的增长主要是中外商业贸易发展的要求和结果,故排除C项。‎ ‎7.1980年,我国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从1985年起,我国进一步实行“划分收支、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这些措施 A. 调动了地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B. 加强了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C. 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加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等下放财政权的做法,增强了地方自主权,从而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A项正确,这些措施放松了政府对地方的控制,B项不符合题意;20世纪80年代,我国还没有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项;这些措施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内容,与加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无关,D项错误。‎ ‎8.《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丈夫打算使用妻子的婚前财产来还债时,妻子在此问题上拥有两次表示同意的权利,这是因为妇女可能会被丈夫的阿谀奉承所蒙骗。这一规定反映了 A. 罗马法重视保护弱势群体 B. 罗马法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 C. 罗马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 D. 罗马妇女获得了较多的公民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查士丁尼法典》,丈夫使用妻子 婚前财产时,须两次问询作为弱势群体的妇女,结合所学知识,这体现了罗马法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意识,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这一规定是为了保护妇女免受丈夫的蒙骗,没有违背公平正义的原则,排除B项;古代罗马女性的地位低于男性,C项错误;防止妇女为丈夫蒙骗财产不能说明妇女获得了较多的公民权,D项错误。‎ ‎9.伏尔泰在改编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的过程中,产生了种种“有意识的误读”。他有意识地加入自己的理解,如把赵氏的“复仇”改成了“谅解…‘宽容”“尊重”。伏尔泰此举 A. 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B. 推动了新剧种的发展 C 探索了启蒙思想源头 D. 体现了西方人文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根据时代的需要,对《赵氏孤儿》进行“有意识的误读”,为西方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西方人文思想,D项正确。伏尔泰对《赵氏孤儿》改写时的“有意识的误读”不等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A项错误;《赵氏孤儿》改写和理解,不是对新“剧种”的发展,B项错误;西方启蒙思想源自古希腊人文思想,C项错误。‎ ‎10.19世纪40年代,德意志以柏林、科隆、法兰克福、慕尼黑、纽伦堡为中心,形成了四大铁路交通网。当时德意志的“铁路热”‎ A. 促进了德意志的城市化进程 B. 巩固了德国的统一 C. 扩大了电力工业的运用范围 D. 形成了垄断组织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德国众多交通中心和交通网的出现,有助于人口向交通枢纽城市聚集,推动了其城市化的进程,A项正确。德国统一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B项错误。电力工业的运用是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始的,C项错误。垄断组织形成于19世纪末,D项错误。‎ ‎11.在美国制宪会议上,莫里斯轻蔑地反问道:“这种人(少有财产的普通人)能成为自由的可靠而忠实的守卫吗?”华盛顿说:“没有强有力的干涉,人们将不会接受和实施处于为他们自身利益着想的措施。”上述言论表明 A. 加强中央的权力是社会的共识 B. -些代表抵制宪法中的联邦制原则 C. 制宪者对民主的担忧和不信任 D. 平衡利益是制宪者首要考虑的目标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制宪过程中,莫里斯不信任穷人拥护法治,华盛顿强调强制推行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制宪者对民主政治前途的担忧和不信任,C项正确。材料没有讨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是对联邦制原则的赞成或抵制,A、B两项,“平衡利益”的要求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12.进入21世纪,在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倡议下,国际金融机构的大家庭中,相继增加了上合组织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成员。这说明 A. 已经形成了中俄倡导的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B. 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 C. 世界经济区域组织形式多样化 D.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金融机构大家庭中”陆续增加“新成员”,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正在进一步加快,D项正确。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是国际金融机构的成员,不是新的“金融体系”,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事情,B项错误;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并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C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中国东北是双方陆上交锋的战场,伍就中国东三省部分地区而言,“自旅顺以北,直至边墙内外,凡属俄日大军经过处,纵横千里,几同赤地。”。这场战争改变了东亚政治的权势格局,而作为战场主人的中国却宣布了“局外中立”,从中国传统看是失道,失去了统治的合道性;从新引进的西方国家观念看是不能捍卫主权,也失去了执政的合法性。同时,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在变革者看来,是立宪战胜了专制,是为黄种人争了口气。‎ ‎——摘编自《晚清最后十八年》‎ 材料二 ‎ ‎ 正是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所带来的痛彻的亡国危机,促成了科举的废除。没有这场战争,则清延之统治合法性不会发生严重违纪,则不会如此“痛快”地屈服于袁世凯等人“逼宫”式的奏请;袁世凯等人也不敢在奏折里将废除科举与“开启民智”相提并论。清延面临这样一个困境:不改革则不能救国,不能救国则清廷亦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据统计,1905年中国新学堂已达到8277所,学生为258873名。新式学堂、新式学生和由此而产生的新式学制,既使废除科举制的时代要求显得更加迫切,又为社会准备了科举废除后所-需的替代物。同时.清政府里原先坚持八股取士的顽固大臣或被处死,或被贬职,而力主废除科举制度的袁世凯等人却地位上升,从而为这一时期的废科举运动提供了可靠的权力保证。‎ ‎——郑大华:《文化与社会的进程——影响人类社会的81次文化活动》‎ 材料三 1905年的那一纸诏令可视为投入水面的一颗石子,它的震撼如同水波,在辛亥以后的数年乃至数十年间层层荡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到民初中国的军阀混战、威权真空,思想与意识形态的混乱,尊孔复古的潮流与“文教息灭,天下无一通品”的浩叹;一面是学堂学生、留学新贵在政治与学术舞台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一面是最广义的科举遗民在轰轰烈烈的大时代中用心深苦的退避或抵抗;既有身历其间的反思。也有历史前行中人们对于遗落传统的回归。废科无论作为一种政治结构的巨大转型.还是作为意识形态、文化脉络、社会秩序的重组,都体现了这一事件对于中国的悠远影响。因此将虚科置于一种加长时段的范畴内,留意事件的发生及其演绎过程,则有助于理清发生在近现代中国的、有关“中西新旧”的复杂故事,而这些都将是后续的功夫了。‎ ‎——杨国强:《近代中国社会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日俄战争对中国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所具备的社会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废除科举制度的影响。‎ ‎【答案】(1)给东北地区与人民造成战争的创伤;清政府保持“中立”,出现统治危机;使“排满革命”的呼声风起云涌;推动立宪思想风行。‎ ‎(2)日俄战争带来的亡国危机;新式学堂和新式教育的普及;清政府部分顽固大臣失势,力主废除科举制度大臣地位上升。‎ ‎(3)大大推动了近代教育迅速发展与大批学生留学;新式知识分子数量激增与分化加剧, 大批新式知识分子成为立宪和革命的骨干力量;带来社会心理、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的一定变化;一定程度引发了政治动荡,进一步导致后来地方军阀混战、威权真空;带来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混乱。‎ ‎【解析】‎ ‎【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一中“中国东北是双方陆上交锋的战场”,“中国却宣布了‘局外中立’,……失去了统治的合道性,……失去了执政的合法性”,“在变革者看来,是立宪战胜了专制”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东北地区和人民、清政府、中国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反应等角度,分析日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条件:根据材料二中“日俄战争所带来的痛彻的亡国危机,促成了科举的废除”,“新学堂已达到8277所,学生为258873名”,“坚持八股取士的顽固大臣或被处死,或被贬职,而力主废除科举制度的袁世凯等人却地位上升,从而为这一时期的废科举运动提供了可靠的权力保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形势、国内新式教育发展,阻力减少和动力增强四个方面概括科举制度废除的社会条件。‎ ‎(3)影响:根据材料三“学堂学生、留学新贵在政治与学术舞台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身历其间的反思”,“人们对于遗落传统的回归”,“政治结构的巨大转型.还是作为意识形态、文化脉络、社会秩序的重组”和“军阀混战、威权真空,思想与意识形态的混乱,尊孔复古的潮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用辩证的方法,从政治、教育、文化、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简述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产生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不可阻挡的趋势中,源于西方文明的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强行推行它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基本制度,使得其与源于不同文明的各个国家按照自己的选择进行发展的矛盾正在全面展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军事上,以美因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保持绝对优势,对走不同道路的国家进行威慑、胁迫甚至战争;在政治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通过施压、扶持代理人、接触的方式来改变那些非西方文明国家的政权和发展方向:在经济上,西方国家通过制定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利用金融手段来造成不平等的发展环境,获取不对称甚至不正当的利益;在文化上,通过所掌握的学术上、政治上的话语权,对非西方文明国家进行渗透、宣扬西方意识形态,为“颜色革命”创造案件。‎ ‎——摘编自周建明、焦世新:《从东西矛盾到西方与多元文明的矛盾》‎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围绕材料中所给的表现中的任意一方面,结合世界现代史的有关知 识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在经济上,西方国家通过制定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利用金融手段来造成不平等的发展环境,获取不对称甚至不正当的利益。‎ 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它在加速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之中占据主导地位,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达国家将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因此,全球化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加剧了全球利益的失衡。‎ ‎【解析】‎ ‎【详解】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通过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如材料整体观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强行推行它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基本制度,使得其与源于不同文明的各个国家按照自己的选择进行发展的矛盾正在全面展开”和“在军事上,以美因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保持绝对优势,对走不同道路的国家进行威慑、胁迫甚至战争”等层次分析的内容,然后从材料中选取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如“通过制定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利用金融手段来造成不平等的发展环境,获取不对称甚至不正当的利益”,作为论点,接下来结合所学世界现代史的有关知识,用两到三个史实或分析,对相应的观点展开论述。最后对论述内容进行升华,如揭露全球化中的利益失衡,分析全球化的实质或提出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措施等。论述过程中须注意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科学,逻辑清楚。‎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元代统治者在疆域空前扩大、民族融合全面加深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文化管理,在保留部分草原游牧文化的同时也积极推行汉化,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多元文化政策。元代延续重儒政策,但未像前朝那样对儒学予以独尊,儒生仕途狭窄。元代实行兼容而防范的宗教政策,在优待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同时牵制汉地民间教派。元代重视文化交流,积极引进吸收不同地区的文化成果,形成了中西融汇的文化体系。通过文化政策的推行,元代统治者巩固了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政权,在文化交流中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力,对明清文化政策的选择与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王或《元代文化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文化改革的背景与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元代文化改革予以简要评价。‎ ‎【答案】(1)背景:全国统一的完成;民族融合的加深;中外交往的增多;封建经济的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尚未巩固。特点:兼容并包、承前启后、多元并存 ‎(2)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巩固了元朝统治;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力;影响明清文化发展;带有民族歧视色彩。‎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中“元代统治者在疆域空前扩大、民族融合全面加深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文化管理 ”,“保留部分草原游牧文化的同时也积极推行汉化”,“优待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同时牵制汉地民间教派”,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民族和外交等方面,概括元代文化改革的背景。特点:根据材料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多元文化政策”,“兼容而防范的宗教政策”,“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力,对明清文化政策的选择与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文化改革的特点有多元并存、兼容并包、承前启后等。‎ ‎(2)评价:根据材料中“巩固了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政权”,“留部分草原游牧文化的同时也积极推行汉化”,“延续重儒政策”,“优待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同时牵制汉地民间教派”,“在文化交流中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力,对明清文化政策的选择与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用辩证方法,从政治、文化等方面,评价对元代的文化改革。‎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2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阶段,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滇缅公路,重新打通援华抗战物资“生命线”,支援英军作战,国民政府组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在仁安羌援英作战中,中国远征军连续英勇作战,以少胜多,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一师及家眷、传教士、记者等7500余人,轰动英伦三岛,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中国军人在缅印战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征战的彻底胜利,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对亚洲太平洋战场和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方如今《1942-1945血战滇缅印: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仁安羌战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意义。‎ ‎【答案】(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东南亚地区战略地位重要;维护援华抗战交通线;英日战争激烈,英军形势危急。‎ ‎(2)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势力,保卫了中国西南地区,较大程度地遏制了日本侵略;履行了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义务,维护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中“1942 -1945年”,“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重新打通援华抗战物资”,“支援英军作战”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国内、军事、政治等方面概括仁安羌战役的背景。‎ ‎(2)意义:根据材料“以少胜多,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一师及家眷、传教士、记者等7500余人”,“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对亚洲太平洋战场和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军事、政治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进程等方面,简析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9年撒切尔夫人率先在西方国家中摒弃凯恩斯主义进而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人们通常称这付药方为撒切尔主义。它首先对付以滞胀经济为特征的结构性经济危机,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减少国家的过度干预,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职能,缩小工会组织对经济事务的影响,减轻公司和私人的税收负担,削减政府过于庞大的公共开支。……从80年代初期开始,英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1987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超过了4%。从1981年到1986年间,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3%左右。这个速度不仅按英国标准来看是相当快的,而且在所有西方发达国家中也处于最前列。通货膨胀率已从1980年的l8%下降到1987年的4.1%:从1981年以来,平均工资的增长超过了物价的上涨,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企业利润率大幅度上升,1981年到1986年间年平均增长率高速22%,这是50年代未以来的最高水平。‎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夫人做了哪些改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夫人改革取得什么效果?‎ ‎【答案】(1)推行私有化和自由化;减少国家干预;调整国家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削减政府开支,减税。‎ ‎(2)较为成功化解了国家干预过度的问题,度过了危机;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发展国家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英国病”变成了“撒切尔奇迹”。‎ ‎【解析】‎ ‎【详解】(1)内容:根据材料中“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减少国家的过度干预,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职能,缩小工会组织对经济事务的影响,减轻公司和私人的税收负担,削减政府过于庞大的公共开支”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所有制、经营管理、国家权力和财税政策等方面,分析撒切尔夫人改革内容。‎ ‎(2)效果:根据材料中“摒弃凯恩斯主义进而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从80年代初期开始,英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1987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超过了4%”,“平均工资的增长超过了物价的上涨,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企业利润率大幅度上升”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模式转换、企业、个人和国家经济整体等方面,概括撒切尔夫人改革取得的效果。‎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