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3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基础训练题套+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测试题+名著练习题精选
高考语文基础训练题套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测试题+名著练习题精选 高考语文基础训练题 11 套(附参考答案) 限时训练(一) 一、(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2 题。 长长的山道上很难得见到人。……最后在霹雳石边上见一位蹲在山崖边卖娃娃鱼的妇女。曾问那位妇女:整个山上都没有 人,娃娃鱼卖给谁呢?妇女一笑,随口说了几句很难听懂的当地土话,像是高僧的偈语。色彩斑斓的娃娃鱼在瓶里不动,像 要从寂寞的亘古(停驻/停伫)到寂寞的将来。 山道越走越长,于是宁静也越来越纯。越走又越觉得山道修筑得非常完好,完好得与这个几乎无人的世界不相般配。当 然得感谢近年来的悉心(修缮/修葺),但毋庸质疑,那些已经溶化为自然景物的坚实路基,那些新桥栏下石花苍然的远年桥 礅,那些指向风景绝佳处的磨滑了的石径,却镌刻下了很早以前曾经有过的繁盛。无数的屋檐曾从崖石边(伸/飞)出,磬钹 声此起彼伏,僧侣和道士们在山道间拱手相让。 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偈语 (jié) 斑斓 B.亘古(gèn) 质疑 C.镌刻(juān) 桥礅 D.磬钹(bó) 拱手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停驻 修葺 伸 B.停伫 修缮 飞 C.停驻 修缮 伸 D.停伫 修葺 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肃查处各类严重违纪案件,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激发出我党激浊扬清....、反腐肃贪的强大正能 量。 B.入春的大观园,春草萋萋,杨柳依依,桃花吐蕊,流水浅浅,游人置身于这秀色可餐....的春景中,恍如回到了红楼之 中。 C.德国是希腊最主要的国际债权国之一,经历过两轮失败的救助行动,给病入膏肓....的希腊继续提供资金援助的做法在 德国十分不受欢迎。 D. 经过心理专家的精心疏导,一年来心情沉郁的他豁然开朗....,终于走出心理的误区,过上了健康的生活。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第 9 号台风灿鸿于 7 月 11 日在浙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14 级,造成华东多数地区强降雨天 气。 B.“切实落实这一纲领性文件”,习主席高瞻远瞩,“将上海合作组织真正打造成地区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C.卢沟桥给人们上的第一课大概是重归浩翰的岁月长河。是的,以眼看世界,世界很小;以心“看”世界,世界很大。 D.在英国电影《鱼缸》结束的时候,人们大都会关切,走过了一段迷乱而孤独的青春之旅的米娅,离开小镇后,会有 怎样的新生活?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失衡格局正在迅速改变。互联网以平等、公开、透明,建立起以买方需求为核心的、讲究用户 体验的新商业秩序。 B.安倍政府在拒绝正确认识并深刻反省二战侵略史的背景下,日本安全政策的改变及其发展进攻性战力的军事动向应 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 C.球员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话语权能否得到体现,是衡量一个联赛职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D.止咳祛痰片是我厂里新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云”作比喻,形象地表述对“富贵”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周瑜轻松地指挥战争取得胜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限时训练二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谁都知道陕北是历史上的兵家纷争之地,(以至/以致)各个朝代兴修的古道纵横交错。眼前这个文安驿 竟是西魏大统年间所治,如今望去大约占地一百多亩,古时是有城墙围堰的,而今只剩下断璧残垣了。但不 知何时(树立/竖立)的一道浓缩陕北风情的石质牌坊,宽宽阔阔地立在古道北侧,一眼望去就知道里面当是 一处古风荡漾的老地方。果然,穿过牌坊就见有层层叠叠的窑洞顺坡而造, 。但仔细观察你 会发现,那一孔孔窑洞的式样略有差异,有的伸出齐齐的前檐,似将关中民居掖进了黄土崖,有如游牧风俗 与农耕文化的精妙结合;有的压嵌着层层石板,粗糙而不失规整,(泛/闪)着比黄土还硬朗的色 泽; ,敦敦实实一丝不苟,纵横的纹路且把富足展现;有的是平地起窑,有意将屋顶盖成拱形, 以抒发古驿人对传统民居的执著情感。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围堰 断璧残垣 B.前檐 古风荡漾 C.粗糙 层层叠叠 D.规整 敦敦实实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至 树立 闪 B.以致 竖立 闪 C.以致 树立 泛 D.以至 竖立 泛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陕北独有的风韵悄悄张扬着 有的是青石砌就的门脸 B.悄悄张扬着陕北独有的风韵 门脸有的是青石砌就的 C.悄悄张扬着陕北独有的风韵 有的是青石砌就的门脸 D.陕北独有的风韵悄悄张扬着 门脸有的是青石砌就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我市传统行业的一些企业个头长得慢,筋骨不够壮,有的就是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闻过则喜....,精神上松一 寸,行动上就可能慢一尺,稍不留心,就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B.在山东华宇工学院的体育场上,大二的男生正在进行耐力测试,第一圈学生们跑得还比较集中,可是从第 二圈开始,就有两名男生开始气息奄奄....,体力不支了。 C.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首位,培养造就文艺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艺人才, 努力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 D.近日,85 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诺奖的消息路人皆知....,这一奖项是第一位中国公民凭借在中国的 研究成果获得的诺贝尔科学类奖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去年的“双十一”,多家快递公司的业务量激增,仓库内快件堆积如山,为了避免去年的情况不再发生, 我市多家快递公司提早做好了迎战准备。 B.凭借出色的起跑、默契的配合和高昂的斗志,中国男子 4100 米接力队在第九道以 38 秒 O1 勇夺田径世锦 赛银牌,展现了中国短跑的整体成就。 C.在联合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中国和联合国共同发行了围绕中国残疾人为主题的邮票纪念版张,反映了中 国和联合国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意义重大。 D.有关人士认为,五部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思想高度、 艺术水准,体现出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发展。 二、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论语·里仁》中强调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的 句子是“ , ”。 (2)李密《陈情表》中的“ , ”两句表明自己日后将要报效皇上 的心迹。 (3) 辛 弃 疾 《 水 龙 吟 · 登 建 康 赏 心 亭 》 开 端 描 写 清 秋 时 节 楚 天 辽 阔 江 水 悠 长 的 句 子 是 “ , ”。 限时训练三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 甲 (无所用心/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 阴道上,目不遐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 过多福祉.(zhǐ)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 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 鬼话连翩....,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 们面前的,是朝暾.(tūn)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 乙 (世界/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 丙 (感 情/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 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胡文英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 ;心肠热,故 。虽知 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 ;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 。只是,有谁看 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dàn)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 (sù)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福祉(zhǐ) 目不遐接 B.朝暾(tūn) 鬼话连翩 C.怪诞(dàn) 惊魂甫定 D.悚(sù)然 钻之弥坚 2.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所用心 世界 感情 B.无所适从 视界 俗情 C.无所用心 视界 俗情 D.无所适从 世界 感情 3.文中划线处依次填入下列各词,顺序正确的是( ) A.悲慨万端 是非不管 冷眼看穿 热肠挂住 B.是非不管 悲慨万端 热肠挂住 冷眼看穿 C.热肠挂住 悲慨万端 是非不管 冷眼看穿 D.冷眼看穿 是非不管 热肠挂住 悲慨万端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 3 月 l5 日开始施行的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叫停经营者以各种方式设置的 霸王条款。但目前不少商家对此置身事外....,像青岛 38 元一只“天价虾”的现象依然存在。 B.一位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说:“阅卷时所看到的许多考生作文至今记忆犹新。有的感情 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忍卒读....,难以入目。” C.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8 日进入第二天。中方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苏伟表示,发达国 家目前承诺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援助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 D.表演时,铁花飞舞,鞭炮齐鸣,加上鸣锣开道....,气势极其恢弘壮观。12 名打铁花者一棒接 一棒,一棒铁花冲天而起,另一棒紧跟而来,棒棒相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今年 9 月 3 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活动,全国各地 举办了纪念大会、文艺演出、书画联展等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B.瑞典哥德堡大学研究人员对 4100 多名年龄 20 岁到 24 岁的年轻人研究一年后发现,那些 经常使用电脑或手机的人,更有可能出现压力增大、睡眠紊乱以及沮丧抑郁等问题。 C.在文理分科大讨论中,高中教师、学生及家长多赞成维持现状,大学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 则倾向于取消分科,出现了“当事者”赞成分科、“旁观者”取消分科的情况。 D.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还 比较陌生,但其实她早已蜚声国际,她是著名记者,擅长纪实性文学作品。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古 诗 词 中 , “ 眼 泪 ” 与 “ 悲 愁 ” 总 是 结 合 在 一 起 。 如 《 诗 经 · 氓 》 “ , ”写出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白居易《琵 琶行》“ , ”写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李商隐《锦瑟》 “ , ”虽然它所渲染的意境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及,但它却真 的写出了诗人的悲哀。 限时训练四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小面一段文字,完成 l~3 题。, 播种的季节,我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耕种在这片土地上。深埋在泥土 里的树根、石块,磕拌..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 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脱、逃避)在给予..我生命 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 ,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废..时间,去无 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艰苦),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 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我决不 (希望、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决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为谦卑。 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像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 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给(jǐ)予 锈钝 B.磕拌 汗流浃(jiā)背 C.颤( zhàn)抖 权利 D.耗废 自艾( yì)自怜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逃脱 艰辛 希望 B.逃脱 艰苦 企望 C.逃避 艰辛 企望 D.逃避 艰苦 希望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须我问为什么 如一个母亲孕育着生命 B.我无须问为什么 如一个母亲孕育着生命 C.无须我问为什么 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 D.我无须问为什么 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去年年底,95 岁老红军栗元海溘然仙逝,一生没有婚娶的老人别无长物....,独独留下 一张当年解放军西南军区核发的《革命军人证明书》,被家人视为珍物。 B.大红官门式样的背包、龙椅图案的抱枕、朝珠耳机……一样样镂刻着历史印记的物什 以现代化的面貌粉墨登场....,让人眼前一亮。 C.教育要走出板着面孔教育人的误区,特别是作为地方教材的校本课程更要有乡土气息, 而且要接地气,多些下里巴人....,少点功利。 D.新闻讲究真实性,我们可以有一说一,实话实说,但不能牵强附会....,借所谓网民之口, 说出不经之谈,其报道难逃哗众取宠之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 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B.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不仅让人们可以清晰看到一件文物“旧貌换新颜” 的过程,还能感知到平日里隐身展品背后的“文物医生”的存在。 C.“具有较高的文献性,是衡量一部报告文学能否成为优秀之作甚至经典的必备条件。” 不过,报告文学能否与时下流行的“非虚构”写作完全画等号,尚无定论。 D.2 月 23 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以“国际和平与安全”为主题的公开辩论会,拉 开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 70 周年的序幕。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 似的感叹:______ _ _,____ ____。 (2)《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 __ _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 焉,_____ ___”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3) 王勃 在 《 滕 王 阁 序 》 一 文 中 给 我 们 留 下 了 千 古 名 句 “ _______ _ , _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4)《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 ____, 。”抒发了陶渊明 自责自悔之情,同时也有自我安慰之意。 (5)李密《陈情表》中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 _____ ___,_____ ___。 限时训练五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遥远的一个梦了。记得儿时,在滴滴答答的 雨帘下,我们撑开油纸伞,一爿爿烟雨葱茏..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纷. 至 沓 来. . ., 让 人 ( ) 进 入 梦 境 。 现 在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纸伞,它于何时何地发明,又是哪一个独具慧心的匠人所造,现已无从考证。但我想, 油纸伞的出现,一定是在江南,被潇潇暮雨氤氲..着的江南,很容易使人产生创造的灵感。于 是,一把把油纸伞,从江南仄仄的小巷里走出,伞下的人或是明眸浩齿....的女子,或是一袭青... 衫.的书生,静静地在雨中沉思、遐想或踟蹰..彷徨,那么宁静,那么( )。或是两把油纸伞交 错磕碰而过,蓦一回首....,便擦出了爱的火花,产生了如水的柔情。正像在《雨巷》里徘徊..的 诗人,苦苦等待着眼睛里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也正像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里,是油纸 伞( )了许仙、白娘子的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1.文中加点的词或短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葱茏 纷至沓来 B.氤氲 明眸浩齿 C.一袭青衫 踟蹰 D.蓦一回首 徘徊 2.依次填人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忽然 典雅 演示 B.忽然 文雅 演绎 C.恍然 典雅 演绎 D.恍然 文雅 演示 3.依次填人第一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 ②能模糊地见到它们的赝品 ③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④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 ⑤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 A.①③②④⑤ B.③④①②⑤ C.③①⑤④② D.①②④⑤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3 月 1 日,法国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馆被盗,20 件珍贵藏品不胫而走....。该馆中保存着 1860 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掠的大量珍贵文物,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 B.本赛季的全国女排联赛在对抗性和观赏性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八强战之后,比赛打 得更加难舍难分....,这与四位名帅的排兵布阵和临场指挥不无关系。 C.在 2015 年央视网络春晚上王铮亮演唱了《最远的距离》,他那温暖醇厚又不失清亮的嗓音, 让现场每位观众耳濡目染....,沉浸其中,让每一个归心似箭的人热泪盈眶。 D.年初,一幢 3D 打印的建筑在苏州正式亮相。建筑墙体上的波浪形纹理层次分明,层与层 之间密不透风,看上去浑然一体....。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打车软件“嘀嘀打车”通过微信支付车费优惠额度的增加,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撒 钱”大战再次升级,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 B.举办微山湖放鱼节,有助于进一步加大微山湖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群众关心水域 生态环境、呵护水生生物资源的意识。 C.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的《死水》以想象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整 饬著称,因而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D.好多部门都希望借助学校这个阵地来实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效果,殊不知,对孩子的 教育不能仅靠征文、演讲、手抄报等比赛来完成。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杜 牧 在 《 阿 房 宫 》 中 对 秦 国 贪 婪 掠 夺 而 又 挥 霍 财 富 的 行 为 提 出 批 评 的 句 子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诗人洒酒祭月,寄 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3)韩愈在《师说》中揭示择师标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时训练六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因为先天具有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纷繁复杂的人物事件、恢弘磅礴....的战斗场 面等,长期为影视界所(钟情/衷情)。 , ,再现那些震憾人心....的历史瞬间,具有广泛的 观众基础,在当代萤屏..上占据很大比重。 从时代文化建构的高度来看,反映历史和时代的本质真实、塑 造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始终是抗战剧创作的努力重心。对于创作者来说,抗战历史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宝 库,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篡改/窜改)。国仇家恨、生死存亡和敌我对决是抗战题材作品吸引人的重 要内核,但为了吸引人,违背历史事实地(大事/大肆)渲染、拼贴、嫁接..,已经构成当下抗战剧创作的 潜在风险。一些陷入闹剧的抗战剧,已然丢弃了中国战争题材和历史题材的传统文化底蕴....,徒有夸张、扭 曲、戏谑..的展示,历史的真实和教益悄然退居幕后,艺术的真实和艺术的感染也成了空洞的说辞..。 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恢弘磅.礴(páng) 萤屏 B.震憾人心 戏谑.(xuè) C.叱咤.风云(chà) 嫁接 D.文化底蕴 说.辞(shuō)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钟情 窜改 大事 B.衷情 篡改 大事 C.钟情 篡改 大肆 D.衷情 窜改 大肆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是以抗日战争为话题的电视剧,讲述当下国人甚至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 B.讲述当下国人熟悉甚至亲历的历史事件,还是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电视剧 C.其中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电视剧,剧中的历史事件有的还是国人亲身经历的 D.尤其是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电视剧,讲述当下国人熟悉甚至亲历的历史事件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直不瘟不火....的京津冀一体化问题,逐渐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随着路线图越来越明晰,北京、天津、 河北三地之间的产业转移也被提上日程。 B.当年,一文不名....的沈从文为旧生活所窒息,被新生活所感召,毅然决然地放下枪,拿起笔,要以文学闯 天下,他所到的第一个城市就是北京。 C.从美国购买巡逻艇,从韩国购买战机,从澳大利来购买搜救船,菲律宾频繁抛出军购大单,但是实际上 军费开支却捉襟见肘....。 D.2015“天猫双十一”的指挥部将从杭州迁至北京,原因是北京更具“国际影响力”。离双十一还有一个月, 天猫已经迫不及待....要把全世界卖给你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在 2015 年喀山游泳世锦赛上,中国选手宁泽涛以 47 秒 84 的成绩夺得了男子 100 米自由泳决赛的冠军, 成为史上首位获得该项目世锦赛冠军的亚洲人。 B.长三角作为中国第一大经济区,经济融合之所以快速发展,是因为上海和苏南的部分地区生产水平和技 术差距不大,长三角的城市也比较密集。 C.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稀土采矿证最新名单,全国稀土采矿证数量由此前的 113 个削减到 67 个。这一决定 完全是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的考量为目的。 D.从 2015 年 6 月 1 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完善药品采购,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 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 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如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特点的句子是这样描 述的:“ , 。” (2)庄子在《逍遥游》中“ , ”,讲了大与小的关系,说明小 的往往理解不了大的。 ( 3 ) 辛 弃 疾 在 《 永 遇 乐 · 京 口 北 固 亭 怀 古 》 中 追 慕 英 雄 孙 仲 谋 , 用 “ , , ”,写出了昔日的繁华,现在都已不复存在的无 可奈何的心情。 三、作文审题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2015 年 11 月 7 日,天津人段先生夫妇去长沙旅游,在长沙一家餐厅吃饭时,段先生感觉口渴,却被 告知白开水 8 元一杯。无奈之下,夫妇俩花 24 元为三杯白开水买单。这对夫妇离开长沙时,越想越不是 滋味,“走了大半个中国,也没碰到过这种事”。 长沙市发改委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商家在提供商品和服务前,已经明码标价,并在消费 前告知顾客,行为即为合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发改委领导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餐厅营业是市场价做指导,商家如果没有虚假经营,政府无 权干预。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在网上引起热议,网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论不一。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立意: 限时训练七 一、(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小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 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 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 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 以及为园林建筑 甲 (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 乙 (蕴 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 丙 (吟咏/涵咏)起来锒. 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稔(shěn)冬祥 意蕴 B.楹(yíng)联 齿颊留香 C.言简意赅(gāi) 撰写 D.镌(jùn)刻 锒锒上口 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万户栖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题写 内涵 吟咏 B.题签 内涵 涵泳 C.题写 蕴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的我们,已经很少静得下心来好好读书了,即便读也是东鳞西爪....浮光 掠影的文字信息的汇集,难得有对着美食大快朵颐式的阅读快感。 B.与作风问题一样,会风问题也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克服 不良会风不可能倚马可待....,整改会风没有休止符。 C.梁文道毫不客气地批评说,目前中国大部分文化节目都老态龙钟....,使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失 去了年轻人这一广大的受众群体。。 D.《奇特的年份》是帕斯捷尔纳克用象征手法写成的短篇小说,其独特之处在于完全通过“表 现”来传递作家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他另起炉灶....之举。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 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B.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灰霾天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 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C.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 为。 D.小说《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去世之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 短短几天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的缅怀他的文章。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空 1 分) (1)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点,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孔子在《论语》中说:“____ _ ,____ __ 。”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说明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要回归田园的句 子是:____ , 。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____ _ ,____ 。 限时训练八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3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① ,烟台大学 7 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照片蹿.红网络。这些老人 ② 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 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 其实,我们 ③ 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李商隐《咏 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 然流行。一些人以为宁.剩毋缺才够档次,以为一饭千金才算有面子,于是个人消费竞相攀比、 ④ 奢华。 太史公高呼:“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司马光也谆谆告诫:“取之有度,用 之有节,则常足。”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厉行节约,13 亿人积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 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蹿.(cuàn)红 奢靡.(mí) 宁.(nínɡ)剩毋缺 一饱之需 B. 蹿.(cuàn)红 奢靡.(mǐ) 宁.(nínɡ)剩毋缺 八珍九鼎 C. 蹿.(cuān)红 奢靡.(mí) 宁.(nìnɡ)剩毋缺 厉行节约 D. 蹿.(cuān)红 奢靡.(mǐ) 宁.(nìnɡ)剩毋缺 积腋成裘 2.文中①②③④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日前 ②自愿 ③一直 ④追逐 B.①近期 ②志愿 ③一直 ④ 追求 C.①近期 ②自愿 ③一贯 ④追求 D.①日前 ②志愿 ③一 贯 ④追逐 3.文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莘莘学子 B.一饭千金 C.谆谆告诫 D.聚沙成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美国索尼公司制作了一部广泛引发关注的《刺杀金正恩》的影片,制作虽然粗糙,剧情狗血,但至 少就影片的制作到公映而言,美国始终在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这一封闭的国家。 B.农民工小秦从寒风中钱款吹散一地,到钱款被纷纷送还,我们看到警方的用心、路人的良心、社会 的爱心,这一切汇聚成可贵的正能量。 C.要改变城管被“妖魔化”的现状,首先要为城管的职责准确定位,解决地方政府把“烫手山芋”都 推给城管,“城管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的怪现象。 D.近来,许多青少年戴着“头上长草”的发卡,这些卡通发卡有小草、小蘑菇、玫瑰等造型,一经推 出即刮起流行旋风。对此,有人欣然接受,认为此举可以舒缓压力和焦虑,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头上插草 有点不吉利;更多人表示“我不会戴”。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出现了所谓国学热。 。 。 。 。 。 。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 而是学理或技术性争论。 ①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物种是“坏的”,要不能随便认为哪种文化不应该存在。 ②关于国学到底“好不好”这样的问题几乎没有意义。 ③但居然演变成一种“轻浮”的文化争论,这就让人失望了。 ④何况国学存在数千年,自有其伟大力量和深刻道理。 ⑤过于随便地进行批判,没有任何建设性。 ⑥国人对国学有兴趣,本是理所当然的事。 A.⑥④②③①⑤ B.②①④⑤③⑥ C.②①⑤③④⑥ D.⑥③⑤①④②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从师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 ,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 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民易《琵琶行》 “ , 。”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3)中国有一句古话,叫“ , ”这是孔子的一句话,许多人认为这是 孔子在提倡“平均主义”,其实,孔子的意思是说,不公正才会导致社会的动荡。 三、审题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微博正文 北大四川招生组 +关注 06-28 09:36 来自 iPhone 5s 兄弟,过去五年你们砸钱买走的唐某、郭某,需要我讲吗?我们也再次说明,拿分来跟北大谈钱的, 门儿都没有! //@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兄弟,给考生介绍北大情况,让学生更好地选择,你夸张一点也没 问题,但非要超越政策,拿钱诱惑考生,就不怕教坏小孩子吗? @北大四川招生组 某校招生组给文理科前十选择北大的考生挨个电话,称北大欺骗了他们,不会满足他们的专业志愿。 在此我们回应: 1、招生组的承诺,一诺千金,目前报考各个专业的人数也十分合理,没有任何不满足的可能;2、从 近五年的历史看,恰恰是某校多次毁约,没有兑现其承诺。请不要继续骚扰北大准新生。 事件回放:2015 年 6 月 28 日,作为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北大和清华的四川招生组在微博上掀起了 骂战,互相指责对方以非常手段争夺高考状元。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限时训练九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我国的竹文化渊远流长....,竹与松梅誉享誉“岁寒三友”,同梅兰菊共称“四君子”。这是因为.竹子枝 竿挺拔颀长,枝叶婆娑,情趣盎然,它常年青翠,凌霜傲雪,倍受青睐。人们如徜徉于青青翠竹之间, 清新惬.意马上形诸面颊,闲情逸志....就会 甲 (充溢/充斥)心胸。难怪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 竹”。竹,无桃李之秾艳,□□□□□□,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它坦诚 无私,朴实无华,不 乙 (苛求/渴求)环境。文人墨客竞相挥毫吟咏竹子,绘画抒怀,形成了我国独特 的竹文化。 竹简的利用使中国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溯到殷商,为文化的发展与历史文献的传存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国的竹管音乐,也是一种远离尘嚣的最清纯、最原始的天籁之声;历代竹诗、竹画层出不穷,琳琅满 目,蔚为壮观。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升华成了做人的精神风貌, 虚怀、永葆.青春、宁折不屈等被列入人格道德美的范畴,其内涵已形成中华民族 丙 (品性/品行)、禀. 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无误的一项是(3 分) ( ) A.渊远流长 因为.(wèi) B.惬.意(qiè) 闲情逸志 C.汗马功劳 宁.可(níng) D.禀赋 永葆.青春(bǎo) 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有松柏之伟岸 B.无松柏之伟岸 C.有梅菊之高洁 D.无梅菊之婀娜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充溢 苛求 品性 B.充溢 渴求 品行 C.充斥 苛求 品行 D.充斥 渴求 品性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许多人对自身存在的生活小毛病和长期形成的不良嗜好大都不以为意....,久而久之,这些 看似细微的小节 可能潜藏了健康大隐患! B.正值日韩争夺樱花起源地之际,有自知之明....的中国樱花产业协会在广州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樱花真正的 起源地是中国,且有日本权威的樱花专著证实。 C.广受欢迎的文化节目《中国成语大会》之所以成功,首先是节目包装别有用心....,舞台设计前卫,舞美基 调亮丽,参赛队伍从名字上就显示着浓浓的中国风。 D.竞争上岗机制的建立,让大学毕业后羽翼已成、知冷知热....的年轻人看到了希望。竞争上岗成功,意味着 他们在某一领域或部门可以独当一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 2015 年年会,因中国的主场 外交而异彩纷呈,因对全球乃至亚太地区发展的思考探索而意义深远。 B.刘鹏局长明确表示,开展足球活动,绝不是说不开展别的体育活动,而是各种体育活动都充分开展, 足球应该在当中起到一个引领的表率作用。 C.2015 年,我国计划发射 4 颗“北斗”全球导航试验卫星,完成 20 次宇航发射,将超过 40 个航天器送 入太空,成为中国航天发射的又一个密集年。 D.国家旅游局组织各地开展了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了欺行霸市、垄断市 场、非法经营、 欺客宰客、强迫消费等行为。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 分)。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东南角的城隅之上。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后所作。②黄华: 菊花。 (1)诗人“把酒不知厌”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 分) (2)有人评价“秋风发上生”用语生新奇警,请简要分析。(4 分) 限时训练十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睿.智豁达的苏轼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不懂涛光养晦....,不能自用其才。而历经宦海沉浮....的王 安石比苏轼更为洞明,在《贾生》诗中他 提出了自用其才的标准。他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 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 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这是很有见地的经验之谈,显然,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笃..,值得后人深 思和借鉴。 透视贾谊的人生际遇和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诗作情怀,我们可从中受到启迪,那就是要学会刚愎自用....,方能成才。 刘禹锡在《学阮公体》诗中曾言:“(甲)”,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即贾谊们的痼.疾。 他们往往多愁善感,情绪多变。遇有顺境,就激情满怀,意气风发,“(乙)”;而遇到逆境,就心怀愤懑.,一愁莫展....且 自感怀才不遇,“(丙)”。有的甚至义气用事....,自暴自弃....,于事无补,于己有害。 今天我们生正逢时,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以“出世..”情怀,自用其才。因为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夫君子之所取者远, 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睿.智(ruì) 涛光养晦 B.何啻.(chì) 宦海沉浮 C.痼.疾(gù) 一愁莫展 D.愤懑.(mǎn) 义气用事 2.上面所选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 当的一项是 A.深笃 B.刚愎自用 C.自暴自弃 D.出世 3.依次填入第三段甲、乙、丙三处的语句,句意连贯、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②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 ③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A.①③② B. 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等,但是古往今来很少有人心甘情愿过这 种生活。 B.是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呢?还是根本没养成读书习惯呢?造成国民阅读状况堪忧的原因很多,消除阅读隐忧势 在必行。 C.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 毫含糊。 D.休闲方式各种各样:古人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在电脑上聊 QQ,真是因时而异,因人而 异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观众认为电影《狼图腾》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是让狼成为主角,缺乏对图腾的诠释、阐发和张扬,没有强化精神层面 的升华所导致的。 B. 迟子建的作品既有地域性又有普遍性,从《额尔古纳河右岸》到《群山之巅》,她的目光始终关注着北中国奔流的河 水、苍茫的群山。 C. 我们曾经大力推崇鲁迅怀疑、批判和抗争的精神,然而在当下,不但这种精神没有被很好地继承,而且被很多人遗忘 甚至铲除。 D.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如今大多数医院的医疗水平、就医环境与以往相比均有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也 大有好转。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4 分)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三、审题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快到暑假了,一位富翁到一间自己一直捐助的贫民区小学进行参观。临走,富翁向学校 提出了一个愿望:从孩子中 挑选三个幸运儿,跟他一道到夏威夷度过即将到来的美妙假期。 最终,学校找来了三个合适人选,富翁向他们发出邀请。 第一个孩子欣然接受了。能亲身体验以往只出现在梦境中的新奇生活,他感到非常高兴。 第二个孩子先是担心自己不能适应,但最终还是答应了。 第三个孩子表示感谢后拒绝了。他认为假期就该好好工作,那样的假期对于他来说不切合实际。 假期很快过去了。 第一个孩子恋恋不舍地回来了,对美妙的假期生活一直念念不忘。 第二个孩子神色凝重地回来了,比以前更加卖力地学习和工作,坦言日后也要当富翁。 第三个孩子通过努力工作挣到了 78 美元,他感到非常满意。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立意: 限时训练十一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那个时候,我混沌无知....,尚不谙世事,但每一个毛孔都(飞扬/激扬)着快乐。那条河,叫桃源河,距 我家不远。其曲折宽阔,水清透底,经年不息,从大山中蜿蜒而来。河的拐弯处,是河湾,河湾成了水 潭。______,几乎看不出它的流动。奔向水潭的水,哗哗地流淌,到了水潭,便无声地静默,宛若一个 人的静思,待出了水潭,又是哗哗地流淌,(卷/涌)起雪白的浪花,奔向远方。 正是盛夏,我们奔向河水,游泳,捉鱼,逮虾。我们比赛潜水时间的长短,_____。有时站在水里, 让成群的小鱼贴着皮肤拱来拱去,享受那麻酥酥...的柔软感觉;有时,我们爬上高高的崖石,表演跳水, 跳水也只能像木桩一样笔直落入水中,笨拙..可笑。 青山、绿竹、山柳、草滩、怪石,一簇簇...、一片片的,错落有致....,漫布..两岸,溶入..水声、鸟鸣、牛哞…… 蓝天下,青山怀抱中,声色辉映,(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清神悦耳。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蜿蜒 混沌无知 B.笨拙 麻酥酥 C.漫布 错落有致 D.溶入 一簇簇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飞扬 卷 心旷神怡 B.飞扬 涌 赏心悦目 C.激扬 涌 赏心悦目 D.激扬 卷 心旷神怡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水潭像一口硕大的水塘,深且静/在水里,能看清水底五彩斑斓的石头、水草和游鱼 B.一口硕大的水潭像水塘,深且静/在水里,水底五彩斑斓的石头、水草和游鱼能看清 C.一口硕大的水潭像水塘,深且静/在水里,能看清水底五彩斑斓的石头、水草和游鱼 D.水潭像一口硕大的水塘,深且静/在水里,水底五彩斑斓的石头、水草和游鱼能看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市场环境愈发复杂的当下,卫浴企业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产品创新与售后 服务两不误, 才能如釜底游鱼....,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B.这座建筑密度极低的城市,垂柳袅袅,花香阵阵;置身于这柳暗花明....的静谧中,立感 远离了尘世 的喧嚣,忘记了工作的疲劳和生活的烦扰。 C.她一登场就成了焦点,她那卓尔不群....的性格,完全不同于任何一种类型,如同天地精 华滋养的仙 界奇葩一样,放在哪里都与尘世格格不入。 D.今日受阅步伐雄,明日沙场建奇功。这一群活灵活现....的将军领队,必将带出一支支能 打胜仗的雄 师劲旅,昂首阔步踏上强军征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面对扑朔迷离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陆续出台了降准降息、减 税降费和稳 定市场等,效应不断显现。 B.中信证券表示,公司有几名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有关问 题,他们的调查 工作尚在进行之中,公司将予以积极配合。 C.截至目前,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 1.7 万公里,动车组列车运营数量达 1800 组,每年发送 旅客 9.1 亿人次,均位居世界第一位。 D.哲学家为何离开学术界?一方面是来自现实生活的重重压力造成哲学家受到伤害, 一方面则是学 术界存在的种种弊端令哲学家心灰意冷。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 分)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②,三年从事亚夫营③。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辛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 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③亚夫营:汉代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 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1)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颔联。(4 分) (2)诗歌中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感情,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 分) 限时训练一答案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 【答案】D 【解析】A 偈 jì B 置疑 C 桥墩 【考点】考查内容:字音、字形 考查能力:识记 A 应试策略及技巧:(1)加强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积累和训练。 (2)把字放到一定的语境中与词义联系起来,据义定音。 (3)形声字,严防声旁误导,集中记忆。 (4)形似字,看清细微差别,比较记忆。 (5)方言字,明确方言特点,分类记忆。 2. 【答案】B 【解析】停伫:停留伫立;停驻:停止,停留。修缮:修理建筑物等,是指把设施恢复到原来的服务功 能;修葺:指房屋、庄园等建筑或林木、花圃的修补、修缮。“飞”比“伸”更符合在崖石边上屋檐的形象。 【考点】考查内容:近义词的辨析(实词或虚词) 考查能力:表达应用 E 应试策略及技巧:以义辨形、以音辨形、以偏旁部首辨形,注意品味语境进行辨析,平时加强积累。 3. 【答案】D【解析】D 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只用于环境或理解,适用对象不当; A 激浊扬清:原来比喻 除去坏人,奖励好人。现在比喻发扬好的,去除坏的;B 秀色可餐,双义成语,景美或女子美; C 病入膏肓:形容病情十 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考点】考查内容: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考查能力:表达应用 E 应试策略及技巧:(1)平日积累与训练。(2)注意适用范围(语境),感情与语体色彩,语法结构等的不同。 4. 【答案】C【解析】A:“灿鸿”加引号;B:第一个逗号放在下引号里面;D:句末问号改为句号。 【考点】考查内容:标点符号 考查能力:表达应用 E 应试策略及技巧:注意各类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技巧积累 5. 【答案】C【解析】A、宾语残缺,在“透明”后加“的宗旨”; B、中途易辙,把“安倍政府”放在“在”的后面; D、句式杂糅 “主要成分是……配制而成” 【考点】考查内容:考查辨析语病能力 考查能力:表达应用 E 应试策略及技巧:凭语感扫描,用方法检验。 ⑴单句采用紧缩法,先抓主干后理附加。 ⑵复句要先看关联,然后以分句为单位,采用紧缩法 15.【答案】(6 分)(每句一分)(1)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谈笑间 樯橹(强虏)灰飞烟灭 【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 等。如: “跬”“至”“樯”。不要漏掉“故”。 【考点】本题考查灵活理解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 A。除第二句较简单外,其他两句依旧是常见名句,提示语简 单明了,但几个同音异形字易写错;课外考查学生较为熟悉的“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根据提示语,学生不难 想到。 限时训练二答案 一、(15 分) 1.A(断壁残垣) 2.D(“以至”和“以致”,都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其中“以致” 多指不好的结果。“树立”多用于抽象的事物;“竖立”用于具体的事物。“泛”意为“透 出”,而“闪”意为“闪烁”,前者与“色泽”搭配更恰当。) 3.C(第一处上文描写“窑洞顺坡而造”,接下来以“窑洞”为陈述对象与上文衔接连贯。由 此可排除 AD 两项。第二处从前后的几个并列分句看,应是“有的……有的……”结构,可排 除 B 项。) 4.C(A.“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就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这里应用 “沾沾自喜”。B.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 灭亡。这里应用“气喘吁吁”。D.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 5.B(A.不合逻辑,应改为“为了避免去年的情况再次发生”。C.句式杂糅,“围绕中国残 疾人为主题”应为“以中国残疾人为主题”。D.成分残缺,句末应加上“的态势”。) 二.(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限时训练三答案 一、1.C(A,目不暇接;B,鬼话连篇;D,悚(sǒng)然) 2.B(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道按哪个办法做才好;无所用心:不动脑子,对什么 事情都不关心;乙、丙两句考虑与后文“开”“扫”的搭配) 3.B 4.C (A.置身事外: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不符句意,应为“置之不理”。 B.不忍卒 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合语境。C.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 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使用正确。D.鸣锣开道: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 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望文生义。) 5. B(A.搭配不当,应该将“纪念活动”改为“纪念日”。 C.成分残缺,在“旁观者”后加“主张”。D. 主客颠倒,应改为“大多数中国读者对于这个名字”。) 二、.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 日暖玉生烟。 限时训练四答案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A(B 项“磕拌”应为“磕绊”;C 项“颤抖”应读 chàn;D 项“耗废”应为“耗费”) 2.C(逃避: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逃脱:逃离(险地)、逃跑、摆脱。艰苦和 艰辛同义,但艰苦侧重客观条件方面,艰辛侧重心理感受:企望比希望感情色彩更强烈,程 度更深:) 3.D 4.B(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粉墨登 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下里巴人:原指战国 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牵强附会:把本来没有某种 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 5.A(B 项,语序不当,将“不仅”调至“让人们”后:C 项,一面对两面逻辑不当。D.主 语残缺。)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5.(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5)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限时训练五答案 一、1、B (明眸皓齿) 2、C(恍然:仿佛。忽然:表示情况发展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文雅:形容言谈举止温和有礼貌。典雅: 优美不粗俗。演示:利用实物或实验、图表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显示出来。演绎:铺陈,发挥) 3、C 4、D(“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A 项用错对象。“不胫而走”比喻消息或新闻传播迅速。 此处应为“不翼而飞”。B 项不合语境。“难舍难分”形容彼此感情很好,难以舍弃分离。此处应为“难解 难分”。C 项不合语境。“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此句没有“经常”的 意思。) 5、B(A 句式杂糅。应改为“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或“导致微信支付系统 暂时瘫痪”C 不合逻辑。提高内容在前 D“实现”与“效果”动宾搭配不当) 二、1、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2、人间(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限时训练六答案 一、1、D(荧屏 震撼人心 叱咤.风云(zhà)) 2、C(衷情:内心的情感。钟情:感情专注(多指爱情)。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 理论、政策等。 窜改:改动,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如窜改原文。,“大事”为“大力从事”。“大 肆:无顾忌地(多指做坏事)。不同点在于,“大事”是形容褒义时用,而“大肆”一般指贬义) 3、D 4、A(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5、A(B“上海和苏南的部分地区”有歧义。C 句式杂糅。“出于……考量”或“以……为目 的”D 成分残缺。应为“完善药品采购机制”) 二、1、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三、立意 从消费者段先生夫妇的角度:要勇于争取自己的权益,要敢于斗争 从餐厅的角度:可以从规则、友善、诚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角度进行立意。 从发改委的角度:可以从责任、推脱、不作为等角度进行立意 从发改委和商家的角度:可以从自律与他律等角度进行立意 从餐厅和消费者的角度:可以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换位思考等角度进行立意 从网友的角度:可以从对推动中国消费维权等角度进行立意 限时训练七答案 一、1.D 正确读音及字形为:稔 rěn 镌 juān 朗朗(琅琅)上口 2.C 本题考查对联的相关知识,可通过平仄、词性及对联的意思进行判断。“万户”“千家”词性与“冬尽”不匹 配,排除 AB;“缕缕”平仄与上联的“点点”不匹配,排除 D。C 项在内容上能够照应“过年”,词性、结构、平 仄也合适。 3.A “题写”指书写,“题签”多指为书籍、卷册封面题写标签;“内涵”多指内在涵养,“蕴涵”指包含;“吟咏” 指咏唱,声调有抑扬地念,“涵泳”指深入领会。 4.A (东鳞西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也说一鳞半爪。倚马可待:比喻文章写得快。老态龙钟:形容 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另起炉灶:一是比喻重新做起,二是比喻另立门户或另搞一套;此处应为“独 辟蹊径”之意。) 5.C(A.缺少介词,在“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前加“对”。B.将“不仅”放到“灰霾天气”之后。D. 偷换主语。) 二.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限时训练八答案 1.C(“蹿(cuān)红”“奢靡(mí)”“宁(nìng)剩毋缺”“集腋成裘”) 2.A(①“日前”,几天前,前些天;“近期”,指近来的一段时期,往往指从现在开始的将来一段不长的时期。②“自 愿”,代表一种心情,自己愿意而没有强迫地去做的,如:自愿的行动;“志愿”,代表一种愿望,一种明显高于“自愿” 的愿望。③“一贯”是形容词,意识是思想、作风等从不改变,一般做定语,如“这是他的一贯看法”“我们一贯认为”; “一直”是副词,只能做状语。④“追求”,用积极的行动达到某种目的,如追求财富荣耀,也特指追求异性,偏重在 于求,求所得。“追逐”,追赶,例如追逐嬉戏;也指追求,如追逐名利,偏重逐,要追赶上某个东西。) 3.B(“一饭千金”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见《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与漂母典故。) 4. D (A 关联词语摆放位置不当 B 另起炉灶 C 搭配不当) 5.【解析】第一步,确定首句。比较⑥②两句,其中第⑥句中的“有兴趣”跟“国学热”在内容上紧密相联,故选⑥。 排除 B、C。第二步,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序。第⑥句中的“本是”与第③句的“但”构成转折关系;第③句中 的“‘轻浮’的文化争论”与第⑤句中的“随便地进行批判”的内容紧密相联;而第①句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对第⑤句 的解说;第①句与第④句构成递进关系。排除 A。 二、(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2)春江花朝秋叶月,往往取酒还独倾。 (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三、参考立意: 清华北大抢状元,抢得是高分还是人才?或许是想培养出公众渴求的大师,或许是展示求贤若渴的姿态,又或许,只是为 抢而抢…… 观点 1 唯分数论英雄不可取.作为国内一流大学,理应对应试教育有较清醒的认识,不应该过度地热衷于“状元”, 如此做法,只能让人看到所谓一流大学的“小”。 观点 2 给教育独立与尊重,而不是舆论绑架。从某种意义上,大学被媒体与公众绑架了,屈从于世俗偏见,不是 因为爱惜人才,而是保护学校名誉——民众追求“公平”,欣赏一分之差见高低、争生死;媒体则以造星的眼光及趣味来 谈高考。 观点 3 抢状元非本事,能够培养出一流人才才叫能耐。大学之大,在于培养挖掘不同天分的学生的各种潜力,让 他们日后成为各行各业的“状元”,这才符合教育理念。 观点 4 大学之大,在其风度。为抢生源而掐架,超出了竞争应有的尺度,失了风度,没了气度。 限时训练九答案 一、1.D(A.“渊源流长”应为“源远流长”。B.“闲情逸志”应为“闲情逸致”。C.宁 nìng 可) 2.B(依据前面“无桃李 之秾艳”与后面“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可以判定选择) 3.A(充溢:充满,洋溢。充斥:充满,充塞。含厌恶意。苛 求:过严地要求。渴求:迫切地要求或追求。品行:有关道德的行为。如品行端正。品性:品质性格。综合语境选择)4.A ( A.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这里使用正确。B.自知之明:指透彻地了解自己(多指缺点) 的能力(常与“有”“无”连用)。这里语意范围不当。C.别有用心: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这里褒贬色彩 不当。D.羽翼已成: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已经完备(多含贬义)。知冷知热:形容对人非常关心体贴(多用于夫妻之间) 5.D(语序不当,“全球”与“亚太地区”调整。B.语义重复赘余,可删除“引领的”。C.搭配不当,可在“成为”前加 上“2015 年”) 二、(1)【答案】因为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2 分);被贬的失落惆怅难以排解,所以诗人病后频频把盏,借酒消愁 (2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借酒消愁愁更愁,酒不醉人人自醉。结合情境,作者病后独在异乡、思乡心重,加之被贬的失落心情,多种情 感交织在一起,登亭作诗,自然把酒不厌。 (2)本来是秋风吹动人的头发,诗人却用比拟方式形象地说秋风是从头发上生出(2 分),这样就不仅指秋风萧萧,而 且指年华逝去,白发新生,暗示了诗人凄冷落寞的情怀(2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秋风发上生:暗指头发凋零或始生白发。李贺《南山田中行》:“秋野明,秋风白。”秋,这里可喻指白色,答题时 应该首先指出用的是比拟的修辞手法,再结合语境回答修辞的效果。 限时训练十答案 一、(每小题 3 分,15 分) 1. D(A 项,韬光养晦;B 项,全都正确;C 项,一筹莫展;D 项,愤懑 mèn,意气用事) 2. C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符合语境。A 项,深笃 :形容感情深厚诚挚。与诗人们眼光 不搭配,应改为“深邃”。B 项,刚愎自用: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 以为是,固 执任性。感情色彩不对。D 项,出世:依据前后语境,应该改为“入世”,指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 3. C 4. A(B 项,第一个问号改成逗号。C 项,引号中的逗号移到引号外面。D 项,“QQ”后面应该用句号) 5. B(A 项,“主要原因” 与“导致”杂糅。C.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不但”应该放在“这种精神”的后面。D 项, 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可去掉“使得”;“环境”与“提高”搭配不当) 二. 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 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 “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 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 疏桐、鸣蝉将诗人的 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乱”实际上是全诗的纲(线索),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 想的内容,使诗歌内容多而集中。 三、立意可以从材料内容入手。可从三个孩子任一切入,褒贬皆可;可从孩子的两两比较中切入,明确 褒贬;可从三个孩子的综合比较切入,辩证看待。 立意亦可以从材料含义入手,谈及“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方式”“面对新奇”等话题。 立意参考: 1.踏踏实实过日子是正道 2.踏实过活,创造人生 3.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4.体验多姿的生活 5.勇 于尝试不同的生活 6.放飞生活,有所追求 7.生活需要好奇心 8.敢于追求更好的生活 9.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10.拒绝沉湎美好回忆,努力创造美好生 活 11.生活,靠自己争取 12.热情拥抱生活 限时训练十一答案 一、1、D(融入) 2、B(飞扬:形容精神兴奋得意,符合少年快乐的语境。激扬:激动昂扬,笼统,没有体现出快乐语境来。 ABC 二.【答案】(1)颔联情景交融。诗句中描写了春花细柳柔媚多姿尽情开放,紫蝶黄蜂似乎钟情美丽的花草, 在草丛中翩翩起舞的春意盎然的画面,其中蕴含着作者享受春天美景的陶然之情。 (2)①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春天里美丽而欢乐的景色,抒发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②第三联借用典故, 含蓄地表达自己宦游在外的辛苦(孤独)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③第四联书写自己彻夜未眠,埋怨新滩 不解人意,撩动诗人的伤感之绪。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测试题 (附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各篇文章,完成文后试题,每题 5 分,共 100 分。 (一) “欧洲老鼠”计划 老鼠不仅有 99%的基因和人类相似,而且在胚胎发育、疾病类型甚至行为上都和人类有可比之处。科 学家开始一项耗资 1 亿英镑的计划:培育不计其数的转基因老鼠。这项计划的目标是在老鼠身上造出糖尿 病、心脏痛、癌症及精神病等人类主要疾病,揭示上述疾病的遗传根源和环境基础,找到新药物和新疗法。 这项计划的协调人维斯特教授说:“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力。” “欧洲老鼠”计划是三年前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后续。那项耗费巨资的 DNA 排序计划揭示了人体 两万种基因的构成。但是,科学家目前仍然不知道其中一半基因的作用或者这些基因能制造哪些蛋白质。 科学家承认,老鼠和人类如此相似的事实的确令人惊讶。医学研究委员会遗传学分部的布朗博士说: “表面看人类和老鼠显然没什么可比性,但其实它们像我们一样常常生病,而且显示出同样的症状。”在 一个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类似的计划之下,构成老鼠基因组的两万种基因都已经排出序列。 “欧洲老鼠”计划将使用一种称作“黑六品系”的老鼠。这类老鼠已经广泛用于实验室,而且完全出 自同系交配。每只雄鼠都是其他雄性“黑六”的克隆,每只雌鼠也都是其他雌性“黑六”的克隆。参加“欧 洲老鼠”计划的科学家将从这些“黑六”中提取胚胎,消除或改变其中一种基因,再把经过遗传改性的胚 胎放回雌鼠子宫,创造一个每名成员体内都有一个变异基因的新种群。科学家将对“黑六”体内的两万种 基因重复这个过程。剑桥生物信息科学研究所的伯尼博士说:“最后,这就将使我们得到两万种老鼠,而 且毒种体内都有一个变异基因。” 然后,科学家将现察这些基因变异对每种老鼠的外观和行为产生哪些影响。这样,他们就能发现每种 基因有什么作用,由此了解相应的人类基因。科学家还希望弄清不冈同的基因组合对不同的人有哪些影响。 人类的主要疾病不是由一种基因而是由多种基因共同作用形成的,这之中还有环境因素。 1.下列对“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鼠遗传研究将揭示人类主要疾病的遗传根源和环境基础。 B.老鼠遗传研究将找到人类主要疾病的新药物和新疗法。 C.老鼠遗传研究将排出构成老鼠基因组两万种基因的序列。 D.老鼠遗传研究将弄清不同的人类基因组合对不同的人的影响。 2.根据文中提供的倌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欧洲老鼠”计划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后续,它将消除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 B.如果“欧洲老鼠”计划能使科学家知道人体两万种基因的作用,就能提高人类智力。 C.如果能够发现“黑六”体内每种基因的作用,相应的人类基因的作用就能得以了解。 D.“欧洲老鼠”计划的研究和实施将极大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 答案:1.C 2.C (二) 生物发光的奥秘 说到生物世界里的发光现象,人们首先会想到萤火虫,但是除了这种昆虫外,还有许多生物也能 发光,人们发现,不同的生物会发出不同绿色的光来,所有的植物在阳光照射后都会发出一种很暗淡的红 光,微生物一般都会发生淡淡的蓝光或浅绿光,某些昆虫会发出黄光。仔细地划分一下,生物发光可分两 类:一类是被动发光,如植物,那些微弱的红光不过是没能参与光合作用的多余的光,这种光对植物是否 有着生物学上的意义目前还是个谜,但一般的看法是这种光无意义,就像涂有荧光物质的材料经强光照射 后再置于黑暗中发光那样;另一类是主动发光,尽管有一些主动发光的意义目前还未全部认识清楚,但有 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绝大多较生物的主动发光是有用途的。光是一种能量,主动发光是对能量的一种消耗。 生物的生存策略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在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去节省能量,因此主 动发光必定是主动受光生物生存的一个重要手段 1885 年,杜堡伊斯在实验室里提取出萤火虫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指出萤火虫的发光是一种化学反应, 后来,科学家们又得到了荧光素酶的基因。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萤火虫的发光原理被完全弄清楚了。我 们知道,化学发光的物质有两种能态,即基态和激发态,前者能级低而后者能级很高。一般地说,在激发 态时分子有很高并且不稳定的能量,它们很容易释放能量重新回到基态,当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时,我们 就看到了生物发光,如果我们企图使一个物体发光,我们只需要的它足够的能量使它从基态变成激发态就 行了。但生物要发光则需要体内的酶来参与,酶是一种催化剂,并且是高效率的催化剂。它可以促使化学 反应的发生,给发光物质提供能量,且能保证消耗的能量尽量少而发光强度尽可能高。在萤火虫体内, ATP(三清腺酸苷)水解产生能量提供给荧光素而发生氧化反应,每分解一个 ATP 氧化一个荧光素就会有一 个光子产生,从而发出光来。目前已知,绝大多数的生物发光机制是这种模式。不过在发光的腔肠动物那 里,荧光素则换成了光蛋白,如常见发光水母的绿荧光蛋白,这些绿荧光蛋白与钙或铁离子结合发生反应 从而发出光来。 1.根据文意,下列对“生物发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发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的被动发光,一类是具有意义的主动发光 B. 生物发光指的是生物在激发状态时因能量释放而形成的一种发光现象。 C.生物发光是一种化学发光现象,它只有在两种能态同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产生。 D.生物发光在发光的腔肠动物那里也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反应来提供能量。 答案为 D。A“这种光对植物是否有着生物学上的意义目前还是个谜”,并不能断定它是“无意义的被 动发光”。B 只是生物发光的一类情况。C“同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是无中生有。 2.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由于植物吸收的光部分未参与光合作用,因此有些植物只能发出暗淡的红光。 B. 因为杜堡伊斯找到荧光素酶的基因,才使得萤火虫的发光原理被完全弄清楚。 C. 科学家在分析物质的化学发光原理时,一般认为在激发态时分子横亘容易释放很高且不稳定的能 量然后重新回到基态。 D. 被动发光的生物拥有更多的基态,主动发光的生物拥有更多的激发态。 答案为 C。A.因果关系不成立。B“后来,科学家们又得到了荧光素酶的基因。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 “才使得萤火虫的发光原理被完全弄清楚。”D“基态和激发态,前者能级低而后者能级很高”,可见,文 中“基态”和“激发态”不是以多少来衡量,而是以“能级”的高低来衡量。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只要一个 ATP 和一个荧光素发生氧化反应,萤火虫体内就会有一个光子产生。 B. 生物之所以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因为体内拥有荧光素或光蛋白。 C. 生物发光需要体内的酶来参与,生物体内的酶越多,发出的光越强。反之亦然。 D. 荧火虫发光原理的揭示,为人类开发利用高效节能的新光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答案为 D。 (三)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 1997~1998 年,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引起气候非典 型的破坏性剧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这种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致志的研究“海洋—大气层”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 800 倍,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 4 倍。3 米厚的海洋的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 量。但是,大气层能量变换的速度是海洋能量变换的数倍。在“海洋一大气层”系,海洋是惯性媒质,变 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 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世界洋水域双层(表层和深层)循环原则,开始研究“全球海洋输送”理论。北大西洋是海洋 多层循环最活跃的地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北半球气候最 近 10 年的变化完全符合“全球海洋输送”理论。 科学家承认,目前在海洋洋流循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回答,但已经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对大气 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为了填补“海洋—大气层”原理方面的知识空白,世界气象组织推出一项名为“阿尔戈斯”的国际研 究方案。这项方案包括建立一个全球海洋观察网,使用漂流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漂流浮标分布在世界各 地海域,上面安装有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传感仪。科学家认为,正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两个因素影响 着大气层。 浮标在指定水域的海平面固定后,同卫星取样联系。然后,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水泵吸入海水,潜至 2000 米深处后,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下潜,浮标开始在海流中攻集信怠。10 天后浮标浮出海面,将收集到的信 息发送给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发送完毕后,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与此同时,卫星把接 受到的信息发送到气象中心供研究人员分析研究。这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结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的热带 海洋水城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 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 3000 个漂流浮标在日夜工作。科学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资,最终绘制“海洋 气象图”。 1、从原文看,下列对“阿尔戈斯”方案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有 3000 个随洋流上下浮动的浮标组成全球海洋观察网,监测海水变化。 B、用装有海水温度和盐度传感仪的浮标,在深海海流中收集相关信息。 C、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接受浮标采集的信息,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 D、分析和研究浮标探明的深层海水热容量的信息,绘制“海洋气象图”。 答案:B (A 选项中提到 3000 这个数字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在文中主要是指今天科学家在世界海域 中所投放的漂流浮标数目,它并不属于“阿尔戈斯”方案。C 选项中卫星是用来收集信息的,不能控制浮 标的工作,这可以从文章倒数第二段了解到。D 选项我们从文章最后一句话可知,绘制海洋气象图是科学 家的一个愿景,也不属于这个方案。这道题就是典型的选项与文章比照出结果。)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水温度的变化速度远远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远远大于大气密度。 B、在“海洋——大气层”系里,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海洋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 C、活跃的循环洋流像一把钥匙,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中转动,导致北半球气候的不稳定。 D、海洋洋流的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热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 答案:B (A 选项相关文句在第二段第一行可以找到,C 选项可以在文章第三段中找到,D 选项可以 在文章第四段最后一行中找到。B 选项主要看文章的第二段,根据常识我们也应当了解,海洋在与大气层 的关系中怎么可能仅仅是被动呢?它们应当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道题难度系数并不高,还是考查选 项与文章相关文句比照。)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海洋——大气层”原理,陆地上大面积水域的热容量,对周边地区的气温也起着一定的 调节作用。 B、依据“全球海洋输送”理论,重新调空热带海洋洋流的流向,将有可能在全球范围没形成宜人 的气候。 C、关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人们就可以有效地预报地球的气候变化,从而避免气象灾害带来 的损失。 D、“阿尔戈斯”方案可以解决海流循环无法预报的难题,如利用这一成果,将有可能消除厄尔尼 诺现象。 答案:A (B 选项调控热带海洋洋流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C 选项人们也无法因为关注“锁 孔”而达到预报全球气候变化。D 选项“阿尔戈斯”方案只是科学家对未来气候推测提供一条依据,不可 能就此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四) 科学家培育出缩氨酸分子 美国科学家筛选培育出了能与特定半导体材料结合的缩氨酸分子。在此基础上可望用缩氨酸及蛋白质 分子选择、运送纳米级的半导体晶体并按需要组装成微型电子元件,用于制造体积更小、功能更强的电子 设备。 目前制造微型电子元件的方法一般是从大块的半导体材料上切割下所需的原料,然后在上面刻蚀出电 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安杰拉•贝尔彻等人最近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的新研 究成果使制造更复杂、更精密的电子元件成为可能。 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制造半导体纳米晶体的技术。半导体纳米晶体是一种分子团,仅有几纳米大小,比 目前微电路中使用的晶体管小得多。一块纳米晶体能够充当一个开关或一个存储单元,将它们组合起来就 能制造出电子元件。但纳米晶体比细菌还小,如何对它们进行挑选、传送和拼装等操作呢?在生命体中, 有时候一个细胞会发送出一个小型分子团,蛋白质则像“交通工具”一样将其运送到另一个细胞。科学家 想,如果给蛋白质装备能选择不同半导体材料的分子,就可利用这一原理对半导体纳米晶体进行操作。 贝尔彻等人通过化学反应随机产生了约 10 亿种不同的缩氨酸分子,从中筛选出了那些能与半导体材 料表面结合的分子,然后对这些分子进行结构改造,使其与半导体的亲和力更强。经过 5 轮筛选和培育, 他们已经获得了能与镓砷半导体紧密结合而不与硅等其他材料结合的缩氨酸分子。 理论上,将这种缩氨酸分子与蛋白质结合,就能从半导体材料“仓库”中挑选出镓砷纳米晶体,运送 到“建筑工地”,添加在未完成的“建筑物”上。如果进一步筛选出与其他半导体材料或掺杂剂结合的缩 氨酸分子,就能组成一支完整的“施工队”,从事微电子元件的组装工作。不过专家表示,这一技术离实 用化尚有相当长的距离。 1.对缩氨酸分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可通过化学反应随机产生,品种繁多,目前已有十亿种左右。 B、有的缩氨酸分子能与半导体纳米晶体表面结合,但不同的缩氨酸分子所能结合的对象并不相同。 C、具有与半导体纳米晶体结合能力的缩氨酸分子还需进行培育,才能取得更好的结合效果。 D、各种缩氨酸分子以及各种半导体纳米晶体,构成了微电子元件,用于制造体积更小、更强的电子 设备。 答案:D(第一段指出:缩氨酸分子的主要职能是“选择、运送纳米级的半导体晶体并按需要组成微型 电子元件”,自身并不参与构成微电子元件,故 D 项错误) 2.制造体积更小、功能更强的微型电子元件,今后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 A、掌握制造半导体纳米晶体的技术。 B、对半导体纳米晶体进行挑选、传送和拼装。 C、产生、筛选并培育各种不同的适应需要的缩氨酸分子。 D、将某种缩氨酸分子与蛋白质结合,使之能选择、运送纳米级半导体晶体。 答案:B(第三段指出:“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制造半导体纳米晶体的技术”,可见 A 项不是今后需要解决 的根本问题;该段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纳米晶体比细菌还小,如何对它们进行挑选、传送和拼装等 操作呢?”B 项所表现的正是这个问题,C、D 项俱从属于 B,故 B 项正确) 3.对末段中画线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微电子元件由多种纳米级半导体晶体以及掺杂剂构成。 B、在 10 亿多种缩氨酸分子当中,还需进一步筛选并培育出能与其他纳米晶体以及掺杂剂结合的缩氨 酸分子。 C、微电子元件中有多少种纳米晶体和掺杂剂;就需要有多少种能与它们结合的缩氨酸分子。 D、组装微电子元件时,依靠施工队伍中各缩氨酸分子的合力,共同安装一个个的纳米晶体,直到最 后结束。 答案:D(末段画线句所表示的意思是,“施工队”里应具有各种职能的缩氨酸分子,能够承担筛选、 传送和拼装各种半导体纳米晶体的责任,而不是说任何一个纳米晶体都需要所有的缩氨酸分子共同来安 装,故 D 项错误)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制造更复杂、更精密的微型电子元件是一门跨学科的技术,需要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综合。 B、纳米晶体制造、缩氨酸筛选和培育等技术已经为人们所掌握,更复杂、更精密的微型电子元件已 指日可待。 C、利用缩氨酸分子选择、运送纳米晶体是制造更复杂、更精密的微型电子元件惟一可行的方法。 D、当代生产制造技术已能在分子之间发挥作用,通过分子与分子的组合制造新的产品。 答案:A(如第一段所说,目前科学家仅是“培育出了能与特定半导体材料结合的缩氨酸分子”,而半 导体纳米晶体材料很多,科学家们远未能筛选和培育出能与它们结合的各种缩氨酸分子,许多事情还处于 设想阶段,故 B 项错误;利用缩氨酸分子选择、运送纳米晶体仅是设想的制造微型电子元件的一种方法, “惟一”说在文中没有根据,故 C 项错误;缩氨酸分子自身并不是新电子产品的构成部分,故 D 项错误) (五) 德用激光捕捉观察到原子 德国马克斯 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激光首次成功地捕捉并观察到原子,这一重要成果 有望用于制造量子计算机。 这项实验结果是由该研究所格哈德•雷姆普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发现的。在此之前,科学家虽然能捕捉 和观察带电荷的原子即离子,但对中性原子则无法控制和观察。这是因为控制原子的过程非常困难,温度 升高千分之一都会导致实验失败。德国科学家在实验中将温度控制在近乎绝对零度(零下 273 15 摄氏度)。 设想在此温度下,实验的铷原子在激光作用下进行能量交换,向上跃迁到原子轨道的最高点,然后受重力 场作用又回落,持续上下,进入所谓的振动器状态。 科学家在这个实验系统中设置了两个相距仅 0.1 毫米的平行镜子,用微弱的激光通过镜面夹缝射入铷 原子系统。根据光的波粒两相性,激光既可以看成是波又可以看成是粒子,因此微弱的激光相当于是光子 的作用。利用激光器自动开关提高光子的打击强度,这样就能控制原子处于振动器状态。虽然原子滞留的 时间非常短,只有 0.2 秒,但科学家已经能够实时观察到原子的振动。令科学家惊讶的是,实际观察的结 果与计算机模拟原子的振动非常一致。 雷姆普教授认为,这一实验结果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应用。理论上有了一种全新的显微检测办法, 可以跟踪一个孤立原子的运动;实践上可用于未来量子信息的加工。德国科学家准备由此设计一种“光子 枪”,它能够按点发射光量子,将它装在计算机里,可以实现量子比特的信息传递。据雷姆普教授介绍。 除他领导的课题组外,美国加州的一个课题组也获得类似的结果,这两个课题组在研究量子光学原理方面 正齐头并进。 1、文中画线处“捕捉”一词的意思是() A、俘获原子,使原子不再回到原来位置 B、捆绑原子,使原子不再活动 C、驾驭原子,使原子按试验要求活动 D、控制原子,使原子作持续上下活动 答案:D(本题考查对词义的理解。科技文中的词语,其意义往往与一般交际场合有所不同,而表现为一 个科学概念。“捕捉”,《现代汉语词典》就释为“捉”,选项中“俘获”“捆绑”即由此而来,但都不是该 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对照文章,“捕捉”实际上与“控制”是同义语,而“控制”的目的又不是使原子 不再活动,而是使原子持续上下,进入所谓的振动器状态,因而 D 项是正确项,A、B 错误,C 项则显得 模糊不清。理解词义不可望文生义,务须根据文章明确其科学内涵) 2、对“所谓的振动器状态”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原子随着振动器的振动而上下运动。 B、原子在光子的打击和重力场作用下持续跃迁回落。 C、原子处于振动器状态的时间就是可供观察的滞留时间 D、原子处于振动器状态的时间非常短暂。 答案:A(本题考查对运用了一定修辞手法的语义的理解。“振动器状态”前有“所谓”二字,意味着“振 动器状态”,也不能只从字面去理解,A 项是错误的。对照第二段文字,“所谓的振动器状态”实际上是指 “跃迁”“回落”,“不断上下”,而能量来自于“激光”和“重力场”作用,因而 B 项正确。第三段中说: “虽然原子滞留的时间非常短,只有 0.2 秒,但科学家已经能够实时观察到原子的振动”,这里把“滞留” 与“振动”联系起来,表明“振动”就是动态的“滞留”,而其时间很短,因而 C、D 项也都是正确的) 3、从文章来看,捕捉原子的过程非常困难,其中最困难的是() A、要选择好试验的原子对象,一般是铷原子 B、应有的温度必须受到绝对控制,不得升高或降低 C、光子要有巨大能量,保持足够的打击强度 D、原子滞留时间只有 0 2 秒,要确保及时观察 答案:B(本题考查对文义的理解。A、B、C、D 四项都是捕捉并观察原子应注意的问题,但何者最难? 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第二段,在指出“控制原子的过程非常困难”之后,紧接着讲的就是“温度升高千分 之一会导致实验失败”,后面又具体提到温度的问题,可见答案应该是 B)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使对原子的观察更充分,必须努力延长原子滞留的时间。 B、原子观察与离子观察都是对于原子的观察,但前者意义和作用更大。 C、捕捉观察原子这一成果可能使计算机更新换代,实现量子比特的信息传递。 D、捕捉观察到原子提供了全新的显微观测办法,可以跟踪一个孤立原子的运动。 答案:C(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而关键还在于对承载信息的有关文句的理解。第三段中 说:“虽然原子滞留的时间非常短,只有 0.2 秒,但科学家已经能够实时观察到原子的振动”,可见不存在 要延长原子滞留时间的问题,A 项错误;文章指出了原子观察意义和作用很大,但在这方面看不出与离子 观察的比较,只能理解为各有意义和作用,B 项错误;第四段说:这一实验结果使得“理论上有一种全新 的显微检测办法,可以跟踪一个孤立原子的运动”,“理论”不等于实践,D 项错误) (六) 植物的嗅觉之迷 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里,当白梅和落雪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混淆时, 发挥重要辨别作用的就是嗅觉。人类能够识别和记忆大约 1 万种不同的气味,其生理机制却一直是个谜。 为此,许多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以求找到解开奇妙的嗅觉世界之谜的钥匙。 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1977 年,科学 家发现这种受体存在于嗅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上。一旦将这些嗅纤毛移除,嗅觉能力也将随之 丧失。这说明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 但是,气味分子又是如何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呢?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 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属于 GTP 蛋白(通称 G 蛋白)的嗅觉受 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便沿着嗅觉神经开始一场接力跑。这些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内,最后被 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即被人们感知。这就是阿克塞尔 和巴克为我们描述的完整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 其实,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 G 蛋白信号通路,而 且前人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也暗示 G 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当阿克塞尔和巴克在 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他们发现嗅觉受体属于 G 蛋白受体家族,蒙在嗅觉系统这个谜团上的“盖头” 终于被掀开了一角。 作为优秀的科学家,阿克塞尔和巴克并没有在这里停下脚步。他们将嗅觉系统的研究提升到了分子水 平,尤其是侧重基因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人类能够识别众多气味分子,其自身必有多种能识别这些气味 分子的属于 G 蛋白的嗅觉受体,并且还存在着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家族。阿克塞尔和巴克这种创造性的研 究为他们 2004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基础。 1.下列对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气味分子在属于 G 蛋白的嗅觉受体的作用下从化学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 B.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是大脑嗅觉皮层中的某些精细区域。 C.嗅觉信号通路理论阐述的是气味分子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过程。 D.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被翻译成嗅觉信息。 详解:涉及的信息区域就集中在第 3 自然段,仔细审读,“化学信号气味分子经过属于 GTP 蛋白(通称 G 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D 项漏掉 了“……转变为电信号”这个过程。答案:D。 2.下列对文中嗅觉研究成果的承接顺序表述正确的—项是 A.在发现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后,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到气味的识别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 合的结果。 B.在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提出后,科学家又发现了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 G 蛋白信号通路。 C.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暗示 G 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后,科学家发现了在探测气味的 神经元中有一套 G 蛋白通路。 D.在得知 G 蛋白可能参与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后,科学家即确认嗅觉受体属于 G 蛋白受体家族。 详解。审读题目,“承接顺序”四个字提示我们要注意文中表述的不同时期,不同成果的对应关系。A.信 息点在 2 段“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结果”,“嗅觉信号道路理论提出后” 在时间上就表述错误了。B、C 相关句子为:“其实,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传导过程。” B 项“嗅觉信号道路理论提出后”又把时间弄错了。D.相关句子为 4 段“当阿克塞尔……构建嗅觉信号 通路理论时,……受体家族……”,错成了“得知……过程后”。答案:C。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从 200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选可以看出,基因研究很有可能成为嗅觉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 B.王安石的咏梅诗和阿克塞尔、巴克的嗅觉研究说明,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外国人关注的是科学。 C.人类能够识别约 1 万种气味,按照阿克塞尔和巴克的理论,人类自身也应该有约 1 万种属于 G 蛋白的 嗅觉受体。 D.嗅觉研究的历史说明,科学研究应该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沿袭前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这样才 能取得进展。 详解:A.其推断与文章最后一段文意完全吻合。 B.王安石和阿克塞尔,一个是文学家代表,一个是科 学代表,并不能得出“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外国人关注的是科学”这种啼笑皆非的结论,根本没有因果 关系。C.第 2 段说“这种受体存在于嗅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上,可见一个人只有一个嗅觉 受体,不可能有“万种”,强加因果。D.根本没有相关信息,属无中生有。答案:A。 (七) 溴甲烷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 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它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从 而达到灭虫、防病、除草的目的。土壤熏蒸后,残留的溴甲烷能迅速挥发,短时间内即可播种。因此,溴 甲烷是目前最受农民欢迎的一种土壤熏蒸剂。由于溴甲烷无色无味,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常常在这种 熏蒸剂中加入约 2%的催泪剂作为警报剂。 但是,前段时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一项声明,敦促全世界进一步限制使用溴甲烷。与真菌、细 菌、病毒、昆虫等生物相比,人可能更脆弱。所以,作为一种对有害生物所向披靡的杀虫剂,它对人的毒 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剂,可对人的皮肤、肺、肾脏和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中毒严 重者可出现心脏衰竭、休克等症状,个别中毒者还会双目失明。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溴甲烷用于土壤消毒的量约占溴甲烷消费总量的 70%。经溴甲烷消毒后的土壤, 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然而,溴甲烷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 而这些生物对于调节土壤的微生态、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经溴 甲烷熏蒸处理后,土壤中的生物种类急剧减少,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由于没有其他种类生 物的竞争和牵制,农作物的病原菌势必大量繁殖、积累,这就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反过来,又不得 不加大溴甲烷的用量,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到大气中,影响 大气臭氧层,破坏大气环境。 正是由于溴甲烷存在“不光彩”的一面,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呼吁尽快禁止使用溴甲烷。1997 年 9 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达国家于 2005 年停止生产并禁用溴甲烷;发展中国 家从 2005 年起,每年溴甲烷的生产量和消耗量不超过 1995?1998 年间平均用量的 80%,并且将于 2015 年 最终淘汰溴甲烷。 由于世界各国对禁用溴甲烷十分重视,加上《蒙特利尔议定书》的限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采取相 应的措施。目前,已经有 15 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不过,如果这一承诺不能兑现,87 个 发展中国家将不可能在 2015 年放弃使用溴甲烷。 1.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B.溴甲烷是一种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的土壤熏蒸剂。 C.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D.溴甲烷熏蒸土壤后挥发迅速,很快就可播种,不误农时。 2.从上下文看,下列对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到大气中,破坏大气臭氧层,恶化大气环境。 B.溴甲烷无色无味,作为熏蒸剂使用时,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C.溴甲烷虽然能杀灭病原菌,但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 D.溴甲烷可使有的中毒者出现心脏衰竭、休克、双目失明等症状。 3.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熏蒸土壤时,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 从而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 B.《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展中国家从 2005 年起,每年生产和消耗的溴甲 烷总量不能超过 1995?1998 年四年间用量的 80%。 C.从溴甲烷的特性来看,在实际使用中,除了用作土壤熏蒸剂之外,溴甲烷还可以用于其他物品 的熏蒸和消毒。 D. 因为 87 个发展中国家将在 2015 年放弃使用溴甲烷,所以目前已有 15 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 再使用溴甲烷。 答案:1.A 2.B 3.C 高考语文名著练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高三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刘表新死,曹操率军五十万南征荆州,刘表次子刘琮袭职,降了曹操。曹操攻刘备,刘备不愿诱 杀刘琮以夺取荆州,弃新野而移兵樊城。后又弃樊城往襄阳撤退,百姓随其同行。刘备嫌速度太慢,怕被 活捉,欲弃民先行,被部下劝阻。(《三国演义》) B.在高老太爷的生日宴会上,冯乐山提亲,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正与琴热恋的觉民当即表 示反对,遭到训斥后,在觉慧的帮助下出走逃婚。他给大哥的信中明确表达了不妥协的立场。最后,临终 前的高老太爷只好答应取消婚约。(《家》) C.赵伯韬想吞并吴荪甫的企业,于是广布流言,说吴荪甫组建的银行将不按时付息,鼓动股民将存 款提出来。吴荪甫当机立断,贴出告示,告知股民,凡在半个月内要提取没到期的款子,可以特别通融, 利息照日子算。只此一招,就扑灭了赵伯韬的流言。(《子夜》) D.乞丐王克劳班听说圣母院避难权将要结束,率领成千上万的巴黎流浪人和乞丐,前来攻打巴黎圣 母院,营救大难临头的姐妹。不明真相的卡西莫多死守教堂,他从楼顶扔下巨大的石条石块,不料砸死了 克劳班。卡西莫多明白真相后,痛不欲生。(《巴黎圣母院》) E.在押赴西伯利亚的途中,玛丝洛娃认识了一个叫西蒙松的政治犯。西蒙松腼腆、谦虚而又意志力 极强,为人也很正直。这时,玛丝洛娃必须在西蒙松和聂赫留朵夫之间作出选择。她不能接受所爱的人为 她作出的牺牲,于是接受了西蒙松的爱。(《复活》) 8.简答题。(选做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话说林黛玉与宝玉角口后,也自后悔,但又无去就他之理,因此日夜闷闷,如有所失。紫鹃度其意, 乃劝道:“若论前旧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别人不知宝玉那脾气,难道咱们也不知道的。为那玉也 不是闹了一遭两遭了。”黛玉啐道: “你倒来替人派我的不是。我怎么浮躁了?”紫鹃笑道:“好好的,为什么又剪了那穗子?……” . 宝、黛二人因何角口?如何收场?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欧也妮·葛朗台》选段,回答问题。 我在生活中看到的只是鲜花:这种幸福却不能长久。……我必须适应我目前的处境,用普通人的眼光来 看待生活,实惠地盘算着过日子。……我可以坦诚相告,我在这里,在索漠,在我伯父家里,遇到一位堂姐, 她的仪态、面貌、思想和心地,你都会喜欢的,…… 看了查理的信后,欧也妮是如何做的?结果怎样?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7.AD(A 刘备并没有嫌速度慢而弃民先行,而是不忍心丢下百姓,和老百姓一道逃亡:D 克劳班并不是被 卡西莫多砸死的,而是在混战中被人杀死) 8.(1)宝玉得知黛玉中暑,过来探问。结果两人一言不合,勾起前一天张道士给宝玉提亲一事,宝玉心中 本来就不自在,黛玉原本多心,两人大吵。宝玉一怒之下砸玉,黛玉将自己送给宝玉穿玉的穗子剪了。此 事惊动了贾母,贾母将袭人、紫鹃教训一顿后,带着宝玉离开了,方才平服。 (2)看了查理的信,欧也妮欢喜得心都要跳出来了,觉得到处都充满了爱意。她暗暗发誓,要忠实于他,永 远爱他。第二天,她将自己多年的积蓄交给了查理。可是欧也妮没有想到的是,查理远赴印度后,她的爱 却只是换来一厢情愿的等待。 福州八中 2014 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检考试语文试题 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4 分) A.关羽在樊城水淹曹操七军,但因以吕蒙年少,不加防备,大意失荆州,最后败走麦城,投奔西川, 路上被马忠所获。 B. 曹操病重托孤,嘱以长子曹丕继其业,操死后,献帝被逼封曹丕魏王、丞相、冀州牧。曹丕惟恐兄 弟争位,于是骨肉相煎。 C.张飞下令置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部将范疆张达因白旗白甲难以置办,请求宽限,张飞大怒 令鞭打二人。二人惟恐被杀,便潜入军帐杀害了张飞。 D. 涅赫柳朵夫拜托马斯连尼科夫把马斯洛娃调到医院, 马斯洛娃接受了,并且向他保证以后再也不喝 酒了. E. 涅赫柳朵夫到彼得堡主要投靠他的姨母,她精力旺盛,活泼健谈.她关心他两个问题.一是他要同玛丝 洛娃结婚,二是他把土地交给农民。 13.简答(5 分) 阅读下面的《复活》选段,回答问题。 “不消说,这是惊人的、使人震动的巧事!我一定要做一切能够做的事来减轻她的厄运,而且要赶快做。 马上就动手。对,我应当就在这儿,在这个法院里,打听清楚法纳林或者米基申住在什么地方。”他想起 了这两个著名的律师。 “使人震动的巧事”指什么?为“减轻她的厄运”,涅赫柳朵夫做了哪些事?11.A 陆逊 E 两个问题是姐 姐关心的.12. 魏国内乱、黄皓、沓中屯田 13.(1)指陪审玛丝洛娃一案(2)多次到狱中探望,并把她调 到监狱医院;向枢密院上诉未果,又托人转告御状,最终成功;跟随她前往西伯利亚,并在途中将其调到政 治犯队伍,还多次向她求婚,未果。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 2014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梅和觉新等人在打牌,觉新心不在焉,时常发错牌,瑞珏在后面给他指点,两人态度亲密,梅看见这 情形,心感酸痛。(《家》) B.在庆祝高老太爷 66 岁生辰的日子里,冯乐山向高老太爷提亲,让觉民娶冯乐山的侄孙女。觉民爱 的是琴,为了反抗祖父,最后他在觉慧的鼓励和帮助下逃离了公馆。(《家》) C.宝钗因平时未能赏鉴通灵宝玉,便借机欣赏了一番。巧的是,玉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 个字与宝钗锁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正好是一对儿。(《红楼梦》) D.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当来到广场的一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克 洛德和卡西莫多劫持。刚巧皇家卫队经过此地,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巴黎圣母院》) E. 临终前,葛朗台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面上,他一直用眼睛盯着。他唤欧也妮前来,对她说:“幸福只在 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 5 分) (1) (王夫人)凡有了大事,自己主张,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李纨协理。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 未免逞纵了下人,王夫人便命探春合同李纨裁处。《红楼梦》 请简述探春“裁处”了哪些府内的事务? (2) 这样一个美女,娇艳,纯真,妩媚,却又如此纤弱,竟这样诚心诚意地跑来援救一个惨遭横祸、奇丑 无比、心肠歹毒的家伙,这也许是世上感人肺腑的一幕了,尤其发生在耻辱柱上,这真是无与伦比的了。 所有的民众无不为之感动,一齐鼓掌并高呼:“妙极了!妙极了!”《巴黎圣母院》 这个美女是谁?请简述“世上感人肺腑的一幕”的故事情节。 7.CE(5 分) 8.(5 分)(1)探春的亲娘舅死了,她按制度行事赏银二十两,母女大闹一场(1 分)。探春废除不必要的 开支,取消宝玉等人上学的点心、纸、笔的费用和每个姑娘每月的头油脂粉费(2 分),并委派园中婆子.媳 妇分别承包各项事物,得到了大家的拥护(2 分)。 (2)爱丝美拉达。(1 分)被判为强抢民女罪的卡西莫多,被带到广场上当众鞭笞。(1 分)跪在烈日下的 卡西莫多口渴难熬,他向士兵和围观的人群高喊要水,回答他的却是一片戏弄和辱骂。(2 分)这时,美丽 的爱丝美拉达不计前嫌,分开众人,把水送到卡西莫多的嘴边。(1 分)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13-2014 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语文试题 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 )(5 分) A.觉慧被禁足在家,每次碰到鸣凤,觉慧都想和她多说说话,可是鸣凤却怕被太太骂,觉慧说:“这就叫作, 做奴隶的人永远没有办法……”但是他并没有讥笑她的意思。鸣凤听见这句话,默默地低下头。 B.觉慧去看祖父,以为至少会挨骂,没想到祖父向觉慧表示自己有些明白了,要觉慧把觉民带回家,与冯 家的婚事不提了,当觉慧把这消息告诉觉新跟瑞珏,觉新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觉民的斗争终于取得了 胜利。 C.杜竹斋知道朱吟秋正试图和赵伯韬接洽,想从赵伯韬那抵押十几万用来还债,如此一来,吴荪甫想逼迫 放弃十五万干茧的计划就会泡汤,他向吴荪甫建议要是朱吟秋能还钱,那茧子不要也罢,吴荪甫想了一想, 觉得杜竹斋说得有道理。 D.屠维岳要求工人如期开工,但遭到一系列的阻拦。一是女工拦车门,二是钱葆生等人捣乱。屠维岳甚是 愤怒,扬言要惩办阿祥等滋生是非的人。结果阿祥被警察抓了去。 E. 吴老太爷开丧后,惠芳因为无法回到乡下,就明里暗里地闹,实行各种抗议。张素素带她到丽娃丽妲村 玩,在那里,惠芳吐露心声,请求张素素救她,张素素一时不敢答应。 4.阅读下面的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 分) 这个问题这几天我们学堂里头大家讨论得很热心。自然我们大部分都是赞成剪发的。有两三个同学很想把 辫子剪去,但是又怕发生别的问题,所以终于没有剪。大家都没有决心,又没有勇气……做一个先锋,的 确很不容易。我们应该在报纸上多多鼓吹…… (1)小说中的这个“先锋”是谁?(2)请简述与琴“剪发”相关的情节内容。 3.(5 分)C E(C 吴荪甫执意不肯,他不会轻言放弃;D 惠芳就整天呆在房间里,捧着《太上感应篇》,实行 无声的抗议。张素素不得不答应。) 4.(5 分)(1)许倩如(1 分);(2)琴写了关于女子剪发的文章,并发表在《黎明周报》(1 分),在女学 生中引起不小反响(1 分)。琴想向同学许倩如学习,把头发剪掉(1 分),但遭到她母亲的坚决反对(1 分)。 厦门禾山中学、石狮永宁中学、南安柳城中学、晋江英林中学联合考 试 2013-2014 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科目 试卷 7.下列关于长篇小说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张倩如率先剪了发,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琴告诉母亲想学倩如那样把头发剪掉,却遭到母亲的反对。 琴对女子命运的不公表示质疑与愤慨,并毅然剪去自己的头发。(《家》) B.聂赫留多夫离开莫斯科前往彼得堡之前去探望玛丝洛娃,并给玛丝洛娃送去一张照片,这时的玛丝洛 娃显得很拘谨、羞涩。聂赫留多夫知道,玛丝洛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使他十分兴奋,深受感动。(《复 活》) C.这里宝钗只刚做了两三个花瓣,忽见宝玉在梦中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 说‘木石姻缘’!”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 宝钗听到宝玉的梦呓。不觉愣住而失望。“金玉良缘”是宝钗的金锁和宝玉的通灵玉,而宝玉念念不忘“木 石前盟”。即表示他和黛玉前生有缘,林是木,前身是绛珠仙草,宝玉为石,他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 侍者)。(《红楼梦》) D.在吴公馆进出的一群青年人中,张素素可以算是最有朝气、最有主见的,她劝四小姐慧芳应该积极争 取自己爱的自由和权利;建议她向吴荪甫要求让她下半年进学校读书;带她到郊区的丽娃丽妲村去散心。 (《子夜》) E.“今天是咱们的结婚纪念日,好太太:这儿是十块钱给你在圣体节做路祭用。你不是想了好久吗?得啦, 你玩儿吧!你们就乐一下,痛快一下吧,你得保重身体。噢,我多开心!”“你心中连女儿都容不下,怎么 能在家里接待大慈大悲的上帝呢?”她激动的说。“别……别这样。今天起,不提那件事啦。”“谢天谢地! 欧也妮,快来拥抱你父亲,”她快活得脸孔通红的叫着,“他饶了你啦!” 全城的人听说欧也妮被虐待,在大家的谴责下,葛朗台不得不作了让步。(《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任选一题)(5 分) (1)孔明听知此信,长叹一声,不觉昏倒于地;众将急救,半晌方苏。孔明叹曰:“吾心昏乱,旧病复发, 恐不能生矣!”(《三国演义》) “此信”的最主要内容是什么?孔明自知旧病复发,不久人世,他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延寿?结果怎 样? (2)“她(艾丝美拉达)相信全城里只有两个人恨她。” (《巴黎圣母院》 这两个人是谁?为什么恨她? 2013 年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不料竹斋又是这一手!大事却坏在他手里!”——这段心理活动描写,是吴荪甫在接到公债市场失败 的电话时的所思所想。“竹斋这一手”指的是杜竹斋乘吴荪甫孤注一掷压低价格之时大量买进公债。(《子 夜》) B、“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 而起。”——此段话是魏国大将陆逊大胜刘备之后,见临江有乱石堆,内含杀气,寻人相问,当地土人这 样回答。(《三国演义》) C、凤姐照脸一口吐沫啐道:“你尤家的丫头没人要了,偷着只往贾家送……这会子被人家 告我们……”——“这会子被人家告我们”是指凤姐唆使尤二姐已退婚的夫媚张华,状告贾府“强逼退亲, 停妻再娶”。(《红楼梦》) D、于是可怜的犯人面容柔和了。先前愤怒得全身抽搐,现在脸上浮现出奇异的微笑,温和、宽容、柔情, 难以尽述。——这里的“犯人”指的是卡西莫多,他受克洛德指使劫持爱斯梅拉达,失手被擒而受刑。以 上这段文字叙述的正是他看见克洛德从远处走来,以为来了救星的情形。(《巴黎圣母院》) E、“也许她真的爱上西蒙松,根本不要我为她作什么牺牲;也许她仍然爱我,拒绝我是为我好。”聂赫留 朵夫想,不禁感到害臊,他觉得自己脸红了。——当玛丝洛娃告诉聂赫留朵夫自己决定跟西蒙松走的时候, 聂赫留朵夫终于明白了她对前嫌依然耿耿于怀,因而感到害臊,并觉得自己脸红了。(《复活》) 8、简答题。(选择其中一题作答)(5 分) (1)阅读下面《家》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梅埋下头,她咬了咬嘴唇皮,额上的皱纹显得更深了。她慢慢地说:“我并没有恨过你,不过我害怕多 跟你见面,免得大家想起以前的事情。” “梅”嘴里的“你”指的是谁?“以前的事”又是什么事? (2)阅读下面《欧也妮·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他扫视了破旧、斑驳、土气的屋子)绷着脸说:“唉!乖乖,我当真是在葛朗台先生的府上吗?他当 真做过索漠市长,是巴黎葛朗台先生的哥哥?” 以上对话的两个人是谁?“他”为什么来到葛朗台先生的府上?又受到葛朗台先生怎样的“款待”? 7. B E(B 陆逊为吴国大将而非魏国大将 E 聂赫留朵夫终于明白了玛丝洛娃是不愿意“毁了”他的生活才 这样决定的,而非“对前嫌依然耿耿于怀”。)(答对一项得 3 分,答对两项得 5 分。) 8.(1)“你”指的是觉新。(1 分)觉新与表妹“梅”青梅竹马,倾心相爱。(1 分)因为觉新的继母与梅的 母亲打牌起纠纷,亲事搁浅。(1 分)他屈从于父命,用拈阄儿的方法定下和自己不认识的少女瑞珏结婚。 (1 分)而梅也含恨出嫁继而守寡。(1 分) (2)查理与拿侬。(1 分)查理因为父亲生意破产打算自杀而被打发到葛朗台先生家。(1 分)葛朗台拿乌 鸦肉招待侄儿,(1 分)不让拿侬在面包中加奶酪,(1 分)阻止女儿为侄儿在咖啡里多放糖。(1 分) 2012 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 文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瑞珏感到无限悲伤,哭着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新认为 “担当不起那不孝 的罪名”,她只好依从;觉民鼓励觉新反抗,说:“大哥,你要奋斗啊!”(《家》) B.吴荪甫企业经营和公债投机受到损失,想克扣工人工资来补偿,减薪布告贴出后被女工们撕得粉粹, 由此引发了工潮,裕华丝厂全面停工。(《子夜》) C.得知叔叔自杀的消息后,强烈的同情心使欧也妮母女感到要为夏尔做点事,于是精心准备了一桌按 家里规矩办的丰盛午餐,而夏尔却毫不知情。(《欧也妮·葛朗台》) D.小男孩将弗比斯给老妇人的那枚银币偷换成枯叶,法官根据老妇人和弗比斯的证词,判定枯叶就是 冥钱,把它作为爱斯梅拉达勾结妖僧刺杀弗比斯的证据,判她死刑。(《巴黎圣母院》) E,法院开庭审判案件,涅赫柳多夫作为陪审团成员参加审讯工作,发现被审判的玛丝洛娃正是多年前被 自己无情抛弃的恋人。(《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 “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 “先生此回,必 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 何不求之?”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此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此后他们各做了什么事情?(5 分) (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尤三姐)一听贾琏要同他出去,连忙摘下剑来,将一股雌锋隐在肘后,出来便说:“你们也不必出去再议, 还你的定礼!”一面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鞘送给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 玉山倾倒再难扶!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尤三姐还的“定礼”是什么?尤三姐自杀,柳湘莲离开了贾琏新房,随后发生了哪些事?(5 分) 7.(5 分)A C(A 项:瑞珏感到无限悲伤,,但并没有“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民当为觉慧。 C 项:“按家里规 矩办的丰盛午餐”有误,应是“一桌家里从未有过的丰盛午餐”。) (答对一项给 3 分,答对两项给 5 分) 8.(5 分)要点: (1)曹操伪作徐庶母亲手书,叫他来许昌,孝子徐庶离开刘备。(2 分) 徐庶到许昌见至母亲,知道中了曹操奸计,此后虽在曹营,终身未替曹操出谋献策。(2 分)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1 分) (2)柳湘莲家中传代之宝鸳鸯剑。(2 分) 柳湘莲梦见尤三姐,醒来后被旁边的道士点破迷关,然后截发出家。(3 分) 2011 年福建高考最后冲刺语文模拟试卷一 7.下列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魏军兵临蜀国城下,刘禅开门归降。司马昭死后,司马炎逼曹奂禅位,当了皇帝,国号为晋,魏国宣 告灭亡。孙皓即位为吴王,司马炎起兵伐吴,孙皓组织吴军大力抵抗,但最终溃败,至此三国归晋。(《三 国演义》) B.黛玉看见宝玉送宝钗,产生误会,触动寄人篱下之感。暮春时节,在纷纷的花瓣雨中,黛玉感觉到了 命运的悲惨,遂在沁芳桥畔手把花锄,携着锦囊,收拾片片残红,含泪葬花,借葬花悲叹自己的命运。(《红 楼梦》) C.婚姻上,吴荪甫与林佩瑶感情冷淡,貌合神离;家庭里,四小姐不听规劝,离家出走乃至回到乡下; 事业上,收买的内线韩孟翔、刘玉英背叛自己,姐夫杜竹斋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导致吴荪甫最终失败。 (《子夜》) D.葛朗台临死前,神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便作出一 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最后他唤欧也妮前来,对他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 账!”(《欧也妮 葛朗台》) E.涅赫留朵夫回到自己的田庄,把田地贱价卖给农民,改变农民对地主的依赖关系。他认为土地不能成 为什么人的财产,所有的人都有同行享受的权利。起初,农民半信半疑,经涅赫留多夫再三解释,最后接 受了。(《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5 分) (1)请简述瑞珏之死的起因和经过。(《家》) (2)请简述爱斯梅拉达爱上弗比斯的起因和经过。(《巴黎圣母院》) 2011 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 语文试卷(3 月份)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刘琦病亡,鲁肃三次要讨回荆州,又被诸葛亮以图得西川后即奉还为由哄骗回去。周瑜与孙权设下 美人计,准备把刘备骗到江东。孔明将计就计,派关羽保驾,让刘备前往南徐娶亲。刘备依计而行,得到 了乔国老和吴国太的支持,顺利地娶了亲。(《三国演义》) B、葛朗台从不买肉和面包。佃户给他送足够的阉鸡、母鸡、鸡蛋、黄油和小麦;租用磨坊的人除了缴 纳租金,还要登门拿小麦去磨;葛朗台要租他菜园的菜农供应蔬菜;取暖用的木材,是从田园四周作为篱 笆的矮树或烂掉一半的老树上锯下来的。他的开支,仅仅是圣餐费,妻女的衣着花销以及教堂座位的租金 等。(《欧也妮·葛朗台》) C、觉慧看到这个家的无数罪恶,特别是鸣凤死后,他再也不能忍受这一切了。他要出走,却遭到长辈 们的一致反对。他不愿屈服,不愿随着这个家庭一起灭亡,要自己争取幸福。最后,他瞒着高家其他人, 告别了觉新、觉民和报社的朋友们,乘船去上海,去创造新的事业,追求新的生活。(《家》) D、卷入买空卖空的投机市场彻底失败后,吴荪甫回到家中,掷听筒在桌子上,退一步倒在沙发上,直 瞪眼,喘粗气,蓦地一声狞笑,跳起抢到书桌旁,拉开抽屉,抓出一枝手枪来,对着自己胸口,脸色黑紫, 眼珠仿佛要爆出来似的,……可是手枪没有放射,吴荪甫长叹一声落在转轮椅子里,手枪掉在地下……(《子 夜》) E、卡西莫多见到爱斯梅拉达对弗比斯倾慕的神情,心里十分难过,但他还是为了爱斯梅拉达去找弗比斯, 因无功而返受到爱斯梅拉达的责备后,他不再到她的小屋来,可是还给她送来一头小山羊做伴,并冒着生 命危险移走了爱斯梅拉达害怕的一尊雕像。(《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 100 字左右)(5 分) (1)《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贾宝玉在湘云与宝钗安排的藕香榭里举办的一次宴席上写下这样的诗句“酒 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请简述这次宴席的情形及刘姥姥对宴会巨大开销的所发的感慨。 答第()题 (2)简述玛丝洛娃被法庭错判的经过。 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孙策怒斩于吉道人后,病情日益加重。临死前,他取印绶授予孙权,并嘱咐说:“倘内事不决,可问张 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三国演义》) B.众人在芦雪庵依题即景联句,宝玉因联句最少而被罚酒。宝玉喝得酩酊大醉,误入栊翠庵妙玉处,折 下了庵中一枝二尺来高的红梅。(《红楼梦》) C.吴荪甫在老家双桥镇建设“双桥王国”的幻想,因农民暴动而破灭。吴荪甫随后与他人合作成立了益中信 托公司,继续做着实业救国的美梦。(《子夜》) D.欧也妮把私房钱送给堂弟后,很担心被父亲知道。后来,她从母亲坚定的目光中汲取勇气,面对父亲 的逼问,她反唇相讥。(《欧也妮·葛朗台》) E.在临刑忏悔仪式上,克洛德无意中望见了远处阳台上的弗比斯,便咬牙切齿地对爱斯梅拉达说:“得啦, 你死吧!谁也别想得到你。”(《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选做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的《家》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接生婆抱着新生的婴儿在门缝里传出话来:“恭喜大少爷,是一位公子。”她说完就转身走开了。觉新还听 到她一面拍着婴儿,一面自言自语:“可惜生下来就没有娘了。” 选段中的“娘”是谁?请简述她“没有了”的情节。 (2)阅读下面的《复活》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您去过医院了,大概那儿的人对您谈起了我……” “哦,那是您的事,”涅赫柳多夫皱起眉头,冷冰冰地说。 选段中的“我”是谁?请简述她在监狱医院里所遭遇的那件事的情节。 7.B D(B 项:应为“众人认为要罚得又雅又有趣,李纨便要宝玉去栊翠庵妙玉处取枝梅来。宝玉喝过 热酒,独自一人前去取回来一枝二尺来高的红梅”。D 项:①“从母亲坚定的目光中汲取勇气”应为“在爱 情中汲取勇气”;②“反唇相讥”应为“一声不吭”。) 8.⑴瑞珏(1 分) 【情节要点】①高老太爷死后,瑞珏的产期临近。②为避“血光之灾”,高家长辈强迫瑞珏到城外去分娩。 ③觉新到城外租了一处简陋潮湿的房子,让瑞珏待产。④瑞珏难产而死。(4 分。各 1 分) (2)马斯洛娃(1 分) 【情节要点】①马斯洛娃奉命到药房取药,遭到一个男医士的纠缠。②马斯洛娃使劲推开男医士。③男医 士撞在药架上,有药瓶从架上掉下来砸碎了。④主任医师断定马斯洛娃和男医士调情,把她赶出医院。(4 分,各 1 分) (由于版本不同,《复活》的人物译名可酌情放宽) 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彻底失败后的吴荪甫回到了家中,他倒在沙发上,直瞪眼,喘粗气,蓦地一声狞笑,跳起来抢到书桌旁, 拉开抽屉,抓起一只手枪来。但他最终没有勇气自杀。(《子夜》) B. 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珏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慧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要去讲道理;觉新 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依从;觉民态度坚决,主张反抗。(《家》) C.欧也妮偷看了查理写给律师的信件,更加引起她对破产堂弟的同情。她把自己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堂 弟做盘缠。查理回赠给她一条母亲留给她的项链。他们私定了终身。(《欧也妮?葛朗台》) D.聂赫留朵夫又去探望玛丝洛娃,他把早年二人的一张合照给玛丝洛娃,并告知她不久要去彼得堡为她申 请撤销原判,玛丝洛娃被聂赫留朵夫的真心和坚持打动,心灵上发生了至关重要的变化。(《复活》) E.就在乞丐们攻打圣母院的时候,克洛德副主教诱骗甘果瓦将爱斯梅拉达骗出了圣母院的小屋。然后他又 甩掉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带到格雷沃广场的绞刑架下,并且逼她在绞刑架和克洛德中选择一个。(《巴黎 圣母院》) 8.简答题。(任选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 分) 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 你商议。” “老爷”是谁?请简述“一件为难的事”这一情节的始末。 ⑵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 分) 玄德带回,令拜云长、翼德为叔。云长曰:“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 “螟蛉”指谁?他在“败走麦城”事件中有何表现?请简述。 选答第( )题: 期末考语文试题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当琴听到二表哥觉民说“外专”暑假要招收女生,十分高兴;但一想到进人男学堂将要遇到的困难和阻 力,心情不免沉重起来。见此,觉民和觉慧兄弟竭力安慰和鼓励她。(《家》) B.宝玉挨打后,宝钗天天去探望宝玉,并劝他读书上进。宝玉一听就生气,说:“好好一个淸净洁白女子, 也学得沽名钓誉,入了国贼蠹鬼之流。”宝钗听了,自觉没趣。(《红楼梦》) C.端阳节后,杜竹斋来到吴公馆提醒吴荪甫说,和赵伯韬斗很危险。吴荪甫发现杜竹斋的不满,想用策略 激发杜竹斋的雄心,但是杜竹斋无论如何也不肯冒险。此时,吴荪甫产生不祥的预感。(《子夜》) D.爱斯梅拉达在圣母院内远望广场,看到弗比斯就高喊,伽西莫多主动请求帮她找弗比斯。弗比斯虽然很 想见爱斯梅拉达,可是实在脱不开身,伽西莫多只得无功而返。(《巴黎圣母院》) E.老葛朗台死后,孤单一人的欧也妮变得富有了,但财富并不能安慰她,她需要的是温暖和爱情。七年中, 她一直盼望着查理归来,把他留给她的首饰盒当作随身的宝物。(《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任选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 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司马懿大军为何能“望西城蜂拥而来”?诸葛亮退敌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请简述。 (2)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时准备跟卡秋莎说哪些事情?卡秋莎听后有怎样出乎他意料的反应?(《复活》) 7.C D (C、“吴荪甫产生不祥的预感”错误,吴荪甫仍然踌躇满志,他还告诉杜竹斋一个好消息――朱 吟秋已经要把把丝厂盘给自己。 D、“弗比斯虽然很想见爱斯梅拉达”有误,弗比斯根本就不想见爱斯梅 拉达。) 8.答案一:因马谡轻敌大意,(1 分)司马懿指挥大军轻易夺取街亭,直逼西城。(1 分)诸葛亮用空城计退 敌:传令隐匿旌旗,诸军各守岗位;大开城门,令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诸葛亮在城楼上凭栏而坐, 焚香操琴。(3 分) 答案二:聂赫留朵夫原来准备请求得到卡秋莎的宽恕(1 分),并说要帮助卡秋莎上诉(1 分),还准备向卡 秋莎提出要和她结婚(1 分)。玛丝洛娃不仅不以自己的身份为耻,似乎还觉得心满意足,甚至引以为荣。 (2 分)(大意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