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泉港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0分) 1.钱穆在《孔子传》中说:“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能作为钱穆这段话的依据应该是孔子 A. 编订“六经” B. 创立儒家学说 C. 开创私学 D. 提倡“仁”的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孔子以前”、“已有”、“孔子集其大成”结合孔子的生平相关所学可知孔子对古典文化典籍进行收集整理,编订“六经”,因此A选项正确。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这无法体现“集其大成”,因此B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孔子开创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也无法体现“集其大成”,因此C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孔子提倡“仁”的思想,也无法体现“集其大成”,不符合材料主旨,因此D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西周文、武等先王注重“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春秋时期,孔子则从个体的人格修养出发,提出“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这反映了 A. 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 B. 个人道德修养的共同主张 C. 仁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 重视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西周文王和武王在施政时注重“德”,孔子注重提升个人修养以达到“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可见两者都重视和谐的社会关系,选项D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选项A排除;周文王、周武王所提的“德”非个人道德修养,选项B排除;仁政思想是孟子所提,选项C排除。 3.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 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 B. 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 C. 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 D. 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韩非子“集权”学说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有利于抑制统治者暴政,宋代理学家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要求统治者提高自身的修为,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要求对君主专制进行一定的改革,因此都体现了对君主统治的改进,有利于提高君主执政水平,故B项正确。材料中韩非子的“集权”思想体现的是法家的思想,不是儒家,故A项错误;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统治,故C项错误;韩非子“集权”学说和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体现的是自然经济的发展,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 4.“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 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 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 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 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礼乐制度。材料信息体现的就是:既要上下相和又要保证贵贱等级的思想,即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A项最能体现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B项只体现礼乐制度中的“乐”,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君子庶人日趋平等”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排除C。D项只体现了礼乐制度中“礼”的思想,也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 【名师点睛】关于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要重点把握到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王位世袭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要把握到这些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巩固统治以及对中国后世的影响。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领会这些制度的内涵。关于“礼乐制”,要分“礼”和“乐”两个方面来把握,领会到规范“和而不同”的社会秩序。 5.先秦民本思想的杰出代表、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毫不含糊地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荀子 A. 游离于民本与尊君的两端,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B. 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适应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C. 从尊君角度论述民本思想,反映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 D. 区分尊君与民本思想,以说明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本质 【答案】C 【解析】 “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说明君主的权威性,荀子显然强调要尊君,体现出君民关系的相通性,故C正确;材料是贯通君民思想,故A错误;专制统治是秦朝以后,故B和D项错误; 6. 西汉前期,政府把士兵大量复员从事农业生产,并且一再降低赋税,甚至实行三十税一,这种做法集中体现了( ) A. 黄老之学 B. 儒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黄老之学的基础是早期的道家思想,它主张清静无为,反映在政策上就是休养生息,故选A。儒家思想是西汉中期汉武帝后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因此B项错误;C项错误,法家思想在汉代不作为主流的思想,但是被儒家思想所吸收;D项主张“兼爱、非攻”,在战国时期是显学,汉代退出了主流的地位。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初的统治思想 7.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 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D.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小农经济产生并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材料中诸家的思想主张。故答案为C项。A项,富民思想不等同于民本思想,且无法从材料中看出其成为主流思想,排除;B项,提出富民思想的是思想家,非统治者,排除;D项,“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的表述从材料中无法得出而且也不符合史实,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交融的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遽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争霸、兼并战争接连不断,文化思想空前活跃,排除。 8.会意法是我国古代一种造字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学派是 A. 墨家 B. 道家 C. 儒家 D. 法家 【答案】B 【解析】 “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这反映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属于道家,故B正确;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不符合材料,故A错误;儒家主张仁、礼,故C错误;法家主张严刑酷法,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反对人为的角度理解,再对比各家学派的主张,即可进行正确判断。 9.法国《人权宣言》称:“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下列与此类似的先秦思想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兼爱、非攻、尚贤” C. “不尚贤,使民不争” D.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答案】A 【解析】 “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就是不把自己的厉害关系强加于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符合这一思想,A正确;B是墨家大爱思想;C是老子思想;D是法家思想。 点睛:本题解答关键是“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 10.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但基本上差别不大;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各国文字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 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 B. 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 C. 文化具有稳定性和封闭性 D. 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的“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体现的是手工工艺和各国文字的趋同性,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此时文化并未统一,排除A、B项;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11.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A. 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B.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 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D. 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答案】C 【解析】 由“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沦,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可以看出董仲舒批判不同思想,最终给予统一的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主要是通过此措施来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不选,“神化儒学”材料没有体现;B项不选,道德与统一思想无关;D项不是儒家思想的用意,排除。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学者多以注疏先秦经文为首务,宗派林立,互诘不休。至唐,朝廷下令撰修《五经正义》以去“异端邪说”,并纳入科举考试范围。这一举措 A. 加强文化专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B. 统一经学,提高了儒学政治地位 C. 导致宋、明儒学家因循守旧 D. 有利于儒学与其它思想融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统一经学,并将其纳入科举考试范围,提高了儒学的政治地位,故B项正确;科举选官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经学的统一,纳入科举考试范围无法扩大统治基础,故A项排除;宋明儒学家与时俱进,吸收佛道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与其他思想之间的关系,故D项排除。 13.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这是因为 A. 儒学加强理论建设,适应时代要求 B. 君主专制加强,儒学独尊地位巩固 C. 商品经济发展,民众价值取向变化 D. 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 【答案】A 【解析】 材料“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反映了宋代理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加强了理论建设,适应了时代要求,故A正确;宋代之前儒学独尊地位受到佛、道冲击,故B错误;理学形成并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错误;佛教也有与时俱进,但其思想被理学吸收融合,理学成为官方统治哲学,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学生可以从宋代理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4.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 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 C. 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 D. 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地方豪强割据一方,敢于对抗中央,故A项错误;君权神授思想是西汉董仲舒提出,属于儒家思想,B项没有C项准确,不是最佳选项,排除;随着董仲舒新儒学地位的确立,经过数百年发展,三纲五常尤其是其忠君思想在东汉被进一步强化,故东汉末年虽天下大乱,割据势力及权臣大都不敢公然称帝,故C项正确;儒家“经世致用”思想强调入世,关注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与权臣豪强不敢称帝的现象无关,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联系所学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影响分析解答。 15.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罪犯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曾有父亲藏匿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这表明当时 A. 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的现象 B. 儒家伦理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强化 C. 司法体系发展还不够完善 D. 儒家经典成为了法律的基本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罪犯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的原则加入到汉代司法中,可知当时司法实践中重视儒家伦理,B项正确;一则司法原则不能证明司法中权力滥用,A项错误;材料只有一条原则,不能说明“司法体系”是否完善,C项错误;一条司法原则不能证明“儒家经典”是法律原则,D项错误。 【点睛】随着儒学成为官方学说,我国法律中出现了以礼入法。 16.西汉陆贾说:“秦始皇设刑罚、为车裂之诛以诛奸邪,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吸取这一教训,西汉的做法是 A. 奉行儒学,以德治民 B. 清静无为,与民休息 C. 设中朝官,强化君权 D. 封诸侯王,因俗而治 【答案】B 【解析】 西汉陆贾提出秦朝的教训是“举措太众、刑罚太极”,也就是统治者做了太多的事情,而且刑罚过重,为吸取教训应该无为而治,而且要宽刑薄税,故选B;西汉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奉行儒学的,其儒学思想是外儒内法兼采道家,所以不是完全的以德治民,故A与题意不符;CD与题意不一致,不是题干要表达的主张,故排除CD。 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这一题实际上是在考查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17.清华大学教授刘桂生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学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他认为汉代 A. 推行独尊一统的文化政策 B. 中央的权威遭到严重挑战 C. 包容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 D. 百家争鸣具有强大生命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刘桂生认为汉武帝的用意是确立儒学的官学地位,其它学派思想读书人可以研究,故C项正确。独尊一统的文化政策不是刘桂生的观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央的权威遭到挑战,故B项错误。材料“儒学是官学,不许其他学派分沾”可知,当时没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故D项错误。所以选C。 18.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 规范和稳定社会秩序 D. 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明理学提出的一个重要社会背景是五代以来传统社会道德败坏,理学家为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而提出,故C项正确。理学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是因为其符合统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不能成为宋明理学所倡导理论的根本出发点,故A项错误。“经世致用”的思想由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与题干不符合,故B项错误。宋明理学的理论固然能够提高个人修养,但这并不是宋明理学所倡导的根本出发点,故D项错误。 19.李约瑟说:“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碎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荣。”材料意在说明理学 A. 本质是科学的 B. 格物致知理论推动对物理的探求 C. 强调经世致用 D. 确立伦理本题论以塑造崭新人格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李约瑟认为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推动科学的繁荣,是因为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体现了认识方法上有一定的科学性,主动积极去全面探索自然界事物客观规律,B项正确。宋明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本质是科学的说法错误,排除A;经世致用、伦理本题论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D。所以选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眼“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推动科学的繁荣”的实质是求理的方法“格物致知”,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20.明朝中后期,受心学的影响,一批知识分子跳出了宋儒的框架,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由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孝子贤孙转变为普普通通的市民、商贩、农民。他们傲视封建礼教,鄙视功名利禄,敢于直言。这反映出心学: A.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冲破了宋代理学的思想禁锢 C. 有利于民主观念的形成 D. 激发了个体自由主义思想发展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知识分子作品描写的人物更多的是普通百姓,他们不局限于旧思想的禁锢,更加关注个体的想法,这实际上是在心学的影响下激发了个体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中强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敢于冲破世俗观念,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没有表现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民主观念在明朝中后期不可能形成,此项与史实不符,B项错误; 明朝时宋代理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并未被冲破,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2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表明黄宗羲 A. 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B. 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C. 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D. 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宗羲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黄宗羲认为学校“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可知他强调的是学校可以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在题干中没有涉及到,黄宗羲思想不具备近代民权意识,排除C项,D项中“实用人才”在题干中不能体现,排除。 22.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 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批判君主专制制度,起到了早期思想启蒙作用,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和实践有一定的影响,A选项“走向近代化的先声”就是这种作用的表现,故A选项正确;明清之际儒家思想仍然占主流地位,故B选项错误;明清之际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故C选项错误;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与发展,但不是新理学思想体系,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明清之际进步的儒家思想,学生需要明确明清之际进步的儒家思想在性质上仍然属于儒家思想的批判与发展,而不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时,也要认识到明清之际进步的儒家思想对近代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影响。 23.黄宗羲认为,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则“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古之君王,受到人们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据此可知,黄宗羲 A. 反对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制度 B. 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危害 C. 反对脱离物质生活而空谈义理 D. 认为保卫国家是天下人的责任 【答案】B 【解析】 根据“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结合所学,黄宗羲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故选B;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不反对封建君主制度,排除A;C与材料无关,排除;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也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联系所学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分析解答即可。 24.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A. 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 B. 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C. 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 D. 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用雕版印刷佛经,有利于佛经内容的传播,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故A正确。从材料上看,唐代的雕版印刷技术成熟但无法体现进入黄金时代,故B排除。从所学知识可知,此经书是现存我国发现最早标有确切时间的印刷品,但不一定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故C错误。活字印刷出现在北宋,不是唐代,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科技中的四大发明。了解四大发明的出现和西传,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促进作用。 25.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材料可以论证中国古代 A. 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 重视科技运用与思想迷信两者并存 C. 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D. 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中国古代航海辨别方向的方式一是通过观测天文和使用指南针,二是靠航海经验。A选项错误,并未比较中国与世界其他天文科学发展的水平,无法得出中国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选项错误,材料中“取海泥嗅之,便知所至”并非思想迷信,而是航海经验;C选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经验与科技被应用于航海事业的发展,可以用来论证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国古代较为全面了解各国地理情况,并且依据相关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了解尚不全面,不符合史实。 26.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行书 【答案】D 【解析】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故选D;ABC均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27.《宋史》记载:徽宗宣和三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明代施耐庵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讲述北宋宋江等人由被迫落草、替天行道,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新型史料介入有助于厘清历史事实 B. 古代史家扬善抑恶的传统影响历史解释 C. 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 D. 不同的史家对同一历史现象有不同理解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关于宋江等农民起义后被朝廷招安的信息只在《宋史》中有记载,明朝施耐庵的《水浒传》是属于文学作品,不能直接用来做史料,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中的两个信息突出的是宋江等人被朝廷招安,所以不是属于扬善抑恶,故排除B;《宋史》中的信息影响到了施耐庵的创作,而施耐庵的创作又影响了大众的历史认知,整个题干中的信息都是体现维护朝廷的统治这一主流价值观,故C符合题意,所以选C;题干不是体现的不同史家的历史理解,而是一个属于史家,另一个属于文学家,故排除D。 28.如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 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 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 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 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显示了三种字体,图片中也按照顺序表现出三种字体的演变,因此本题选B项。材料给出的时间是三国曹魏时期,当时的文字已经基本统一,故A错误。汉代时,隶书已经成为主要字体,C说法错误。自秦朝将文字统一为小篆之后,汉字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项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的发展 29.下图为元代王冕《墨梅图》及题诗,它们反映出 A. 诗画结合创作模式的开启 B. 写意成为国画的主要表现技法 C. 市民阶层的兴起和文化需求 D. 理学观念与艺术创作相结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墨梅图》可知,“只留清气满乾坤”体现了在中国画中蕴藏着中国文人不屈的民族气节,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元朝时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随着民族矛盾的加剧,一些中国文人通过绘画等形式展现民族的气节,这是宋明理学对中国画影响的体现,故D项正确;诗画结合创作模式的文人画在元朝之前就存在,A项错误;BC两项和题干无关,排除。 30.中国古代文化构成中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A. 王羲之所擅长的行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 B. 苏轼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C. “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是对元曲浪漫主义风格的表述 D. 京剧于乾隆年间正式形成,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戏曲的精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选项A应该是草书特点;选项C中元曲应为现实主义;选项D中京剧正是形成是在道光年间。故本题答案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古代的艺术·文人画 31.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它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问精神、南方风情与北方神韵。就创作而言,虽然没有出现过能与关汉卿相婕美的大家,但它的意义在于民众喜闻乐见,能寓教于乐。这里的“它“应是指 A. 宋词 B. 元曲 C. 明清小说 D. 京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北京戏曲舞台非常活跃,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推动了京剧的形成,符合材料中所说“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它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间精神、南方风情与北方神韵”;京剧没有出现关汉卿这样的大家,但仍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故D符合;A选项和C选项与材料不符合,依据材料“能与关汉卿相婕美的大家”推知主旨是戏曲而非宋词和小说,故排除;关汉卿是元曲的大家,但根据材料“没有出现过能与关汉卿相婕美的大家”,故推断是戏曲但并非元曲,为此B选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京剧的形成与发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它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间精神、南方风情与北方神韵”“虽然没有出现过能与关汉卿相婕美的大家,但它的意义在于民众喜闻乐见,能寓教于乐”。 本题是基础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 32.《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A. 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B. 依据错误,结论正确 C. 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 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依据为《三国演义》中对火药使用的描述,结论为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唐末,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并非三国时期,故结论错误。《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作,其文学艺术性高于史学性,不能作为历史研究中的为唯一依据,故依据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D项。排除ABC三项。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33.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地位有所不同,并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如何维护大一统政权的稳固这一点上,秦皇汉武之间有着共同的认识,即不能容忍多元化的指导思想的存在,认识到必须有一种主导性的价值观念来维护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儒家认识到仅仅依靠武力和严酷的法律无法长久地保持统治的合法性,关键是要使价值系统制度化,从而为现存的秩序提供支持。 ——干春松<儒家制度化的形成和基本结构》 材料二 朱熹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并非上述深奥的哲理,而是通俗的儒学教化。他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关注社会基层民众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樊树志《朱熹新儒学:从“伪学”到官学》 材料三 彼(郑子玄,此人不肯借讲学以宣扬道学)以为周、程、张、朱者皆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也。……彼谓败俗伤世者,莫甚于讲周、程、张、朱者也,是以益不信。不信故不讲。……今之讲道德性命者皆游嵩、少者也;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以为子孙荫者。……然安知我无商贾之行之心,而释迦其衣以欺世而盗名也耶? ——李贽《焚书•又与焦弱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为建立“主导性价值观”所采取的对策。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宋代朱熹新儒学有哪些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李贽的思想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体现出的特点。 【答案】(1)对策: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设立太学和地方郡国学校,建立以儒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任用儒学者为官。 (2)特点:日益具体化、通俗化、日常化、基层化。 (3)特点:与理学的正统思想格格不入(或异端思想);批判道学家的虚假,强调人的正常私欲。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4)特点: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或与时俱进) 【解析】 (1)本题要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汉武帝为建立“主导性的价值观”意思是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主要措施有: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设立太学和地方郡国学校,建立以儒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任用儒学者为官。 (2)本题结合材料关键词“通俗的儒学教化”“具体化、通俗化”“关注社会基层民众”可以概括出答案。 (3)本题结合材料三材料概括出特点:与理学的正统思想格格不入(或异端思想);批判道学家的虚假,强调人的正常私欲。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4)本题开放性试题,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儒家思想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 34.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同时也对中国古代文学、科技和艺术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二程说:“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所以,二程的“理”也包括自然之理。而且程朱理学不仅讲“理”,还讲“即物穷理”。这些思想对后世科技的发展影响很大。刘完素的《伤寒直格方》开头第一句便是“习医要用直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凡例》中也说:“(本草)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 ——摘编自乐爱国《儒家自然观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材料三 下图为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画中题诗为: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孔子以儒家的哪一主张作为标准对古诗进行了删减,并指出其主要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文中的“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居于怎样的地位? (2)依据材料二,概括“对后世科技的发展影响很大”的程朱理学思想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体现宋代所取得的科技成就。 (3)材料三中的《墨竹图》代表中国古代绘画的哪一表现形式?其突出特征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1)主张:礼。目的:维护统治。 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或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思想:理是万物的本源;格物致知。 成就: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火药广泛用于军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3)形式:文人(写意)画。 特征: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4)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可见以儒家的礼作为标准对古诗进行了删减,其主要目的是维护统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它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第一小问,“二程的“理”也包括自然之理,而且程朱理学不仅讲“理”,还讲“即物穷理”,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 可以列举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火药广泛用于军事和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由材料来看,由文人郑板桥创作,注重抒情和表达个性,所以属于文人画。所画之竹,不求形似,追求神韵意趣。“疑是民间疾苦声······一枝一叶总关情”具有民本思想。 (4)传统文化是悠久历史的长期沉淀,有其合理之处,但也有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糟粕。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样我们才能进步。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法者,王之本也。” ——摘自《韩非子》 材料二 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正确的理性。这个法通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用人为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也是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服从这一律法的责任。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外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 ——摘自【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出两条关于韩非子与西塞罗的法律思想不同的信息,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说明合理,史论结合) 【答案】信息一:内容不同。 韩非子: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实用性,主张严刑峻法,认为法律是统治者强化统治的工具。西塞罗:强调自然法的理性、正义原则,认为自然法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和永恒性。 说明:韩非子时期,诸侯国变法图强,兼并战争;思想百家争鸣,文化繁荣;小农经济产生,韩非子从维护专制统治的角度形成了严刑峻法的法律思想。西塞罗时期,罗马法成为调节社会矛盾的重要工具;人文精神传播;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繁荣,因此他的法律思想体现自然法观念。 信息二:作用不同。 韩非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奠定了基础。 西塞罗:维护了罗马的统治,影响后世。 说明: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强化了统治,完成了大一统,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奠定了基础。但因其严刑峻法,残暴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使其短暂而亡。西塞罗的法律思想指导了罗马法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罗马法的高度成熟,维护了罗马的统治;成为近现代制定法律的基本原则。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两者法律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性质、作用等均有不同,从中再选出两条进行立论即可。然后结合所学,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选取的两条不同进行说明,注意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解析】 首先提取信息,根据材料可提炼出韩非子与西塞罗的法律思想,韩非子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实用性,主张严刑峻法,认为法律是统治者强化统治的工具,而西塞罗强调自然法的理性、正义原则,认为自然法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和永恒性,两者在内容上是不同的;结合所学可知两者法律思想产生的背景、性质、作用等均有不同,从中再选出一条不同即可。其次进行说明,结合所学,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选取的两条不同进行说明,注意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最后简要总结,进行升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