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三明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 高三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孔子说“禹、稷躬稼而有天下”,揭示了“躬稼”是“有天下”的前提;孟子的“有恒产者有恒心”, 阐发了土地所有权与民心向背、国家治乱的关系。这表明 A. 土地五谷就是家国天下 B. 儒家推崇重农抑商思想 C. 农耕经济影响儒家思想 D. 民本思想成为主流观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躬稼”是“有天下”的前提,“躬稼”是“有天下”的前提。这些都是小农经济对儒学的影响的体现,故C正确;A项表述太绝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抑商思想,排除B项;民本并不是主流,排除D项。‎ ‎2.春秋中后期,晋、楚、秦等国相继开始推行县制。晋国县制尤为发达,卿大夫都在各自领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春秋中后期,县制的推行 A. 冲击了传统政治秩序 B. 废除了贵族世袭特权 C.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D. 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县的长官由卿大夫根据军功委任,对春秋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形成冲击,故选A项;县制的推行并未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排除B;春秋时期并未形成君主专制,排除C项;完善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 ‎3.下面是战国秦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早期铁器类型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合计 生产工具 ‎101‎ ‎13‎ ‎42‎ ‎34‎ ‎190‎ 兵器 ‎202‎ ‎24‎ ‎167‎ ‎138‎ ‎531‎ 生活杂用具 ‎415‎ ‎39‎ ‎64‎ ‎232‎ ‎750‎ 合计 ‎718‎ ‎76‎ ‎273‎ ‎404‎ ‎1471‎ - 24 -‎ A. 兵器使用引发西南地区的争霸战争 B. 西南地区农业已经实现精耕细作 C. 铁器的使用和推广有利于社会发展 D. 西南地区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表格内容可知,战国时期铁制用品覆盖了生产工具、兵器和生活杂用具,这些铁器的使用有利于社会发展,故选C;兵器用于争霸战争,但不得能说是兵器引发了争霸战争,排除A;BD项由表格内容无从体现,排除。故选C。‎ ‎4.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节度、观察使等大量召辟文人担任幕僚,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选官权过于集中带来的弊端,并为缺乏实际行政经验的科举士人积累基层经验、提高行政能力创造了条件。可见该举措 A.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B. 是藩镇割据的重要表现 C. 弥补了科举选官的不足 D. 导致中央权威不断丧失 ‎【答案】C ‎【解析】‎ ‎【详解】大量文人担任地方节度、观察使等幕僚,有利于“科举士人积累基层经验、提高行政能力”,正好弥补了科举选官仅重视文化素质和知识的弊端,故答案为C项;文人担任幕僚利于积累基层经验,而非代表中央加强对地方监察,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文人担任幕僚导致地方割据并威胁中央,排除B、D项。‎ ‎5.北宋年间颁布的《元丰广州市舶条法》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海上外贸成文法规,其“不仅行于广州,而且遍行其它诸路”,成为当时官府进行海外贸易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它的颁布 A. 说明广州是当时唯一的对海外诸国贸易的港口 B. 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 C. 表征着我国古代海外贸易活动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D. 反映了造船技术的进步和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 ‎【答案】C - 24 -‎ ‎【解析】‎ ‎【详解】北宋时颁布管理海上外贸的成文法规,说明我国古代海外贸易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故选C;材料仅反映了北宋颁布的管理外贸的成文法规,无法体现广州是唯一对外贸易的港口,不能证明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更无法反映造船技术的进步和指南针的应用,排除ABD。故选C。‎ ‎6.明清时期,苏州城市人口增加,以大小商人、手工业主、手工业工人等为主,且外地商人、工匠云集;苏州的行政地位提高了,由府级城市升格为省会级城市。这表明当时 A. 城市的政治功能强化 B. 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 C. 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D. 政府忽视了市场管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苏州城市人口“以大小商人、手工业主、手工业工人等为主,且外地商人、工匠云集”,这是苏州城市经济功能增强的表现,苏州“由府级城市升格为省会级城市”,目的是适应经济发展之需,故答案为C项;苏州行政地位的提高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非城市政治功能强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商人政治地位问题,排除B项;苏州行政地位提高目的是适应经济发展,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D项“忽视”的说法错误,排除。‎ ‎7.万历初年北京市场上,除了鸡、鹅、羊,猪之外,鱼是一种稀罕之物。20年后,北京市场上的鱼、蟹反而比江南便宜,而且蛤蜊、银鱼之类也非常丰富。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 商业繁荣后南北货物广泛流通 B. 饮食的地域性差异逐渐消除 C. 北方市场的水产品供应量充足 D. 南方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北方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20年后,北京市场上的鱼、蟹反而比江南便宜,而且蛤蜊、银鱼之类也非常丰富”的现象出现是因为商业繁荣后南北货物广泛流通造成的,A正确;B项“消除”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北京地区不能代表整个北方市场,C排除;仅从“北京市场上的鱼、蟹反而比江南便宜”不能得出南方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北方的结论,排除D。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北京市场上的鱼、蟹反而比江南便宜”,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即可。‎ - 24 -‎ ‎8.有学者认为,仅就中枢机构而言,明朝经历了一个废丞相、置四辅、设内阁的历史阶段,而清朝则走了置议政大臣、设四大臣、立军机处的历史轨迹。两朝最后都形成了兼职丞相制的体制。“兼职丞相制”的形成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清时期 A. 官僚政治体系扭曲混乱 B. 君主专制统治效能空前提高 C. 贵族政治淡出历史舞台 D. 前朝宰相制度得以变相恢复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清“兼职丞相制”的形成从本质上说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故选B;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不符合史实,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兼职丞相”为皇帝提供咨询服务,不等同于丞相,排除D。‎ ‎9.道光帝接受《南京条约》全部条款,不再言战。签订条约之后,道光要做的是如何让战败投降看起来更像“天朝加恩”夷人,获罪的伊里布被再次启用主持“羁縻”。这一做法 A. 使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走向崩溃 B. 适应了世界新形势的需要 C. 延缓了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进程 D. 从根本上维护了社会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战败后,道光“天朝上国”的思想依然浓厚,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处理战后事宜,这种遮掩中国落后于西方、自欺欺人的做法,延缓了中国人认识时局、学习西方的进程,故答案为C项;道光帝仍然坚持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排除A项;这种观念落后于世界形势,排除B项;这种做法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后未能顺时而变,最终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排除D项。‎ ‎【点睛】中国古代的统一王朝因为国力强盛,建立了以中国为宗主国,周边国家为附属、藩属国的天朝体系。古代中华文化圈国家对中国正统皇朝的官方称呼为“天朝”。中国统治者的“天朝上国”思想浓厚,鸦片战争后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瓦解过程。‎ ‎10.有学者认为,甲午战后,有识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入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构建层面。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A. 使群众普遍认同了民主共和制度 B. 明确提出了反帝的政治目标 C. 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 具有了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C - 24 -‎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说明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众对民主共和制度的态度,排除A项;辛亥革命爆发时还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目标,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D项。‎ ‎11.郑观应指出:“苟欲安内攘外,君国子民持公法以永保太平之局,其必自设立议院始矣!”据此可知,郑观应 A. 继承了康梁的维新思想 B. 摆脱了中体西用思想的窠臼 C. 维护了传统的意识形态 D. 提供了反清革命的理论依据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郑观应主张在政治上学习西方的议院制度,这是对仅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中体西用”思想的突破,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康梁继承发展了郑观应的思想;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郑观应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并非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D选项错误,郑观应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并未主张反清革命,不能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2.从19世纪60—90年代末,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以1858年伍廷芳等创办的《中外新报》创刊于香港为开端,总数达到几百种之多。这一现象 A. 表明政论性的报刊已成为主流 B. 体现清政府对报刊管理不力 C. 反映近代化努力推动思想剧变 D. 说明社会变局促进媒体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19世纪60—90年代末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西学也在不断传入,这些促进了报刊媒体的发展,故选D项;19世纪60—90年代,“中体西用”是社会思潮的主流,材料不能体现报刊的主体内容,排除A、C两项;近代报刊的发展,是洋务运动及西学传播的结果,并不代表清政府不控制舆论和报刊,B项不正确。‎ ‎13.如表反映了1812—1911年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概况。由此可推知 - 24 -‎ 时期 人口(亿人)‎ 口粮需求量(亿石)‎ 粮食总产量(亿石)‎ 口粮需求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例(%)‎ ‎1812年 ‎3.67‎ ‎17.9‎ ‎234‎ ‎76.5‎ ‎1850年 ‎4.36‎ ‎21.2‎ ‎26.2‎ ‎80.9‎ ‎1887年 ‎4.36‎ ‎21.2‎ ‎25.6‎ ‎82.8‎ ‎1911年 ‎4.50‎ ‎21.9‎ ‎25.6‎ ‎85.5‎ A. 清政府财政来源日渐枯竭 B. 列强侵略导致人地矛盾尖锐 C. 部分工商业发展面临困难 D. 社会稳定促使人口持续增长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1812年到1911年,人口越来越多,对口粮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必然导致经济作物种植量的减少,从而使部分工商业发展面临困难,故选C;表格内容无法反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A;中国人地矛盾主要是人口增长导致的,排除B;表格反映的时间段内中国社会并不稳定,排除D。故选C。‎ ‎14.下表是南京国民政府关税自主谈判后,中国关税收入和关税收入在中央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有了较大变化。这表明关税自主 年份 关税收入 占财政总收入比重 ‎1913年 ‎1697万元 ‎21%‎ ‎1928年 ‎17914万元 ‎42%‎ ‎1929年 ‎27554万元 ‎52%‎ - 24 -‎ A. 有助于南京国民政府稳定财政 B. 是中国人民捍卫经济主权的终结 C. 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 摆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表格反映的中国关税收入和关税收入在中央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均有较大提高可以看出,关税自主有助于南京国民政府稳定财政,故答案为A项;B项中的“终结”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一政策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C项;D项中的“摆脱”说法绝对,排除。‎ ‎【点睛】南京国民政府所实施的关税自主政策,提高了进口关税,降低了出口商品的税率,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商品倾销,保护了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关税税率的提高,使关税收入激增,因而提高了关税收支在国家财政总收支中所占的比重。‎ ‎15.全国抗战爆发后,晋察冀边区对村政权加以改造,逐渐废除了以户为基础的闾邻制度,普遍建立起村民代表会和村公所,改变了以往村政权主要掌握在以地主、士绅为主的少数人手中的局面。晋察冀边区政府此举着眼于 A. 完善社会主义性质的基层民主 B. 反击国民政府的专制独裁 C. 维护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普遍建立起村民代表会和村公所”可以看出,晋察冀边区注重基层政权建设,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抗战的积极性,以此维护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答案为C项;这种基层民主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排除A项;这些举措是为了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不是反击国民政府的专制独裁,排除B项;这些措施是为了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排除D项。‎ ‎16.“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过程,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这说明 A. 无产阶级是大革命的领导阶级 B. 民众思想的进步有利于大革命进行 - 24 -‎ C. 国民党开始关注民生问题 D. 中国民众民族意识刚开始觉醒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意内容表明,民族主义的发酵和社会大众的态度有利于北伐战争的推进,说明民众思想的进步有利于大革命进行,故选B项;大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排除A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国民党开始关注民生问题,排除C项;根据“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可知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在大革命之前就已经觉醒,排除D项。故选B。‎ ‎17.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盘踞;全国尚有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下;投机商人囤积居奇;美国干涉朝鲜内战,派舰队侵入台湾海峡。这反映了 A. 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性 B. 新中国一穷二白的困境 C. 巩固人民政权的紧迫性 D.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新中国成立时面临一系列的困难,由此说明了巩固人民政权的紧迫性,故选C;美国干涉朝鲜内战和侵入台湾海峡属于外来影响,与恢复国民经济无关,不能说明新中国一穷二白,AB项均没有全面涵盖题意,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C。‎ ‎18.1956年10月,毛泽东说道:“台湾和平统一,‘一切可以照旧’,台湾现在可以实行三民主义,可以同大陆通商,但是不要派特务来破坏,我们也不派‘红色特务’去破坏他们,谈好了可以订个协议公布。”材料反映出当时 A. 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确立 B. 中国所处国际背景有所改善 C. 中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新思考 D. 海峡两岸关系出现缓和趋势 ‎【答案】C ‎【解析】‎ ‎【详解】毛泽东主张和平统一台湾,并且接受和维持台湾现状,体现了中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新思考,故选C;“方针已确立”的说法有误,排除A;1956年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当时海峡两岸关系依然紧张,排除BD。故选C。‎ - 24 -‎ ‎19.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提出了国家建设所需要的57项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和616个中心问题,提出了各门学科的发展方向。这反映了党中央和国务院 A. 在科技领域犯有左倾冒进的错误 B. 确立领先世界的科技发展战略 C. 利用计划经济的优势加速科技发展 D. 制定全面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战略 ‎【答案】C ‎【解析】‎ ‎【详解】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就是要集中力量、集中发展重点方面,这样就可以加速发展我国的科技,C正确;重点发展,不是全面发展,迎头赶上,不是超过,当时已经从苏联引进了不少技术,并且在继续引进,因此计划是基本可行的,另外左倾冒进错误主要开始于1958年,A排除;当时党中央和国务院希望我国科技水平达到世界先进(不是领先)水平,B排除;西方指的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当时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从西方大量引进技术是不可能的,D排除。‎ ‎20.如图是1978年和1998年各工业类别所占比例的圆形扇面图,图中数据的变化从实质上表明 A. 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 C.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D. 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答案】B ‎【解析】‎ - 24 -‎ ‎【详解】从图中数据可知,197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所占比例占主导,而到1998年时期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所占比例下降,多种所有制并存,反映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经体系初步建立,故B项正确;题干数据只涉及到所有制比重的变化,未涉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故A项错误;C项为图片反映的现象,不是材料内容体现的实质问题,故C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到集体工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的比重仍占较大的比重,并且D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21.在古代罗马,担任法官的官员一般都不是专业的法学家,不熟悉法律,而早期的罗马法又简略晦涩,私人法学家的意见便在案件的裁决中备受重视,不仅被采用,甚至还编入法典,成为法律。这反映出古代罗马 A. 法律体系日趋完备 B. 立法过程主观随意性强 C. 司法范围不断拓展 D. 法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古代罗马法。根据材料“私人法学家的意见便在案件的裁决中备受重视,不仅被采用,甚至还编入法典,成为法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早期罗马法简略且不易懂而实践中重视私人法学家的意见,体现了古代罗马法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由于早期罗马法的简略和不易懂,在实践中重视私人法学家的意见,并成为法律,体现了法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特点,没有体现法律体系完善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古代罗马立法过程主观随意性强的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罗马法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问题,没有体现罗马法司法范围,故C选项错误。‎ ‎22.雅典城邦对官员的管理有一整套的监察制度,“遴选出的官员在上任之前,要由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人民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员在卸任之时,还要经过陪审法庭的述职检查,这时若有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陪审法庭就会依法进行审理。”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贯彻了城邦主权在民的执政理念 B. 重视司法审判中程序性民主原则 C. 陪审法庭是专门的官员督查机构 D. 法律面前公民平等理念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雅典城邦对官员的管理有一整套的监察制度,公民对官员进行监督,贯彻了城邦主权在民的执政理念,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司法审判中程序问题,排除B;陪审法庭是司法机构,并非专门的官员督查机构,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公民平等理念深入人心,排除D。‎ ‎2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 24 -‎ A. 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 B. 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C.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 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走向现代文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映了欧洲中世纪项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不是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二者的积极影响,不是局限性,排除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属于思想解放运动,不属于不同领域,排除D。故选A。‎ ‎24.习近平主席在某国际组织上提出四点主张:第一,弘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 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第二,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第三,着力发 展务实合作。把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第四,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 这反映了新时期的中国 A. 打破了美国长期遏制中国的局面 B. 开始步入国际舞台体现大国担当 C.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积极主动推行新型区域合作外交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所说的“上海精神”,“共谋发展”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组织是上海合作组织,题目中的四点主张体现了中国当前积极主动推行新型区域合作外交,D选项正确。打破了美国长期遏制中国的局面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已经实现,A项错误;1954年日内瓦会议,中国已经开始步入国际舞台体现大国担当,B项错误;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与“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等信息不符合,C项错误。‎ ‎25.19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苔丝》《红字》《名利场》《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的发展 B. 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 C. 启蒙运动的兴起 D. 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 - 24 -‎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也使用大量的女工,女性在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要求经济独立,也要求提高自己的地位,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9世纪以前自由主义思想已经兴起,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启蒙运动是在17到18世纪,选项C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19世纪以前女权主义意识已经兴起,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6.“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部分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A. 君主立宪制仍未建立 B. 地方权贵垄断地方选举 C. 基层治理制度极混乱 D. 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1832年议会改革前,英国的部分选区选举中依然存在各种舞弊行为,说明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仍然需要完善,故D项符合题意;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部分选区的舞弊行为,由此说明地方权贵不能垄断地方选举,排除B项;部分选区选举的舞弊行为不能说明当时英国基层治理制度混乱,排除C项。故选D。‎ ‎27.通过观察如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929—1938年美苏德英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百分比)‎ A. 美苏之间的矛盾逐步激化 B. 经济危机对英国的破坏最小 C. 计划经济体制有相对优势 D.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难以动摇 ‎【答案】C ‎【解析】‎ - 24 -‎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当西方国家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下时,苏联此时却通过斯大林体制实现了工业化,反映出计划经济体制有相对优势,C正确;材料不仅仅只有美苏比较,排除A项;从份额并不能看出对英国的影响最小,排除B项;此时美国并没有确立霸主地位,排除D项。‎ ‎28. “口红效应”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的理论。所谓“口红效应”是指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尤其是战争期间,政府和传媒都鼓励妇女们涂抹着口红进入工厂或军队唇间一抹亮丽的红色成了鼓舞士气的法宝。这一理论 A. 反映美国女权运动的发展 B. 表明新政已使全国经济走出低谷 C. 体现了政府采取鼓励消费的措施 D. 反映民众危机中淡定从容的心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尤其是战争期间,政府和传媒都鼓励妇女们涂抹着口红进入工厂或军队唇间一抹亮丽的红色成了鼓舞士气的法宝。”可以得出,在特殊时期政府采用特殊形式刺激经济,体现了政府鼓励消费的措施,故C正确;材料中“口红效应”与女权运动无关,故A不正确;材料只是反映政府鼓励消费的措施,不能得出经济已经好转,故B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政府政策和措施,不能得出民众淡定的心态,故D不正确。‎ ‎29.美国总统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先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万国邮政联盟等国际协会和组织,并发动针对中国和欧盟的贸易战;同时,英国启动“脱欧”程序,掀起脱欧运动。这与下列哪一做法相类似 A. 二战时期建立反法西斯同盟,彻底消灭法西斯势力 B. 二战后构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C. 二战后签署《关贸总协定》,建立国际贸易体系 D. 大萧条时期各国采取利己主义政策,以邻为壑 ‎【答案】D ‎【解析】‎ - 24 -‎ ‎【详解】根据材料“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政策”“英国启动‘脱欧’程序,掀起脱欧运动”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推行“美国优先”政策,排斥其他国家,而英国启动“脱欧”程序,体现的都是利己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各国奉行利己主义政策,试图将祸水外引,只是考虑自身利益,而非世界整体利益,与题干中的做法相似,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时期为反法西斯国家而建立反法西斯同盟,体现的是合作性,与题干无关,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构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利于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没有体现利己主义,故B选项错误;二战后签署《关贸总协定》,建立国际贸易体系有利于推动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没有体现利己主义,故C选项错误。‎ ‎30.有学者指出:“美国恪守的门户开放原则同苏联的势力范围原则是完全相对立的两种思想和理论体系,甚至是历史上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民族传统。……这两个原则的冲突不仅仅推动了冷战的到来,而且是冷战的原动力。”该学者认为 A. 国家利益分歧导致了美苏冷战 B. 冷战源于美苏意识形态的冲突 C. 美苏加紧在全球范围内的争夺 D. 美苏争霸引起民族传统的对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学者的分析,正是美国门户开放和苏联势力范围是两个完全对立的两种思想、理论体系和民族传统,导致了冷战的发生和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国家利益分歧”在材料中无从体现,A项错误。学者分析的是冷战到来的原因和动力,不是冷战的范围,C选项错误。材料中民族传统的对立是冷战的原因,不是美苏争霸的结果,D选项错误。‎ ‎31.2019年8月以来,亚马孙森林着火点已达36000多处,世界各地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为亚马孙祈祷”的呼吁,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都对大火作出表态,称这是“国际危机”,还表示将在本周末的G7峰会上讨论这一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发推表示,他已经和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通过话,并提出美国可以向他们提供帮助。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A. 亚马孙雨林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 B. G7讨论亚马孙大火是“21世纪的殖民主义思想”‎ C. 经济全球化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 D. 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答案】C ‎【解析】‎ - 24 -‎ ‎【详解】世界多个国家都表明了对亚马孙森林大火的关注,并称其为“国际危机”,这是经济全球化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故选C;A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G7讨论亚马孙大火不属于殖民主义思想,排除B;“已经建立”的说法有误,排除D。故选C。‎ ‎32. 二战后机器人和其他代替劳动力装置的采用激起了人们更多地减少工作时间的期望。但1992年美国人就曾断言,“唯一的选择就是失业或休息。”在这个机器人和计算机时代,美国出版了名为《过分劳累的美国人》的书籍,日本人则创造了一个词汇“过劳死”。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 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B. 科技的快速革新导致人们就业竞争激烈 C. 科技的进步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D. 科技进步亟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改变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题干的关键信息是:“从本质上说明”,ABC三项是表面现象,排除。依据材料中的“唯一的选择就是失业或休息;过分劳累的美国人;过劳死”可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需要人们改变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故选D项。‎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产业与“新经济”‎ 二、材料阅读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若从古都变迁的轨迹看,西安,洛阳,开封成横线排列在我国中部,恰好都在渭河——黄河南岸,是古代中原的腹心地区,也是先秦至唐中叶各王朝都城的基本所在区域:而北京则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居古代中原的边缘,唐中叶以后,北方战乱时间较长,人口大量减少,经济日且萧条。而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比较安宁,经济发展因北方人民避乱迁入而大大加快。开封居黄河与大远河交汇处,比校靠近江淮地区,因此唐以后终于取代西安和洛阳,成为统一王朝都城。元朝和清朝都是边疆民族入主中原以后建立的朝代,两朝都是先取北京,再取华北,在定都北京后统一全国的。此外,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来说,北京更贴近他们的故乡,便于保持与故乡的联系,以便保留一条退路 ‎——摘编自吴松弟《中国古代都城》‎ ‎1912﹣1949年间中国首都的变动 - 24 -‎ 定(迁)都时间 概况 ‎1912年1月 ‎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4月 ‎2月2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4月,中华民国移都北京。‎ ‎1927年4月 ‎4月14日,国民党中央通过决议:建都南京,成立国民政府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37年12月 ‎11月19日,《国民政府移脏重庆宣言》发布;12月1日,重庆正式成为中国战时首都。‎ ‎1946年5月 ‎4月23日,重庆国民政府决定还都南京;5月5日,国民政府首都迁回南京。‎ ‎1949年9月 ‎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将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据孙宅瓶、蒋顺兴《民国迁都纪实》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趋势,分析说明影响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归纳1912﹣1949年间中国首都变动的特点。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评述1937年和1949年中国首都的变动。‎ ‎【答案】(1)趋势:都城自西向东迁移;从中原的腹心地区向中原的边缘地带迁移。‎ 因素:处在或靠近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位于或接近赖以起家的根据地;受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影响;基于政治斗争或民族斗争的需要。‎ ‎(2)特点:都城变动比较频繁,且主要在南京和北京之间变动。‎ - 24 -‎ 评述: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华东地区陷,迫使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这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新中国定都北京,这是国内政治势力博弈的结果。‎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趋势,从材料“西安,洛阳,开封成横线排列在我国中部……而北京则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居古代中原的边缘”可以看出都城自西向东的迁移,从材料“开封……唐以后终于取代西安和洛阳”可知都城从中原的腹心地区向中原的边缘地带迁移。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比较安宁,经济发展”“居黄河与大远河交汇处,比校靠近江淮地区”“北京更贴近他们的故乡,便于保持与故乡的联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地理位置、交通、经济重心转移、民族斗争等方面来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2)第一小问,从材料“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建都南京,成立国民政府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重庆正式成为中国战时首都”“重庆国民政府决定还都南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将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可知都城变动比较频繁,且主要在南京和北京之间变动。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抗日战争,民族矛盾激化;解放战争的胜利等方面来评述。‎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服饰讲求含蓄,注重伦理,不强调服装与人体各部位保持一致,更不注重用服装表现人体的曲线,褒衣博带、长裾雅步是中国古代服饰的主流。从夏商时期开始,服饰就已不可避免地被拉入了“礼”制范畴;赵武灵王引进胡服主要是用于改革军队服饰,便于骑射;孝文帝迁都洛阳,全面割断鲜卑拓拔族与旧有文化的纽带;大唐时代经济发达、国家富强、文化政策宽松,以宽厚和兼容并包的精神自信地接纳四方远近外来服饰文化;满清统治者一方面以“首崇满州”来竭力维护满族服饰文化的独自系统性,并通过“剃发易衣冠”的政策改造汉服饰文化。‎ ‎——摘编自竺小恩《中国近代服饰与古代服饰变革之比较》‎ 材料二 民国成立后,要求废除满式的官服顶戴,以新礼服代替旧式官服,不分级别高低,凡任职的官员,一概统一着装。上海作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商埠,国际移民的大量涌入,使上海与国际的联系愈发密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近代上海的服饰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现象,很多服饰直接采用西方样式,以上海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一批主要从事西式服装制作的裁缝产生了,有的则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引进西方样式并加以改进。‎ ‎——摘编自竺小恩《中国近代服饰与古代服饰变革之比较》‎ - 24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服饰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服饰变革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1)特点:等级性(伦理性);时代性;多元融合;多样性;追求自然舒适;不断变革。原因:民族融合;对外交流;政治统治的需要(政策推动);儒道思想的影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原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入;政府推动变革;大量西方人的到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系列政治运动的推动;先进人士的倡导;对外交流密切。影响:推动审美观念的变化;促进思想解放(便于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推动政治变革;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促进服装制作业的专业化发展。‎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注重伦理”得出等级性(伦理性);根据材料,还可从时代性、多元融合、多样性、不断变革等角度分析回答。原因:根据“孝文帝迁都洛阳,全面割断鲜卑拓拔族与旧有文化的纽带”得出民族融合;根据“接纳四方远近外来服饰文化”得出对外交流;根据“竭力维护满族服饰文化”得出政治统治的需要(政策推动);根据“讲求含蓄,注重伦理”得出儒道思想的影响;根据“大唐时代”“满清”得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原因:根据“不分级别高低”得出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入;根据“民国成立后,要求废除满式的官服顶戴……”得出政府推动变革;根据“国际移民的大量涌入,使上海与国际的联系愈发密切”得出大量西方人的到来,对外交流密切;结合所学,还可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系列政治运动的推动、先进人士的倡导等角度分析总结。影响:可从推动审美观念的变化、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政治变革、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促进服装制作专业化等方面分析解答。‎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来说,前者注重革命,固然遮蔽了历史的其他一些层面及主题,在评价上也存在偏颇,但它所叙述的历史无疑是真实的,是不容否认的,革命确乎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主题。现代化范式固然可补革命范式之不足,但它实质上也是“西方中心论“的翻版,是挑战一回应范式的具体化。以之取代或否定革命范式,同样也是不可取的,无法反映和揭示近代中国真实的历史。事实上,革命与现代化这两个范式在很大程度是可以互为补充,不相排斥的。‎ ‎——摘编自崔志海《晚清史研究百年回眸与反思》‎ - 24 -‎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观点:材料认为“革命与现代化这两个范式在很大程度是可以互为补充,不相排斥的”。此观点正确。‎ 评析: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掀起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主题。但是,近代史上,除了革命这条主线以外,为实现国家的富强,先进的中国人也进行了不懈奋斗,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社会各阶层对国家现代化进行了不懈追求,革命史观无法概括中国近代史的全部。‎ 结论: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革命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路径、一个前提。‎ 只有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中国的现代化才有实现之可能。‎ ‎(材料中的其它观点如“革命确乎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主题”、“现代化范式固然可补革命范式之不足”、现代化范式实质上也是“西方中心论”的翻版等。)‎ ‎【解析】‎ ‎【详解】首先,根据“事实上,革命与现代化这两个范式在很大程度是可以互为补充,不相排斥的”概括出材料观点:材料认为“革命与现代化这两个范式在很大程度是可以互为补充,不相排斥的”。然后,亮明自己的态度:此观点正确。然后,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进行评析,可从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说明通过革命实现国家独立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主题,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社会各阶层对国家现代化进行了不懈追求说明实现国家的富强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最后得出结论:在近代历史的中国,只有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实现国家独立,中国的现代化才可能实现。‎ ‎36.材料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近代教育也经历了一个由传统步入现代,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型过程,而完成这个历史性转变的时期正是民国。与清未教育相比,民国变革体现在:清未的教育宗旨是传统的“忠君”、“尊孔”。民国元年所公布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并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其次,清未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是学部,民国元年共和政府成立后改为教育总。后来通过改革,省县教育行政体制确立,各省设教育厅,各县设教育局。再次,民国元年所公布“民主学制”即“壬子学制”,系修订1904年清未所颁布的“癸卯学制”而成。全部学程仍分三级,仅年限较为缩短,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及中学各减少一半,大学院不定年限。此处,在教育立法机构的建立、义务教育立法等方面也有重大的变革。‎ - 24 -‎ ‎——摘编自秦凌《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研究1912—1949》‎ ‎(1)根据材料,比较清未教育和民国教育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未教育和民国教育不同的原因。‎ ‎【答案】(1)教育宗旨不同:清末是忠君尊孔,民国是注重道德教育,提升国民素养;内容侧重点不同:清末侧重儒学,民国侧重西学;教育行政机构不同:清末是学部,民国改为教育部,并确立省县行政体制;在学制年限上:民国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及中学年限缩短;民国注重教育立法。‎ ‎(2)政体不同,清末是封建专制政体,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创建共和国;清末教育思想落后,不适应民国政治的需要,需要改革教育;西学东渐进一步深入;学习西方教育模式;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清未的教育宗旨是传统的“忠君”、“尊孔”。民国元年所公布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并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可归纳出教育的宗旨不同;根据材料“清未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是学部,民国元年共和政府成立后改为教育总。”可归纳出教育行政机构不同;根据材料“民国元年所公布“民主学制”即“壬子学制”,系修订1904年清未所颁布的“癸卯学制”而成”可归纳出教育的内容不同;根据材料“全部学程仍分三级,仅年限较为缩短,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及中学各减少一半”可归纳出民国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及中学年限缩短;根据材料“在教育立法机构的建立、义务教育立法等方面也有重大的变革”可归纳出对教育立法的重视。‎ ‎(2)原因: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未教育和民国教育不同的原因需要从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外交流和对待西方教育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至1919年,我国铁路总长达10926千米。1876年英国怡和洋行在上海和吴松间修筑了一条14.5千米的窄轨铁路,被清廷看作奇技淫巧,花费巨款赎回拆毁。清末30年中,建成京奉、京汉、京张、津浦四条官办铁路干线以及华北的正太等线;西南的滇粤等官商所办各线,总长约达9292千米。其中列强利用各种方式侵夺路权在华建筑的铁路达3718千米,占铁路总长度的40%以上。纵观民国初期的铁路,除京绥、陇海、粤汉等铁路稍有成效外,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材料二 ‎ - 24 -‎ ‎ 随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铁路能力将日益显出不能满足客观需要的严重情况。五年计划关于铁路建设的两项重大任务,就是加强和改造现有铁路,修筑新的铁路。五年内,将新建干线和支线约四O八四公里,主要有以下八条:兰新线、宝成线、包兰线等。不论对于旧线的改造和新线的建筑,都必须加强勘测和设计的工作。铁路的建设,应该根据运输的实际需要,克服材料和人力的浪费。‎ ‎——摘编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六册)》‎ 材料三 内战对美国经济的一个重大影响,是由于大量铁路土地的授予,刺激了美国铁路事业的大发展。根据1862年和1864年国会通过的法案,向私营公司提供补助金。这使铁路公司争先恐后地多建铁路,并尽量把铁路线推向西部山区。正是这种利益的驱动下,1869年第一条 横跨大陆铁路建成通车。到1890年,一个全国性的铁路网就基本形成。美国铁路的修建,最初都是由地方和公司经办的。当全国铁路网实现一体化的时候,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也最终在美国形成了。‎ ‎——摘编自何顺果著的《美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现代修筑铁路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铁路在美国广泛修筑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修筑铁路的积极意义。‎ ‎【答案】(1)特点:近代:官办、官商合办和列强兴办共存;发展曲折;利用率低。现代:政府主导有计划兴建;利用率充分。原因: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腐败无能;守旧势力阻挠;列强争夺筑路权;社会政局动荡不安;经济财政技术经验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政府重视科技;外交“一边倒”;借鉴苏联经验,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新中国确立三大民主制度,充分调动了人民建设的积极性。‎ ‎(2)背景: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工业革命的推动;经济地域性差异驱使;给私营公司提供公地和补助金(或国家政策支持);地方和公司合办铁路。‎ ‎(3)积极意义:铁路布局趋向合理;改善交通运输状况;促进我国西部发展;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强同世界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和文明化的发展,促进社会转型。‎ ‎【解析】‎ - 24 -‎ ‎【详解】(1)根据“被清廷看作奇技淫巧,花费巨款赎回拆毁。清末30年中,建成京奉、京汉、京张、津浦四条官办铁路干线以及华北的正太等线;西南的滇粤等官商所办各线,总长约达9292千米”、“纵观民国初期的铁路,除京绥、陇海、粤汉等铁路稍有成效外,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可知中国近代修筑铁路的特点是官办、官商合办和列强兴办共存;发展曲折;利用率低。原因结合所学主要和当时的社会性质、政府的腐败、守旧势力的阻挠、列强的争夺、社会政局动荡以及缺乏相关经验有关。‎ 根据“五年内,将新建干线和支线约四O八四公里,……应该根据运输的实际需要,克服材料和人力的浪费”可知中国现代修筑铁路的特点主要是政府主导有计划兴建;利用率充分。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和新中国成立、政府重视、借鉴苏联经验、实行“一五”计划、有限发展重工业、充分调动人民建设的积极性有关。‎ ‎(2)根据“内战对美国经济一个重大影响,是由于大量铁路土地的授予,刺激了美国铁路事业的大发展”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铁路在美国广泛修筑的背景主要和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工业革命、地域性经济差异、国家政策等因素有关。‎ ‎(3)铁路的修筑有助于交通的改善,所以铁路的修筑,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我国西部发展;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强同世界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和文明化的发展,促进社会转型。‎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有化曾经对饱受30年代大危机磨难的英国公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战后历次执政中,把公有制视为党章灵魂的工党大力推行国有化以缩小贫富差别和阶级差别。国有公司数目不多,但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垄断了全部的电力、煤炭、铁路、邮政、电信,控制了造船、飞机制造和钢铁业的大部分。1979年,国有企业产值占GDP的10.5%。同年,奉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的保守党领袖撒切尔首相上台后,开始国有企业改革。1980年,通过《竞争法》,取消国有企业垄断权。撒切尔政府推行三个阶段的私有化,先易后难,分步推进,使国有企业由垄断行业的“看管者”向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者”过渡。‎ ‎——摘编自侯珺然《试论英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等 材料二 1979年7月,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份文件,开启了国家层面的国有企业改革。‎ ‎1987年第一季度,预算内工业企业成本比上年同期上升5%,亏损面增加40%,财政收入下降2.3%。这似乎是经济滑坡的预兆。198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普遍推广承包经营责任制。‎ ‎1994年11月初,形成了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和《公司法》为依据的、并经国务院原则同意的《关于选择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方案(草案)》。‎ - 24 -‎ ‎——摘编自汪海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进程(1979—2003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二战后推行国有化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英两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同之处,并说明其改革目标的不同。‎ ‎【答案】(1)大危机的冲击;凯恩斯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工党执政;二战后恢复经济的需要。‎ ‎(2)相同之处:都在经济遭遇重大困难的背景下进行;改革都按阶段分步推进;都注重运用法律法规,规范改革行为;都注意引进竞争机制;都促进了经济增长,增加了财政收入。改革目标不同:中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英国是完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解析】‎ ‎【详解】(1)根据“国有化曾经对饱受30年代大危机磨难的英国公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力推行国有化以缩小贫富差别和阶级差别”可知英国二战后推行国有化的背景主要是经济危机的冲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工党执政和恢复经济的需要。‎ ‎(2)根据“通过《竞争法》,取消国有企业垄断权。撒切尔政府推行三个阶段的私有化,先易后难,分步推进”、“1979年7月……开启了国家层面的国有企业改革”、“198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普遍推广承包经营责任制”等信息从背景、改革的过程、改革的手段和结果等方面比较中英两国改革的相同之处。结合所学可知中英两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不同,中国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英国是完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 ‎ - 24 -‎ ‎ ‎ - 2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