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备战2021 高考化学 考点20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解析版)
考点 20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硫单质一、硫单质 1.自然界中硫的存在 (1)游离态:硫单质俗称硫黄,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2)化合态: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常见的含硫化合物 硫铁矿 黄铜矿 石膏 芒硝 FeS2 CuFeS2 CaSO4·2H2O Na2SO4·10H2O 2.硫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溶解性 水 酒精 CS2 淡黄色固体 不溶 微溶 易溶 3.硫的化学性质 过 关 秘 籍 (1)汞蒸气有毒,实验室里不慎洒落一些汞,可撒上硫粉进行处理。 (2)硫在过量、纯净的 O2 中燃烧的产物是 SO2 而不是 SO3。 (3)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4)硫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和变价金属与 Cl2 的反应情况不同,可对比记忆。 (5)黑火药的成分为“一硫二硝三木炭”:S+2KNO3+3C K2S+3CO2↑+N2↑。 二、硫的氧化物二、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无色 气体 刺激性 比空气大 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 1 体积水可溶解 40 体积 2SO ) (2)化学性质 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a.与水反应:SO2+H2O H2SO3 b.使指示剂变色:SO2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与碱反应:NaOH 足量:SO2+2NaOH Na2SO3+H2O NaOH 不足量:SO2+NaOH NaHSO3 d.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 CaSO3 ②氧化性:2H2S+SO2 3S↓+2H2O(产生淡黄色沉淀) ③还原性 a.与 O2 反应:2SO2+O2 2SO3 b.与 X2(Cl2、Br2、I2)的水溶液反应:SO2+X2+2H2O 2HX+H2SO4 c.可被酸性 KMnO4 溶液、K2Cr2O7 溶液、H2O2、Fe3+等氧化。 ④漂白性: (3)检验 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溶液褪色,加热后溶液又恢复到红色则可验证该气体是 SO2。注意“加热” 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因为氯气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溶液不会重新变红色。 2.三氧化硫 (1)物理性质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挥发的液体,熔点为 16.8 ℃,沸点为 44.8 ℃。 (2)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表现性质 方程式 与水反应,生成强酸 2 4H SO 3 2 2 4SO H O H SO (工业生产硫酸) 与碱(如 NaOH )反应生成盐和水 2 3 4 2SO 2OH SO H O 与碱性氧化物(如 CaO )反应生成盐 3 4CaO SO CaSO △ 与某些盐(如 2 3Na CO )反应生成硫酸盐 2 2 3 3 4 2SO CO SO CO 三、硫酸的性质和三、硫酸的性质和 2 3SO 、、 2 4SO 的检验的检验 1.硫酸的性质 物理性质 纯净的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沸点高,难挥发,密度大于水(98%的浓 H2SO4,密度为 1.84 g·cm−3),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化 学 性 质 吸水性 常用 作 干燥 剂 能干燥 H2、O2、N2、CO2、Cl2、HCl、SO2、CO、CH4 等 不能干 燥 碱性气体,如 NH3 等 还原性气体,如 H2S、HBr、HI 等 脱水性 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原子个数 2∶1 的比例脱去,如蔗糖脱水炭化 强氧化 性 与活泼金属 反应 2Fe+6H2SO4(浓) Fe2(SO4)3+3SO2↑+6H2O, 常温下浓硫酸使 Fe、Al 钝化 与不活泼金 属反应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与非金属反 应 C+2H2SO4(浓) CO2↑+2SO2↑+2H2O 不挥发性 用于制挥发性酸,如 H2SO4(浓)+NaCl 微热 NaHSO4+HCl↑ 注意:(1)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常温下 铁、铝遇冷的浓硫酸发生“钝化”,但加热时剧烈反应。 2. 2 4SO 、 2 3SO 的检验方法 (1) 2 4SO 的检验方法 ①原理: 2 2 4 4Ba SO BaSO (白色)。 ②方法:取试样少许,先滴加稀盐酸无气泡、沉淀产生(排除 2 3CO 、 2 3SO 、 Ag 等离子的干扰),再 滴加 2BaCl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 2 4SO 。 说明: 2 4SO 的检验试剂为组合型试剂,通常可分为 4 组: a. 2BaCl 与 HCl ,b. 2BaCl 与 3HNO ,c. 3 2Ba NO 与 HCl ,d. 3 2Ba NO 与 3HNO 。 选用时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当溶液中存在 Ag 、 2Hg 时,只能选用 d 组试剂;当溶液中存在 2 3SO 时,只能选用 a 组试剂,因为 b、c、d 组试剂混合后均有 3HNO 存在,而 3HNO 能将 2 3SO 氧化成 2 4SO , 进而生成 4BaSO 沉淀。 (2) 2 3SO 的检验方法 ①原理: 2 3 2 2SO 2H SO H O ; 2 2 3 3Ba SO BaSO , 2 3 2 2BaSO 2H Ba H O SO 。 ②方法:取试样少许,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或加入 2BaCl 溶液生成 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含有 2 3SO 。 四、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四、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基本转化规律 (1)同种价态之间的转化 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主要试剂是酸、碱、盐、氧化物等。 (2)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 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同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主要试剂是氧化剂和还原剂。 2.价态变化规律 (1) 2 S 是硫元素的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 0 S 、 4 S 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6 S 是硫 元素的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 (2)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邻的价态。 2 2 2 2 2 2 0 4 6O O O 2 2 3H H SH S S S O S O 不足 、△ 例如: 2 4 2 2 22H SO C 2SO CO 2H O △ 浓 (3)有时硫的化合价发生跳位转化。如 2 S 、 0 S 遇到强氧化剂时可被氧化为+6 价: 3 0 HNO 2 4S H SO 、 2 6 S S 浓硝酸 。 (4)硫元素相邻价态的微粒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 S 和 2H S 、S 和 2SO 、 2SO 和 2 4H SO 之间 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重要转化关系 (1)含−2 价硫元素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2)含+4 价硫元素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2 2 4 2 4 H O NaOH NaOH 2 2 3 3 2 3H SO H SOSO H SO NaHSO Na SO 溶液 溶液 △ 稀 稀 (3)含+6 价硫元素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3 2 3 4 2 4 4SO H SO NaHSO Na SO BaSO (4)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关系 4.陌生的含硫化合物 近几年高考对硫及其化合物的考查,除了常见的二氧化硫、硫酸、亚硫酸盐等物质外,还涉及硫代硫 酸钠(Na2S2O3)、焦亚硫酸钠(Na2S2O5)、陌生的含硫化合物等。下面介绍几种含硫化合物的性质,理解这些 物质的性质主要从 S 元素的化合价入手。 (1)硫代硫酸钠(Na2S2O3) 其结晶水合物俗称海波或大苏打,S 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具有还原性。 ①遇酸不稳定:Na2S2O3+2HCl===2NaCl+S↓+SO2↑+H2O; ②还原性:2Na2S2O3+I2===Na2S4O6+2NaI,这是分析化学中“碘量法”定量测定碘的一个重要反应。 (2)焦亚硫酸钠(Na2S2O5) S 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与亚硫酸盐一样具有还原性。 ①制备:2NaHSO3===== △ Na2S2O5+H2O。 ②还原性:S2O2- 5 +2I2+3H2O===2SO2- 4 +4I-+6H+。 (3)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 Na2S2O4 俗称保险粉,S 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具有还原性,在空气分析中常用来吸收氧气。 (4)过二硫酸钠(Na2S2O8) Na2S2O8 中 S 元素的表观化合价为+7 价,实质上 S 的化合价依然是+6 价,其阴离子 S2O 2- 8 结构中含 有过氧链,其中 2 个 O 原子为-1 价,其余 6 个 O 原子为-2 价。因为有过氧链的结构,所以 Na2S2O8 是一 种强氧化剂,在 Ag + 催化下,能将 Mn2 + 氧化为 MnO - 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2 + +5S2O 2- 8 + 8H2O=====Ag+ 2MnO- 4 +10SO2- 4 +16H+。 考向一 SO2 的特性 典例 1 将一定量的 SO2 通入 BaCl2 溶液中,无沉淀产生,若再通入 a 气体,则产生沉淀。下列所通 a 气体 和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a 为 H2S,SO2+2H++S2−→3S↓十 2H2O B.a 为 Cl2,Ba2++SO2+2H2O+Cl2→BaSO3↓+4H++2Cl− C.a 为 NO2,4Ba2++4SO2+5H2O+NO3−→4BaSO4↓+NH4++6H+ D.a 为 NH3,Ba2++SO2+2NH3+2H2O→BaSO4↓+2NH4++2H+ 【答案】C 【解析】A.H2S 为弱电解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2H2S→3 S↓+2H2O,故 A 错误;B.氯气具有强氧 化性,应生成 BaSO4 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SO2+2 H2O+Cl2→BaSO4↓+4H++2Cl-,故 B 错误;C.NO2 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本身可以被还原为铵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Ba2++4SO2+5H2O+NO3-→4 BaSO4↓+NH4++6 H+,故 C 正确;D.通入氨气,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该 生成 BaSO3 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SO2+2 NH3+H2O→BaSO3↓+2NH4+,故 D 错误;故选 C。 1.将少量 SO2 气体通入 BaCl2 和 FeCl3 的混合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 针对上述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表明 SO2 有漂白性 B.白色沉淀为 BaSO3 C.该实验表明 FeCl3 有还原性 D.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 【答案】D 【解析】往 FeCl3 和 BaCl2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 SO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 是因为 SO2+H2O=H2SO3(亚硫酸),H2SO3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而 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所以 SO32-和 Fe3+ 发生反应,生成 Fe2+和 SO42-,所以溶液颜色由黄变绿(Fe2+),同时有白色沉淀(BaSO4) 同时有 H2SO4 生成, 所以酸性增强。A. 该实验表明 SO2 有还原性,选项 A 错误;B. 白色沉淀为 BaSO4,选项 B 错误; C. 该 实验表明 FeC13 具有氧化性,选项 C 错误; D. 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 SO2 的“漂白性” SO2 能使许多有色物质“褪色”,但其“褪色”原理不同: (1)还原性“褪色”:SO2 能使溴水、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利用 SO2 的还原性。 (2)漂白性“褪色”:SO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利用 SO2 的漂白性。 (3)酸性“褪色”:SO2 能使滴有酚酞的 NaOH 溶液褪色,利用 SO2 的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考向二 SO2 与 CO2 的性质比较 典例 2 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 SO2 和 CO2 的是 ①石灰水 ②H2S 溶液 ③KMnO4 溶液 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除①以外 D.全部 【解析】SO2 和 CO2 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石灰水反应出现白色沉淀,气体过量时沉淀都会溶解, 所以不能用石灰水来区别;SO2 能与 H2S 反应生成 S 单质,能看到黄色沉淀生成,而 CO2 不能;SO2 能被 KMnO4 溶液和氯水氧化,从而使溶液褪色,且 SO2 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 CO2 没有这些性质。 所以可用②③④⑤来区别 SO2 和 CO2。 【点拨】SO2 有还原性,与强氧化剂氯水、溴水、Fe3+、酸性 KMnO4 等反应,并且出现颜色的变化, 但注意不是 SO2 的漂白性。 【答案】C 2.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某气体为 SO2 的是 ①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②通入足量 NaOH 溶液中,再滴加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 淀溶于稀盐酸 ③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 Ba(NO3)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通入 H2S 溶液 中有沉淀产生 A.都能证明 B.都不能证明 C.③④均能证明 D.只有③能证明 【答案】D 【解析】酸性气体一般都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O2 也能产生②中现象;实验③说明气体有还 原性,结合后续实验现象说明该气体是 SO2;通入 H2S 溶液中产生沉淀,也可能是具有氧化性的 Cl2。 鉴别 SO2 和 CO2 的方法 SO2 和 CO2 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若通入的气体过量,则沉淀都可消失。所以不能用澄清的石灰 水鉴别 SO2 和 CO2。通常可用以下方法:(1)根据物理性质。CO2 无色无味;SO2 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 (2)品红溶液。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S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CO2。(3)酸性 KMnO4 溶液。使酸 性 KMnO4 溶液褪色的是 SO2;无明显现象的是 CO2。(4)溴水。使溴水褪色的是 SO2;无明显现象的是 CO2。(5)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SO2;无明显现象的是 CO2。(6)FeCl3 溶液。溶 液颜色变浅的是 SO2;无明显现象的是 CO2。 考向三 2 4SO 的检验 典例 3 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2 4SO ,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且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与自己 的设计方案一致,即可确认溶液中含有 2 4SO 。其中正确的是 A.加入足量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 Ba(NO3)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 C.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再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若溶液中含有 2 3SO ,则加入稀硝酸时, 2 3SO 被氧化为 2 4SO ,再加入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 生成,A 错误;若溶液中含有 2 3SO ,加入 Ba(NO3)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aSO3,再加稀盐酸酸化时,在酸 性环境中, 3NO 将 BaSO3 氧化为 BaSO4,沉淀不溶解,B 错误;若溶液中同时含有 3NO 和 2 3SO ,加入足量 稀盐酸时,在酸性环境中, 3NO 将 2 3SO 氧化为 2 4SO ,同时本身被还原为 NO,现象为有气泡产生,再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 BaSO4 白色沉淀,C 错误;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存在干扰离子,再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 2 4SO ,D 正确。 【答案】D 3.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 Br−、 2 4SO 、H2SO3、 4NH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根据实验不能确认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Br− B. 2 4SO C.H2SO3 D. 4NH 【答案】B 【解析】由①知溶液中一定含有 H2SO3,其加热分解产生的 SO2 可使品红溶液褪色;由②知溶液中一定 含有 4NH 。由③知原溶液中含有 Br−,再加 BaCl2 有白色不溶于 HNO3 的沉淀生成,说明此时溶液中含 2 4SO ,但可能是原溶液含有的,也可能是氯水氧化 H2SO3 产生的,故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2 4SO 。 2 4SO 的检验误区 (1)只加可溶性钡盐,不酸化。误将 2 3CO 、 3 4PO 、 2 3SO 等干扰离子判断成 2 4SO 。因上述离子会 产生 BaCO3、Ba3(PO4)2、BaSO3 白色沉淀。 (2)误将 Ag+判断成 2 4SO 。如向待测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再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便断定含 2 4SO 。 其错误是未注意当溶液中不含 2 4SO ,而含 Ag+时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Ag++Cl− AgCl↓(白色)。 (3)误将 2 3SO 判断成 2 4SO 。如向待测液中滴加用稀盐酸酸化的 Ba(NO3)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便误 以为有 2 4SO 。该错误是未注意 3NO 在酸性环境中具有强氧化性,能将 2 3SO 氧化成 2 4SO 而产生干扰。 考向四 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与实验的融合 典例 4 实验室为探究铁与浓硫酸(足量)的反应,并验证 SO2 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装置 B 中酸性 KMnO4 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B.实验结束后可向装置 A 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以检验生成的 Fe3+ C.装置 D 中品红溶液褪色可以验证 SO2 的漂白性 D.实验时将导管 a 插入浓硫酸中,可防止装置 B 中的溶液倒吸 【答案】B 【解析】A.铁丝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 SO2,因为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装置 B 中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褪色,体现了 SO2 的还原性,故 A 正确;B.因为浓硫酸足量,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把生成的 Fe2+ 氧化成 Fe3+,因此不能检验是否铁丝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是 Fe3+,故 B 错误;C.品红溶液褪色,体现 SO2 的漂白性,故 C 正确;D.导管 a 的作用是使内外压强相同,防止装置 B 中的溶液倒吸,故 D 正确;答案选 B。 4.向浓硫酸中分别加入下列三种固体,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还原性:Br->Cl- 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知氧化性:Br2>SO2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知酸性:H2SO4>HCl>H2SO3 D.由实验可知浓硫酸具有强酸性、难挥发性、氧化性、脱水性 【答案】A 【解析】A. 实验①生成棕色气体是溴蒸气,实验②白雾是氯化氢,说明浓硫酸能将溴离子氧化成溴单质, 而不能将氯离子氧化成氯气,与同一种氧化剂在相同条件下反应,溴离子被氧化成溴单质,而氯离子不能 被氧化,说明还原性:Br−>Cl−,A 正确;B. 实验③生成是二氧化硫气体,非氧化还原反应,而且亚硫酸钠 与溴化钠不是同一类型,所以不能比较 Br2、SO2 的氧化性,B 错误;C. 实验②白雾说明氯化氢易挥发,不 能说明酸性 H2SO4>HCl,而实验③生成是二氧化硫气体,非氧化还原反应,而是强酸制弱酸,能说明 H2SO4 >H2SO3,C 错误;D. 实验中不能得知浓硫酸具有脱水性,D 错误;故答案为:A。 1.下列有关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②浓硫酸与铜加热反应后,铜片有剩余,硫酸完全反应 ③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④浓硫酸与铜加热反应后,铜片有剩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 加入铁片,会有氢气生成 ⑤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⑥浓硫酸与铁加热反 应后,铁片有剩余,生成的气体除水蒸气外只有 SO2 ⑦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 Cu 发生剧烈 反应 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SO2 具有还原性,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 SO2 ⑨向 5 mL 18 mol·L-1 的硫 酸中加入足量 Cu 并加热使其充分反应,被还原的 H2SO4 和生成的 SO2 气体均小于 0.045 mol A.①②⑤ B.①④⑨ C.⑥⑦⑧ D.③④⑨ 【答案】B 【解析】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逐渐变成稀硫酸,稀硫酸不与铜反应,但能与铁反应放出 H2,②⑥错误, ④正确;③浓硫酸使蔗糖炭化,表现其脱水性;⑧浓硫酸中的硫为+6 价,二氧化硫中的硫为+4 价, 无中间价态,二者不反应,浓硫酸可以干燥 SO2;⑨浓硫酸反应变稀硫酸后与 Cu 不再反应,被还原的 H2SO4 和生成的 SO2 均小于 0.045 mol。 2.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 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 H2SO4 B.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 SO2 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 Fe 和 S D.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 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 【答案】C 【解析】根据工艺流程图可知,该工艺中 Fe2(SO4)3 溶液吸收 SO2 生成 FeSO4 和 H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该工艺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化工产品硫 酸,A、D 两项正确;根据 A 中分析可知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 SO2,B 项正确;该过程中 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氧、铁、硫,C 项错误。 3.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SO2 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不能漂白石蕊试液;SO2 能漂白品红溶液,使 品红溶液褪色;SO2 的饱和溶液加入 BaCl2 溶液中,SO2 与 BaCl2 不反应,最终还是无色溶液;d 试管中 发生反应:SO2+2NaOH Na2SO3+H2O,Na2SO3 与 BaCl2 反应生成 BaSO3 沉淀。本题选 B。 4.由一种阳离子和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下列关于混盐 Na4S2O3 的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混盐水溶液呈碱性 B.该混盐与 H2SO4 反应有气体生成 C.该混盐溶液中加入 BaCl2 可以生成白色沉淀 D.该混盐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 S,每产生 32 g S 转移 2NA 个电子 【答案】D 【解析】根据混盐的定义可判断出 Na4S2O3 中的阳离子是 Na+,阴离子是 SO 2- 3 和 S2-,两种阴离子均能 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A 项正确;加入 H2SO4 发生的反应为:2S2O4- 3 +8H+===3S 失 4e-得 4e-↓+ SO2↑+4H2O,生成 32 g S 转移电子 4 3NA,故 B 项正确、D 项错误;加入 BaCl2 可以生成 BaSO3 白色沉淀, C 正确。 5.已知 X 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 与 X 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 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 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 X 的强氧化性 B.若 A 为铁,则足量 A 与 X 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若 A 为碳单质,则将 C 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一定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 D.工业上,B 转化为 D 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 X 为浓硫酸。A 项,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脱水性;B 项,浓硫酸在室温下使 Fe 钝化;C 项,CO2 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可溶性 Ca(HCO3)2;D 项,SO2 与 O2 反应的条件为高温、 催化剂。 6.将一定量的锌与 100 mL 18.5 mol·L-1 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 A 33.6 L(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 1 L,测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 0.1 mol·L-1,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气体 A 为 SO2 和 H2 的混合物 B.气体 A 中 SO2 与 H2 的体积比为 5∶1 C.反应中共消耗 Zn 97.5 g 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 3 mol 【答案】B 【解析】本题易错之处是忽视 H2SO4 的氧化性会随着浓度减小而发生变化,还原产物会由二氧化硫变为 氢气。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硫酸过量。反应消耗的 H2SO4 为(18.5×0.1- 0.1 2 ) mol=1.8 mol,若生成的气体 A 仅为 SO2,SO2 的体积应为 1.8 2 ×22.4 L=20.16 L≠33.6 L,故不可能全是 SO2 气体,随着 H2SO4 浓度变 小,锌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 H2,A 项正确。设生成的 SO2 为 x mol,H2 为 y mol,则 x+y= 33.6 22.4 =1.5。设 参加反应的 Zn 为 a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 2x+2y=2a,解得 a=1.5,故消耗 Zn 的质量为 1.5 mol×65 g·mol-1=97.5 g,C 项正确。反应中转移电子为 2a mol=3 mol,D 项正确。生成 x mol SO2 所消耗的 H2SO4 为 2x mol,生成 y mol H2 所消耗的 H2SO4 为 y mol,故 2x+y=1.8,x+y=1.5,解得 x=0.3,y=1.2,所以 SO2 与 H2 的体积比为 1∶4,故 B 项错误。本题选 B。 7.已知 CuSO4 CuO+SO2↑+SO3↑+ O2↑。某班化学学习小组称取 10.0 g CuSO4 粉末,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 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甲、乙、丙、丁四个装置的质量变化数据如表所示。 装置 甲(耐高温试管+CuSO4) 乙 丙 丁 反应前 42.0 g 75.0 g 260.0 g 140.0 g 反应后 37.0 g 79.5 g 260.0 g 140.0 g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装置丁的作用只是吸收 S 的氧化物尾气 B.生成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350 mL C.生成的 CuO 为 6.0 g D.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CuSO4 6CuO+4SO3↑+2SO2↑+O2↑ 【答案】B 【解析】装置丁中的 NaOH 溶液既吸收尾气,又防止大气中的酸性气体逆向进入装置乙,对实验结果造 成影响,A 项错误;干燥管乙中吸收的是 SO2、SO3,其质量之和为 4.5 g,O2 质量为 42.0 g-37.0 g-4.5 g=0.5 g,即标准状况下的 O2 体积为 350 mL,B 项正确;CuO 的质量为 10.0 g-4.5 g-0.5 g=5.0 g,C 项错误;由 上 述 数 据 可 推 知 反 应 物 与 部 分 生 成 物 的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的 关 系 , 即 n(CuSO4)∶n(CuO)∶n(O2)= 10.0 g 160 g / mol ∶ 5.0 g 80 g / mol ∶ 0.5 g 32 g / mol =4∶4∶1,D 项错误。 8.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4 实验 2-3 中用到了硫代硫酸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这一物质展开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制备 Na2S2O3·5H2O 通过查阅资料,该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的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来制取 Na2S2O3·5H2O 晶体。 已知烧瓶 C 中发生如下三个反应: Na2S(aq)+H2O(l)+SO2(g) = Na2SO3(aq)+H2S(aq) 2H2S(aq)+SO2(g) =3S(s)+2H2O(l);S(s)+Na2SO3(aq) Δ Na2S2O3(aq) (1)写出 A 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 B 的作用之一是观察 SO2 的生成速率。控制 SO2 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3)装置 E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 C 中 Na2S 和 Na2SO3 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 C 中 Na2S 和 Na2SO3 物质的量 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性质探究 (5)常温下,用 pH 试纸测定 0.1mol·L-1 Na2S2O3 溶液 pH 值约为 8,测定时的具体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 Na2S2O3 溶液,氯水颜色变浅,有硫酸根离子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Na2S2O3 的应用 (7)用 Na2S2O3 溶液测定废水中 Ba2+浓度,步骤如下:取废水 25.00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 K2Cr2O7 溶液,得 BaCrO4 沉淀;过滤、洗涤后,用适量稀盐酸溶解。此时 CrO42-全部转化为 Cr2O72-;再加过量 KI 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 0.0100mol·L-1 的 Na2S2O3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完全时, 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1 2 3 4 消耗 Na2S2O3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8.02 20.03 17.98 18.00 部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① Cr2O72-+6I-+14H+=3I2+2Cr3++7H2O ② I2+2S2O32-=S4O62-+2I- 滴定时 Na2S2O3 标准溶液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盛装,该废水中 Ba2+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2SO3+H2SO4=Na2SO4+SO2↑+H2O 调节硫酸的滴加速度 吸收多余的 SO2 或 H2S,防止 污染环境 2:1 取一小段 pH 试纸于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 pH 试纸中段,与比 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 pH 值 S2O32-+4Cl2+5H2O=2SO42-+10H++8Cl- 碱式滴定管 0.0024mol·L-1 【解析】 (1)A 中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3+H2SO4=Na2SO4+SO2↑+H2O,故答案为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装置 B 的作用之一是观察 SO2 的生成速率,控制 SO2 生成速率可以通过调节硫酸的滴加速度实现,故 答案为调节硫酸的滴加速度; (3)在装置 C 中,通入的二氧化硫使溶液呈现酸性,在酸性溶液中,存在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2H2S(aq)+SO2(g)=3S(s)+2H2O(l)、 S(s)+Na2SO3(aq) Δ Na2S2O3(aq),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会污染环境,因此装置 E 可以吸收多余的 SO2 或 H2S, 防止污染环境,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 SO2 或 H2S,防止污染环境; (4)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 C 中 Na2S 和 Na2SO3 恰好完全反应,根据题干提示 C 中的三个反应,可以 推出 2Na2S+Na2SO3+3SO2=3Na2S2O3,烧瓶 C 中 Na2S 和 Na2SO3 物质的量之比为 2:1,故答案为 2:1; (5)常温下,用 pH 试纸测定 0.1mol·L-1 Na2S2O3 溶液 pH 值约为 8,测定的具体操作为取一小段 pH 试纸于 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 pH 试纸中段,与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 pH 值,故答案为 取一小段 pH 试纸于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 pH 试纸中段,与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 的 pH 值; (6)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 Na2S2O3 溶液,氯水颜色变浅,有硫酸根离子生成,氯气被还原为氯离子,反 应的离子化学方程式为 S2O32-+4Cl2+5H2O=2SO42-+10H++8Cl-,故答案为 S2O32-+4Cl2+5H2O=2SO42-+10H++8Cl-; (7)Na2S2O3 溶液水解,溶液显碱性,应该选用碱式滴定管盛放 Na2S2O3 溶液进行滴定;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数据 2 有较大偏差,应舍去,消耗 Na2S2O3 标准溶液的体积为数据 1、2、3 的平均值,体积为 18.02 17.98 18.00 3 mL=18.00mL,根据反应①Cr2O72-+61-+14H+=2Cr3++3I2+7H2O;②I2+2S2O32-=S4O62- +2I-,可得关系式 6n(S2O32-)~n(Cr2O72-)~2n(Ba2+),滴定用去的 Na2S2O3 的物质的量为 0.010mol∙L-1×0.018L=1.8×10-4mol,所以 Ba2+的物质的量为 1 3 ×1.8×10-4mol=6×10-5mol,25.00mL 废水中 Ba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6 10 mol 0.025L =0.0024mol∙L-1,故答案为碱式滴定管;0.0024mol/L。 1.[2019 海南]我国古代典籍中有“石胆……浅碧色,烧之变白色者真”的记载,其中石胆是指 A. 4 2CuSO 5H O B. 4 2FeSO 7H O C. 4 2ZnSO 7H O D. 4 22KAl SO 12H O 【答案】A 【解析】在选项给出的四种物质中只有 4 2CuSO 5H O 、 4 2FeSO 7H O 晶体有色,而 4 2ZnSO 7H O 和 4 22KAl SO 12H O 均为无色晶体, 4 2CuSO 5H O 加热分解生成 CuSO4 和 H2O,CuSO4 呈白色;而 4 2FeSO 7H O 加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的 Fe2O3 呈红棕色,所以符合题意的物质是 4 2CuSO 5H O ,故 合理选项是 A。 2.[2017 北京]根据 SO2 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溶液 现象 结论 A 含 HCl、BaCl2 的 3FeCl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 有还原性 B H2S 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2 有氧化性 C 酸性 KMnO4 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2 有漂白性 D Na2SiO3 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H2SO3>H2SiO3 【答案】C 【解析】A、混合溶液中 SO2 被 FeCl3 氧化生成 SO42−,再与 BaCl2 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体现了 SO2 的还 原性,A 正确;B、SO2 与 H2S 在溶液发生反应 SO2+2H2S=3S↓+2H2O,体现了 SO2 的氧化性,B 正确;C、 SO2 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这是 SO2 在酸性溶液中还原 KMnO4 生成 Mn2+,体现了 SO2 的还原性,C 错误;D、SO2 与 Na2SiO3 溶液产生胶状沉淀,根据较强酸制较弱酸,可得结论酸性:H2SO3>H2SiO3,D 正确。答案选 C。 3.[2016 上海]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 SO2 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 的接触室(见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 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 B.c、d 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 C.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待反应的气体,冷却反应后的气体 D.c 处气体经热交换后再次催化氧化的目的是提高 SO2 的转化率 【答案】B 【解析】A.根据装置图可知,从 a 进入的气体是含有 SO2、O2、N2 等的冷气,经过热交换器后从 b 处 出来的是热的气体,成分与 a 处相同,正确;B.在 c 处出来的气体 SO2、O2 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产 生的含有 SO3 及未反应的 SO2、O2 等气体,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当经过热交换器后被冷的气体降温,SO3 变为液态,故二者含有的气体的成分不相同,错误;C.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待反应的冷的气体,同 时冷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 SO3 的吸收创造条件,正确;D.处气体经过热交换器后再次被催化氧化, 目的就是使未反应的 SO2 进一步反应产生 SO3,从而可以提高 SO2 的转化率,正确。故选 B。 4.[2019 海南]连二亚硫酸钠 2 2 4 2Na S O 2H O ,俗称保险粉,易溶于水,常用于印染、纸张漂白等。回 答下列问题: (1) 2 2 4Na S O 中 S 的化合价为______。 (2)向锌粉的悬浮液中通入 2SO ,制备 2 4ZnS O ,生成1mol 2 4ZnS O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mol; 向 2 4ZnS O 溶液中加入适量 2 3Na CO ,生成 2 2 4Na S O 并有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 2Li SO 电池具有高输出功率的优点。其正极为可吸附 2SO 的多孔碳电极,负极为金属锂,电解 液为溶解有 LiBr 的碳酸丙烯酯-乙腈溶液。电池放电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 2 2 42SO 2e S O , 电池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该电池不可用水替代混合有机溶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2)2 2 4 2 3 3 2 2 4ZnS O +Na CO =ZnCO +Na S O↓ (3) 2 2 2 42Li 2SO =Li S O Li 与水反应 【解析】(1)在 2 2 4Na S O 中 Na 为+1 价,O 为-2 价,由于化合物中所有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 0,所以 S 元素化合价为+3 价; (2)向锌粉的悬浮液中通入 SO2,制备 ZnS2O4,反应前 Zn 为单质中的 0 价,反应后变为 ZnS2O4 中的 +2 价,所以每生成1mol ZnS2O4,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2mol;向 ZnS2O4 溶液中加入适量 Na2CO3,生 成 Na2S2O4 并 有 沉 淀 产 生 , 生 成 的 沉 淀 为 ZnCO3 , 则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Na2CO3+ ZnS2O4=Na2S2O4+ZnCO3↓; (3) 2Li SO 电池具有高输出功率的优点,负极是 Li 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Li-e-=Li+,电池放电时, 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 2 2 42SO 2e S O ,根据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将两个电极反应式 叠加,可得电池总反应式为 2 2 2 42Li 2SO =Li S O 。锂是碱金属,比较活泼,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生成 LiOH 和 H2,所以该电池不可用水替代。 5.[2017 天津]H2S 和 SO2 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 排放,回答下列方法中的问题。 Ⅰ.H2S 的除去 方法 1:生物脱 H2S 的原理为: H2S+Fe2(SO4)3 S↓+2FeSO4+H2SO4 4FeSO4+ O2+2H2SO4 硫杆菌 2Fe2(SO4)3 +2H2O (1)硫杆菌存在时,FeSO4 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 5×105 倍,该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由图 3 和图 4 判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_____。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 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方法 2:在一定条件下,用 H2O2 氧化 H2S (3)随着参加反应的 n(H2O2)/n(H2S)变化,氧化产物不同。当 n(H2O2)/n(H2S)=4 时,氧化产物的分子式 为__________。 Ⅱ.SO2 的除去 方法 1(双减法):用 NaOH 吸收 SO2,并用 CaO 使 NaOH 再生 NaOH 溶液 2SO CaO ① ② Na2SO3 溶液 (4)写出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 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 CaO(s)+ H2O (l) Ca(OH)2(s) Ca2+(aq)+2OH−(aq)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②NaOH 再生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 2:用氨水除去 SO2 (5)已知 25℃,NH3·H2O 的 Kb=1.8×10−5,H2SO3 的 Ka1=1.3×10−2,Ka2=6.2×10−8。若氨水的浓度为 2.0 mol·L−1,溶液中的 c(OH−)=_________________ mol·L−1。将 SO2 通入该氨水中,当 c(OH−)降至 1.0×10−7 mol·L−1 时,溶液中的 c( 2 3SO )/c( 3HSO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降低反应活化能(或作催化剂) (2)30 ℃、pH=2.0 蛋白质变性(或硫杆菌失去活性) (3)H2SO4 (4)2OH−+SO2 2 3SO +H2O 2 3SO 与 Ca2+生成 CaSO3 沉淀,平衡向正向移动,有 NaOH 生成 (5)6.0×10−3 0.62 【解析】(1)根据硫杆菌存在时的反应速率是无菌时的 5×105 倍可知,反应速率显著增大,则硫杆菌的 作用是作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2)根据图 3 可知,温度 30℃左右时,氧化速率最大,根据图 4 可知,pH=2.0 时氧化速率最大,所以 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 30℃、pH=2.0;若反应温度过高,硫杆菌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造成反应速率下 降。 (3)根据化合价升降,当 n(H2O2)/n(H2S)=4 时,4 mol H2O2 转移 8 mol 电子,则 1 mol H2S 也转移 8 mol 电子,化合价从−2 价升高到+6 价,所以氧化产物为 H2SO4。 (4)过程①是 NaOH 与 SO2 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OH−+SO2 2 3SO +H2O;根据 CaO 在水 中的转化:CaO(s)+H2O(l) Ca(OH)2(s) Ca2+(aq)+2OH−(aq),过程②中Na2SO3加入 CaO 后, 2 3SO 与 Ca2+生成 CaSO3 沉淀,平衡向正向移动,有 NaOH 生成。 (5)根据 NH3·H2O 的 Kb=1.8×10−5 可知, 4 3 2 (NH ) (OH ) (NH H O) c c c =1.8×10−5,当氨水的浓度为 2.0 mol·L−1 时, 溶液中的 c(OH−)= c( 4NH )= 5 11.8 10 2.0 mol L =6.0×10−3 mol·L−1。 根 据 H2SO3 的 Ka2=6.2×10−8 可 知 , 2- 3 - 3 (H+) (SO ) (HSO ) c c c =6.2×10−8 , 当 c(OH−) 降 至 1.0×10−7 mol·L−1 , 则 c(H+)=1.0×10−7 mol·L−1,溶液中的 c( 2 3SO )/c( 3HSO )=0.6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