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0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 届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本试卷 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的含义十分丰富,但归根结底是人类价值观与道德观的问题,是人类面对生存需求 所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套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人类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有共性的一面,但不 同的国家、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岁月中,又因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历程发展出各自的个性。坚 持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和发扬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近百年的深刻变革特别是社会主义 革命与建设中,中华民族所形成的一套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坚持对中华民 族传统审美理想的自信,是坚持文化自信这篇大文章中一个不应被忽略的问题。 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理想是什么呢?就是基于中庸之道的含蓄、内敛、不走极端。例如, 在中国绘画传统中,死亡、战乱、杀人等都是不入画的。人类社会或大自然的极端的、非正 常的表现,都不符合中国文化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以及“和为贵”的中庸之道。这与以执着 的宗教信仰为基础的西方文化有很大不同。西方艺术以激情之极度发挥、揭示之穷尽形相、 表现之繁复淋漓为最高境界,比如主张愤怒出诗人,绘画题材也是无所顾忌,战争、死亡、 流血、砍头等揭示人类“原罪”及其救赎的事物,全都可以入画。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 理想。如果形象地加以譬喻,那么中国文化就是“包子”文化,习惯于把事物和情感包在里 头;而西方文化则是“比萨”文化,习惯于把事物和情感亮在外头。事实上,一个民族的审 美理想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制高点,只有站在制高点上,才能真正与西方文化分庭抗礼。 100 多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传统的审美理想受到强烈冲击。当然,这其中有 历史的必然和变革的必要。无论是今日还是将来,我们始终有必要同西方文明进行对话,互 相借鉴也不应停止。但是,我们不应樊篱尽撤,甚至举手投降。过去,各种西方现代派及后 现代的文化,包括各种稀奇古怪的建筑、绘画、雕塑乃至以丑为美的文学创作、艺术表演颇 受追捧。这一现象不能说是正常的状态。究其原因,是由于近百年来我们对自身的文化丧失 了信心,甚至盲目自我否定,对西方文化一味顶礼膜拜。 就所谓“抽象艺术”来说,中国才是鼻祖。世界上只有中国把文字发展成了一门高妙的 艺术,书法作品就是高度抽象的线条。八大山人笔下的花鸟鱼虫,都经过抽象处理,形成了 艺术上的高度真实,连老百姓都能看得懂。相反,对西方艺术作品而言,艺术家和观众很难 建立起共同的欣赏语境。其实,那些发展了不过 100 多年的西方“抽象艺术”还很幼稚,很 - 2 - 不成熟。现代艺术思潮曾经覆盖整个文艺领域,但在文学、戏剧、音乐、电影等领域,很多 作品突破了艺术的底线,结果失去了观众和读者。因此,其中不少思潮早已退潮了。回过头 来看,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当真落伍了、过时了吗?当然不是。《诗经》《楚辞》、唐诗、宋词, 到今天仍旧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与时代的优秀作 品,这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独特魅力。我们必须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文艺 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 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树立文化自信,必须大力研究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传统的审美理想。只有如此,文化自 信的恢复和重建才能得到更有力的保证,中国才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摘编自刘斯奋《大力弘扬审美自信》)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同国家的文化彼此间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其个性是由不同的生存环境决定的。 B. 中华传统审美理想根植于中庸之道,具有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是中华文化的制高点。 C. 中国绘画传统排斥社会与自然中的非正常现象,西方绘画则以此为创作的重点题材。 D. 追捧不乏糟粕的西方现代派及后现代文艺作品,正是我们丧失了自身文化自信的表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即确定文化的内涵,并作了进一步的论述,这为谈论坚持文化自信和审美自信奠 定了基础。 B. 文章第二段运用例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分别论述了中西方审美理想的差异和中西文 化的不同。 C. 文章将中西方的抽象艺术进行比较分析,有力论证了中国才是抽象艺术的鼻祖,凸显了写 作意图。 D. 对于中华传统审美理想,文章先阐述内涵,再论述应如何对待,然后指出它对创作的重要 性,逻辑上逐层递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若要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使其与西方文化分庭抗礼,弘扬中华传统审美理想是必不可 少的关键举措。 B. 孔子认为《关雎》一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句评论体现了中华传统审美理想的特 征。 - 3 - C. 西方的“抽象艺术”发展历程不过一百多年,作品很不成熟,很难获得艺术家和观众的欣 赏。 D. 要想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魅力是不可或缺的条 件。 【答案】1. D 2. C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 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 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 项,原文是“又因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历程发展出各自的个性”,选项漏掉了“历程”。 B 项,原文“中国文化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以及’和为贵’的中庸之道”,“以及”是表并列 的关联词,表明“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与“和为贵’的中庸之道”为并列关系,加上第二 段前两句表明“中华传统审美理想”是“基于中庸之道的含蓄,内敛,不走极端”,可知“重 视现世生存的情结”不是中华传统审美理想的特点。此外,文中明确所说“重视现世生存的 情结”的是中国文化,中华传统审美理想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不能由此得出中国文化 所具备的特点中华传统审美理想也一定具备,所以“中华传统审美理想”具有“重视现世生 存的情节”的说法并不明确。 C 项,“以此为创作的重点题材”不当,原文是说西方绘画不回避表现这些内容。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 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 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 项,“有力论证了中国才是抽象艺术的鼻祖”错误。文章第四段将中西方的抽象艺术进行比 较分析,是为了表明中国的抽象艺术优于西方,并不是论证“中国才是抽象艺术的鼻祖”。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 - 4 - 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 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C 项,“很难获得艺术家和观众的欣赏”不当,结合“相反,对西方艺术作品而言,艺术家和 观众很难建立起共同的欣赏语境。其实,那些发展了不过 100 多年的西方‘抽象艺术’还很 幼稚,很不成熟”分析,应为西方艺术家创作出来的抽象作品,观众看不懂,难以与艺术家 产生共鸣。 故选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新发展理念”成为新 时代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原则和组成部分。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 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 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摘编自《光明日报》评论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 材料二: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建设之初就将绿色建设作为实现“引领世界机场建设,打造全球空 港标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及“理念创新、科技创 - 5 - 新、管理创新”,确保绿色理念从选址、规划设计、招标采购、施工管理到运行维护等全寿 命期,在机场各功能区及全部建设项目的全方位贯彻。 (摘编自《今天投用的北京大兴机场是如何打造成为绿色三星建筑的》) 材料三: 路透社等媒体纷纷形容,这座机场“宛若展翅的凤凰”,将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新的动 力源,日本 TBS 电视台 25 日报道称,新机场内部移动也非常方便,安检后,即使是最远的搭 乘口也只要步行 8 分钟即可到达。国内转机也只要 30 分钟,国内线转国际线只要一个小时左 右。机场还使用了脸部识系统,“到处都是中国最新科学技术”。俄罗斯卫星新闻网 25 日称, 该机场定位为最大的国际航空中心和世界上工程设计最复杂的航站楼。大兴机场开航就具备 了世界最高等级的低能见度运行保障能力,这会有效减少雾霾等天气造成的航班延误,提高 航班正点率,进一步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新加坡《联合早报》25 日称,大兴机场正式投运 标志着北京的航空运输走进了双枢纽时代,京津翼地区一个终端区、两座城市,三座千万级 机场,由华北空管局统一协调指挥的格局已经形成。 (摘编自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大兴机场科技含量高》) 材料四: 9 月 25 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它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 未来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逾 1 亿人次的需求。施工建设技术上的 40 多项国际、国内第一,103 项技术专利,65 项新工法,国产化率达到 98%,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 100%,13 项关键建设 指标全部达到世界一流……大兴机场炫酷和便捷的体验背后,是一个个智能系统各司其职又 集成协作。最核心的当属它的“智慧大脑”——以智慧机场为目标的信息系统。这一综合系 统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平台为基础,搭建九大业务平台,包括 19 个平台、68 个系统。 这一系统协同运转起来,成就了大兴机场的种种“智慧”表现:通过统筹减少航班各节点等待 时间,提升航班正常率;通过大数据精准画像提供私人定制服务;通过智能标签实现行李全 流程追踪;通过智能视频分析主动识别安全风险等。同时,先进的空管助航设备使大兴机场 低能见度保障能力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大兴机场还配备了目前国际上等级最高的高级地面引 导系统,极大提高了机场场面安全和场面运行效率。 (摘编自朱竞若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高科技触手可及》) 4. 下列不能体现北京大兴机场绿色建筑特点的一项是( ) A. 机场土地使用面积最大化,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水电耗费减少。 B. 机场内部移动很便捷,安检后 8 分钟内旅客可抵达任何搭乘口。 - 6 - C. 航站楼巨大的屋顶完全是由 8 根 C 型柱支撑的,空间非常开阔。 D. 机场施工建设技术 40 多项国际、国内第一,国产化率达到 98%。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外媒报道中,大兴机场到处体现了“中国最新科学技术”,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航 空中心和工程设计最复杂的航站楼。 B. 大兴机场能提供私人定制服务,实现行李全流程追踪,这得力于包括 19 个平台、68 个系 统在内的智慧信息系统的协同运转。 C. 材料三的外媒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大兴机场所取得的成就;材料四的报道用翔实数 据凸显我国科技实力,颇具说服力。 D. 如果出现雾霾等天气状况,大兴机场借助空管等系统,将可减少航班延误,提高航班正点 率,从而进一步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 6. 有评论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与投运,是践行中国新发展理念的典范。请结合材料 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A 6. ①北京大兴机场正式投运标志着北京航空运输走进双枢纽时代,预示着京津冀地区航空运 输将协调统一指挥, 体现中国统筹协调的发展格局;②北京大兴机场从设计到施工建成全面 践行绿色理念,体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北京大兴机场建设中多项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 平,技术国产化率高,体现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的理念。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 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 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 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 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D 项,“机场施工建设技术 40 多项国际、国内第一,国产化率达到 98%”错误,只能体现其 科技水平,无法体现绿色发展特征,属于“答非所问”。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 - 7 -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 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 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航空中心和工程设计最复杂的航站楼”错误,俄罗斯媒体评 论中只是说大兴机场“定位”最大的国际机场,因此还不能说是“已经”,将或然说成已然。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 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 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 作答。“大兴机场正式投运标志着北京的航空运输走进了双枢纽时代,京津翼地区一个终端 区、两座城市,三座千万级机场,由华北空管局统一协调指挥的格局已经形成”,可知北京 大兴机场正式投运标志着北京航空运输走进双枢纽时代,预示着京津冀地区航空运输将协调 统一指挥,体现中国统筹协调的发展格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建设之初就将绿色建设作 为实现‘引领世界机场建设,打造全球空港标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绿色规划、绿色 设计、绿色施工’及‘理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确保绿色理念从选址、规划设计、 招标采购、施工管理到运行维护等全寿命期,在机场各功能区及全部建设项目的全方位贯彻” 北京大兴机场从设计到施工建成全面践行绿色理念,体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它拥有世 界上规模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未来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逾 1 亿人次的需求。施工建设技 术上的 40 多项国际、国内第一,103 项技术专利,65 项新工法,国产化率达到 98%,工程验 收一次合格率 100%,13 项关键建设指标全部达到世界一流”,可知北京大兴机场建设中多 项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技术国产化率高,体现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的理念。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 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 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 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 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 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 8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巴蒂斯特太太 莫泊桑 还得等两小时十分钟才能乘上去巴黎的快车。我在车站门前站住,一心想找点什么事情 做做。 街上看不见一个人,只不时地有一只猫轻巧地跳过水沟,一条小狗急匆匆地在一棵棵树 根旁闻来闻去。这时,我望见了一支送葬的队伍! 这队伍有些奇怪。送葬的只有八位先生,一位哭着,其余人友好地谈着话,没有神父伴 送。队伍走得匆忙,一切从简,也没有宗教仪式。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悄悄跟上最后面的先生,打听起死者和这奇怪的送葬仪式。那先 生真是热心肠,他压低声音告诉我:这是一位年轻的太太,自杀的,所以不能举行宗教仪式安 葬。走在最前头哭着的是她的丈夫。 死者保尔·哈莫夫人,是本地一位富商丰塔内尔先生的女儿。11 岁那年,她遭到了一件 可怕的意外:一个仆人把她糟蹋了。她受到严重摧残,几乎送了命。 小姑娘带着耻辱的烙印,慢慢地长大。在全城人的心目中,她是妖魔、怪物。她从街上 走过,人人都转过脸去。人们低声地这样说:“您知道吧,那个小丰塔内尔!女孩子们下午都 到林荫大道上玩耍,她总是一个人脸色凄怆地看着。有时她实在想跟她们一起玩,于是畏畏 缩缩、提心吊胆地往前移动,自惭形秽似的偷偷混到孩子中间。这时候,坐在长凳上的那些 母亲、女仆、姑母、姨母都立刻奔过来,抓住由她们照看的小姑娘们的手,粗暴地把她们拉 走。剩下小丰塔内尔一个人惊慌失措,抽噎哭泣……,] 她长大了,情形更糟了。每次上街她都低垂着眼皮。很少有人招呼她。那些年轻姑娘像 躲鼠疫患者那样躲着她。有几个小流氓管她叫“巴蒂斯特太太”,这是侮辱了她,毁了她一 生的那个仆人的名字。 没有人知道她内心的痛苦;因为她不大说话,从来不笑。她的父母见了她,也显得很不 自在,好像她犯了不可补救的过错,应该恨她一辈子似的。 她长得很好看,白净脸,细高个儿,文雅脱俗。如果没有那件事,我也会很喜欢她的。 一年半以前,我们这儿来了一位新区长,还带来了他的私人秘书,一个有点古怪的年轻 人。他看见丰塔内尔小姐,一见钟情。他追求她,向她求婚,娶她做了妻子。他脸皮厚,带 了新娘到处拜客,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后来,大家有点忘怀了,她在社会上也有了地 - 9 - 位。 她把她丈夫当成神那样崇敬。是他恢复了她的名誉;是他蔑视舆论,抵挡了各种侮辱; 一句话,他完成了一桩很少人干得出的勇敢行为。 她怀了孕。消息传开后,连最斤斤于小节的人也为她打开大门,好像怀孕把她的污点一 下子洗干净了…… 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了,这时正碰上我们庆祝节日。区长主持音乐比赛,让他的私人秘 书发奖牌。 您也知道,在这种事情里,总会有嫉妒和竞争。 轮到莫尔米隆镇的乐队队长领奖了。他们只得了个二等奖。总不能让大家都得一等奖啊, 是不是? 秘书把奖牌递给这个人的时候,这个人竟把奖牌朝他的脸上扔过去,一边大声喊道:“你 可以把这个奖牌留给巴蒂斯特。你甚至应该发给他一等奖牌。” 当时有很大一堆老百姓在场,他们笑了起来。老百姓是没有慈悲心,也不大知道分寸的。 于是所有的眼睛都转向这位可怜的太太。 先生,您看见过一个女人发疯吗?她一连三次站起来,又倒在她的座位上,她好像要逃 走,可又明白自己决不能穿过周围这一大堆人。 人群里不知哪个地方有人又喊了起来:“喂!巴蒂斯特太太!”于是,人声鼎沸,有欢笑 声,也有喊叫声。这一片人海波涛汹涌,闹声喧天;所有的人头都在攒动。大家都在重复说 那句话,都踮起脚要看看这个女人的表情;有些做丈夫的把老婆举高了看;还有人在打听:“是 哪一个?穿蓝的那个吗”孩子们学公鸡叫;到处都响起了狂笑声。 她不再动弹了,好像被陈列在那里供大家观赏一样。她不能逃走,不能动一动,也不能 把脸掩藏起来。她的眼皮急促地眨巴着,好像有一道强烈的光刺得她的眼睛睁不开;她像一 匹爬高坡的马那样喘着气。 她这样子真叫人心都碎了。 哈莫先生掐着那个粗暴无礼的家伙的脖子,他们在一片可怕的混乱之中,倒在地上滚来 滚去。 庆祝仪式中断了。 一个钟头以后,哈莫夫妇回家去,那年轻的妇人从受到侮辱的那一刻起没有说过一句话, 但是浑身哆嗦得好像有一根弹簧弹动了她全身所有的神经,她突然跨过桥上的栏杆,跳进了 河里,她的丈夫没有来得及抓住她。 - 10 - 桥洞下水很深。隔了两个钟头才把她捞起来。当然她已经死了。 说到这儿,讲故事的人住了口。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就她的处境,这也许是最好的解决 办法。有些东西是没法擦掉的。” 我们这时已走进了公墓。棺材放进墓穴后,我走到那个呜咽着的可怜的年轻人身边,使 劲握了握他的手。 他眼泪汪汪,惊奇地看看我,然后说:“谢谢,先生。”我没有后悔跟着灵车走了这一趟。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我”看到猫、狗的情景,既写出“我”的百无聊赖,也衬托出街道的冷清, 与接下来送葬队出现的气氛相吻合。 B. 哈莫先生在当地人眼中“有点古怪”“脸皮厚”;但在哈莫夫人眼中,他“蔑视舆 论”“勇敢”,这些评价也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C. 哈莫夫人被人群嘲讽时,先是“一连三次站起来”“又倒在她的座位上”,后来“她不再 动弹了”,表现了她在无助处境中的麻木和绝望。 D. 哈莫夫人和祥林嫂的“死”都具有悲剧性色彩,但哈莫夫人死于自杀,而祥林嫂是“穷 死”,她们死亡的方式不同,根源也完全不同。 8. 小说为什么以“巴蒂斯特太太”为标题?请结合全文分析。 9. 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叙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①这一称呼是导致女主人公自杀的直接原因,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② 这一称呼代表了女主人公一生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者对女主人公的同情;③这是一个侮辱 性的称呼,体现了群众的愚昧、冷漠甚至恶毒,以此为标题,深化了小说的批判性主题。 9. ①使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我”是这场葬礼的见证者,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给人 以身临其境之感,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②便于抒发情感,通过“我”的见闻和行动,抒发 了作者对主人公的同情和对冷漠群众的批判;③便于心理活动描写,开始“我”感到“好 奇”,打听情况、跟随送葬队伍,结尾“我”与哈莫先生握手表示安慰,并“无悔”跟随灵 车走了一趟,具体、真切地展现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 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 - 11 - 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 得出正确结论。 D 项,“哈莫夫人和祥林嫂的‘死’都具有悲剧性色彩,但哈莫夫人死于自杀,而祥林嫂是‘穷 死’,她们死亡的方式不同,根源也完全不同”说法错误。祥林嫂和哈莫夫人死亡的原因之 一都是因为周围人群的冷漠和无情,二者的死亡根源并非完全不同。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小说标题作用的能力。答题时分析文章的标题一般先答出含义,然后从文章的 和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 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 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 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 本题题干“小说为什么以‘巴蒂斯特太太’为标题?请结合全文分析”,作答本题,首先要 明白“巴蒂斯特”是谁。通读全文可知,“11 岁那年,她遭到了一件可怕的意外:一个仆人 把她糟蹋了。她受到严重摧残,几乎送了命”,而“巴蒂斯特”,就是毁了她一生的那个仆 人的名字。所以这个称呼代表了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女主人公的同情; 女主人公在丈夫的呵护下,渐渐走出了阴霾,但是当莫尔米隆镇的乐队队长在领奖时,“这 个人竟把奖牌朝他的脸上扔过去,一边大声喊道:‘你可以把这个奖牌留给巴蒂斯特。你甚 至应该发给他一等奖牌”,“于是所有的眼睛都转向这位可怜的太太”“她一连三次站起来, 又倒在她的座位上,她好像要逃走,可又明白自己决不能穿过周围这一大堆人”“人群里不 知哪个地方有人又喊了起来:‘喂!巴蒂斯特太太!’”“有些做丈夫的把老婆举高了看; 还有人在打听:‘是哪一个?穿蓝的那个吗’孩子们学公鸡叫;到处都响起了狂笑声”“那 年轻的妇人从受到侮辱的那一刻起没有说过一句话,但是浑身哆嗦得好像有一根弹簧弹动了 她全身所有的神经,她突然跨过桥上的栏杆,跳进了河里”,可以说,正是这一称呼导致女 主人公自杀的直接原因,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女主人公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但是愚昧、 冷漠甚至恶毒的群众不但不去谴责加害人,反而无情地用语言的暴力伤害着她,这是一个侮 辱性的称呼,以此为标题,深化了小说的批判性主题。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中次要人物作用的分析能力。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次要人物能够对比、 - 12 - 衬托、烘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 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 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本题题干是“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 叙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结合“这时,我望见了一支送葬的队 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悄悄跟上最后面的先生,打听起死者和这奇怪的送葬仪式”分 析可知,小说使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我”是这场葬礼的见证者,拉近了与读者的距 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小说以“我”的视角展开叙事,便于抒发 情感,通过“我”的见闻和行动,抒发了作者对主人公的同情和对冷漠群众的批判;小说以 “我”的视角展开叙事,便于心理活动描写,结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悄悄跟上最后面 的先生,打听起死者和这奇怪的送葬仪式”分析可知,我开始感到“好奇”,打听情况、跟 随送葬队伍,,结尾“我走到那个呜咽着的可怜的年轻人身边,使劲握了握他的手”“我没有 后悔跟着灵车走了这一趟”,“我”与哈莫先生握手表示安慰,并“无悔”跟随灵车走了一 趟,具体、真切地展现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点睛】小说“6+1”答题法。“6+1”中的“6”指的是人物、情节、环境、标题、手法(效 果)、读者,“1”是指主题。无论答小说哪类题,都要兼顾主题,把“6”个要素考虑进去。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小说中的作用、好处、效果题。这种“6+ 1”答题法在针对具体题目时, 要素组合相对灵活,如:“3+1”组合:情节+人物+标题→主题;“4+1”组合:情节+人物+ 环境+手法(效果)→主题;甚至还有“5+1”组合、“6+1” 组合、“7+1” 组合等多种组合 模式。这种“6+ 1”答题法的思维核心是抓住小说内部诸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外部(读者) 的联系,是一种联系性、整体性思维方式。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炳然,字.子晦,剑州人。嘉靖十四年进士..。除新喻知县。征拜御史。与给事中李文进 核宣、大、山西兵饷。劾前后督抚樊继祖、史道等一百七十七人侵冒罪,坐谪有差。条上备 边十二事。进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浙江、福建总督胡宗宪下狱,诏.罢总督毋设。大学士 徐阶以浙江寇甫平,请设巡抚绥辑,遂进炳然兵部右侍郎往任之。浙罹兵燹久,又当宗宪汰 侈后,财匮力绌。炳然廉以率下,悉更诸政令不便者,仍奏减军需之半,民皆尸祝之。福建 巡抚游震得请浙兵剿贼。诏发义乌精兵一万,命副总兵戚继光将以往,仍谕炳然协剿。炳然 言:“福建所以致乱者,由将吏抚驭无术,民变为兵,兵变为盗耳。今又驱浙兵以赴闵急,窃 - 13 - 惧浙之复为闵也。请令一意团练土著使人各为用家自为守急则兵缓则农然后聚散两有所归即 不得已而召募亦必先本土后邻壤庶无酿祸本。”又条上防海八事,中言:“苏、松、浙江水师 皆统于总兵,驻定海,陆师皆统于副总兵,驻金山卫,并受总督节制。今督府既革,则已判 为二镇,彼此牵制,不得调发。请画地分辖,各兼水陆军务。”俱报可。其年,继光破贼, 濒海余寇流入浙江。官军迎战于连屿等地,斩首百余级。新倭复犯石坪,将士乘胜歼之。炳 然以援剿功,再赐金币,进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给事中辛自修劾罢戎政都御史李鐩,请 择素知兵者代之。乃召炳然为兵部尚书,协理戎政。逾年,诏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天城 孤悬塞外,隔崇山,寇骑时出没。炳然奏添设参将,别为一营,报可。寻以总兵官马芳等却 敌功,被赉。召还部,代杨博为尚书。考满..,加太子少保。炳然清勤练达,所至有声绩。隆 庆初,以病乞休去。卒,赠太子太保,谥恭襄。 (选自《明史·赵炳然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请令一意团练/土著使人各为用/家自为守/急则兵/缓则农/然后聚散两有所归/即不得/已 而召募/亦必先本土后邻壤/庶无酿祸本 B. 请令一意团练土著/使人各为用/家自为守/急则兵/缓则农/然后聚散两有所归/即不得/已 而召募/亦必先本土/后邻壤庶无酿祸本 C. 请令一意团练/土著使人各为用/家自为守/急则兵/缓则农/然后聚散两有所归/即不得已 而召募/亦必先本土/后邻壤庶无酿祸本 D. 请令一意团练土著/使人各为用/家自为守/急则兵/缓则农/然后聚散两有所归/即不得已 而召募/亦必先本土后邻壤/庶无酿祸本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即“表字”。古代男子二十加冠,女子十五及,取字以示成年。交际中称人用字,表 示尊敬。 B. 进士,古代通过最高等级考试殿试的人为进士;自隋唐始,历代实行科举制度,考中进士 才有资格做官。 C. 诏,告知之意,用于上对下,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代表“王言”,具有至高无 上的权威性。 D. 考满,“任满考绩”的意思。明代以三年为期,由有关部门对官员政绩进行考核,据此决 定其升降去留。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4 - A. 赵炳然勤勉练达,政绩斐然。核查宣府等地兵饷时,他弹多人有非法侵占罪,使他们受到 不同程度的惩罚;浙江财力乏,他到任后兴利除弊,颇有政绩。 B. 赵炳然洞察时局,见解独到。皇上下令从浙江调兵入福建协助剿贼,他指出了福建叛乱的 原因及从浙江调兵的危害;上奏的海防及天城边备的建议均被采纳。 C. 赵炳然熟悉军务,数任军职。他任御史时曾上奏边防十二事;后因熟悉兵战而被辛自修推 荐为兵部尚书,协理军务;一年后受命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 D. 赵炳然御敌有功,屡受封赏。任职浙江时,他因两次抗倭有功而受赏升职;总督宣府、大 同、山西等地军务时,又因总兵官马芳等却敌有功而受到赏赐。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学士徐阶以浙江寇甫平,请设巡抚绥辑,遂进炳然兵部右侍郎往任之。 (2)炳然廉以率下,悉更诸政令不便者,仍奏减军需之半,民皆尸祝之。 【答案】10. D 11. B 12. C 13. (1)大学士徐阶以浙江寇贼刚刚平息为由,请求设巡抚安抚聚集百姓,于是提拔赵炳然 为兵部右侍郎,前往浙江担任巡抚。 (2)赵炳然用廉洁的行为给下属作表率,全部更改了不方便百姓的各种政策法令,还上奏朝 廷削减一半军需,百姓都(立生祠)祭祀他。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 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 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 则。 “团练”与“土著”为动宾关系,不能断开,排除 A 项、C 项。 “不得已”为固定结构,不能断开;“庶无酿祸本”为一个整体,排除 B 项。 句意:请求命令各地专心组织训练本地人,使人人能出力,家家能自守,情况紧急时能成为 战士,局势缓和后又可为百姓,这样聚与散都有去处。即使不得已而招募士兵,也必须先用 本地人而后用邻境人,这样或许就没有造成祸害的根基。 故选 D。 【11 题详解】 - 15 -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 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 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B 项,“考中进士才有资格做官”错误,清朝考中举人也有资格做官,另外,少数人通过其他 途径也可获得为官资格,如荫功等。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 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 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C 项,“被辛自修推荐为兵部尚书”不合文意。“给事中辛自修劾罢戎政都御史李鐩,请择素 知兵者代之”,辛自修只是请求挑选熟悉兵战的人来接任李鐩为戎政都御史,并未推荐赵炳 然为兵部尚书。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 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甫”,刚刚;“平”,平息;“绥辑”,安抚集聚;“遂”,连词,于是;“进”, 提拔。(2)“以”,连词,来;“率”,作表率;“更”,变更,改变;“政令不便者”(定 语后置句);“尸祝”,祭祀;“之”,代词,他。 参考译文: 赵炳然,字子晦,剑州人。嘉靖十四年进士。任新喻知县。皇帝征召为御史。同给事中 李文进一起核实宣府、大同、山西的兵饷。他弹劾前后任督抚的樊继祖、史道等人共一百七 十七人犯有非法侵占军饷的罪行,定罪、受贬各不相同。又逐条上奏边防事务十二件。他被 提升为左副都御史,协助处理督察院的事务。浙江、福建总督胡宗宪被关进牢狱,皇帝下诏 罢去总督一职,不再设立。大学士徐阶以浙江寇贼刚刚平息为由,请求设巡抚安抚聚集百姓, 于是提拔赵炳然为兵部右侍郎,前往浙江担任巡抚。浙江久遭战火,又时处胡宗宪在任时过 分奢侈铺张之后,财力匮乏。赵炳然用廉洁的行为给下属作表率,全部更改了不方便百姓的 各种政策法令,还上奏朝廷削减一半军需,百姓都(立生祠)祭祀他。福建巡抚游震得请求 - 16 - 浙江出兵剿贼。皇帝下诏调拨义乌的一万精兵,下令由副总兵戚继光率领前往,仍命令赵炳 然协助剿贼。赵炳然说:“福建之所以发生叛乱,是因为将吏安抚控制无方,百姓变为士兵, 士兵变为盗贼。现在又调遣浙江的兵马到福建救急,我私下担心浙江又会变成(第二个)福 建。请求命令各地专心组织训练本地人,使人人能出力,家家能自守,情况紧急时能成为战 士,局势缓和后又可为百姓,这样聚与散都有去处。即使不得已而招募士兵,也必须先用本 地人而后用邻境人,这样或许就没有造成祸害的根基。”又逐条上奏海防八项措施,其中 说:“苏、松、浙江水军都由总兵统领,驻扎在定海,陆军都由副总兵统领,驻扎在金山卫, 两军同受总督节制。现在总督一职已经撤除,总兵、副总兵(各自为政),分为二部,彼此牵 制,(军队)不能调动。请求按地区划分统辖军队,各地都兼管水、陆军务。”这些建议都得 到了允准。这一年戚继光大破贼寇,濒临海边的剩余寇贼就流窜到浙江。官军在连屿等地迎 面阻击,斩杀一百多名贼寇。新来的倭寇又侵犯石坪,将士们乘胜歼灭了他们。赵炳然因为 援助剿寇有功,朝廷又赠他金币,提拔他担任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给事中辛自修弹劾罢 去政都御史李鐩,请求选择一向熟悉军事的人代任。于是召来赵炳然担任兵部尚书,协助处 理军务。一年之后,皇上又下诏命赵炳然总督宣府、大、山西的军务。天城孤处塞外,(与内 地)中间隔有高山,敌人的骑兵时有出没。赵炳然上奏请求增设参将,另成一营,报告得到 批准。不久因总兵官马芳等人打退敌人有功,得到赏赐。任满考核后,加封太子少保。赵炳 然清廉勤勉,熟悉政务,所到之处都有声望和政绩。隆庆初年,因病请求退休离去。死后, 赠太子太保,谥号恭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火山云歌送别① 岑参 火山②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注]①本诗是诗人五月间在交河(唐朝在西域的戍所,今新疆吐鲁番市西郊)送别友人时 所写。②火山:亦称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北部。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7 - A. 首句写火山,突出其高峻峭拔,为描写火山云设置了一个雄浑的背景,开篇自然,巧妙蓄 势。 B. “满”“凝”二字从正面表现火山云的广阔密实,“飞鸟”一句从侧面烘托火山云的酷热 难近。 C. 五、六句从时间角度落笔,描绘火山云早晨阻断大风、傍晚随雨聚集,表现其非凡的力量 和气势。 D. 结尾两句切合题目中的“送别”,“孤云”与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浮云”都有一语 双关之妙。 15. 诗歌的第七、八两句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写出了炽热的火山云弥漫笼罩铁关、交河一带的情形,展现了戍边 将士所处的恶劣环境,从侧面烘托了他们不畏艰辛、保家卫国的英雄精神(或“形象”)。 ②承接五、六两句从时间角度的具体描绘,转而从空间角度描绘火山云,承接自然,丰富了 描写角度。 ③自然引出结尾迢迢征路向东延伸、孤云随马而去的场景,从而将送别的主旨(或“送别之 情”)寄寓其中。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 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 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 项,“火山云早晨阻断大风”“非凡的力量和气势”不当。五、六句是说火山云早晨刚被风 吹散,傍晚又随雨重新聚集起来,从动态的角度表现了火山云在一天中的变化和不可驱散的 特点。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诗句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诗歌的第 七、八两句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分析诗句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诗句 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分析时注意诗句的位置,开头主要是统领全诗,奠 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照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 - 18 - 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卒章显志等。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此题是开头,注 意从开头的作用分析。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回环缭绕吞没了铁关树,蒸腾弥漫半掩了交河戍。 互文,描写火山云远“侵”近“略”的威力。“斜”“半”分别点出火山云与铁关、交河戍 的关系,从空间位置上烘托“吞”“掩”的气势。从侧面烘托了他们不畏艰辛、保家卫国的 英雄精神。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说这些火山云早上刚被风吹散,傍晚又随雨重新聚 集起来。承接五、六两句从时间角度的具体描绘,转而从空间角度描绘火山云,丰富了描写 角度。 第九句“火山”二字轻轻收束前八句,使得对火山云的描写实际上成了描写送别的环境背景, 路途遥遥,行路艰难,——对行人的关怀之情全部包括在“迢迢”二字之中。最后一句不出 现人,孤云独马的意象却让人想见军士塞外相别的独特场景,以及军人的骁勇剽悍。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在具体列举了种种凭借外物获得益处的现象之后,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进行了总结。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现在常用来表达旧事物 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了山村中热闹 的景象和淳朴的民风。 【答案】 (1). 君子生非异也 (2). 善假于物也 (3). 无边落木萧萧下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5). 箫鼓追随春社近 (6). 衣冠简朴古风存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 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 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生”“萧”“箫”“简 朴”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 避免笔误。 三、语言文字运用 - 1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笔——“文房四宝”之一,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随着文化的发展,毛笔被赋 予很多 。毛笔虽然是一种书写工具,但是它所衍生出来的毛笔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体现在了“用笔之道”上。“用笔之道”便是“做人之道”,简单来讲, 就是外柔内刚。毛笔的毛很软,蘸上墨后则要写出力度,要 ,这就叫以柔克刚。毛笔的 毛是个柔软的东西,写出来的字却很有风骨,这是中国人的一种美学。把那么多柔软的毛集 中在一起,体现了君子 的文化理念。每个人 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是都朝着相 同的目标努力前进,彼此尊重,形成合力。那么在我们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 用笔一定不散,这就是智慧的中华民族。 17.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毛笔——‘文房四宝’之一”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 是( ) A.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 吱——前面一个紧急刹车,我自行车的前轱辘差点顶住了那辆车的尾灯。 C. 一首优美而真挚的小诗可能长久地波动人们的心弦——只要人们的心中还存有诗意。 D. “娘娘!”——这种叫法,是我们地方上对年龄长于自己母亲的女人的昵称。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内涵 入木三分 和而不同 都 B. 内含 入木三分 和而不同 虽然 C. 内涵 大笔如椽 同而不和 都 D. 内含 大笔如椽 同而不和 虽然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么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散,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 B. 所以在我们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散,这就是智慧的中华民族。 C. 那么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能让它散,这就是智慧的中华 民族。 D. 所以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能让它散,这就是中华民族的 智慧。 【答案】17. D 18. A 19. D 【解析】 - 20 - 【1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结合语境内容分析。点号表示口 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破折号,表示话题或语气的 转变,声音的延续等的符号。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话题突然转变,用破 折号标明;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表示语气的 转变、声音的延续、时空的起止,或用为夹注等。 “毛笔”属于“文房四宝”之一,题干中的破折号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A 项,前面说“你”,后面说“鲁贵”,转变话题; B 项,声音的延长; C 项,强调被引出的下文。 D 项,“这种叫法……昵称”对“娘娘”的解释说明。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 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 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 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内涵:一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二指内在的涵养。 强调逻辑外延。内含:内心所具有的,内部包含的;内容;含蓄。偏客观内在。结合“毛笔 被赋予很多”分析,选用“内涵”。 入木三分:书法极有笔力,也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深刻。大笔如椽:记录大事的手 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辞。结合“毛笔”“力度”分析,主要讲书法有笔力等,选用“入 木三分”。 和而不同:和睦相处,不盲目苟同。同而不和:惯于迎合别人,但内心不抱友善的态度。结 合“把那么多柔软的毛集中在一起”分析,体现的是“和而不同”观念。 都:起强调作用。虽然: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此成立。用在上半句,表示让 步,下半句说出正面意思,常用“可是”“但是”“却是”等词呼应。结合“每个人”“可 以提出不同的意见”分析,此处主要强调每个人都可以提不提的意见,选用“都”。 故选 A。 【19 题详解】 - 21 -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 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 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根据句意“都朝着相同的目标努力前进,彼此尊重,形成合力”“在我们书写的过程当中” 分析,应为因果关系,排除 A 项、C 项。 B 项,滥用介词主语残缺,“这”指代用笔的方法,与“中华民族”搭配不当。 故选 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1)_____。所谓游离糖,即蜂蜜、糖浆、 果汁、浓缩果汁中的糖,以及生产食品过程中额外添加的糖。它们都“裸露”在外,很容易 被人体吸收,进而导致人体的血糖处于高水平状态。血糖水平高,一方面会损害血管,而血 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第一大死因。另一方面,会引起糖化反应,生成糖化蛋白。糖与蛋白 质的结合次序有先后,通常来说,(2)________,这就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应该检查糖化血 红蛋白数量。接着影响视网膜蛋白,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会出现眼部并发症甚 至失明。相比之下,水果、蔬菜里的糖类多被细胞壁包裹,(3)______。而精米白面里的糖 类与游离糖类似,比之于粗粮,它们更容易被吸收,对血糖的影响也更大。 【答案】 (1). 都要注意限制游离糖 (2). 先影响血红蛋白 (3). 对血糖的影响小 得多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 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 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 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第一处,结合“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所谓游离糖,即蜂蜜、糖浆、果……进而导致人 体的血糖处于高水平状态”分析,后面主要讲“游离糖”带来的影响,前面的“不管”,此 处主要讲都要注意限制游离糖。 第二处,结合“次序有先后”“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应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数量”等分析,此 处主要讲先影响血红蛋白。 第三处,结合“水果、蔬菜里的糖类多被细胞壁包裹”“精米白面里的糖类与游离糖类似, - 22 - 比之于粗粮,它们更容易被吸收,对血糖的影响也更大”分析,后面主要讲精米白面里的糖 类容易吸收,前面的“糖类多被细胞壁包裹”,应该是对血糖的影响小得多。 21.下面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它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请根据图表总结出 遗忘规律并提出合理的复习建议。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规律: 复习建议: 【答案】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两天以后逐渐减慢。 复习建议: 抓住记忆的最好时间,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对知识内容要多次强 化复习。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 此类试题解答时,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道题有两问,先分析 第一问,读图分析可知,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 且先快后慢。在一天之内,学习内容的保持百分率变化为:刚刚记忆完毕是 100,一天后降为 50,第 2 天、3 天后仅为 20 多,4、5、6 天的百分率基本保持不变。遗忘规律为遗忘在学习 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两天以后逐渐减慢。 复习建议:可以根据遗忘的规律提出复习建议。如学过新知识后,一定要在遗忘最快的一天 之内及时复习,做到当天的内容当天复习巩固。鉴于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最初的复习次数 相对要多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逐渐缓慢,复习的次数可以减少一些。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拼图游戏中,完成整幅拼图需要一个个拼图单片的恰当拼接。而这些小小的拼图单片, - 23 - 如果视自己为孤立的个体,就难以确认自己的位置与价值;只有嵌在恰当的位置上,它们才 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其实,每一天,每个人,都应成为某个宏大图景中的一块拼图单片,既独特又相融。当 然,一幅完美的宏大图景,也会让每一块拼图单片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我们正在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对此有怎样的思考? 又 应该有怎样的行动? 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参考范文: 新时代新青年 “为天下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我们应当思索,作为中 国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当立何志向,有何理想。 中国之崛起,中国之日强,亦代表着国民的自强,我们迎难而上的背影,我们手拉手顶 起千斤巨石的力量,一切的一切,都在表现着:今日之中国正积赞着新鲜的血液,东方巨龙 正在蓄势腾飞。 新时代的我们要敢拼搏。跳水名将伏明霞在位亚特兰大奥运会做准备时,大大小小的伤 痛不断发生。但是,顽强的拼搏精神驱使着她,坚强的斗志激励着她,因此,她把一切伤痛 抛诸脑后,带伤上场。正是这种拼搏精神,才让她走向了成功的彼岸。拼搏精神是成功的前 提。拼搏精神是作为新青年的我们走在中国的富强之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 新时代的我们要勇于创新。创新是追求、是信念、是无畏,是一种越过冷漠荒原后,看 到绿洲的快乐。“杂家水稻之父”袁隆平先后用了六年时间,做了三千多个杂交组合,历经 千次失败,终于找到了他心中最满意的成果。他凭借着这份执着与追求,一次次挑战奇迹, 在连野草都无法正常生长的沙漠,养出了世界又一奇迹沙漠水稻。他开创了一次又一次震惊 世界的绿色革命。习近平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没有创新,社会就无法前进 没有创新,国家也无法发展。”纵观古今,凡有成者,无不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是民族振兴、 国家富强的动力。 新时代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世上有三样东西是追不回来的:一是说出的话,而是泼出去 的水,三是错过的机遇。机会,往往是被善于发现的人抓住。2015 年,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诺奖委员会对屠呦呦的出高度评价: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能极大地降低疟疾 患者的死亡率,为人类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武器,以对抗每年困扰着亿万人的疾病,这在提升 - 24 - 人类健康和减轻患者痛苦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 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善于发现即在平静中发 现波澜,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善于发现是建筑祖国高塔的材料。 社会在向前发展,时代也在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以行动展现新时代。在新的 时代里,中学生要具备新的形象:勇于拼搏,勇于创新,善于发现。为新中国补一块砖,天 一片瓦。在新时代做与祖国同步发展的新青年。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由三段话组成: (1)第一段从“拼图游戏”切入,阐明一个事物的哲理:拼图单片与完整拼图的关 系——既独立(特征)又不可替代(价值),前提是“恰当的位置”。可见,一个事物只有在 恰当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其个体的价值,才能成为整体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关键词是:孤立的 个体、恰当的位置、不可替代的存在。 (2)第二段谈到“人”这一个体与“宏大图景”的关系。人,个体个性独立,但又与时 代图景紧密相连,只有成为“宏大图景”中一块“拼图单片”,才能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考生在前文物理寓意的基础上,读出本段的比喻含意,才能对命题含意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即:人是宏大图景的一部分,只有与宏大图景“相融”,才能发挥其个体的“独特”作用, 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关键词:每个人、宏大图景、独特又相融,各得其所,各尽所能。 (3)第三段对写作意图进一步限制,即“宏大图景”指向“中华民族复兴”,人限制为 “新时代的青年人”,并提出写作指向:思考与行动。 (4)综合以上三段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个体 整体 条件 价值 拼图单片 完整拼图 恰当位置 不可替代 每个人 时代图景 独特又相融 各得其所 各尽所能 新时代青年 中华民族复兴 -- --- 参考立意: - 25 - 1、从个体与整体的角度,可立意为“新时代青年的位置与价值”; 2、从人才的品质的角度,可立意为“时代青年需要独立自由,又需要胸怀家国理想“; 3、从人才的价值的角度,可立意为 “只有把自我放到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才是让自 身的价值最大化”; 4、从人才的意识的角度,可立意为“新时代青年要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时代洪流”; 5、从人才的多元发展角度,可立意为“新时代青年要有独立个性、自由思想、社会理想、 国家情怀、世界视野”; 素材积累: 1、与国偕行,强国有我。青年兴则国兴。青年一代,有梦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 有希望。前有投笔从戎的五四青年,后有投笔下基层的大学生村官;前敢为人先高举“科学、 民主、进步”大旗的青年,后有 90、00 后青年投身科研领域前沿;:前有为国流血牺性的五 四青年,后有为国守边疆的北大青年……新的时代,青年们与国同行,奋斗不止,复兴祖国。 2、青年有为,奋斗无悔。复兴路犹长,奋斗正当时。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奋斗是青春最 美的颜色。无论是在广阔东北黑土地上奔走的秦玥飞,还是在病床上坚持自主创新研发的邹 勇飞;无论是海南“最美”村官张译尹,还是壮烈牺牲的歼 15 飞行员张超,他们都以自己青 春的奋斗姿态,在祖国的复兴路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与时代同心同向,为祖国的复兴贡献 自己的力量。 3、最高领导人说过,“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 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 章!”青年科学家摘得学科“王冠上的明珠”,年轻的奥运冠军能够让国歌响彻寰宇,技术 工人可以锻造分毫不差的“匠心”……每一个创新的成果,每一次目标的实现,哪怕是跨越 一个小小的障碍,都留下我们向上的印迹,焕发璀璨的光芒,给人以自信的力量,照亮前行 的路程。 层次分析: 本文由张载名言引出话题:作为中国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当立何志向,有何理想。然 后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证分析:第一,新时代的我们要敢拼搏;第二,新时代的我们要勇于创 新;第三,新时代的我们要善于发现。最后总结全文。 - 26 - - 2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