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1.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礼器逐渐有北方戎器的色彩,晋国的礼器受到戎狄族群的影响。位于今日河北由鲜虞族建立的中山国,国君夫妇的基则完全按照周人贵族的体制建造。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 各国变法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B. 分封制推动了礼乐制度的传播 C. 尊祖尚古观念维系了社会稳定 D. 游牧文化与华夏文化彼此融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燕、晋礼器受戎狄族影响,鲜卑族建立的中山国墓茔按照周人贵族的体制建造,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之间相互融合,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融合,没有涉及到国家观念和尊祖尚古的观念,故A、C两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分封制与礼乐制之间的关系,故B项排除。 2.汉初,统治者改变了秦代所奉行的农战政策使农与战脱离。如楚汉战争结束不久,刘邦就令士兵复员,“兵皆罢归家”,“复故爵田宅”。其主要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改变汉承秦制 C. 重建社会秩序 D. 缓和阶级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汉初农战分离,令士兵复员,主要目的是实施休养生息政策,以恢复发展生产,进而重建小农社会巩固统治,故选C项。士兵复员务农,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汉初统治者的行为与秦朝政策有别,但其目的不是改变秦制,B项排除;汉初统治者的政策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但是其主要目的应当是维护统治,因此选项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汉初的经济情况以及统治者制定政策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3.朱熹继承并发挥了理一分殊的思想,认为“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这一思想 A. 强调理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B. 把格物致知作为求理方法 C. 实质是将儒学与伦理结合 D. 体现了朱知行合一的主张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理一分殊”的含义及“万物皆有此理”的信息,可以看出,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只是“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朱熹对“理一分殊”的阐发,而非探究理的方法,排除B;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知行合一是陆王心学的观点,排除D项。 4.当过商贸、牙人的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强调农贾乐业,衣食滋殖,认为“农安于田,贾安于市”则财用充足,否则国家必贫困。这主要说明唐甄 A. 要求废除重农抑商政策 B. 突破了封建经济的灌篱 C. 主张推行农商并重政策 D. 主张民众生产自由自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材料中唐甄认为商业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农安于田,贾安于市”,说明他主张农商并重,故选C项。材料说明唐甄反对政府抑商,但不能说明他反对重农,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判断唐甄是否突破封建经济的藩篱,排除B;选项D与题意无关,排除。 5.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称:“闽沪津各机器局逼近海口,原因取材外洋就便起见,设有警变,先须重兵守护,实非稳著。嗣后各省筹添制造机器,必须设局于腹地通水之处,海口若有战事,后路自制储备,可源源运济也。”这说明李鸿章 A. 关注到国防工业安全问题 B. 力主洋务企业全面内迁 C. 贯彻自强方针,抵御侵略 D. 创办新军,关注海洋安全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李鸿章认为上海、天津等地的洋务企业,靠近沿海通商口岸,虽便于引进西方机器设备和技术人员,但不利于维护其安全,易于遭到列强威胁,其主张以后创办企业应选在内地,即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洋务企业布局,故答案为A项,C项错误;材料“嗣后各省筹添制造机器,必须设局于腹地通水之处”说叨其主张以后所建企业应重视安全问题,并非主张内迁洋务企业,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创办新军及关注海洋安全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6.1903年江南乡试期间士子“赶试者每日以数十计求“新学新政之志士”与在学堂之学生“亦相率成群结队人场与试。材料主要表明 A. 八股取士适应时代需要 B. 新政之士另谋救国途径 C. 中国社会变革任重道远 D. 新式学堂不忘传统经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大量士子、新政之士和学堂学生参加科举考试,传统观念仍未改变,中国社会的变革任重道远,故C项正确。A项中的“八股取士适应时代”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中的“新政之士另谋救国途径”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7.1926年,《益世报》记载:“孙(传芳)刻下旷观大势,颇欲于短期间内,休养生息,蓄养五省之精力,不欲有事于他方,故对北吴南蒋,极尽敷衍之能事。”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必要性 B. 北伐战争具有深人发展的可能性 C. 北洋军阀间的割据混战状态 D. 北伐战争遭到严重挫折 【答案】B 【解析】 据时间信息“1926年”和材料中的“(孙传芳)欲于短期间内,休养生息,蓄养五省之精力”“对北吴南蒋极尽敷衍之能事”可知,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北伐战争。当北伐军进攻吴佩孚时,同为北洋军阀的孙传芳并未对其进行有力援助,这说明北洋军阀内部矛盾重重,这一态势有利于北伐战争的深入发展,故答案为B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洽是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原因,材料没有体现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孙传芳坐视北伐军攻打吴佩孚,而不愿提供帮功,并没有反映出北洋军阀间的混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北伐战争遭到挫折,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北伐的相关知识,建立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之上兴起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最终以失败告终。 8.1978年,邓小平说:“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材料主要说明 A. 国家明确了人大的立法权。 B. 法制建设具有迫切性 C. 政府清除了以权代法现象 D. 民主政治有法律保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主法制建设。材料信息强调了立法成为人大的主要任务,这说明当时迫切需要法制建设,B项正确。人大的立法权早在人大建立时就已明确,A项错误;材料只是阐述了邓小平关于法律地位的主张,并不能得出政府清除了以权代法的现象,排除C;根据材料“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说明当时立法工作尚未存在不完善之处,由此可以判断民主政治缺乏法律保障,选项D排除。 9.160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了《坤万国全图》它是中国最早彩绘世界地图。图中绘有五大洲、四大洋等地理信息还绘有16艘船、8种海洋生物。据此可以判断出 A.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 近代交通工具推动了世界文化交流 C. 西方先进绘图技术得以广泛推广 D. 新航路的开辟使海陆轮廓日渐清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图中绘有五大洲、四大洋等地理信息,还绘有16艘船、8种海洋生物”可以得出,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海陆轮廓日渐清晰,故D项正确。“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A项错误;“近代交通工具”即蒸汽式轮船等出现在19世纪初,故B项错误;材料仅反映了中西方交流,无法得出西方先进的绘图技术得以广泛推广,故C项错误。 10.恩格斯说:“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恩格斯所评价的学说 A. 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B. 引发了天文学革命 C. 促进人类认识的飞跃 D. 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中的“整个山然界被证明是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可知,这一学说强调了世界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有力地反击了物种不变和种源说所以该学说应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它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故答案为(项;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牛顿经典力学的形成,故A项错误;哥白尼的“口心说”否定上帝的权威,引发了天文学的革命,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故D项错误。 11.下表反映了欧洲部分国家关税率情况(位:%)(1913年=100)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各国吸取经济危机和惨痛战争的教训 B. 自由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时代潮流 C. 经济民族主义的盛行 D. 国家预经济的思想已受到关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据图表信息可知,欧洲主要国家纷纷提高关税,设置贸易壁垒,其主要原因是各国间缺乏有效协调机制,经济民族主义盛行,故答案为C项。图表中的欧洲各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激化了国际局勢,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战的惨痛教训使得各国意识到创建协调机制的必要性,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错误;材料只涉及贸易保护主义,未体现自由主义政策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国家干预经济主要是指政府对国内经济运行的干预,以避免单一市场调节的弊端,表格内容无法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受到关注,故D项错误。 12.二战后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要求各与会国家奉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独立外交政策;始终不地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得加入为大国冲突服务的多方军事同盟。可见,这次会议 A. 瓦解了美国的世界霸权 B. 有利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建设 C. 推动了亚非国家间的结盟 D. 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奉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独立外交政策”“不得加入为大国冲突服务的多方军事同盟”可知,这一会议是1961年召开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说明新兴国家反对美苏争霸,故答案为D项。不结盟运动只是冲击了两极格局,而不是瓦解了美国的世界霸权,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是独立于美苏之外的国际组织,而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所以中国并没有参加不结盟运动,故B项错误;C项中“结盟”的说法错误 【点睛】解题关键是通过材料信息“奉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独立外交政策”“不得加入为大国冲突服务的多方军事同盟”判断出这一会议是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商同时期,已建立医事管理制度,平分业、医疗分科春秋战国以后,再没有出现过鬼神现念统治医坛的情形,医学战胜了术成书汉代的《费帝内经以阴阳五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提出证施治,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公元5世纪创立医载有体制,使医学教育逐渐由师徒父于传投制,过渡到官办医学校的教育在政府的鼓励下在“不为良袖,思为良医”的思想指引下,读书人逐渐改变了“医为小技”之观念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与技术发展,明朝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目》是一中医药学的总性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摘稿自经《中医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医学开始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转变先后建立了人体解学病理解剖学、细胞病理学等。片战争后,西圆大量传入中国,教会医院逐渐成为和救堂一样引人注目的教会标志,它们为外四駐军、商人侨民服务同时救治中国病人教会医生和本国会组联系密切,能即时输入新技术使毅会医院在中国保棒技术优势治疗范围涉及眼科、内外科、骨科、牙科等。1850年,英国医生合信出版了《全体新论》,成为向中国人讲西医的重要著作。1915年,在华教会医学校有23所,护士学校、药学校等有36所。1921年,北京高粒开展卫生教育运动,由北京会医学会指导,北京大学负贵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生利用暑假做关于公共卫生的演讲,西医传入中医一统的面被打近代中国人医药观逐渐多元化。一些进人士推带西医,甚至视中医为伪科学逐渐形成“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局面。 ——摘编自博维康《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西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传统中医药学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西医大量传人中国的其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前中医药学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1)特点:重视经验积累与总结;强调天人合一,综合施治;著述丰富,人才辈出。原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较好的传承性;受传统天人观念的影响;历代政府的鼓励与支持;读书人观念的转变;历代医者的潜心钻研;受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等。 (2)影响:弥补了中医药学在实验医学上不足;有利于推动中医药学的近代化;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医学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冲击了中医的地位,甚至造成了一些极端认识等。 (3)建议:中医药学必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坚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学习西医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加强中医药学人才的培养。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张仲景‘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可知,中医药学重视经验积累与总结;根据材料“《黄帝内经》……说明人与自然的有机关联”可知,古代中医药学强调天人合一,综合施治;根据材料提及的古代中医药学成就可知,古代中医药学著述丰富,人才辈出。原因:根据材料“‘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可知,中医药学取得成就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较好的传承性;中医药学之所以强调天人合一,很大程度上受到古代天人观念的影响;根据材料“官办医学校的教育”“ 在政府的鼓励”可知,历代政府的鼓励与支持是中医药学传承发展原因之一;根据材料“读书人逐渐改变了“‘医为小技’之观念”可知,读书人观念的转变是中医药学取得成就原因之一;根据张仲景、李时珍编著医药学著作可知,历代医者的潜心钻研有助于古代医药学的发展;从经济角度看,古代中医药学受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等。 (2)影响:根据材料“西方医学开始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转变”以及“能即时输入新技术,使教会医院在中国保持技术优势”可知,西医的传入弥补了中医药学在实验医学上的不足;从近代化角度看,西医的传入有利于推动中医药学的近代化;根据材料“在华教会医学校有23所,护士学校、药学校等有36所”可知,西医传入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医学教育的发展;根据材料“北京高校开展卫生教育运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生利用暑假做关于公共卫生的演讲”可知,西医的传入有利于推动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根据材料 “甚至视中医为伪科学逐渐形成‘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局面”可知,西医传入冲击了中医的地位,甚至造成了一些极端认识等。 (3)建议:开放性试题,从中医自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借鉴西医理念和技术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建议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国会操盘下,国王和会的权力至此已被重新洗牌威廉与玛丽之所以戴得上英国王冠,即是以接受以下这些条件为前提。这份写了法的文名为虹利法案》。它是议会利以及个人叔利的综合体。 以现代标准来看,这份文件对人权的保障颇为有限但它是共后所有权利表述的基石 ——摘编自约翰·赫斯特《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观点:近代西方宪政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论述:英国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并颁布了《权力法案》,议会的权力超过王权,而且王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此后,英国立宪政体逐步发展,权力归于责任内阁,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工业资产阶级兴起后.通过议会改革使得贵族势力逐步减弱。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法律,保障人民人身、财产安全以及言论自由等各项权益。 经过一系列斗争和改革,英国立宪政体逐步完善,议会掌握了国家权力,民主取代了专制,人民主权得以体现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个人权利”及其具体阐述内容可以得出观点:近代西方宪政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论述过程从英国宪政制度建立以及不断完善展开。如《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责任内阁制出现后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使得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地位上升,打击了贵族。议会通过立法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总结部分,对论述过程进行总结升华,强调英国通过宪政体现人民主权。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正月,面对天下黎民“既穷乃诈,犯禁相仍”的危局,宇文融上书玄宗要求改革。这封奏疏上奏之后,在玄宗的支持下,宇文融力排众议,开始推行史上最为严厉、最为彻底的限购令:自此之后,禁止一切土地买卖,无论有无户籍均不得再买卖土地。这项土地限购政策在唐史中被称为“检田括户”,唐玄宗希望以皇权铁腕确保帝国在“耕者有其田”的轨道上运行。 在这场规模宏大的土地改革之中,他找到了自己坚定的同盟军:皇族、关陇世族和农民。有了皇族、关陇世族和农民的支持,封建官僚的反抗便显得相当软弱无力了。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检田括户”基本结束,大唐帝国在四年间重新授予了八十多万户流民以土地,也为朝延增收“百万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盛世达到了前期的巔峰,唐玄宗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这是中国古代太平盛世最具标志意义的大典。 ——摘编自《中国是部金融史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实行“检田括户”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检田括户”改革的影响。 【答案】(1)原因:土地买卖等导致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流民,危及社会稳定;人口增长较快;政府需要扩大收入。 (2)影响:打击了封建官僚;维护了社会安定;增加了政府收入;巩固了统治;促使唐朝到达鼎盛时期。 【解析】 (1)依据材料中“既穷乃诈,犯禁相仍”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增长以及政府收入增加等角度思考回答。 (2)依据材料“,封建官僚的反抗便显得相当软弱无力了”“为朝延增收“百万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盛世达到了前期的巔峰”的信息从社会稳定、政府收入以及唐朝盛世到来等归纳回答即可。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在1911年后的几年中,法军的作战规划由总司令约瑟夫·霞飞制订。在这期间,他精心设计并不断改进复仇计划,结果计划的每一次修订都演变成一种新的战略模式。以应对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至1914年时,霞飞终于拟定了“第十七号计划”。如果有谁对法国当时这种新的战争哲学不甚明了,相信他在看了这项计划的第一句后就一定会豁然开朗一“无论处于何种形势之下,法军统帅都会毅然决然地前进,凝聚所有兵力,痛击德军。” ——菲利普·史蒂文斯《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霞飞制定的对德国“第十七号计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国二战前对德国的态度与一战前对德国的态度有何不同,并说明原因。 【答案】(1)特点:向德国复仇;精心规划,多次修订;态度坚决,集中全力击败德军。 (2)不同:二战爆发前,法国对德国采取了绥靖政策,这与一战前法国计划坚决痛击德国不同。 原因:一战前法国曾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法国要复仇。而二战前法国是凡尔赛体系的受益国,而德国则是该体系的受害国,同时法国也出于祸水东引的企图而纵容德国侵略。 【解析】 (1)依据材料“他精心设计并不断改进复仇计划,结果计划的每一次修订都演变成一种新的战略模式。以应对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归纳回答。 (2)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材料及所学从绥靖政策和打击德国不同回答;第二小问从普法战争法国复仇以及战前法国是凡尔赛体系的受益国,而德国则是该体系的受害国回答。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林巧稚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2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学士学位,并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1932年开始,她先后赴英国伦敦医学院、曼彻斯特医学院、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进修和考察。1939年,她进入美国芝加哥医学院深造。1940年回国后升任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成为该院第一位中国籍主任。新中国成立以后,她留在协和,迎接解放。此后,他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北京妇产医院院长、中国医学会妇产科学术委员会主任,还担任过全国妇联主席。1959年,她成为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 林巧稚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为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林巧稚一生孜孜求学、孑然一身,终生未婚,被誉为“万婴之母”。 她没有举世闻名的创造也未荣获过任何国际大奖,她是怀着非凡的爱做平凡的事情。她曾说过:“我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摘编自《大师:林巧雅》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林巧稚在妇产科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林巧稚。 【答案】(1)时代背景:近代西方医学知识传入我国;从清末开始不断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新中国成立后重视医学以及妇女地位上升;近代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不断发展。 (2)评价:林巧稚孜孜求学、不断进取,始终坚持在一线,不断总结经验并编撰成书,留给后世宝贵经验;她终身未婚,把自己一生都献给了她所热爱的妇产科医学,这种奉献自我的工作精神应该为后人学者所学习。 【解析】 (1)由材料中提到的时间信息的提示,可知林巧稚在妇产科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时代背景,可以归纳为:近代西方医学知识传入我国;从清末开始不断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新中国成立后重视医学以及妇女地位上升;近代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不断发展。 (2)由材料“我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一生孜孜求学、孑然一身,终生未婚”、“万婴之母”、“她成为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和“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可见,林巧稚孜孜求学、不断进取,始终坚持在一线,,把自己一生都献给了她所热爱的妇产科医学,这种奉献自我的工作精神应该为后人学者所学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