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河北省沧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沧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4.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K—39 Zn—65 第Ⅰ卷(选择题 共51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物质的用途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用途 解释 A 可用作中和胃酸的药物 溶于水显碱性 B 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具有漂白性 C 可用于光导纤维 硬度大 D 可用于制造耐高温材料 熔点很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于水碱性太强,不能用作中和胃酸的药物,应该使用碳酸氢钠,故A错误; B.不具有漂白性,溶于水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故B错误; C.可用于光导纤维是因为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与硬度无关,故C错误; D.熔点很高,可用于制造耐高温材料如坩埚等,故D正确; 答案选D。 2.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在低于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纳米泡沫”是一种胶体 B. “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碳化合物 C. “碳纳米泡沫”在一定条件下能吸引磁铁 D. “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的相互转化不属于化学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纳米泡沫”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纯净物,胶体是混合物,故A错误; B.“碳纳米泡沫”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化合物,故B错误; C.“碳纳米泡沫”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故“碳纳米泡沫”在低于−183℃时,能吸引铁,故C正确; D.“碳纳米泡沫”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分子或离子与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 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①③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氧原子有8个电子,氢原子有一个电子,共有10个电子,、、都含有10个电子, 、含有 18个电子,答案选C。 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 B.Fe2+,H+和MnO4-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2+被氧化成Fe3+,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H+和SiO32-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HCO3-和OH-反应生成CO32-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答案选A。 5.某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四种离子,现测得,,则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溶液时电中性的,根据电荷守恒c(K+)+c(NH4+)=c(Cl-)+2c(SO42-),将,代入电荷守恒式,可以得到c(SO42-)==,答案选C。 6.如图是一个奥运五环,有重叠的两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下列各组物质,能实现图示反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e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a与b、b与c、c与d、d与e,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符合题意,故A正确; B.和不发生反应,即(c和d不反应),故B错误; C.Al和Al2O3都不和氨水反应,即(d和c,e都不反应),故C错误; D.Mg与NaOH不反应,即(b和c不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A。 7.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 A. 装置Ⅰ中盛放碳酸氢钠,盛放碳酸钠,可对比二者的热稳定性 B. 装置Ⅱ用于检验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氢气 C. 装置Ⅲ用于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D. 装置Ⅳ用于制备氧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装置Ⅰ中盛放碳酸钠,盛放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的稳定性略差,分解需要的温度较低,碳酸钠的稳定性较强,需要加热的温度较高,可对比二者的热稳定性,故A错误; B.湿棉花可以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在高温下与铁粉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氢气吹入肥皂液中起泡,泡沫中是氢气,用火柴点燃,可以产生蓝色火焰,并产生轻微的爆鸣声,故B正确; 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将饱和三氯化铁溶液加入沸水中,如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会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得不到胶体,故C错误; D.制备氧气时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得到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产生的水留在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故D错误; 答案选B。 8.实验室需要的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A. 定容时仰视 B. 容量瓶洗涤后未烘干 C. 固体中混有固体 D. 将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后立即转移至容量瓶配制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c=,分析n和V的值,判断出浓度偏高还是偏低。 【详解】A.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读数偏低,溶液的体积偏大,根据c=可知,n溶质不变,溶液浓度偏低,故A正确; B.容量瓶洗涤后未烘干,由于后面还要定容,故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B错误; C.由于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由于1mol Na2O生成2mol NaOH,会使n溶质偏大,V溶液不变,根据c=可知,会使读数偏高,故C错误; D.将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后会放热,会使V溶液减小,根据c=可知,会使读数偏高,故D错误; 答案选A。 9.某温度下,向如图所示装置中分别通入等质量四种气体(已知:密封隔板Ⅰ、Ⅱ、Ⅲ、Ⅳ可自由滑动,且与容器内壁摩擦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中装的是 B. 和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C. 和中气体分子数相等 D. 和中气体密度之比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四种气体的质量设为1g,则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ol,mol,mol,mol,相同情况下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之比,分子数之比,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A.相同情况下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之比,a,b,c,d分别盛装的是SO2,CO2,O2,CH4,故A错误; B.和中气体分别为SO2和CH4,物质的量分别为mol和mol,物质的量之比为1:4,故B错误; C.和中气体分别为SO2和O2,相同情况下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和中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mol:mol=1:2,不相等,故C错误; D.和中气体O2和CH4,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32g/mol:16g/mol=,故D正确; 答案选D。 10.下列选项不符合如图中从属关系的是( ) 选项 A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B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C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D 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化合物又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胶体属于分散系,而分散系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则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属于离子反应,故C错误; D.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则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都属于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都是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等,则金属氧化物包含碱性氧化物,故D正确; 答案选C。 11.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所含数为 B. 所含原子数为 C. 标准状况下,所含分子数为 D. 常温下,铝与足量浓硫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中不含,只含有ClO3-,故A错误; B.的物质的量n==0.1mol,氨气由氨分子构成的,0.1mol氨分子的数目为0.1NA,一个氨分子含有四个原子,所含原子数为0.4 NA,故B正确; C.标况下,三氧化硫是固态,不能用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故C错误; D.常温下,铝与足量浓硫酸会发生钝化现象,故D错误; 答案选B。 12.稀硝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B. 氧化产物是 C.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参加反应,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浓HNO3是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故A错误; B.氧化产物是化合价升高之后得到的物质,即,故B正确; C.由反应可知,4mol还原剂Zn失去电子与2mol氧化剂得到电子相等,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C错误; D.Z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2价,若,即0.1molZn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D错误; 答案选B。 13.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先加氯水,再加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C.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酸性,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定含有 【答案】D 【解析】 【详解】A.无色无味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则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HCO3−等,故A错误; B.若原溶液中含有Fe3+,再加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不能确定含有,正确的检验方法是先加入溶液,没有现象,再加入氯水后溶液变为血红色,故B错误; C.玻璃棒中含钠元素,应利用铂丝蘸取待测液样品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检测是否含有Na+,故C错误; D.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了Ag+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故D正确; 答案选D。 14.向和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溶液,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与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D.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向和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溶液,和 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段表示沉淀的质量减小,为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b点之后沉淀的量不再发生变化,沉淀的量为氢氧化镁的物质的量,根据分析回答; 【详解】从图像可以看出,ab段表示氢氧化铝的溶解,溶解的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离子反应,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 oa段表示沉淀达到最大量, A.从a到b,消耗了0.1mol氢氧化铝,,根据B中分析可知c(NaOH)=,则V(NaOH)===0.05L=50mL,V=350+50=400mL,故A正确; B.由图像可知,Mg(OH)2的物质的量为0.2mol,和MgCl2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4mol,Al(OH)3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AlCl3反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3mol,共消耗氢氧化钠0.7mol,用去的氢氧化钠的体积为0.35L,c(NaOH)=== 2mol/L,故B正确; C.根据图像可知沉淀最大量时的反应为:MgCl2+2NaOH=Mg(OH)2↓+2NaCl,AlCl3+ 3NaOH=Al(OH)3↓+3NaCl, 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mol和0.1mol,则与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0.2mol:0.1mol=2:1,由于与的体积相等,则它们的浓度之比为2:1,故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沉淀达到最大量后,溶解的是氢氧化铝,故离子反应为,故D正确; 答案选C。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通入水中: B.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C. 向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D. 硫酸溶液和溶液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通入水中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属于弱电解质,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A错误; B.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FeBr2 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亚铁离子和溴离子都可以被氯气氧化,生成铁离子和溴单质,氯离子,离子方程式: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C错误; D.硫酸溶液和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 BaSO4↓+H2O,故D错误; 答案选B。 16.向一定量的Cu、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300mL0.5mol/L的H2SO4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后无红色出现。则原混合物中Cu 和Fe2O3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 : 1 B. 1 : l C. 1 : 2 D. 无法计算 【答案】B 【解析】 【详解】0.5mol/L的硫酸属于稀硫酸,与铜不反应,故硫酸全部与氧化铁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所以可以推导出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向溶液中加入KSCN 后无红色显现,则溶液中的三价铁离子全部被还原为二价铁离子。而该反应是:Fe2(SO4)3+Cu=CuSO4+2FeSO4,以此可以判断出Cu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所以B正确。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氧化铁样品(含和)中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用和浓盐酸制备时也可用装置① B. 实验开始时先点燃④处酒精灯,再打开弹簧夹 C. 装置⑥的作用是吸收④中生成的水蒸气 D. 装置②③盛装的试剂分别为溶液和浓硫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室用和浓盐酸制备时需要加热,不可用装置①,故A错误; B.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弹簧夹,让氢气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再点燃④ 处酒精灯,否则引起爆炸,故B错误; C.装置⑥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④中生成的水蒸气由⑤吸收,故C错误; D.制取氢气时,盐酸具有挥发性,会随着氢气一起逸出,故②③盛装的试剂分别为溶液和浓硫酸用于吸收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故D正确; 答案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9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49分) 18.分离提纯时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仪器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 (2)分离以下混合物应主要选用上述哪种仪器(填字母符号) a.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悬浮的颗粒____; b.提取食盐水中的固体____; c.除去油水中的水:_____。 【答案】(1). 蒸馏烧瓶 (2). 直型冷凝管 (3). B (4). D (5). C 【解析】 【分析】(1)根据图示写出各仪器的名称; (2)a.除去溶液中的不溶物,用过滤,选择漏斗; b.除去溶液中的溶剂,用蒸发,选择蒸发皿; c.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用分液,选择分液漏斗; 【详解】(1)根据图示,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B的名称是漏斗,C的名称为分液漏斗,D的名称蒸发皿,E的名称为直型冷凝管; (2)a.难溶于水,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悬浮的颗粒可以用过滤,所用仪器为漏斗; b.提取食盐水中的固体可采用蒸发操作,所用仪器为蒸发皿; c.水和油互不相溶,油的密度比水小,除去油水中的水,可以采用分液,所用仪器为分液漏斗。 19.(1)现有某气体(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其摩尔质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表示,试求 ①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 ②该气体所含原子数为____。 (2)用双线桥表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 当有被还原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生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 【答案】(1). ×22.4 (2). (3). (4). 2 (5). 22.4 【解析】 【分析】(1)根据n===; (2)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用双线桥的箭头由氧化剂指向还原产物,由还原剂指向氧化产物,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找到转移的电子数,生成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由n=,得到二氧化硫的体积; 【详解】(1)m g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mol,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nVm=×22.4L; 所含气体的分子数N=nNA=×NA mol,该分子是双原子分子,故原子数为×NA×2=; (2)由于铜的化合价升高了2,硫的化合价降低了2,所以该反应转移2mol电子,表示方法为:;当有2mol硫酸参加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1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电子,生成1mol;所以则当有被还原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生成为1mol,在标况下的体积为V=nVm=1mol×22.4L/mol=22.4L。 20.A~G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合物,是生活中用途广泛的两种金属单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 (2)①~⑨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 (3)反应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 (4)反应①、④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Fe2O3 (2). NaAlO2 (3). ②④⑦⑧ (4). 4Fe(OH)2+O2+2H2O= 4Fe(OH)3 (5). 反应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6). 2Al+2OH-+2H2O= 2AlO2-+3H2↑ (7). Fe2O3+6H+= 2Fe3++3H2O 【解析】 【分析】X和B都是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为铝或氧化铝之一,A和Y能与盐酸反应,G在空气中转化为F,G和F都是由D,E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的,E为氯化亚铁,F为氢氧化铁,G为氢氧化亚铁,D为三氯化铁,E为氯化亚铁,Y为铁,A为三氧化二铁,X为铝,B为氧化铝,C为偏铝酸钠,然后分析。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A为Fe2O3,B为Al2O3,C为NaAlO2,D为FeCl3,E为FeCl2,F为Fe(OH)3,G是Fe(OH)2,X为Al,Y为Fe; 写出①~⑨的化学方程式: ①2Al+2NaOH+2H2O= 2NaAlO2+3H2↑ ②Al2O3+2NaOH= 2NaAlO2+H2O ③2Al+ Fe2O3=高温2Fe+ Al2O3 ④Fe2O3+6HCl= 2FeCl3+3H2O ⑤Fe +2HCl= FeCl2+H2↑ ⑥2FeCl3+ Fe= 3FeCl2 ⑦FeCl3+ 3NaOH= Fe(OH)3↓+3NaCl ⑧FeCl2+ 2NaOH= Fe(OH)2↓+2NaCl ⑨4Fe(OH)2+O2+2H2O= 4Fe(OH)3 (1)A为Fe2O3,C为NaAlO2; (2)非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没有化合价的变化的反应,有②④⑦⑧; (3)⑨4Fe(OH)2+O2+2H2O= 4Fe(OH)3,反应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4)①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④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 2Fe3++3H2O。 21.某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杂质,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纯碱样品中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均已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Ⅰ.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Ⅱ.准确称量盛有碱石灰干燥管的质量为; Ⅲ.准确称量纯碱样品放入容器中; Ⅳ.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Ⅴ.打开弹簧夹,往试管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最后称得干燥管的质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____________。 (2)装置中试剂应选择_____,目的是________。 (3)装置的作用是____,步骤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纯碱样品的质量分数为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没有装置,会导致测量结果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1). 夹紧弹簧夹,将B中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水位不下降,气密性好 (2). 氢氧化钠溶液 (3).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4). 吸收CO2气体中的水蒸气 (5). 将装置中残留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让装置D的碱石灰充分吸收,达到精确测量的目的 (6). 75.7% (7). 偏大 【解析】 【分析】(1)B中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是使B处于一个密封环境,观察压强的变化; (2)装置A中试剂X应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干扰后续实验验证; (3)C装置中浓硫酸是吸收CO2气体中的水蒸气,避免测量结果产生误差,“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是为了将装置中残留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让装置D的碱石灰充分吸收,达到精确测量的目的; (4)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直到干燥管D的质量不变,为82.4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82.4g-80.20g=2.2g,结合碳元素守恒计算碳酸钠纯度。 【详解】(1)检查装置B 的气密性的方法是用弹簧夹将两端的导气管夹紧,将B中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漏斗内的水位不发生变化,说明气密性好; (2)本实验是为了检验纯碱的纯度,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对实验产生干扰,装置A中试剂X应选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干扰后续实验验证; (3)装置C的作用:吸收CO2气体中的水蒸气,避免测量结果产生误差(偏大); (4)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直到干燥管D的质量不变,为82.4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82.4g−80.20g=2.2g,结合碳元素守恒计算碳酸钠纯度= ×100%=75.7%,若没有E装置,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会进入D装置,导致D装置的质量增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变大,纯度偏大。 2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由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均匀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50mL盐酸 50mL盐酸 50mL盐酸 m(混合物) 9.2g 15.7g 27.6g 标准状况下,V(CO2) 224L 3.36L 3.36L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_____ (2)混合物中,n(NaHCO3)∶n(KHCO3)是多少?__________ 【答案】(1). 3mol/L (2). 1:1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由于固体混合物从9.2g→15.7 g,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还在增加,故加入9.2 g混合物时盐酸过量,而固体混合物从15.7g→27.6g,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不再变化,说明加入27.6 g固体混合物时盐酸不足。 (1)第三组中盐酸不足,标况下3.36LCO 2为0.15mol,NaHCO3和KHCO3与盐酸都1:1反应,所以CO 2的量就是盐酸的量,故盐酸为0.15mo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0.15mol/0.05L=3mol/L。答案为:3mol/L (2)第一组中盐酸过量,固体混合物完全反应。设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有: ① ② 联立方程,计算得出: ,故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答案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